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医学PPTPPT课件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医学PPT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19c15af78a6529657d5331.png)
精品课件
24
普瑞巴林
结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与加巴喷丁相似。 2004年12月,FDA批准用于治疗PHN,也是治疗 PHN的一线药物。 起效快,1天见效,可以每天2次给药,最大推荐 剂量为每天600mg。
精品课件
25
阿片类和曲马多
用于治疗PHN常见阿片类包括:羟考酮、美沙酮和 吗啡控释释片(美施康定)。 治疗PHN疗效分别是,羟考酮NNT是2.5,美沙酮和 吗啡控释释片NNT是2.7。 一项研究发现,与安慰剂比较曲马多对疼痛和生 活质量的改善无明显差异,其NNT是4.76,但副作用 小,不易成瘾。
这两种药物均未被推荐用于治疗PHN。
精品课件
20
加巴喷丁
为钙通道α2δ配体,抑制活性钙离子的兴奋串联起作 用,还能增加GABA容量。
三项临床试验共559例PHN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加巴喷丁 治疗PHN的NNT是4.39。
一项为期8周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发现, 每日900mg至3600mg的剂量能显著降低VAS评分,而安慰 剂无改变。
精品课件
4
什么叫带状疱疹后 神经痛(PHN)?
精品课件
5
PHN
疼痛持续超过1个月(3-4个月?); 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异常; 刀割样、针刺样、跳动性等,持续或阵发性; 其它症状,如痒、紧束感、蚁行感、抽动或其 他不适感。
精品课件
6
疼痛强度的评估
精品课件
7
视觉模拟量表(VAS)
精品课件
8
数字疼痛分级法(NRS)
联合。
精品课件
32
有创性治疗
交感神经阻滞 硬膜外注射类固醇和利多卡因 鞘内注射类固醇
精品课件
33
精品课件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诊治PPT课件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诊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71edd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e.png)
如吗啡、可待因等,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缓解疼痛。但需注意其成瘾性和副作用。
03 局部麻醉药
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通过局部麻醉作用, 减轻疼痛。
抗抑郁药物
三环类抗抑郁药
如阿米替林、多塞平等,通过提高突触间隙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改善情绪并缓解疼痛 。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如氟西汀、舍曲林等,通过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5-羟色胺浓度, 从而缓解疼痛并改善情绪。
加强心理调适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应积极进行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减轻精神压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 诊治
汇报人:xxx
2023-12-26
目录
• 引言 • 药物治疗 • 非药物治疗 • 手术治疗 • 预防与康复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定义和流行病学
定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 是指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 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
发展趋势
随着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未来可能会 发现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此外,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 术的精准医疗也有望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思 路和方法。
前景展望
未来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将更加个性化、精准化,针对 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 质量。
其他手术治疗
交感神经切除术
通过切断交感神经链来缓解疼痛的方 法,适用于部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 者。
神经毁损术
通过破坏目标神经来缓解疼痛的方法 ,适用于那些无法通过其他治疗手段 缓解疼痛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该 手术具有不可逆性,应谨慎选择。
03 局部麻醉药
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通过局部麻醉作用, 减轻疼痛。
抗抑郁药物
三环类抗抑郁药
如阿米替林、多塞平等,通过提高突触间隙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改善情绪并缓解疼痛 。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如氟西汀、舍曲林等,通过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5-羟色胺浓度, 从而缓解疼痛并改善情绪。
加强心理调适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应积极进行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减轻精神压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 诊治
汇报人:xxx
2023-12-26
目录
• 引言 • 药物治疗 • 非药物治疗 • 手术治疗 • 预防与康复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定义和流行病学
定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 是指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 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
发展趋势
随着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未来可能会 发现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此外,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 术的精准医疗也有望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思 路和方法。
前景展望
未来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将更加个性化、精准化,针对 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 质量。
其他手术治疗
交感神经切除术
通过切断交感神经链来缓解疼痛的方 法,适用于部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 者。
神经毁损术
通过破坏目标神经来缓解疼痛的方法 ,适用于那些无法通过其他治疗手段 缓解疼痛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该 手术具有不可逆性,应谨慎选择。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护理查房PPT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护理查房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30955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7.png)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护理查房 PPT
汇报人:XXX XX-XX-XX
目录
• 患者基本信息与病情回顾 • 疼痛评估与处理方法 • 皮肤损伤观察与护理策略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01
患者基本信息与病情回顾
患者基本信息介绍
姓名、性别、年龄、 职业等基本信息
继发感染
如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 ,应及时通知医生,按医嘱使用抗 菌药物,并观察感染控制情况。
局部清洁消毒操作规范培训
清洁步骤
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清洗皮肤, 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擦破疱疹。 清洗后用干净毛巾轻轻吸干水分
。
消毒方法
采用碘伏或75%酒精进行消毒, 消毒范围应大于疱疹边缘1-2cm
,由内向外擦拭,避免遗漏。
执行情况检查
定期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预 防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措施 得到有效落实。
早期发现并处理并发症重要性强调
早期发现
强调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病情变 化,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征兆。
处理并发症
一旦发现并发症,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病情进 一步恶化。
紧急情况下处理流程培训
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胃肠道蠕 动,增进食欲和消化。
避免食物过敏和刺激性食物摄入
了解患者食物过敏史
在制定饮食计划前,详细询问患者食物过敏史,避免摄入过敏食 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摄入
如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和引发疼痛。
注意食物卫生和安全
选择新鲜、卫生的食材,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以防食物 中毒和感染。
对于长期慢性疼痛患者,需考虑药物 成瘾性和耐受性问题。
汇报人:XXX XX-XX-XX
目录
• 患者基本信息与病情回顾 • 疼痛评估与处理方法 • 皮肤损伤观察与护理策略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01
患者基本信息与病情回顾
患者基本信息介绍
姓名、性别、年龄、 职业等基本信息
继发感染
如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 ,应及时通知医生,按医嘱使用抗 菌药物,并观察感染控制情况。
局部清洁消毒操作规范培训
清洁步骤
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清洗皮肤, 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擦破疱疹。 清洗后用干净毛巾轻轻吸干水分
。
消毒方法
采用碘伏或75%酒精进行消毒, 消毒范围应大于疱疹边缘1-2cm
,由内向外擦拭,避免遗漏。
执行情况检查
定期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预 防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措施 得到有效落实。
早期发现并处理并发症重要性强调
早期发现
强调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病情变 化,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征兆。
处理并发症
一旦发现并发症,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病情进 一步恶化。
紧急情况下处理流程培训
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胃肠道蠕 动,增进食欲和消化。
避免食物过敏和刺激性食物摄入
了解患者食物过敏史
在制定饮食计划前,详细询问患者食物过敏史,避免摄入过敏食 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摄入
如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和引发疼痛。
注意食物卫生和安全
选择新鲜、卫生的食材,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以防食物 中毒和感染。
对于长期慢性疼痛患者,需考虑药物 成瘾性和耐受性问题。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pt课件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28809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5.png)
6
治疗推荐 一、药物治疗 1、一线治疗药物 (1)钙通道调解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2)抗抑郁药:①三环类(阿米替林);②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药(文拉 法辛、度洛西丁);③局部利多卡因(凝胶和 贴剂);④卡马西平。 2、、二线药物 曲马多、吗啡、羟考酮、草乌甲素、牛痘 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
12
省二院疼痛科的经验与思考
13
致病因素思考
什么原因导致局部疱疹病毒活化? 什么原因使相同部位和严重程度的患者,导致不同的
预后结果?
14
病因推测
脊柱功能紊乱可能是导致带状疱疹病毒复制的主要原因。 1、脊柱功能紊乱引起局部免疫能力下降,导致局部病毒复制。 2、脊柱功能紊乱所产生外界刺激的长期存在,干扰了神经系统 的自我修复。
PHN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范畴,因此PHN 的治疗方法和疗效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基本一致。
神经病理性疼痛(NP)诊疗专家共识 1、国际疼痛学会(IASP、1994年):由神经系统的 原发损害或功能障碍所引发或导致的疼痛。 2、 IASP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别兴趣小组 (NeuPSIG): 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
课题负责人 王家双教授:暨南大学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陈军教授:四军大唐都医院疼痛生物研究所
课题骨干成员:韩济生、于生元、樊碧发
9
病历筛选 知情同意 疼痛评估 洗脱期(3天) 药物治疗+PCEA
试验组 臭氧治疗术
对照组 药液介入治疗术
疗效评估 随访
统计资料分析
临 床 诊 疗 方 案
10
项目设计 理论依据和方法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专家
20
3、消除神经根及神经节炎症
21
治疗急性带状疱疹
22
治疗推荐 一、药物治疗 1、一线治疗药物 (1)钙通道调解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2)抗抑郁药:①三环类(阿米替林);②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药(文拉 法辛、度洛西丁);③局部利多卡因(凝胶和 贴剂);④卡马西平。 2、、二线药物 曲马多、吗啡、羟考酮、草乌甲素、牛痘 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
12
省二院疼痛科的经验与思考
13
致病因素思考
什么原因导致局部疱疹病毒活化? 什么原因使相同部位和严重程度的患者,导致不同的
预后结果?
14
病因推测
脊柱功能紊乱可能是导致带状疱疹病毒复制的主要原因。 1、脊柱功能紊乱引起局部免疫能力下降,导致局部病毒复制。 2、脊柱功能紊乱所产生外界刺激的长期存在,干扰了神经系统 的自我修复。
PHN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范畴,因此PHN 的治疗方法和疗效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基本一致。
神经病理性疼痛(NP)诊疗专家共识 1、国际疼痛学会(IASP、1994年):由神经系统的 原发损害或功能障碍所引发或导致的疼痛。 2、 IASP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别兴趣小组 (NeuPSIG): 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
课题负责人 王家双教授:暨南大学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陈军教授:四军大唐都医院疼痛生物研究所
课题骨干成员:韩济生、于生元、樊碧发
9
病历筛选 知情同意 疼痛评估 洗脱期(3天) 药物治疗+PCEA
试验组 臭氧治疗术
对照组 药液介入治疗术
疗效评估 随访
统计资料分析
临 床 诊 疗 方 案
10
项目设计 理论依据和方法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专家
20
3、消除神经根及神经节炎症
21
治疗急性带状疱疹
2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医学PPTPPT课件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医学PPT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c37be9336c1eb91b375d5e.png)
越好,故患者不必惊恐
编辑版ppt
10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 卧床休息,病室通风,室温宜凉。 ➢ 保持床铺清洁平整柔软,勤换衣被。
➢ 加强营养多饮水,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 食物。
➢ 鼓励适当进行运动,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机体免疫 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编辑版ppt
11
皮肤护理
➢ 穿宽大衣裤,防止衣服过小摩擦患处增加疼痛。
保持心情愉悦 适当发泄情绪,减轻压力;参与集体 活动,保持心情舒畅。
编辑版ppt
14
Thank you!
编辑版ppt
15
根据疼痛部位,可选用周围神 经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或硬 膜外阻滞,是一种最有效的治
疗方法。
挖根疗法:病人必须认真找出 原因,坚决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只有把病根挖掉,药力才能有
效发挥
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抗 感染、增加皮损愈合速度、减
少后遗症的作用。
支持疗法:即必须支持患者树 立必胜信念,因此病是自限疾 病,在积极治疗后必然会越来
➢ 创造安静舒适的医疗环境,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积极 的影响,增强安全感和治病的信心。
编辑版ppt
13
健康教育
增进营养 老年人应注意饮食的营养,多食豆制品, 鱼、蛋等蛋白质及新鲜的瓜果蔬菜。
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老年人应坚持适当的户外 活动或参加体育运动。
预防感染 患者应预防各种疾病的感染,尤其是在看 秋季节,寒暖交替,要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引起 上呼吸道感染。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概念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
编辑版ppt
10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 卧床休息,病室通风,室温宜凉。 ➢ 保持床铺清洁平整柔软,勤换衣被。
➢ 加强营养多饮水,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 食物。
➢ 鼓励适当进行运动,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机体免疫 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编辑版ppt
11
皮肤护理
➢ 穿宽大衣裤,防止衣服过小摩擦患处增加疼痛。
保持心情愉悦 适当发泄情绪,减轻压力;参与集体 活动,保持心情舒畅。
编辑版ppt
14
Thank you!
编辑版ppt
15
根据疼痛部位,可选用周围神 经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或硬 膜外阻滞,是一种最有效的治
疗方法。
挖根疗法:病人必须认真找出 原因,坚决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只有把病根挖掉,药力才能有
效发挥
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抗 感染、增加皮损愈合速度、减
少后遗症的作用。
支持疗法:即必须支持患者树 立必胜信念,因此病是自限疾 病,在积极治疗后必然会越来
➢ 创造安静舒适的医疗环境,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积极 的影响,增强安全感和治病的信心。
编辑版ppt
13
健康教育
增进营养 老年人应注意饮食的营养,多食豆制品, 鱼、蛋等蛋白质及新鲜的瓜果蔬菜。
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老年人应坚持适当的户外 活动或参加体育运动。
预防感染 患者应预防各种疾病的感染,尤其是在看 秋季节,寒暖交替,要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引起 上呼吸道感染。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概念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pt课件【32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pt课件【32页】](https://img.taocdn.com/s3/m/088c144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3.png)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6, 22(3):161-167.
PPT课件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HN)定义为带状疱疹 (Herpes Zoster, HZ) 皮疹愈合后持续1 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PHN 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
(6)其他药物
22
PPT课件
(1)神经介入技术主要包括神经阻滞、选择性神经毁损和鞘内药物输注治疗。
2. 微创介入治疗
23
PPT课件
①神经阻滞:在相应神经根、干、节及硬膜外注入局麻药或以局麻药为主的药物以短暂阻断神经传导功能,既能达到治疗作用,又对神经无损伤。在选择神经阻滞药物时必须要考虑以下问题:药物的作用机制与治疗目的;不良反应;联合用药的利弊。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神经阻滞用药主要包括局部麻醉药和糖皮质激素等。
一、定义
2
PPT课件
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荟萃分析数据显示PHN 人群每年发病率为3.9 ~ 42.0/10 万。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约为3 ~ 5‰ 。约9% ~ 34% 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带状疱疹和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60 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 会发生PHN,70 岁及以上者中则可达75%。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据以上资料估计我国约有400 万的PHN 患者。PHN的危险因素见表1。
12
PPT课件
PHN 治疗目的是:尽早有效地控制疼痛,缓解伴随的睡眠和情感障碍,提高生活质量。PHN 的治疗应规范化,其原则是:尽早、足量、足疗程及联合治疗,许多患者的治疗可能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药物治疗是基础,应使用有效剂量的推荐药物,药物有效缓解疼痛后应避免立即停药,仍要维持治疗至少2 周。药物联合微创介入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并减少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要监测疼痛强度的改善情况。治疗1 周后,应对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以便维持或调整现有的治疗方案。使用VAS 或NRS 对疼痛进行评价,通常,治疗后疼痛评分较基线降低≥ 30% 即认为临床有效,降低≥ 50% 即为明显改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6, 22(3):161-167.
PPT课件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HN)定义为带状疱疹 (Herpes Zoster, HZ) 皮疹愈合后持续1 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PHN 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
(6)其他药物
22
PPT课件
(1)神经介入技术主要包括神经阻滞、选择性神经毁损和鞘内药物输注治疗。
2. 微创介入治疗
23
PPT课件
①神经阻滞:在相应神经根、干、节及硬膜外注入局麻药或以局麻药为主的药物以短暂阻断神经传导功能,既能达到治疗作用,又对神经无损伤。在选择神经阻滞药物时必须要考虑以下问题:药物的作用机制与治疗目的;不良反应;联合用药的利弊。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神经阻滞用药主要包括局部麻醉药和糖皮质激素等。
一、定义
2
PPT课件
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定义不同而异,荟萃分析数据显示PHN 人群每年发病率为3.9 ~ 42.0/10 万。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约为3 ~ 5‰ 。约9% ~ 34% 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带状疱疹和PHN 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60 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 会发生PHN,70 岁及以上者中则可达75%。我国尚缺乏相关研究数据,据以上资料估计我国约有400 万的PHN 患者。PHN的危险因素见表1。
12
PPT课件
PHN 治疗目的是:尽早有效地控制疼痛,缓解伴随的睡眠和情感障碍,提高生活质量。PHN 的治疗应规范化,其原则是:尽早、足量、足疗程及联合治疗,许多患者的治疗可能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药物治疗是基础,应使用有效剂量的推荐药物,药物有效缓解疼痛后应避免立即停药,仍要维持治疗至少2 周。药物联合微创介入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并减少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要监测疼痛强度的改善情况。治疗1 周后,应对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以便维持或调整现有的治疗方案。使用VAS 或NRS 对疼痛进行评价,通常,治疗后疼痛评分较基线降低≥ 30% 即认为临床有效,降低≥ 50% 即为明显改善。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pt课件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39b73dcc175527072208fb.png)
通道表达上调、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下降、支持细胞的 坏死等,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引起中枢敏化。相应的临床 表现有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痛觉超敏等。痛觉超敏 即为正常的非伤害性刺激通过 Aδ 及 Aβ低阈值机械受 体引起脊髓背角疼痛信号的产生。PHN 持续疼痛的主 要机制在于中枢敏化。
PPT课件
6
②外周敏化:感觉神经损伤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发 生神经化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变化,引起外周伤 害性感受器敏化,放大其传入的神经信号,并可影 响未损伤邻近神经元;
色胺综合征风险。该药滥用率低,但也会发生药物依赖, 需逐步停药。
PPT课件
20
临床研究数据表明阿片类镇痛药可以有效治疗PHN
的烧灼痛、针刺痛及痛觉超敏,考虑到误用和滥用 的风险及耐药的产生,推荐阿片类镇痛药作为二线 治疗药物。常用药物有吗啡、羟考酮和芬太尼等。 阿片类镇痛药治疗PHN 应遵循以下原则:在恰当的
(SF-MPQ) 等工具可辅助评价疼痛强度。推荐使用 SF-36 量表、Nottingham 健康概况(Nottingham Health Profile,NHP) 或生命质量(QoL)指数评估
患者的生命质量。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帮助显示感 觉神经损伤的部位与性质,在PHN 病情评估中也有 一定的参考价值。
PPT课件
10
诊断主要依据带状疱疹病史和临床表现,一般无需 特殊的实验室检查或其他辅助检查。
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包括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舌咽 神经痛、颈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脊柱源性胸痛、 椎体压缩后神经痛、脊神经根性疼痛和椎体肿瘤转 移性疼痛等。
PPT课件
11
对疼痛的评估,推荐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或数 字分级量表(NRS) 评估疼痛强度。ID-Pain、DN4 及Pain DETECT 量表可评估疼痛的性质。McGill 疼痛问卷(MPQ) 及简式McGill 疼痛问卷
PPT课件
6
②外周敏化:感觉神经损伤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发 生神经化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变化,引起外周伤 害性感受器敏化,放大其传入的神经信号,并可影 响未损伤邻近神经元;
色胺综合征风险。该药滥用率低,但也会发生药物依赖, 需逐步停药。
PPT课件
20
临床研究数据表明阿片类镇痛药可以有效治疗PHN
的烧灼痛、针刺痛及痛觉超敏,考虑到误用和滥用 的风险及耐药的产生,推荐阿片类镇痛药作为二线 治疗药物。常用药物有吗啡、羟考酮和芬太尼等。 阿片类镇痛药治疗PHN 应遵循以下原则:在恰当的
(SF-MPQ) 等工具可辅助评价疼痛强度。推荐使用 SF-36 量表、Nottingham 健康概况(Nottingham Health Profile,NHP) 或生命质量(QoL)指数评估
患者的生命质量。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帮助显示感 觉神经损伤的部位与性质,在PHN 病情评估中也有 一定的参考价值。
PPT课件
10
诊断主要依据带状疱疹病史和临床表现,一般无需 特殊的实验室检查或其他辅助检查。
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包括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舌咽 神经痛、颈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脊柱源性胸痛、 椎体压缩后神经痛、脊神经根性疼痛和椎体肿瘤转 移性疼痛等。
PPT课件
11
对疼痛的评估,推荐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或数 字分级量表(NRS) 评估疼痛强度。ID-Pain、DN4 及Pain DETECT 量表可评估疼痛的性质。McGill 疼痛问卷(MPQ) 及简式McGill 疼痛问卷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处理PPT幻灯片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处理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d165544df46527d3240ce0c7.png)
.
25
是一种有效的经皮给药的方法,可有效地减少 口服给药和静脉用药的不良反应
利用交流电加偏移直流电的方法进行离子导入, 稳定皮肤阻值从而稳定皮肤表面模参数,使药 物导入流量保持基本稳定
.
26
Ozawa等报道用利多卡因和醋酸强的松龙离子 电透入治疗顽固性PHN197例,90.7%患者经治 疗后疼痛明显减轻,生活可自理
2400mg组:1800mg/14d----2100mg/15d---2400mg/16d-----维持5w
.
17
镇痛药:以吗啡为代表的麻醉镇痛药及非麻醉 性镇痛药:包括曲马多、生物碱类、NSAIDS
镇静药:吩噻嗪类及苯二氮卓类药物本身不能 有效治疗PHN,但是因其有抗焦虑及止吐作用, 可以与三环类及止痛药物协同使用
.
22
辣椒素:长期应用可以使神经某种的P物质或 其他储存物质耗竭,从而减少或消除刺激从低 级中枢到高级中枢的传导
.
23
交感神经阻滞:颈脊神经分布区水平以上的 PHN可选择N可选用同节段的交感 神经从阻滞
.
24
鞘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蛛网膜下腔注射甲基 强的松龙60mg和3%的利多卡因3ml,每周一次 共四周,随访2年,发现痛觉明显减退,镇痛药 物的用量可明显减少
.
1
定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neuralgia,PHN)即带状疱疹 (herpeszoster,HZ)后伴有皮肤节段变化的疼痛, 对发病时期不做规定
临床表现:持续性烧灼样痛、阵发性刺痛、针 刺样痛、触诱发痛
.
2
发病率: 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在千分之一点四到千分之四
降低PHN的发生率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阿昔洛韦、泛昔洛韦、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护理PPT课件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1c04e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a.png)
护理措施
2.疼痛护理 A. 尽量减少刺激因素如物理摩擦、 挤压等,穿宽松的棉质衣服。 B. 指导患者运用分散注意力或学会放松技术来缓解疼痛,如看 电视、听音乐、深呼吸等。 C. 艾灸患处,注意防烫伤。
护理措施
3.睡眠指导 A.睡前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必要时遵 医嘱予镇静安眠药。 B.尽量采取健侧卧位,减少局部刺激。
护理措施
8.疾病和康复知识指导 告知带状疱疹和后遗神经痛的相关知识,介 绍治疗目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6
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
1. 注意休息 2. 适当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3. 遵医嘱按时用药 4. 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就诊及复査
健康宣教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不可过度劳累, 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根据自 己的兴趣爱好、条件选择适、消炎 A. 水疱未破T卜用炉甘石洗剂、阿 昔洛韦乳會 B. 破溃后一3%硼酸溶液湿敷,或 0.1%黄连素溶液湿敷 C. 合并眼部损害一外用阿昔洛韦眼 膏、阿昔洛韦滴眼液
相关治疗
物理治疗: 可选用红外线治疗仪(频谱)照射,以 缓解其疼痛,促进皮损干涸和结痂。
5
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4.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观
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5.皮肤护理
护理措施
6.饮食指导 A. 每日控制总热量,三餐合理分配,保 证营养均衡,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优 质蛋白、高维生素如鸡蛋、鱼肉; B.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姜、蒜、葱、 辣椒等,不可食海鲜类食物。
护理措施
7.情志护理 A. 耐心聆听患者的疼痛感受,关心安慰患者。 B. 指导保持情志舒畅,利于疾病康复。
别病人可持续几年
2
临床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创伤、应用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感染、结核、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及免疫功能障碍等都是发生带 状疱疹的危险因素
.
4
发病机制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 毒经上呼吸道或睑结膜侵入人体引起全是感染, 初次感染在幼儿变现为水痘,在成人可为隐形 感染。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 感觉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 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 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发生带状疱疹。
量900-3600mg。 普瑞巴林每日为150-600mg,滴定期5-7天。
滴定起效更快。
两药均应遵循:夜间起始、逐渐加量和缓 慢减量的原则。
.
15
药物治疗
2.三环类抗抑郁药 阿米替林:首剂应睡前服用,每次12.5-
25mg,最大剂量150mg。 3.利多卡因贴剂 可与普瑞巴林联合治疗
.
2
流行病学
PHN的发病率机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 度的定义不同而异,数据显示PHN人群每年 的发病率为3.9-42.0/10万。带状疱疹的年 发病率约为3-5‰。约9%-34%的带状疱疹 患者会发生PHN。
65%
75%
60岁
70岁
.
3
危险因素 年龄 性别 前驱期疼痛 疱疹期疼痛和皮损
特殊部位的疱疹
.
10
诊断
步骤 病史询问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测
诊断要点
起病与病程
分散和局部皮肤的疼痛,常表现为某神经分布相关区域内瘙痒性、灼烧 性、针刺样、刀割样、电击样或波动样疼痛
间歇性和慢性疼痛
有明确记录的疱疹史
情感及睡眠情况、日常生活能素沉着
局部可有痛觉过敏、痛觉减退、痛觉超敏,可有汗多等自主神经功能紊 乱的表现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皮肤炎症提取物、局部
辣椒素、其他抗癫痫药。
.
17
微创介入治疗
4.曲马多 每次25-50mg 每日1-2次,最大剂量每日
400mg。并且不与5-羟色胺药物同时使用。
.
16
药物治疗
5.阿片类镇痛药
常用吗啡、羟考酮和芬太尼。选择控缓释 剂型,小剂量开始,一旦治疗无效,应立 即停药,一般使用不超过8周。
6.其他药物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文 拉法辛和度洛西汀。
PHN的诊断不依赖于特殊的实验室检测
病毒培养和免疫荧光染色法可用于鉴别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
病毒抗体的存在有助于确诊带状疱疹亚临床感染,特别是发生无无疱型 带状疱疹的情况下
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组织病理学和Tzanck细胞学检查等其他检查有助
于确定带状疱疹感染
.
11
鉴别诊断
需鉴别诊断的疾病有: 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颈神经痛、肋 间神经痛、脊柱源性胸痛、椎体压缩后神 经痛、脊神经根性疼痛和椎体肿瘤转移性 疼痛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
1
定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皮 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 疹最常见的并发症。PHN是最常见的一种神 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疼痛,也可缓解 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
.
12
治疗
药物治疗 微创介入治疗
.
13
药物治疗
目的:尽早有效的控制疼痛,缓解伴随的 睡眠和情感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原则:尽早、足量、足疗程及联合治疗。
药物治疗是基础,药物有效缓解疼痛后避 免立即停药,仍要维持治疗至少2周。
.
14
药物治疗
1.钙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 加巴喷丁初始剂量为300mg,常用有效剂
.
8
临床表现
疼痛特征 a.自发痛:在没有任何刺激情况下,在皮疹分布区及附近
区域出现的疼痛。 b.痛觉过敏: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或延长。 c.痛觉超敏:非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如接触衣服或床
单等轻微触碰或温度的微小变化而诱发疼痛。 d.感觉异常:疼痛部位常伴有一些感觉异常,如紧束样感
觉、蚁行感或瘙痒感,可出现客观感觉异常,如温度 觉和振动觉异常,感觉迟钝或减退。
.
6
发病机制
3.炎性反应: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表达通 过继发的炎性反应导致周围神经兴奋性及 敏感性增加。
4.去传入:初级传入纤维广泛变性坏死,中 枢神经元发生去传入现象,引起继发性中 枢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另外还涉及交感神 经功能异常。
.
7
临床表现
1.疼痛的临床表现 疼痛部位
多为烧灼样、刀割、 针刺样或撕裂样, 可以多种疼痛并存。
病程:30-50%患者的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病程可达 10年或更长。
.
9
临床表现
2.其他临床表现 情感、睡眠及生命质量的损害。表现为焦
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自杀想 法。 慢性疲劳、厌食、体重下降、缺乏活动等。 患者疼痛程度越重,活力、睡眠和总体生 命质量所受影响越严重。值得注意的是, 患者的家属也易出现疲乏、应激、失眠以 及情感困扰。
2.中枢敏化:指脊髓及脊髓以上痛觉相关神经元的兴奋 性异常升高或突触传递增强,从而放大疼痛信号的传递, 包括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点活动增大、感受域扩大、对外 界刺激阈值降低、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等病理生理过 程。相应的临床表现有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痛觉超 敏等。痛觉超敏即为正常的非伤害性刺激通过低阈值机 械受体引起脊髓背角疼痛信号的产生。PHN持续疼痛的 主要机制在于中枢敏化。
其他
描述
发病率与年龄成正相关
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
皮疹出现前疼痛明显,发展为PHN的可能性增大
疱疹期疼痛程度越严重,发展为PHN的可能性越大;水泡 持续时间越长或皮疹消退时间越长、水泡越多、皮损范围 越广、皮损区温度越高和感觉异常越明显,越容易发生 PHN
三叉神经分布区(尤其是眼部)、会阴部及臂丛区者易发 生PHN
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出血,甚至坏死,临床 表现为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外周及中 枢敏化,导致疼痛。
.
5
发病机制
PHN的发病机制目前不完全明了,神经可塑性是PHN产生 的基础,其机制可能涉及:
1.外周敏化:感觉神经损伤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发生神 经化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变化,引起外周伤害性感觉 器敏化,放大其传入的神经信号,并可影响未损伤的临 近神经元;
.
4
发病机制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 毒经上呼吸道或睑结膜侵入人体引起全是感染, 初次感染在幼儿变现为水痘,在成人可为隐形 感染。病毒沿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 感觉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 潜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复制并沿感觉神经纤 维向所支配的皮节扩散,发生带状疱疹。
量900-3600mg。 普瑞巴林每日为150-600mg,滴定期5-7天。
滴定起效更快。
两药均应遵循:夜间起始、逐渐加量和缓 慢减量的原则。
.
15
药物治疗
2.三环类抗抑郁药 阿米替林:首剂应睡前服用,每次12.5-
25mg,最大剂量150mg。 3.利多卡因贴剂 可与普瑞巴林联合治疗
.
2
流行病学
PHN的发病率机患病率因疼痛持续时间和强 度的定义不同而异,数据显示PHN人群每年 的发病率为3.9-42.0/10万。带状疱疹的年 发病率约为3-5‰。约9%-34%的带状疱疹 患者会发生PHN。
65%
75%
60岁
70岁
.
3
危险因素 年龄 性别 前驱期疼痛 疱疹期疼痛和皮损
特殊部位的疱疹
.
10
诊断
步骤 病史询问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测
诊断要点
起病与病程
分散和局部皮肤的疼痛,常表现为某神经分布相关区域内瘙痒性、灼烧 性、针刺样、刀割样、电击样或波动样疼痛
间歇性和慢性疼痛
有明确记录的疱疹史
情感及睡眠情况、日常生活能素沉着
局部可有痛觉过敏、痛觉减退、痛觉超敏,可有汗多等自主神经功能紊 乱的表现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皮肤炎症提取物、局部
辣椒素、其他抗癫痫药。
.
17
微创介入治疗
4.曲马多 每次25-50mg 每日1-2次,最大剂量每日
400mg。并且不与5-羟色胺药物同时使用。
.
16
药物治疗
5.阿片类镇痛药
常用吗啡、羟考酮和芬太尼。选择控缓释 剂型,小剂量开始,一旦治疗无效,应立 即停药,一般使用不超过8周。
6.其他药物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文 拉法辛和度洛西汀。
PHN的诊断不依赖于特殊的实验室检测
病毒培养和免疫荧光染色法可用于鉴别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
病毒抗体的存在有助于确诊带状疱疹亚临床感染,特别是发生无无疱型 带状疱疹的情况下
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组织病理学和Tzanck细胞学检查等其他检查有助
于确定带状疱疹感染
.
11
鉴别诊断
需鉴别诊断的疾病有: 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颈神经痛、肋 间神经痛、脊柱源性胸痛、椎体压缩后神 经痛、脊神经根性疼痛和椎体肿瘤转移性 疼痛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
1
定义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皮 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 疹最常见的并发症。PHN是最常见的一种神 经病理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疼痛,也可缓解 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
.
12
治疗
药物治疗 微创介入治疗
.
13
药物治疗
目的:尽早有效的控制疼痛,缓解伴随的 睡眠和情感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原则:尽早、足量、足疗程及联合治疗。
药物治疗是基础,药物有效缓解疼痛后避 免立即停药,仍要维持治疗至少2周。
.
14
药物治疗
1.钙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 加巴喷丁初始剂量为300mg,常用有效剂
.
8
临床表现
疼痛特征 a.自发痛:在没有任何刺激情况下,在皮疹分布区及附近
区域出现的疼痛。 b.痛觉过敏: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或延长。 c.痛觉超敏:非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如接触衣服或床
单等轻微触碰或温度的微小变化而诱发疼痛。 d.感觉异常:疼痛部位常伴有一些感觉异常,如紧束样感
觉、蚁行感或瘙痒感,可出现客观感觉异常,如温度 觉和振动觉异常,感觉迟钝或减退。
.
6
发病机制
3.炎性反应: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表达通 过继发的炎性反应导致周围神经兴奋性及 敏感性增加。
4.去传入:初级传入纤维广泛变性坏死,中 枢神经元发生去传入现象,引起继发性中 枢神经元兴奋性升高,另外还涉及交感神 经功能异常。
.
7
临床表现
1.疼痛的临床表现 疼痛部位
多为烧灼样、刀割、 针刺样或撕裂样, 可以多种疼痛并存。
病程:30-50%患者的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病程可达 10年或更长。
.
9
临床表现
2.其他临床表现 情感、睡眠及生命质量的损害。表现为焦
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自杀想 法。 慢性疲劳、厌食、体重下降、缺乏活动等。 患者疼痛程度越重,活力、睡眠和总体生 命质量所受影响越严重。值得注意的是, 患者的家属也易出现疲乏、应激、失眠以 及情感困扰。
2.中枢敏化:指脊髓及脊髓以上痛觉相关神经元的兴奋 性异常升高或突触传递增强,从而放大疼痛信号的传递, 包括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点活动增大、感受域扩大、对外 界刺激阈值降低、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等病理生理过 程。相应的临床表现有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痛觉超 敏等。痛觉超敏即为正常的非伤害性刺激通过低阈值机 械受体引起脊髓背角疼痛信号的产生。PHN持续疼痛的 主要机制在于中枢敏化。
其他
描述
发病率与年龄成正相关
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
皮疹出现前疼痛明显,发展为PHN的可能性增大
疱疹期疼痛程度越严重,发展为PHN的可能性越大;水泡 持续时间越长或皮疹消退时间越长、水泡越多、皮损范围 越广、皮损区温度越高和感觉异常越明显,越容易发生 PHN
三叉神经分布区(尤其是眼部)、会阴部及臂丛区者易发 生PHN
受累神经元发生炎症、出血,甚至坏死,临床 表现为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外周及中 枢敏化,导致疼痛。
.
5
发病机制
PHN的发病机制目前不完全明了,神经可塑性是PHN产生 的基础,其机制可能涉及:
1.外周敏化:感觉神经损伤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发生神 经化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变化,引起外周伤害性感觉 器敏化,放大其传入的神经信号,并可影响未损伤的临 近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