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动物——人类的朋友》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动物——人类的朋友》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动物——人类的朋友》一. 教材分析《动物——人类的朋友》是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节课。

教材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入手,让学生了解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动物的种类、特点、生活习性等,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动物,从而更好地珍惜和保护动物。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保护动物、关爱环境方面,还需加强引导。

此外,学生对动物的认知多停留在表面,对动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掌握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与动物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物的种类、特点、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实物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激发学习兴趣。

2.课堂讲解:介绍不同种类的动物,讲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动物的看法,以及如何关爱和保护动物。

4.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关爱动物的实践活动,如为宠物洗澡、制作动物栖息地等。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尊重生命,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动物——人类的朋友3.生活习性4.关爱动物5.保护环境6.尊重生命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动物的认知程度。

2.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示例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示例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示例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激发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引发学生对动物与人类关系思考。

1.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多样性。

1.4.2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如食物、衣物、药品等。

1.4.3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二章: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各种作用。

2.2 教学内容:介绍动物在食物、衣物、药品等方面的作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实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多样性。

2.4.2 实例分析:分析动物在食物、衣物、药品等方面的具体作用。

2.4.3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作用的重要性,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三章:动物保护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介绍动物保护的意义和原因。

3.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通过展示动物保护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思考。

3.4.2 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动物保护的原因,如生态平衡、物种多样性等。

3.4.3 案例分析:分析动物保护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保护动物的意义。

第四章:人类活动对动物的影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动物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介绍人类活动对动物生存环境的破坏。

4.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实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

4.4 教学步骤:4.4.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动物生存环境的影响。

4.4.2 实例分析:分析人类活动对动物的具体影响,如栖息地破坏、偷猎等。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说课稿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说课稿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章节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多种作用,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以及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教材首先通过介绍动物为人类提供的食物、药材等资源,让学生认识到动物在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求方面的重要性。

接着,阐述了动物在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价值,拓宽了学生对动物与人类关系的认知视野。

此外,教材还强调了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动物生存造成的影响,引发学生对动物保护问题的深入思考。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动物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但对于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认识往往比较片面和表面。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获取知识。

然而,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他们逐步深入思考问题。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如提供食物、药材、工业原料等。

(2)描述动物在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贡献。

(3)阐述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动物保护的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2)通过调查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

(2)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性以及动物保护的必要性。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村庄,村庄的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彼此照顾。

这是一个被山脉环绕的美丽地方,草木葱茏,鸟语花香。

村民们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他们深深明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故事一:慈爱的老奶奶和小鸟在这个村庄里,住着一位慈爱的老奶奶。

她年轻时曾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但现在已经走进了耄耋之年。

每天,她在村庄的广场上弹奏着动听的音乐,吸引了许多小动物的光顾。

有一天,一只小鸟欣赏着老奶奶的琴声,飞到她的身边。

它似乎很喜欢这美妙的旋律。

老奶奶注意到小鸟左翅膀上有一道伤口,于是她小心翼翼地为小鸟处理了伤口,并将它放在温暖舒适的笼子里。

几天后,小鸟的伤口痊愈了。

老奶奶决定和小鸟共处在这美丽的村庄中。

她每天都打开笼子的门,小鸟飞到村庄周围自由自在地翱翔。

它成了村庄里的守护者,帮助老奶奶保护花园里的蔬菜不受其他动物的侵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不仅是满足自身需求,也要保护和照顾其他生物,彼此之间实现真正的平衡。

故事二:小男孩与森林中的动物在村庄的边缘,有一片茂密的森林。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里面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小男孩小明对这个森林充满好奇。

有一天,小明决定进入森林探险。

他小心翼翼地走进森林,眼前的美景让他兴奋不已。

树木高耸入云,花草香气扑鼻,小明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在探险中,小明遇到了一只受伤的小狐狸,它被丢弃在草丛中,无法行动。

小明立刻前去帮助,他小心翼翼地为小狐狸包扎伤口,并给它找到一处安全的地方休息。

小狐狸很快康复,成为了小明在森林中的好朋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明和小狐狸一起探索森林,他们帮助其他受伤和需要帮助的动物,一起建立了一个和谐的庇护所。

这个庇护所为那些受伤和迷路的动物提供庇护和食物,让它们可以重新获得力量,回归大自然。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互相照顾和尊重,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和平和可持续的世界。

故事三:团结合作的农民这个村庄的人们过着务实的生活,他们早起劳作,种植蔬菜和水果,与大自然紧密相连。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示例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示例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示例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1.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使学生认识到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生态保护意识。

第二章: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2.1 动物在农业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动物在农业中的作用,如动物耕作、动物养殖等。

2.2 动物在医疗保健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动物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如动物药材、动物器官移植等。

2.3 动物在科学研究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如动物实验、动物模型等。

第三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互动3.1 宠物与人类生活让学生了解宠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宠物的陪伴、宠物对心理健康的帮助等。

3.2 野生动物与人类生活让学生了解野生动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野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利用等。

3.3 濒危动物与人类生活让学生了解濒危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濒危动物的保护、人类活动对濒危动物的影响等。

第四章: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4.1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如生态平衡的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

4.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如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等。

4.3 青少年如何参与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让学生了解青少年如何参与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如参与环保活动、倡导绿色生活等。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拓展5.1 课程总结对本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认识。

5.2 课程拓展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保护的实时新闻,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第六章: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文化意义6.1 动物在神话传说中的形象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中动物在神话传说中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如龙、凤凰等。

人和动物生孩子的案例

人和动物生孩子的案例

人和动物生孩子的案例人和动物生孩子的案例在历史上并不罕见,而且在当今社会,也偶尔会有这样的奇闻异事发生。

人类和动物之间的交配、生育过程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热议,也引发了许多伦理道德和科学技术的讨论。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关于人和动物生孩子的案例。

首先,我们来谈谈人和动物生孩子的案例。

在古代,有一些神话传说中,人类与动物之间发生了奇异的交配,比如希腊神话中的半人马、半人狮等传说。

这些传说虽然并非真实的历史事件,但却反映了人类对于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好奇和幻想。

而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存在一些案例,比如动物园中的饲养员和动物发生了不正常的性行为,导致了人和动物的混种后代。

这些案例在当时引起了社会的轰动和争议,也成为了科学研究的对象。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人和动物生孩子的案例背后的科学原理。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与动物之间的交配并不可能产生后代,因为人类和动物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都有很大的差异,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殖。

但是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人类通过基因编辑和人工辅助生殖等技术,实现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杂交实验。

比如在实验室中,科学家们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人类的基因导入到动物的卵细胞中,然后再通过人工辅助生殖的方式,使动物产生了人类与动物的混种后代。

这些实验在科学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和讨论,也成为了伦理道德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热点问题。

最后,我们来思考一下人和动物生孩子的案例对于社会和人类的意义。

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人和动物生孩子的案例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于伦理道德、科学技术和生命尊严的思考。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而人和动物生孩子的案例也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我们需要认识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需要尊重和保护动物的生命权益,也需要审慎对待人类与动物之间的交配和生育问题,避免伦理道德和生命尊严的冲突。

综上所述,人和动物生孩子的案例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都存在,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和热议,也引发了伦理道德和科学技术的讨论。

探究动物与人类关系——《跑进家来的松鼠》教案

探究动物与人类关系——《跑进家来的松鼠》教案

探究动物与人类关系——《跑进家来的松鼠》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跑进家来的松鼠》这篇文章。

2.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步骤:1. 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动物跑进家里来的情况?”2.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经历。

3.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动物为什么会跑进家里来,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了解松鼠的特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松鼠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松鼠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让学生观察松鼠的行为和习性。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松鼠的外貌特征,如:毛色、体型、尾巴等。

2. 让学生观察松鼠的行为,如:吃东西、玩耍、爬树等。

3. 引导学生思考松鼠的特点对其生活的影响。

第三章:分析松鼠与人类的关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分析松鼠与人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向学生提问:“松鼠为什么会跑进家里来?”2. 让学生分析松鼠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步骤:1. 向学生提问:“松鼠为什么会跑进家里来?”2. 让学生分析松鼠与人类的关系,如:寻找食物、寻找庇护所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如何与松鼠和谐相处。

第四章:探讨保护松鼠的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护松鼠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保护松鼠的方法。

2. 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松鼠。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保护松鼠的方法,如:提供食物、建立庇护所等。

2. 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松鼠,如:不捕捉松鼠、不破坏松鼠的栖息地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保护松鼠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培养学生对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反思能力。

教学内容: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示例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示例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示例第一章: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动物在农业、医药、娱乐等方面的作用。

动物与人类生态环境的关系。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动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4 教学活动:1.4.1 导入:通过展示动物图片,引起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1.4.2 主体讲解:讲解动物在农业、医药、娱乐等方面的作用。

1.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动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4.4 总结:强调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尊重和保护动物。

第二章:动物与人类生态环境的关系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态环境的关系。

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人类活动对动物生态环境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动物生态环境的影响。

2.4 教学活动:2.4.1 导入:通过展示生态环境图片,引起学生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2.4.2 主体讲解:讲解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动物生态环境的影响。

2.4.4 总结:强调动物与人类生态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保护生态环境。

第三章:动物在农业中的应用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对农业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农业动物的种类及其作用。

农业动物的饲养与管理。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农业动物的种类及其作用。

实践操作法:展示农业动物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3.4 教学活动:3.4.1 导入:通过展示农业动物图片,引起学生对农业动物的兴趣。

3.4.2 主体讲解:讲解农业动物的种类及其作用。

3.4.3 实践操作:展示农业动物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二节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案3

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二节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案3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1、参与“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举例说出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生物反应器、仿生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形成热爱科学、关注生命的美好情感。

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学生通过对动物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内容的调查,了解动物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生物反应器和仿生等与动物相关的内容,通过一些成功的事例,阐明利用生物反应器生产人类所需的物质的好处及仿生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倡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生物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2、教学重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的作用”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实践能力。

3、教学难点:调查活动的组织、开展与落实。

4、课时安排:本节教学内容可作为一课时。

教学准备①学生课前开展调查活动,准备课上汇报总结;②准备写有调查活动内容提示的幻灯片;③鼓励学生尽可能收集生物反应器,动物与仿生有关的资料。

教学策略1、教学策略和方法建议.本节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建议教师可参考以下两种方式教学:第一种方式:可在课前布置调查活动内容,开展调查活动,然后课上汇报、交流总结,并概述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第二种方式: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动物在现代生物科学发展中的作用然后结合课后练习开展调查活动,再通过展评的形式进行汇报交流,以达动教学目标。

2、案例设计思路方案一:课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制定调查计划,编写好调查提纲,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真收集材料,做好调查记录,课上汇报交流总结.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探讨P50资料分析的讨论题,阅读讨论有关动物与仿生的内容,提出疑问,相互交流、分析动物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方案二:各小组课前收集有关生物反应器,动物与仿生的资料,上课时教师出示讨论提纲,小组成员之间交流讨论了解现代生物科技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由此得出结论:动物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老虎与人类共同生活的成功案例

老虎与人类共同生活的成功案例

老虎与人类共同生活的成功案例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各地也相继出现了一些老虎与人类共同生活的成功案例。

这些案例既展示了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可能性,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以几个具体案例为例,探讨老虎与人类共同生活的成功模式,并总结其实现的关键因素。

案例一:布哈里国家公园的老虎项目布哈里国家公园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公园一直致力于保护濒危老虎种群,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项目。

这些项目主要包括建立老虎保护区、实施巡护计划、开展科研监测等。

通过这些努力,布哈里国家公园目前已成为了全球威胁物种的保护典范之一。

该项目的成功之处在于,一方面,公园管理部门与周边居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了保护目标和计划,并为居民提供了经济和社会支持,使其从传统的资源提取和狩猎活动转向了生态旅游和文化保护。

另一方面,公园管理部门加强了对公众的教育宣传,提高了居民和游客的生态意识,增强了他们对保护区的支持和参与度。

这种良性循环使得老虎的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老虎种群也得以恢复和壮大。

案例二:尼泊尔的老虎保护尼泊尔是世界上老虎种群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球老虎保护的成功案例之一。

尼泊尔的成功在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尼泊尔政府制定了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和政策,加大了对非法狩猎和走私的打击力度,并加强了监测和执法工作。

此外,尼泊尔政府还注重与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老虎保护工作。

例如,尼泊尔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开展了“保存虎,拯救地球”项目,通过资金援助、技术支持和知识共享,促进了老虎保护工作的整体提升。

尼泊尔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政府的领导和决策至关重要,同时也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和支持,才能取得良好的保护效果。

案例三:俄罗斯的阿穆尔老虎项目阿穆尔老虎是世界上最稀有的虎种之一,目前仅存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阿穆尔河流域。

为了保护这一濒危物种,俄罗斯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启动了阿穆尔老虎保护项目。

探究动物与人类关系——《跑进家来的松鼠》教案

探究动物与人类关系——《跑进家来的松鼠》教案

探究动物与人类关系——《跑进家来的松鼠》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激发学生对《跑进家来的松鼠》故事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松鼠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讲述《跑进家来的松鼠》的故事梗概。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松鼠的了解。

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章:故事理解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跑进家来的松鼠》的故事情节。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2 教学内容分组朗读《跑进家来的松鼠》的故事。

讨论故事中松鼠与人类之间的互动。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回答关于故事的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松鼠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三章:角色扮演3.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松鼠、人类等)。

每组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故事情节。

引导学生思考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关系。

第四章:小组讨论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方式。

4.2 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如何与松鼠和谐共处。

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4.3 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动物和环境。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课程内容。

引导学生反思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5.2 教学内容让学生回顾课程内容,总结松鼠与人类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动物和环境。

5.3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动物与人类关系的看法。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保护动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第六章:动物保护意识培养6.1 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引导学生理解保护松鼠等动物的重要性。

6.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数据展示松鼠等动物的现状。

讲述松鼠等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6.3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动物保护的看法。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保护松鼠等动物。

人与自然共生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案例

人与自然共生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案例

人与自然共生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案例人与自然共生——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案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和讨论。

在当今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了一种迫切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一些令人鼓舞的案例,展示了人类与自然共生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1. 农业生态系统恢复:沟通人类与自然的纽带在农业领域,有许多案例表明人类可以通过与自然建立良好的关系,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例如,有一个名为“农田鸟类保护”的项目在中国广泛推广。

该项目通过保护耕地周围的自然湿地和其他生境,吸引了众多鸟类栖息地。

这些鸟类不仅为农田提供了天敌控制,还促进了花粉传播和作物的自然授粉,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这一项目实现了农业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局面,为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奠定了基础。

2.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清洁能源驱动未来不可否认,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然而,对传统能源的过度依赖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为了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大力发展和应用可再生能源。

例如,丹麦在风能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该国积极推动风力发电项目,通过海上和陆地上的风力发电机组,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这种清洁能源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经济发展,还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推动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城市生态规划:重塑城市与自然的联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制定和执行城市生态规划。

例如,新加坡是一个拥有先进城市生态规划的典范。

新加坡积极建设多功能公园、绿色走廊和生态屋顶,将城市与自然紧密相连。

这些措施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提供了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机会,增强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通过有效的城市生态规划,人类与自然共生的目标得以实现。

4. 生物多样性保护:守护自然的“守护者”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对于地球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动物——人类的朋友 》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动物——人类的朋友 》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动物——人类的朋友》一. 教材分析《动物——人类的朋友》是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课,教材以动物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特点、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增强对动物的关爱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动物的特征、动物的分类、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动物知识,对动物感兴趣,乐于探究。

但在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动物,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物的特征、分类,知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物的特征、分类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物的特点、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制作动物海报、签订关爱动物承诺书等,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资料。

2.动物图片、视频等素材。

3.分组讨论所需道具。

4.关爱动物海报模板、承诺书模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各种动物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特点。

同时,提问:“你们知道动物有哪些特征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动物分类,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各类动物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动物的特征,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举例说明。

八年级生物上册7.3.2《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鲁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7.3.2《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鲁科版
当堂检测:
1. 选择题:
(1) 下列哪项不是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A. 作为食物来源
B. 作为工作伙伴
C. 作为敌人
D. 作为情感伴侣
答案:C
(2) 下列哪项不是保护动物的措施?
A. 合理利用和保护动物资源
B.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禁止一切动物交易
D. 参与动物保护活动
答案:C
2. 简答题:
请简述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4. 案例分析题:
分析生活中一个保护动物的实例。
答案:例如,参与当地植树节活动,为野生动物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宣传保护大熊猫意识,支持大熊猫保护项目。
5. 探究题:
调查并报告当地动物的种类、数量及生活状况。
答案: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了解当地动物情况,整理成报告。
这些检测题目涵盖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题型丰富多样,既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课后作业
1. 简答题:列举三种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狗作为宠物陪伴人类、蜜蜂帮助植物传粉、鸽子用于信鸽通讯。
2. 论述题:谈谈你对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理解。
答案:动物为人类提供食物、衣物、药品等资源,同时与人类生活产生情感联系,如宠物等。人类应尊重大自然,保护动物。
3. 案例分析题:分析生活中一个保护动物的实例。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学习者分析
四、教学资源准备
五、教学实施过程
六、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动物保护与人类社会》:本文介绍了动物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保护动物。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对非法捕杀、贩卖 野生动物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从源头上
遏制野生动物非法贸易。
执法力度
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震慑。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野生动物走 私和非法贸易。
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教育宣传
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野生 动物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引导人 们自觉遵守相关衡
人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共 同维持平衡,任何一方的 破坏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 统的稳定。
生物多样性
保护动物和它们的栖息地 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道德责任
人类有责任尊重和保护动 物,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 多样性,这是人类道德和 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关于动物保护的国 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动物保护的 挑战和问题。
谢谢聆听
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
动物在环境清洁、控制害虫等方面发挥着 重要作用。与动物和谐相处,可以改善人 类的生存环境。
B
C
促进人类身心健康
与动物接触可以降低人的压力,改善心理健 康,同时动物也是人们生活中的忠实伙伴, 给人带来欢乐和慰藉。
科学研究的价值
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珍贵资源,为科学研究 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实验对象,有助于人类 对生命科学的深入了解。
参与志愿者活动
参与清理垃圾、植树造林等志愿者活动,改善动物 的生存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支持动物保护组织和项目
通过捐款、义卖等方式支持动物保护组织和 项目,为动物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05
结论

八年级生物上册《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如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等。
4.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给予评价。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等,涵盖鱼类的基本特征、分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方面。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针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鱼类的基本特征、分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知识点。
2.强调保护鱼类资源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生态环境。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鱼类资源的保护,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调查当地鱼类资源现状,撰写调查报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年级生物上册《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鱼类的基本特征、分类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我国鱼类资源的分布特点,认识到保护鱼类资源的重要性。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鱼类特征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调查身边的鱼类资源,了解当地鱼类种类、分布特点以及保护现状。要求学生撰写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内容包括调查方法、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及分析、保护建议等。
2.设计一份鱼类知识手抄报,要求涵盖鱼类的基本特征、分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知识点,图文并茂,版面设计美观。
3.结合课堂讨论的“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鱼类资源”话题,让学生撰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并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示例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示例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珍惜生命的情感。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动物和谐共处,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内容1. 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2. 保护动物的重要性3. 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方法三、教学重点1. 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2. 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四、教学难点1. 如何与动物和谐共处2. 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动物和谐共处,保护生态环境。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案示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动物。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动物的了解和喜爱。

二、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10分钟)1. 教师讲解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如提供食物、药物、观赏等。

2. 学生举例说明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具体作用。

三、保护动物的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讲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如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基因多样性等。

2. 学生讨论保护动物的原因和方法。

四、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动物和谐共处,如尊重动物习性、保护栖息地等。

2. 学生分享自己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经验或建议。

五、保护生态环境(5分钟)1. 教师讲解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如减少污染、节能减排等。

2. 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保护生态环境。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七、作业布置1. 调查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制定一个行动计划。

八、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九、课后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认识和思考。

十、教学延伸组织学生参加动物保护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科普宣传活动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动物与人类

动物与人类

2、动物——人类的“道德师”
梅花鹿在被围捕到 悬崖边上,无路可逃时, 会一个接一个的往下跳, 老鹿往往作为小鹿的垫 脚踏板,牺牲自己的生 命,让小鹿跳到山崖对 面。
2、动物——人类的“道德师”
北极熊坚贞的爱情
2、动物——人类的“道德师”
麝牛救子
3、动物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食用
医药
穿衣
交通
4、动物促进人类的科学进步——仿生学
三、人类应该怎样对待动物?
法律
实验动物
责任
宠物
生命
照顾

尊重
不同需要
体贴 农场动物
福利
野生动物
第二章
伴侣动物
一、动物的有关分类
• • • • • • 野生动物 农场动物 伴侣动物 实验动物 娱乐动物 工作动物
野生动物
• 野生动物:是指生存 于自然状态下,非人 工驯养的各种动物。 全世界有794多种野生 动物,它分为濒危野 生动物、有益野生动 物、经济野生动物和 有害野生动物等四种。
你知道厦门有个“张三疯”奶茶店吗?
第一章 动物与人类
一、动物与人类的历史关系
• 犬——人类最早的朋友 • 猫的进化史
二、动物与人类现实生活的关系
• 1.动物为人类提供很大的帮助 • 2.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 3.动物促进人类的科学进步
1.动物为人类提供很大的帮助

1.动物为人类提供很大的帮助
动物福利之立法刻不容缓
/u/vw/3842319
原产地:法国 身高:23公分至30公分 体重:6公斤左右 历史: 从十三世纪至十四世纪时已出现类似今天形状的犬 种,是由加那利群岛的土犬改良而来,其祖先具有水中猎 鹬犬的血统。 个性:稳重活泼,体形虽小却很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苗喜林一、课程资源分析本节可供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很丰富,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就和动物们相依相存,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如果没有各种动物人类将不会生存,更谈不上进步与发展。

也正是因为人类与动物这种自古以来的密切关系,构成了本节课丰富而深厚的课程资源,如:动物在人类的衣、食、医、行、娱乐等方面的贡献的实例,或有关这些方面的奇闻趣事,自己在生活中的经验和见闻,最新的生物学技术的应用等等。

二、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节课利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节课以信息交流会的形式,让学生展示和交流他们收集到的有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个小组收集一个主题方向的内容,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展示可以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生物反应器和仿生的知识,以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明确生物反应器的优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说出各种仿生学的例子。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现代生物学技术------生物反应器、仿生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说出利用生物反应器生产各种物质的优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调查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的活动,使学生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和热爱科学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生积极参与调查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的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2、调查活动的组织、开展与落实。

五、教学流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人类从在地球上出现开始,就与动物结下了不解之缘,动物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你想进一步了解身边的动物吗?你知道关于生物的奇闻趣事吗?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聆听和交流一下关于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知识。

开始我们的信息交流会:第一小组:我们组调查了动物与人类衣的关系,主要到服装店请教有关人士,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们所穿的衣物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动物,比如冬天时穿的羽绒服都是鸭、鹅等家禽身上的绒羽做成的;羊绒、羊毛衫等都是用羊或藏羚羊身上的绒毛织成的;高贵的裘皮大衣、皮草衣物来自于各种哺乳动物的皮毛;又柔软又保温的兔毛制品是用兔子的皮毛做成的;夏天穿着凉爽舒适的真丝衣物,是蚕宝宝吐出的蚕丝做成的。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动物为我们人类提供了各种衣物,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小组:我们组调查了动物与人类食的关系,要说动物与人类吃的关系那可是相当的密切,没有动物的话我们不说被饿死也差不多。

我们到农贸市场和超市进行了调查,发现动物性食品在食品市场上占有大约百分之六十的份额,猪牛羊肉自不必说,蛋类、鸡鸭鹅等美味的家禽,各种鱼类应有尽有,它们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动物性食品和各种营养物质,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所以说我们的吃饭问题是一天都离不开动物的。

此外,养殖各种动物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三小组:我们组调查了动物与人类医药的关系,我们主要到中药店进行了调查,通过医药师的介绍我们知道可以入药的动物非常多,比如:壁虎、蟾蜍、蚯蚓、蛇、蝎子、蚂蚁、鹿盘、蜈蚣等等,可供入药的动物得有上千种,为人类治愈各种疾病,减轻病痛,而且中医药还是我国特有医疗方法,是独特的文化遗产。

第四小组:我们组调查了动物与人类行的关系,主要访问了一些老人,通过他们的回忆我们了解到在几十年前或更远一些的时间,我们这个农场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就是各种马车、毛驴车或者牛车,这些动物帮助人们出行,拉运粮食,可以说在那个年代马、牛、驴、骡子等大型家畜就是行这个领域里最重要的主力军,为我们农场的建设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以狗拉雪撬为最主要的出行工具。

此外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我们也了解到动物在古代就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古代帝王的出行是由骏马担纲,甚至古代战场上也都离不开战马,丝绸之路的开辟离不开骆驼,可见动物与人类的交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而现在以各种动物作为交通工具已经是各风景区的独特一景,或是乡村特有的风貌。

第五小组:我们组调查的是动物与人类的娱乐的关系,动物不仅是我们我衣食来源,它们可爱的神态,各种各样的运动和行为无不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愉悦的心情,比如动物园中供人欣赏的各种动物,马戏团中能做各种表演的带给人们欢笑的动物,还有各种家养的宠物更是寄托了人们爱心与情感,现在人们还训练动物为人类服务,如在欧美一些国家特别行的服务犬,通过这些可爱的动物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更有情趣。

师:通过大家的交流和展示,我们了解到了动物与人类生活各个方面密切的关系,大家都谈出了动物对人类有益的各种表现,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动物有没有对人类有害的方面呢?生:有些凶猛的野兽会吃人,或吃家养的猪、牛等牲畜,比如今年在我省黑河、宁安等地频频发生野猪伤人事件,现在已经开始有计划地捕猎野猪了。

生:还有许多动物可以传播疾病,比如前两年爆发的“非典”就是由果子狸传染的,还有禽流感,由各种家禽和鸟类传播的。

生:现在特别流行的狂犬病是由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狗传播的,每年由狂犬病导致死亡的人数越来越多。

生:每年冬天咱们农场就会有人得“出血热”,这种病的罪魁祸首就是老鼠,老鼠还能传播许多其他疾病。

生:蚊子能传播疟疾,苍蝇能携带和传播各种病菌。

师:可见,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的密切,而且对人类有利的方面要远远大于有害的方面,不过我们还是要好好保护各种动物,它们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同时也好好控制对人类不利的动物,保护好我们自身的健康。

动物除了在生活中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外,在高科技领域也有着一席之地。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学的有关知识。

探讨动物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首先将全班分成5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就以下提纲进行讨论交流:1、什么是生物反应器?2、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的物质有哪些好处?3、利用生物反应器只能生产药品吗?还可以生产哪些物质?4、课文中有关动物与仿生的实例,你能解释吗?5、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与仿生的实例,请你列举。

(1)你认为进行仿生研究需要哪些方面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学生们根据这些提纲对课文内容进行学习和讨论,教师进行巡视点拔,参与讨论,适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每小组选取其中一个题目在全班内进行表达交流,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动物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我了解到动物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动物。

生:动物还可以在生物科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高科技进步提供帮助。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贴进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密切。

通过分小组调查,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能力,在调查之前提供给学生几个调查方向让他们自主选择,这样避免了调查的盲目性和重复性,使调查有的放矢,有实效性。

对动物在高科技中的作用,采用自学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反思:本节课的课程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放手让学生进行调查和开发,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开发了各种显性和隐性的资源,如:市场上动物性食品的种类,书籍中有关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内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各种影视资料的内容。

但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很难将各种资源有机地进行整合,各种形象资源的利用不够生动,还需对课程资源进一步地进行深入的开发和利用。

资源一:书籍记载内容:《少年知识百科全书动物卷》《动物世界的故事》等书籍中的有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内容介绍。

利用:学生在分小组调查活动中,查阅书籍,收集各种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资料,从中总结出动物与人类衣、食、医、行方面的关系。

资源二:影视图像内容:电影、电视中播放过的有关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内容,如《动物世界》、《人与自然》、或《白马飞飞》《赛虎》《大白鲨》等学生们熟悉的影片。

利用:学生回忆这些影视资源中体现出的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内容,在课上进行交流,从而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资源三:学生的生活经历内容:到动物园观察动物的过程、自己饲养或家庭中养各种宠物的经历、自己观察或与动物发生过的事件的经历。

利用:通过这些资源的利用使学生明确动物为人类的娱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饲养宠物带给学生的快乐和感动,还有的学生说出曾经被狗咬伤的事情,明白动物也可能给人类带来伤害。

资源四:有关动物的诗词内容:古往今来人们赞颂动物的诗词,如: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俯首甘为孺子牛”,“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等。

利用:通过对这些诗句的朗读和体会,使学生认识到动物不仅可以带给人们切实的物质利益外,还能启迪人们的思维和智慧。

资源五:和动物有关的生物技术内容:利用牛、羊等动物的乳房做生物反应器,生产各种药物和保健食品,利用蚯蚓做垃圾处理器等生物技术。

利用:通过对这些课程资源的拓展和补充,以及学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对生物反应器及其优点有深刻的理解。

资源六:与动物有关的仿生技术内容:除了教材中的仿生实例以外,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仿生实例,如:模仿狗的鼻子制造的电子鼻,模仿昆虫的复眼制造的复眼照相机,模仿变色龙的皮肤制造的迷彩服等。

利用:通过对这些仿生内容的补充,帮助学生理解仿生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以及带给人们生活的便利。

资源七:会议资源内容:信息交流会的形式利用:对学生调查得到的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展示,这种平等的氛围、新鲜的形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挥,展示他们的才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