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安全系统科学理论

合集下载

安全系统管理理论

安全系统管理理论

安全系统管理理论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安全系统管理理论安全系统理论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一般规律、系统的结构和系统优化的科学,它对于管理也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

因此,系统科学最最本的理论,即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对现代企业的安全管理了具有基本的理论指导意义。

从系统科学基本原理出发,用系统论来指导认识安全管理的要素、关系和方向;用控制论来论证安全管理的对象、本质、目标和方法;用信息论来指导安全管理的过程、方式和策略。

通过安全系统理论和原理的认识和研究,将能提高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层次和水平。

1安全系统论原理系统原理就是运用系统理论对管理进行系统分析,以达到科学管理的优化目标。

系统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对提高管理效能有重大作用。

掌握和运用系统原理必须把握系统理论和系统分析。

1.1系统基本理论系统理论是指把对象视为系统进行研究的一般理论。

其基本概念是系统、要素。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有特定功能与目的的有机整体。

系统按其组成性质,分为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思维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等,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系统具有六方面的特性:整体性。

是指充分发挥系统与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制约作用,以达到系统的整体效应。

稳定性。

即系统由于内部子系统或要素的运动,总是使整个系统趋向某一个稳定状态。

其表现是在外界相对微小的干扰下,系统的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关系,系统的状态和系统的内部秩序(即结构)保持不变,或经过调节控制而保持不变的性质。

有机联系性。

即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目的性。

即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必然具有的达到最终状态的,特性,它贯穿于系统发展的全过程。

动态性。

即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关系及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是时间的函数,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转变。

结构决定功能的特性。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肖彭达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1、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概念1.1、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行为科学理论为指导,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安全生产实行全员的、全面的、全过程的管理。

――重点抓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四个论管理的中心——以人为本管理的方法手段——系统工程1.2、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标志(1)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2)系统安全的管理思想(3)风险控制的管理方法(4)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1.3、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特征(1)整体性:——系统工程、互相牵连(2)科学性:(3)先进性:——安全第一(4)预测性:(5)有效性:(6)动态性:2、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原理原则2.1、系统原理(1)系统原理的含义:是指运用系统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活动中的问题,达到管理目标优化的目的。

(2)系统: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

(3)系统的六个特征●集合性●目的性●层次性●相关性●整体性●适应性(4)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2.2、预防原理(1)预防原理的含义:是指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2)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原则——工程技术对策(E n g i n e r r i n g)——教育对策(E d u c a t i o n)——法制对策(E n f o r c e m e n t)●本质安全化原则2.3、人本原理(1)人本原理的含义:是指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2)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动力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2.4.强制原理(1)强制原理的含义是指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动。

(2)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3、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方法3.1、安全目标管理(1)安全目标管理的概念:是企业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安全生产总目标,通过分解展开、落实措施、严格考核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实现安全生产目的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

安全管理三大理论

安全管理三大理论

安全管理三大理论01人本原理的含义在管理活动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

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

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

其二是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诸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都是需要人去掌管、运作、推动和实施。

因此,应该根据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人的内在潜力。

02人本原理的基本原则能级原则一个稳定而高效的管理系统必须是由若干分别具有不同能级的不同层次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这就是能级原则。

现代管理认为,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级。

能级原则确定了系统建立组织结构和安排使用人才的原则。

稳定的管理能级结构一般分为四个层次,即经营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

四个层次能级不同,使命各异,必须划分清楚,不可混淆。

在运用能级原则时应该所到三点:一是能级的确定必须保证管理结构具有最大的稳定性;二是人才的配备必须对应,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使人尽其才,各尽所能;三是责、权、利应做到能级对等,在赋予责任的同时授予权力和给予利益,才能使其能量得到相应能级的发挥。

动力原则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动力原则。

有三种基本动力,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物质动力是以适当的物质利益刺激人的行为动机,精神动力是运用理想、信念、鼓励等精神力量刺激人的行为动机,信息动力则通过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产生奋起直追或领先他人的动机。

动力原则的运用首先要注意综合协调地运用三种动力,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动力与集体动力的辩正关系,第三要处理好暂时动力与持久动力之间的关系,最后则应掌握好各种刺激量的阈值。

只有这样,管理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初级安全主任考试重点摘要(理论篇)

初级安全主任考试重点摘要(理论篇)

现代安全管理原则(之一)安全意识包括:责任意识、预防意识、风险意识、安全第一的意识、安全也是生产力的意识、安全就是生活质量的意识。

安全就是最大的福利的意识等方面。

安全智慧的表现在:自觉学习安全知识、对新技术和环境的适应能力、超前预防思维的能力、系统综合对策的思想、“隐患险于明火”的认识论、“防范胜于救灾”的方法论等。

安全生产行为的国际化表现在:1、首先是理念和观念方面2、其次是劳工标准方面3、其三是安全管理模式方面安全生产必须落脚于企业,而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是企业的决策者。

在2002年的国家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明确了我国近期安全生产工作思路,即“三件大事”、“五个支撑体系”和“五项创新”工作。

三件大事是:第一,依据国家赋予的基本职能,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第二,切实加强安全监督和安全监察执法队伍建设。

第三,以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为契机,推动安全生产法制建设。

“五个支撑体系”是:一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二是安全信息工程体系。

三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

四是宣传教育培训体系。

五是特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五项创新”是:一是思维定式的创新。

二是事故防范机制创新。

三是安全生产监督手段的创新。

四是对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督方式的创新。

五是安全生产科技创新。

我国近代的安全生产重大事件1978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认真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1998年9月1日全国人大颁布实施《消防法》。

2002年6月29日闭会的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地第29次会议上《安全生产法》获得表决通过,原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70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该法2002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事故学理论按管理要求的分类法,如加害物分类法、事故程度分类法、损失工日分类法、伤害程度与部位分类法等:按预防需要的分类法:如致因物分类法、原因体系分类法、时间规律分类法、空间特征分类法等.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1认识论隐患控制理论:重大危险源理论、重大隐患控制理论、无隐患管理理论等。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理论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理论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理论1、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有哪些第二章安全管理原理第一节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原则一、安全科学管理的组织原则1. 计划性原则2. 效果原则效应,3. 反馈原则4. 阶梯原则5. 系统性原则6. 不得混放并存原则7. 单项解决原则8. 同等原则9. 责任制原则10. 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11. 干部选择原则劳动保护干部应具有非常广泛的专业技能,劳动保护工程师应当掌握生产组织、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和系统工程学。

二、安全生产五规律1. 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的安全规律这条规律的实质是,承认生产中的潜在危险,并对制订安全条例及其实施创造了原则上的可能性。

这一规律的作用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它将在劳动保护有组织有系统的机构中,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付诸实现。

2. 劳动条件适应人的特点的规律人适应环境的可能性具有一定限度。

这一规律则要求构思新技术或设计新工艺过程,以及解决其他任务时,必须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必须首先设计操作者的活动,然后才是操作者使用的技术。

要重点研究以人为主体的能量系统中的危险及其消除措施。

3. 不断地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的规律这一规律是指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生产方式的完善,坚定不移地改革劳动安全管理,减少生产中的有害后果。

这一规律可视为社会主义条件下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总规律的局部体现。

4. 物质技术基础与劳动条件相适应的规律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根本上改善着劳动条件,但不排除新的重要的危险因素的出现,或者有扩大其有害影响的可能性。

破坏这一规律,将导致新技术的效果的下降。

这一规律的实质是劳动条件的改善在时间上要与物质技术基础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5. 安全管理科学化的规律事故防止科学是一门经验科学。

它是以经验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

经验是掌握客观事物所必须,将个别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加以科学整理,明确经验诸事实的相互关系而形成了一门知识体系。

这一科学体系是以人的能量系统为主体,结合外部能量作为附带方面的人的行为科学。

安全管理三大理论

安全管理三大理论

安全管理三大理论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安全管理三大理论安全管理的人本原理(一)人本原理的含义在管理活动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

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

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

其二是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诸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都是需要人去掌管、运作、推动和实施。

因此,应该根据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人的内在潜力。

(二)人本原理的基本原则1.能级原则一个稳定而高效的管理系统必须是由若干分别具有不同能级的不同层次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这就是能级原则。

现代管理认为,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级。

能级原则确定了系统建立组织结构和安排使用人才的原则。

稳定的管理能级结构一般分为四个层次,即经营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

四个层次能级不同,使命各异,必须划分清楚,不可混淆。

在运用能级原则时应该所到三点:一是能级的确定必须保证管理结构具有最大的稳定性;二是人才的配备必须对应,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使人尽其才,各尽所能;三是责、权、利应做到能级对等,在赋予责任的同时授予权力和给予利益,才能使其能量得到相应能级的发挥。

2.动力原则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动力原则。

有三种基本动力,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物质动力是以适当的物质利益刺激人的行为动机,精神动力是运用理想、信念、鼓励等精神力量刺激人的行为动机,信息动力则通过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产生奋起直追或领先他人的动机。

动力原则的运用首先要注意综合协调地运用三种动力,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动力与集体动力的辩正关系,第三要处理好暂时动力与持久动力之间的关系,最后则应掌握好各种刺激量的阈值。

(完整版)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完整版)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跟着安全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的出现,使安全管理的内容、方法、原理都有了很大的拓展。

一、安全生产管剪发展历史人类要生计、要发展,就需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经过生产活动和科学研究,掌握自然变化规律。

科学技术的不停进步,生产力的不停发展,令人类生活愈来愈丰富,但也产生了威迫人类安全与健康的安全问题。

人类“钻木取火” 的目的是利用火,假如不对火进行管理,火就会给使用火的人们带来灾害。

在公元前 27 世纪,古埃及第三王朝在建筑金字塔时,组织 10 万人用 20 年的时间开凿地下甬道和墓穴及建筑地面塔体。

关于这样宏大的工程,生产过程中没有管理是不行想象的。

在古罗马和古希腊时代,保护社会治安和救火的工作由禁卫军和值班团肩负。

到公元12 世纪,英国公布了《防火法律》,17世纪公布了《人身保护法》,安全管理有了自己的内容。

在我国,早在公元前8 世纪,周代人所著《周易》一书中就有“水火相忌” 、“水在火上既济”的记录,说了然用水灭火的道理。

自秦人开始兴修水利以来,后来几乎我国历朝历代都设有特意管理水利的机构。

到北宋时代,消防组织已相当严实。

据《东经梦华录》一书记录,当时的国都汴京消防组织十分严实,消防组织机构不单有地方政府,并且由军队担负值勤任务。

到 18 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惹起了工业大革命,大规模的机器化生产开始出现,工人们在极其恶劣的作业环境中从事超出 10 小时的劳动,工人的安全和健康时辰遇到机器的威迫,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不停出现。

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安全与健康,工人们采纳了好多种手段改良作业环境,一些学者也开始研究劳动安全卫生问题。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和范围有了很大发展。

到 20 世纪初,现代工业盛行并快速发展,重要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接踵发生,造成了大批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富损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令人们不得不在一些公司设置专职安全人员,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
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 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 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
“工业安全公理”
(1)工业生产过程中人员伤亡 往往是处于一系列因果连锁之末端的事故 的结果,而事故常常起因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和)机械、物质(统称 物)的不安全状态。
成事故的。目前世界上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十多种,我 国常采用以下几种: 1、事故因果类型
连锁型:一个因素促成下一个因素,下一个又促 成再下一个,彼此互为因果,互为连锁,导致事故。
多因致果型(集中型):很多独立的因素同一时 间共同导致事故的发生。
复合型:某些因素连锁,某些因素集中,互相交 叉、复合,造成事故。
约翰逊等人创建了管理疏忽和危险树理论MORT( Management Oversight and Risk Tree),把美国工业安全 中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如事故判定技术、标准化作 业及职业安全分析(Job Safety Analysis)以及人的因素分 析等融入了管理疏忽与危险树理论中,同时又提出了许多 新的安全概念。
❖事故的特征
事故的特征包括: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 必然性和规律性,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 ➢ 事故的因果性
因果,即原因和结果。 因果性即事物之间,一个事物是另一事物发生的根 据,这是一种关联性。事故是一系列因素互为因果、连 续发生的结果。
➢ 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规律性 偶然性: 1、事故是随机事件,其发生的时间、地点、状况
(2)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大多数工业事故产生的原因。
(3)由于不安全行为而受到伤害的人,几乎重复了300次以上没有造成伤害的 同样事故。换言之,人员在受到伤害之前,已经数百次面临来自物的方面 的危险。

安全管理理论-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和技术——系统原理

安全管理理论-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和技术——系统原理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和技术——系统原理(一)系统原理的含义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最基本原理,是指人们在管理工作中,运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系统是由相互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合的,具备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整体。

任何管理对象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要素,即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管理系统具备六个特征,即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它包括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规章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和规程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等。

安全贯穿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安全生产管理是全方位、全天候和涉及全体人员的管理。

(二)系统原理的基本原则1.整分合原则高效的现代安全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分工明确,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的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

整体规划就是在对系统进行深入、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把握系统的全貌及其运动规律,确定整体目标,制定规划和具体实施计划及各种具体规范。

分工明确就是确定系统的构成,明确各个局部的功能,把整体的目标分解,确定各个局部的目标以及相应的责、权、利,使各局部都明确个人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实现最佳的整体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有效综合就是对各个局部必须进行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在各纵向分工之间建立起紧密的横向联系,使各个局部协调配合,综合平衡地发展,从而保证最佳整体效应的圆满实现。

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是整分合原则的主要含义。

运用整分合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宏观决策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资金、人员和体系都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

2.反馈原则反馈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指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

《安全管理》之安全管理三大理论

《安全管理》之安全管理三大理论

安全管理三大理论安全管理的人本原理(一)人本原理的含义在管理活动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

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

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

其二是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诸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都是需要人去掌管、运作、推动和实施。

因此,应该根据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人的内在潜力。

(二)人本原理的基本原则1.能级原则一个稳定而高效的管理系统必须是由若干分别具有不同能级的不同层次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这就是能级原则。

现代管理认为,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级。

能级原则确定了系统建立组织结构和安排使用人才的原则。

稳定的管理能级结构一般分为四个层次,即经营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

四个层次能级不同,使命各异,必须划分清楚,不可混淆。

在运用能级原则时应该所到三点:一是能级的确定必须保证管理结构具有最大的稳定性;二是人才的配备必须对应,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使人尽其才,各尽所能;三是责、权、利应做到能级对等,在赋予责任的同时授予权力和给予利益,才能使其能量得到相应能级的发挥。

2.动力原则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动力原则。

有三种基本动力,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物质动力是以适当的物质利益刺激人的行为动机,精神动力是运用理想、信念、鼓励等精神力量刺激人的行为动机,信息动力则通过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产生奋起直追或领先他人的动机。

动力原则的运用首先要注意综合协调地运用三种动力,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动力与集体动力的辩正关系,第三要处理好暂时动力与持久动力之间的关系,最后则应掌握好各种刺激量的阈值。

安_全_综_合_知_识

安_全_综_合_知_识

安全综合知识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序言人类三大安全对策:安全工程技术对策,安全教育对策,安全管理对策生命权,健康权,安全权是最基本的人权安全权是指员工免于职业危害(职业病和职业伤亡)的权利。

第一章安全生产科学的发展和进步1.3近代安全生产工作四查活动:查思想,查纪律,查制度,查领导三定:定人员,定岗位,定职责我国已批准承认的安全卫生国际劳工公约有9个1956年5月25日,周总理亲自主持制定了著名的“三大规程”:《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1963年3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1979年1月20日,卫生部、第四机械工业部颁布了《微波辐射暂行卫生标准》规定。

8小时连续辐射不超过38微瓦/厘米2,日累计不超过300微瓦/厘米2,一次不允许超过5毫瓦/厘米2 1979年8月31日,卫生部,国家劳动总局颁布《工业企业噪声标准》规定:企业生产车间和工作场所噪声不得超过85分贝,最高不超过90分贝(噪声每提高3分贝,工作时间缩短一半。

)1988年国务院发布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90年发布《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1993年确立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即四方体制)为: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六部法规:1995.5.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8.9.1 <消防法>2004.5.1 <道路交通安全法>2002.11.1 <安全生产法>1993.5.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正式实施2002.5.1 <职业病防治法>第二章安全管理哲学事故直间损失系数:1:4-1:>100,安全投入产出比:1:6事故五种基本性质:1)因果性;2)随机性与偶然性;3)潜在性;4)必然性;5)可预防性第三章安全系统科学理论3.1安全系统论原理1、安全系统按组成性质,分为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思维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2、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安全管理理论-安全科学原理

安全管理理论-安全科学原理

安全科学原理1.认识论以安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人——物——能量——信息的安全系统要素体系,提出系统自组织的思路,确立了系统本质安全的目标。

通过安全系统论、安全控制论、安全信息论、安全协调学、安全行为科学、安全环境学、安全文化建设等科学理论研究,提出在本质安全化认识论基础上全面、系统、综合地发展安全科学理论。

2.理论系统安全原理的理论系统还在发展和完善之中,目前已有的初步体系有:安全的哲学原理:从历史学和思维学的角度研究实现人类安全生产和安全生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如有了这样的归纳:远古人类的安全认识论是宿命论的,方法论是被动承受型的;近代人类的安全认识提高到了经验的水平;现代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系统论阶段,从而在方法论上能够推行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综合型对策,甚至能够超前预防。

有了正确的安全哲学思想的指导,人类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安全才能获得高水平的保障。

安全系统论原理:从安全系统的动态特性出发,研究人、社会、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构成的安全大协调系统。

建立生命保障、健康、财产安全、环保、信誉的目标体系。

在认识了事故系统人——机——环境——管理四要素的基础上,更强调从建设安全系统的角度出发,认识安全系统的要素:人——人的安全素质(心理和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物——设备和环境的安全可靠性(设计安全性,制造安全性,使用安全性);能量——生产过程能量的安全作用(能量的有效控制);信息——充分可靠的安全信息流(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是安全的基础保障。

从安全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安全原理更具备理性的意义,更具科学性原则。

安全控制论原理:安全控制是最终实现人类安全生产和安全生存的根本措施。

安全控制论提出了有效的控制原则。

安全控制论要求从本质上来认识事故(而不是从形式或后果),即事故的本质对是能量不正常转移,由此推出了高效实现安全系统的方法和对策。

安全信息论原理:安全信息是安全活动所依赖的资源。

(完整版)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完整版)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随着安全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的出现,使安全管理的内容、方法、原理都有了很大的拓展。

一、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历史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需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通过生产活动和科学研究,掌握自然变化规律。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人类生活越来越丰富,但也产生了威胁人类安全与健康的安全问题。

人类“钻木取火”的目的是利用火,如果不对火进行管理,火就会给使用火的人们带来灾难。

在公元前27世纪,古埃及第三王朝在建造金字塔时,组织10万人用20年的时间开凿地下甬道和墓穴及建造地面塔体。

对于如此庞大的工程,生产过程中没有管理是不可想象的。

在古罗马和古希腊时代,维护社会治安和救火的工作由禁卫军和值班团承担。

到公元12世纪,英国颁布了《防火法令》,17世纪颁布了《人身保护法》,安全管理有了自己的内容。

在我国,早在公元前8世纪,周朝人所著《周易》一书中就有“水火相忌”、“水在火上既济”的记载,说明了用水灭火的道理。

自秦人开始兴修水利以来,其后几乎我国历朝历代都设有专门管理水利的机构。

到北宋时代,消防组织已相当严密。

据《东经梦华录》一书记载,当时的首都汴京消防组织十分严密,消防组织机构不仅有地方政府,而且由军队担负值勤任务。

到18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引起了工业大革命,大规模的机器化生产开始出现,工人们在极其恶劣的作业环境中从事超过10小时的劳动,工人的安全和健康时刻受到机器的威胁,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不断出现。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安全与健康,工人们采用了很多种手段改善作业环境,一些学者也开始研究劳动安全卫生问题。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和范畴有了很大发展。

到20世纪初,现代工业兴起并快速发展,重大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相继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使人们不得不在一些企业设置专职安全人员,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

到了20世纪30年代,很多国家设立了安全生产管理的政府机构,发布了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了较完善的安全教育、管理、技术体系,初具现代安全生产管理雏形。

现代安全生产的理论

现代安全生产的理论

现代安全生产的理论现代安全生产是指根据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工人和环境的安全。

它旨在减少事故和伤害,提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现代安全生产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理论:安全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包括人、设备、环境和制度等元素。

系统理论认为,所有这些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只有充分考虑到所有因素,并进行合理的协调和管理,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2. 风险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强调对可能的危险和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和控制。

通过制定风险评估和管理程序,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3. 人因工程理论:人因工程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安全生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通过设计合理的工作环境、设备和操作程序,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4. 绩效管理理论:绩效管理理论认为,通过设定明确的安全目标、制定标准和指标,并进行监控和评估,可以激励和引导组织员工在安全管理方面做出改进。

这可以通过奖惩制度、培训和管理措施等手段来实施。

5. 参与式管理理论:参与式管理理论强调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协作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并参与决策,可以促进安全文化的形成,增强员工对安全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现代安全生产的理论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它们可以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措施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然而,仅仅依靠理论是不够的,还需要注重实践和不断改进。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安全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
安全投入产出比:衡量安全 管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事故发生率:衡量安全管理 效果的重要指标
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评 估员工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技
能掌握程度
安全管理培训效果:评估安 全管理培训的效果
安全管理创新成果:评估安全 管理的创新成果和实践效果
安全管理效果评价方法
事故率:衡量安全管理效 果的重要指标
安全系统工程理 论强调从系统角 度出发,综合考 虑人、机、环境、 管理等因素,实 现安全管理的全 面性和系统性
安全系统工程理论 的核心思想是预防 为主,综合治理, 通过风险评估、风 险控制、风险管理 等手段,降低事故 发生的可能性和严 重性
安全系统工程理 论的应用范围广 泛,包括生产安 全、交通安全、 消防安全、信息 安全等领域
安全管理科学理论
系统论:将安全管 理视为一个系统, 强调整体性和协调 性
信息论:利用信息 论原理,提高安全 管理的效率和准确 性
控制论:通过控制 论原理,实现安全 管理的动态平衡和 稳定
决策论:运用决策 论方法,提高安全 管理的科学性和合 理性
安全系统工程理论
安全系统工程理 论是现代安全管 理理论与方法的 重பைடு நூலகம்组成部分
风险评估:识别、分析和评估潜在的风险 风险控制:采取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 风险管理: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沟通:与相关人员沟通风险信息,提高风险意识 风险监控:定期监控风险,及时调整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报告:定期报告风险管理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安全文化理论
安全文化定义:组织成员对安全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的总和 安全文化类型:积极安全文化、消极安全文化、中立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要素: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规范、安全沟通机制、安全培训体系 安全文化作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率,提升组织竞争力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和技术——系统原理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和技术——系统原理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和技术——系统原理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3372-72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和技术——系统原理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系统原理的含义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最基本原理,是指人们在管理工作中,运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系统是由相互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合的,具有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整体。

任何管理对象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要素,即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管理系统具有六个特征,即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它包括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设备与设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和规程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等。

安全贯穿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安全生产管理是全方位、全天候和涉及全体人员的管理。

(二)系统原理的基本原则1.整分合原则高效的现代安全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的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

安全系统管理理论.doc

安全系统管理理论.doc

安全系统管理理论安全系统理论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的一般规则、结构和优化的科学。

它对管理也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因此,系统科学最基本的理论,即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对现代企业的安全管理具有基本的理论指导意义。

系统理论从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用来指导对安全管理的要素、关系和方向的理解。

用控制论论证安全管理的对象、本质、目标和方法;信息论被用来指导安全管理的过程、方法和策略通过对安全系统理论和原理的理解和研究,将提高现代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水平。

1安全系统理论系统原理是利用系统理论对管理进行系统分析,从而达到科学管理的优化目标系统原理的掌握和应用对提高管理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要掌握和应用系统原理,必须掌握系统理论和系统分析。

1.1系统的基本理论系统理论是指将对象作为系统来研究的一般理论它的基本概念是系统、要素系统是指具有特定功能和目的的有机整体,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

根据其构成,系统分为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思维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等。

根据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该系统有六个特征:完整性它是指充分发挥系统、子系统和子系统之间的制约,以达到系统的整体效果。

稳定性也就是说,由于内部子系统或元件的运动,整个系统总是趋向于某种稳定状态。

其性能是在相对较小的外部干扰下,通过调整和控制,系统的输出与输入、系统的状态与系统的内部秩序(即结构)之间的关系保持不变或保持不变。

有机连接也就是说,系统中的各种元素之间以及系统和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目的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系统必须具有达到最终状态的特性,这种特性贯穿于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

动态也就是说,系统中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时间的函数,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结构决定了功能的特征系统的结构是指系统内各种元素的排列和组合。

系统的整体功能由各种元素的组合决定。

要素是系统的基础,但系统的属性不仅由要素决定,还取决于系统的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安全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一般规律、系统的结构和系统优化的科学,它
对于管理也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

因此,系统科学最最本的理论,即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对现代企业的安全管理了具有基本的
理论指导意义。

从系统科学基本原理出发,用系统论来指导认识安
全管理的要素、关系和方向;用控制论来论证安全管理的对象、本质、目标和方法;用信息论来指导安全管理的过程、方式和策略。

通过安全系统理论和原理的认识和研究,将能提高现代企业安全管
理的层次和水平。

3.1安全系统论原理
系统原理就是运用系统理论对管理进行系统分析,以达到科学管理
的优化目标。

系统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对提高管理效能有重大作用。

掌握和运用系统原理必须把握系统理论和系统分析。

系统理论是指把对象视为系统进行研究的一般理论。

其基本概念是
系统、要素。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
有特定功能与目的的有机整体。

系统按其组成性质,分为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思维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等,按系统与环境的关
系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系统具有六方面的特性:
整体性。

是指充分发挥系统与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制约作用,以达到系统的整体效应。

稳定性。

即系统由于内部子系统或要素的运动,总是使整个系统趋向某一个稳定状态。

其表现是在外界相对微小的干扰下,系统的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关系,系统的状态和系统的内部秩序(即结构)保持不变,或经过调节控制而保持不变的性质。

有机联系性。

即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目的性。

即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必然具有的达到最终状态的,特性,它贯穿于系统发展的全过程。

动态性。

即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关系及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是时间的函数,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转变。

结构决定功能的特性。

系统的结构指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

系统的整体功能是由各要素的组合方式决定的。

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基础,但一个系统的属性并不只由要素决定,它还依赖于系统的结构。

系统分析是就如何确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使系统达到最优化而对系统进行的研究。

它包括六个方面:了解系统的要素,分析系统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分析系统的结构,研究系统的各个
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是什么;弄清系统的功能;研究系统的联系;把握系统历史;探讨系统的改进。

从安全系统的动态特性出发,人类的安全系统是人、社会、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构成的大协调系统。

无论从社会的局部还是整体来看,人类的安全生产与生存需要多因素的协调与组织才能实现。

安全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任务是满足人类安全的生产与生存,以及保障社会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安全活动要以保障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降低事故和灾害对人类自身生命和健康的影响为目的的。

为此,安全活动首先应与社会发展基础、科学技术背景和经济条件相适应和相协调。

安全活动的进行需要经济和科学技术等资源的支持,安全活动既是一种消费活动(为生命与健康安全为目的),也是一种投资活动(以保障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为目的)。

从安全系统的静态特性看,安全系统论原理要研究两个系统对象,一是事故系统,二是安全系统。

事故系统涉及四个要素,通常称"4M"要素,即:
人(Men)─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最直接的因素;
机(Machine)─机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最直接因素;
环境(Medium)─生产环境的不良影响人的行为和对机械设备产生不良的作用,因此是构成事故的重要因素;
管理(Management)─管理的欠缺是事故发生的间接,但是是重要的因素,因为管理对人、机、境都会产生作用和影响。

认识事故系统因素,使我们对防范事故有了基本的目标和对象。

重要和更具现实意义的系统对象是安全系统,其要素是:人─人的安全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物─设备与环境的安全可靠性(设计安全性;制造安全性;使用安全性);能量─生产过程能的安全作用(能的有效控制);信息─充分可靠的安全信息流(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是安全的基础保障。

认识事故系统要素,对指导我们从打破事故系统来保障人类的安全具有实际的意义,这种认识带有事后型的色彩,是被劫、滞后的,而从安全系统的角度出发,则具有超前和预防的意义,因此,从建设安全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安全原理更具有理性的意义,更符合科学性原则。

?
可以说,安全科学、安全工程技术学科的任务就是为了实现安全系统的优化。

特别是安全管理,更是控制人、机、环境三要素,以及协调人、物、能量、信息四元素的重要工具。

其中一个重要的认识是,不仅要从要素个别出发,研究和分析系统的元素,如安全教育、安全行为科学研究和分析人的要素;安全技术、工业卫生研究物的要素。

更有意义的是要从整体出发研究安全
系统的结构、关系和运行过程等,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
安全科学管理等则能实现这一要求和目标。

3.2安全信息论原理
当代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异常迅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发展和科
学技术进步,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科学家预言,未来的世纪,信息科学将与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并驾齐驱,成为三大主要科学之一。

信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其概念有多种。

有的认为信息是具有
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有的认为信息,是关于环境事实可通信的
知识;也有的认为信息是一种资料或情报,用于沟通企业组织机构
相互的意见,交流人员思想,反映生产经营的活动情况等。

这些给
予信息的定义,虽然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没有揭示出信息的本质,只是对信息的外延现象和作用,用了一些表述,用于指导人们
对自然界、社会中存在的所有信息的认识,尚不涌满足应用的客观
要求。

例如,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地球运动、植物生长、动物生存等
各种自然信息;在社会中存在的人际关系、经济发展、商品流通、
生产安危等各种社会信息,不管它是不是可通信的新内容、新知识,但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需要加以认识和利用。

信息论应用于企业管理之后,人们为什么能产生上述大致相同的认
识呢?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信息的认识,没有超出信息论的研究范围,停留在局限于对通讯本质的研究水平。

因此,要想揭示信息的本质,必须跳出通讯的范围,只有广泛联系社会中各种信息的产生及应用
的实际,才能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在探索信息的内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中认识到:信息存在于一切事
物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始终存在着信息;事物的发展变化的
事实是信息的本质,事物发展的表现形式是信息的外延现象。

世界
上没有无信息的事物。

但中如何获取信息,必须依据事物之间存在
的差异所具有的表现形式(如物质行为,以及用来反映事物变化的文字,数量、符号、图像、信号等形式)才能获知。

也就是说,信息是由事物发展变化的事实和能被人们认识的表现形式,即是由信息的
内涵本质与外延现象构成的。

依据任何事物均处于永恒运动的变化之中,而且事物之间的变化存
在着差异,加之人们认识与运用信息需要借助其表现形式,进而把
信息的概念归结为:信息是反映事物之间的差异及其变化的一种形式。

其中,事物之间的差异及其变化,是信息的本质;反映差异及
变化的形式,是信息的外延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