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信息备案及监测监管要求PPT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信息备案及监测监管要求PPT

四、补充耕地项目及指标的监测监管要求
20
(一)对于纳入2019年储备补充耕地核查范围内的项目
全国纳入2019年储备补充耕地核查范围内的9.6万个项目,在7-9月期间,经过各省 份逐一反馈确认、提出举证意见、提供举证材料、部整治中心与各省份逐省对接,确认 项目处理意见,在部耕地保护监督司组织领导下,部整治中心、信息中心、规划院密切 协同配合下,目前进展情况如下:
15.净增水田面积:指项目竣工验收后增加的水田面积,减去项目实施中占用的原 有水田面积而计算出的净增加水田面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单位为公顷,保留小 数点后4位)
16.补充耕地利用状况:指利用统一的外业核查软件拍摄的反映验收后补充耕地利 用现状照片及视频,需实时定位拍摄并上传至备案系统。注意:照片视频要具有一定数 量,需从不同方位角拍摄以充分反映补充耕地地块的全貌情况。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 信息备案及监测监管要求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 2020年10月 • 西安
目录/Contents
01
系统总体情况
02
备案指标及技术要求
03
备案指标预检及技术规则
04
补充耕地项目及指标的监测监管要求
05
核查中发现的问题项目案例
1 系统总体情况
一、系统总体情况
4
(一)系统建设的发展过程
2.项目主管部门:指项目计划、实施、验收的责任主体部门,包括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其他行 政主管部门,可按照项目竣工验收文件或有关部门批复文件中明确的法人单位(承担单位)所属部 门填写;对于农民、企业和社会资本开展的项目,按照项目竣工验收的责任部门填报。
3.土地整治项目备案编号:指土地整治项目已报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备案、新增耕地 按规定拟用于占补平衡的,有关信息可通过填写土地整治项目备案编号,从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 系统中自动提取,无需重复填报。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省、市、县_区_用户手册(新)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省、市、县_区_用户手册(新)
2.2、 占补挂钩人员
省、市、县(区)各级都拥有此类用户。由地方管理员分配,可以进行占补挂钩。
2.3、 指标调整人员
由地方管理员分配,可以对补充耕地指标进行调整。
2.4、 易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补授权人员
省、市级拥有此类用户。由地方管理员分配,可以进行易地占补授权操作。
第 3 页 共 44 页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用户手册
2.1、 省、市、县(区)地方管理员 ------------------------------------------------------------------- 3 2.2、 占补挂钩人员 ---------------------------------------------------------------------------------------- 3 2.3、 指标调整人员 ---------------------------------------------------------------------------------------- 3 2.4、 易地占补授权人员 ---------------------------------------------------------------------------------- 3 3、 运行环境 --------------------------------------------------------------------------------------------------- 4 3.1、 环境支持 ---------------------------------------------------------------------------------------------- 4 3.2、 浏览器设置 ------------------------------------------------------------------------------------------- 4

耕地占补平衡系统

耕地占补平衡系统

占补挂钩
省级用户
占补挂钩审核
占补挂钩审查
部级用户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数据库
系统管理员定义系统权限
1、省、市、县(区)各级系统管理员可定义
和修改本级用户及用户权限
可定义的权限
占卜挂钩权限(省、市、县)
指标调整权限(省、市) 异地指标授权权限(省、市) 公告发布(省、市、县)
二、具体填报人员用户是由管理人员分配用
户权限所产生的
用户管理是用于地方管理员管理自身创建的
所有用户。
地方管理员登录后进入【系统管理】->【组
织机构管理】->【用户管理】-> 新增用户-> 点击【新增角色】按钮后弹出可供选择的角 色权限-> 赋予相应的权限。
操作界面如下:
增加用 户
设置用户 权限
占补挂钩后生成确认信息,作为建设项目申报和报备的必要
依据
系统总体六大功能
占补挂钩、核销及管理
查询统计 指标库管理 监测预警 系统管理 其他功能
系统框架
占补挂钩 县级用户
占补挂钩 查 询 统 计 指 标 库 管 理 监 测 预 警 系 统 管 理 其 他 功 能
市级用户
可以选择时间段进行指标库明细的查看
上级部门可查看下级部门的指标明细情况
国土资源部可以查看全国的指标明细情况
6、监测预警
为方便部、省及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占补平衡
日常管理的需要,系统提供部分监测预警功 能
占补平衡挂钩情况监测
对占补平衡挂钩工作是否按时操作的监测与提醒功能; 报备超期监测、核销超期监测。
在各级建设用地项目申报时,填报一书四方案有关内容,在本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测监管系统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测监管系统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测监管系统摘要耕地占补平衡是农业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有效监测和调控耕地占补平衡的情况,需建立一个动态监测监管系统。

本文介绍了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测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包括系统概述、技术架构、功能模块、数据采集与处理、监测指标等内容,旨在提高耕地占补平衡监管效率和精度。

系统概述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测监管系统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农业监测系统,主要用于监测和管理耕地占补平衡情况。

系统通过综合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采集技术等手段,实现了对耕地占补平衡动态变化的实时监测和管控。

技术架构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测监管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监测分析层和应用服务层。

数据采集层负责获取实时的卫星遥感数据和农业生产数据,数据处理层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监测分析层实现对耕地占补平衡情况的监测与分析,应用服务层为用户提供监管服务和数据展示功能。

功能模块系统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监测分析模块和管理服务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获取农业区域的遥感数据和农业生产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合,监测分析模块实现对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监测与分析,管理服务模块提供管理者和农民相关的监督和服务。

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是系统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遥感卫星数据和实地农业生产数据的获取。

数据处理方面,系统采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对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分析,为后续监测和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监测指标耕地占补平衡监管系统的监测指标主要包括耕地面积、耕地质量、粮食产量等。

系统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动态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和预警耕地占补不平衡的情况,为政府决策和农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测监管系统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信息化工程,可以有效监测和调控耕地占补平衡情况。

通过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可以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未来,可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和数据质量,不断提升监管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目录一、项目概述 (2)1. 项目背景 (2)2. 项目目标 (3)3. 项目范围 (4)二、施工组织设计原则与目标 (5)1. 施工组织设计原则 (6)2. 施工组织设计目标 (7)三、施工组织方案 (7)1. 施工流程 (9)2. 施工方法 (10)3. 施工进度计划 (11)4. 施工人员与设备配置 (12)5. 施工现场管理 (13)四、项目管理与协调 (14)1.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15)2. 项目管理职责划分 (16)3. 项目协调机制 (18)五、项目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 (19)1. 风险识别与评估 (20)2. 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 (20)3. 应急预案与处置措施 (22)六、项目实施效果评价与总结 (23)1. 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24)2. 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方法 (25)3. 项目总结与经验教训 (25)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通过实施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

项目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力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注重科技创新和机械化作业,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为打造精品工程提供有力保障。

本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为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1. 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日益紧缺,耕地保护任务愈发艰巨。

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维护耕地红线,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背景下,本项目旨在通过实施补充耕地工程,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确保区域内耕地的动态平衡。

项目的提出,符合国家土地整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具有深远意义。

项目所在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存在不均衡现象,部分区域因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占补平衡面临挑战。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省统筹补充耕地指标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省统筹补充耕地指标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省统筹补充耕地指标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1.06•【字号】浙政发〔2007〕62号•【施行日期】2007.11.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省统筹补充耕地指标的通知(浙政发〔2007〕62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进一步落实省统筹补充耕地指标,确保我省重大建设项目用地的占补平衡,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开发利用滩涂资源的通知》(浙政发〔2005〕34号)规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落实省统筹补充耕地指标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我省耕地资源相对匮乏,滩涂和低丘缓坡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

近年来,各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开展滩涂围垦和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为实现全省耕地占补平衡、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土地资源要素制约将长期存在并更加突出,保护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任务更加艰巨。

通过滩涂围垦低丘缓坡开发造地,落实省统筹补充耕地指标,是保证国家和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需要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全省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因此,各地要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落实省统筹补充耕地指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有效措施,坚决落实省统筹补充耕地指标。

二、严格把关,全面落实滩涂围垦省统筹补充耕地指标(一)根据实际情况,省对2004年及以后动工的滩涂围垦项目(含宁波市,下同)统筹补充耕地指标按实际围成面积的20%调整为10%。

(二)对拟建的滩涂围垦项目,在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要一并提交项目所在地县(市、区)政府、国土资源局和项目建设单位三方与省国土资源厅签订的省统筹补充耕地协议书,作为围垦项目报批的附件。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公布日期】2021.09.13•【字号】浙农专发〔2021〕49号•【施行日期】2021.09.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工作的通知浙农专发〔2021〕49号各市、县(市、区)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去年以来,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是,一些地方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也存在工作方案不够细致科学、工作方法比较简单、清理腾退任务和时间要求层层加码、青苗补助标准偏低等问题。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精神,为积极稳妥抓好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清理腾退和调整补划工作,做强做优粮食生产主平台,推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抓实抓细,进一步摸清底数摸清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情况,是有序开展整治优化的基本前提。

各地要在前期摸底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调查内容、提高调查质量,逐户登记造册,逐宗地块上图入库,实行数字化、精细化管理。

(一)摸清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情况。

要按要求在全面调查核实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的类型、面积、分布等情况基础上,进一步逐个摸清尚未整治优化的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地块的土地承包农户、流转类型、流转期限、经营主体及其经营现状等情况。

(二)摸清可调整补划耕地情况。

利用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城乡建设等专项规划,统筹粮食生产和农业生产力布局,全面摸清现有粮食生产功能区以外符合条件、可调整补划耕地的空间、数量和质量,全面掌握调整补划的潜力。

耕地占补平衡相关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耕地占补平衡相关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耕地占补平衡相关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摘要: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各项工程的开展,一些耕地不可避免地要被占用,耕地占补平衡是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率、保证粮食产能的重要方法。

但是实践工作中也存在耕地占补平衡的整体性不足、实际效果不尽理想等问题。

耕地占补平衡是我国为保障耕地资源安全作出的应急性的补救式战略安排,因此,耕地占补平衡应当遵循国土资源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加强用地置换的必要性评估,在此基础上选取最优方案。

关键词:耕地占补平衡;存在问题;制度优化;措施引言在城镇化及生态建设过程中,时常会涉及对耕地的占用,遵循占补平衡的原则,项目建设需要根据所占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实行相应的耕地占用补偿。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于1997年正式出台,随即推动了“耕地保护”在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独立成章,这是我国耕地保护的重要工具,也是落实“藏粮于地”、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方略。

耕地占补平衡实施以来有效遏制了工业化建设无序占用耕地,保障了城镇化建设用地需求,倒逼了存量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和布局优化,从而支撑了国家粮食安全。

所以,有效反馈占补平衡制度实施成效、系统优化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耕地农田占补平衡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对农田的合理开发和使用直接关系粮食产能。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涉及对耕地的占用,例如城镇住宅项目、水利项目等,都有可能途径耕地,因而必须综合考虑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城镇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指出,国土空间规划要聚焦空间开发强度管控和主要控制线落地,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

2019年《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也提出要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合理规划用地结构和布局,从而使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保证粮食产能。

浙江省土地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土地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土地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土地资源厅•【公布日期】2008.12.02•【字号】浙土资办[2008]200号•【施行日期】2008.12.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浙江省土地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办〔2008〕200号)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精神,推动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高新增耕地的质量,充分发挥耕地资源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开展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通知如下:一、统一思想,加强对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的组织领导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是指采取工程手段对建设占用耕地的优质表土层进行剥离,并将其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表层覆土或中低产田土壤改良等工作。

开展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是综合分析我省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和补充耕地质量情况,提出的切实保护现有耕地资源,提高新增耕地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当前加强土地管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必然要求,是利在当前,惠及子孙的实事工程。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充分认识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自觉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后加强耕地保护,提高补充耕地质量的重要抓手,摆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突出位置。

同时要主动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加大对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的扶持,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合力,认真抓实抓好。

二、突出重点,明确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目标任务开展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全面提高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水平,有效提升耕地补充质量,不断健全耕地“占优补优、占补平衡”的长效机制。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改进和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浙土资规〔2018〕9 号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改进和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浙土资规〔2018〕9 号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改进和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正文:----------------------------------------------------------------------------------------------------------------------------------------------------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改进和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浙土资规〔2018〕9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浙委发〔2018〕10号)和《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3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改进和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通知如下:一、改进和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1.转变补充耕地方式。

各地要按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转变补充耕地方式。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开发利用荒芜废弃低效园地等宜耕农用地,复垦废弃宅基地、闲置建设用地和工矿用地、废弃盐田等途径补充耕地。

涉及农用地中非耕地垦造耕地,应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认定的非耕地,此后每年土地变更调查确认为非耕地,且未纳入耕地保有量统计面积的。

积极推进耕地提质改造,规范实施提质改造项目。

通过提质改造提升的粮食产能和改造的水田面积,可用于非农建设项目落实耕地“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来,每年土地变更调查认定的旱地,具备水源条件的,可实施“旱地改水田”工程。

禁止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认定的林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林权证的林地垦造耕地。

禁止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以及法律法规和规章禁止的其他区域垦造耕地。

浙江省土地估价师《管理基础与法规》:行政诉讼考试题

浙江省土地估价师《管理基础与法规》:行政诉讼考试题

浙江省土地估价师《管理基础与法规》:行政诉讼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货币资金的使用价格是.【2002年考试真题】A:利率B:工资C:利润D:利息E:土地2、利害关系人认为土地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应申请。

A:初始登记B:变更登记C:异议登记D:更正登记E:35%~50%3、依照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企业若要将无偿划拨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其按规定补交的土地出让价款应予以本金化,并计入()科目入账核算。

A.固定资产B.长期待摊费用C.无形资产D.长期股权投资4、采用剩余法评估土地价格,其结果的可靠性取决于是否遵循了。

【2004年考试真题】A:预测原则和替代原则B:供求原则和协调原则C:预测原则和最有效使用原则D:竞争原则和贡献原则E:时间因素5、我国现行制度规定,__票据按面值计价入账。

A.带息B.不带息C.应收D.应付6、《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规定,有下列__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举行听证。

A.因不可抗力的事由致使听证无法按期举行的B.当事人申请延期,有正当理由的C.申请听证的公民死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D.可以延期的其他情形E.当事人申请延期,但无正当理由的7、建筑物在不能使用时还能收回的价值称为。

A:建筑物剩余价值B:建筑物残值C:建筑材料剩余值D:建筑物报废价值E:时间因素8、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之和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__倍。

A.10B.15C.16D.309、把通行距离和时间作为一个整体,既要求通行距离短,以节约运费,同时又要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把出行的时间减到最低程度的是__。

A.交通地理区位B.基础设施完备程度C.繁华程度D.通达程度10、土地估价师在确定宗地地价评估结果时,完全听从委托方的要求,这样的行为违反了土地估价的。

A:替代原则B:最有效利用原则C:公开、公平原则D:独立性原则E:合法性11、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丧失的原因是__。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建设项目“占优补优”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函〔2015〕48号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建设项目“占优补优”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函〔2015〕48号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建设项目“占优补优”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建设项目“占优补优”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函〔2015〕48号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厅机关各处(室、局)、直属各事业单位:为认真贯彻《国土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8号)和2015年5月26日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中央农办组织召开的加强耕地保护改进耕地占补平衡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视频会议精神,认真做好建设项目“占优补优”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强化耕地数量和质量占补平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全面落实“占优补优”制度。

各地要严格执行以补定占、先补后占规定,要加强建设项目用地审查,积极引导建设项目不占或少占耕地,特别是优质水田。

建设项目确需占用耕地的,要按照“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补充耕地质量等级不得低于占用耕地质量等级,占用水田必须补充同等数量的水田。

对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教育、医疗、城市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军事项目,因受客观条件限制,确实无法直接做到“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允许采取“补改结合”方式,以补充耕地项目新增的旱地和“旱地改水田”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增加的水田共同落实占水田补水田任务,实现耕地数量和质量占补平衡。

建设项目占用可调整农用地的,应查清地类变更的历史情况,从水田变更为可调整农用地的,按水田认定,从其他地类变更为可调整农用地的,按旱地认定。

二、严把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关。

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环节,各地要进一步加强用地规模和耕地保护论证工作,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占用耕地审查;报国土资源部审批用地的,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论证。

浙江省标准农田占补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浙江省标准农田占补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TEN G n - e , H UA u n c n, TONG n —i n Lo g m i Y a — hu Yi g la g
( hj n a dS re igadPa nn ntue agh u30 0 , hn ) Z ei gL n uvyn n ln igIsi t,H nzo 10 7 C ia a t
Ab ta tI re odteq a t yo ih q ai r am a dae nZ ein rvn e a s c :nod r oh l h u ni f g u lypi fr ln rai h j gP o ic , r t t h t me a
it rt ghg u lypi amln aarsl nZ ein rv c ,ted n mi b ln ei ne ai i q ai r g n h t mefr a d d t eut i h j gP oi e h y a c aa c s s a n
浙江 省 标 准农 田 占补 管理 信 息 系统 设 计 与 实现
滕 龙 妹 , 华元 春 , 童 英 良
( 江省土地 勘 测规 划院 , 浙 浙江 杭州 3 0 0 ) 10 7
摘 要 : 为确保 浙 江省 150万亩标 准农 田保 护 面积 不减 少 , 0 严格 实行 标 准农 田“ 先补后 占” 度 , 制 在 整合全 省标 准农 田上 图入 库成 果数据 的基 础上 , 计并 设
o t i d b t e u e n up y o g q a iy p i a ml n b a ne e we n s a d s pl f hih u lt rme f r a d. An pp i a i n o i h qu lt a lc to f h g a iy p i a ml nd ma g me ti f r to y t m spr s nt d,whi h i s d o a l n c DE. rme f r a na e n n o ma in s se i e e e c sba e n Or c e a d Ar S Th y tm p r to f man f c i ns i p o e o b fi i nt n mo io i i h qu lt i e s s e o e a i n o i un to s r v d t e e fc e i n t rng h g a iy prme f r a d a e y a c ly,a o d o e l y o g u lt rme f r a r a,a O o a ml n r a d n mi al v i v ra fhi h q a iy p i a ml nd a e nd S n.W ih t e t h d v l pme to a iusr q r me t e eo n fv ro e uie n s,t y t m l x n ed a d i r v d he s se wilbe e pa d n mp o e . Ke r y wo ds:h g ua iy p i a ml n i h q lt rme fr a d,d na c ba a i g bewe n us n u l y mi l nc n t e e a d s pp y,ma a e nt n g me

国土资源部关于切实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监督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切实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监督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切实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监督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01.12•【文号】国土资发[2010]6号•【施行日期】2010.01.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切实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依法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以来,各地不断加强补充耕地管理,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但从近年来检查和考核情况看,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补充耕地不实、占补平衡不到位、监管薄弱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完善制度,强化监管,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现通知如下:一、建立耕地占补平衡全面全程监管制度按照建设占用耕地“占一补一”和“先补后占”的要求,从补充耕地项目入手,在项目实施、备案、核实和补充耕地占补挂钩使用、占补考核(以下简称“补、备、核、用、考”)等环节上强化监督管理,做到制度健全,责任明确。

利用土地利用“一张图”和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实时监控,形成有力的监管机制。

(一)补充耕地项目实施。

监督承担补充耕地任务的单位,严格按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立项、设计、实施和验收的有关规定要求,完成补充耕地项目,落实补充耕地。

(二)补充耕地项目备案。

监督补充耕地项目验收单位,按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信息备案要求,及时将验收合格的项目报部备案。

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同时掌握市县验收的项目报备情况。

(三)补充耕地项目核实。

市县验收的项目,省级国土资源部门核实项目立项、验收和补充耕地等报备信息;部对省级核实的报备项目和省级直接报备的项目进行复核。

(四)补充耕地挂钩使用。

地方国土资源部门在报批建设用地时,按照占补平衡要求,将占用耕地项目与备案确认的补充耕地项目挂钩;部对补充耕地挂钩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

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维普资讯
第3 4卷 第4期
Vo . 4 No 4 13 .
河 南科 技 学 院 学 报 ( 自然科学版)
J un l fHe a n t ueo ce c n e h ooy o ra n n I s tt fS in ea d T c n lg o i
v n e c d a p ia in s se s f a ef rte l d a d r s u c s ma a e n ,a d p vd eg a a t r h ce t - e in e a p l t y t m ot r a e o r e n g me t n r i st u r n e f e s in i n c o w o h n n o h o t f i n a e n fl d c ma g me to a . n
点、 编程方法和过程 , 系统 总体框架 , 从 系统模块划分 , 系统模块详 细设计 以及 系统实施阶段对数 据库连接 , 用户界 面, 编程等方面 , 系统地给 出了耕地 占补平衡管理信息 系统 的开发过程 。特别是 为国土资源管 理部 门编制 了方便 、 适用 的系统软件 , 为耕地 占补平衡管理 的科学性提供了保证 。
w r dvl met r eueivl do e o f o w r ee p et .te ho o g a odrnt m f fpo c, ae ee p n po dr o e f t do f aedvl m n 8 rn l i l re r so st r et o c n v mh st o 8 h c oc i e j o
p st n o r a d b t e n ma a e n n o ma o y tmsd v lp n r c s 。 E p cal i p p rp vd e c n o i o f a mln w e n g me ti r t n s se e eo me t o e s i f e f i p s e il t s a e r i st o - yh o h

标准农田占补平衡管理技术审核标准

标准农田占补平衡管理技术审核标准

标准农田占补平衡管理技术审核标准浙江省土地勘测规划院2014年2月一、依据(一)检查依据1、《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标准农田管理权限下放工作的通知》,浙农专发〔2014〕8号,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2014年2月发文。

2、《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改进国土资源行政审批工作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的若干意见》,浙土资发〔2013〕78号,省国土资源厅、2013年11月发文。

3、《关于进一步加强标准农田占补管理工作的通知》及附件,浙土资发〔2011〕62号,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厅,2011年11月发文。

(二)参考资料1、《标准农田占补平衡管理技术审核标准》,省土地勘测规划院,2014年2月下发。

2、《标准农田置换占补注意事项》,省土地勘测规划院,2012年1月下发。

3、《标准农田储备项目核减申请材料要求》,省土地勘测规划院,2012年2月下发。

4、《关于规范标准农田占补申请材料的通知》,省厅耕保处,2010年12月发文。

5、《关于切实加强标准农田占补管理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函〔2010〕28号,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厅,2010年9月发文。

二、检查项目1、标准农田占补申请。

2、标准农田置换申请。

3、标准农田核减申请。

4、标准农田补建项目入库。

5、标准农田易地调剂。

三、检查流程1、接收登记县级上报的标准农田有关申请材料。

2、检查纸质材料。

3、在市级标准农田占补平衡管理系统中检查电子材料。

4、存在问题的申请材料反馈检查意见,修改后重新上报。

5、申请材料经各项检查符合要求后,在市级标准农田占补平衡管理系统中通过检查。

6、经技术审核通过后,纸质材料报送市级分管领导审批签字。

7、经审批通过的申请材料,在市级标准农田占补平衡管理系统中进行入库。

8、导出增量包提交省级备案。

9、接收省级备案反馈包,导入市级标准农田占补平衡管理系统。

10、对省级备案不通过的方案进行修改,重新提交省级备案。

四、检查要求1、齐全性检查检查标准农田占补、置换、核减、补建、调剂纸质及电子表格、方案、图件、协议等材料是否按照相应要求提交齐全。

耕地占补平衡系统PPT课件

耕地占补平衡系统PPT课件
20
通过、退回项目; 省级可修改后审核
通过。
21
审核通过后可制作占补挂钩确认单 省级审核通过后可
直接打印 从已办箱选择项目
查看耕地占卜平衡 挂钩信息确认单
22
占补挂钩后发现问题怎么办?
占 未核销 补 挂 钩 发 现 问 题 已核销
提请省厅进行 解挂或者改挂 报国务院批准的用地发生核减时, 由部相关人员以及系统自动通 知省厅进行解挂或改挂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 培训讲解
2010年12月
1
内容
一、系统概述
2
系统概述
部对综合信息监管平台提出了加强监管和服务的要求,耕地 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地占补平 衡动态监管系统是建设用地报备系统和土地整治监管系统连 接的桥梁和纽带.
原来占补平衡管理仅是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报备系统中的 一个模块,本次单独开发形成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
各级用户权限
系统具有严格的权限控制,各级用户应用系统完成的 功能有区别
省级用户
占卜挂钩:登录首页面、拟件箱、待审箱、解挂箱、已办箱、占卜 挂钩解挂
查询统计:占卜平衡台账、补充耕地占用情况统计 监测预警:补充耕地项目预警箱、补充耕地项目指标统计(指标使
用情况统计、锁定项目统计和边占边补项目统计 ) 指标库管理:易地指标管理(易地指标授权、易地指标解授权 、授
指标使用情况统计、锁定项目统计和边占边补项目统计 ) 指标库管理:指标库明细 其他功能:问题解答、用户信息修改、公告 管理功能:权限管理(仅限于县级管理员)
11
系统功能及操
12
1、如何进入具体操作系统
一、系统登录地址: 培训地址: 用户名由各级管理员分配,管理员的登录名为区划代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25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25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通知正文:----------------------------------------------------------------------------------------------------------------------------------------------------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25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多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努力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加大垦造耕地力度,实现了全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但由于我省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分布不均衡,一些重大建设项目因耕地占补平衡难以落实,影响了建设用地报批,省统筹补充耕地指标落实难、异地调剂补充耕地指标价格无序、过快上涨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切实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强化耕地占补平衡法定责任各级政府是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领导是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对当地耕地占补平衡工作负总责。

各地要按照“先补后占”“占多少、垦多少”和“质量相当”的原则,加大耕地垦造工作力度,充实补充耕地指标储备库,保证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所辖县(市、区)垦造耕地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全市按时完成年度垦造耕地和省统筹补充耕地任务。

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统筹机制要进一步健全以县(市、区)补充耕地为主,省、设区市统筹解决为辅,跨区域调剂为补充的“三位一体”耕地占补平衡统筹机制。

各市、县(市、区)政府要积极落实垦造耕地任务和省统筹补充耕地任务,优先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和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补充耕地需要。

鼓励耕地后备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加大垦造耕地力度,在完成省统筹补充耕地任务的前提下,有补充耕地指标结余的,可通过省补充耕地指标调剂平台,以合理的价格调剂给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地方。

浙江省标准农田上图入库成果更新技术探讨

浙江省标准农田上图入库成果更新技术探讨

浙江省标准农田上图入库成果更新技术探讨作者:童英良来源:《浙江国土资源》 2013年第7期浙江省土地勘测规划院童英良浙江省立足于资源保护和保障发展大局,着眼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从1998年起,全省各地大力推进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经过全省上下近十年的努力,截至2007年底,全省累计投入资金约250亿元,整理土地2000万亩、新增耕地250多万亩,超额完成省政府提出的建设1500万亩标准农田的目标任务。

2008年,按照省政府《关于开展全省标准农田及粮食生产能力调查工作的通知》(浙政发明电[2008]54号)通知要求,全省开展了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工作,至年底整项工作基本完成。

2009年,省国土资源厅建成全省标准农田占补管理信息系统并投入使用。

同年,根据省政府加快实施“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专题会议精神,全省实施开展了“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区划区定界工作,并已于2010年上半年完成。

随着第二次全国调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划区定界工作的全面完成,为进一步加强对全省标准农田的保护和管理,迫切需要对原有的标准农田上图入库成果进行更新。

一、上图入库成果更新可行性与必要性(一)可行性1、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年度更新200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 38号),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工作以遥感影像为基础,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国标《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等技术规程为依据,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家底。

2009年,又根据国家要求实现了标准时点统一更新,建立了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

从2010年开始,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每年依据国家下发的全域覆盖的遥感监测成果,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为基础,开展了年度数据库更新,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同步更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n n g me t nomainsse S s m ru htea dt n la ds aefr aa aeu d t n n gme t fp jcst a dma a e n fr t ytm.y t t o g d io a p c tb s p aea dma a e n r et i o e h h i l n o d o o o
300 10 7)
摘 要 :新 《 土地 管理 法 》中明 确耕 地 占补 平衡 是耕 地 保 护的 一项 基 本制 度 ,规 范化 、信 息化 管理 及数 据 的及 时更 新 是 完成耕 地 占补 充平衡 工作 的重 点 内容 。浙 江省耕 地 占补 平衡 管理信 息 系统 是 以 A S地理 信 息 系统 为基 础平 台, 立 RCGI 建 的一 套集 图形 、属性 、影像 、 文本 一体 化 管理 的 建设 用地 补 充耕 地 占补 平衡 管 理信 息 系统 。 系统 通过 补 充耕 地 项 目空 间数 据库 更新 及 管理 ,避 免补 充耕地 的 重 复开发 ;通过 建 设 用地 占用耕 地与 补 充耕 地数 量 质 量挂钩 管理 ,避 免补 充耕 地 重复 补 充 ;通过 网络 化 办公 ,提 高建设 用 地耕 地 占补 平衡 方 案 的审批 效 率 关键 词 :耕 地 占补 平衡 ;管理 信 息 系统 ; 系统设 计 :地 理信 息 系统 中图分 类号 :T 3 文 献标 识码 :A P9 文章 编 号 :10 — 59 ( 0 0 0— 02 0 07 9 9 21 ) 802-3
Absr c : e La a a e e w ” x i il a a c r bl ndi h sc s tm n r tci n.tnd diai n t a tN w” ndM n g m nt La e pl ty b ln eofa a el c a teba i yse ofl d p oe to sa a z to . s a r i f r ai a a e e n d t d t sc n o m tonm n g m nt d a aup aei omplt lnc d c m pe e ttewok faa l a d a c unsf rt Yee e t. a eebaa e o lm n h o r b el c o t o ke lm ns n he
Z  ̄ a g a l I d a c n g m n fr a o s m sd nA C G Sg o rp i ifr a o s m-ae l f i h i b n l e n a e a b a ma a e e t n m t ns t i b e R I e ga hc n m t ns t b sdp t n l r n io i y e Sa o o i y e ao .
e tbihe e fg a hisa ti tsi a s e tt o tu t n o h n e r td malge e to a o a l c fa a l s ls d a s to r p c ,trbue ,m ge ,tx , c nsr ci ft ei t g ae i a he o a m n flnd t ddbaa e o be n r
Ba a eM a ag m e nf m a i n se sg a l nc n e ntI or to Sy t m De i n nd
I lme tt nfrZ ein a l a dCo e st n mpe n ai h ja gAr beL n mp n ai o o o
a i u iai n o ddto llnd d veo vod d plc to f a iina a e lpme tt r ug h o tuci f a d t a uliae a d o c pain o ul v td n ;h o h t e c nsr t on o d ii lc tv td ln c u to f c t ae on i
计 算 机 光盘 软件 与应 用
信息技术应 用研 究 C m u e D S f w r n p lc t o 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 p t r C o t a e a dA p i a in 21 0 0年第 8期
浙 江省耕地 占补平衡 管理信息 系统设计 与实现
王 建 锋 ,王友 富 ( 江 省 土地 勘 测规 划 院 ,杭 州 浙
W a g Ja f n , a g Yo f n in e g W n u u
(h J n a dS re ig& Pa nn si t,a g h u 3 0 ,hn ) Z e i gL n uv y a n ln igI tueH n z o 1 0 7C ia n t 0
ln a t e u tt a d uaiy f i k a d nd h q a iy n q lt o ln m a a e n , a oi d pl ai n f d ton l a d dd dt r ug t e fie n n g me tt o v d u i to o a di c i a l n a e ;h o h h O fc n t r i p ov aa c fc tv td ln o sr c o a dpr g a a p o l fiin y ewo k. m r eb l n eo ul ae a d c n tu t nl n o r m p r va fce c i i e Ke ywo d : l c fOc u dona dSup lm e to li tdLa ; a a e e t n o m ai y tm ; tm e i n; S r s Baa eo c pa n n p e n fCu t vae ndM n g m n f r t i ons se Syse d sg G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