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命题与证明1

合集下载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_《命题与证明(1)》参考教案1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_《命题与证明(1)》参考教案1

2.2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定义与命题教学目标:1、了解命题、定义的含义;2、对命题的概念有正确的理解;3、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教学重点: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教学难点:命题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1、填空:(1)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2)三角形内角和等于;(3)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连线叫做;(4)三角形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这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

2、(引入课题)像上(3)(4)这样,对一个概念加以描述说明或作出明确规定的语句叫做这个概念的定义。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师生共同探究第50面的“说一说”和“议一议”。

2、一般地,对某一事情作出判断的语句叫作命题。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语句哪些是命题?(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命题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就是条件,“那么……”是结论。

(2)在ΔABC中,如果∠A=∠B,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此命题的条件是,结论是。

3、阅读第51面的“观察”,了解命题的一般表述式。

命题也可以不写“如果”、“那么”。

如: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22°,另外一个锐角为68°.此命题的条件是,结论是。

AB D C三、精讲点拨精练提升1、完成第51面的“做一做”,了解互逆命题。

2、如上图:(命题一)如果AD是ΔABC的中线,那么BD=DC.条件,结论;(命题二)如果BD=DC,那么AD是ΔABC的中线。

条件,结论。

比较命题一和命题二的条件和结论,你发现了什么?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我们就把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

其中一个叫作原命题,另一个叫作逆命题。

写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只要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就可以得到,所以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

四、达标检测当堂过关1、说出下列概念的定义:(1)有理数(2)分式方程(3)三角形(4)角平分线2、下列语句哪些是命题:(1)若ab=0,则a=0或b=0;(2)作直线a的平行线b;(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过两点可画几条直线?3、如果ΔABC中∠A=∠B,那么ΔABC是等腰三角形。

安徽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命题pptx课件新版沪科版

安徽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命题pptx课件新版沪科版

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
2. 数学命题通常由条件和
反例
结论
即可.
两部分组成.
命题及其构成
1. 【知识初练】[2023·合肥月考]下列语句属于命题的是
(
D
)
A. 你今天喝牛奶了吗?
B. 请按时到校!
C. 画出两条相等的线段
D. 同旁内角相等
1
2
3
4
5
6
7
8
9
2. 将“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8
9
8. [2024·杭州月考]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
是真命题,请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是
假命题,请举出一个反例.
(1)两个钝角的和一定大于180°;
解:(1)真命题.如果两个角是钝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和
一定大于180°.
1
2
3
4
5
6
7
8
9
8. [2024·杭州月考]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
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关系、
命题与证明
13.2
命题与证明
第1课时


CONTENTS


01
核心必知
02
1星题
基础练
03
2星题
中档练
04
3星题 提升练
1. 对某一事件作出正确或不正确判断的语句(或式子)叫做命
题.它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其判断为正确的命题是真命
题,其判断为
错误
的命题是假命题.要说明一个命题
a ( c -1)< b ( c -1)中的两个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不等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命题与证明》第一课时课件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命题与证明》第一课时课件
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是 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曾 经把人定义为“人是有两条腿的 动物”。 有人便指着一只鸡问:“这是人吗?”
苏格拉底发现自己给人下的定义有问 题,又补充说:“人是有两条腿而没 有羽毛的动物。”于是那人再次反驳
:“这么说来,拔去羽毛的鸡就是人 了?”
苏格拉底无语了。
自学时间:5分钟
如: 2 2,则 2 2; 2)如果ab 0,那么a、b都是正数;假
2 (3) 0,而 2、 3都是负数;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
内角互补; 真
命题可看做由
题设(条件) 和 结论 两部分
组成。
如果p,那么q .
P
题设
q
结论
指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1)如果∠1与∠2是对顶角,那么∠1=∠2 ; 题设: ∠1与∠2是对顶角 结论: ∠1=∠2
2)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 么内错角相等; 题设: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结论: 内错角相等
命题可看做由
题设 和 结论 两部 分组成。
改写时要求通 顺和简练,注 意要把省略的 词或句子添加 上去.
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 的情势。
1)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那么只有一个交点。 2)直线AB⊥直线CD,交点为O, 则∠AOC=90°; 如果直线AB⊥直线CD,交点为O, 那么∠AOC=90°
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
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逆命题: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逆命题的真 假与原命题
原命题是真命题,那么它的逆 命题也是真命题吗?
无关,仍要
判断。
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判断它们的真假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命题、定理与证明(2课时20张)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命题、定理与证明(2课时20张)

练习: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
的情势,然后指出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1)同角的补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在同一平面内,同垂直于第三条
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分析命题“不相等的两个角不可能是对顶角” 条件: 两个角不相等
结论: 这两个角不可能是对顶角
改写成“如果……,那么……”的情势: 如果两个角不相等, 那么这两个角不可能是对顶角。
华师版八年级上学期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
1.1—1.2
命题、定理与证明
概念学习:
1、能清楚地规定某一名称或术语的意义 的句子叫做定义。
2、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正确或不正确的 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
3、命题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4、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情势, 在如果后写条件,在那么后写结论。
5、命题是陈说句。
概念学习:
公理
综合法
真命题

定理 证 明
分析法

反证法
假命题
证 明
举反例
反例:具有命题条件,但不具有命题结论的例子。
概念学习:
推理方向是从已知到求证的思考方法 叫做综合法.
推理方向是从求证到已知的思考方法 叫做分析法.
先假设命题不成立,从这样的假设出发, 经过推理得出和已知条件矛盾,或者与 定义、公理、定理等矛盾,从而得出假 设不成立是错误的,即所求证命题正确, 这样的思考方法叫做反证法。
A
D
证法二:
1
如图,连接BC. B
2
C
∵在△ABC中, ∠BAC +∠ABC +∠ACB =180º
在△BDC中, ∠BDC+∠1+∠2=180º

沪科版度八年级数学上册1.1命题与证明课件

沪科版度八年级数学上册1.1命题与证明课件
那么它就不是命题.例如,下列句子都不是命题:
(1)你喜欢数学吗? (2)作线段AB=CD. ⑶清新的空气; ⑷不许讲话。
将命题“如果p,那么q”中的条件与结 论互换,便得到了一个新命题“如果q ,那么p ”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 逆命题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就 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下列各语句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是 命题的,请你先将它改写为“如果p,那么q”的情 势,再指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说出它的逆命题。
1.相等的两个角是锐角. 2.画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4.延长线段AB到C,使AC=2AB
5.同一个角的两个余角相等. 6.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7.当a=b时,有a2=b2. 8.当a2=b2时,有a=b.
1.下列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2)如果a>b,b>c,那么a=c;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5)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2.上述的命题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你怎么知道 它们是不正确的?与同伴交流.
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相等的两个角是锐角. 假命题 3.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真命题 5.同一个角的两个余角相等. 真命题 6.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真命题
7.当a=b时,有a2=b2. 真命题 8.当a2=b2时,有a=b.假命题
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的和等于180° 假命题
因为30°是锐角,120°是钝角, 而 30°+120°= 150°≠180 °,所以“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的和等于 180°”是假命题.

【新人教版】2019-2020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3章 13.2 命题与证明 第1课时 命题与证明教案

【新人教版】2019-2020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3章 13.2 命题与证明 第1课时 命题与证明教案

13.2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命题与证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意义,了解公理、定理、证明的概念;2.了解原命题、逆命题的意义;3.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能用举反例的方法判断命题的真假,会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简单命题的证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命题真假的判断,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求真务实的作风.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数学定理、命题的由来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命题的概念和命题、公理、定理的区别.【教学难点】严密完整地写出推理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上一节课中,我们研究三角形的性质是通过折叠、剪拼或度量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的,但这些做法都会出现很多误差,会存在疑问.有没有更准确更严格的方法得出结论呢?二、合作探究问题1:推理是一种思维活动,人们在思维活动中,常常要对事物的情况做出种种判断.例如:(1)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2)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3)2+3≠5;(4)如果一个整数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能被3整除.判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结论:(1)(2)(4)是正确的,(3)是错误的.问题2:什么叫命题?什么叫真命题?什么叫假命题?结论:对某一事件作出正确或不正确判断的语句(或式子)叫做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典例1判断下面语句中哪些是命题?(1)请关上窗户;(2)你明天上学吗?(3)天真冷啊!(4)昨天我们去旅游了。

[解析](4)是命题,(1)(2)(3)不是命题问题3:(1)命题的一般形式是什么?(2)什么叫原命题、逆命题?(3)什么叫反例?结论:(1)命题的一般形式是“如果p,那么q”或“如果p,则q”.(2)将命题“如果p,那么q”中的条件与结论互换,便得到一个新命题“如果q,那么p”,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3)符合命题条件,但不满足命题结论的例子,我们称之为反例.典例2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与结论:(1)两条直线都平行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平行;(2)如果∠A=∠B,那么∠A的补角与∠B的补角相等.[解析](1)“两条直线都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是条件,“两条直线平行”是结论.(2)“∠A=∠B”是条件,“∠A的补角与∠B的补角相等”是结论.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所得逆命题的真假,如果是假命题,请举一个反例:(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如果a=0,那么ab=0.[解析](1)逆命题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真命题.(2)逆命题是“如果ab=0,那么a=0”,是假命题.反例,当a=1,b=0时,ab=0.典例3已知:如图,直线c与直线a,b相交,且∠1=∠2.求证:a∥b.[解析]∵∠1=∠2,(已知)又∵∠1=∠3,(对顶角相等)∴∠2=∠3.(等量代换)∴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已知:如图,∠AOB+∠BOC=180°,OE平分∠AOB,OF平分∠BOC.求证:OE⊥OF.[解析]∵OE平分∠AOB,OF平分∠BOC,(已知)∴∠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命题与证明课件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命题与证明课件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如: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2.如果一个句子没有对某一件事情作出任何判断,那么 它就不是命题.
如:画线段AB=CD.
例如,下列句子都不是命题:
(1)你喜欢数学吗? (3)清新的空气.
(2)作线段AB=CD. (4)不许讲话!
下列命题的表述情势有什么共同点? (1)如果a=b且b=c,那么a=c ; (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那么这两个角
②有公共顶点的 两个角有 这两个角 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那么两 两个角是对顶角. 公共顶点 是对顶角 个角是对顶角.
③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两条直线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 果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
④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 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互为余角. 它们的表述情势都是“如果……,那么……”.
命题通常可写成“如果……,那么……”的情势, 其中“如果” 引出的部分就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就是结论.反之,如 果一个句子没有对某一件事情作出任何判断,那么它就不是命题.
有时为了叙述的简便,命题也可以省略关联词 “如果”、“那么”.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简写
这个过程 叫证明
(2)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例子(反 例),它符合命题的条件,但不满足命题的结论,从而 就可判断这个命题为假命题.
称为“举反例”
判断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根据是什么?
(1)如果a是整数,那么a是有理数; 有理数的定义
(2)如果△ABC是等边三角形,那么△ABC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2.2 命题与证明 第1课时 定义与命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证明(一)定义与命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证明(一)定义与命题
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 使之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备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 称为反例.
小结 拓展
1、定义: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 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出它们的定 义.
2、命题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 做命题.
3、命题的结构:每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 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 已事项推断出的事项.
1、原名: 某些数学名词称为原名. 2、公理: 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
3、证明: 除了公理外,其它真命题的正确性都通过
推理的方法证实.推理的过程称为证明.
4、定理: 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经过证明的真
一些条件
推理的过程 叫证明
命题叫定理
+
推理
证实其它命 题的正确性
原名、公理 温馨提示:证明所需的定义、公理和其它定理都
语句.像这样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寻找命题的“共同的结构特征”
观察下列命题,试找出命题的共同的结构特征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
平行四边形; (3)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
第六章 证明(一)
定义与命题
眼见未必为实!
a
线段a与线段b哪个 比较长?
b
a bc
谁与线段d在 一条直线上?
d
a
a bc
b
线段a与线段b哪个 比较长?
d
谁与线段d在 一条直线上?
a
b
a=b
a bc d
假如用一根比地球赤道长1 米的铁丝将 地球赤道围起来,那么铁丝与赤道之间的间 隙能有多大(把地球看成球形)?

八年级数学命题与证明

八年级数学命题与证明
∠A,∠B,∠C之和必大于180°, 这与“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相矛盾. 因此△ABC中至多有一个角是钝角.
A
B
C
练一练
某种商品的商标如图所示,已知AC=BD,AB=DC,AC 与BD交于点O. 有人指出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并写出如下 D 证明,请你判断他的证明是否正确? A O 并说明理由. 证明:在△ABO 和△DCO中, B ∵ AC=BD, ∠AOB =∠DOC, AB=DC ∴△ABO ≌△DCO (SAS) .
A
E
D
D C
C (甲 )
D
B
C
(乙 )
B

E
(丙 )
做一做
2、如图,O是△ABC的∠ABC与∠ACB的平分线的交点, DE∥BC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若AB=10cm,AC=8cm, 则△ADE的周长是_______cm.
18
A
D B
O
E C
做一做
3、如右图,点A,B,E是同一条直线上的点,三 角形ABC与三角形ADE都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1)CE=BD (2)∠CFB=600
C
练一练
某种商品的商标如图所示,AC与BD交于点O ,
且AC=BD,AB=DC,则△ABO ≌△DCO.
证明:连结BC,在△ABC 和△DCB中, ∵ AC=BD, BC=CB, AB=DC ∴△ABC ≌△DCB(SSS) ∴ ∠A=∠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又∵∠AOB=∠DOC ∴ △ABO ≌△DCO(AAS) .
证法二:
连接BC.
B
1
A
D
0
在ABC中,BAC ABD ACD 1 2 180 , 1 2 1800 (BAC ABD ACD), 1 2 1800 BDC(等式性质). BDC BAC ABD ACD(等量代换) . 即BDC BAC B C.

13.2 命题与证明 课件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3.2 命题与证明  课件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2
∵BE⊥AC,∴∠CEF=90°.
∴在 Rt△ CEF 中,∠EFC=90°-∠ACD=90°-28°=62°,
∴∠DFB=∠EFC=62°.
感悟新知
知5-练
(2)如图②,若BE⊥CD,∠A=50°,求∠ABE的度数.
解:∵BE⊥CD,∴∠BFC=90°.
∵CD 是∠ACB 的平分线,
1
∴∠BCF= ∠ACB=28°.
称之为反例.
感悟新知
知3-讲
特别警示
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需要经过推理说明其正确性,
而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原命题的真假和其逆命题的真假没有必然联系,原命
题是真命题,其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原命题是假命题,
其逆命题也不一定是假命题.
感悟新知
知3-练
例 3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写出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
(2)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
感悟新知
知5-讲
4.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几何语言:在△ABC中,∵∠C=90°,
∴∠A+∠B=90°.
5. 推论2 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几何语言:在△ABC中,∵∠A+∠B=90°,
∴∠C=9 0°,即△ABC为直角三角形.
感悟新知
知5-讲
特别解读
能直接用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
感悟新知
知4-练
例 4 填写下列证明过程中推理的依据.
如图13.2-1,已知AC,BD相交于点O,DF平分
∠CDO与AC相交于点F,BE平分
∠ABO与AC相交于点E,∠A=∠C.
求证:∠1=∠2.
感悟新知
知4-练
证明:∵∠A=∠C,(_______)

湘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2-2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定义、命题与定理课件

湘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2-2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定义、命题与定理课件

知识点2 命题与互逆命题
2.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 D )
A.作直线AB的垂线 B.在线段AB上取点C
C.垂线段最短吗?
D.同旁内角互补
解析 选项A和B是作图语言,选项C是问句,都不是命题,只 有选项D,对事情作出了判断,是命题.故选D.
3.命题“如果a<0,b<0,那么ab>0”的逆命题是 ( B ) A.如果a<0,b<0,那么ab<0 B.如果ab>0,那么a<0,b<0 C.如果a>0,b>0,那么ab<0 D.如果ab<0,那么a>0,b>0
能力提升全练
8.(2022广西梧州中考改编,3,★☆☆)下列命题中,为假命题 的是 ( A ) A.邻补角相等 B.对顶角相等 C.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该直线平行 D.如果直线a∥c,b∥c,那么直线a∥b
解析 邻补角不一定相等,故A是假命题,故选A.
9.(2024湖南长沙一中双语实验学校模拟,6,★☆☆)能说明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假命题的一个反例是 ( A )
A
B
C
D
解析 选项A中,两个角都是30°,这两个角相等,但这两个角 不是对顶角,可以说明“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假命题.故选 A.
10.(2022上海中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命题一定有逆命题 B.所有的定理一定有逆定理 C.真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真命题 D.假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假命题
解析 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逆命题是“内错角 相等,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符合题意;B.“如果a=b,那么a2 =b2”的逆命题是“如果a2=b2,那么a=b”,是假命题,不符合 题意;C.“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 这两个角是对顶角”,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D.“如果a=b,那 么|a|=|b|”的逆命题是“如果|a|=|b|,那么a=b”,是假命题,不 符合题意.故选A.

华师版八上数学1命题、定理与证明上课课件

华师版八上数学1命题、定理与证明上课课件

2. 下列命题是定理的是( B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基本事实、定理、真命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分:
命题
从基本事实或其他 真命题出发
可以作为进一步判断 真命题 其他命题真假的根据
定理
基本事实与定理的联系与区分: 定理与基本事实都是真命题,都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根据, 它们的区分是:基本事实是公认的真命题,不需要推理论证; 定理是由基本事实直接或间接推理论证得到的.
2. 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情势: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有一个角等于 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命题的构成: 1. 命题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条件是已知事项,
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2. 命题通常可写成“如果……,那么……”的情势.用 “如果”开始的部分就是条件,用“那么”开始的部 分就是结论.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条件
结论
命题改写的原则 如果命题不是“如果……,那么……”的情势,可将 其进行改写,改写的原则是不改变命题的原意,必要 时可添加一些“修饰”成分使句子完整、语言通顺.
(2)如图所示,一位同学在画图时发现: 三角形三条 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于是他得出 结论:任何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都在 三角形的内部.他的结论正确吗?
(3)我们曾经通过计算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七边形等的内角和,得到一个结论: n 边形的内角和 等于 ( n -2) ×180°. 这个结论正确吗?是否有一个 多边形的内角和不满足这一规律?
习题13.1
1. 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若是假命题, 举一个反例加以说明: (1)两个锐角的和等于直角;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初中数学八年级《命题与证明第一课时命题》公开课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八年级《命题与证明第一课时命题》公开课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二节课题: 13.2 命题与证明第一课时命题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观察与验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线段AB与CD,EF与GH的位置关系,你觉得它们是否垂直?OA BCDPG HEF1.学生观察图形并作出回答.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验证,利用几何画板度量角的度数说明两组线段都不垂直.通过观察与验证,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认知冲突,说明观察、实验等方法得出的结论难以使人确信结果的正确性,学习几何还需要学会推理,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合作探究辨析概念探究一:1.逻辑推理常需要对事物的情况作出种种判断,判断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例如:(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3)若a > 0,b > 0,则ab > 0;(4)若ab > 0,则a > 0,b > 0;(5)我们是安庆外国语学校八年级的学生;(6)1+2 < 3.2.下面的语句有没有作出判断,是不是命题?如果是命题请判断它的真假.(1)时间都去哪儿了?(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以点O为圆心,3cm长为半径画圆.(4)欢迎来到安庆外国语学校!(5)若 a > b,则ac > bc.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判断六个语句(或式子)是否正确?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语句的共性,引出课题《13.2.1命题》,并归纳出命题的概念.3.学生思考并完成辨析概念题,在此基础上总结如何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之前的学习中学过哪些命题,并试着举出几个例子.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自己的视点去观察、归纳,让学生亲身经历概念形成的全过程,感受数学概念形成的自然性与合理性,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巩固命题的概念,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突出教学重点.探究二:1.请观察下面的命题,它们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特征?(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3)若a >0,b >0,则ab > 0 ;(4)若ab >0,则a >0,b >0 ;1.学生用语文的眼光再来观察一下这四个命题,探究命题的结构形式上的共同特征,归纳出命题的一般形式:“如果p,那么q”或者“若p则q”.2.教师介绍:其中p是这个命题的条件(或题设),q是这个命题的结论(或题断).通过学生积极动脑,师生共同探索,发现命题的两个组成部分.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分层作业分层作业:必做题:课本P84习题13.2 第1、2、3题.选做题:思考并收集满足下面条件的互逆命题各一组:(1)原命题正确,逆命题也正确;(2)原命题正确,逆命题错误;(3)原命题错误,逆命题正确;(4)原命题错误,逆命题也错误.布置作业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巩固和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延伸.板书设计13.2.1 命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13.2-命题与证明(1)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13.2-命题与证明(1)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13.2-命题与证明(1)练习题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13.2 命题与证明(1)1.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C.两个角相等,这两个角一定是对顶角;D.相等的两个角是平行线所得的内错角2.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A.延长线段AB; B.自然数也是整数C.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是直角;D.同角的余角相等3.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A.这个问题 B.这只笔是黑色的C.一定相等 D.画一条线段4.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互补的两个角不能都是锐角; B.若a⊥b,a⊥c,则b⊥cC.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有限小数是有理数; B.无限小数是无理数C.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一一对应;D.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6.现有下列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①(-5)2的平方根是-5;②近似数3.14×103有3个有效数字;③单项式3x2y与单项式-2xy2是同类项;④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A.1 B.2 C.3 D.47.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B.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C.四个角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8.某工程队,在修建兰定高速公路时,有时需将弯曲的道路改直,•根据什么公理可以说明这样做能缩短路程()A.直线的公理; B.直线的公理或线段最短公理C.线段最短公理; D.平行公理9.证明: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它们的一对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要求画图,写出已知.求证.证明)10.在一次数学竞赛中,A,B,C,D,E五位同学分别得到了前五名(•没有并列同一名次的).关于各人的名次大家作出了下面的猜测:A说:“第二名是D,第三名是B”.B说:“第二名是C,第四名是E.”C说:“第一名是E,第五名是A.”D说:“第三名是C,第四名是A.”E说:“第二名是B,第五名是D.”结果每人都只猜对了一半,请判断他们的名次如何.11.在四边形ABCD中,给出下列论断:①AB∥D C;②AD=BC;③∠A=∠C. •以其中两个作为条件,另外一个作为结论,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写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12 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AQ,BN,CN,DQ分别是∠DAB,∠ABC,∠BCD,∠CDA的平分线,AQ与BN交于P,CN与DQ交于M,在不添加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试写出一个由上述条件推出的结论,(推理过程中用到平行四边形和角平分线这两个条件)。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第2课命题、定理与证明课件

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第2课命题、定理与证明课件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定理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基本事实、定理、命题、真命题、假命题之间有什关系?
命题
真命题
假命题
基本事实
定理
思考1:当n=1,2,3,4,5时,代数式n2-3n+7的值是 质数吗?你能肯定:对于所有的自然数,式子n2-3n+7的 值都是质数吗?
解:当n=1时,n2-3n+7=5,是质数, 当n=2时,n2-3n+7=5,是质数, 当n=3时,n2-3n+7=7,是质数, 当n=4时,n2-3n+7=11,是质数, 当n=5时,n2-3n+7=17,是质数,
思考1:当n=1,2,3,4,5时,代数式n2-3n+7的值是 质数吗?你能肯定:对于所有的自然数,式子n2-3n+7的 值都是质数吗?
所以,当n=1,2,3,4,5时,代数式n2-3n+7的值
全都是质数.
当n=6时,n2-3n+7=62-18+7=25=52. 所以,对于所有自然数,式子n2-3n+7的值不都是质数.
已知:如图,已知AB∥CD, OP,MN分别平分∠BOM, ∠OMD,OP、MN交于G点, 求证:MN⊥OP.
证明:∵AB∥CD, ∴∠BOM+∠OM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OP 、 MN分别平分∠BOM,∠OMD, ∴2∠POM+2∠NMO=180°. ∴∠POM+∠NMO=90°. ∴∠MGO=90°. ∴MN⊥OP.
新知讲授
上面这些命题是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被大家公认的真 命题.我们将这些命题视为基本事实.
它们是我们在继续学习过程中用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 始根据,即出发点.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基本事实,那么七年级我 们学过的命题“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什么呢?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命题与证明课件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命题与证明课件

2、证明的必要性:
(1)什么叫做证明?
推理的过程叫做证明。
(2)为什么要进行证明?
答:要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必须要有推理 论证的过程。只有证明才能区分命题的真假, 否则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3、证明的一般步骤 例1、求证: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② 已知 : a ∥ b,c 是截线, 求证: ∠ 1= ∠ 2.
小结:证明定理的一般步骤:
1、审题——分清“题设”和“结论”,并画出图形
2、译题——结合图形中的字母符号写出已知(题设)、 求证(结论)。
3、想题——从已知看可知,推向未知。(“综合法”) 从未知看而知,靠拢已知。(“分析法”) 寻找推理的逻辑通路。
4、证题——从已知出发,步步有据,因果分明写出 全部推理的过程。
命题与证明
复习提问: 1、什么叫命题?2、命题由哪两部分组成? 3、什么叫做真命题和假命题?
答:1、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2、命题的构成: 1)每个命题都是由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 2)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情势: 1)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
像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2)假命题:如果题设成立,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正确, 也就是结论不成立,这些命题都是错误的命题, 像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新授:
1、命题:
真命题
公理(正确性由实践中总结出的) 定理(正确性由推理证实的)
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 请说出已学过的五个公理。
定理123正的))) 线平直确概段 行线公 公性念公理 理理由:: ::推两经过点过两理之直点证间线有,外且实线一只的段点有最,,一短有条这且.直种只线有.用一推条 理的方法得到的直线真与命已知题直叫线平做行定. 理。 定理45可))平平以行行线线作性判为质定继公公理理续::推两同直位理线角的平相行等根,,据同两位。直角线相平等行..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命题与证明》是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章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命题的概念和简单逻辑连接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用数学语言和逻辑推理来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又是向更深入的数学逻辑推理的过渡。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学生已有知识的激活,又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证明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命题的概念和简单逻辑连接词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证明方面的能力还相对较弱,对于如何运用逻辑推理来证明一个命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证明的过程,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体会证明的方法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命题与证明的概念,掌握证明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用数学语言和逻辑推理来表达和证明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命题与证明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命题与证明的概念,掌握证明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来证明一个命题,如何处理证明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体会证明的过程和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例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证明的学习。

2.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命题的概念和简单逻辑连接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命题与证明的概念,明确学习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言说,狗通人性。许多时候,旺仔听得懂我的话。当我独处时,或是烦恼时,它都会忠诚地守护着,陪伴着,时而欢快,时而沉默……
三年时光,匆匆而过,有时我坐在沙发上望着它,总会想起初识它的情景——
第一次见到它时,它才两个月,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当时,我去姐姐家,是它的吃态吸引了我的眼球。那时,几只毛耸耸的小狗四处乱滚。其中,一只用嘴叼着塑料袋使劲儿地往自己的窝里拉, 还有一只惊叫着、乱跳着,仿佛并不欢迎我的到来。只有旺仔在淡定地吃着狗粮,它吃狗粮的时候特别奇怪,吃一口东张西望,再吃一口还是东张西望,生怕其它几个姊妹跟它抢似的。我开心地欣赏着, 又细心地观察着:头是圆圆的,眼睛也是圆圆的,好像玻璃球似的;身体胖乎乎的,一身棕色的毛,像是穿上了一件棕色的毛绒大衣;它自顾自地吃,丝毫不管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吃得高兴时就摇摇尾 巴……

清晨,门被推开了,一个抖抖瑟瑟的小毛球,滚了进来。刚进来,它便仰起头,激动地冲着我撒欢。我习惯性地说了一声:啵一个。它立马用湿漉么。那一刻,我读懂了它的语言和内心。。 著名品牌服装
这个小精灵,就是我家养的宠物小狗旺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