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运动与vt图像(带答案)
运动学VT图像 高中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V--T图1.在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B. 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 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平均速度相等D. 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加速度相等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开始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B. 甲的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 2s时两物体相遇D. 04s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3.如图甲所示,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有A、B两个小物块,沿同一方向(向右)运动,t=0时刻,A、B相距S=7m,其υ−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A追上B所用的时间是()A. 8 sB. 7 sC. 6.25sD. 5 s4.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B. 位移大小之比为1:4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D.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25.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B. 20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C. 40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D. 60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6.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象中,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移关系,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在0~10s内两车逐渐远离B. 在t=10s时两车相距最远C. 在5~15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 在t=20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7.物体在直角坐标系xOy所在平面内由O点开始运动,其沿坐标轴方向的两个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对该物体运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物体在0~3s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物体在0~3s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 物体在3~4s做变加速直线运动D. 物体在3~4s做匀变速曲线运动8.有一个质量为4 kg的小物体在直角坐标系xOy所在的平面内运动,x方向的速度-时间图像和y方向的位移-时间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小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6m/s2C. 小物体所受的合力为3 ND. 小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5m/s9.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增多,危害加重。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图像法分析1.在上图1中,a曲线s-t 图v-t 图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 )②表示物体静止②表示物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静止③表示物体静止④表示物体朝反方向做匀直线运动,初位移为s 0④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 0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位移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共同速度⑥t 1时间内物体位移为s 1⑥t 1时刻物体速度为v 1(阴影面积表示质点在0~t 1时间内的位移)表示速度方向为正,只有大小变化。
b曲线表示速度方向为负,只有大小变化。
2.在上图2中,a、b的交点表示它们的速度大小相等,并且方向相同。
t1、t2时刻表示它们的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3.在上图3中,t1、t3、t5表示速度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t2、t4表示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v为正值:t1~t3,a为正值:0~t1、t4~t5。
当速度曲线为直线时,加速度a大小保持不变,a=k=tanα(斜率)。
1、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B.第2s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C.第4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第3s 末和第5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12、某物体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做A.往复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C.朝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D.不能确定3、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0-t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B.在0-t2时间内火箭上升,t2-t3时间内火箭下落C.t2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D.t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4、a和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和b所示。
在t1时刻A .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B. 它们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 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D. b的速度比a的速度大5、小球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进入水平面后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下列图象中可以反映小球的这一运动过程的是为v ,在时间t 内,下列关于物体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a 说法正确的是A.a随时间减小B.a 随时间增大C.a 随时间减小D.a 随时间减小在上图中:位移的大小等于图像与坐标轴围起来的20vv v +>20v v v +>20v v v +<20vv v +=面积,若围起来的区域在x轴之上则表示位移是正值,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v-t、x-t两种图像》分类练习 (带答案)
(二)、两个物体的位移图像
3.如图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x﹣t图象,由图象可判断(BC)
A.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和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0
C.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D.乙比甲早出发t1的时间
4.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
13.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整个过程中,CE段的加速度为负,加速度最小
B.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
C.整个过程中,C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BC段质点运动的位移是34m
14、如图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此可知(CD)
A. 2s末物体返回出发点
A.
A. B. C. D.
19.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C)
A.t=4s时甲在乙的后面
B.t=2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C.两个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2s末和6s末
D.甲物体一直向前运动而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s,随后向后运动4s后停下
20.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同一地点同时由静止开始向同
8.下列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中,表示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9.下列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中,表示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BC)
10.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ABD)
图线.由图可知(BC)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第6节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v-t图)2012
0
V/m.s-1
t/s
t/s
0
s/m t/s t/s
0
0
练习3
如图所,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图中 OA、AB、BC、CD各表示怎样的运动?哪个 过程的加速度最大?计算0A、CD段的加速度?
v/m.s-1 30
C B D t/s
20
10 0
A
1
2
3
4
5
练习4
某物体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做 ( A.往复运动 B.匀变速直线运动 C.朝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 D.不能确定 )
A
B C
5 6 t/s
D
练习7
某质点的速度图象如图 1.质点做什么运动? 2 .3秒时刻的速度多大?在什么方向? 3 .什么时刻速度反向?
4 .什么时刻离出发点最远?有多远?4s时刻物体在何位置? v/m·-1 s
5
O 1 -5 2 3 4
t/s
练习8:下列各图象中的运动分别是怎样的运动?
V/m.s-1 s/m
第六节 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
学会看图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v-t图)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v-t图)
练习1
在v-t图中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 物体开始以5m/s的速度向东匀速运动1秒,接着以5m/s
的速度向西匀速运动1秒。
v/(m·-1) s 5
0
5
1
2
t/s
求(1)0-1s的位移?(2)1-2s的位移?(3)2s内的 位移?(4)2s内的路程?
C
•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如图,描述物体 是怎么运动的,哪一个时刻开始反向运动?
v/m·-1 s
5
第5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
第5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
其中A 描述的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描述的是初速为v 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 描述的是初速为v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2)v-t 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图中A 、B 的斜率为正,表示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C 的斜率为负,表示C 作匀减速直线运动。
(3)v-t 图线与横轴t 所围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其中t 轴上方所围“面积”为正,轴下方所围“面积”为负(实际上意义即对应的位移为负)。
1.图为一物体的v-t 图线,则由图可知: ( )A .第二个4s 内位移为零,B .6~8s 内速度增大,加速度不变,C .6s 末速度为0,位移为0:D .10s 内位移为20m ,2.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路标P ,以后甲一直作匀速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Q 时的速度又相同,则最先到达Q 处的汽车是:( )。
A .甲车B .乙车;C .丙车,D .三车同时到达。
3.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初速度为v 0,末速度为v t ,设物体在t 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平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 平均=2t o v v +; B .v 平均>2t o v v + C .v 平均均<2t o v v + D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小。
4.质点从静止开始向右作加速度为lm/s 2的匀加速运动,经1s 后,第2s 加速度方向向左但大小不变,以后每隔1s 加速度方向都改变一次,但大小不变,则1min 后物体在 ( )A .原位置.B .原位置左0.5m .C .原位置右5m .D .原位置右30m .5.四个质点作直线运动,规律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四个质点在2s 内速度的变化率相同.B .在2s 末,只有质点乙离出发点最远.C .在第2s 内,质点甲、乙都做加速运动.D .在第2s 末,乙、丙两质点离出发点距离相等.6.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 .它在中间位置s/2处的速度为v 1,在中间时刻t/2时的速度为v 2,则v 1和v 2,的关系为 ( )A .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 1> v 2B .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 v 2C . 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v 1= v 2D .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 v 2.7.一个物体从静止起做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 、B 、C 三个位置,B 为AC 的中点,物体在AB 段的加速度为a 1,在BC 段的加速度为a 2,测得物体在B 点的瞬时速度v B =(v A +v c )/2,关于a 1和a 2的大小关系是 ( )A .a 1> a 2B .a 1< a 2C .a 1= a 2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8.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t 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 )A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B .在0-t 2时间内,甲的位移逐渐减小,乙的位移逐渐增大;C .在t 1时刻甲乙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在0-t 1时间内,甲在前乙在后,甲乙间距离逐渐增大,在t 1-t 2时间内某一时刻乙赶上甲并超到前面去。
高一物理必修1专题:用v-t图象解决物理问题有答案
专题:用t v -图像解决物理问题图象法是根据题意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象,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象直观、形象、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由此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通过前面学习,我们知道速度—时间(t v -)图像只能反映直线问题,如果要反映曲线运动,这里的v 代表速率。
说明一下下面各图像所代表的物体的运动:【例】一火车沿直线轨道从静止发出由A 地驶向B 地,并停止在B 地。
A 、B 两地相距s ,火车做加速运动时,其加速度最大为a 1 ,做减速运动时,其加速度的绝对值最大为a 2 ,由此可可以判断出该火车由A 到B 所需的最短时间为 。
解析:整个过程中火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最大时,所用时间最短,分段运动可用图象法来解。
根据题意作v —t 图,如图1所示。
由图可得:a 1 =1v t ①a 2 =2v t ②s =12v (t 1 + t 2) =12vt ③③tv①②b④③ v① ②dt③t s①②a④③ s① ②ct由①、②、③解得:t =12122s(a a )a a【例】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为v 0 ,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
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 ,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碰,则两车在做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为( )A 、sB 、2sC 、3sD 、4s解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可用速度—时间图象中的面积来表示,故可用图象法做。
作两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2所示,前车发生的位移s 为三角形v 0Ot 的面积,由于前后两车的刹车加速度相同,根据对称性,后车发生的位移为梯形的面积S ′= 3S ,两车的位移之差应为不相碰时,两车匀速行驶时保持的最小车距2s 。
所以应选B 。
【例】一只老鼠从老鼠洞沿直线爬出,已知爬出速度v 的大小与距老鼠洞中心的距离s 成反比,当老鼠到达距老鼠洞中心距离s 1 = 1m 的A 点时,速度大小为v 1 = 20cm/s ,问当老鼠到达距老鼠洞中心s 2 = 2m 的B 点时,其速度大小v 2 = ? 老鼠从A 点到达B 点所用 的时间t =?解析:因为老鼠从老鼠洞沿直线爬出,已知爬出的速度与通过的距离成反比,则不能通过匀速运动、匀变速运动公式直接求解,但可以通过图象法求解,因为在1v—s 图象中,所围面积即为所求的时间。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习题课 s-t图像与v-t图像的识别及应用
1 2 3 4
3.(多选)(2024福建南平浦城第一中学校考)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
D,物体A、B运动的s-t图像如图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
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B )
A.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的大
(2)0~2 s 内的速度
的速度
Δ'
v3=Δ'
=
Δ
v1=Δ
0-30
2
=
30-10
=10
2
m/s=-15 m/s。
m/s,2~3 s 内物体静止,速度 v2=0,3~5 s 内
知识归纳
两种常见运动的s-t图像
(1)匀速直线运动:s-t图像为倾斜直线,斜率大小是恒定的,表示速度不变。
(2)匀变速直线运动:s-t图像为抛物线(或抛物线的一部分),斜率的大小是变
运动到s=10 m处,其位移大小为10 m,故B正确;在v-t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
所围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由乙图可知,t=3 s时,两物体的位移分别为
3×10
sC = 2
15
(10+15)×3
m,sD=
2
m=37.5 m,则有 sD-sC=22.5 m,即物体 C 与物
体 D 相距 22.5 m,故 C、D 错误。
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OA段运动最快
B.AB段静止
C.CD段表示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4 h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 km
解析 由题图可以求出 OA、AB、BC、CD 各段的速度
0
km/h,vAB=2-1
高二物理V-t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V-t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所示,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m处时,绿灯还有3s熄灭。
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像可能是()【答案】BC【解析】在3s内位移为,该汽车还没有到达停车线处,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由图可知SB>15m,可能为20m,所以汽车可能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故B正确;在3s内位移等于,则C可能是该汽车运动的v-t图象.故C正确.在3s内位移等于,该汽车还没有到达停车线处,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BC.【考点】v-t图线。
2.一个小孩在蹦床上做游戏,他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起到原高度,小孩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不计空气阻力),图中时刻t1、t2、t3、t4、t5、t6为已知,oa段和de段为直线,则根据此图象可知()A.t2时刻,小孩运动到最低点B.0~t2时间段内,小孩始终处于失重状态C.t2~t4时间段内,小孩始终处于超重状态D.t5~t6时间段内,小孩始终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答案】BCD【解析】t3时刻小孩的速度变为零,即到达最低点.故A错误.根据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0~t2时间内小孩向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向下,始终处于失重状态,故B正确.在t2~t4时间内,加速度为负值,说明加速度向上,小孩处于超重状态,故C正确.t5~t6时间段内图象是向上倾斜的直线,可知其斜率为正值,而且不变,说明加速度向下,并保持不变,说明小孩离开了蹦床,只受受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D正确.故选:BCD.【考点】v-t图线;失重和超重。
3.如图所示,粗糙的足够长的竖直木杆上套有一个带电的小球,整个装置处在由水平匀强电场和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组成的足够大的复合场中,小球由静止开始下滑,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在小球下滑的过程中,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受到重力mg、电场力qE、洛伦兹力qvB、摩擦力f,还有木杆对小球的支持力N,开始时,速度较小,qvB较小,N较大,随着速度的增加,N在减小,由f=μN可知f减小,竖直方向的合力增加,加速度增加;当速度增加到一定的程度,qvB和qE相等,此时N为零,f为零,加速度为g,达到最大;速度继续增加,N要反向增加,f增加,竖直方向上的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当f与mg相等时,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所以选项C正确.【考点】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速度图线。
物理--V--t图像全解
v/m·s-1 0
1.图像平行于t轴,代表物 t/s 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1.v>0代表物体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像在t轴上方)
2.v<0代表物体沿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像在t轴下方)
1.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代表物体做匀变 速直线运动
2.直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
v/m·s-1
V2
V
V1
t
0
t1 t2
即:
t/s
tana
3.如何利用v-t图象算物体 的加速度
taαnΔV V2V1 a Δt t2t1
1.图象在t轴的上方V>0代表物
v/m·s-1
体沿正方向运动
v
2.图象在t轴的下方V<0代表
乙
物体沿反方向运动
0
t0 t
t/s 3.图像和横轴相交一次,代 表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一次
甲 4.直线的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直线越倾斜,物体的加速度越大
a a 甲 乙 直线越平坦,物体的加速度越小
5.两个图像相交代表两物体在该 时刻有相同的速度
匀加速
定
(a、v同向)
匀
加 匀
v0 >0,a >0
v0 <0,a <0
减 的
v0 >0,a <0
v0 <0,a >0
方
匀减速
法
(a、v反向)
匀减速直线运动
匀减速直线运动
v/m·s-1
t3
0
t1 t2
t4
t/s
图像和横轴相 交一次,物体 的速度方向就
改变一次
高考回归复习—力学选择之v-t图象二 含答案
高考回归复习—力学选择之v-t图象二1.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
已知t0时刻质点的速度为v0,2t0时刻质点的速度为2v0。
图中OA与AB是关于A点中心对称的曲线,由此可求出的物理量有()A.2t0时刻的加速度B.0~t0时间内的位移C.0~2t0时间内的位移D.t0~2t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2019年9月13日,美国导弹驱逐舰“迈耶”号擅自进入中国西沙群岛海域。
我军组织有关海空兵力,依法依规对美舰进行了识别查证,予以警告,成功将其驱离。
如图是美国导弹驱逐舰“迈耶”号在海面上被我军驱离前后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美舰在0~66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7.5 m/s B.美舰在66 s末开始调头逃离C.美舰在66~96 s内运动了225 m D.美舰在96~116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3.一质量为1kg的小球从空中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此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则由图可知()A.小球从高度为1m处开始下落B.小球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4.5J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D.整个过程中,小球克服重力做的功为8J4.从地面上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已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则小球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以下其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A.B.C.D.5.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6.某次空降演练中,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10s后打开降落伞,并始终保持竖直下落,在0~14 s内其下落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A.跳伞运动员在0~10s内下落的高度为5v2B.跳伞运动员(含降落伞)在0~10s内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大C.10s时跳伞运动员的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D.10~14s内,跳伞运动员(含降落伞)所受合力逐渐增大7.图甲为一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进行3米板跳水训练的场景,某次跳水过程中运动员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t=0是其向上起跳的瞬间,此时跳板位于平衡位置,t3=5.5t1,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10m/s2。
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像问题练习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像问题练习题一、单选题1.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优化了生态环境,还让道路直通到农家,提升了农业经济。
两辆私家车甲、乙在去农家乐的同一条路上,行驶的速率v–t图像如图所示。
t=0时刻甲车在乙车前面相距为d0,在后续的行程中两车相遇两次。
则()A.d0可能等于60mB.若t=5 s时甲、乙两车第一次相遇,则d0=27.5mC.0~15 s内,甲、乙两车相距最远的时刻一定是t=10 sD.0~15 s内,甲、乙两车相距最远的时刻可能是t=10 s2. 图甲是淄博市科技馆的一件名为“最速降线”的展品,在高度差一定的不同光滑轨道中,小球滚下用时最短的轨道叫做最速降线轨道。
取其中的“最速降线”轨道Ⅰ和直线轨道Ⅱ进行研究,如图乙所示,两轨道的起点M高度相同,终点N高度也相同,轨道Ⅰ的末端与水平面相切于N点。
若将两个相同的小球a和b分别放在Ⅰ、Ⅱ两轨道的起点M,同时由静止释放,发现在Ⅰ轨道上的小球a先到达终点。
下列描述两球速率v与时间t、速率平方v2与下滑高度h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B.C.D.3.如图所示是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同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A比B早出发5 sB.第15 s末A、B速度相等C.前15 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50 mD.第20 s末A、B位移之差为25 m4.在某个恶劣天气中,能见度很低,甲、乙两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甲在前、乙在后同向行驶。
某时刻两车司机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两车刹车后的v-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B.若t=24 s时两车未发生碰撞,则此时两车相距最远C.为避免两车发生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车的间距至少为48 mD.若两车发生碰撞,则可能是在开始刹车24 s以后的某时刻发生的5.如图甲、乙所示为某物体在0~t1时间内运动的x−t图线和v−t图线,由图可知,在0∼t1时间内()A.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B.物体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运动C.图甲中t12时刻,图线的斜率为v02D.x1−x0>v02t16.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9、v-t图像
一、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1.以速度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称速度--时间图象。
2.物理意义:直观的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和初速度方向相同的物理量前加“+”号(一般省略),和初速度方向相反的物理量前加“-”号。
二、v-t图象1、判断速度方向:当图线位于t轴上方时,v的方向为正,图线位于v下方时,v的方向为负。
2.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3. 图象上横截距表示速度为零的时刻,纵截距表示物体运动的初速度。
4、图象上的点表示某时刻质点的运动速度。
交点不表示两物体相遇,而是表示此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同。
5.判断加速减速:(1)速度的大小随时间增大,则加速,速度的大小随时间减小,则减速。
(2)当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为加速,方向相反时为减速。
6、在v-t图象中,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可以用直线与所对应的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来表示。
图形在t轴上方时位移的符号为正,图形在t轴的下方时,位移的符号为负。
7、根据a=ΔvΔt=k计算出加速度的大小.画图根据下表,描点作出a、b、c两个物体运动的v-t图像,并简述物体的运动,二、读图训练(一)、分析下列图像判断物体运动情况图2表示物体 运动图4表示物体做 运动A-B 段,速度从0匀加速到V 1B-C 段,物体以V 1的速度匀速运动 C-D 段,速度从V 1匀减速到0D-E 段,物体从静止开始反方向匀加速图8表示物体做 运动 图10表示物体做 运动1.物体A 、B 的位移时间关系线图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 ( ) A.从第3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 >v 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3s 才开始运动C.在5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 末A 、B 相遇D.5s 内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2.如图2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 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 t 1 s .B.当 t = t 2 s 时,两物体相遇C.当t = t 2 s 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 当t = t 3 s 时,两物体相距s 1 m3.如图3为两个物体A 和B 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作匀加速运动的v-t 图线。
高中物理vt图像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vt图像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vt图像中,斜率代表的物理量是()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时间答案:B2.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vt图像的斜率会()A. 保持不变B. 逐渐增大C. 逐渐减小D. 先增大后减小答案:A3.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的是vt图像的纵轴()A. 时间B. 速度C. 位移D. 加速度答案:B4. 一个物体在vt图像中呈现直线,说明物体的运动是()A. 匀速直线运动B. 匀加速直线运动C. 非匀变速直线运动D. 静止答案:A5. vt图像中,曲线表示物体的运动是()A. 匀速直线运动B. 匀加速直线运动C. 变加速直线运动D. 静止答案:C二、填空题6. 在vt图像中,如果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的是物体的位移,则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
答案:07. 一个物体在vt图像中呈现抛物线形状,这表明物体的运动是______。
答案:匀加速直线运动8. 根据vt图像,如果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则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
答案:负值三、简答题9. 描述vt图像中,直线与曲线的区别及其代表的物理意义。
答案:在vt图像中,直线代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恒定的,即匀速直线运动。
曲线则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非恒定的,即变速运动。
直线的斜率代表加速度,曲线的斜率随时间变化,代表加速度的变化。
四、计算题10. 一个物体在vt图像中呈现一条斜率为2 m/s²的直线,求物体在10秒内的位移。
答案:物体在10秒内的位移为20米。
因为直线的斜率代表加速度,根据公式s = ut + 1/2at²,其中u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由于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u为0,所以s = 1/2 * 2 * 10² =20米。
速度时间v-t图像
物体从坐标原点开始做变速 直线运动离开坐标原点
例题1、图示为一个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请说明质点在各段时间内做何种运动。
0-2s内,质点从原点O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 1.5m/s的速度匀速运动,2s末到达坐标 为3m处的a点
2-4s内,x-t图像是一条水平线,位移为3m没变, 质点静止,位置a、b点重合; 4-5s内,质点从a位置沿x轴负方向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 位移不断减小,5s末质点到达距离原点1cm的c点
物体从离坐标原点3m 处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离开坐标原点
v-t图像
x-t图像
物体以初速度为3m/s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物体从离坐标原点3m 处开始做匀速直线运 动回到坐标原点
v-t图像
x-t图像
交点:甲乙两物体在t时刻 速度相同vt
交点:甲乙两物体在t时刻xt m处相遇
v-t图像
x-t图像
物体以初速度为0 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三、图像的线
①v-t图像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 度 ②v-t图像曲线中每点切线斜率表示 该点物体的加速度
四、图像的面积
①v-t图像线与时间t轴围城的面积x
表示物体在0 - t1时间内通过的位移
四、图像的面积
①v-t图像线与时间t轴围城的面积x
表示物体在0-t1时间内通过的位移 ②v-t图像线在t轴上方围城的面积x1 表示的位移是正方向的,在t轴下方 围城的面积x2表示的位移是负方向 的,总的位移x=x1+x2
C. 第 3s 内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
D. 第 5s 内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
v-t图像
x-t图像
物体以5m/s的速度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
物体静止在距离坐标原点5m处
2020届高考物理复习:直线运动的图像问题
2020高考物理直线运动的图像问题(有答案)1.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A. 甲的速度总比乙大B. 甲、乙位移相同C. 甲经过的路程比乙小D. 甲、乙均做加速运动【答案】B2.一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
求:(1).摩托车在0-20s这段时间的加速度大小a;(2).摩托车在0-75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v。
解析:(1)由图知,在0-20s内做匀加速运动,根据tva∆∆=,可求加速度a=1.5m/s2;(2)根据v-t图像与坐标轴围面积表示位移可求在0-75s时间内位移为x=1500m,所以平均速度为m/s20==txv3.汽车以恒定功率沿公路做直线运动,途中通过一块沙地。
汽车在公路及沙地上所受阻力均为恒力,且在沙地上受到的阻力大于在公路上受到的阻力。
汽车在驶入沙地前已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驶入沙地到驶出沙地后的一段时间内,位移s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能是答案:A4.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下列速度v 和位移x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stOstOstOstOv/(m s-1)/30201020 45 75【答案】A5. 一质点沿x 轴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
质点在t =0时位于x =5m 处,开始沿x 轴正向运动。
当t =8s 时,质点在x 轴上的位置为 ( ) A .x =3m B .x =8m C .x =9m D .x =14m 【答案】B6.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该质点 ( )A .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 .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 .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 .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答案】D7. 图6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A .第1 s 内和第3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 第3 s 内和第4 s 内的加速度相同 C. 第1 s 内和第4s 内的位移大小不等 D .0~2s 内和0~4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B8.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 图象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T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知识点讲解知识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物理图像是物理规律和理论的基本表达形式之一,它能够直观、形象、简洁地展现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清晰地表达物理过程,正确地反映实验规律。
因此,利用物理图像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上节课通过DIS实验,得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图,这节课我们从数学分析的角度更深入的认识下图像的意义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结合一次函数的关系式,瞬时速度的函数在v-t图中的图像为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在该点加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3、以初速度为正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如图1);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如图2)【练一练】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图中Oa 、ab 、bc 三段运动中,速度最大的一段运动是______,加速度最大的一段运动是______。
【难度】★★ 【答案】ab ;b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v -t 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图像和时间轴的面积(v 1×t 1)代表物体从0到t 1所做的位移。
但是,位移有正负,时间轴上方的“面积”为正,表示位移的方向为正;时间轴下方的“面积”为负,表示位移的方向为负。
思考:1、如何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它与匀速直线运动是否也有类似的关系?知识点二:利用v -t 图像表示位移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虽然速度时刻变化,但只要时间足够小,速度变化就非常小,在这段时间内近似应用我们熟悉的匀速运动计算位移的方法进行运算,对比乙图和丙图,我们可以发现:分割的时间间隔越小,计算所得位移会越接近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从图上看,矩形的面积之和就越接近梯形面积。
那么,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像的梯形面积,代表了物体从0到t时刻的位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
其v-t图像是一次函数直线或二次函数曲线。
如果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为匀加速运动,如果物体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为匀减速运动。
1.对-t图象的理解条倾斜的直线,描述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1)直线a:速度随着时间是均匀增加的,为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2)直线b:速度随着时间是均匀减小的,为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3)直线c:速度先随着时间均匀减小,后反方向均匀增加,由于加速度不变,整个运动过程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v-t图象的深入分析(1)从v-t图象中直接获得的信息:物体的瞬时速度,两图线的交点表示在这一时刻速度相同,但不表示相遇.图线与横轴的交点表示该时刻速度为零,这一时刻前后的速度方向相反。
(2)斜率①v-t图象的切线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若图线倾斜向上,k >0,表示物体的加速度a>0,如图甲中过A点的切线①;若图线倾斜向下,k<0,表示物体的加速度a<0;若图线与t轴平行,k =0,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0,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②v-t图象的割线斜率代表该过程中物体运动的平均加速度,如图甲中割线②③v-t图象的割线斜率越大,说明相同时间内速度变化越大,即速度变化快;割线斜率越小,说明相同时间内速度变化越小,即速度变化慢。
(3)拐点:D-t图象的拐点代表加速度发生突变,如图乙所示,拐点C代表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发生改变;拐点D代表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发生改变。
3.v-t图象的注意事项(1)因为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只可能有两个运动方向,规定了一个为正方向时,另一个便为负方向,所以可用正、负号描述整个过程的运动方向.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各不相同,不可能仅用正、负号表示所有的方向,不能画出v-t图象.所以,只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才能用v-t图象描述,任何v-t图象反映的也一定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运动与v-t 图像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速度。
即v =ΔsΔt,其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v =st,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1.s -t 图象(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2.v -t 图象(2)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在该点加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3)“面积”的意义①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的位移的大小.②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位移方向为正;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位移方向为负. 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2)①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与v 0方向同向. ②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与v 0方向反向.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速度公式:v t =v 0+at . (2)位移公式:s =v 0t +12at 2.(3)位移速度关系式:v 2t -v 20=2as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1)物体在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即:v =v t 2=v 0+v t 2.(2)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Δs =s 2-s 1=s 3-s 2=…=s n -s n -1=aT 2.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1)条件:物体只受重力,从静止开始下落.(2)运动性质:初速度v0=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竖直上抛运动(1)运动特点:加速度为g,上升阶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做自由落体运动.1.[对质点的理解]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跳水动作时B.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并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是朝上还是朝下时D.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2.[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有下列几种情景,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太空中的空间站绕地球匀速转动,其加速度为零3. 如图2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的运动状态是()A.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图2 B.A船肯定是静止的C .B 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D .B 船可能是静止的4.[位移公式和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初速度大小为v 0,经过时间t 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的位移大小可用下列哪些式子表示 ( )双选A .v 0t +12at 2B .v 0t C.v 0t 2D.12at 25.[逆向思维法处理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 停止,若在第1 s 的位移是14 m ,则最后1 s 位移是( )A .3.5 mB .2 mC .1 mD .06.[对位移图象的理解]一遥控玩具汽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1所示,则( )A .15 s 汽车的位移为300 mB .前10 s 汽车的加速度为3 m/s 2C .20s末汽车的速度为- 1 m/s图1D .前25 s 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3.[利用v -t 图象分析追及问题]两辆游戏赛车a 、b 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 =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如图所示.则下列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能够追上另一辆的是() 双选4.[追及问题的处理方法]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a=3 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人骑自行车以v0=6 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试问:(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大?(2)当汽车与自行车距离最近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考点一对运动图象物理意义的理解1.一看“轴”2.二看“线”3.三看“斜率”4.四看“面积”5.五看“截距”6.六看“特殊点”例1如图3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A.0~1 s的平均速度是2 m/sB.0~2 s的位移大小是4 mC.0~1 s的运动方向与2 s~4 s的运动方向相反D.0~1 s的加速度大小大于2 s~4 s加速度的大小图3突破训练1如图4所示的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图4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s-t图象中t1时刻v1>v2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图线3和图线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图线2和图线4中,t2、t4时刻都表示物体反向运动例2 某同学欲估算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他假设飞机在平直跑道上做匀减速运动,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距离为s ,从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 ,实际上,飞机的速度越大,所受的阻力越大,则飞机着陆时的速度应是( )A .v =stB .v =2stC .v >2s tD.s t <v <2s t例2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0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到达斜面最高点C时速度恰为零,如图1所示.已知物体第一次运动到斜面长度3/4处的B点时,所用时间为t,求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图11.(2011··14)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 s听到石头落底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A.10 m B.20 m C.30 m D.40 m1. (2010·理综·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9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图9A.0.25 m/s向右B.0.25 m/s向左C.1 m/s向右D.1 m/s向左2.(2009·理科基础·3)图10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0~1 s 甲和乙的位移相等C .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图103.一物体自t =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11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在0~6 s ,物体经过的路程为30 mB .在0~6 s ,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40 mC .在0~4 s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7.5 m/sD .在0~4 s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5 m/s 图114.一汽车沿平直公路运动,某段时间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2所示.则( )A .在0~t 1时间,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在0~t 1时间,汽车的位移等于v 1t 1C .在t 1~t 2时间,汽车的平均速度小于v 1+v 22D .在t 1~t 2时间,汽车的平均速度等于v 1+v 22 图1122.2011年12月23日下午瓦良格号三度海试,为飞机降落配备的拦阻索亮相,这使得国产歼15舰载战斗机在航母上起降成为可能.若该机在甲板上加速起飞过程可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的s-t图象如图2所示,视歼15舰载战斗机为质点,根据图中所给数据判断该机加速起飞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图2A.经过图线上M点所对应位置时的速度小于2 m/sB.在t=2.5 s时的速率等于4 m/sC.在2 s~2.5 s这段时间位移等于2 mD.在2.5 s~3 s这段时间位移等于2 m4.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A.保持不变B.不断增大C .不断减小D .有时增大,有时减小5.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到最后又落回地面.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相同B .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 .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等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D .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小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6.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的点a 的时间间隔是T a ,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 的时间间隔是T b ,则a 、b 之间的距离为( )A.18g (T 2a -T 2b ) B.14g (T 2a -T 2b ) C.12g (T 2a -T 2b )D.12g (T a -T b )7.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在2 s 末能回到出发点的是( ) 双选6.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3所示,则下列说确的是()图3A.物体在第1 s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物体在第2 s、第3 s的加速度是相同的C.物体在第2 s末返回出发点D.物体在第5 s时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0.5 m9.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和第2 s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则刹车后6 s的位移是()A.20 m B.24 m C.25 m D.75 m10、一个滑雪人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山坡滑下,山坡的倾角θ=30°,求5s滑下来的路程和5s末的速度大小(g取10m/s2)若不是光滑,而是滑雪板与雪地的动摩擦因数是0.04呢?课前一练(1)(2)基础知识1.答案B2.答案 B3.答案 C4.答案CD5.答案 B6. 答案 C规律方法3.答案AC4.答案(1)2 s 6 m(2)12 m/s课堂考究例1答案 D突破训练1答案 B例2答案 C例2t BC=t.高考1.(2011··14)答案 B1. (2010·理综·3)答案 B2.(2009·理科基础·3)答案 A3.答案 C4.答案 C练出高分2.答案 B4.答案 B5.答案AC6.答案 A7.答案AD6.答案 B9.答案 C10、(若不光滑,答案为58.17m,速度大小为23.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