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教育的人文关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道德教育的人文关怀
摘要:道德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双向互动和建构的过程。
但实际上,我们往往只重视教育对象的服从和适应,忽视了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需要,这导致了道德教育过程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我们要发挥酒神精神,对个体的道德生活加以引导,满足其个性化的需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提升他们的道德认识和判断选择的能力,并充分尊重其道德主体性和创造性,培养道德生命意识。
关键词:酒神精神;人文关怀;道德生命意识
在古希腊的神话中,狄奥尼索斯被视为人类的保护神,他专司酿酒和种植葡萄,因而被称为酒神。
酒神精神常常被看作人类摆脱各种禁忌和束缚,获得人性自由,张扬自我的一种象征。
把酒神精神寓于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体现了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和价值理念。
道德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感情丰富、个性丰满的个体,他们要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性需要的满足以及全方位自我的展现。
这就要求道德教育服务于人,与个体的需要相一致,发扬酒神精神,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给予个体以充分的人文关怀。
一、道德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许多新思想、新知识不断涌入,各种利益关系需要重新定位。
这些都会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许多新现象、新风尚、新文化逐步形成,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这无一不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强烈的影响和冲击。
这就要求我们发扬酒神精神,对个体的道德生活加以引导,满足其个性化的需要,从人文
关怀的角度提升他们的道德认识和判断选择的能力,并充分尊重其道德主体性和创造性,培养道德生命意识。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中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对个体的人文关怀不够。
1.道德教育在心理维度上缺少情感支持
首先,从道德教育本身来看。
虽然当今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独立思考,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接受道德知识。
但这种理性的认知教育却缺少对教育对象的道德情感支持,很难产生履行道德规范的道德需要,更不会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
没有情感的道德行为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没有充满情感交流的道德教育也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次,从教育者本身来说。
他们往往以高姿态的说教者身份出现,有时甚至把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强加到受教育者身上,这种观念和做法本身就缺乏情感因素,扼杀了个体的创造力。
2.道德教育的内容缺少对人性的尊重
从中国古代的“三纲五常”到今天的“作一个听话的好孩子”,这种伦理观对人的基本要求是外求恭顺内求自醒,它只会压抑个性、泯灭天赋、扼杀创造精神。
培养出来的人缺少主体性和个性,缺少对现实的道德规范和道德问题的分析、判断、选择和创新的能力。
这种缺少对人性尊重的道德规范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规范,而这种不尊重人性化、个性化需要的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
道德教育内容如果仅仅服从于培养只有归顺而毫无批判意识、无个性化、对生活淡漠的人这一目标,它将会失去其真本意蕴。
“适合于人的道德学,应该建立在人性上”(霍尔巴特语)。
道德教育的内容不能一成不变,而应
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本身需要的增加而不断地调整。
作为道德教育内容的道德规范应当尊重人性的需要,这样才能体现对人性的关照。
3.道德教育的运行过程中缺少创新
首先,道德教育的主体主要是学校,其他的社会组织几乎与道德教育无缘。
道德教育单纯地依赖学校,势必影响到教育源的扩大和沟通、信息源的整合和优化,造成道德教育与社会之间的隔离,从而降低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道德教育的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
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是一种认知教育。
教育者往往将道德视为一种知识来传授,把德育从其他诸育中分离出来,从社会生活实践中分离出来,使道德教育不能直面社会。
应当看到“德育在本质上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这种教育必须依托其他诸育而存在,以其他诸育为载体。
”德育不应脱离智育、体育等成为一个单独的领域,教育者在教书的同时不应忘掉育人的责任。
如果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某些道德问题时没有人去引导,而是到一个集中的时间去教,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4.道德教育的主题缺少时代感
其实在道德领域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并不能称其为问题,只是我们用过去的老标准衡量新问题产生了道德认识上的偏差。
这需要道德规范的创新和道德观念的转变,使道德教育的主题紧扣时代脉搏,增强时代感。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道德教育要体现这种时代特征,就不能是一堆僵硬的规范,它应当包括个人在面临新的情境和新的问题时的一种合理的选择和创新。
比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传
统的观点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虽然古人曾经提出过“天人合一”的思想,但那也只不过是在生存层面上的统一。
而今天,我们在认识到人对自然在生存层面上的征服所带来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时,开始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人与自然之间不仅是一种生存关系,更是一种伦理关系,即所谓的生态伦理的观点。
这便是面对新的道德情境对新的问题做出的选择和创新,体现了道德发展的时代感。
道德教育的主题应当从过去那种传统的一元价值观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使人与道德双向发展。
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自觉地服从那些人类的美德,更要忠诚而客观地影响和改变周围的环境,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精神。
“当教育采取了自由探索征服环境和创造事物的方式时,它就更加民主化了。
”体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才是道德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所在。
二、给道德教育以充分的人文关怀,培养个体的道德生命意识
1.构建道德教育中双向学习的平台
今天的受教育者特别是青少年,已经不再受过去传统、封闭的一元价值观的束缚。
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意识、独到的见解和强烈的个性需要,时常以自己的行为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追求。
他们普遍认为自己是“新新人类”或“酷一族”,宣扬“我酷故我在”,“我叛逆我疯狂”,表现出对传统的伦理观念的挑战欲。
虽然他们的有些思想是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但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主编的《向孩子学习》一书,就概括了当代孩子具有的主要优秀
品质:乐于接受新事物,主体意识强,有批判创造精神,强烈的环保意识,自律的道德意识,这些道德观念都是我们不能漠视的。
从来没有哪个成人会扪心自问:我比孩子更善良吗?我比孩子更真诚吗?我们应该教孩子以道德,更应该向他们学习道德。
道德教育不应当只是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教育,而应当是两代人的双向学习和共同成长。
德育工作者不应该在受教育者面前摆出一副权威或真理化身的面孔,否则更会增加受教育者的厌恶情绪,增加道德教育的困难。
社会在进步,信息在发展,青少年身上可能会有上一代人所没有的新道德品质。
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建构一个双向学习的平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才能以平等的地位相互交流。
这样情感因素才能发挥作用,道德教育才能在心理的层面上打动人、说服人,道德教育的效果才会更好。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美德不仅是知之,而且是乐之、好之。
”只有道德认知是不够的,真正的道德应激励人的内在动机,发挥人的创造潜能,才会让人乐之、好之。
尊重个体身上具有的新的道德品质,向他们学习,平等地与他们交流,增加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支持,道德教育才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2.倡导尊重人性的人文精神
首先,要关注教育对象的精神欲求,切实地体会其人性本身的最真实的“做人”状态。
要时刻用理解的眼光去关照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情,相信他们人性中的弱点。
真正明确自身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勇敢地剔除那些对教育者不利的过时的道德规范,充分满足他们的个性需求和人性需要,并以自己职业的敏感去发现他们人性的真实面。
彻底
抛弃德育过程中存在的片面夸大社会价值,把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相对立,忽视个人价值,强调社会需求,否定人性的思想。
“把对人的尊重和社会的需要两者协调一致起来,把教育的个人化和教育的社会化两者协调一致起来。
”这是对人性的真正关怀。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经验。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其道德经验的水平和层次也不尽相同。
而且在这种不同层次和水平的道德经验中又有积极和消极成分。
要充分认识到这种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差异,把握受教育者已有的道德经验特征,发挥其道德经验中的积极成分,克服其消极成分,使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进步。
而今天的道德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忽视了教育对象的道德经验的多样性和产生于这种道德经验基础上的人性化的需要。
如果教育者只期望受教育者是“美德袋”或“道德之洞”,忽视了他们自身的个性化的道德经验这个前提,搞“一刀切”,只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3.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
道德源于生活、源于生命。
因此,道德教育要取得理想的效果,体现其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就必须回到生活,这也是德育生活化的问题。
笔者认为,德育向生活的回归,最主要的是培养道德生命意识。
道德生命可以看做是与人的创造性的活动和人对价值世界的不断追求紧密相关。
这种生命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发展和延续,它是不断剔除旧道德生成新道德的过程,是创造道德的生命和展现生命的道德的统一。
道德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认知道德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和发展道德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道德运用于生活实践的过程和在生活
实践中创造发展道德的过程,也是道德生命的成长过程。
培养道德生命意识,就要使道德回到生活中去,不应回避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引导受教育者对生命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两难问题,进行讨论和价值澄清,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
只有让他们直面社会,树立道德生命意识,才能把德育和生活紧密相连,做到在生活中德育,在德育中生活。
促使他们的道德生命的成长,并在道德生命意识的指导下,分析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超越自身的道德经验,发展道德主题,体现时代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