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 垃圾分类 (三年级)讲课教案
综合实践课 垃圾分类 (三年级)讲课教案
(请生指出是属于可回收垃圾还是不可回收垃圾,并把纸片贴到相应位置。)
4、(1)小组讨论: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
(2)出示要求:
(3)填小卡片,(前后两个小组交换,互相评价是否正确)汇报,贴到黑板。
师:那这张用过的面纸该放到哪儿呢?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一下。指名生答。
师小结:其实像用过的面巾纸和卫生纸已经被污染了,没有办法再利用,而且这些纸很容易被水溶解,所以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
6、认识有害垃圾。
(1)老师这还有一张卡片,(出示卡片:废旧电池)谁能告诉我它应该回哪个家?
(出示废电池回收箱——有害垃圾)
2、出示“垃圾山图片”。(生猜)
师:这只是一个镇一天产生的垃圾量。如果是一个月、一年呢?扩大到全省、全国呢?(无法想象)
这么多垃圾,如果都随地乱倒的话,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呢?(生答 课件引导)
3、看来,垃圾的危害还真不小,那我们如何对这些垃圾进行处理呢?你有什么办法?(生答:1、直接利用:2、回收再利用)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都非常好,希望下次我们合作的更愉愉快,更默契。谢谢,下课。
【设计意图:通过这次清除校园垃圾,保护环境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板书设计:
1、可回收垃圾回收,变废为宝
垃圾分类 2、不可回收垃圾
3、有害垃圾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垃圾的产生过程,以及给生活环境造成的危害,能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给垃圾进行分类并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去。激发学生爱护自身生活环境的情感,养成自觉讲究卫生,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自觉分类投放垃圾的良好生活习惯。通过这次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成为这个时代出色的小主人。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懂得地球只有一个,是我们的“大家庭”,时刻要求我们大家都应该爱护她,成为一名出色的小环保卫士。当然,在这次活动中,我认为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关注垃圾的回收与再利用问题方面应发散学生的想象思维。
《社区垃圾分类处理》(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
《社区垃圾分类处理》(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社区垃圾分类处理,通过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认识到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
3.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1. 垃圾分类知识的讲解,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垃圾分类图片、垃圾分类容器模型。
2. 学具:垃圾分类手册、垃圾分类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通过PPT展示垃圾分类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垃圾分类。
二、讲解垃圾分类知识1. 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包括垃圾分类的定义、分类标准等。
2. 通过垃圾分类容器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垃圾的分类。
三、垃圾分类实践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垃圾分类卡片和手册。
2. 学生根据手册的指导,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操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纠正错误。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垃圾分类实践的感受。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板书设计:社区垃圾分类处理一、导入二、讲解垃圾分类知识三、垃圾分类实践四、总结与反思作业设计:1. 完成垃圾分类手册上的练习题。
2. 与家长一起,在家中实践垃圾分类,记录自己的实践过程和感受。
课后反思:本次课程通过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纠正错误,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垃圾分类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垃圾分类的教学设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垃圾分类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垃圾分类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垃圾分类的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自己了解到的生活中的垃圾,掌握垃圾分类方法,知道垃圾处理的办法。
2、激发互相交流的兴趣,敢于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
培养说得清晰,听得认真,态度大方、有礼貌的交际习惯。
3、培养学生减少垃圾、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调查关于垃圾的来源,巧处理垃圾的办法,“废物利用”的小手工作品。
2、教师:课件、地球爷爷生病的表情(图)、垃圾分类卡片、小奖品些许。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希望大家在观看时保持安静。
(播放课件:风景优美的视频)师:看了这个视频片段,你有什么想说的呢?生:风景美如画。
师:这么美的环境,我们多么喜欢啊!可是有一天,它却被破坏了,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播放课件:垃圾成山、环境被污染的视频)师:看到这儿,你发现了什么?生:河水被污染了,空气被污染了。
师:完整观看这个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呢?生:人类的生产严重破坏了环境,环境进一步恶化。
师:地球爷爷生病了,它多痛苦啊!(贴地球爷爷生病的表情)到底是什么让它生病的呢?生:垃圾。
师:各种垃圾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垃圾呢?今天,我们就围绕“垃圾分类,变废为宝”这一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二)了解生活中的垃圾师:要开展这次活动,首先要了解我们身边生活中的垃圾。
家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可以观察和记录一下家里一天产生的垃圾,你可以根据这个表格对家中的垃圾进行统计,怎么样?你发现了家中有哪些垃圾呢,你的表格填满了吗?这是老师家的调查结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垃圾分类一、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
2.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流程。
3.建立正确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技能。
1. 知识点讲解教师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垃圾分类的类型和方法。
1.1 垃圾分类的意义垃圾分类是指将生活垃圾按照不同的材质、性质、用途等分类,实现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浪费,保护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1.2 垃圾分类的类型•可回收物:如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
•有害垃圾:如电池、荧光灯、废油漆、药品等。
•厨余垃圾:如餐厨废料、果皮、蔬菜等。
•其他垃圾:如纸盒、塑料袋、烟蒂等。
1.3 垃圾分类的方法•直接分类法:即在裹着垃圾袋的桶上贴上可回收、有害、厨余、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志,投放相应的垃圾即可。
•预分类法:即在家庭中将不同类型的垃圾分别收集在不同的容器中,再统一扔进垃圾桶。
2. 实践操作教师现场演示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流程,然后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2.1 实践流程1.学生分组,每组安排一名组长。
2.教师发放可回收、有害、厨余、其他垃圾的样品,学生按照类型分类并标注。
3.学生重新组合四种垃圾并投入垃圾桶。
4.每组随机选取一名组员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流程。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景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场景还原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到垃圾分类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而操作教学法则通过让学生亲身操作,深化学习效果和记忆力。
四、教学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和表现,进行现场评价和反馈。
评价方式包括:•观察学生的分类准确率和速度。
•检查学生的投放操作是否规范、整洁。
•考察学生在讲解环节是否能清晰表达,确保掌握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五、延伸拓展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垃圾循环利用、保护环境等环保知识,扩大学生的环保视野和认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更多的环保行动。
小学劳动综合实践垃圾分类教案
小学劳动综合实践垃圾分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劳动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标准。
2. 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3. 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和实践体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和图片展示,介绍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
2. 讲解: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分类标准和方法。
3. 实践:分组进行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
4. 总结:讲解垃圾分类的注意事项和劳动习惯的培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概念、标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和垃圾分类的效果。
3. 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环保意识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和图片。
2. 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材料和工具。
3. 教学评估工具和评价表。
六、教学活动1. 观看垃圾分类宣传教育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
2.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或学校附近的垃圾处理设施,了解垃圾处理的实际情况。
3. 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4. 制作垃圾分类的手抄报或海报,提高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宣传意识。
七、教学实践1. 设立垃圾分类试点区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实践垃圾分类。
2.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或学校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劳动意识。
3. 开展垃圾分类创意实践项目,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垃圾分类方法和解决方案。
八、教学反馈与反思1. 定期收集学生对垃圾分类学习和实践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2. 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的反思和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收获,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能力。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环保相关的展览或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环保意识。
2. 开展垃圾分类的主题班会或家长会,加强与家长和社区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垃圾分类工作。
三年级综合实践垃圾分类教案
三年级综合实践垃圾分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2.能够简单分类生活中常见的垃圾。
3.学会正确丢弃和分类垃圾,并在实际生活中实践垃圾分类。
二、教学准备1.教具:垃圾分类示意图、不同种类的垃圾实物样本。
2.环境准备:教室内垃圾桶、分类垃圾桶。
3.资源准备:垃圾分类的视频资料或PPT,便于学生观看。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为什么要垃圾分类1.引入话题:播放视频或PPT,介绍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分享讨论:与学生一起讨论不同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第二课时:认识不同种类的垃圾1.垃圾分类游戏:准备实物垃圾样本,让学生分门别类投放到正确的分类桶中。
2.讨论总结:带领学生总结不同垃圾的分类方法,理解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其他垃圾的含义。
第三课时:垃圾分类实践活动1.环境查看:带领学生到学校周围环境查看垃圾桶如何分类设置,观察分类是否规范。
2.环境清理:组织学生进行垃圾清理活动,将周围散落的垃圾分类清理,并投放到正确的垃圾桶中。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垃圾分类游戏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
2.考察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能否正确分类并投放垃圾。
3.收集学生对垃圾分类意识的变化和理解程度,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是否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2.学生对垃圾分类的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情况。
3.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行动力。
通过以上三节课的垃圾分类教学,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真正实践垃圾分类,为建设绿色校园和美丽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生活垃圾分类探究(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 粤教版
生活垃圾分类探究(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粤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2. 使学生掌握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
2. 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知识和方法。
难点: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和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垃圾分类图片、垃圾分类桶模型。
2. 学具:垃圾分类手册、垃圾分类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垃圾围城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知识和方法。
3. 活动一:垃圾分类知识问答,巩固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
4. 活动二:垃圾分类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进行垃圾分类。
5. 活动三:垃圾分类成果展示,分享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
6. 总结:强调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1. 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
2. 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七、作业设计1. 垃圾分类知识问答。
2. 画出家庭垃圾分类的示意图。
3. 写一篇关于垃圾分类的日记。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掌握了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动手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学生对垃圾分类的细节掌握不够牢固,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垃圾分类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之,生活垃圾分类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的目标。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学生对垃圾分类的细节掌握不够牢固,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绿色环保与垃圾分类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绿色环保与垃圾分类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绿色环保与垃圾分类一、活动目标通过学习绿色环保与垃圾分类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能力,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 PPT课件:介绍环保概念和垃圾分类的内容;- 幻灯片或卡片:展示不同垃圾的图片,用于分类讨论;- 垃圾桶模型:用于演示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 一些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的实物例子:用于让学生进行分类练习。
2. 教材准备:- 《小学生环保知识读本》或其他相关环保教材;- 垃圾分类的相关资料。
三、活动步骤1. 环保引入(时间:5分钟)- 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环保,为什么需要环保;- 列举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让学生思考环境问题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有怎样的影响。
2. 环保知识讲解(时间:10分钟)- 使用PPT课件或其他教具,向学生介绍绿色环保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着重介绍节约能源、保护水资源、减少垃圾等内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能为环保做些什么。
3. 垃圾分类介绍(时间:10分钟)- 利用PPT、幻灯片或卡片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垃圾,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 指导学生学习每个分类的具体特征和应该如何正确分类;- 与学生讨论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 垃圾分类实践(时间:15分钟)- 准备一些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的实物例子,让学生进行分类练习;- 提供垃圾桶模型,让学生亲自体验垃圾分类的操作。
5. 环保游戏(时间:15分钟)- 设计一些环保主题的小游戏,如环保接力、垃圾分类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环保意识。
6. 环保宣传(时间:10分钟)- 邀请学生自愿参加环保小组,进行环保活动的宣传;- 学生可以设计环保标语、绘制环保海报等,将环保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 鼓励学生在家中养成环保习惯,并与家人分享学到的环保知识。
综合实践《垃圾分类》教案(通用5篇)
•••••••••••••••••综合实践《垃圾分类》教案综合实践《垃圾分类》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综合实践《垃圾分类》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综合实践《垃圾分类》教案1目标:1、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能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准备:1、用废泡沫、插塑积木等材料布置成的"江山"和"贺村",其中"贺村"里散乱地放着一些垃圾。
2、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坏灯泡和杀虫剂、指甲油、摩丝瓶等。
3、5只垃圾分装桶,上贴5种标志。
4、录像机以及有关垃圾处理的录像带。
5、磁性图片若干,一次性塑料手套若干。
过程:一、评选"卫生城市"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两个地方的环境,启发幼儿说说:你喜欢哪座城市?这什么?如果你住在贺村感觉怎样?2、请幼儿用贴五角星的形式评选"卫生城市"。
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你们不选贺村?如果你住在贺村会有什么感觉?4、教师小结:贺村满地垃圾,又脏又臭,大家都不喜欢。
而江山整洁有序,受人欢迎。
你们想知道这个城市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录像。
二、了解垃圾分类与回收的方法1、教师配解说词,让幼儿观看有关垃圾分类回收过程的录像片断,然后说说垃圾车把垃圾送到哪里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产品。
2、认识"回收利用"标志。
①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让幼儿根据图意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一标志。
②讲解"回收利用"标志含义,请幼儿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纸、玻璃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
小学劳动综合实践垃圾分类教案
小学劳动综合实践垃圾分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劳动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2. 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3. 实际操作垃圾分类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数据展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和方法。
3. 互动: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指导并检查他们的分类是否正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实际操作垃圾分类时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垃圾分类的图片和数据展示。
2. 垃圾分类小游戏材料。
3. 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材料。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场,让他们亲眼看到垃圾处理的实际情况,加深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垃圾分类的知识和经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开展垃圾分类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践经验和感受。
七、家庭作业1. 要求学生在家中与家长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并将分类结果记录下来,下次上课分享。
2. 让学生绘制垃圾分类宣传海报,通过绘画表达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如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
2. 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分类能力。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思考如何更好地与家庭和社会合作,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小学三年级垃圾分类教案设计
小学三年级垃圾分类教案设计一、课程背景垃圾分类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环保行动之一。
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可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培养正确处理生活垃圾的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本教案旨在通过系列活动和讨论帮助三年级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方式,从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垃圾分类;2.掌握生活中常见的几类垃圾,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3.学会正确识别和分类生活垃圾;4.培养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垃圾分类•引导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生活中的几类垃圾•可回收垃圾:比如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有害垃圾:比如废电池、废灯管、过期药品等;•湿垃圾:比如食物残渣等;•干垃圾:比如纸盒、干果壳等。
3. 垃圾分类的方法•针对以上四类垃圾进行具体案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分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活中几类常见垃圾的分类识别;•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
2. 教学难点•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区分;•如何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
五、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通过有趣的情景引入垃圾分类的主题;•示范引导法:老师示范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让学生模仿;•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垃圾分类问题。
六、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老师用生动的故事或图片引入垃圾分类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老师介绍什么是垃圾分类,分析四类垃圾的特点和区分方法。
3. 练习操作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观察不同种类垃圾,进行分类操作。
4. 活动设计设计小游戏或垃圾分类比赛,增加学生参与度,让他们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反馈老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坚持垃圾分类。
七、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参与度以及实际操作的正确率来评价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
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垃圾分类,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小学圾分类数学教案
小学圾分类数学教案
年级:小学三年级
课题:垃圾分类数学
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掌握垃圾的分类方法,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垃圾分类的概念和常见垃圾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分类垃圾。
教学准备:图片、PPT、垃圾分类图表、分类垃圾的实物等。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PPT,引导学生讨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了解常见的垃圾分类方法。
2.学习:讲解垃圾分类的概念和常见的分类方法,如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等。
3.练习:给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垃圾,让他们自己分类,并解释他们的分类原则。
4.总结:梳理学生的分类结果,让学生总结垃圾分类的准则和方法。
5.拓展:通过游戏或小实验等形式,加深学生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和记忆。
6.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整理家里的垃圾,进行垃圾分类,并写下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收集作业中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通过这样的数学教学,可以让小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
小学综合实践《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教学》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3. 垃圾分类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垃圾分类的实践操作和习惯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垃圾分类。
2.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 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增强记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垃圾分类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准备垃圾分类的实物道具,如垃圾分类桶、垃圾卡片等。
3. 准备实践活动场地,如学校垃圾处理站等。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和数据展示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引发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和经验。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
2. 学生通过互动问答,巩固垃圾分类知识。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和海报。
2.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宣传标语和海报,全班投票选出最佳作品。
四、垃圾分类模拟实践(15分钟)1. 教师准备垃圾分类道具,如垃圾分类桶、垃圾卡片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模拟实践,体会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
3. 教师点评学生垃圾分类的操作方法和效果,给予指导和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总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强调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
教学设计:本教案通过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实践活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垃圾分类,增强环保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垃圾分类教育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垃圾分类教育教案课题名称:综合实践活动——垃圾分类教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性。
2. 掌握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和标准。
3. 学会正确使用垃圾桶并进行垃圾分类。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2.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责任感。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公民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解决策略):重点:1. 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难点:1. 理解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标准。
2. 在实际操作中正确执行垃圾分类。
解决策略:1.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垃圾分类的过程。
2. 设置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参与垃圾分类操作,加深理解。
教学准备:教学资源:1. 垃圾分类图片、视频资料。
2. 垃圾分类标准手册。
3. 实物垃圾分类桶。
教具和设备:1. 教室内的垃圾桶。
2. 彩色分类标签。
3. 垃圾分类实践操作道具。
教学过程:学生互动环节:1. 课堂导入: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环境污染问题,引发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思考。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具体操作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垃圾分类实践,包括识别垃圾、分类投放等。
课堂管理:1. 课堂纪律要求:确保课堂秩序,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2. 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操作,及时纠正错误。
时间分配:1. 课堂导入:5分钟2. 小组讨论:10分钟3. 实践操作:20分钟4. 总结反思:5分钟板书设计:关键内容与逻辑结构:1.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2. 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3. 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标准4. 环境保护的意义课后反思:评估标准与改进措施:1. 评估标准:- 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
-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 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态度。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垃圾分类+举手之劳》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垃圾分类+举手之劳》教学设计以下是一份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垃圾分类,举手之劳》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认识不同类型的垃圾及其对应的分类。
3. 学习如何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垃圾分类的过程。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如何实践。
4. 实践法:进行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
2. 知识讲解(10 分钟)讲解垃圾分类的概念、意义和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垃圾及其对应的分类。
3. 小组讨论(10 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4. 实践环节(15 分钟)提供一些垃圾样本,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垃圾分类操作,加深对分类方法的理解。
5. 总结归纳(5 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每个人的责任。
6. 布置作业(5 分钟)让学生回家与家人分享垃圾分类的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垃圾分类。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厂或回收站,了解垃圾的后续处理过程。
2. 开展“垃圾分类小卫士”评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3. 与家长合作,在家中推行垃圾分类,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垃圾分类》教案(通用16篇)
《垃圾分类》教案(通用16篇)《垃圾分类》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通过调查实践、了解身边各种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让同学进一步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育同学分析问题的力量,增加环境爱护意识。
盼望通过这次关于垃圾分类的活动教学,使同学亲身了解到垃圾分类真实的状况,意识到社会环保问题的严峻性,增加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同学把握如何去了解事物的方法。
二、活动内容第一阶段:活动预备展现收集的资料(一)参观校内观看校内产生哪些垃圾。
(二)让同学说说对这些垃圾的熟悉以及垃圾应当如何分类。
(三)同学动手分垃圾。
从同学对垃圾熟悉的回答中,小结出有些垃圾还是有用的,只是被放错的地方的原料。
依据这个标准,让同学动手把垃圾分类。
(四)通过实践找到垃圾的处理方法。
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生活实际组内沟通,再全班沟通。
1、可回收垃圾的处理2、不行回收垃圾处理3、有害垃圾的处理通过争论,知道生活中垃圾分类的好处(削减污染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总结出进行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小结:我们能够利用的垃圾称为可回收垃圾,把不能利用的垃圾称为不行回收垃圾,在不行回收垃圾中还有一些垃圾是比较特别的(废电池、过期药品杀虫剂罐子),我们把它们单独分成一类,称为“有害垃圾”。
通过小组争论,同学很简单;例举出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也就能得出实行垃圾分类是可行的。
此时老师相机提出:我国目前有没有实现垃圾分类?有的地方还没有实现垃圾分类,说明实行起来还有肯定困难。
其次阶段:进入课题讨论生活中垃圾的分类处理(一)处理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分类堆放垃圾的?(上一部分内容让同学知道了垃圾的处理方法,此时再让同学谈谈“自己是如何分类垃圾的?”形成对比,便于订正同学错误的分类垃圾方法。
)1、可结合生活实际争论,设计一种调查方法(如:模拟采访调查法)组内设计采访内容,制定调查方案。
(二)拟提出的问题1、为什么要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2、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有哪些好处?3、国内是怎样处理生活垃圾的?国外又是怎样处理的?4、生活垃圾大致可以分为几类?5、你家里的生活垃圾分类放置了吗?6、对垃圾分类收集你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三)各小组确定自己的讨论课题并开头讨论第三阶段:家庭生活垃圾分类调查及成果展现(一)小组合作完成对这种调查类型的设计,接触比较少,老师对同学的设计作详细指导成果展现。
三年级垃圾分类教案详案
三年级垃圾分类教案详案一、目的与意义垃圾分类是现代社会环保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孩子正确分类垃圾,培养他们环保意识,对于构建美好环境、保护地球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培养其分类垃圾的习惯,并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创新意识。
1. 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及意义a. 垃圾分类的定义b. 垃圾分类的意义及对环境的影响2. 认识不同种类的垃圾a. 可回收垃圾b. 厨余垃圾c. 有害垃圾d. 其他垃圾3. 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a. 视觉分类法b. 触觉分类法c. 嗅觉分类法d. 听觉分类法4. 实际操作体验a. 环保手工制作:废物利用b. 校园垃圾分类实践活动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兴趣,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3. 体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参与垃圾分类的操作,体验实践中的乐趣和成就感。
第一课时:认识垃圾分类a. 通过图片、视频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b. 学习识别不同种类的垃圾c. 玩游戏巩固知识第二课时:垃圾分类方法与技巧a. 探究垃圾分类的不同方法b. 学习利用感官进行垃圾分类c. 制定垃圾分类游戏,让学生亲自操作第三课时:垃圾分类实践活动a. 实地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b. 进行环保主题的手工制作c. 总结学习成果,展示学生作品五、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参与度、作业表现、实际操作效果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激励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垃圾分类的效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2. 今后改进的方向3.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结语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安排的教学内容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方法,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为构建美好环境、保护地球家园做出积极贡献。
生活垃圾分类探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粤教版
生活垃圾分类探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粤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同类型垃圾的分类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的意义:介绍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的重要性。
2. 垃圾分类的方法:详细讲解并实践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
3. 资源回收利用:探讨如何将可回收物转化为有用的资源。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实际操作。
难点:如何准确区分不同类型的垃圾,特别是可回收物与有害垃圾的区别。
教具与学具准备垃圾分类教学视频。
垃圾分类操作卡片。
实际垃圾样本(如塑料瓶、废纸、电池等)。
垃圾分类容器模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视频介绍垃圾分类的意义,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练习,教师指导。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垃圾分类中的常见问题,提供解决策略。
板书设计中心: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左侧:垃圾分类的具体类别。
右侧: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及方法。
作业设计家中实践垃圾分类,记录过程和感受。
设计一份家庭垃圾分类指南。
课后反思反思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教学效果。
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并实践生活垃圾分类,培养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详细说明1. 导入环节:通过引入生动的教学视频,展示垃圾围城的现象和垃圾分类带来的环境改善,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垃圾分类的兴趣。
视频结束后,进行简短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视频中内容的感受和看法,以此引入课程主题。
2. 知识讲解:使用清晰的图表和实例,详细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
强调每种垃圾的特点和处理方式,特别是容易混淆的垃圾类别,如塑料袋和塑料瓶的分类。
小学劳动综合实践垃圾分类教案
小学劳动综合实践垃圾分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3. 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练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示范法:演示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法: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垃圾分类。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垃圾分类模拟箱等。
2. 场地:教室或户外垃圾分类实践区。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引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3. 示范:演示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总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掌握了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学生在实际操作练习中,积极参与,提高了垃圾分类的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概念和意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垃圾分类标准和方法。
2. 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现状和问题。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垃圾产生,提倡环保生活方式。
七、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场或环保设施。
2. 开展垃圾分类主题班会或小组讨论。
3. 举办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或实践活动。
八、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垃圾分类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评价学生参与垃圾分类行动的习惯和意识。
九、教学建议1. 建议学校加强垃圾分类教育,将其纳入课程体系。
2. 建议学校与家庭、社区合作,共同推动垃圾分类行动。
3. 建议学校定期组织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垃圾分类教案小学三年级小学三年级综合实验
垃圾分类教案一、前言在当今社会,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关乎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利用。
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接受新知识、养成正确生活习惯的关键阶段。
因此,本教案旨在通过综合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正确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行动。
二、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辨认生活中常见的可回收、有害、厨余和其他垃圾。
3.培养学生分类垃圾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准备1.不同种类的垃圾示例:废纸、废塑料瓶、废电池、果皮等。
2.垃圾分类桶:设置不同垃圾分类桶,标有不同种类垃圾的名称。
3.实验记录表格:记录学生的分类做出情况。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学1.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什么是垃圾分类吗?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2.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垃圾,让学生进行初步分类。
第二步:实验环节1.将各种垃圾混合放在一起,要求学生根据分类标准将垃圾分类到正确的分类桶中。
2.学生一起行动,老师引导和纠正错误分类。
第三步:讨论和总结1.与学生讨论在分类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2.引导学生总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正确分类的方法。
五、实验记录学生姓名可回收垃圾个数有害垃圾个数厨余垃圾个数其他垃圾个数小明 2 0 1 1小红 1 2 0 1……………六、延伸活动1.让学生制作垃圾分类的海报,悬挂在教室中,提醒大家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家里也进行垃圾分类,与家人分享分类的乐趣和益处。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次综合实验,学生对垃圾分类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错误。
下一步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和讨论,巩固学生的垃圾分类知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以上就是本次垃圾分类教案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让学生们逐渐形成正确的垃圾分类观念,为我们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拿出实际行动,主动参与环保。
三、教材分析
《垃圾分类》这一活动主题来自于平时的生活。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制造出各类垃圾,有时孩子们会一不注意将垃圾随手乱丢。为了能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懂得爱护周围的环境卫生,知道有很多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可回收的垃圾再利用起来,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节约资源。我设计了此次活动。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初步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从而初步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出示卡片:废纸、果蔬皮、泡沫塑料、剩菜剩饭、破损书籍、废铁、口香糖残余物、树叶等
(请生指出是属于可回收垃圾还是不可回收垃圾,并把纸片贴到相应位置。)
4、(1)小组讨论: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
(2)出示要求:
(3)填小卡片,(前后两个小组交换,互相评价是否正确)汇报,贴到黑板。
四、教学方法
本活动采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贯穿始终,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体验、感悟。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人的生活离不开环境,优美的环境和脏乱差的环境给人的感觉迥然不同。
五、活动背景
生活垃圾的管理主要分为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理四个环节。同学们每天在镇区看到的清洁工人,大部分是清扫街道和收集垃圾的。清洁工人们工作的时间长,工作量也相当大,收入也不多,让一起来关注垃圾的回收利用,使学生从小养成回收垃圾保护环境的习惯。
六、学情分析
学生在课上、生活中对这部分内容已经有比较多的认识,再去实践调查的积极性不高;要求学生调查垃圾分类,学生的积极性高,但需要走出校门调查会在行动和安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七、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垃圾危害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师:今天郄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综合实践课。在上课前,咱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比一比谁的眼力好谢谢,下课。
【设计意图:通过这次清除校园垃圾,保护环境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板书设计:
1、可回收垃圾回收,变废为宝
垃圾分类 2、不可回收垃圾
3、有害垃圾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垃圾的产生过程,以及给生活环境造成的危害,能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给垃圾进行分类并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去。激发学生爱护自身生活环境的情感,养成自觉讲究卫生,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自觉分类投放垃圾的良好生活习惯。通过这次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成为这个时代出色的小主人。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懂得地球只有一个,是我们的“大家庭”,时刻要求我们大家都应该爱护她,成为一名出色的小环保卫士。当然,在这次活动中,我认为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关注垃圾的回收与再利用问题方面应发散学生的想象思维。
师小结:出示课件(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油漆桶等)都是有害垃圾。
8、我们将垃圾分类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益处?
指名生答。(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9、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第三部分:环保宣传大行动
三、小组讨论:
1、我们学知识就是为了用知识,你能为家庭或学校的垃圾处理做些什么吗?(学生组内交流,)
2、出示“垃圾山图片”。(生猜)
师:这只是一个镇一天产生的垃圾量。如果是一个月、一年呢?扩大到全省、全国呢?(无法想象)
这么多垃圾,如果都随地乱倒的话,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呢?(生答 课件引导)
3、看来,垃圾的危害还真不小,那我们如何对这些垃圾进行处理呢?你有什么办法?(生答:1、直接利用:2、回收再利用)
师:那这张用过的面纸该放到哪儿呢?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一下。指名生答。
师小结:其实像用过的面巾纸和卫生纸已经被污染了,没有办法再利用,而且这些纸很容易被水溶解,所以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
6、认识有害垃圾。
(1)老师这还有一张卡片,(出示卡片:废旧电池)谁能告诉我它应该回哪个家?
(出示废电池回收箱——有害垃圾)
(2)它和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别看它这么小,用处可大了,如果电能消耗完了,扔掉的话,危害非常大,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调查,谁来说一说。(汇报课前调查)
(3)废电池有这么大的危害,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放入废电池回收箱进行回收(板书:回收变废为宝)
(4)除了废旧电池你还知道哪些是有害垃圾吗?指名生答。
(二)解惑新知
1、区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师:“可回收”垃圾是什么意思?
(指名生答。)
师小结:可回收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可以多次循环利用的垃圾。
2、不可回收是什么意思?
(指名生答。)
师小结:不可回收垃圾就是指不能再收回利用,在自然条件下易于分解的垃圾。
3、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图片,哪些是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呢?
(4)咱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说。
废纸、塑料、玻璃制品、金属、布等是可回收垃圾。
厨房里的剩菜剩饭、菜叶、骨头,瓜皮果壳,树叶等很容易在自然条件下分解,所以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图片,可以让学生正确区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类型。】
5、{不好意思,老师这两天鼻子有些过敏,假装打喷涕。装不知扔哪个垃圾筒。}
2、全班汇报:(例:不乱扔垃圾……)
3、总结:同学们,你们的想法真好,(我们还可以亲手制做垃圾桶给垃圾分类。课件)希望大家拿出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不乱扔垃圾做起,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二、小实践:
课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一次清除校园垃圾,保护环境的大行动,为校园生活作贡献。好不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乱扔垃圾是不对的行为。】
第二部分:垃圾分类
(过度:)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啊,我们要回收就得先分类。【板书:垃圾分类】
二、(一)看图引入
1、师:老师这有两个图代表两个垃圾桶,(贴图)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颜色不同)
2、谁知道绿色和黄色分别代表什么?(相机贴上“可回收”、“不可回收”标志)
《垃圾分类》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2,学科:综合实践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
二、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能力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乐于参与,善于交流。
知识目标:
知道如何进行废物利用,懂得垃圾分类后可以回收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