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区相关卫生知识PPT

合集下载

洁净区知识培训PPT资料57页

洁净区知识培训PPT资料57页
B. 洗涤频率: 白大褂1次/周; 分体 服2次/周; 连体服1次/用1次。
A.填写相关记录。 B.需检查磨损、破损情况,并修补。
01用品
02方法
03管理
A. 白大褂在一般清洁区,洁净服在10万级洁净区清洗。 B. 洁净服:消毒液泡30分钟-洗涤液机洗-纯化水漂洗-脱水-烘干。
2.1.2进出入流程
1.2.3 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等级
本公司不涉及100级、300000级,因此不予介绍
01 十万级洁净室参数标准
02 万级洁净室参数标准
1.2.4 洁净室控制要点
温度、湿度、压差、沉降菌 /浮游菌、尘埃粒子数等。
2
洁净室使用要求
三方面要求
2.1
2.2
2.3
2.1对人的要求
卫生:
A. 持证上岗。 B. 有传染病、外伤伤口、皮肤病等不得与 产品直接接触。 C. 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四”勤。
02 压差监测
当洁净室压差超标时,应及时向生产小组长报告,根据超标结果,按照《净化空调系统管理规 程》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换初、中效过滤器和或适当加大新风阀开度,以提高总送风量和新风 量,保证洁净区(室)压差合格。
03 风速
04 换气次数计算
图1 风速测定分布图
换气次数(N)
N = (L1 + L2 + ···+Ln)/A 公式中,L1,L2,Ln为各送风口风量,m2/h;A为房间体积。






更 鞋 室
洁净工作鞋
03
一 更
白大褂
更 鞋 室
一 更
04 洗手程序图
洗手消毒间
洗净后用75%的乙醇溶液进行手消毒

洁净作业与卫生基础知识培训(ppt 44张)

洁净作业与卫生基础知识培训(ppt 44张)

空气净化度监测
根据98年版
GMP的有关规 级别 定,洁净室分 为四个等级, 100级 即100级区、 10,000级区 10,000级 、100,000 级和300, 000级,各级 100,000级 别的要求如下 :
300,000级 洁净度 尘粒最大允许数/立方米 ≥0.5μm 3,500 350,000 ≥5μm 0 2,000 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浮游菌/立 沉降菌/ 方米 皿 5 100 1 3

洁净环境监测的方法



1)、尘埃粒子数测定:尘埃粒子计数器。 2)、微生物的测定:主要有沉降菌测定和浮游菌 测定两种方法。 3)、风量的测定:风速仪测定。 测试状态 有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两种状态。 静态测试是,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测试报告中应标明测试时所采用的状态。 测试时间 对单向流,测试时应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 时间不少于10min后开始。 对于非单向流,测试时应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 运行时间不少于30min后开始。
一、几个概念



13、无菌 sterile 不存在活的生物。 14、灭菌sterilization(sterilise) 使达到无菌状态的方法。 15、无菌原料药sterile API 不存在活的微生物的原料药 16、非无菌原料药 non-sterile API 所含活的微生物量符合卫生学标准的原料药。
二、空气净化系统的空气处理措施


3)、送风方式 垂直层流(100级):顶送下回 水平层流(100级):侧送侧回 乱流(10000级):顶送侧回 乱流(100 000~300 000级):顶送侧回、上送 上回 4)、换气次数 10000级洁净室换气次数n≥25次/h 100000级洁净室换气次数n≥15次/h 300000级洁净室换气次数n≥12次/h

洁净区卫生清洁培训PPT课件

洁净区卫生清洁培训PPT课件

≥0.5μm 3520 3520 352000
静态 ≥5.0μm
20 29 2900 29000
≥0.5μm 3520 352000
不作规定
动态 ≥5.0μm
20 2900 29000 不作规定
洁净度级别
A级 B级 C级 D级
浮游菌 cfu/m3
<1 10 100 200
沉降菌 (φ90mm)
cfu/4小时
不生产时
不进行清洁,恢复生产时再进行清洁
用纯化水/WFI将水池冲洗一遍 用无尘布、消毒液将水池、U型管外壁、阀门、下水管道、
排水口擦拭干净 纯化水冲洗,无尘布擦干
表面无明显不洁痕迹、无异味、显本色
生产时使用
每天清洗一次且每周消毒一次
生产时不使用
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不生产时
不进行清洁,恢复生产时再进行清洁
纯化水/WFI擦拭可见异物 消毒液擦拭一遍
表面目视无可见异物和明显水珠残留
禁止带电和高温清洁。 注意设备开关、档位旋钮,不要误动造成参数改变。 注意设备连线,防止连线松动。 注意管路,防止打折或泄漏。 灌流控制台防止断水、断电、断气。 生化培养箱清洁时注意原液、凝胶过滤收集液转移。 缓冲液配液罐使用前后均应进行清洁。
工作台底面和下方地面 洁净室地脚线 门把手、门窗拐角处、闭门器、门转轴 回风口滤网 仪器设备下方桌面和地面
使用0.15%新洁尔灭时
关闭电源,高温设备降至室温 移出物品
纯化水/WFI擦拭可见异物 消毒液擦拭一遍
纯化水/WFI去除消毒液残留
表面目视无可见异物和明显水珠残留
使用2%过氧化氢时
关闭电源,高温设备降至室温 移出物品
消毒液擦拭,作用时间15min

洁净区知识培训课件

洁净区知识培训课件
噪音、照明等
洁净区的操作规范
洁净区的着装要求
01
01
穿着洁净服:必须穿着经过消毒处理 的洁净服,以保持洁净区的清洁度。
02
02
佩戴口罩:佩戴口罩可以防止飞沫 传播,降低污染风险。
03
03
佩戴手套:佩戴手套可以防止手部接 触污染物,保持洁净区的清洁度。
04
04
穿着鞋套:穿着鞋套可以防止鞋底 携带污染物进入洁净区。
洁净区的操作流程
进入洁净区前, 必须穿戴好洁净 服、口罩、手套 等防护用品
01
在洁净区内,必 须保持安静,避必 须按照规定的程 序进行清洁和消 毒,避免污染扩 散
05
02
进入洁净区后, 必须按照规定的 路线行走,避免 交叉污染
04
06
操作过程中,必 须按照规定的操 作规程进行操作, 避免操作失误
某公司洁净区设备故
3
障,导致生产中断
2
某公司洁净区管理不 善,导致产品污染
某公司洁净区人员培训
4
不足,导致操作失误
案例分析总结
案例一:某 公司洁净区 管理不善, 导致产品污 染,影响产 品质量
案例二:某 公司洁净区 管理严格, 产品质量得 到保证,赢 得市场认可
案例三:某 公司洁净区 管理不当, 导致员工健 康受损,引 发法律纠纷
洁净区的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
某公司通过实施洁净区 管理,提高了产品质量 和生产效率
某食品企业通过实施洁 净区管理,提高了食品 安全和质量
某医院通过实施洁净区 管理,降低了感染率和 死亡率
某电子企业通过实施洁 净区管理,提高了产品 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失败案例
1
某公司洁净区设计不合 理,导致空气污染严重

洁净区卫生清洁培训PPT课件

洁净区卫生清洁培训PPT课件

5指手套 cfu /手套
<1
<1
<1
5
5
5
50
25
-
100
50
-
空气过滤、正压、气锁 (缓冲间)、灭菌/净化
流速、流型、层流
工作服、行为和姿势、设备 和厂房的设计、清洁和净化
5% 15%
80%
人员 生产工具和设备 洁净室本身和过滤器缺陷
高效消毒剂
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 (包括分枝杆菌)、病 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 细菌芽孢(致病性芽孢 菌)也有一定杀灭作用, 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 剂。
生物区1
层流罩 垂帘 工作台
连续生产时
每次操作后
每周






不生产时 每月 √ √ √
选择正确的清洁工具和消毒液,消毒液在有效期内。 清洁工具应清洁/灭菌后再使用。 由上到下,天花板→仪器设备→桌面→地面。 胶棉拖把不能用于生物区2/生物区1。 擦拭地面时应由里到外,倒退着进行擦拭。 用无尘布进行擦拭时,应以同一方向进行,不要往返方向擦拭。 无尘布每一面只使用一次,擦拭后应换另一面擦拭。 清洁回风口时不要改变房间压差。 清洁层流罩时不要触碰高效过滤膜。 垂帘内外表面不能有明显的水珠;擦拭外最后一次注射用水后,用75%乙醇喷垂帘内外表 面。 传递窗的拐角和转轴处;清洁后开风淋和灭菌15分钟。
含氯消毒剂
含碘消毒剂 氧化型消毒剂
化学性质
双胍类消毒剂
杂环类消毒剂
其他消毒剂
H2O2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具有强氧化能力,破坏RNA/DNA,各种微生物对其十分敏感,可将
所有微生物杀灭。这类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 氯和臭氧等。它们的优点是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

洁净区管理及无菌操作知识培训(PPT 58页)

洁净区管理及无菌操作知识培训(PPT 58页)
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健康检查,以后每 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第三十二条 企业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体表有伤口、患有
传染病或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疾病的人员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 生产。
三、洁净区人员的要求
(一)法规条款要求
GMP(2010年版)—第三章 机构与人员 第四节 人员卫生
第三十三条 参观人员和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和 质量控制区,特殊情况确需进入的,应当事先对个人卫生 、更衣等事项进行指导。
二、洁净区(室)主要污染源
(三)主要污染源
洁净室内人员穿无菌服时,静止时发菌量一般为10~300 个/分钟,躯体一般活动时的发菌量为150~1000个/分钟, 快步行走时发菌量为900~2500个/分钟;
洁净区人员培训不规范或考核确认不达标,内衣和卫生 不 符合要求,操作人员不熟练或素质低进入洁净区后, 其习惯和行为不规范,会产生新的大量污染源(连续不 断产生和散发大量微粒和微生物进入空间),导致洁净 区/室洁净度大大降低,直接污染药品;
每次接触物品后应对双手进行消毒,晾干后进行下一步 操作。即使没有接触任何物品,也应定期 (如每隔 10 到 20 分钟) 对双手进行再次消毒。 如果在关键区域 内进行关键操作 (如涉及所有灌装部件、悬浮颗粒及浮 游菌取样口操作等)之前进行了其他操作,则应退出关 键区域重新消毒双手后方能进入关键区域进行关键操作。
一、洁净区级别划分标准及要求
洁净区划分-GMP(10版)将其分为4个级别区 (A级、B级、C级和D级);
洁净区的要求-要对其环境中尘粒及微生物数 量进行控制,其建筑构造、装备及其使用应当 能够减少污染物对该区域的进入、产生和滞留
洁净区对尘粒及微生物有标准要求;
一、洁净区级别划分及标准要求

洁净区知识培训通用课件

洁净区知识培训通用课件
详细描述
定期对洁净区进行尘埃粒子数和微生物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加强人员进 出管理,减少交叉污染风险;定期对设备和容器进行清洗和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
其他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总结词
其他常见问题包括设备故障、安 全事故等,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及 时处理。
详细描述
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 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加强员工 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建立 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故。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进入洁净区前,人员需经过适当 的净化程序,如更衣、洗手、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干等。
进入洁净区时,需穿着符合洁净 要求的专用服装,并佩戴洁净口
罩和手套。
人员进出洁净区时,需遵循规定 的路线和门禁程序,避免交叉污
染。
物料进出洁净区的要求
物料进入洁净区前,需经过清洁和消 毒程序,确保无尘、无菌。
物料离开洁净区时,需经过适当的清 洁和消毒程序,确保不对外部环境造 成污染。
微生物和尘埃粒子数是洁净室内的重要污染源,对产品质量和人员健康有潜在威胁 。
洁净室内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微生物和尘埃粒子的数量,如定期清洁、消毒、空气 过滤等。
微生物和尘埃粒子的数量应定期进行检测和记录,确保符合生产要求。
压差与气流组织
01
02
03
04
压差是洁净室内外压差值的指 标,用于防止外界污染进入洁
设备日常检查
定期对洁净区内设备进行 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无故障。
设备定期维护
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制定 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清 洗、润滑、更换易损件等 维护工作。

洁净知识培训图文并茂实用版PPT课件

洁净知识培训图文并茂实用版PPT课件

2020/12/28
43
行为和姿势
在洁净室的行为 ➢ 良好的行为很关键
穿着正确 移动正确 行动正确 工作正确
2020/12/28
44
行为和姿势
➢ 不正确的行为 不要因为不正确的着装而散播身体的粒 子; 不要因为没有手套的手接触表面和物料 而引起交叉污染; 不要在洁净室内脱去洁净室工作服; 不要用手指擦头发或身体其他部位; 不要在患感冒或其他疾病期间进洁净室 工作;
不同区域工作服应不同颜色、款式
不能同时在同一洗衣机内洗涤。
2020/12/28
23
人员控制减少污染的产生
100 000级区的着装 ➢ 盖住头发和胡须 ➢ 10万级专用工作服 ➢ 专用鞋或鞋套
2020/12/28
24
人员控制减少污染的产生
10 000级区的着装 ➢ 罩住头发和胡须 ➢ 紧袖口高领工作衣、裤或连体工作服 ➢ 专用鞋或鞋套 ➢ 材料不产生尘粒 ➢ 无私人衣服
2020/12/28
36
洁净区行为规范
进入无菌室工作的工作人员、设 备维修、QA/QC取样人员必须接收更衣程 序的确认,并发放许可证,以确保进入 无菌室所有人员是会穿“无菌衣”
2020/12/28
37
洁净区行为规范
..\AVSEQ02.DAT
2020/12/28
38
行为和姿势
在洁净区的工作 ➢ 不要坐着 ➢ 不要靠住肘部 ➢ 不要在层流下面的工作台上休息
息; • 不要搬运物料的顶部; • 不要在工作台上滑动物品; • 不要再使用掉在地上的工具和物品。
2020/12/28
47
不同活动产生粒子的对照
➢ 身着工作服人员,剧烈活动
106 particles>0.1μm/second,

洁净技术知识培训 PPT

洁净技术知识培训 PPT

01
工装模具清洁
每次使用前和生产结束后; 初次使用应该进行彻底清洁、消 毒; 应用不脱落纤维的专用抹布、塑 料毛刷进行清洁。
02
工位器具清洁
使用前后; 每月至少一次清洗消毒; 避免流转室外; 至少在十万级洁净区内进行。
03
物料清洁
脱外包,清洁表面; 紫外灯消毒。
04
原料和零配件等进入洁净区的程序
01
空气消毒
每周生产前一天; 臭氧消毒。
02
工艺卫生
设备清洁 01
工装模具清洁 02
工位器具清洁 03
物料清洁 04
清洁工具清洁 05
洁净工作服清洁 06
设备清洁
设备使用前(已超过清场有效 期)、生产结束后、设备维修后; 使用洗涤剂或清洁剂应倒在抹布 上,不应倒在待清洁物表面; 每擦一次将抹布折叠,用干净的 一面擦拭。
洁具间等;
对于检验环节,应包括与检验有关的功能间,如阳性对照 间、微生物限度检查室等。
影响因素
CONTENTS
01
医疗器械产品自身特性;
02
医疗器械生产工艺;
03
人员、设施卫生要求;
04
大气环境;
05
其他。
02
卫生管理
个人卫生 洁净室(区)卫生 工艺卫生
勤洗 手剪 指甲
勤洗 衣服
个人
勤换 工作
清洁工具清洁
每次使用后; 洁净抹布分类使用:白色清洁容器具, 蓝色清洁墙壁、门窗,粉色清洁设备; 清洗:先饮用水,后纯化水; 消毒:75%乙醇溶液或0.1%新洁尔 灭。
05
洁净工作服清洁
百级、万级每班一次,十万级每 两天一次,污染时及时更换; 不同洁净度级别的洁净工作服分 别在相应级别的洁净环境清洁。

洁净区的清洁PPT课件

洁净区的清洁PPT课件
➢把预先过滤的清洁剂存放在洁净室中可减小污染的风险。
第1页/共13页
洁净室清洁三原则
原则二:总是使用清洁的清洁工具和物料 以避免将污染物带入洁净室:
➢不锈钢表面较好,塑料表面易划痕并滞留尘粒和微 生物;
➢不要使用带木柄的清洁工具,因其易脱落尘粒; ➢毛刷易断且滞留微生物,不宜使用; ➢拖布和抹布应用与洁净室相适应并不易产生脱落纤
面; ➢分装区域每一批分装后都应及时进行清洁; ➢所有清洁区域的地面、桌面、设备表面、门把手每天至少清洁
一次; ➢孵箱、冰柜、层流柜内部的清洁应由操作人员负责,而非清洁
部门。
第11页/共13页
清洁关键点
➢靠近产品的地方; ➢与产品接触的表面; ➢与产品接触的物品周围的表面; ➢气流流型; ➢活动频繁的地方; ➢其他…
洁净室内清洁消毒顺序
➢天花板、墙壁、与墙壁连接的物体、管 道、台面、设备、地面;
➢从上往下,由里到外清洁; ➢不要在已清洁过的地面上走动。
第6页/共13页
清洁方法
➢真空吸尘清洁 • 真空吸尘器仅对大粒子有效 ➢干擦 • 干擦可能脱落粒子,通常仅用于擦干潮湿
表面 ➢潮湿擦拭 • 大多数清洁和除污必须通过湿或潮湿擦拭
维的物料制成; ➢抹布未粘附尘土和细菌,且只使用一次; ➢洁净室使用的真空吸尘器应安装HEPA过滤器并定
期测试。
第2页/共13页
洁净室清洁三原则
原则三:清洁过程中不得增加洁净室 的污染物:
➢按照SOP要求,使用正确的清洁工具和 物料,避免产生任何污染;
➢正确的清洁顺序; ➢正确的行为。
第3页/共13页
第12页/3页
第7页/共13页
清洁程序及技术
➢总是将一定数量的清洁剂加入到水中,不要 将水加入到清洁剂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总结
细菌数量/细菌数/cm2
头皮 1,500,000 前额 200,000 腋窝 1,000,000 前臂 11,000 后背 50,000
趣味窗
•正常人在静止条件下.每分钟可向空气排放500~1500个微生物 •人在活动时.每分钟向空气中排放数千至数万个微生物 •人体外层皮肤每平方毫米可有1×106 个微生物 •每毫升唾液中含有1×109 个微生物. •每毫升鼻涕中含有1×106 个微生物. •打喷嚏产生的气溶胶中,含有1×106 个微生物. •人体分泌物中可含有1×102 个微生物,这大约是分泌物 •干重的50%
微生物来源-粪大肠杆菌
粪大肠杆菌来源人或者温血动物的粪便中。检出粪大肠杆菌。 表明该产品已被粪便污染,有可能存在其他肠道致病菌或寄 生虫等病原体污染的风险。 每个人每天平均从粪便中排出1011到1013个大肠杆菌
.
微生物来源-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杆菌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性杆菌.细菌的一种. 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为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各种空气,水和土壤,正常 人体皮肤.肠道和呼吸道均有存在.为条件致病菌.本菌存在的重要条件是潮湿的 环境。 本菌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病人.老年人的泌尿道感染率较高. 烧伤,创伤的伤口,尿道和呼吸道常见其局部感染. 对紫外线抵抗力较强,对含氯消毒剂抵抗力较弱. 本菌可从各种渠道传染,但主要是接触性感染.所以平时 应加强设备和人员手部的消毒处理.
微生物有哪些特点?
微生物重要家族?
细菌
霉菌
酵母菌
微生物来源-细菌
空气本身不含有微生物产生和生长的卫生条件,但人这个高等 动物是重要的微生物污染源.人本身会新陈代谢,随着人的活动 它会把微生物带到触及到地方. 厂区的环境中,特别在通风不良和人员拥挤的环境.可能有较多 的微生物存在. 空调机内长期温度适宜,且有存水.可能成为细菌的滋生地.而且 可能把细菌传播其它地方去. 不同的用途的建筑物和人群,细菌的密度有很大的区别.
人是污染物最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细菌的一种. 较易生长在35─37℃范围.适合生长在pH7.0-7.5. 温度10’C以下,此菌难以生长. 抗热能力较弱. 此菌一旦生长,能够在产品产生毒素.能够对产品产 生严重的污染.
此菌在人体的皮肤,毛发,口腔粘膜,化脓的伤口. 眼角的两侧. 尤其化脓的伤口是主要的来源.
5
工厂哪些环节可能产生微生物污染?
环境管理
设备管理
原料/包材管理
过程控制
人员管理
3
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案例1: 列出人员卫生穿戴要求(进入C/B级洁净区) 案例2:工厂用于降低污染使用消毒剂有哪些? 案例3:可能造成产品污染的来源? 案例4:如何预防产品出现微生物污染?(日常工作) 案例5:设备/工具/双手为什么要进行清洗和消毒?列举理由
灰尘是空气中微生物的载体,它包裹微生物菌体和胞子.随着人体的走动 到处传播.
8
微生物来源-霉菌
霉菌生长在潮湿的环境. 霉菌对产品有很大的危害.尤其对含有营养成分较多 的化妆品. 干燥的环境下.霉菌不容易生长. 霉菌生长很快,生殖也很快,能够产生孢子和菌丝体. 孢子可以随着空气/人员的流动带到触及的地方.. 同时霉菌能够释放化学物质. 霉菌的比较难杀死. 受过霉菌污染的物品,能产生气味.并且产生污点.
洁净区相关卫生知识
汪亮
微生物知识
产品污染
微生物与药品污染
产品 长絮 状物
来源
产品 出现 霉点
想想 为什么?
微生物是什么?
微生物是通常是描述一切肉眼看不到,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1-体积小,面积大 2-吸收多,转化快. 3-生长旺,繁殖快. 4-适应强,变异频. 5-分布广,种类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