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电图鉴别诊断
诊断心电图知识点总结
![诊断心电图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410039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8.png)
诊断心电图知识点总结一、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来反映心脏功能的一种检查方法。
心脏的电活动主要由心脏肌细胞的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所产生,这种电活动可以在体表上被检测到并记录下来。
心电图的记录是通过体表电极将心脏的电活动传导到纸上形成图形来完成的。
心电图的记录包括心电图波形(P波、QRS波和T波)和时间间隔的测量,通过对心电图的分析可以获得心脏的许多信息,例如心率、心律、心室肥大、心室复极化异常等。
二、正常心电图的特征1. P波:P波是心房去极化的电活动,代表心房收缩。
在心电图上,P波通常应该是正向的,并且形态规则,持续时间正常。
2. PR间期:PR间期是P波结束到QRS波开始的时间间隔,它代表心房去极化到心室去极化的传导时间。
正常情况下,PR间期的持续时间应该在0.12-0.20秒之间。
3. QRS波:QRS波是心室去极化的电活动,代表心室收缩。
在心电图上,QRS波通常应该是对称的,形态规则,持续时间正常。
4. ST段:ST段是心室去极化到复极化的时间间隔,它代表心室肌收缩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ST段应该是等电位水平的,并且与基线平行。
5. T波:T波是心室复极化的电活动,代表心室舒张。
在心电图上,T波通常应该是对称的,形态规则,持续时间正常。
6. QT间期:QT间期是心室去极化的整个时间间隔,它代表心室去极化的总时间。
正常情况下,QT间期的持续时间应该在0.35-0.44秒之间。
以上是正常心电图的一些特征,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了解这些特征可以帮助他们快速诊断心电图的异常情况。
三、心律失常的诊断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搏动节律异常,主要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心律不齐等情况。
心电图的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和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 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60次/分钟,常见的心动过缓有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在心电图上,可以通过测量RR间期和观察P波与QRS波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心动过缓的类型。
心电图诊断标准
![心电图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df9c7e7998fcc22bcd10ded.png)
二,激动起源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 窦性心动过速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鉴别诊断 窦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影响因素 多由剧烈运动、情绪激动、 体温升高、创伤缺氧、甲亢等引起,通常有一定的直接原因,频率可随这些因素改变而变化 无明显诱因,可见健康人或某些器质性心脏病人,频率较高稳定,运动后、情绪激动等情况 下也很少有变动 发作史 多无发作病史,其频率是逐渐增加和逐渐下降的 既往常有反复发作史,发作和终止是突然的。发作时第一个搏动是提前的,终止后有一个较 长间隙 频率 成人很少超过 160 次/分
P-P 间期愈长。
6,窦房结至房室交界区游走心律 在同一导联上,随着心律快慢的改变,P 波的大小,形态及方向均逐渐
发生变化,从窦性 P 波逐渐转变成交界区性 P 波,即 PII 导联直立,P 波 aVR 导联倒置而转 为 PII 导联倒置,P 波 aVR 导联直立; P-R 间期,从 P-R 间期>0.12 秒逐渐变成<0.12 秒。
14, 双侧束支传导阻滞(Bilateral Bundle Branch Block) ① 同步 I 度双侧束支阻滞,心电图 诊断标准:
P-R 间期延长; QRS 综合波时间正常; 可同时改变心率快慢的办法,来使其一侧束支传导阻滞程度加重或减 轻,以显露对侧束支阻滞的图形。 ② 不同步 I 度双侧束支阻滞,心电图诊断标准: P-R 间期延长;
未下传的房性早搏 其特点:长间隙的前一个 T 波形态异常。 严重窦性心律不齐 9,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 SSS)
严重而持续的心动过缓,可合并有窦房传导阻滞,短暂窦性停搏,心率 在 24 小动态心电图观察中可低于 35 次/分;
心电图鉴别诊断(一)
![心电图鉴别诊断(一)](https://img.taocdn.com/s3/m/b926171f76c66137ee0619e0.png)
心房肥大的鉴别
Ⅱ导联P时限和P-R段的比值。P/P-R,正常值为1-1.6.大于 1.6左房大,正常值为右房大,房内阻滞与左房大无法鉴别
心电图鉴别诊断(一)
I.avL导联大Q 一.悬垂型心电位及心尖后翘:P倒,Q随深呼吸改变。 二.左前半阻滞:Q深但不宽,电轴左偏,V5.V6无异常Q波, 如心梗所致阻滞,则二者兼有。 合并阻滞的心梗 心梗并右束支阻滞 一.右束支阻滞+前壁心梗:RBB图+前壁心梗图 {
1、形态:QRS介于正常波与室性波之间。 2、QRS前有P波,P-R略短(室早无P波,如巧 合有P,P-R很短)
3、前后的R-R间距相等.(室早有完全代偿期)
六节
房速 150-250次/分 R-R绝对规则 骤发骤停 变异P
心动过速的鉴别
窦速 100-150次/分 R-R不十分匀齐 渐快渐慢演变 窦性P
房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房速与房扑的鉴别 房速 160-220次/分 P波与窦性P相似,有等电位 线 房扑 220-350次/分 锯齿状大F波,等电位线消 失.
四节
心肌劳损与
二节
左室大 R形态多为正常 q.V5大多存在 QRS接近0.11秒
心室肥大的鉴别
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R.Ⅰ.avL.V5有切迹 q.V5消失 QRS 0.11-0.12秒
五节
期前收
病理性与非病理性早搏的鉴
病理性: 运动后发,多发性. 形)或连续2次以上。
非病理性:休息时发,偶发性,
室内差异传导与室早的鉴别
右室大 QRS≦0.1秒 V1呈R型或qR型 V5.S波增深为主
右束支阻滞 ﹥0.1秒 呈rSR型 S增宽为主 前壁心梗{
未累及前间隔{
V1 仍为rSR'(M) V3后有大Q.肢导仍为RBB图. V1无小r波,右胸导为qR 左胸导Q.宽S.且r波矮小。 波形三相 波形两相
常见异常心电图鉴别诊断_2022年学习资料
![常见异常心电图鉴别诊断_2022年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a93a3f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65.png)
急性心梗-急性心包炎-室壁瘤-相同点-ST段抬高-ST段抬高呈-ST段抬高呈凹面-ST段抬高呈弓-上斜型或 -向上或弓背向下-背上抬,并持-背向上型,-型,且ST段抬高-续在急性心梗-具有图形演-除avR下移外遍及 56周以上或6-不同点-变过程,并-多数导联,转为-个月以上无变-有相应的定-慢性心包炎时,-化,ST段改 -位诊断。慢-无异常Q波,并-多在胸前导联-性稳定期有-常伴有QRS低电-表现。QRS波-压、窦速。-有病 性Q-冠状T”。-66-波,或呈QS-波。
九-单源室早-室性并行心律-相同点-同一导联上见提前出现的宽大QRS,-其波形态相同。-联律间期固定,-联 间期不固定-不同点-可构成联律,少-长异位搏动间距与-见室性融合波。-短异位搏动间距呈-倍数关系,多见室
十.-多源室早-多形性室早-相同点-同一导联上提前出现QRS波宽大畸-形,其形态不同。-不同点-联律间期不 联律间期固定。
十二.-右位心-左右手导联线接反-相同点-P波I、avL↓,QRS、T波向下,P波avR导-联↑,T波直立 -胸导联图形与正-胸导联与正常人一致,-常人相反,-V1→V6导联R波逐渐-不同点-V1-→V6导联R波高,S波逐渐减小,-逐渐降低,而S波-V3R→V6R导联R波变-逐渐加深,-小,S波加深。-波逐渐增高,S -变浅。
二.-窦性停搏-II度SAB-I度AVB-房早未-下传-相同点-有长R-R间期-长R-R间距-长R-R间距 见-内无P-内无P-QRS--窦性P波。-距内见波-QRS-T波-T波群。Ⅱ度I-II度I型为P-R间-P ,P-群,长R-R-型为R-R间-期逐渐延长,直-波常埋于-间距与正常-距进行性缩-至P波后QRS波-长间 的-不同点-R-R间距无-短后见长R--脱漏,长R-R间-T波内,-倍数关系。-R间距,长-距<2倍短R间-P'波-R-R间距<短-距。Ⅲ度I型为-为提前。-≥2.0s。-R-R间距的2-PR间期固定或-倍。Ⅱ Ⅱ型-延长,P波后-为长R-R间-QRS波脱落,长-距=2倍短R--R-R间距=2倍短-R间距。-R-R间 。
常见心电图诊断
![常见心电图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ba80036a32d7375a417808f.png)
不规则 ▪ 4、心房独立活动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形成房室分离; ▪ 5、通常发作突然开始 ▪ 6、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它们是确立室速的最重要依
据 ▪ 7、Brugada分步鉴别诊断室速与宽QRS波型室上速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1、心房与心室活动各自独立、互不相关、 2、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心房冲动来自窦房 结或异位心房节律(房性心动过速、扑动 或颤动)
▪ 3、心室起搏点通常在阻滞部位稍下方。
束支传导阻滞
▪ 一、分类 ▪ 右束支阻滞、左束支阻滞 ▪ 二、心电图 ▪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①QRS波群时限≥0.12s②V1或V2导联QRS
窦性停搏
▪ 规则的P-P间距中突然出现P波脱落,形成 长P-P间距与正常P-P间距不成倍数关系。 窦性停搏后常出现逸搏或逸搏心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1、常规心电图:①窦缓≤40次/分,持续≥1min ②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③窦性停搏>3.0s④窦 缓伴短阵房颤、房扑、室上速,发作停止时窦性 搏动恢复时间>2s。
滞图形,称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房性心动过速
▪ 一、分类 ▪ 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少见);房性自律性心动过速;房
性紊乱性心动过速 ▪ 二、心电图 ▪ 房性自律性心动过速:1、心房率为100~200次/分钟2、P’
波形态与窦性者不同,在Ⅱ、Ⅲ、aVF导联通常直立3、 发作开始时心率逐渐加速。 ▪ 房性紊乱性心动过速:1、心房率100~130次/分2、有3种 或3种以上形态不同的P’波3、P’-P’、P’-R、R-R间距不规 则,部分p’波不能下传心室。
▪ 2、动态心电图:除出现上述心电图异常外,尚 可出现①24h总窦性心率减少(<5万~8万)② 24h窦性平均心率减慢(<60~62次/分)③反复 出现>2.0~2.5s长间歇等。
心电图的正常图形解读与异常判读
![心电图的正常图形解读与异常判读](https://img.taocdn.com/s3/m/2ba49aa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c.png)
心电图的正常图形解读与异常判读一、什么是心电图?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利用心脏肌肉在工作时产生的电活动记录下来的一种检查方法。
通过测量心脏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电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特定的波形图形,可以了解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二、正常心电图的特征1. P波:P波代表房室结激动传导,通常应该是呈正向并尖锐而对称的波峰。
2. QRS波群:QRS波群代表室性激动传导过程,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波峰和凹陷,其中R峰为最高点。
3. T波:T波代表室性肌肉复极化过程,应该是倾斜向上并光滑的。
三、常见异常心电图1. 心率失常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时,P波消失且心房未能同步收缩。
房室传导阻滞:QRS间期延长或QRS波形变异。
室性早搏:提前出现一个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2. 心室肥厚左心室肥厚:R波振幅增高、胸前导联的S波深度增加。
右心室肥厚:右胸导联V1中,R波增高或者S波减低。
3. 心脏缺血缺血性ST段改变:ST段抬高或压低超过0.1mV。
心肌梗死:出现持续性ST段抬高和Q波。
4. 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加快,P波形态正常。
室性心动过速:心率加快,QRS波形畸形。
5. 其他异常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钙、低镁等可以引起T波改变。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类)可引起心电图异常。
四、专业判读与建议对于一份心电图的判断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以下是一般的建议:1. 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分析。
2. 判断是否存在临床症状和体征。
3. 检查患者的基础资料,如年龄、疾病史等。
4. 结合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如心肌酶谱、心脏超声等。
五、心电图的应用心电图不仅可以用于判断患者的疾病情况,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1. 心电监测: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活动,对病情进行及时评估。
2. 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通过心电图的分析,确定异常节律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评估药物疗效:观察药物对心脏电活动的影响,调整治疗方案。
心电图诊断与鉴别诊断基础PPT课件
![心电图诊断与鉴别诊断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9ec2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f.png)
头痛,眩晕,耳鸣,复视,听力减退 ,周围神经炎,嗜睡,烦躁不安,因 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加而致震颤,严重 者谵妄,抽搐,昏迷等。
循环系统症状
各种心律失常均有发生,以室性期前 收缩最多见,其次为房室传导阻滞, 阵发性或加速性交界区心动过速,阵 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 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停搏,心室颤动 等。儿童中心律失常比其他反应多见 ,但室性心律失常比成人少见。新生 儿可有P-R间期延长。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时心电图表现
1 2 3
二尖瓣型P波
P波宽度>0.12秒,伴切迹,提示左心房扩大。
右心室肥厚
由于二尖瓣狭窄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 室肥厚,心电图表现为RV1+SV5>1.05mV, R/S>1,心电轴右偏等。
心房颤动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易发生心房颤动, 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频率约350~600 次/分的f波。
药物和电解质紊乱对心电图影 响分析
常见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及心电图表现
钠通道阻滞剂
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的钠通道,降低心肌细胞兴奋性和传 导性,心电图可表现为心率减慢、QRS波增宽等。
β受体阻滞剂
通过阻断β受体,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减慢心率,降低心 肌耗氧量,心电图可表现为心率减慢、PR间期延长等。
钾通道阻滞剂
环境干扰
远离电磁干扰源,如手机、电源线等,确保记录 环境安静、整洁。
肌肉干扰
指导患者放松肌肉,避免紧张或运动引起的肌电 干扰。
基线漂移
调整基线稳定,避免呼吸或身体移动引起的基线 漂移。
正确选择导联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常规导联
熟练掌握12导联心电图记录方法,了解各导联对应的心脏部位及电 生理特点。
正常心电图各波段及异常鉴别诊断
![正常心电图各波段及异常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b19a402f915f804d2b16c15a.png)
八、运动因素 运动时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同时也可 使心脏在胸腔中的位置发生改变,使心肌 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脏传导加速, 心肌除极和复极时间都 相应变短。心电图 表现为P、QRS及T波振幅常较运动前增高; P-R间期、QRS时限及Q-T间期多较运动前 缩短;P-R段及ST段常有轻度压低,其ST 段压低主要是受Ta波影响所致。
(二)神经系统功能变化的T波变异 1.交感神经兴奋 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恐 惧和剧烈运动时,T波常降低,有时倒置;其T 波变化可自行恢复正常。反之,当迷走神经兴奋 时,T波振幅可明显增高。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多见于年青女性,心电 图多表现为T波低平、平坦或倒置。多见于下壁 导联,也可见于心前导联,站立时描记的心电图 比卧位时描记的T波改变更为明显。服用心得安 后T波可恢复正常。
十、妊娠因素 女性在妊娠的中晚期因胎儿逐渐发育 长大,一方面因引起膈肌升高而影响心脏 在胸腔中的位置;另一方面胎儿的需血量 和氧耗量亦随之增加,从而加重了心脏的 负荷。心电图上常表现为心率加快,ST段 压低,T波低直、低平、平坦或倒置。有 时可在Ⅲ导联出现明显的Q波,其时限并 不增宽。上述心电图改变分娩后即刻恢复 正常。
4.SⅠSⅡSⅢ综合征
四、ST段的正常变异 (一)ST段上下偏移 1.ST段向下偏移 当心率加快时,心房复 极过程几乎与心室的除极过程同时发生, 故心房复极波(即Ta波)往往重合于ST段 的起始部,而导致J点及ST段的相应降低, ST段多表现为上斜形压低。多见于运动、 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和恐惧等。
(三)心尖现象(apex phenomenon)的T 波变异 心尖现象的T波变异也称为孤立 性T波倒置,多见于瘦长型的健康青年人。 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心尖与胸壁之间的接 触或压力,干扰了心肌复极顺序,而致使 T波倒置。心电图多见于V4导联,偶见于 V4、V5导联。右侧位时可使T波恢复直立。
最新心律失常心电图分析诊断与鉴别
![最新心律失常心电图分析诊断与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b9e6100ebcd126fff7050b90.png)
心律失常心电图分析诊断与鉴别诊断卢龙县医院王仁友一、常规导联心电图心律失常的分析:对疑有心律失常的心电图,首先肯定有无心律失常存在,其次要确定心律失常的类型,最后尽可能找出病因。
当心电图出现以下改变时应考虑心律失常的存在:1、心率>120次/分或低于40次/分;2、P.QRS波单个或多个提早出现或延迟出现;3、P或QRS波形态改变;4、P波与QRS之间的关系改变;5、P或QRS节律不齐;6、无心房活动;一、常规导联心电图心律失常的分析•对疑有心律失常的心电图,首先肯定有无心律失常存在,其次要确定心律失常的类型,最后尽可能找出病因。
当心电图出现以下改变时应考虑心律失常的存在:•1、心率>120次/分或低于40次/分;•2、P.QRS波单个或多个提早出现或延迟出现;•3、P或QRS波形态改变;•4、P波与QRS之间的关系改变;•5、P或QRS节律不齐;•6、无心房活动;•当怀疑心律失常存在,应选择P波最清楚导联(一般II或VI)分析,首先应确定基本心律性质,如窦性心律,心房扑动或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其次应分析不正常的心博以确定心律失常的类型,最后结合临床资料找出最可能病因,以便进行治疗。
•(一)对P波的分析:•心电图的心律失常的分析,应首先从心房活动开始,对P渡的分析,不仅是诊断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环,如果对心房活动搞不清楚,则心律失常的诊断总是不够确切的。
•正常情况下,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传至心房而产生P波,它就是所谓窦性P波。
窦性P波额面电轴常位于+40~+60°在导联I IIavF 中P波直立,在avR中p倒置,在导联III中一般直立,也可以双向或侧置,在V1导联中P平坦或双向。
•正常窦性心律P-R间期多超过0.12",由于心房异位节律点发出的激动亦可兴奋心房产生P波。
起源于心房下部节律点的P波则可呈逆行型,起源于心房的P波不论形态如何,其P-R间期均超过0.12"。
常见心电图鉴别诊断
![常见心电图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9b8455a0fd0a79563c1e7267.png)
C
心电图基本测量 窦性心律, QRS电轴:+56°, 心率:72bpm, P:0.08s, QRS:0.08s, P-R:0.13s, QT/ QTc:0.34/0.37s, Rv5:1.52mV, Sv1:1.71mV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T波高尖,ST段压低
常见心电图的鉴别诊断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胡伟国
心电图基本测量 窦性心律, QRS电轴:+67°, 心率:51bpm, P:0.08s, QRS:0.08s, P-R:0.14s, QT/ QTc:0.40/0.37s, Rv5:1.29mV, Sv1:0.31mV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动过缓
心电图基本测量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 QRS电轴:+41°, 心率:68bpm, P:0.09s, QRS:0.08s, P-R:0.15s, QT/ QTc:0.38/0.40s, Rv5:2.06mV, Sv1:0.42mV 窦性心律,Ⅱ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
心电图基本测量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 QRS电轴:+69°, 心率:70bpm, P:0.10s, QRS:0.09s, P-R:0.23s, QT/ QTc:0.39/0.37s, Rv5:1.32mV, Sv1:0.68mV 窦性心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呈3:2房室传导)
心电图基本测量
QRS电轴:+58°, 心率:73bpm, P:0.11s, QRS:0.08s, P-R:0.12s, QT/ QTc:0.35/0.39s, Rv5:1.70mV, Sv1:0.81mV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P波未下传。
心电图基本测量 心电图诊断
QRS电轴:+22°,心率:53bpm, P:0.08s, QRS:0.07s, P-R:0.13s, QT/ QTc:0.42/0.41s, Rv5:1.29mV, Sv1:0.43mV 窦性心律,房性早搏伴心室内差异传导
常见心电图异常与正常波形比较
![常见心电图异常与正常波形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db616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d.png)
常见心电图异常与正常波形比较心电图是评估心脏功能和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观察心电图波形的特点和异常变化,医生可以判断心脏是否正常工作,诊断心脏疾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对常见心电图异常与正常波形进行比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心电图的诊断意义。
一、正常心电图波形1. P波:代表心房收缩的电信号,通常是正弦波形,其幅度一般不超过2.5毫伏(mV)。
2. PR间期:即P波至QRS波群的间隔时间,正常范围为0.12-0.20秒。
3. QRS波群:代表心室收缩的电信号,通常为尖峰或宽波形,其持续时间一般在0.06-0.10秒之间。
QRS波群的形态、幅度和方向可根据不同导联的特点进行评估。
4. ST段:位于QRS波群和T波之间的水平线段,正常情况下应处于基线水平或略微上抬或下沉。
5. T波:代表心室复极的电信号,通常为尖钝或圆顶形态,其持续时间应≤0.24秒。
6. QT间期:从QRS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跨度,可用于评估心室去极化过程的时间。
二、常见心电图异常波形1.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心房电活动紊乱,P波消失,代之以快速、无规律的心房颤动波形。
2.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心房电活动快速有规律,产生“锯齿状”P波,通常以2:1, 3:1或4:1的比例与心室收缩(QRS波群)进行传导。
3. 心室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PVC):心室提前收缩,P波消失,QRS波群宽于正常,常伴有明显的较大T波。
4. 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心室电活动紊乱,无规律、无节律的波形,且QRS波群无法识别。
5. 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包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阻滞程度不同,P波与QRS波群的关系也会出现相应的改变。
常见心电图分析
![常见心电图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a0e5cd192e45361166f572.png)
aVL导联ST段
上斜型、凹面
向上抬高0.15-
1.05mV,对应面
II、III、aVF
导联ST段水平
型压低0.125-
0.3mV,
V1-V4呈典型
34
异常Q波。 最新课件
急性下壁、正后壁与右室心肌梗死。II、III、AVF、V7-
V9、V4R导联ST段弓背型或凹面向上抬高0.1-1.0mV,I、
AVL、V1-V5导ST段压低0.15-1.10mV。
≥0.12s(室性逸搏)。本图心房率78次/分,心室率41次/分,QRS
宽大畸形(室性逸搏心律) 。 25
最新课件
右房肥大:本图为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电图,II、III、aVF 导联的P波呈高尖形,P波电压0.25~0.35mV。
26
最新课件
右房右室大:男
5岁(房缺)。
心电图特征:心
率96次/分,P-R
31
最新课件
T波改变:本图为高
血压性心脏病患者 的心电图。在aVR 导联T波正向, R
波为主的导联除 aVF导联外,T波 均不正常。II导T波 切迹,I、aVL、 V4-V6导联倒置、 V3导联正负双向。 V2导联QRS虽呈S 波为主,但V1已正 向,V2呈双向也属 不正常。
32
最新课件
急性心肌梗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图基本测量 QRS电轴:+66°, 心率:146bpm, P:/ , QRS:0.07s, P-R:/ , QT/ QTc:0.22/0.32s, Rv5:0.66mV, Sv1:0.16mV
心电图诊断 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基本测量 QRS电轴:+67°, 心率:180bpm, P:/ , QRS:0.08s, P-R:0.02s, QT/ QTc:0.19/0.30s, Rv5:1.21mV, Sv1:0.53mV
心电图基本测量 QRS电轴:+58°, 心率:75bpm, P:0.09s, QRS:0.09s, P-R:0.19s, QT/ QTc:0.37/0.38s, Rv5:1.35mV, Sv1:0.23mV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房性早搏(三联律)
心电图基本测量 QRS电轴:+68°, 心率:62bpm, P:0.09s, QRS:0.08s, P-R:0.19s, QT/ QTc:0.38/0.37s, Rv5:0.78mV, Sv1:0.73mV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成对室性早搏
心电图基本测量 窦性心律, QRS电轴:+60°, 心率:66bpm, P:0.10s, QRS:0.08s, P-R:0.15s, QT/ QTc:0.37/0.39s, Rv5:1.84mV, Sv1:0.59mV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插入型室性早搏
心电图基本测量 窦性心律, QRS电轴:+27°, 心率:61bpm, P:0.09s, QRS:0.09s, P-R:0.17s, QT/ QTc:0.37/0.39s, Rv5:2.00mV, Sv1:1.00mV
心电图基本测量 窦性心律, QRS电轴:+12°, 心率:65bpm, P:0.10s, QRS:0.09s, P-R:0.17s, QT/ QTc:0.39/0.43s, Rv5:1.77mV, Sv1:1.60mV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室性早搏二联律
心电图基本测量 窦性心律, QRS电轴:+50°, 心率:76bpm, P:0.09s, QRS:0.07s, P-R:0.16s, QT/ QTc:0.35/0.38s, Rv5:1.14mV, Sv1:0.70mV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室性早搏(双源性)
心电图基本测量 窦性心律, QRS电轴:-20°, 心率:83bpm, P:0.10s, QRS:0.09s, P-R:0.16s, QT/ QTc:0.36/0.40s, Rv5:1.87mV, Sv1:2.23mV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室性早搏(多型型),ST段水平压低(Ⅰ、V5、V6),T波低平
心电图基本测量 QRS电轴:+58°, 心率:73bpm, P:0.11s, QRS:0.08s, P-R:0.12s, QT/ QTc:0.35/0.39s, Rv5:1.70mV, Sv1:0.81mV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P波未下传。
心电图基本测量 QRS电轴:+22°,心率:53bpm, P:0.08s, QRS:0.07s, P-R:0.13s, QT/ QTc:0.42/0.41s, Rv5:1.29mV, Sv1:0.43mV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基本测量 窦性心律, QRS电轴:+41°, 心率:60bpm, P:0.09s, QRS:0.08s, P-R:0.15s, QT/ QTc:0.38/0.40s, Rv5:2.06mV, Sv1:0.42mV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窦性暂博。
心电图基本测量 窦性心律, QRS电轴:+41°, 心率:68bpm, P:0.09s, QRS:0.08s, P-R:0.15s, QT/ QTc:0.38/0.40s, Rv5:2.06mV, Sv1:0.42mV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房性早搏伴心室内差异传导
心电图基本测量 窦性心律, QRS电轴:+73°, 心率:69bpm, P:0.09s, QRS:0.07s, P-R:0.18s, QT/ QTc:0.35/0.38s, Rv5:0.83mV, Sv1:0.00mV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室性早搏三联律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Ⅱ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
心电图基本测量 窦性心律, QRS电轴:+69°, 心率:70bpm, P:0.10s, QRS:0.09s, P-R:0.23s,
QT/ QTc:0.39/0.37s,
Rv5:1.32mV, Sv1:0.68mV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呈3:2房室传导)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房室交界性早搏
纸速:25mm/s 灵敏度10mm/mV 滤波:0.03~60Hz
心电图基本测量 QRS电轴:+4°, 心率:70bpm, P:0.09s, QRS:0.08s, P-R:0.14s, QT/ QTc:0.38/0.41s, Rv5:1.15mV, Sv1:0.93mV
常见心电图的鉴别诊断
心电图基本测量 窦性心律, QRS电轴:+67°, 心率:51bpm, P:0.08s, QRS:0.08s, P-R:0.14s, QT/ QTc:0.40/0.37s, Rv5:1.29mV, Sv1:0.31mV
心窦性心律, QRS电轴:+89°, 心率:111bpm, P:0.08s, QRS:0.08s, P-R:0.12s, QT/ QTc:0.30/0.36s, Rv5:0.80mV, Sv1:0.30mV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房性早搏二联律
心电图基本测量 QRS电轴:+66°, 心率:73bpm, P:0.12s, QRS:0.84s, P-R:0.15s, QT/ QTc:0.37/0.42s, Rv5:2.21mV, Sv1:0.70mV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房室交界性早搏
心电图基本测量 QRS电轴:+90°, 心率:94bpm, P:0.09s, QRS:0.10s, P-R:0.12s, QT/ QTc:0.34/0.39s, Rv5:1.83mV, Sv1:0.93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