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史
中美交往历史回顾
1、中美两国应该增强经济和科技上的合作, 促进两国的共同发展。 2、中美应该达成一致,互相尊重主权和领 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3、两国应定期交换本国人才去吸收先进的 文化,并弘扬本国的传且美国“第七舰 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中国人民志愿军 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2年 美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5、1971年4月,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 华,先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小球转动了大球”,乒乓外交推动了世 界形势的发展。 6、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2月28日,中美两国在上海签订了《上海公 报》,奠定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基础。 7、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二、对于中美两国的交往与冲突,你有 何感想与启示?(5分)
答: 1、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与敌人,只 有永远的利益。 2、中美两国合则两益,不合则影响双方的 发展,而且不利于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中国的国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 提高。
三、回顾完以前的知识,让我们来畅
想一下未来,请你就中美交往提出一 些合理化建议。(4分)
中美交往历史回顾
一、 回首重大历史事件,让我一起来复习一下中 美两国历史上有过哪些冲突与合作?(6分)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犯中国的国家主要是英 法,美德是帮凶。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美国也作为侵 略中国的联合军中的一支,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而 入侵中国。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完全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1914-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和美国 都作为协约国参加了这次战争,最终获得胜利。
中美发展史
(三)美国领土的扩张
美国建国时的领土 是230万平方公里, 根据英国的圈地运动, 美国推行了西部运动, 即号召殖民者向西扩 张,当时西部是印第 安人的领地,殖民者 大量屠杀印第安人, 从1803年--1867年, 短短的几十年间美国 从大西洋沿岸扩张到 太平洋沿岸,又从俄 国手中买下阿拉斯加, 使其领土迅猛扩张到 目前的936万平凡公 里。
登陆多米尼亚
1960~1961
行动
对刚果采取军事
美国200年历史的侵略“美行”
1961 入侵老挝
对古巴进行封锁
1962-10-16
1964-8-10 对越南为期四年的轰炸 1965-3-8
对越南发动战争
1965-4-24
1970-3-18 1971-4-21
进攻多米尼亚
策动朗内发动政变 美国雇佣军入侵也门
1999-3-24
2001-10-7 2003-3-21
续8年之久
中国的由来
历史悠久五千多年文明古国。 四大文明古国,创造先前古代文明 的其他国家、民族已在历史舞台上 消亡了,只有中华民族在历史的舞 台上得到延续。中,意有以我为中 心的意思,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处于 领先的地位。
自强不息的民族
中华民族自诞生以 来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 秦统一了中国,汉武帝 时期,得到了扩充和延 续,在其发展中虽有唐 朝的鼎盛,但也有五代 十国的低谷,几千年的 封建统治,自给自足的 小农经济使封建制得到 延续,一定程度上也阻 碍了经济的发展。 在文化领域经历了十次大的灾难,自“焚书坑儒”到“文化革命”,而外族 的入侵更是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元清时期特别是近代列强对中国的掠夺使中 国经济走向崩溃的边缘,而只有,只有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拯救了中华 民族。
中美关系史纲
中美关系史纲1. #中美关系早期(1959-1971)中美关系追溯至1959年。
当年,蔡赴美,新政府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标志着美国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
1960年,美国将新中国从《国际银行条约》上移除,使新中国有望参加国际金融协定。
1962年,美国承认新中国的领土及政权完整,发表关于切断关系的声明,双方接触增进。
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建立了互认两国政府及增进双边关系的声明,掀开中美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气氛。
1971年,中国被接纳为联合国正式会员。
2. #关系恶化(1972—1978)中美关系在1972年发生显著的变化,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与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于上海重启新常态,双方重建正常外交关系并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这标志着两国正式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后双边关系出现大幅度变化。
1974年美越战争爆发,中美关系开始恶化,政治交往极其冻结,双方在联合国及其他舞台上相互抵制,经济文化交流受挫。
1977年,美国总统卡托签署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两国关系进行缓释。
1978年,美国总统卡托公开呼吁双边关系建设。
3. #关系改善(1979—1989)1979年,美国总统卡托访华,中美关系犹如碎片重新拼接,进入新的阶段。
1985年,中国政府正式同意美国建立驻华使馆,使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更加牢固。
1988年,中美双边会谈正式开始,双方就多个重大热点问题,包括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及朝鲜半岛问题等,进行积极沟通。
1989年,两国建立“国家关系法案”,尊重各国自主权及安全自卫权。
4. #关系现状(1990以来)1990年以后,中美关系开始稳步改善,两国领导人多次交换访问,双边交流不断深入和扩大;各领域专家会晤日渐密集,包括商业、文化、科学技术、教育、体育等多个领域,更为两国人民增进相互了解和友好关系打下了基础。
2010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超过5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美投资往来日益频繁,两国交往不断加深和加强。
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发展历程及原因(一)、近代中美关系一、1840—1942:侵略中国史实:1、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国是英法的帮凶;2、1860年华尔统领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3、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4、1919年操纵巴黎和会;5、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九国公约》,重新把中国置于列强的共同控制之下,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原因:1、中国社会制度腐朽落后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二、1942—1945:中美合作史实:1、1942年1月1日,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在战争中结为盟国互相援助。
2、雅尔塔会议。
原因:抗击共同的敌人法西斯,美英在亚太战场上需要中国的支持。
三、1945—1949:扶蒋反共,控制中国史实:1945年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原因: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企图称霸世界。
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一、1949—1971:敌视中国,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史实:1、美国在外交上孤立新中国。
入侵朝鲜,威胁中国。
2、1950年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3、阻挠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4、中国进行抗美援朝,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原因:新中国成立宣告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彻底失败;美苏冷战开始,敌视新中国;意识形态上的差异,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需要。
二、1972—1979:走向正常化,中美建交史实:1、1971年基辛格秘访中国2、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3、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原因: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国际影响力增强;改善中美关系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利于打破苏联对中国的威胁,实现外交环境的重大改善;国家利益的需要;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改善中美关系可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综合国力下降;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美国在侵越战争中失利三、1979—今:多方合作,摩擦不断,在曲折中发展史实:两极格局结束后一、密切合作: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二、矛盾冲突: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科索沃战争中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严重侵犯中国主权。
近现代中美关系史
近现代中美关系史◆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一)19世纪中期———美国开始加入侵华行例1、基本特点:追随着英法等西方国家加入侵华行例,尚无独立侵华政策,只是充当配角。
2、背景材料:(1)19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迅速进展,美国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要求对外侵略扩张;英国首先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美国不甘落后。
(2)美国此时只充当配角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如英法(根本原因);②致力于西部领土扩张;③致力于解决国内矛盾(南北战争);④致力于拉美的渗透和扩张,无力争锋亚洲。
3、主要史实:“条约”、“租界”、“帮凶”、“助剿”、入侵台湾。
4、主要影响:美国追随英法等国共同参与侵华,充当帮凶,破坏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条件。
(二)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在华的侵略势力迅速增长1、基本特点:(1)1899年“门户开放”政策提出,标志美国在侵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西方国家,而是有了独立的政策,从此美国在华的侵略势力不断加强。
(2)以扶植代理人和经济侵略(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为主要方式。
2、背景材料:(1)19世纪末美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跃居世界第一,对外加强扩张;(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大国无暇东顾,战后欧洲列强严重削弱,相反,美国实力大增,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全球推行“金元外交”,而东亚是其重点之一;(1920年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有利于美国远东扩张)(3)中国国内革命运动不断,战争频繁,政局动荡。
3、主要史实:(1)一战前:①资本输出;②“门户开放”政策;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④破坏辛亥革命,扶植袁世凯和直系、桂系、滇系等军阀。
(2)一战爆发后:①美日加强对中国的争夺,导致“府院之争”;②美国参战后,在华问题上对日让步,战后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法操纵会议,拒绝中国代表要求,把原属德国在山东的全部利益转让给日本;③1921—1922年操纵华盛顿会议通过……不断扩大侵华势力。
中美史理论重点总结汇报
中美史理论重点总结汇报中美史理论重点总结汇报中国历史和美国历史都是世界上最为悠久而丰富多彩的历史之一。
这两个国家的历史研究各有特点,其中的理论和观点也不尽相同。
以下是中美史理论的重点总结。
中国历史理论:1. 人民史观:中国历史重视人民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历史发展是人民群众实践的结果。
历史研究中,重要的强调是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2. 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历史理论强调社会、经济、制度等客观因素对历史变革的决定性作用。
历史研究注重探讨经济基础对社会的影响和决定作用。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观:中国的历史理论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将中国历史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
中国历史研究注重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来理解今天的中国。
美国历史理论:1. 民主主义历史观:美国历史研究重视美国的民主政治和价值观念。
历史研究中,人民的自由选择和政府的民主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者探索美国民主制度的源起和民主制度的运作。
2. 美国例外主义:美国历史研究强调美国作为一个特殊国家的历史经验和特点。
这一观点认为美国的历史具有独特性,无法符合外部模式,需要特别考虑美国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3. 文化历史学:美国历史研究注重文化和日常生活方面的历史研究。
这种研究方法关注社会中的文化变迁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总结:中美史理论在历史研究中各有不同的重点和特点。
中国历史理论强调人民的创造性和经济基础对社会的影响,而美国历史理论注重美国的民主政治、文化变迁和美国的独特性。
这些理论的发展和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并理解中美两国的历史和文化。
简述中美关系发展史
简述中美关系发展史中美关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中美关系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两国建交的时期,随着历史的演变,中美关系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转折点。
中美关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此之前,中美两国之间几乎没有直接接触和交流。
然而,随着中国的革命和美国的崛起,两国开始注意到彼此的存在。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美之间的联系开始增加。
美国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向中国提供了一定的援助。
但是,中美关系在20世纪上半叶并不友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两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是盟友,但在战后很快陷入冷战的对立阵营中。
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的民主资本主义体制形成了鲜明对比。
美国对中国的共产主义政权持有怀疑和敌意,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封锁和制裁措施。
然而,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1972年,中美两国签署了《上海公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这一事件被认为是中美关系的转折点,为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
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中美关系经历了快速发展。
两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美国企业投资,促进了两国经济的融合。
同时,中美两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合作也逐渐增加,包括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贸易自由化、应对气候变化等。
然而,中美关系并不完全没有问题和摩擦。
两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分歧,例如贸易不平衡、人权问题、台湾问题等。
这些问题时常成为两国之间的争议焦点,导致关系紧张和不稳定。
尤其是近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和科技竞争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2020年,全球爆发了新冠疫情,中美关系再度面临考验。
两国在疫情的起源、传播和应对等问题上存在分歧和争议,导致了更加复杂的局势。
然而,疫情也凸显了中美合作的重要性,两国在疫苗研发与分发、经济复苏等方面展开了一定程度的合作。
中美关系历史沿革
中美关系历史沿革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一直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
二战中,由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国卷入了战争,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日本法西斯,中美成为盟国。
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为了称霸世界,美国需要在中国建立一个稳定的、统一的亲美反共政府。
于是,美国积极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同时加强了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形成了独占中国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行了长期的封锁、禁运、孤立等敌对政策,还发动侵朝、侵越战争威胁中国安全,把海军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中美双方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 是中美双方逐渐产生外交意向的时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 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新中国在国际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美国开始谋求与中国对话。
1955年8月,中美两国在日内瓦, 1958年在华沙, 先后进行了两次大使级秘密会谈, 双方就台湾、贸易等问题进行了商谈, 到1968 年1月, 会谈举行了134次,但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1968年8 月,尼克松出任美国总统,中美关系开始有所突破。
首先,他指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重新考虑同中国的关系;然后,美国第七舰队的行动缩小到台湾海峡以内,并放松了对中国的贸易限制。
中国方面也领会了这些信号,1970年1月两国恢复了在华沙的大使级会谈。
不久,尼克松又请法国总统戴高乐等人把美国谋求与中国对话的想法转告中国政府,同时放宽美国公民访问中国的限制,后来又表示愿派一名高级密使秘密访问北京。
同年底,毛泽东主席在与访问中国的美国友人斯诺谈话时也明确表示欢迎尼克松访华。
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时期。
1971年 4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美国乒乓球队发出希望访问中国的信号,中国抓住这一历史契机,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1971年4月10 日,美国乒乓球队抵达北京,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称他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史上揭开了新篇章。
中美史中的名词解释题
中美史中的名词解释题中国和美国是两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大国。
在两国的交流互动中,一些特定的名词和概念经常出现,对于理解中美关系的发展和两国历史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美史中的名词解释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和名词。
一、“开放门户政策”与“闭关锁国”“开放门户政策”是一个重要的中美关系概念,指中国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旨在与外界发展经济和文化交流。
这一政策的重要里程碑是1899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该条约迫使中国开放更多城市并扩大外国在华经济特权。
从那时起,“开放门户政策”成为中国追求现代化和与外部世界接触的重要方针。
相反地,美国历史上也有“闭关锁国”的阶段。
这一名词起源于19世纪早期,指美国在某些时期限制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接触。
最著名的例子是1815年至1854年的“闭关政策”,这是封闭岛国的表现,禁止外国商船进入美国港口。
这种政策旨在维护本土产业和保护国内市场,但也阻碍了美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二、“移民”与“华人”在中美史中,“移民”和“华人”是两个相关但不相同的概念。
“移民”指的是个体或群体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行为。
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的美国,大量华人迁徙到美国西海岸地区从事低技术劳动,如铁路建设和农田工作。
这些早期的华人移民面临种族歧视和法律限制。
然而,他们的辛勤工作和奉献精神对美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之相关的是“华人”一词,它指的是中国人或中国裔人士。
在美国历史上,“华人”一词经常与种族歧视和排斥相关联。
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美国实行了一系列排华法,限制华人移民和居住。
这些法律和政策对华人社区造成了巨大影响,但华人社区逐渐崛起,成为美国多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十字路口”与“重要节点”“十字路口”和“重要节点”是两个概念,描述了中美历史上的重要时刻。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个“十字路口”的重要时刻。
由中美发展史看中美关系
由中美发展史看中美关系刘寒蕊近几年中美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想了解中美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必须先了解中美发展历史!1776年7月6日发表的《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的乾隆年间。
国富民强。
美国刚独立时仅有13个州,面积也不是很大,之后,美国政府通过政治手段和战争手段取得了几个州的土地,比如1819年夺取东西佛罗里达,1845年并吞得克萨斯,他们还通过经济手段花钱买了一些国土,比如1803年买的路易斯安娜地区。
路易斯安娜位于密西西比河以西,洛基山脉以东,南至墨西哥湾,并抵英属加拿大,地域十分广阔,南北长3000多英里,面积达82. 8万平方公里。
1803年4月30日美法双方签好条约。
美国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购得整个路易斯安娜地区。
路易斯安娜地区比原有美国领土多了一倍还多,使美国疆土翻了一番。
同时,这一地区的购买还扫除了美国西进运动的一大障碍,美国从此可以毫无阻碍的跃过密西西比河向西扩张,(比如1846- 1848年美国对墨西哥的战争。
通过这次战争美国夺取了墨西哥一半以上的领土)。
密西西比河这一“众河之父”成了美国的内河,对美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而在1796- 1805年间的中国,正是和砷大势搜刮民财,乾隆皇帝荒淫无度的时候。
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终于爆发了历史闻名的“白莲教起义”。
从这之后,中国开始一直走下坡路,再也不复往日的富强,“康乾盛世”的华丽外衣下是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
19世纪50年代,俄国同英国对抗加据,俄国面临阿拉斯加州的取舍选择,最终决定放弃这里,出售给它的英国对手的对手——美国,以建立缓冲地带,1867年3月30日,美俄签署割让条约,10月8日正式移交。
阿拉斯加州58. 6万平方英里,买入价仅720万美元,不久,这个寒冷荒凉的半岛上就发现了丰富的矿藏,随便一处的生产,就能抵得上整个阿拉斯加的换价,美国又得了个大便宜。
1840年道光帝年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了近代史时代。
中美外交关系史
中美外交关系史
此外,在人权、科技、地缘政治 等问题上,中美之间也存在着显 著的矛盾和分歧。这些分歧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关系的稳定 和发展
尽管如此,中美两国在全球性问 题上仍然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 例如,在气候变化、反恐、防止 核扩散等全球性问题上,中美两 国需要共同合作才能取得有效的 解决方案。此外,中美两国在全 球经济、金融等领域也存在着密 切的联系,需要相互合作以维护 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总的来说,中美关系的发展是一 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尽管两国 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和矛盾, 但也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未来 的中美关系将如何发展,取决于 两国政府和人民能否以开放、包 容、理性的态度对待彼此的差异 和分歧,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 应对全球性挑战和问题
-
XXXX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xx
时间:20XX.XX.XX
中美外交关系史
中美外交关系史
目录
中美外交关系史
1979年1月1日,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中美建交,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过程。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两国政府就建交中的 主要问题进行过多年谈判 1977年8月,美国国务卿万斯在北京同中国外长黄华举行正式会谈,美方抛出中美建交的 所谓前提条件。这次会谈就台湾问题虽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对双方了解彼此的立场很有 帮助 1978年7月至12月,中美双方在北京进行正式建交的秘密会谈,最后达成协议
中美外交关系史
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际:美国宣布立即断绝同台湾的"外交关系",在1979年4月1日前 从台湾海峡完全撤出美国军事力量和军事设施,并通知台湾当局终止《共同防御条约 》
中美关系史
中美关系史引言中美关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之间的外交、经济、文化交流以及两国之间的历史发展和相互影响。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全球政治、经济和安全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历史回顾早期交流早在19世纪,中美之间就存在着一些简单的贸易往来。
然而,正式的外交关系要追溯到1979年,当时中美两国才建立起正式的外交关系。
冷战时期在冷战时期,中美关系非常复杂。
中美两国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意识形态,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
双方在意识形态上存在对立,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的军备竞赛和地区冲突。
改革开放以及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实行经济改革开放,引入市场经济体制。
美国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之一,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取得了显著进展。
21世纪的合作与挑战进入21世纪后,中美关系继续发展,两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然而,两国之间仍然存在一些重大的挑战,如经济竞争、贸易争端、网络安全以及地缘政治利益的冲突等。
当前形势和挑战贸易争端中美贸易争端是当今中美关系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美国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制裁措施,采取了关税提高、限制技术转让等手段。
双方之间的贸易纠纷对两国乃至全球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技术竞争与网络安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中美两国之间的技术竞争逐渐升级。
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两国在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分歧和竞争,如5G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
地缘政治利益中国的崛起对美国的地缘政治利益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崛起引起了美国的关注,美国通过加强与亚洲盟友的关系来应对中国的崛起,导致了地缘政治上的紧张局势。
前景与合作机会尽管中美关系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但两国之间仍然存在合作机会。
在全球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公共卫生等全球性问题上,中美两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这些挑战。
结论中美关系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重要双边关系。
中美关系发展历程 ppt课件
罗斯福关于战后世界的构想中,中国扮 演着重要角色。他的“四大警察论”, 设想美、英、苏、中,以类似世界理事 会的方式来维持和平。把中国列入四强 部分是出于礼貌,部分是因为美国在亚 洲需要有一个支持者。因此,美国不顾 英国反对,支持中国成为了联合国安理 会常任理事国。
中美关系发展历程
一天也会走上东欧和前苏联共产党政权的路。美
国必须做它能做的一切来鼓励这个进程。
中美关系发展历程
小布什访华
• 直到1996年5月,美国国 务卿克里斯托弗表示,美 国愿意通过接触而不是对 抗来解决分歧,中美关系 才开始改善。1997年江泽 民访美,次年克林顿访华, 两国视彼此为“建设性战 略伙伴”。此后,尽管发 生美国导弹击中中国驻南 联盟大使馆事件,也没有 影响中美关系重回正轨。 1999年11月,两国就中国 加入世贸组织达成双边协 议。2000年,美国通过了 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 法案。
中美关系发展历程
1945-1949罗斯福与杜鲁门盟友撤离 中美反目
• 罗斯福关于战后世界的构想中,中国扮演 着重要角色。他的“四大警察论”,设想 美、英、苏、中,以类似世界理事会的方 式来维持和平。把中国列入四强部分是出 于礼貌,部分是因为美国在亚洲需要有一 个支持者。因此,美国不顾英国反对,支 持中国成为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巴基斯坦中转秘密访问北 • 2月27日,中美达成
京。为了躲避媒体,他先
《上海公报》,次日发
公开访问了南越、泰国、 印度等国,最后在巴基斯 坦的欢迎晚宴上假装肚子 痛,被送往总统别墅“治 疗和修养”。次日凌晨, 他登上了飞往北京的专机, 专程前来迎接的中方代表 和领航员早已在机内恭候
表——其中有一条显然针 对苏联:任何一方都不应 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 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 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 霸权的努力。一年之后, 双方又发布一份公告,同 意将共同“抵抗”任何国 家在“全球”建立霸权的
中美史知识点总结
中美史知识点总结尽管美国历史较为年轻,但是与中国一样,它也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两国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已经持续了上百年,对于理解两国的关系和彼此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会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中美史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个国家的历史。
一、古代时期在古代时期,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这条古老的贸易通道。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曾经对世界的其他地区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而美洲大陆最早被中国人知道是在15世纪,当时中国的郑和航海团到过非洲东岸,并且有传言称他们有可能到过美洲。
二、近代时期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逐渐加深。
美国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特别是19世纪末的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影响。
而在美国的领土扩张方面,美国通过对西部土地的征服和西移,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广阔疆域和 rich natural resources 的国家。
三、近现代时期20世纪,中美关系随着两国的崛起和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民主革命和改革开放的历程,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而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当代时期21世纪是中美关系发展的新时期。
随着中国和美国的崛起,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
在经济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了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
而在政治上,中美之间的各种矛盾和摩擦也变得愈加明显。
总结中美两国的历史是丰富而复杂的。
从古代的贸易往来到现代的全球影响,中美关系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通过了解中美史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两国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两国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为两国之间的合作提供更好的基础。
中美关系的演变从对抗到合作的历程
中美关系的演变从对抗到合作的历程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
自建交以来,中美两国经历了从对抗到合作的演变历程,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了无数令人瞩目的事件和重要转折点。
接下来,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中美关系的发展过程,以及对双方和全球的影响。
一、对抗时期(1949-1971年)中美关系在建交前的几十年里一直处于对抗状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破了中美合作的局面,美国随即宣布对中国实施封锁政策,并在朝鲜战争中支持南韩对北韩的军事进攻。
此后,中美两国成为冷战时期的敌对阵营,彼此对抗。
在这个时期,中美之间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如1950年的《朝鲜战争停战协定》,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等。
这些事件表明中美关系的紧张程度,并使两国之间的信任和合作进一步破裂。
二、联络时期(1972-1979年)1971年,中美关系出现重大突破,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总统的历史性访问奠定了基础。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实现了中美两国领导人的首次会晤,为中美关系的改善打开了大门。
尼克松访华后,中美两国通过多次高层交往和外交努力增进了彼此间的理解和沟通。
然而,这一时期仍然存在着较多的分歧和矛盾,特别是在不同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利益上。
三、正常化时期(1979-2001年)1979年,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的合法中国。
这一事件被视为中美关系的重大转折点,标志着两国关系从对抗向合作的趋势转变。
在这一时期,中美两国加强了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的双边协议和共同声明,开展了大规模的贸易往来,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然而,尽管中美关系在经济和文化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仍然存在着一些敏感和冲突的问题,如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和军事冲突等。
四、合作共赢时期(2001年至今)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中美关系史
专题复习:中美关系
新中国建立后的中美关系史
中日关系
表现:中日关系敌对。
具体史实: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事件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严重的经济危机引来了政治危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为了摆脱国内政治、经济危机和转嫁国内阶级矛盾。
经过:日本的侵略活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
在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进行局部抗战;
中国人民的抗日活动:西安事变;
在平津,二十九军奋勇抵抗,全国性抗战开始;
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结果: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八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
第三阶段:新中国成立~目前
表现:中日关系正常化,偶有摩擦事件出现。
具体史实:①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军费支出增加,引起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如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申请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1.你认为中美关系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见表格)
2.假如你是一位国家领导人,你认为应如何对待中美关系问题?()
3.如果在庆祝中美建交26周年大会上发表演讲,你准备讲那些史实?有什么感想()。
中美史考研题库
中美史考研题库中美史是指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历史关系,是中国外交史和国际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美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但真正深入的交流始于19世纪中叶,尤其是19世纪40年代的鸦片战争后。
两国关系经历了多次起伏,从最初的贸易往来,到后来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互动。
以下是一些可能涉及的中美史考研题目及其参考答案。
1. 中美关系的历史背景:- 简述中美两国最早的接触和贸易往来。
- 描述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中美关系的主要变化。
2. 中美关系中的几个重要事件:- 描述“门户开放政策”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 分析“珍珠港事件”后中美关系的转变。
3.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演变:- 阐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美关系的紧张状态及其原因。
- 讨论1972年尼克松访华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4. 中美贸易战及其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简述中美贸易战的起因和过程。
- 分析中美贸易战对两国经济及全球经济的影响。
5. 中美科技竞争的现状与未来:- 描述中美在科技领域的竞争现状。
- 预测中美科技竞争对两国关系及全球科技格局的长远影响。
6. 中美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状:- 回顾中美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如“乒乓外交”。
- 分析当前中美文化交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7. 中美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与互动:- 讨论中美在全球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议题上的合作与分歧。
- 分析中美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8. 中美关系的前景预测:- 基于当前的国际形势,预测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
- 讨论中美如何通过合作与对话,促进两国关系的稳定与发展。
以上题目仅为示例,实际的考研题库可能包含更广泛的内容和更具体的问题。
考生在准备考试时,应深入研究中美关系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当前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同时,也应关注中美两国在不同领域内的互动,以及这些互动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通过全面而深入的学习,考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中美关系的复杂性。
历史中美知识点梳理总结
历史中美知识点梳理总结一、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1840年至1842年,中国爆发了著名的鸦片战争。
此次战争由于中国国内国力衰弱、清政府的腐败以及英国对中国的贸易要求而导致。
最终,中国在南京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接着在1856年至1860年,中国再次与英国和法国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在1860年签订了《天津条约》。
这两次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形象和国家利益都造成了重大伤害。
二、华盛顿会议在1899年至1900年,中国再一次成为了欧洲列强和美国的争夺目标。
这时美国提出了开放门户政策,以维护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在1900年,美国联合英国、德国、日本、法国和俄国等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国际会议,讨论解决对中国的控制和冲突。
这场会议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
三、中美关系的发展20世纪初,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宣告成立了中华民国。
美国作为世界大国之一,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支持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到了抗战时期,美国对中国展开了援助,中国的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得到了美国的支持。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美关系出现了重大的变故。
美国先是采取了禁运和制裁的政策,与中国政府决裂。
接着两国发生了朝鲜战争、中国战略攻势、金门炮战等一系列冲突。
四、尼克松访华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访问了中国,这是中美关系的重大转折点。
两国领导人重新坐在一起进行了会议,确认了两国间的共同利益,以及对当时国际形势的看法。
双方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承认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统一问题,美国承认已有的两国一中的政策,并撤回驻台大使馆。
五、中美建交和改革开放1979年,中国和美国正式建交,在联合国大会上相互承认了对方政府和领土。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两国开始全面深化交流和合作。
同年,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对外国投资和合作更加开放。
中美史
红山文化前3500年前后分布内蒙古东部,辽宁东部和南部以及河北北部,他的重要特征是有大量的祭祀遗迹,包括墓葬中的玉器。
玉龙(碧绿色岫岩玉琢磨而成)良渚文化前3300到前2200分布在浙江北部,上海和太湖流域玉宗(礼器)仰韶文化前5000到前3000 仰韶文化彩陶因首先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
河南、陕西等黄河中上游地区属于这一文化系统(网纹船形彩陶壶,彩陶盆纹五鱼纹)半坡类型发现于西安半坡,宝鸡北首领(彩陶鱼纹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1器物有平地钵,直口尖底瓶,卷岩浅腹圈底盆等2图案种类纹样一般分布在口沿,内壁或外壁的上半部,图案多动物形象,人面鱼纹,鹿纹,几何纹庙底沟类型最初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 (花瓣纹彩陶盆,彩陶缸外壁绘) 曲腹形较多见,绘制部位集中在口沿和腹部外壁图案,鸟纹,蛙纹,花瓣纹等植物纹,几何纹(弧边三角,圆点)兵马俑的艺术特点.①这些兵马俑,阵列有序,军容严整,是“奋击百万,战车千乘”的秦王朝军的缩影,以宏伟浩大的气魄歌颂了秦始皇率军“横扫六合,威振四海”,统一中国的业绩,体现了泱泱大国和时代的勃发精神.②兵马俑的塑造手法非常写实,将士、战马与真马、真人相当,服饰、装束都很逼真,容貌神情各不相同.③不同的容貌神情又是统一在全军威武雄壮的气势之中,无数自立静止的重复,给人以整齐一律之感,构成了秦俑丰富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的美学特点.帝国的威力在艺匠的手下表现得无以复加.画像石山东肥城孝堂山郭氏祠——《大王车》《战斗图》嘉祥武氏祠——《闵子蹇御车图》《荆轲刺秦王》《王陵母》《泗水取鼎》沂南画像石汉代画像砖作品有《戈射割禾图》《乐舞百戏画像砖》《西王母》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煌莫高窟三大石窟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 ,艺术表现在艺术创作和理论建树两方面.在艺术实践上,师承卫协,继承发展了卫协艺术风格,将中国绘画以线造型的方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用线紧劲连绵,线条运转优美流畅,富有节奏,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 顾恺之在绘画上的另一个特色是塑造人物不再单纯满足于外表的肖似和姿态动作的生动自然,非常注重“传神写照”善于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使他的作品有一种精润而生动内在魅力.《女史箴图》《烈女仁智图》《洛神赋图》顾张僧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术史》复习范围一、基础知识1、最早壁画: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遗迹,是辽宁建平、凌源交界处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或用赭红色画成勾连文图案,或用赭红间黄白色彩描绘三角纹图案。
2、《舞蹈纹彩陶盆》所属文化:马家窑文化3、莲鹤方壶及其纹样:春秋中期河南新郑出土盖顶莲瓣丛中企立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壶身附有龙虎4、战国长沙出土两幅旌幡性质的帛画的名称:人物龙凤帛图、人物御龙帛图5、霍去病墓石刻的时代:西汉地点:陕西兴平道常村西北代表性作品:马踏奴隶石刻6、画像石定义:雕刻着不同的画面,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祠或石厥的建筑石材。
画像砖定义: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与画像石类似。
7、顾恺之的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传•仁智图》8、王羲之的书法代表作:《兰亭序》、《官奴贴》、《姨母帖、《奉橘贴》、《快雪时晴贴》、《乐毅贴》、《黄庭经》9、秦朝统一文字:小篆10、北朝建造的佛教石窟有哪些?(4个):宾阳洞、古阳洞、莲花洞、石窟寺洞11、昭陵六骏是谁的陵墓雕刻:唐太宗李世民12、唐代的草书书法家有哪些:张旭、怀素13、唐代著名的画马画家:曹霸、韩幹、陈闳14、唐代遗存的四座重要寺塔建筑名称与所在地点:西安大慈恩寺大雁塔;西安荐福寺小雁塔;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河南登封法王寺塔15、张彦远的画学著作:《法书要录》(书法); 《历代名画记》(绘画)16、江南画派的代表人物:董源17、郭熙及其山水画论著作:北宋山水画家,字淳夫,《林泉高致》18、《清明上河图》作者:宋张择端19、《千里江山图》作者:宋王希孟20、元四家及其艺术特点: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以绘画作品鲜明的表现他们的心境和生活情趣,反应了对于现实生活的消极,淡泊,逃避的态度21、永乐宫道教壁画的地点:山西22、“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作者:王冕23、南北宗是谁提出的:明代董其昌在《画旨》一书中提出;内容:尚率真、轻功力、崇士气、斥画工、重笔墨、尊变化、黜刻画。
24、成化鸡缸杯的工艺种类:“斗彩”瓷器25、吴门四家及其代表作:沈周《东庄》,文征明《真赏斋图》,唐寅《落霞孤鹜图》,仇英《桃源仙境图》26、清代木版年画的制作中心: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杨家埠27、清代中期至民国时期中国画的重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姑熟派:(萧云从);金陵派(龚贤);海派:(早:张熊,朱熊,任熊等,晚:吴昌硕,任伯年等);江西派(罗牧);虞山派(王鉴,王翚),黄山画派(戴本孝,梅清,梅庚等)二、名词解释(字数在150~300字之间)1.青铜礼器:是商周统治集团用于祭祀,丧葬,朝聘,征伐,宴饮,赏赐,婚冠等场合的青铜器。
按照当时的贵族身份等级制作使用,由器种,型制,大小组合关系体现严格的社会等级次序。
2.六法:中国画术语。
品评人物画的六项标准,南朝谢赫《古画品录》所举“六法”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列为首要之法。
”其后论者益众,并逐渐应用到山水、花鸟等画料,且已习惯地成为“中国画”的代名词。
3.《黄州寒食诗帖》:此诗帖系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遭贬黄州时所写诗两首,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达到“心手相畅”的几近完美的境界。
4.波臣派:明代人物画流派之一.为曾鲸始创始人.曾鲸,字波臣,故称"波臣派".受西方油画的影响,将中国画的线条水墨和西方画的光影明暗相结合,既有中国画的意境同时又兼具西方画的体积与质感。
是西方油画与中国画最早的完美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物肖像画派。
5.四僧:是指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弘仁四位出家为僧的画家。
前两人是明宗室后裔,后两人是明代遗民,4人均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他们借画抒写身世之感和抑郁之气,寄托对故国山川的炽热之情。
艺术上主张“借古开今”,反对陈陈相因,重视生活感受,强调独抒性灵。
三、简答题(要求字数在300~500字之间)1、宋代绘画繁荣兴盛体现在哪几方面?宋代绘画为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其巨大价值在于丰富艺术表现的手法,运用提炼精粹而纯熟的描绘技术,直接并间接地反映了现实生活。
在历史上宋代的绘画(和明清的版画)在内容的现实性表现的艺术性方面比较最接近人民群众的爱好与要求。
1)宋代绘画内容,转向生活中的形象描写,注重真实的具体的描写,能够通过瞬间的景象,具体地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一定关系和在生活中的神情动态,当时汉族与外族间的关系在绘画中也得到了反映。
表现自然景物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在宋代充分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有特别重要地位的体裁。
2)宋代绘画艺术技巧上有重要的创造,着重人物的精神状态及思想情绪的表现,着重山水花鸟的动人的美的意趣,围绕着阐明及突出主题的要求自由地而且灵活地组织画面,不受任何机械法则的支配,善于抓住对象外形特征进行提炼形象等等。
宋代绘画艺术技巧的创造使中国绘画的样式特点逐渐形成,并日益增强了其从思想上及情感上影响人的力量。
3)宋代一些士大夫和统治阶级中人直接从事绘画活动,对于绘画艺术的繁荣和提高在某一阶段上也有促进的作用,他们对于笔墨诸因素的艺术效果的重视与有意识的追求,也使绘画艺术有了新的表现,并为绘画技术积累了新的经验。
2、宋瓷工艺的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宋代陶瓷处于高度繁荣和发展阶段,除为供应宫廷贵族烧造的高级陶瓷以外,民间需要的陶瓷也大大超过往代,陶瓷生产遍及全国,南北各地都有名窑。
辽金地区吸收汉族工匠的制陶技术,也根据其需要和审美爱好创造出带有民族和地区风格的陶瓷工艺品。
因此,在统一时代风格的基础上又呈现出南北不同地区群芳竞艳的局面,形成多种不同体系。
宋代陶瓷仍以青瓷和白瓷为主,但也发展了釉下彩绘瓷和各色窑变的彩釉瓷。
官窑规模庞大,技术精湛,民窑中技艺精绝者也被政府指定烧造供物。
由于手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宋代陶瓷在技术上和艺术上都有很高成就,成为宋代工艺美术品中最为突出的一种。
3、元四家的艺术特点?吴镇:精于诗文书画,善画山水及墨竹,饱含诗意,画风清新可喜,笔墨雄秀清润,气象苍茫。
王蒙:运笔和写景富有层次变化,构图喜欢满满当当,撑足纸面,色彩对比强烈,用笔老辣朴实。
黄公望:他的山水"峰峦浑厚,草木华滋",善作水墨和浅绛两种山水。
具有"气清质实,骨苍神腴"的艺术风格。
倪瓒:所画山水主要表现太湖一带风光,看似简单而意境清幽深远,荒寒萧索,景中多不画人,带有孤独寂寞的情感色彩。
他们的山水重于笔墨,讲求风格,但仍有一定山水依据;在作品中通过山水抒发一定理想,并题跋诗文加以阐述。
形式上重水墨,或稍加淡色浅绛,形成不同面貌。
但情调多流于伤感、淡泊、孤寂,反映了时代动乱中无可奈何的情趣。
4、扬州和上海作为十八,十九世纪的绘画中心,其社会氛围有什么特征(即扬州八怪和海上画派的出现的历史背景):1)在十八世纪的扬州,商业的繁荣,佳通的便利,艺术市场的开发,吸引了众多的画家在此集聚,市民阶层的扩大及其对艺术求新,求变得要求使得画风上的异端渐为大众所接受,加之清初野逸派画家先后在扬州的活动已为士人树立了风格取法的榜样。
导致这时期南方以扬州为首的绘画繁荣氛围。
2)在十九世纪,上海开埠之后,工商业的发展活跃了这里的艺术市场,吸引了江浙一带的众多画家。
海派善于把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将明清大写意水墨画技法和金石艺术中刚健雄强的审美特色,强烈鲜艳的色彩融会贯通,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形成雅俗共赏的心风貌。
5、两宋山水画的成就?宋代山水画继五代之后发展的更为成熟,皇帝、贵族、士大夫文人及富户商人都对山水画发生了兴趣。
作品有装饰于殿堂厅室的巨幅壁画和屏风,也有绘于卷册展放案头的小幅。
此时名家辈出,风格多样,画家继续重视深入观察体验自然景物,技巧上有了巨大创作。
北宋山水画主要沿袭五代以荆、关为代表的北方画派,着重塑造黄河两岸关洛一带的山水形象。
靖康之变,宋室南渡,随着绘画中心转向南方,画家们更致力于塑造秀丽的江南山水形象,画风由北宋的雄壮浑厚转化为空灵雅秀,号称南宋四家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以清奇峭拔的形象和简洁的笔墨章法开创了山水画的新天地。
四、作品赏析,了解以下作品:1、弋射收获画像砖:成都出土,画面分上下两层。
上层为弋射场面:荷池岸边枯树下,两人张弓仰射,天空雁鹜惊飞。
其中一位射者仰身向后,右肘着地,作用力拉弓状,射者身后都有绑线架。
那雁鹜惊飞的紧张,猎人沉着的神态,特别是猎手富有弹力的丰满肌肉和引弓待发所蓄积的力度,充满着紧张、力量和韵律感,体现出一种气势。
弋射场面以天远鸟征的画法来填充空间,远近对象的比例大小不一样,填塞的附加物已逐渐被淘汰,这样加强了空白的空间效果,表明当时的四川工匠处理空间结构的能力较前人有了进展。
远处的树木稀疏的枝叶和水中的莲蓬都暗示了秋天的景色,与下层的收获场景相关联。
下层是收割场所:两人持镰割稻,三人在后拾稻捆束,一人送食,手提篮,肩挑稻束,生动地再现了蜀地收获季节的繁忙景象。
整个画面上下虽然是两种活动,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洋溢着亲切的生活情趣,犹如一幅耐人寻味的抒情风俗小品。
2、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该画像砖出土于1959年,江苏南京西善桥的南朝墓室中。
画像由200多块墓砖组成,人物形象皆作线雕而凸现在画面上。
画家捉刀如笔,准确生动,南壁为嵇、阮、山、王四人,北壁为向、刘、阮、荣四人,人物之间以银杏、垂柳、松槐相隔。
八人均席地而坐,但各以一种最能体现自己个性的姿态来表现,有的抚琴啸歌,有的颔首倾听,有的高谈玄理,有的舞弄如意,人人宽衣博带,孤傲高雅;崇尚老庄之情,追求个性之心,溢于画面。
士族知识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画像砖上得到充分地表现。
3、簪花仕女图:此图用笔朴实,气韵古雅。
画中描写几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情景,向人们展示了这几位仕女在幽静而空旷的庭园中,以白鹤、蝴蝶取乐的闲适生活。
“虽然她们逗犬、拈花、戏鹤、扑蝶,侍女持扇相从,看上去悠闲自得,但是透过外表神情,可以发现她们的精神生活却不无寂寞空虚之感。
此图没有花园庭院的背景,只绘了5位仕女和一名侍者。
她们那高髻簪花、晕淡眉目,露胸披纱、丰颐厚体的风貌,突出反映了中唐仕女形象的时代特征。
4、韩熙载夜宴图:在用笔设色等方面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韩熙载面部的胡须、眉毛勾染的非常到位,蓬松的须发好似从肌肤中生出一般。
人物的衣纹组织的既严整又简练,非常利落洒脱,勾勒的用线犹如屈铁盘丝,柔中有刚。
敷色上也独有匠心,在绚丽的色彩中,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