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德育概述

第一节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一、德育的概念

广义的德育泛指一切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对社会成员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

的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家庭德育、学校德育。

狭义的德育指学校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

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的活动。即教师有目的地

培养和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活动。

西方“小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中国“大德育”:培养受教育者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法制品质和心理品质。1995年《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规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初中品德课程学习四领域: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中学德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

二、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与保障。

2、德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政治公民奠定基础。公民社会的成熟度取决于政治公民的素

质。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是现代德育的重要内容。

3、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第二节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德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不仅

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一、新时期我国德育目标的制定

1、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

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2、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

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学习;初

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

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

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3、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

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

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

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二、新时期我国德育目标的特点

1、注重对学生基础性品质的培养。包含基本品格、文明行为及心理品质。

2、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力。包括道德选择力、辨别力和批判力等自主力的发展。

3、具有鲜明的层次性。既有德育总目标,也要德育子目标。小学—初中——高中。

第一层次是培养爱祖国、守法、明德的公民;

第二层次是培养具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高思想觉悟的社会主义者;

第三层次是使少数优秀分子成为共产主义者。

4、注重社会要求和个人发展统一。注重全面性,强调德育的公私兼顾。

5、注重继承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第三节德育内容

一、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

1、德育目标制约德育内容的性质。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教育。

2、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3、当代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了德育内容的针对性。

二、德育内容的范畴

1、政治教育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憎分明的政治立场的教育。它反映的是一定社会政治理论和社会行为规范。

包含:爱国主义教育(核心地位)、公民意识教育、民族意识教育、社会主义制度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阶级教育等。

2、思想教育通过某一类思想去武装和占领学生的头脑,让学生去思,去想,最终形成一

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根本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学生的头脑。

包含: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

3、道德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形成符合社会规范

的道德品质。

如:同情、无私、正义、诚实、宽容、尊重、关爱、公道等。

4、法律教育对一个公民进行应该具备的法制观念和法律规范的教育,使学生知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

5、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教育。

一、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来说,心理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

质,促进学生的心理机能和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二、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来说,是要排除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

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针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来说,是要实施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教育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辅导。

第二章德育过程

第一节德育过程的概念与结构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指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教育影响,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品德的过程。

德育过程VS品德的形成过程

德育过程:一种教育活动的过程,它强调教育者如何把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品德的过程。两者的关系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学生的品德形成是在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下实现的,教育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德育过程只是学生品德形成一个重要途径,两者不能混淆。

品德的形成过程:个体品德方面的知、情、意、行,由简

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

程。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影响过程,包括:

1、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个人或团体,德育过程中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德育的对象(个体和群体),既是德育的客体,也是德育的主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