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功能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肾脏和肾功能的临床生物化学检测
![肾脏和肾功能的临床生物化学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a3ba69301eb91a37f0115c51.png)
滤过的结果
血细胞不能通过 分子量>7万的大分子不能通过 中低分子量的蛋白可部分通过 分子量<4万的小分子自由通透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滤过膜
滤过作用机制:
分子屏障:内皮窗孔(40-
100nm,起始屏障)、基底膜微 纤维网 孔(4-8nm,最主要的屏 障)、足细胞足突裂隙(7nm,
高超过30mg,30-300mg/24h,临床称微量白蛋白尿。
临床意义:是肾小球滤过膜早相损伤的灵敏指标。
二、肾功能的临床化学检测---肾小球滤过膜
选择性指数(SPI)分子屏障损伤时的评价指标
CIgG SPI= =
CTRF
尿IgG/血清IgG 尿TRF/血清TRF
尿蛋白选择性指数可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膜的病变程度、预后及指
二、肾功能的临床化学检测
(一)、综合 评价试验
(二)、肾小 球功能评价
(三)、肾小 管功能评价
肾清除试验
肾小球滤过率
重吸收功能
肾小球滤过膜 功能完整性
肾小球滤过膜 损伤程度评价
肾小管损伤标 志物
肾小管损伤情 况预测
二、肾功能的临床化学检测---综合评价试验
定 指双肾于单位时间内,能清除多少毫
肾义
相对应,是实验室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常用指标。
尿毒症及终末期 20
失代偿 期
代偿期 80
正常
二、肾功能的临床化学检测---肾小球滤过率
血尿素与血肌酐(粗略评价指标)
BUN
CR
来源 代谢 意义
蛋白代谢终产物
肾小球完全滤过,肾 小管重吸收近50%
一定程度上较灵敏的 反映肾小球滤过率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85a4b024f78a6529647d538a.png)
×每分钟尿量(ml)
标准化Ccr=CCr×标准体表面积(1.73m2)/个体体表面积
参考区间
男性:85~125ml/(min·1.73m2); 女性:75-115ml/(min·1.73m2)。
23
临床意义
Ccr能较早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并估计损伤程度:灵敏、 可靠
Ccr <80 ml/(min·1.73m2)------有损伤 Ccr 50~80 ml/(min·1.73m2)----不全代偿 Ccr 25~50 ml/(min·1.73m2)-----不全失代偿 Ccr < 25ml/(min·1.73m2)-------衰竭(尿毒症期) Ccr <10ml/(min·1.73m2)---------尿毒症终末期
2
第一节 概述
一、尿液的生成与排泄
(一)肾脏的基本结构
肾为成对的扁豆状,红褐色,位于腹膜后脊柱两 侧的浅窝里。由肾实质和肾盂组成。肾实质分为两层, 外层为皮质,内层为髓质。肾皮质由肾小球、肾小囊、 近端小管、髓袢和远端小管组成。肾髓质由集合管、 肾锥体、肾乳头、肾小盏、肾大盏组成。
3
肾单位是肾脏最基本的功能和结构单位,人每
300mg/24h;随机尿mAlb<300mg/gCr 临床意义: 尿mAlb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 断指标,是判断肾小球受损程度的重要蛋白, 是糖尿病性肾病最早期的生化指标。
41
3. 尿蛋白选择性指数
选择性蛋白尿:尿中少量中大分子蛋白质,以白蛋 白为主。肾脏疾病轻 非选择性蛋白尿:大量大分子蛋白质。肾脏疾病重
由于血肌酐和尿素浓度反应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较不 敏感,用于作为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指标更有临床应 用价值。
36
氨甲酰血红蛋白测定 CarHb (carbamylated hemoglobulin)
第五、七章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及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
![第五、七章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及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814fa2465a8102d276a22f9b.png)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及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肾功能检查一.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决定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滤过膜通透性是滤过的结构基础;有效滤过压是滤过的动力;肾血浆流量是滤过的物质基础。
(一)内生肌酐清除率():[原理]在严格控制饮食和肌肉活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血中肌酐是由肌肉的代谢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称为内生肌酐,正常人血中常保持恒定的水平。
肌酐经肾小球滤出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排泄量很少,肾在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内生肌酐清除率,相当于肾小球滤过率,是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最常用的试验。
[标本采集方法](1)检验前连续低蛋白饮食共3天,每日蛋白质入量应少于40g。
禁食肉类,避免剧烈运动。
(2)第4日晨8时排净尿液,收集此后24h尿液,容器内添加甲苯防腐。
(3)试验日抽取静脉血2-3,与24h尿液同时送检。
[参考值]成人 80~120(1)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是较早反映的敏感指标。
(2)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临床上根据可对肾功能进行分期2.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浓度测定[原理]血肌酐()和血尿素氮()的浓度取决于机体的分解代谢与肾脏的排泄能力。
在摄入食物及体内分解代谢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其血浓度取决于肾排泄能力,因此,和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功能的损害程度,是常用的肾功能指标。
[测定方法]:目前肌酐测定中最重要的方法有反应法及酶偶联法。
:二乙酰一肟显色法,脲酶—波氏比色法等。
[参考值]:血清男性53~106μ女性44~97μ:成人3.2~7.1[临床意义]1.非早期肾功能损伤指标,常在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受损时才明显升高。
2.在慢性肾衰竭尤其是尿毒症时升高程度与病变严重性一致①肾功能代偿期:<178 μ,<9②肾功能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178 μ,>9③尿毒症期:>445 μ,>20。
[评价]作为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来说,比准确、稳定,基本上不受饮食、高代谢等肾外因素影响。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实验室检查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实验室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c767eb0c25c52cc58bd6be7a.png)
Ccr:(Ucr*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cr
参考值:根据体表面积标准化后为80-120ml/min /1.73m2。
临床意义: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Ccr< 80ml/min时,提示肾功能有损伤。Ccr 50-80ml/min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Cc r25~50ml/min为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Ccr<25ml/min为肾功能衰竭期(尿毒 症期),CCr10ml/min为尿毒症终末期
效上,较单次血尿素、肌酐测定更有价值。
6.中分子物质测定 中分子物质是指血清 中分子量在200—3000的物质,是引起尿 毒症患者诸多并发症的主要毒素,包括甲 基胍、胍基乙酸、酚、羟基酚酸、芳香烃 、吲哚类物质、胺和多胺类等。测定尿毒 症患者血清中中分子物质,对于估计疾病 的严重程度及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有一定 价值。目前临床上大多用高效液相层析测
在血清或血浆中较为稳定,待测血标 本低温储存数星期乃至数个月亦不降 解,血浓度检测的重复性良好,变异 系数<3%,且血清中胆红素、血红蛋 白和甘油三脂等物质均对测定无干扰 作用,因此适用于在临床上常规应用 。
临床意义:血cysC是一种可反映肾小 球滤过功能的较为理想的内源性物质 ,其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良好的线 性关系,线性关系显著优于血肌酐, 因而能更精确反映GFR,特别是在肾 功能仅轻度减退时,敏感性高于血肌
(1)酚红排泄试验(PSP):酚红注人体内后,94%由近 端小管上皮细胞主动排泌,从尿液排出。酚红排泄 试验操作和测定十分方便,酚红排泄率是临床常规 判断近端小管排泌功能的粗略指标。酚红排泌试验 受肾血流量及其他肾外因素影响较大,对肾小管功 能敏感性低。PSP分为静脉注射法和肌肉注射法两 种。肌肉注射法准确性差,故一般不采用。试验时 静脉注射6g/L的酚红lml,测定2h内尿酚红量,计 算酚红排泄率。
临床生物化学检查(肾脏疾病实验室检查)
![临床生物化学检查(肾脏疾病实验室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96e9a0dff524ccbff021846e.png)
Scr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 退 1)急性肾衰竭,Cr进行性↑,为器质性损害的 指标。
只有当GFR下降到正常的1/3时,Scr才明显↑, Scr不能代表Ccr测定,不能反映肾早期损害的 程度。
Scr临床意义
2)慢性肾衰竭Scr与病变程度一致:
肾衰竭代偿期 Scr<178μmol/L
衰、 3.体内蛋白质分解过多或摄入过多:急性传染
病、高热、上消化道出血、大手术、甲亢
肾小球滤过功能测定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Ccr) 血清肌酐测定(Scr) 血清尿素测定(SBUN) 血清尿酸测定(SUA) 菊粉清除率测定 血β 2-微球蛋白测定
血清尿酸测定 (serum uric acid,SUA)
肾脏疾病实验室检查
肾脏的结构
肾脏的功能单位——肾单位
肾单位的组成:
- 肾小球:滤过
远曲小管:浓缩,稀释 - 肾小管
近曲小管:排泄
180L肾小球滤液
近曲小管
HCO3-,NaCl优先重吸收 葡萄糖,氨基酸完全重吸收
1/3原液(≈60L)
髓袢
水,钠重吸收
18L(10%)
远曲小管 浓缩,稀释
集合管(1L)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Ccr)
内源性:体内肌酸脱水 肌酐来源
外源性:食物 大部分经肾小球滤过 肌酐排泄 不被小管重吸收,小管排泄少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endogen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
定义: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
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 生肌酐清除率。
﹡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及肾衰竭 ﹡白血病及肿瘤 ﹡应用噻嗪类利尿剂(抑制肾小管排泌尿酸) ﹡长期禁食及糖尿病(酮体竞争抑制近端小 管尿酸排泌) ﹡子痫(肾血流量减少)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及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及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bcb481b42e3f5727a4e9627f.png)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及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肾功能检查一.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决定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滤过膜通透性是滤过的结构基础;有效滤过压是滤过的动力;肾血浆流量是滤过的物质基础。
(一)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原理]在严格控制饮食和肌肉活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血中肌酐是由肌肉的代谢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称为内生肌酐,正常人血中常保持恒定的水平。
肌酐经肾小球滤出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排泄量很少,肾在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内生肌酐清除率,相当于肾小球滤过率,是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最常用的试验。
[标本采集方法](1)检验前连续低蛋白饮食共3天,每日蛋白质入量应少于40g.禁食肉类,避免剧烈运动。
(2)第4日晨8时排净尿液,收集此后24h尿液,容器内添加甲苯防腐。
(3)试验日抽取静脉血2-3ml,与24h尿液同时送检。
[参考值]成人 80~120ml/min(1)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Ccr是较早反映GFR的敏感指标。
(2)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临床上根据Ccr可对肾功能进行分期2。
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浓度测定[原理]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的浓度取决于机体的分解代谢与肾脏的排泄能力。
在摄入食物及体内分解代谢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其血浓度取决于肾排泄能力,因此,Scr和BUN 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功能的损害程度,是常用的肾功能指标。
[测定方法]Scr:目前肌酐测定中最重要的方法有Jaffe反应法及酶偶联法。
BUN:二乙酰一肟显色法,脲酶—波氏比色法等。
[参考值]Scr:血清男性53~106μmol/L女性44~97μmol/LBUN:成人3。
2~7。
1mmol/L[临床意义]1.非早期肾功能损伤指标,常在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受损时才明显升高。
2.在慢性肾衰竭尤其是尿毒症时升高程度与病变严重性一致①肾功能代偿期: Scr <178 μmol/L,BUN〈9mmol/L②肾功能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 Scr >178 μmol/L,BUN〉9mmol/L③尿毒症期: Scr >445 μmol/L,BUN>20mmol/L。
肾脏功能检验(生物化学检验课件)
![肾脏功能检验(生物化学检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59f11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4.png)
02 尿素(urea)
是蛋白质代谢终产物,产生的量取决于蛋白质摄入量 和肝脏功能。
尿素占血中非蛋白氮化合物总量的45%。可自由通 过肾小球滤过膜。仅有少部分尿素经由胃肠道及皮肤排 出,因此,血清尿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肾小球的 滤过能力。
1770 1416 1062 708 354
正常GFR百分比
120 100 80 60 40 20
BUN 112 98 84 70 56 42 28 14
0 GFR(ml/min)
(二)血清肌酐的测定
肌酐(creatinine,Cr)是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谢的最终 产物。人体内肌酐包括两部分:
外源性肌酐:由食物摄取; 内源性肌酐:由肌肉组织代谢生成。 肌酐是小分子物质,不与血浆蛋白结合,由肾小球滤 过,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仅少量被肾小管分泌到尿液中, 因此,在控制外源性肌酐摄取时,测定血清肌酐可作为肾 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
Jaffe反应法(苦味酸法CREA-J):肌酐与碱性苦味酸作 用,510nm处比色分析。
OH-
苦味酸十肌酐
黄红色化合物
酶偶联速率法(CREA-S):肌酐在肌酐水合酶催化下生 成肌酸,然后在肌酸激酶、丙酮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偶 联作用下,使NADH氧化成NAD+,在340nm处监测吸 光度值降低速率,推出肌酐含量。
苦味酸生成红色,这些物质统称为假肌酐。
点 由于假肌酐也存在于红细胞中,因此测定肌 酐时采用血清或血浆作为标本,避免溶血。
假肌酐干扰的排除
01 吸附法
用硅酸铝土在酸性条件下吸附血清中的肌酐或用阳 离子交换树脂直接吸附血清中的肌酐后,再用Jaffe反应 显色。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4f950c7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8.png)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第九章
肾脏疾病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主要内容
肾脏的结构特点 肾脏的基本功能 肾脏疾病的主要生物化学变化
肾脏的结构特点
肾脏(kidney)
– 为成对略呈蚕豆形的实质性器官,位于腹膜后 脊柱两侧。
肾单位(nephron)
– 是人体脂质代谢异常,血浆中脂质浓度超过参 考范围的病症。引起高脂血症的肾脏疾病主要 有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和尿毒症等。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特点:
– (1)各种脂质成分均发生变化。 – (2)脂质异常通常与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的程
度有关。
(四)水平衡失调
1.尿量异常 (1)少尿与无尿 (2)多尿 (3)夜尿增多 2.水肿
– 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有明显的出血倾 向,临床表现为鼻衄、皮下瘀斑、牙龈及消化 道出血、月经过多等。
– 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①体内蓄积的毒性物质 抑制了血小板功能;②毒性物质使骨髓造血功 能下降,血小板生成减少;③酸中毒时毛细血 管脆性增加;④凝血酶原的生成受到抑制。
(三)血脂异常
高脂血症(hyperlipomia,HP)
氮质血症(azotemia)
– 指血液中尿素、肌酐、尿酸等非蛋白含氮物质( nonprotein nitrogen,NPN)含量的显著升高。
– 氮质血症是肾功能衰竭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
氮质血症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 (1)肾脏排泄功能障碍: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泌尿功 能障碍,均可造成体内蛋白质代谢产物堆积,出现氮 质血症。常见发病病因:①肾前性(或功能性);②肾性 (或器质性);③肾后性(或梗阻性)。
生物化学检查在肾病诊断中的意义
![生物化学检查在肾病诊断中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50cab5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9.png)
生物化学检查在肾病诊断中的意义肾脏是人体内一个很重要的器官,它能够将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物质排出人体,同时还能够调节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肾脏的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引起肾病的发生。
肾病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肾衰竭,进而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肾病的及早诊断十分重要。
而生物化学检查在肾病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肾功能损伤判断在生物化学检查中,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是用来反映肾脏功能的指标。
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就会导致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升高。
而当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超过50%时,这两个指标就会明显升高。
因此,通过测定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的水平,可以判断肾脏功能是否受到损伤。
二、肾小球滤过率的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则是反映肾脏功能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可以通过血清肌酐检查和尿肌酐清除率测定。
而在肾小球滤过率减少时,还可以通过测定血浆肌酐和肌酐清除率来判断内分泌功能的变化。
三、血脂测定肾病时,肾功能变差,往往导致血脂代谢的紊乱,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会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会降低。
四、电解质的测定肾脏受到损伤时会影响人体内的电解质的平衡,所以肾病患者血钙、血磷、血镁、血钠等指标会发生变化。
五、肾小管功能的测定肾小管是肾脏的重要部位,主要是参与排泄和重吸收。
肾小管功能有所异常时,可以导致肌酸酐清除率降低,甚至出现肾糖尿病等临床表现。
综上所述,生物化学检查在肾病诊断中的意义不言而喻。
通过及时进行生物化学检查,诊断肾病的发生和发展,避免肾脏进一步受到伤害,对肾脏保护非常关键。
而且,对于早期肾病,生物化学检查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但是及早诊断和治疗,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损伤以及后期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定期进行生物化学检查,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掌握科学的治疗方法,合理调理,尽早康复。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f645a88b9d528ea81c77939.png)
② α1-微球蛋白 ③视黄醇结合蛋白(RBP) ④尿蛋白-1
5、TH糖蛋白(THP)
是肾小管髓袢厚壁升支及远曲小管细 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6、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二)脲酶的检测
常见脲酶: LDH NAG GRS L-AP LYS AAP r-GT ALP
1、尿NAG是肾损害和肾毒性反应良好指标。 2、尿NAG、 GRS对尿路感染最有诊断价值。 3、 LYS 、GRS、 NAG、 r-GT ,在肾移植反应时 均有不同程度增高。 4、 LDH 、GRS、 ALP可诊断、鉴别诊断良性和恶 性肿瘤。
3、血液中物质浓度的测定 ①血肌酐和尿素浓度测定。 血肌酐测定更能准确反映肾小球功能。 ②血清尿酸测定。 ③血胱抑素C测定。肾功能轻度减退时,血胱 抑素C的敏感性高于血肌酐。 ④氨甲酰血红蛋白测定。 ⑤中分子物质测定。
(三)肾血流量测定
(四)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检测
1、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检查。 2、肾小管排泌功能检查。 3、肾小管和集合管水、电解质调节功能检查。
2、酸碱负荷试验 服用氯化铵2h后,尿pH>5.5者为I型RTA。 HCO3-的排泄分数>15%为II型RTA;<5%为I 型RTA。 3、电解质测定
五、急性肾功能衰竭
由于肾小球滤过率急剧降低,或肾小管发 生变性、坏死而引起的急性肾功能严重损 害,泌尿功能丧失,导致急性氮质血症、 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水中毒等综合 征,统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 起病急、病程短、进行性血尿素氮和肌 酐升高,短期内出现尿毒症是诊断ARF的 主要依据。
(二)肾小球滤过的功能检测
1、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测定 GFR: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滤液量。 ①GFR不能直接测 ②应用于GFR测定的物质:菊粉、肌酐、甘露 醇等; ③菊粉为目前测定GFR的“金标准”
临床生化检验肾功ppt课件
![临床生化检验肾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2bd1a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10.png)
临床生化检验肾功的常规指标
尿素氮(BUN)
反映肾脏排泄代谢废物的能力。
肌酐(Scr)
评估肾脏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
尿酸(UA)
肾功能不全时,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升高 。
钾、钠、钙、磷等电解质
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异常时提示肾功能 受损。
尿素氮检测
总结词
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通过检测尿素氮水平,可以了解肾脏对蛋白质代谢 的调节能力。
详细描述
尿素氮检测是通过抽取静脉血液样本进行的,检测结果以毫摩尔每升(mmol/L )为单位。尿素氮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肝脏疾 病等。
尿酸检测
总结词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通过检测尿酸水平,可以了解肾脏 对尿酸的排泄能力。
尿沉渣检测
总结词
尿沉渣检测是通过观察尿液中的有形 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 了解肾脏病变的情况。
详细描述
尿沉渣检测是通过收集尿液样本,经 过离心后观察沉淀物的形态和组成。 尿沉渣检测对于诊断肾脏疾病和评估 肾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03
临床生化检验肾功的临床意义
肾功能不全的诊断
肾功能不全是指肾脏功能受损,无法 正常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平 衡的状态。
实时监测肾脏功能,为急慢性肾病提供早期预警。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辅助医生进行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个体化诊疗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 定个性化诊疗方案。
精准医疗:针对特定 疾病或患者群体,开 展临床试验和药物研 发。
利用基因检测技术预 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 ,优化治疗方案。
肾功能不全实验室生物化学诊断
![肾功能不全实验室生物化学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1a4344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1.png)
血液
红细胞
尿素
铵 + 氰酸盐
Hb
不可逆
氨甲酰血红蛋白
反映近4星期左右期间尿素的平均水平
(五)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tatin C,cys C)
特点: 有核细胞表达、分泌的一种碱性非糖基
蛋白,每日分泌量恒定。
分子量13kD,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膜 途径:
cystainC被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摄取、分解,不回 到血液中,尿中仅微量排出。
意义 ◇ 尿中增高:
(1)敏感地反映近端重吸收功能受损 (2)血<5mg/L,尿中升高反映肾小管损伤
◇ 血清中增高: (1)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
(2)恶性肿瘤、炎症
2、1-微球蛋白
肝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 糖蛋白,分子量26-33KD
产生恒定,绝大部分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测定可以不受尿PH值影响
血液
有核细胞
cys C
非糖基化碱性蛋 白质
肾小管重吸收 分解
极少mg/L)
肾小球滤膜
特点:
1.在血浆中稳定,很少受到其他物质的 干扰,临床上使用较多
2.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性好,指标优 于肌酐
(六)菊粉(inulin)清除率
(1)菊粉的特点:
不被机体分解、结合、破坏
自由通过肾小球
不被肾小管分泌和重吸收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近端小管 髓袢 远端小管
近端小管
远端小管
一、肾小球功能检查
肾小球滤过(glomerular filtration):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浆中的水和小 分子溶质,包括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白质,通过滤过 膜滤过入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
原尿的成分除了不含有血细胞和部分血浆蛋白质 以外,与血浆成分相同。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及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及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1f7425590740be1e650e9ad5.png)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及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肾功能检查一.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决定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滤过膜通透性是滤过的结构基础;有效滤过压是滤过的动力;肾血浆流量是滤过的物质基础。
(一)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原理]在严格控制饮食和肌肉活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血中肌酐是由肌肉的代谢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称为内生肌酐,正常人血中常保持恒定的水平。
肌酐经肾小球滤出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排泄量很少,肾在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内生肌酐清除率,相当于肾小球滤过率,是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最常用的试验。
[标本采集方法](1)检验前连续低蛋白饮食共3天,每日蛋白质入量应少于40g。
禁食肉类,避免剧烈运动。
(2)第4日晨8时排净尿液,收集此后24h尿液,容器内添加甲苯防腐。
(3)试验日抽取静脉血2-3ml,与24h尿液同时送检。
[参考值]成人 80~120ml/min(1)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Ccr是较早反映GFR的敏感指标。
(2)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临床上根据Ccr可对肾功能进行分期2.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浓度测定[原理]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的浓度取决于机体的分解代谢与肾脏的排泄能力。
在摄入食物及体内分解代谢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其血浓度取决于肾排泄能力,因此,Scr和BUN 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功能的损害程度,是常用的肾功能指标。
[测定方法]Scr:目前肌酐测定中最重要的方法有Jaffe反应法及酶偶联法。
BUN:二乙酰一肟显色法,脲酶—波氏比色法等。
[参考值]Scr:血清男性53~106μmol/L女性44~97μmol/LBUN:成人3.2~7.1mmol/L[临床意义]1.非早期肾功能损伤指标,常在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受损时才明显升高。
2.在慢性肾衰竭尤其是尿毒症时升高程度与病变严重性一致①肾功能代偿期: Scr <178 μmol/L,BUN<9mmol/L②肾功能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 Scr >178 μmol/L,BUN>9mmol/L③尿毒症期: Scr >445 μmol/L,BUN>20mmol/L。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PPT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PPT](https://img.taocdn.com/s3/m/03b9dde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e.png)
总结词
酸碱平衡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 要因素,肾脏通过排泄和重吸收 氢离子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
详细描述
肾脏通过排泄酸性物质和重吸收 碱性物质来维持酸碱平衡,当肾 脏功能受损时,酸碱平衡可能会 被破坏,导致酸中毒或碱中毒。
血尿素氮和肌酐
总结词
血尿素氮和肌酐是评估肾功能的主要 指标,通过检测这些物质的浓度,可 以了解肾脏的排泄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
总结词
肾小球滤过率是衡量肾脏过滤功能的指标,通过检测肾小球滤过率可以评估肾脏 疾病的发展程度。
详细描述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过滤血液的量,是衡量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表明肾脏过滤功能受损,常见于慢性肾脏疾病、肾衰竭等。 检测肾小球滤过率的方法包括菊粉清除率试验、血肌酐清除率试验等。
03
肾脏疾病的化学检验
电解质平衡
总结词
电解质平衡是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检测血液和尿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可 以评估肾脏的排泄和调节功能。
详细描述
肾脏通过排泄和重吸收机制维持电解质平衡,如钠、钾、钙、磷等。当肾脏受 损时,电解质平衡可能会被破坏,导致高钾血症、低钾血症、高钠血症、低钠 血症等。
酸碱平衡
精准医疗
基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领域的最新 研究成果,精准医疗的概念正在被引入肾脏疾病的诊 断和治疗中,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THANKS
肾小管功能指标
总结词
肾小管功能指标包括尿液比重、尿液pH值、尿酸碱度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肾脏的浓缩和酸碱调节 功能。
详细描述
肾小管是肾脏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尿液的浓缩和酸碱调节。肾小管功能指标的异常可以反映肾小管 的损伤或功能障碍。尿液比重、尿液pH值、尿酸碱度等指标可以通过简单的尿液检查获得,对于评估 肾脏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第九章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3
![第九章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3](https://img.taocdn.com/s3/m/44d0baf8770bf78a652954fd.png)
肾小球性蛋白尿检查
• 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而产生的蛋白尿。 中高分子量蛋白的出现或增多。 • 检查方法 尿蛋白选择性检测 尿微量蛋白及免疫球蛋白测定
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检测
• 肾(近曲)小管重吸收功能检查
• 肾(近曲)小管排泌功能检查
• 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电解质调节功能检查 • 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酸碱调节功能检查
近曲小管重吸收功能检查
• 尿中物质排出量测定 尿β2-微球蛋白、葡萄糖、氨基酸、钠等 • 重吸收率(TRS)测定 通常测定磷的重吸收率 • 排泄分数(Fe)测定 通常测定钠的排泄分数 • 最大重吸收量测定 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试验(TmG)
第九章
肾脏疾病的 生物化学诊断
临床生化教研室
教学内容
一. 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 肾脏疾病的生化实验室检查
三. 常见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测定方法
四. 常见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一、肾脏的基本结构 二、肾脏的基本功能
肾小球滤过功能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一、肾脏的基本结构
nephron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每侧肾脏约100万个肾单位。 肾单位组成: 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肾小管:分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 管。 肾单位汇集于集合管,再汇入乳头管, 开口于肾盂。
肾单位结构示意图
肾小球滤过膜
滤过膜的三层结构
内层为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层 中间为非细胞性的基膜层
近曲小管排泌功能检查
对氨基马尿酸最大排泄率
• 标本采集 静脉滴注PAH , 当达到约600mg/L时,收集2h尿 量,并采血。测定血、尿中PAH的含量。 • 参考范围 成人60~90mg/min • 临床意义 反映有功能的肾小管的数量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因素 血肌酐水平高,肾小管排泌增多,导致Ccr高于 GFR 肌酐的肾外清除,约0.026mL.kg-1.min-1 药物:甲氰咪胍 抑制肾小管排泌,肌酐.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Ccr)
临床意义: 血清尿素氮增高见于: 肾性(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 ; 2)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狼疮性肾炎、慢性肾盂肾 炎等。 肾前性:1)产生过多:摄入大量蛋白,蛋白高分解代谢 —高热、严重创伤、严重感染、服肾上腺皮质激素。 2)重吸收过多:严重便秘、上消化道出血。 3)肾血流量少:休克、心衰、脱水。 肾后性:前列腺增生、尿路结石、肿瘤等。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Ccr)
原理: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 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内生肌酐清除(Ccr)。 血浆肌酐的生成量和尿的排出量较恒定,其含 量的变化主要受内源性肌酐的影响。而且肌酐 大部分是从肾小球滤过,不从肾小管重吸收。 清除内生肌酐的能力主要取决于肾小球滤过率。
标本留取方法:
血ß2-微球蛋白测定
原理: 血ß2-微球蛋白(血ß2-M)是体内有核细胞包 括淋巴细胞、血小板、多形核白细胞产生的一种 小分子球蛋白。血ß2-M广泛存在于血浆、尿、脑 脊液、唾液及初乳中。正常人血中ß2-M浓度很低, 可自由通过肾小球,然后在肾小管内几乎全被重 吸收。 参考范围:1-2mg/L。
血ß2-微球蛋白测定
其他检验项目
尿TH糖蛋白测定 原理: TH糖蛋白是远曲小管合成和分泌的特异蛋白。 远端小管受损,THP升高。 参考值:29.8-43.9mg/24H尿 临床意义: 1)THP增高:远端小管损伤,见于各种原因 所致的肾小管损伤。 2)THP减少:肾、肾衰竭
比重最高-最低>0.009
临床意义:
1.多尿(2500 ml/d)+低比重尿+夜尿↑ :肾小管浓 缩功能差,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间质性肾炎、急肾 衰多尿期等 2.少尿+高比重尿:血容量不足导致的肾前性少尿 尿比重最高不超过1.018,最高与最低比重差<0.009, 浓缩稀释功能受损严重。 3.比重固定1.010(等张尿):稀释和浓缩功能完全丧 失
临床意义: 1)Ccr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 Ccr降 低到正常值80%以下时,大部分患者尿素氮、 肌酐仍正常 2)Ccr用来评估肾功能的受损程度 :根据Ccr将 肾功能分四期
Ccr 正常 肾功能代偿期 肾功能失代偿期 肾衰竭期 80-120ml/min 50-80ml/min 20-50ml/min 10-20ml/min
血肌酐(Cr)
肌酐是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
来自于肌肉活动中 肌酸代谢产物 内源性肌酐 肌酐 外源性肌酐
来自于鱼类、 肉类等食物和 咖啡、茶等饮 料
测定方法:Jaffe反应法、酶法、高效液相色 谱法
血肌酐(Cr)
参考范围: 男性:59-104umol/L 女性:45-84umol/L 临床意义: 只有在肾脏疾病较为严重(GFR下降至正常的 50%以下)时才会升高 增高:各种肾病、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心 肌炎、肌肉损伤等。若血肌酐与尿素氮均升高, 说明肾损害明显,若只有尿素氮升高,血肌酐 正常可能为肾外因素所致。 减低:可见于进行性肌肉萎缩、白血病、贫血、 肝功能障碍及妊娠
临床意义: 1.监测近端肾小管功能 2.判断肾小球功能:血ß2-M可做为肾小球滤过功 能减退的指标。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血ß2-M 升高。 3.肾移植疗效判断:肾移植成功后,血ß2-M迅速 下降;而发生移植排斥反应,血ß2-M浓度回升 或一直不下降,使用免疫抑制剂,结合其他指 标综合分析。 4.其他:在炎症(肝炎、类风湿关节炎)和恶性 肿瘤,血ß2-M增加。
血a1-微球蛋白
临床意义: 增高: 1.各种肾小管损伤 2.各种导致GFR降低的疾病,如:肾小球肾炎、 间质性肾炎 降低: 肝炎、肝硬化等实质性疾病
尿液总蛋白
正常情况下,因肾小球滤过膜存在分子屏障, 相对分子量小于1.5万的血浆蛋白质可以通过 肾小球滤过膜,大于7万的血浆蛋白质不能滤过, 介于两者之间的选择性通过。原尿中95%的蛋 白质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中,加上肾小管分 泌的蛋白质,每日仅有30-130mg/L的微量 蛋白质排出体外 蛋白尿:>100mg/L或>150mg/24h 参考范围:24h尿蛋白定量:<0.15g/24h 临床意义:见于各种生理、病理性蛋白尿
肾脏的生理功能
肾小球:滤过血浆,生成原尿 肾小管 1、重吸收:氨基酸、蛋白、水、葡萄糖等 2、排泌:氢、钾、氨、药物、毒物等 3、浓缩稀释功能 肾血管 充分的血流量,保证肾脏 的正常功能
肾功能检测的常用项目
血清尿素(BUN) 原理 :尿素是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经肾小 球滤过,其中 40%被近端小管吸收,远端小管 的吸收视尿量而定,最终从尿排出,因此根据 血中 BUN 的浓度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间接 指标)。 参考范围:成人2.8-8.2 mmol/L
肾脏功能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检验科 何勇
肾单位结构及功能
肾小球 滤过功能
肾小体
肾球囊 肾单位 曲部 近端小管 肾小管 细段 远端小管 曲部 直部 直部 髓襻 远 端 肾 单 位
逆流倍增:尿液浓缩 重吸收:少量水、钠 调节体液和酸碱平衡
集合管
肾脏的生理功能
生成尿液 • 排泄代谢产物、毒物、药物 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 调节细胞外液量 • 调节细胞外液渗透浓度 • 调节酸碱平衡 内分泌功能 • 分泌激素 :肾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 前列腺素 红细胞生成素 • 降解部分内分泌激素 • 作为肾外激素的靶器官
原理:一般条件下观察尿量、尿比重 试验条件:正常进食 每餐含水500-600 ml 上午8时排尿,弃去 以后每2小时留尿一次,至晚8时 次日上午8时在留尿一次。 分别测定每次尿的量和比重
结果: 正常尿量1000-2000 ml,夜尿量<750 ml
日尿量:夜尿量=3-4:1;尿比重最高>1.020
者体表面积m2
参考范围:80-120ml/min >40 岁 Ccr 每年下降 1ml/min ; >70 岁正常值为 正常值60%
•Cockcroft公式: [140 年龄(岁)] 体重(kg)
男性:Ccr= ————————————
血肌酐浓度(mg/dL)72
[140 年龄(岁)]体重(kg)
尿毒症期或终末期肾衰竭
<10ml/min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3).用Ccr的高低指导临床治疗 Ccr<50ml/min Ccr<30ml/min Ccr<10ml/min 应限制蛋白摄入量 用噻嗪利尿剂无效 对襻利尿剂无效,应透析
凡经肾代谢或经肾排出的药物应根据Ccr降低 程度来相应减少用药剂量,延长用药间隔时间
尿钠与滤过钠排泄分数测定
排泄分数(Fe)是指某种物质随尿排出部分 (未被重吸收部分)占肾小球滤过总量的比率, 通常测定钠的排泄分数。尿钠排泄量多少取决 于钠的胞外液量及肾小管吸收的变化。滤过钠 排泄分数(FeNa)是指尿钠排出部分占肾小 球滤过钠总量的比率 参考区间: 尿钠:<20mmol/L FeNa:1-2
尿微量白蛋白
正常肾小球可滤过一些低相对分子量的蛋白质, 经近端肾小管重吸收,24h尿白蛋白排出量低 于30mg,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阴性反应。当尿 白蛋白 排量超过300mg/24h,尿蛋白定性 阳性。 尿微量白蛋白是指24h尿液中白蛋白浓度为 30-300mg mALB还可用尿白蛋白排泄率(UAE)表示, 指的是单位时间白蛋白在尿液中的排出量,如 果用随机尿,需用尿白蛋白和尿肌酐的比值表 示
尿钠与滤过钠排泄分数测定
临床意义: 1.作为估计肾小管坏死程度的检测指标:急性 肾衰发生后,肾小管功能受损,不能很好地重 吸收钠,故尿钠浓度>40mmol/L, FeNa<1% 2.鉴别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肾前性氮质血症:肾 前性氮质血症的肾功能没有损坏,由于血容量 不足,肾小管最大限度重吸收钠,以维持血容 量,故尿钠浓度<20mmol/L,FeNa<1%
尿渗透压(Uosm)测定
原理:尿中全部溶质微粒总数可减少蛋白质、 葡萄糖等对尿比重测定的影响。 方法:晚餐后禁饮8小时以上 次日留尿,并采血取血清, 分别测定尿、血渗透压。 少尿时:一次性尿渗透压
尿渗透压(Uosm)测定
结果:尿渗透压:600-1000 mOsm/kgH2O 血渗透压:275-305 mOsm/kgH2O 尿/血=3-4.5 : 1 等渗尿: 300 mOsm/kgH2O左右 低渗尿:<300 mOsm/kgH2O 临床意义: 评估肾浓缩功能:肾浓缩功能障碍:
等渗尿或低渗尿或禁饮尿渗透压< 600+尿/血=
尿微量白蛋白
参考区间: 1.24h尿蛋白定量: 正常成人:<30mg/24h; 临床意义: 1.生理性蛋白尿 2.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与监测 3.高血压肾病 4.其他:狼疮性肾病、泌尿系统疾病、心力衰 竭、隐匿性肾炎等也可出现尿微量白蛋白
1. 素食(低蛋白)、禁大量肉食、避免剧烈运 动 3 天 2. 收集 24 小时尿(甲苯防腐),测定尿肌酐浓 度(Ucr) 3. 同时取 2ml 抗凝血测血肌酐(Scr)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内生肌酐清除率:计算公式 尿肌酐μmol/L Scr= 血肌酐μmol/L ×尿量/每分钟
矫正公示:Ccr×1.73(标准体表面积)m2/受试
血a1-微球蛋白
a1-MG是肝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 广泛分布于体液及淋巴细胞表面,产生量较恒 定。分为游离型与免疫球蛋白、白蛋白结合型 两种,后者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膜,游离型可自 由通过肾小球滤膜,原尿中a1-MG几乎被肾小 管重吸收降解,尿中含量极微 参考区间:10-30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