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礼仪民俗
第六章人生礼仪民俗
从外延来看,姻缘关系有抚育子女成长的义务,
古训有“子不教,父之过”,古时有曾母三易其家, 就是为了培养教育子女。姻缘关系还有赡养老人的义 务,娶妻要看对父母孝顺不孝顺,这也是巩固姻缘关 系的重点所在。如今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重点的家族 观念逐渐向姻缘关系为重心家族观念转移,而且婚姻 讲究自由恋爱,讲究感情,决定姻缘关系不是家长、 族长,而是夫妻的感情基础。在家族中,妻的地位和 夫的地位是平等的。由此可见,新式的姻缘关系与旧 式的姻缘关系有着明显的不同。
(1)家族成员的称谓 家族成员称谓是由各代婚姻关系构成的男女双
方血缘关系排列的亲族次序确定的。
A、家族称谓的意义: 一是为了区别辈分;
二是为了确定上辈、同辈、晚辈 之间 的相互关系;
三是向社会呈现本家族的内部 结构,便于社会了解和进行社交活动。
民间称谓非常讲究辈份,不能违背,否则被视为 失礼,俗称“没大没小”,“没老没少”。
(2)姻缘关系 姻缘关系是以婚姻联系着的夫妻之 间的关系,姻缘是联结男女双方的惟一纽带。
它与血亲关系不同之处在于:血亲关系强调血
统的传递,具有内敛性和向心性特征,而姻缘关系 强调的是不同血缘间的结合,其特征是开放的扩张 的。当妻子的一方通过联姻加入夫方的家族时,就 将妻方的家族关系带入夫方的家族关系中来,使夫 方的家族关系的外延大大扩充了。所以家族既有封 闭性的一面,又有开放性的一面。而且姻缘关系本 身的社会属性要比血缘关系鲜明得多。
人生礼仪
成年礼,又称“成人礼”、“成丁礼”。 《礼记》中这样解释成年礼:“凡人之所 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 齐颜色、顺辞令……故冠而后服备,服备 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已冠而 字之,成人之道也。”
在中国古代,男性到二十岁时,要举行 “冠礼”,标志他成为成年人,可以享有 一定的权力 例如择偶婚配,有资格参与祭祀、充当家 族的继承人等,也有服兵役、担任朝廷官 职和承担家族的事务的责任和义务。
婚姻仪礼
我国古代为婚礼制定的“六礼”,对我国历 代婚礼的演变始终起主导作用。
“六礼”形成于周代。 根据《仪礼· 士昏礼》的记载,当时的婚礼需 经六道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 请期、亲迎。 “六礼”对我国历代婚礼的演变始终起主导 作用,成为古代婚礼的模式,甚至对当前婚 俗仪式也有影响。
纳征
男女两家缔结婚约后,男方将聘礼送往 女家谓之“纳征”。 纳征又称“纳币”、“大聘”、“过大 礼”等,是进入成婚阶段的重要仪礼, 礼仪十分繁琐。 征在这里是“成”的意思。币所指的财 物在古代是指皮帛等物,后来才逐渐发 展成聘金。
周岁周岁可以看作是小孩诞生礼的最后一个 高潮。 在周岁这一天,亲戚朋友前来道贺,给 孩子送些衣帽,其中较具文化特质的礼 物是虎头鞋。 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小孩穿了虎头 鞋可以避邪。
抓周
这一天特别要举行检验小孩天赋和卜测未 来前途的“抓周”仪式。 古代称之为“晬” (zuì )盘。又称试儿、 试晬、拈周、期场、试周。 抓周仪俗在南北朝时就已出现
诞生礼
诞生礼是人生的开端礼。 一个婴儿刚一出生,还仅仅是一种生物意 义上的存在,只有通过为他举行的诞生礼, 他才获得在社会中的地位,被社会承认为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诞生礼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大体 包括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庆贺生子三个 阶段的内容,而以庆贺生子为中心部分。
第八讲人生礼仪民俗ppt课件
孕期习俗
1、孕妇饮食禁忌 • 禁食一些动物的肉。其中有些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
孕妇吃了可能会有害,有些则是无稽之谈。 • 吃螃蟹会导致胎横难产,《妇人良方》:“食螃蟹,令子横
生” • 吃兔肉会导致孩子三瓣嘴,《博物志》:“妊娠者不可啖兔
肉,又不可见兔,令儿缺唇。”
3/29/2024
• 满月时,还要抱孩子出户外走动走动, 目的在于让孩子干受外界事物,开眼界, 长见识。
• 旧俗还要为婴儿起乳名。通常取吉字做 名,如贵儿、小龙、祥儿等,但在民间 更多的取贱名,如小狗子、小牛、锁柱、 狗剩等。
3/29/2024
4、百岁 • 旧时,民间多为婴儿举行百日庆贺,所谓
“三日看相,百日看长”, • 在人们的观念中,认为百日是个关,过了
• ——踩生流行产妇挑接生医生 漂亮高学历医生受青睐
3/29/2024
庆贺生子。
1、由于家族制度的影响,中国重男轻女的观 念很深。
• 《诗经·小雅》中记道:“载寝之床,载衣以 裳,载弄之璋”,璋,是美玉,代表富贵尊 荣,这是对男孩的祝愿;
• 生了女孩,“载寝之地,载衣之裼(ti),载 弄之瓦”,瓦,是纺锤,代表心灵手巧,这 是对女孩的希望。
一遍牙齿,再点一束松明,让松脂滴在瓦块 或木片上,再将黑烟熏齿,连染数日,直至 将雪白的牙齿染成墨黑之色。
3/29/2024
3/29/2024
• 黎族妇女的“绣面”。 • 据说,妇女在世不纹身,死后祖先
象征物。
3/29/2024
• 南京在正月初八这一天,送麒麟送子灯到女婿家。 • 男方把灯烧了,并以烧后留下的灰烬形状来预测妇女生子的
性别,“尖者生男,团者生女,是其兆也”。
人生礼仪民俗
• 鸡肉 傣家青年男女社交恋爱,傣语称为“约 骚”,当地汉族称为“串姑娘”。傣历新那一天, 傣家竹楼里到处可闻一片杀鸡声,鸡烧好后,便 见姑娘穿上盛装,把鸡肉拿到集市上去卖,等候 自己喜欢的小伙子来买。兴高采烈的小伙子纷纷 前来问价,如果姑娘说:“吃了再称”,吃后又 加倍要钱,便是不喜欢了。若姑娘喜欢买鸡肉的 小伙子,姑娘便会递给小伙子一个凳子,让他坐 到自己身边。这时,小伙子说:“我们傣家有句 俗话:‘一起吃才香,一起抬才轻’,来我俩一 起吃,鸡肉才会更香。”姑娘对说:“我们傣家 也有句俗话:‘放开来吃才香,放开来才利索’, 这里人多嘴杂,干脆我俩抬到林子里去吃。”
• 茶 在广西江流域十分盛行新娘茶,新媳妇于婚典 后的第二天必不可少的第一件事——给亲人敬茶。 这天新娘早早起床,一边生火烧洗脸水,一边煮茶。 新娘茶的水须是某一口井的一天中最早挑的那担水, 水和锅都不能有半点油星,这样才吉利。烧好水新 娘子就服侍家婆起床洗脸,而后由家婆把准备好的 一百个茶子、十抓茶叶(一定要老茶叶,叫茶婆, 越老越好,取“老婆”之意),双手交给媳妇,喻 意新婚夫妇将是百子千孙。新娘子接过茶子茶叶再 一次洗刷锅头,觉得没有问题了,才放入茶子茶叶 煮茶。新娘茶第一杯敬丈夫,茶水中还要放一块四 四方方的米花糖意指男子汉大丈夫可以四海为家。 丈夫接过妻子献上的茶时,新娘还要唱道:“送给 一杯红红茶,望夫富贵又荣华,敬上一块四方糖, 望我夫妻恩爱长。”
女性长辈,或女司仪撑起红伞伴着新娘走,以保护 她不受妖邪入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女司仪在新娘出门时要多带备一双全新的绣花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冠、婚、丧四种⼈⽣礼仪 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段。
在社会活动中。
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明;举⽌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的恰到好处。
总之⼀个⼈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五礼的内容相当⼴泛,从反映⼈与天、地、⿁神关系的祭祀之礼,到体现⼈际关系的家族、亲友、君⾂上下之间的交际之礼;从表现⼈⽣历程的冠、婚、丧、葬诸礼,到⼈与⼈之间在喜庆、灾祸、丧葬时表⽰的庆祝、凭吊、慰问、抚恤之礼,可以说是⽆所不包,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华民族的尚礼精神。
吉礼居五礼之⼿,它主要是对天神、地祗、⼈⿁的祭祀典礼。
其主要内容可包括三个⽅⾯。
第⼀是祭天神,即祀昊天上帝;祀⽇⽉星⾠;祀司中、司命、风师、⾬师等。
第⼆是祭地祗,即祭社稷、五帝、五岳;祭⼭林川泽;祭四⽅百物等。
第三是祭⼈⿁,主要为春夏秋冬享祭先王、先祖。
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
它的主要内容有: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区礼,以吊礼哀祸灾,以桧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其中,丧礼是对各种不同关系的⼈之死亡,通过规定时间的服丧过程来表达不同程度的北上;荒礼是对某⼀地区或某⼀国家受到饥馑疫疠的不幸遭遇,国王与群⾂都采取减膳、停⽌娱乐等措施来表⽰同情;吊礼是对同盟国或挚遇有死丧或⽔⽕灾祸⽽进⾏吊唁慰问的⼀种礼节。
这三种礼节各级贵族都可举⾏。
桧礼是同盟国中某国被敌国侵犯,城乡残破,盟主国应会合诸国,筹集财货,偿其所失;恤礼是某国遭受外侮或内乱,其邻国应给予援助和⽀持。
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
它主要包括朝、宗、觐、遇、会、同、问、视⼋项。
军礼时师旅操演、征伐之礼,军礼主要有⼤师之礼、⼤均之礼、⼤⽥之礼、⼤役之礼、⼤封之礼。
⼤师之礼是军队征伐的仪礼;⼤均之礼是王者和诸侯在均⼟地、征赋税时举⾏军事检阅,以安抚民众;⼤⽥之礼是天⼦的定期狩猎,以练习战阵,检阅军马;⼤役之礼是国家兴办的筑城⾢、建宫殿、开河、造堤等⼤规模⼟⽊⼯程时的队伍检阅;⼤封之礼是勘定国与国,私家封地与封地间的疆界、树⽴界碑的⼀种活动。
第五讲人生礼仪民俗
第五讲人生礼仪民俗【教学目的】认识人的一生中的几个主要阶段——诞生、成年、婚姻以及死亡,它们是每一个人须通过的过程;掌握人生礼仪的种类和各自的功能;了解不同民族在这四个阶段所举行的仪式,它们共同构成了千姿百态的人生礼仪民俗。
【教学内容】一、人生礼仪民俗概述二、中国汉族人生礼仪民俗三、中国少数民族人生礼仪民俗一、人生礼仪民俗概述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上所经历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
主要包括诞生礼仪、成年礼仪、结婚礼仪和丧葬礼仪。
此外,标志进人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度的生日庆贺举动,也可视为人生礼仪的内容。
伴随着人生不同阶段礼仪的,有许多一般性和奇异的风俗,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生礼仪民俗。
人生礼仪民俗是社会民俗事象之一,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人生礼仪民俗的分类在人的一生中,有几个主要的阶段,它们是出生、成年、婚嫁及死亡。
据此,我们把人生礼仪民俗分为这四个部分来加以阐述。
1、诞生礼仪诞生礼仪是人一生的开端礼。
在人生诸礼仪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其中经历许多有趣的环节。
从内容上看,大体包括求子仪式、孕期习俗和庆贺生子三个阶段,而以第三个阶段为中心部分。
2、成年礼仪成年礼,又叫成丁礼或冠礼。
它是一种古老习俗的传承,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青年男女只有通过成年礼仪,才能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才能被社会成员认同,同时也应当履行一定的义务。
3、婚姻礼仪婚礼,是人生礼仪中的又一大礼,历来都受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人们之所以重视成人礼仪,一个重要的功利目的,是与婚姻联系在一起的。
人类自身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都少不了人类的延续,从这一点来说,婚姻礼仪受到人、社会的重视就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4、丧葬礼仪丧葬礼仪,是人的一生当中最后一项“脱离仪式”。
它是指人死后,亲属、友人、邻里为之举行殓殡、祭奠、哀悼的习俗惯制。
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内涵也极其复杂。
另外,葬礼的形式多种多样,从葬法上来看,主要有土葬、火葬、天葬、风葬、水葬、塔葬、悬棺葬等。
人生礼仪民俗概论
路漫漫其悠远
—— “满月” 诞生礼的一项重要仪式是在婴儿满月的时候进行。在这一 个月内,产妇须“坐月子”,不能出门。在满月这一天就可以为婴儿举 行有亲朋好友参加的庆贺仪式。满月之后 还有在一百天时所举行的庆 贺仪式,称“百岁”,含义是祝福小孩能够健康长寿长。
这种“抓周”,是寄托了上一辈对下一辈子的希望 。
路漫漫其悠远
抓周
路漫漫其悠远
物品 书
笔墨
印章 算盘 稻草 刀剑
意义
物品 尺
钱币
葱 蒜 听筒 芹菜
人生礼仪民俗概论
路漫漫其悠远 2020/4/4
人生礼仪民俗概述
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上所 经历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主要包括诞生礼仪、 成年礼仪、结婚礼仪和丧葬礼仪。此外,标志进 人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度的生日庆 贺举动,也可视为人生礼仪的内容。伴随着人生 不同阶段礼仪的,有许多一般性和奇异的风俗, 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生礼仪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是 社会民俗事象之一,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路漫漫其悠远
人生经历重要阶段见证性标志仪礼
诞生礼、成年礼、 结婚礼、丧葬礼
路漫漫其悠远
人生礼仪民俗的功能
在人的一生中有几个主要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举行不同 的仪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分别加以阐述。 (l)诞生礼仪 诞生礼是人一生的开端礼。一个婴儿刚一 出生,还仅仅是一种生物意义上的存在,只有通过为他举 行的诞生礼仪,他才能获得在社会中的地位,被社会承认 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2)成年礼仪 成年礼仪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 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礼仪。一般来说,举行成年礼仪,有 年龄的规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举行成年礼有不同 的方式与内容,其意义也不尽相同。举行成年礼的最终目 的是使年轻人能成为正式的社会成员,能明白自己的社会 责任感。
第八章 人生礼仪民俗《中外民俗》ppt 课件
2)韩国人生礼仪民俗 3)印度人生礼仪民俗 4)越南人生礼仪民俗
8.3 外国人生礼仪民俗
8.3.2 美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1)美国人生礼仪民俗 (1)婚俗 (2)丧俗
2)加拿大人生礼仪民 俗
3)巴西人生礼仪民俗
8.3 外国人生礼仪民俗
8.3.3 欧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2)成年 礼仪
•(1)冠、笄之礼 •(2)穿裤、换裙 •(3)文身、染齿
3)婚姻 礼仪
•(1)抢婚习俗 •(2)入赘习俗 •(3)表亲婚 •(4)转房婚 •(5)不落夫家
8.2.2 少数民族人生礼仪民俗
4)丧葬 礼仪
• (1)安葬方式及其分类 • ①火葬。 • ②土葬。 • ③天葬。 • ④塔葬及其他。 • (2)丧葬的礼仪表现 • ①停尸。 • ②招魂。 • ③报丧。 • ④吊唁。 • ⑤入殓。 • ⑥送葬。
第8章 人生礼仪民俗
8.1 人生礼仪民俗概述
• 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上所经历的不同的仪 式和礼节,主要包括诞生礼仪、成年礼仪、结婚礼仪和丧葬 礼仪。此外,标志着进入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年一 度的生日庆贺仪式,也可视为人生礼仪的内容。伴随着人生 不同阶段礼仪的,有许多一般性的和奇异的风俗,它们共同构 成了人生礼仪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是社会民俗事象之一,是 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3)庆贺生子
2)成年礼仪
(1)相亲、订婚阶段:媒、贴、聘
(1)初终
(2)设床
3)婚姻礼仪 (2)迎娶阶段
4)丧葬礼仪 (3)沐浴、更衣
(3)认姻亲关系
(4)报丧
(5)大敛
8.2.2 少数民族人生礼仪民俗
人生礼仪民俗2范文
人生礼仪民俗2范文人生礼仪民俗2范文人生礼仪民俗是指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在生活、工作、婚嫁、丧葬等方面所遵循的一系列习俗和规范。
这些礼仪民俗既是对人类社会和文明的保护,也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培养。
下面将从工作、婚嫁和丧葬三个方面探讨人生礼仪民俗。
首先,工作是每个人一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礼仪民俗的遵守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和应有的表现。
在办公场所,人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工作空间,遵守办公室规章制度。
不大声喧哗、不随意摆弄他人财务文件、不抢占别人的工作台面等,都是对他人办公环境的尊重。
其次,在与同事的交流中,要注意言辞文明。
谈话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用词,尽量避免使用粗话或讽刺的言辞,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尊重他人的意见。
此外,应当尊重他人的职业和专业能力,避免在工作中争风吃醋或者相互攀比,保持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婚嫁礼仪民俗是人生中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
在婚礼仪式上,人们要注意言行举止的得体。
对待婚礼活动,可以从规模、场地、礼品、宴请等方面尊重传统习俗,展现出家庭、友情和爱情的美好,而不是过分追求奢华和排场。
此外,在婚后生活中,夫妻双方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妻子要尊重丈夫的家庭地位和权威,丈夫要尊重妻子的家庭责任和权益。
夫妻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应当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避免争吵和冲突,共同营造和谐和温馨的家庭氛围。
最后,丧葬礼仪民俗是对逝者的尊重和对生者的慰藉。
在丧葬仪式上,人们要表现出对逝者的尊敬和怀念,不哀声扬眉、不大声喧哗,避免伤害他人的感情。
家属们要坚强面对逝者的离去,表现出庄重和坚强的态度。
同时,在丧失亲人的人们面前要展示出同情和尊重。
要关心慰问失去亲人的人们,体现出人性的同情和温暖。
不管是在葬礼期间还是之后,要给予失去亲人的人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总而言之,人生礼仪民俗是人类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涵盖了工作、婚嫁、丧葬等方方面面。
遵循这些礼仪民俗可以促进社会关系的融洽和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
在工作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工作空间和职业素养;在婚嫁中,要尊重传统习俗,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在丧葬中,要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对生者的关爱。
人生礼仪民俗
1.“悬弧挂帨”和“弄璋弄瓦”分别指的是什么?
生男为弄璋,生女为弄瓦,男子生日称作“悬弧之辰”。
生女孩、女子生日则称作“设帨”。
2.男子成年礼称为什么?女子成年礼又称为什
男子冠礼、女子笄礼
3. 你如何理解“一夫一妻制”?
就是一个男人,法律上只有一个妻子,不能有多个。
4. 媒人在嫁娶中的作用
媒人在中国的婚姻嫁娶中起着牵线搭桥的作用。
5. “三书六礼”中的“六礼”指的是什么?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6.在婚嫁习俗中,何为“乾纲振作”?何为“坤道树立”?
日后乾纲振作,男不惧内;坤道树立,女不示弱。
7. “不落夫家”是何婚嫁习俗?
布依族
8. 夫可出妻的“七出之条”指的是什么?
不顺父母(不孝顺及顺从父母)无子(五十岁之前还没有儿子)淫(淫荡)妒(妒忌)恶疾(疾病)多言(多舌闲言碎语)盗窃(偷东西)!~。
人生礼仪习俗(寿礼和丧葬)
•阴宅风水讲究大自然的格局配合,讲究乘龙之气, 以龙行气脉的聚集点为穴,配得扶手,朝案以及山 水之护栏而得天地之灵气。 •活著的人,气聚凝在骨,人死骨未灭,所以人死气 还活
17
平原十不葬
山地十不葬
一不葬粗顽怪石
一不葬童山
二不藏急水争流
二不葬断山
三不葬沟壕绝境
三不葬石山
四不葬孤独山头
四不葬过山
(3)寿宴 寿宴上要吃的面条,寿面有自备的,也有亲友馈赠
的。
6
(4)寿联 通用
•人增高寿;天转阳和。 •幸逢盛世;乐享遐龄。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心宽能增寿;德厚可延年。 •德如膏雨都润泽;寿比松柏是长春。 •生逢盛世福如东海;乐享高龄寿比南山。
7
男(南极、松柏、大椿) •德为世重 ;寿以人尊。 •玄鹤千年寿;苍松万古春。 •身似西方无量佛;寿比南岳老人星。
11பைடு நூலகம்
麻姑献寿 晋·葛洪《神仙传》卷七:“麻姑, 建昌人,修道于牟州东南余姑山。 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在绛 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为王母祝 寿。”
12
蟠桃赴会图
13
五、丧葬习俗
1、字义 《说文解字》:丧,亡也。亡,逃也,是灵魂的离开。 葬,臧也。指藏起来。就是进行了一系列的仪式后,将尸体 掩埋的各种方法。 汉族先民葬俗实行土葬,国人有入土为安、重殓厚葬的 传统观念。从葬的形式讲,生活在海上的实行水葬,生活在 高山地区的实行天葬,生活在城市的实行火葬,生活在农村 的实行土葬。
人生礼仪民俗
清代 沈复
1
目 录
一 诞生礼 二 成年礼 三 婚礼
四 寿礼 五 丧礼
2
四、寿礼
1.字义 (1)从人从毛从匕。言须发变白也(说文解字) 耄期倦于勤(尚书·大谟) 头发白,耄耄然(释名) (2)老者,像依杖形,《说文》言须发变白,非是 (于省吾:《甲骨文释林》)
人生礼仪民俗范文
人生礼仪民俗范文人生礼仪民俗的主要内容包括出生、婚姻、丧葬等方面的习俗和仪式。
首先是出生,对于新生儿的庆祝和命名是人们重视的。
在中国,新生儿一般在满月时举行“满月酒”活动,邀请亲朋好友前来祝贺、赠送礼物。
在满月酒上,父母会为孩子起名,并举行相应的仪式。
婚姻是人生重要的时刻,各民族和地区都有相应的婚礼习俗。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新郎一般会在婚礼上戴戒指给新娘,并进行交换誓言。
而在中国传统婚礼中,新郎会提亲、接亲,并在婚礼上进行敬酒、劝酒等一系列仪式。
丧葬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环,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葬礼习俗。
中国传统的丧葬习俗包括一系列的排头仪式、扫墓祭祀等。
人生礼仪民俗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对于生命起源、婚姻制度和死亡的思考和认识,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社会融合。
通过这些仪式和习俗,人们能够凝聚情感,感受到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力量,同时也能够减轻生死别离带来的痛苦和悲伤。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人生礼仪民俗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有些人对于传统习俗的认同度和接受度降低,而尊重和维护传统文化的力量也逐渐减弱。
一些习俗的废弃和丧失,可能会导致人们在重要时刻缺乏凝聚和共同情感的方式,社会关系也可能因此受到一定的冲击。
因此,对于人生礼仪民俗的传承和继承十分重要。
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传统文化,加强对于传统仪式和习俗的研究和宣传。
同时,也要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多样化的需求,合理调整和创新相关仪式和习俗,让人们在不同的时刻能够找到归属感和情感依托。
总而言之,人生礼仪民俗是社会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个体和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传承和维护这些习俗和仪式,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社会和个体情感需求的呵护。
我们应该珍视人生中各个重要时刻的仪式和习俗,让它们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继续发挥作用。
【民俗学——中国人的生活世界】7人生礼仪民俗(诞生成年)
百日照
4.周岁
抓周 又名“试儿”,是在
孩子周岁时举行的仪式。 将笔、墨、算盘、书本、 银钱、食品、剪刀等。 《颜氏家训·风橾》说:“ 江南风格,儿生一期为制 新衣,多盥浴装饰,男则 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 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 宝服玩,置于儿前,观其 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 。名之为试儿。”
物品 书
十二:酒令筹筒——喜好交际,友 遍天下。
生日
立夏称人
5.其他
• 产翁习俗(couvade)
• 一种是当妻子快要分娩时,丈夫立即换上女人的 衣服躺在旁边的椅子上,模拟妻子分娩; • 一种是妇女分娩后数天或立即起床,照常参加劳 动生产,丈夫代替妻子卧床,模拟产妇生产孩子 的情景,并抚育婴儿。亲友前来探望,向他致贺。 产翁坐月期间一如产妇,受到特殊的照顾和医疗 护理。
3.满月
坐月子
中国传统认为女性产后 是人体气血最为虚弱的 时期,需要一个月养护 才可以身体恢复,故称 “坐月子”。
坐月子期间,产妇享受 最优厚的待遇:周全的 服侍、好的饮食、充分 的休息,成为全家人都 围着团团转的中心人物 。
三日之内不准下床,一 月以内不许出房门;
不能吹风,不能洗头洗 澡,不能刷牙;
3、孕期馈送
3、接生方式
➢接生婆:一把剪刀 一盆热水,一脚 在阴间。
➢行船走马三分命, 妇女生养只一分。
三、庆贺生子
•1.人之初
• 《礼记·内则》:“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 子设帨于门右。”
• 《礼记·射义》:“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 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
• ④金花娘娘,又称金花夫人、 金花圣母,她是中国粤、桂、 甘、鄂、浙等行省信奉的生育 女神,类似于送子娘娘。
人生礼仪习俗
结婚戴戒指的习俗
戒指用金子做成,非常结 实,表明婚姻牢不可破。 而其圆圆的形状,又象征 婚姻圆满。 另一种传说是:男子将抢 来年轻女子戴上枷锁,经 多年的演变,枷锁变成了 订婚或结婚戒指。
婚戒佩戴方法
戴于食指表示想结婚; 戴于中指表示已在恋爱 中; 戴于无名指表示已订婚 或结婚; 戴于小指则表示独身主 义或已离婚 。
2、三朝礼
“三日洗儿,谓之洗三”,又叫“洗三朝”、 “洗儿”等,是婴儿出生三日后举行的洗浴 仪式。 洗完后,有的还用葱在孩子身上拍打三下, 取聪(葱)明伶俐之意。洗三时,亲朋好友以 红包贺礼,主人留亲友吃“洗三面”。
3、满月礼
满月酒:亲朋好友带 礼物来道贺,主人设 丰盛宴 称为剃胎发。
孝应该体现在日常生 活中,而不是办丧事 时的大操大办、奢侈 浪费。
3、少数民族的葬礼形式
(1) “天葬”流行于 藏族的一般平民,亦 称“鸟葬”。
(2) 柜葬
流行于蒙古族地区。 制一木板柜,下方上 尖,死者着常服,缠 以白布,坐尸于中。
(3 )荒葬
古时流行于蒙古族。 贫穷之家,将死者尸 体以牛马车载之,疾 驰荒野,等尸体颠扑 至地,即为安尸之所。
出门:
新娘由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 新娘盖“红盖头”。 新娘上轿时脚不能沾地。 新娘的花轿抬出大门后,新娘家要马上关好 大门,有的地方还要泼一盆水。 花轿回时不走重道。
牵新娘: 新娘由礼车走出时,要放爆竹以渲染热闹、 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是为了避邪。 新娘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扶入大厅。进 门时,新人不可踩门槛。宋代的时候要在门 口放置马鞍,新娘从马鞍上迈过,预示将来 的日子“平平安安”。 有的地方新娘要迈过火盆,预示以后日子红 红火火。
第八讲 人生礼仪民俗
• —— 塔葬及悬棺葬
• —— 孕期馈送。 • 催生担:一般有衣、食两项。衣有凡婴儿出 生后所需用的衣服、鞋帽、包被、诞兜及 至尿布都送上;食有鸡蛋、红糖、长面、 桂圆、核桃等等。因催生礼品丰盛,往往 须用担挑上,有的地方干脆就叫“催生 担”。
• —— 接生方式。
③庆贺生子。
• —— “洗三” 即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 洗浴庆贺仪式,谓之“洗三” 或“三朝”。 • “洗三”的用意,一是洗涤污秽,消灾免 难;二是祈祥求福,图个吉利。
• —— “满月”:产妇须“坐月子”, • 满月之后 还有在一百天时所举行的庆贺仪 式,称“百岁”,含义是祝福小孩能够健 康长寿长。 • —— “抓周”。是预卜小孩前程的仪式。
• (2)成年礼仪 • 汉族有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女子十五岁行 笄礼的规定。
(3)婚姻礼仪
• • • • ① 相亲、定婚阶段。媒、帖、聘 媒,即媒人。 帖,即问名、纳吉礼。 聘,即男方把财礼送往女家,表明聘定女 方为妻。
• (2)成年礼仪 • 又叫成丁礼或冠礼。 • 一个青年男女只有通过成年礼仪,才能取 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才能被社会成 员认同,同时也应当履行一定的义务,并 且可以享受成人的权利。
• (3)婚姻礼仪 • 实质是向周围的人宣告一个新家庭的诞生, 并且还意味着这个家庭所在家族的兴旺发 达,因为这不仅是接纳了新成员,更重要 的还在于家族的血缘可以由此而延续, “传宗接代”的夙愿可望实现。
• (2)成年礼仪 成年礼仪是为承认年轻人具 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礼仪。 • 举行成年礼的最终目的是使年轻人能成为 正式的社会成员,能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 感。
• (3)婚姻礼仪 • 其主要表现为:男女双方经过合法结婚程 序而组成的家庭,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婚后所生子女的权利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双方的合法财产也能受到国家的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法国 法国人尊重妇女,故以“殷勤的法国人”著称。社交 场合,处处体现着“女士优先”原则。 德国 德国是个礼仪之邦,人们普遍讲究公共道德。在公共 场所,遵守秩序、相互谦让、尊重老人和妇女儿童。 鲜花和葡萄酒是较通用的礼品。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会遭他人蔑视。
欧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亚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பைடு நூலகம்
日本 结婚方式:神前结婚式、基督教结婚式。 礼仪:日本的礼源于古代中国。尤其是孔孟思想传入日本,日本结合自 己的情况予以接受,形成了今天的一整套礼仪。 日本人的言谈举止。整个日本民族的性格属于内向型的。所以,日本语 言是世界上最婉转的语言,培养了自己独特的举止。日本人说话低声细 语,婉转动听,并喜欢微笑。日本人见面打招呼,基本是以鞠躬来表示。 日本人的坐姿是很讲究的。“榻榻米”的坐法 家访的规矩:应先约好时间,打好招呼。不要贸然行事。 同日本人做生意的方法。初次见面,一定要使用名片。在遇到重要问题 时,应拜会对方是党的负责人。着装得体。禁忌黑白相间色、绿色、深 灰色;数字忌讳“四”,因它音同“死”字。
亚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韩国 韩国和朝鲜自古以“礼仪之邦”著称。家庭、社会生 活的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视礼节。 蒙古 接近毡包时要轻骑慢行,以免惊动牧畜。赶牲畜的鞭 子,一定要放在门外,否则是对主人的不敬。不能脚 踏门槛。。毡包门的左侧系有一条绳子,你最好不要 拜访,说明里面有病人。 婚姻习俗:主要有“抢亲”和“新人同骑”。 丧葬习俗:有野葬、火葬、土葬。
–
– –
–
火葬 土葬 天葬 塔葬 悬棺葬
香港人生礼仪民俗
在香港,凡婚礼、添丁、祝寿之类喜庆,都要做“人 情”。收受请帖,谁也不能免。中秋、春节,常向尊 长赠礼。春节拜年,需带礼品,如酒、饼、糖果之类, 长辈需向晚辈派红包,同辈年龄较次而未婚者不免。 一般朋友,派予小孩便可。 拜访,应事先电话联系,一般社交,宜约于酒楼或茶 餐厅。 称谓:先生、小姐、太太等。 香港人重视正常劳动,不轻言请假。 香港人多能守秩序,车站排队,罕见“插塞”。
中国人生礼仪民俗
诞生礼仪 1)求子仪式。这是最普遍的一种求子方式。在民间 建许多寺庙,有送子观音、碧霞元君、金花夫人、 子孙娘娘等虚造主管生育的神灵、偶像。 2)由旁人送子。最突出的礼仪性质是麒麟送子仪式。 3)孕期习俗。包括:孕期禁忌、孕期馈送和接生方 式。 4)庆贺生子。“洗三”、“满月”、“抓周”。
人生礼仪民俗的功能
诞生礼仪:诞生礼是人一生的开端。这不仅 是一种生命意义上的存在,而且,通过为他 举行诞生礼仪,他才能获得在社会中的地位, 被社会承认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成年礼仪: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 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礼仪。举行成年礼的最 终目的是使年轻人能成为正式的社会成员, 能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人生礼仪民俗
2、成年礼仪: 历史上,汉族有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女子十五 岁行笄礼的规定。 它意味着冠者从此有了治人的权利、服兵役的 义务和参加祭祀活动的资格。而女子从此结束 少女时代,可以嫁人了。
中国人生礼仪民俗
3、婚姻礼仪: 汉族旧时婚姻礼仪习俗主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 1)、相亲、订婚阶段:媒、帖、聘。 2)迎娶阶段。 3)认姻亲关系。婚后男女双方互认宗亲、近 亲。
少数民族人生礼仪
婚姻礼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其婚俗的表现形 式各异。 抢婚习俗:云南德宏傈僳族、苗族。 入赘习俗:鄂温克族 表亲婚:这种婚俗正逐步取消。 转房婚:壮族、苗族、傈僳族、佤族、布依族、蒙 古族等。 不落夫家:广东、广西、福建一带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人生礼仪
–
丧葬礼仪:
美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加拿大 加拿大人好客、友善、处世随和,易于接近, 注重礼貌而又不拘于繁琐礼节;但也有一些特 殊忌讳。
欧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英国 英国人请客吃饭,一般在晚上。最好用书面形 式发出邀请。客人最好不要迟到,服务应从最 年迈、最重要的女宾开始。吃饭或喝汤时不要 发出声音来,嘴里有食物时不要说话,不要狼 吞虎咽,也不要过于斯文。晚餐结束,女主人 先站起来,请客人到客厅就坐。客人告辞主人 应一一将客人送到门口,客人应道谢。
人生礼仪民俗
人生礼仪民俗
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阶段上所经 历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 主要包括:诞生礼仪、成年礼仪、结婚礼仪、 丧葬礼仪。 此外、标志进入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和一 年一度的生日庆贺举动,也属人生礼仪的内容。
人生礼仪民俗
人生礼仪民俗的分类 在人的一生中,有几个主要阶段,它们是出生、 成年、婚嫁及死亡。 据此,我们把人生礼仪民俗分为这四个部分。 诞生礼仪 成年礼仪 婚姻礼仪 丧葬礼仪
俄罗斯 亲吻是俄罗斯人的重要礼节。吻是挨面颊两次, 一般先右后左。握手是俄罗斯人的重要礼节之 一。在介绍人们相识时,先介绍女子。在拜访 别人时,应注意一些礼节。
大洋洲国家人生礼仪
澳大利亚人口中,白种人占85%以上,其中绝大多数为英国血统, 其余为意大利、希腊等国移民的后裔。。这一人口结构自然成了 接近英国传统的习俗。 澳大利亚人正式场合一般用全称,有时还要冠以先生、女士、小 姐。 以握手表示友谊,但在亲朋好友之间通常以吻礼或帖面表示感情。 介绍时先介绍长者或地位高者。 在公共场合都自觉排队等候。人与人之间要留有一定的距离,绝 不能仅靠前后的人。加塞等是失礼行为。 澳大利亚土著人经过成人礼的男女均纹身。 澳大利亚土著人几乎采用世界上各种处理死者的方法,包括火葬、 土葬、天葬、弃葬、木乃伊等等。
人生礼仪民俗的功能
婚姻礼仪:婚姻是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 基本的制度和活动。主要表现为:男女双方经过合法 结婚程序而组成的家庭,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婚后 所生子女的权利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双方的合法财 产也能受到国家的保护。 丧葬礼仪:人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离开世界。丧葬礼仪 除了普遍存在的灵魂不灭观念外,儒家孝道和先人荫 庇后代的思想也起作用。另外丧葬礼仪也表达了死者 亲属对死者的真诚怀念,及对灵魂存在论这种迷信思 想既恐惧又有所求的复杂情感。
少数民族人生礼仪
诞生礼仪: 未孕前的求子习俗。 怀孕时的习俗 临产习俗 诞生后的习俗
少数民族人生礼仪
成年礼仪: 冠、筓之礼。 穿裤、换裙。 纹身、染齿。 这些习俗都是男女成年标志所举行的仪式。 它表明男、女成年以后就享有和其他成人一 样的权利,也承担一定的义务。
亚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东南亚六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 泰国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 缅甸 印度越南
美洲国家人生礼仪民俗
美国 握手:男女之间应是女方先伸手,长幼之间是长者先 伸手,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宾主之间是主人先伸 手。 称谓:直呼其名,从不用行政职务称呼别人,但有时 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医生等用, 谈话:交谈不涉及个人私事,与人交谈时应在50厘米 以外。在公共场合排队也要保持一定距离。 社交惯例:遵循女子优先惯例。不随便送礼,收到礼 物,要当面打开,表示感谢。 禁忌:非常忌讳13.对星期五也抱有恐惧心理。
中国人生礼仪民俗
丧葬礼仪:是人的最后“脱离仪式”。 初终。指弥留之际。 设床,即设床停尸。 沐浴 报丧 大殓 选择墓地及落葬日。 葬式,在我国汉族主要采用土葬和火葬两种 形式。
少数民族人生礼仪
在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她们的人生礼仪也 主要分诞生礼仪、成人礼仪、婚姻礼仪、丧葬 礼仪等四个阶段。只不过他们的表现形式大体 上不相同。
澳门民族人生礼仪
澳门人生礼仪民俗与香港几乎是一模一样。但 也保留了一些葡萄牙人的生活习惯,如还受天 主教或基督教教义的影响。
台湾人生礼仪民俗
婚嫁:议婚、订婚、完婚、迎亲四个阶段。 丧葬:台湾葬礼也是沿袭大陆 生育:台湾习俗最重嗣续。 寿庆:台湾同胞喜欢过生日。一般从50岁开 始称寿,60岁为下寿,70岁为上寿,90岁为 耆寿。百岁为期颐。有子孙发起庆祝,颇为 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