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件
合集下载
油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图文
3)水量配备应以保证润湿全部换热表面为原则。随意增大配水量会造成水 泵功耗上升,水的飞散损失增大,第运18行页成/共本15提2页高。
第二节 蒸发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一、蒸发器的任务
蒸发器的作用是通过制冷剂蒸发,吸收载冷剂的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目的。
二、蒸发器的分类
蒸发器按其冷却的介质不同分为冷却液体载冷剂的蒸发器和冷却空气的蒸发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进口空气的湿球温度ts1对换热量影响很大, ts1与当地气象条件有关,
越小,空气相对湿度越小,在同样的冷凝温度和风量下,冷却水蒸发量大, 冷凝效果好。
2)风量配备与ts1有关。ts1越高则所要求的送风量就越大,送风耗能也越 多。所以送风量的配备应从节能和性能要求两方面综合考虑。
第一节 换热器
制冷设备使用的材料随介质不同而异 氨对黑色金属无侵蚀作用,而对铜及其合金的侵蚀性强烈,所以氨
制冷装置中设备都用钢材制成。而氟利昂对一般金属材料无侵蚀作用, 可以使用铜或铜合金制造。对于以海水作为冷却介质的冷凝器仍然可采 用铜管或铜镍合金管,而氨冷凝器采用铜管时,必须采取加厚和增加镀 锌保护等措施。以盐水作为载冷剂的氟利昂蒸发器,铜管上也应增加锌 保护层,以延长使用寿命。
其传热管外侧的被冷却介质是载冷剂(水)或空气,制冷剂则在管内 吸热蒸发,其每小时流量约为传热管内容积的20%~30%。增加制冷剂的 质量流量,可增加制冷剂液体在管内的湿润面积。同时其进出口处的压 差随流动阻力增大而增加,以至使制冷系数降低。
第25页/共152页
第二节 蒸发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干式蒸发器按其被冷却介质的不同分为冷却液体介质型和冷却空气介 质型两类。
如图4-4所示。
气液 进出
管
A
第二节 蒸发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一、蒸发器的任务
蒸发器的作用是通过制冷剂蒸发,吸收载冷剂的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目的。
二、蒸发器的分类
蒸发器按其冷却的介质不同分为冷却液体载冷剂的蒸发器和冷却空气的蒸发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进口空气的湿球温度ts1对换热量影响很大, ts1与当地气象条件有关,
越小,空气相对湿度越小,在同样的冷凝温度和风量下,冷却水蒸发量大, 冷凝效果好。
2)风量配备与ts1有关。ts1越高则所要求的送风量就越大,送风耗能也越 多。所以送风量的配备应从节能和性能要求两方面综合考虑。
第一节 换热器
制冷设备使用的材料随介质不同而异 氨对黑色金属无侵蚀作用,而对铜及其合金的侵蚀性强烈,所以氨
制冷装置中设备都用钢材制成。而氟利昂对一般金属材料无侵蚀作用, 可以使用铜或铜合金制造。对于以海水作为冷却介质的冷凝器仍然可采 用铜管或铜镍合金管,而氨冷凝器采用铜管时,必须采取加厚和增加镀 锌保护等措施。以盐水作为载冷剂的氟利昂蒸发器,铜管上也应增加锌 保护层,以延长使用寿命。
其传热管外侧的被冷却介质是载冷剂(水)或空气,制冷剂则在管内 吸热蒸发,其每小时流量约为传热管内容积的20%~30%。增加制冷剂的 质量流量,可增加制冷剂液体在管内的湿润面积。同时其进出口处的压 差随流动阻力增大而增加,以至使制冷系数降低。
第25页/共152页
第二节 蒸发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干式蒸发器按其被冷却介质的不同分为冷却液体介质型和冷却空气介 质型两类。
如图4-4所示。
气液 进出
管
A
学习领域九 空气调节系统PPT课件
学习领域九 空气调节系统
二、地铁列车客室内空气参数的确定 三、制冷剂
二、地铁列车客室内空气参数的确定
地铁列车的运 输任务是单一的运 送短途乘客,这就 要求客室内要有卫 生清洁而且是舒适 的环境条件。
(一)客室内空气参数的要求
根据人们的生活实践和人体生理卫生上的要求 以及车内的特点,可分析出影响车内人体卫生和舒 适性的主要因素是:
(二)制冷剂液体过冷对制冷循环影响
在理论循环中认为从冷凝器中流出和进入节流装置 的制冷剂都是饱和液体状态,而在实际制冷装置中,制 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后还在继续向外放热而变成 过冷液体(未饱和液体)后才流出,特别在车辆制冷装 置中,冷凝器采用风冷,液体的冷凝温度总是高于环境 气温,从冷凝器出来的制冷剂液体在储液器和管路中流 动还要不断向外界放热而继续过冷。因此,冷凝器流至 节流装置前总有一定的过冷度。饱和温度与过冷液体的 温度的差值称为过冷度。过冷度越大,节流损失就越 小,单位质量制冷量就越大,因此液体的过冷循环将提 高制冷系数。
/小时·人
车内空气含尘量: ≤0.5 mg
每辆车总的通风量: 8000 (直流车)
8500 (交流车)
每辆车总的新风量: 4000 (直流车)
3200 (交流车)
(二)外气参数的确定
外气参数的选定是根据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所 确定的。以上海地铁车辆为例:
上海地区的纬度:
31º10′
上海地区的经度:
学习领域九 空气调节系统
一、制冷原理
一、制冷原理
空调制冷:用一定的方法使物体或空间的温度 低于周围环境介质的温度,并且使其维持在某一范 围内。
制冷的方式有五种: (1)蒸气压缩式制冷; (2)半导体制冷; (3)吸收式制冷; (4)蒸气喷射式制冷; (5)涡流管制冷。 一般城轨车辆都采用蒸气压缩式制冷。
空气调节课件
5——电阻丝;6——金属套管
四、加湿器 1.干蒸汽加湿器
图11-21 干蒸汽加湿器 1——喷管外套;2——导流板;3——加湿器筒体;4——导流箱;5——导流
管;6——加湿器内筒体;7——加湿器喷管;8——疏水器
2.电加湿器
图11-22 电加湿器 1——进水管;2——电极;3——保温层;4——外壳;5——接线柱;
⑷冷剂系统:以制冷剂为介质,直接用于对室内空气 进行冷却、去湿或加热,如图11-4d所示。
图11-4 按承担室内负荷所用介质的种类对空调系统分类示意图 (a)全空气系统;(b)全水系统;(c)空气-水系统;(d)冷剂系统
⒊根据集中式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分类:
⑴封闭式系统:它所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空调房间 本身,没有室外空气补充,全部为再循环空气。因 此房间和空气处理设备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环路 (图11-5a)。
⑵直流式系统:它所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室外,室 外空气经处理后送入室内,然后全部排出室外(图 11-5b)。
⑶混合式系统:从上述两种系统可见,封闭式系统 不能满足卫生要求,直流式系统经济上不合理,所 以两者都只在特定情况下使用,对于绝大多数场合, 往往需要综合这两者的利弊,采用混合一部分回风 的系统。这种系统既能满足卫生要求,又经济合理, 故应用最广。(图11-5中c )
六、换气效率
换气效率(Air exchange efficiency)是评价换气 效果优劣的一个指标,它是气流分布的特性参数, 与污染物无关。它定义为空气最短的滞留时间与 实际全室平均滞留时间之比。
11.2.2 送风口和回风口
图11-6 活动百叶风口 (a)双层百叶风口;(b)
单层百叶风口
(c)垂直单向流;(d)顶棚孔板送风,下侧回风
四、加湿器 1.干蒸汽加湿器
图11-21 干蒸汽加湿器 1——喷管外套;2——导流板;3——加湿器筒体;4——导流箱;5——导流
管;6——加湿器内筒体;7——加湿器喷管;8——疏水器
2.电加湿器
图11-22 电加湿器 1——进水管;2——电极;3——保温层;4——外壳;5——接线柱;
⑷冷剂系统:以制冷剂为介质,直接用于对室内空气 进行冷却、去湿或加热,如图11-4d所示。
图11-4 按承担室内负荷所用介质的种类对空调系统分类示意图 (a)全空气系统;(b)全水系统;(c)空气-水系统;(d)冷剂系统
⒊根据集中式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分类:
⑴封闭式系统:它所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空调房间 本身,没有室外空气补充,全部为再循环空气。因 此房间和空气处理设备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环路 (图11-5a)。
⑵直流式系统:它所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室外,室 外空气经处理后送入室内,然后全部排出室外(图 11-5b)。
⑶混合式系统:从上述两种系统可见,封闭式系统 不能满足卫生要求,直流式系统经济上不合理,所 以两者都只在特定情况下使用,对于绝大多数场合, 往往需要综合这两者的利弊,采用混合一部分回风 的系统。这种系统既能满足卫生要求,又经济合理, 故应用最广。(图11-5中c )
六、换气效率
换气效率(Air exchange efficiency)是评价换气 效果优劣的一个指标,它是气流分布的特性参数, 与污染物无关。它定义为空气最短的滞留时间与 实际全室平均滞留时间之比。
11.2.2 送风口和回风口
图11-6 活动百叶风口 (a)双层百叶风口;(b)
单层百叶风口
(c)垂直单向流;(d)顶棚孔板送风,下侧回风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人造冷源 人造冷源也称人工制冷,人们将一般制冷中所需的机器和设备的总和成为制冷机。19世纪中叶,第一台机械制冷装置问世, 人类开始使用人造冷源,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制冷机。
人造冷源的制冷过程,必须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
思考: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劳修斯表述: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1 高温低压气体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工作过程
•压缩机:它的作用是将蒸发器中的高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吸入,压缩到冷凝压力,然后排到冷凝器。 •冷凝器:它的作用是将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冷凝成液体。在冷凝过程中制冷剂蒸气
放出热量,故需要冷却介质进行冷却,常用的冷却介质有水、空气等。 •节流机构:低温高压制冷剂流经节流机构后,被节流降压,压力由冷凝压力降到蒸发压力,一部分液
低温和超低温方面
由于金属和合金在低温下具有“超电导”特性所引起: 金属铅在低于7.26K时,电阻几乎为0 锌的超导转编温度是0.79K
这样,制造低温超导电缆对大功率(100万kW以上)输电很有经济价值。
利用低温超导的强大电流,也为制造强大磁场提供了可能。
另外,宇宙空间的模拟、高真空的获得、半导体激光、红外线探测也都离不开低温制冷技术
氟利昂
•氟利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卤族衍生物的总称,它的出现解决了对制冷剂有各种要求的问题 •大多数氟利昂本身无毒、无臭、不燃、与空气混合遇火也不爆炸,适用于公共建筑或实验室的空调制冷装置。氟利昂中不含 水分时,对金属无腐蚀作用
氟利昂的分类 全卤化氯氟烃(CFCs):R11、R12等,对大气臭氧层破坏严重,已于 1996年被禁止使用
食品和物资储存方面:
•如低温储存和冻结储存可以防止果品、蛋品、鱼类以及农药、血浆等的变质,而粮食或其他物资的储存也常对空气的温湿度 有所要求。
绪论 制冷技术课件
0.1 人工制冷的方法
• .气体膨胀制冷 利用高压气体通过节流阀或膨胀机绝热膨胀 时,对外输出膨胀功,同时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目的。与 蒸汽制冷相比,气体膨胀制冷是一种没有相变的制冷方式, 通常多以空气作为工质,所以也称为空气膨胀制冷。构成这 种制冷方式的循环系统称为理想气体的逆向循环系统。最早 出现的空气制冷机采用定压循环。
0.2 制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 4 用于产品的性能试验及科学研究:
• 一些工业产品如飞机发动机、航空仪表、无线电和电子产品等,一些 武器如坦克、大炮及弹药,都需要在-40~-70℃的低温下进行性能 试验;在机械制造业中,对钢材进行―70~―90℃的低温处理,可以 改变其金相组织,使奥氏体变成马氏体,提高钢制机械零件的硬度及 耐磨性。
• 根据制冷温度的不同把人工制冷分为“普 冷”和“深冷”两个体系。一般把制冷温 度高于-120℃的称为“普冷”、低于- 120℃的称为“深冷”。
• 普通制冷:高于-120℃ • 深度制冷:低于-120℃ • 低温制冷与超低温制冷:20K以下
0.2 制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 1 用于空气调节的冷源:工业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中
都广泛地应用空气调节。集中供冷。
• 2 用于食品工业:一些易腐食品(鱼、肉类、蛋、果品、
蔬菜等)的加工、贮藏和运输,都需要在低温条件下进行, 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减少干缩损失。所采用的装置有冷藏 库、冷藏车、冷藏船等等。
• 3 用于石油化学工业:石油化工中许多工艺过程都需
要在低温下进行,如盐类的结晶、溶液的分离、石油的脱 脂、天然气的液化、石油的裂解等过程。化学工业中的合 成橡胶、合成纤维、合成塑料、合成氨的生产都需要制冷。
半导体制冷(热电制冷)制冷三种。 • 1.相变制冷 即利用物质相变的吸热效应实现制冷。如1个大气压下,
油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2
3、蒸气压缩制冷理论循环与逆卡诺循环的对比分析
(1)节流阀代替膨胀机 1kg的制冷剂损失的膨胀功
节流过程的不可逆损失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T-s图 可见:采用节流阀代替了膨胀机,一方面损失了膨胀功,另一方面产生了无 益气化,降低了制冷能力,导致制冷系数有所下降。其降低的程度,称为节流损 失。
水平线(湿蒸汽区)→向右下方弯曲(过热蒸气区)
二、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
1、压焓图(莫里尔图)的应用
1.2 压焓图作用
确定状态参数 表示热力过程 分析能量变化
R717的压焓图
R134a的压焓图
二、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
1.3 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压焓图上的表示
2、液体气化制冷的制冷原理(工作过程)
3、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构成
四大基本部件及对应的热力过程
压缩机:蒸气压缩 冷凝器:放热冷凝 节流阀:节流降压 蒸发器:吸热蒸发
3、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构成
压缩机:从蒸发器中抽吸制冷剂蒸气并进行压缩的设备。
其功能为:
从蒸发器中抽取气化的蒸气,从而维持蒸发器内一定的蒸 发温度和压力;
一、逆卡诺循环
制冷循环的性能指标:制冷系数 的定义:单位耗功量所获取的冷量, 制冷系数
即
q0 w
由此可见,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与制冷剂的性质无关仅 取决于被冷却物和冷却器的温度。T’0↗或T’k↘ ε’↗
一、逆卡诺循环
制冷循环亦可用于供热,此时系统的性能指标为供热系
(5)压缩机的理论耗功率Pth:
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p-h图
二、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
(1)节流阀代替膨胀机 1kg的制冷剂损失的膨胀功
节流过程的不可逆损失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T-s图 可见:采用节流阀代替了膨胀机,一方面损失了膨胀功,另一方面产生了无 益气化,降低了制冷能力,导致制冷系数有所下降。其降低的程度,称为节流损 失。
水平线(湿蒸汽区)→向右下方弯曲(过热蒸气区)
二、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
1、压焓图(莫里尔图)的应用
1.2 压焓图作用
确定状态参数 表示热力过程 分析能量变化
R717的压焓图
R134a的压焓图
二、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
1.3 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压焓图上的表示
2、液体气化制冷的制冷原理(工作过程)
3、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构成
四大基本部件及对应的热力过程
压缩机:蒸气压缩 冷凝器:放热冷凝 节流阀:节流降压 蒸发器:吸热蒸发
3、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构成
压缩机:从蒸发器中抽吸制冷剂蒸气并进行压缩的设备。
其功能为:
从蒸发器中抽取气化的蒸气,从而维持蒸发器内一定的蒸 发温度和压力;
一、逆卡诺循环
制冷循环的性能指标:制冷系数 的定义:单位耗功量所获取的冷量, 制冷系数
即
q0 w
由此可见,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与制冷剂的性质无关仅 取决于被冷却物和冷却器的温度。T’0↗或T’k↘ ε’↗
一、逆卡诺循环
制冷循环亦可用于供热,此时系统的性能指标为供热系
(5)压缩机的理论耗功率Pth:
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p-h图
二、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
空气调节制冷技术第一章
3 Condenser Expansion machine
2
Compressor
4
Evaporator
1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与理想循环的区别: 1. 膨胀阀代替膨胀机 2. 干压缩代替湿压缩 3. 两个传热过程为等压过程,并 存在传热温差
膨胀阀代 替膨胀机
代替的 原因
代替的结 果
(二)代替的结果
pk 2/ p0 p0 wc pk
wc
q/0
Δwc
1/ Δq0
q/0
1.制冷量增加 2.压缩机耗功增大
制冷系数下降
过热损失
存在传 热温差
原因
结果
(一)传热温差存在的原因
理想制冷循环要 求制冷剂与被冷 却物和冷却剂之 间必须在无温差 条件下进行可逆 换热。
(二)传热温差存在的结果
1
Δq
Δq0
(二)蒸气回热循环
制冷量增加了Δq0
压缩机耗功增加了Δwc
制冷系数的变化与制冷剂的热物理 性质有关。一般节流损失大的如: R12、R22、R134a制冷系数提高
R11、R717制冷系数降低
作业:如lgP-h图所示的制冷循环是 R22制冷剂的制冷循环,其中 5 7 1-2-5-6-1是在冷凝器中有过冷的循 lgp 环, 3-4-5-6-3是一回热循环 ,请回答 下列问题并加以说明 (1)在同样的制冷压缩机情况下,哪 6 个循环需要的冷凝面积大些? (2)哪个循环的单位压缩功大些? (3)在同样的制冷压缩机情况下,哪 个循环的制冷量Φ 大些?
2 4
1
3
h
(4)哪个循环的制冷系数ε大些?
二、回收膨胀功
T Tk
2
Compressor
4
Evaporator
1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与理想循环的区别: 1. 膨胀阀代替膨胀机 2. 干压缩代替湿压缩 3. 两个传热过程为等压过程,并 存在传热温差
膨胀阀代 替膨胀机
代替的 原因
代替的结 果
(二)代替的结果
pk 2/ p0 p0 wc pk
wc
q/0
Δwc
1/ Δq0
q/0
1.制冷量增加 2.压缩机耗功增大
制冷系数下降
过热损失
存在传 热温差
原因
结果
(一)传热温差存在的原因
理想制冷循环要 求制冷剂与被冷 却物和冷却剂之 间必须在无温差 条件下进行可逆 换热。
(二)传热温差存在的结果
1
Δq
Δq0
(二)蒸气回热循环
制冷量增加了Δq0
压缩机耗功增加了Δwc
制冷系数的变化与制冷剂的热物理 性质有关。一般节流损失大的如: R12、R22、R134a制冷系数提高
R11、R717制冷系数降低
作业:如lgP-h图所示的制冷循环是 R22制冷剂的制冷循环,其中 5 7 1-2-5-6-1是在冷凝器中有过冷的循 lgp 环, 3-4-5-6-3是一回热循环 ,请回答 下列问题并加以说明 (1)在同样的制冷压缩机情况下,哪 6 个循环需要的冷凝面积大些? (2)哪个循环的单位压缩功大些? (3)在同样的制冷压缩机情况下,哪 个循环的制冷量Φ 大些?
2 4
1
3
h
(4)哪个循环的制冷系数ε大些?
二、回收膨胀功
T Tk
空气调节制冷技术2
3. 物理化学性质要求
4)化学稳定性好: )化学稳定性好:
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不腐蚀。 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不腐蚀。 注意对制冷系统设备及管道、密封材料选择。 注意对制冷系统设备及管道、密封材料选择。
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非金属腐蚀很小。 氨: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非金属腐蚀很小。 选用无缝钢管, 选用无缝钢管,普通橡胶。 对非金属有腐蚀作用,对金属腐蚀小。 氟利昂:对非金属有腐蚀作用,对金属腐蚀小。 选用铜管或无缝钢管, 选用铜管或无缝钢管,特殊橡胶。
3. 物理化学性质要求
5)溶油性: )溶油性: 溶油性差: 溶油性差:
优:制冷剂和润滑油易分离,t0稳定; 制冷剂和润滑油易分离, 稳定; 但易在热交换设备中形成油膜而影响传热。 缺:但易在热交换设备中形成油膜而影响传热。
溶油性好: 溶油性好:
优:润滑好,不易形成油膜,传热好; 润滑好,不易形成油膜,传热好; 但在蒸发器中会引起t 升高。 缺:但在蒸发器中会引起 0升高。
1. 工作温度范围内始终呈液态,不凝固、不汽化; 工作温度范围内始终呈液态,不凝固、不汽化; 2. 无毒、无刺激性,环保、安全,腐蚀性小; 无毒、无刺激性,环保、安全,腐蚀性小; 3. 比热大,同样质量则载冷量大,传热性好; 比热大,同样质量则载冷量大,传热性好; 4. 流动性好,密度小,粘度小,流动阻力小; 流动性好,密度小,粘度小,流动阻力小; 5. 来源广泛,价低易得。 来源广泛,价低易得。
3. 物理化学性质要求
6)溶水性: )溶水性: 溶水性差: 溶水性差:
优:制冷剂纯, t0稳定; 制冷剂纯, 稳定; 缺:游离态的水会在低温处结冰而发生“冰 堵”。
溶水性好:
优:不会发生“冰堵” ; 不会发生“冰堵” 氨溶于水中易腐蚀金属。 缺:提高t0、氨溶于水中易腐蚀金属。 提高
2024版《空气调节》ppt课件
窗户类型、尺寸和位置对室内环境影响
窗户类型
双层玻璃、中空玻璃等节能型窗户具有较 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窗户尺寸
适当减小窗户面积可以降低室内外热量交 换,但也要保证室内采光和通风需求。
窗户位置
南北朝向的窗户有利于室内采光和通风, 东西朝向的窗户应采取遮阳措施。
遮阳设施设置原则及效果评估
设置原则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建筑朝向,合理选择遮阳设施的类型和安 装方式。
加强建筑气密性措施,减 少室内外空气渗透,提高 空调效率。
04
空调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措施探讨
空调系统能耗组成部分剖析
制冷系统能耗
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主要部件 的能耗。
通风系统能耗
包括风机、风管等通风设备的能耗。
水系统能耗
包括水泵、冷却塔等水系统设备的能耗。
控制系统能耗
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控制系统 的能耗。
了解其运行状况、能耗情况等。
制定改造升级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造升级方案, 包括设备更换、系统优化等。
实施改造升级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按照方案进行实施,确保改造升级过程的安 全和顺利。
对改造升级后的空调系统进行效果评估,并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政策法规推动下的绿色空调发展
国家政策法规的推动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绿色空调的发展, 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等。
空气处理设备(AHU)功能介绍
空气过滤
去除空气中的尘埃、微生物等有 害物质,提高空气清洁度。
冷却/加热
对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以满足 室内温度要求。
加湿/除湿
调节空气湿度,创造舒适的室内 环境。
第8章空气调节 ppt课件
空调精度:根据生产工艺或人体的舒适性要求,在空调区域内空气 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被容许的波动范围。
例如:温度tn=20±1℃和相对湿度φn=50±5%,其中20℃和50% 是空调基数,±1℃和±5%是空调精度。
按温度允许波动范围的大小,一般分为Δtn≥±1℃、 Δtn=±0.5℃和Δtn=±(0.1~0.2)℃三类精度级别。
PPT课件
24
热量 冷却塔
环境
冷却水
冷水机组
冷冻水
回风
空调箱
送风
PPT课件
25
8.2 空调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8.2.2 空调系统的分类
空气调节系统分类
集中程度
介质
用途
空气来源
集半 分 中集 散 式中 式 空式 空 调空 调 系调 系 统系 统
统
全 空 全 制 舒 工封 直 混
空 气 水 冷 适 艺闭 流 合
当相对湿度φ=0时,是干空气;当相对湿度φ=100%时,为饱 和湿空气。我国夏季40%~65%,冬季30%~60%。
PPT课件
19
5、焓:每kg干空气的焓加上与其同时存在的d公斤水蒸气的焓 的总和,称为(1+d)kg湿空气的焓。在空气调节中,空气的压 力变化一般很小,可近似定压过程,因此湿空气变化时初、终 状态的焓差,反映了状态变化过程中热量的变化。
PPT课件
27
集中式空调系统:定风量系统和变风量系统
空调箱
风管
风环路 末端(送风口)
PPT课件
回风口
28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除了设有集中在空调机房的 空气处理设备可以处理部分空气外,还有分散在 被调房间内的空气处理设备。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包括风机盘管+新风系统、多 联机+新风系统、诱导器系统和冷辐射顶板+新风 系统。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_01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6.热力完善度η
η=εth/ε0=[(h1-h4)/(h2-h1)]/[T0/ (TK-T0)]
热力完善度是制冷循环的一个技术经济指标,但它与制 冷系数的意义不同。ε只是从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转换)的 数量角度反应循环的经济性,而η是同时考虑了能量转换的数 量关系和实际循环中不可逆程度的影响。从数量上看,ε可以 小于1,等于1或大于1,而η则始终小于1,因为理想的可逆 循环的实际上是不可能达到的。当比较两个制冷装置循环的 经济性时,如果两者的工作温度Tk、T0相同,采用ε与采用η 进行比较是等价的;如果两者的Tk、T0不同,只有对它们的η 加以比较才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时只比较ε不能看出哪个制冷 装置的经济性更好。
2
Δwc po
1 Δq0
b΄ b
a΄ a
s
图1-4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a)工作过程;(b)理论循环
制冷理论循环与理想循环的3个不同点是:
①用节流阀代替膨胀机; ②干压缩代替湿压缩; ③吸热及放热过程为定压过程且存在传热温差。
(1)用节流阀代替膨胀机原因:
① 进入膨胀机的是液态制冷剂,体积变体很小,膨 胀机体积也要很小,难于制造;
3)3—4:节流过程,h不变;
4)4—1:制冷剂在蒸发器在定压吸热(制冷)过程。 制冷量:q0=h1-h4 kJ/kg。
(二)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
1.单位质量制冷能力:
q0=h1-h4
单位容积制冷能力:
qv
q0 v1
h1h4 v1
v1——压缩机入口气态制冷剂的比容,m3/kg qv——表示吸入1m3制冷剂所产生的冷量
思考题
3.节流阀前液体过冷有何意义? 4.多级压缩中间冷却意义? 5.实际压缩与理论压缩的区别?
制冷与空气调节ppt课件
制冷剂的安全性分类
毒性 可燃性
制冷剂的安全分类
A 低毒性
B 中毒性
3 有爆炸性
A3
B3
2 有燃烧性
A2
B2
1
不可燃
A1
B1
表 2-1 C 高毒性
C3 C2 C1
制冷剂的毒性危害程度分类
制冷剂的毒性危害程度分类
分类
分类方法
备注
表 2-2
LC50(4-hr) A 类 ≥0.1%(V/V) B 类 ≥0.1%(V/V) C 类 < 0.1%(V/V)
HCs
2.1 制冷剂
2.1.1 对制冷剂的要求
1. 热工性能
(1) 压力适中 在使用温度下
冷凝压力Pc
Pc ≤ 12~15 bar
蒸发压力Pe
适中 Pe B(大气压力)
Pc / Pe 适中,活塞式: Pc / Pe ≤ 8~10
1. 热工性能
(2) 单位制冷能力适中 制冷装置 Q0=mq0=vqv 大型装置,q0和qv大,m及v小,压
R717 历史悠久,应用广泛,中温制冷剂 氨的分子式:NH3 标准沸点:-33.3℃ 凝固点:-160 ℃ 临界温度:132.4 ℃ 临界压力:11.35MPa ODP: 0 GWP: 0 蒸发潜热:5276KJ/Kg 6倍R22
R407C
R32/R125/R134a, 23﹪/25﹪/52﹪ 三元非共沸混合制冷剂 标准沸点-43.77℃(-51.8/-48.6/-26.2 ℃) 替代R22,房间空调器,小型制冷机组
3、烃类(碳氢化合物)
CmHn FxClyBrz R(m-1)(n+1)(x)B(z)
烷烃:饱和碳氢化合物,代号同氟利昂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PPT
q0=h1-h4=r0(1-x4)
(1-1)
式中 q0单位质量制冷量(kJ/kg); h1与吸气状态对应的比焓值(kJ/kg); h4节流后湿蒸气的比焓值(kJ/kg); r0蒸发温度下制冷剂的汽化潜热(kJ/kg); x4节流后气液两相制冷剂的干度。
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图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原理
1.1.2 制冷循环过程
制冷剂蒸气压缩、冷凝成液体,放出热量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原理
1.1.2 制冷循环过程
冷凝后的制冷剂流经节流元件进入蒸发器。从入口端的高压pk降低到 低压p0,从高温tk降低到t0,并出现少量液体汽化变为蒸气。
影响 1.3.6 实际制冷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及性能
指标
1.3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
1.3.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与理 论循环的区别 1)制冷压缩机的压缩过程不是等熵过 程,且有摩擦损失。 2)实际制冷循环中压缩机吸入的制冷 剂往往是过热蒸气,节流前往往是过 冷液体,即存在气体过热、液体过冷 现象。 3)热交换过程中,存在着传热温差, 被冷却介质温度高于制冷剂的蒸发温 度,环境冷却介质温度低于制冷剂冷 凝温度。 4)制冷剂在设备及管道内流动时,存 在着流动阻力损失,且与外界有热量 交换。 5)实际节流过程不完全是绝热的等焓 过程,节流后的焓值有所增加。 6)制冷系统中存在着不凝性气体。
制冷剂在节流元件中的变化
饱和液体制冷剂经过节流元件,由冷 凝压力pk降至蒸发压力p0,温度由tk 降至t0。为绝热膨胀过程。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原理
1.1.4 制冷剂的变化过程
第10章空气调节精品PPT课件
面墙上转折下落到工作区以较低速度流过工作区,再由布置在同侧或 异侧的回风口排出。 • 优点:使工作区处于回流区,速度场与温度场趋于均匀和稳定。射流 射程比较长,射流来得及充分衰减,故可加大送风温差。 • 缺点:设计考虑不当,易形成送、回干扰或短流。
a 同侧送、同侧回
b 同侧送、异侧回
c 双侧送、回
26
• 3.按照制冷量分类
• (1)大型空调机组(2)中型空调机组(3)小型空调机组
• 4.按新风量分类
• (1)直流式系统 (2)闭式系统 (3)混合式系统
• 5.按送风速度分类
• (1) 高速系统(2)低速系统
• 6.按负担室内热湿负荷所用的介质分类
• (1)全空气式空调系统(2)空气—水式空调系统(3)全水式
空调系统(4)冷剂式空调系统
• 7.按系统风量调节方式分类
16
• (1)定风量空调系统(2)变风量空调系统
冷却塔 冷却水
热量 环境
冷冻机 冷冻水
空气
新鲜空气
空调箱
空气
17
第一节 空气调节系统分类
• 一、按承担室内热负荷、冷负荷和湿符合的介质来分 • 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和冷剂系
13
• 2.空气调节的主要作用 • ⑴ 创造合适的室内气候环境,以利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 保证某些需要特定气候的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的进行。 • ⑵ 创造舒适的“人工气候”,以利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休 息。 • ⑶ 改善火车、汽车及飞机等的内部气候条件,为人们提供合 适的旅途环境,保证健康旅行。 • ⑷ 提供适应于特殊医疗的气候条件,以利于病员的有效医治 及手术、医疗过程的安全。 • ⑸ 为珍贵物品、图书及字画等的收藏创造条件,以期长久保 存。 • ⑹为文娱活动、艺术表演及体育比赛等提供了良好条件14。
a 同侧送、同侧回
b 同侧送、异侧回
c 双侧送、回
26
• 3.按照制冷量分类
• (1)大型空调机组(2)中型空调机组(3)小型空调机组
• 4.按新风量分类
• (1)直流式系统 (2)闭式系统 (3)混合式系统
• 5.按送风速度分类
• (1) 高速系统(2)低速系统
• 6.按负担室内热湿负荷所用的介质分类
• (1)全空气式空调系统(2)空气—水式空调系统(3)全水式
空调系统(4)冷剂式空调系统
• 7.按系统风量调节方式分类
16
• (1)定风量空调系统(2)变风量空调系统
冷却塔 冷却水
热量 环境
冷冻机 冷冻水
空气
新鲜空气
空调箱
空气
17
第一节 空气调节系统分类
• 一、按承担室内热负荷、冷负荷和湿符合的介质来分 • 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和冷剂系
13
• 2.空气调节的主要作用 • ⑴ 创造合适的室内气候环境,以利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 保证某些需要特定气候的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的进行。 • ⑵ 创造舒适的“人工气候”,以利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休 息。 • ⑶ 改善火车、汽车及飞机等的内部气候条件,为人们提供合 适的旅途环境,保证健康旅行。 • ⑷ 提供适应于特殊医疗的气候条件,以利于病员的有效医治 及手术、医疗过程的安全。 • ⑸ 为珍贵物品、图书及字画等的收藏创造条件,以期长久保 存。 • ⑹为文娱活动、艺术表演及体育比赛等提供了良好条件14。
油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11
第四节 制冷机组
1 冷却水
5 冷媒水
2
3
4
图4-45 活塞式冷水机组外形
1-冷凝器 2-气液热交换器 3-电动机 4-压缩机 5-蒸发器
第四节 制冷机组
2
3
1 4
7 8 制冷剂(高压)
6
5
制冷剂(低压)
冷却水
图 4-46 活塞式冷水机组系统
1-压缩机组 2-冷凝器 3-冷却水塔 4-干式蒸发器 5-热力膨胀阀 6-电磁阀 7-气 液热交换器 8-干燥过滤器
在吸收器中,吸收剂吸收制冷剂蒸气而形成的溶液称之为制冷剂 -吸收剂溶液。(也称之为制冷剂-吸收剂工质对)
在吸收式制冷机中,吸收剂通常以二元溶液的形式参与循环,吸 收剂溶液与制冷剂-吸收剂溶液的区别在于前者所含制冷剂的浓度 比后者低。
常用的制冷剂-吸收剂工质对: 水-溴化锂 水-氯化锂 氨-水
第一节 吸收式制冷的基本原理
冷媒水
第四节 制冷机组
2.螺杆式冷水机组 以各种型式的螺杆式压缩机为主机的冷水机组,称为螺杆式冷水机 组。它是由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油泵、电 气控制箱以及其它控制元件等组成的组装式制冷系统。螺杆式冷水机组 具有结构紧凑、运转平稳、操作简便、冷量无级调节、体积小、重量轻 及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3)压缩机轴功率的计算——得出电机功率在选配电机
第五节 制冷机房的设计
7、选配冷凝器、蒸发器
(1) 选择类型: (2)计算冷凝器、蒸发器传热面积,计算后应加上10%~15%的裕度,
确定冷凝器、蒸发器型号 (3)计算换热介质(冷却水、冷冻水)用量,设计水系统
第五节 制冷机房的设计
8、选配制冷系统辅助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原理
• 引课 • 1.1.1 制冷循环系统的基本组成 • 1.1.2 制冷循环过程 • 1.1.3 制冷系统各部件的主要用途 • 1.1.4 制冷剂的变化过程 • 小结 • 作业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原理
• 吸热蒸发,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气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 原理
• 作业
•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各有何作用? • 蒸发器内制冷剂的汽化过程是蒸发吗?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 引课 • 1.2.1 理论循环的假设条件和压焓图 • 1.2.2 理论循环的性能指标及其计算 • 小结 • 作业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液相区
气相区 两相区
一点:
临界点C
三区:
液相区、 两相区、 气相区。
五态:
过冷液状态、 饱和液状态、 湿蒸气状态、 饱和蒸气状态、 过热蒸气状态。
八线:
等压线p(水平线) 等焓线h(垂直线) 饱和液线x=0, 饱和蒸气线x=1, 无数条等干度线x 等熵线s 等比体积线v 等温线t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 阀和蒸发器组成。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 原理
• 1.1.1 制冷循环系统的基本组成
• 制冷循环系统 :
• 根据蒸气压缩式制冷原理构成的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是由不同直径的管 道和在其中制冷剂会发生不同状态变化的部件组成,串接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回路, 在系统回路中装入制冷剂,制冷剂在这个循环回路中能够不停地循环流动
得到低温低压制冷剂
制冷剂液体吸热、蒸发、制冷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 原理
• 1.1.4 制冷剂的变化过程
• 制冷剂在制冷压缩机中的变化
• 制冷剂蒸气由蒸发器的末端进入压 缩机吸气口时,压力越高温度越高, 压力越低温度越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制冷剂蒸气在压缩机中被压缩成过
热蒸气,压力由蒸发压力p0升高到 冷凝压力pk。为绝热压缩过程。外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3.理论循环过程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1)制冷压缩机压缩过程 2)制冷压缩机冷凝过程 3)制冷压缩机膨胀过程 4)制冷压缩机蒸发过程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原理
1.1.2 制冷循环过程
制冷剂蒸汽回到压缩机中压缩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原理 1.1.3 制冷系统各部件的主要用途
放热,使高压高温制冷剂蒸气冷却、 冷凝成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
压缩制冷剂蒸气,提高压力和温度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 原理
• 1.1.4 制冷剂的变化过程
•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变化
• 以液体为主的的制冷剂,流入蒸发器不断汽化,全部汽化变时,又重新流回到压缩 机的吸气口,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排出,进入下一次循环。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 原理
•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图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原理
1.1.2 制冷循环过程
制冷剂蒸气压缩、冷凝成液体,放出热量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原理
1.1.2 制冷循环过程
冷凝后的制冷剂流经节流元件进入蒸发器。从入口端的高压pk降低到 低压p0,从高温tk降低到t0,并出现少量液体汽化变为蒸气。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 1.2.1 理论循环的假设条件和压焓图
• 1.理论循环的假设条件
• 压缩过程为等熵过程; • 冷凝和蒸发是与冷、热源换热; • 出蒸发器的为饱和蒸气,出冷凝器的为饱和液体; • 制冷剂流动过程中没有流动阻力损失; • 节流过程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界的能量对制冷剂做功,使得制冷 剂蒸气的温度再进一步升高,压缩 机排出的蒸气温度高于冷凝温度。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 原理
制冷剂的变化过程(flash)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 原理 • 1.1.4 制冷剂的变化过程
•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变化
• 小结
•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组成:制冷压缩机 冷凝器 节流器 蒸发器 • 压缩过程(压缩机中进行)
• 通过压缩使制冷剂由低温低压的蒸汽变为高温高压气体。
• 冷却冷凝过程(冷凝器中进行)
• 在冷凝器中冷却冷凝成制冷剂液体。
• 节流过程(节流阀中进行)
• 压力、温度降低,焓值不变
• 蒸发过程(蒸发器中进行)
• 过热蒸气进入冷凝器后,在压力不变 的条件下,先是散发出一部分热量, 使制冷剂过热蒸气冷却成饱和蒸气。
• 饱和蒸气在等温条件下,继续放出热 量而冷凝产生了饱和液体。
• 制冷剂在节流元件中的变化
• 饱和液体制冷剂经过节流元件,由冷
凝压力pk降至蒸发压力p0,温度由tk降 至t0。为绝热膨胀过程。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组成:
• 制冷压缩机 • 冷凝器 • 节流器 • 蒸发器
•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是指制冷剂在一次循环中只经过一次 压缩,最低蒸发温度可达-40~-30℃。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广泛 用于制冷、冷藏、工业生产过程的冷却,以及空气调节等各种低 温要求不太高的制冷工程。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疑问:怎样才能制冷制热呢? 1.1.1 制冷循环系统的基本组成
利用制冷剂由液体状态汽化为 蒸气状态过程中吸收热量,被冷却 介质因失去热量而降低温度,达到 制冷的目的。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原理
制冷剂 制冷剂在变为蒸气之后,需要对它进 行压缩、冷凝、继而进行再次汽化吸 热。对制冷剂蒸气只进行一次压缩, 称为蒸气单级压缩。
•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原理
• 引课 • 1.1.1 制冷循环系统的基本组成 • 1.1.2 制冷循环过程 • 1.1.3 制冷系统各部件的主要用途 • 1.1.4 制冷剂的变化过程 • 小结 • 作业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原理
• 吸热蒸发,变成低温低压制冷剂气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 原理
• 作业
•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各有何作用? • 蒸发器内制冷剂的汽化过程是蒸发吗?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 引课 • 1.2.1 理论循环的假设条件和压焓图 • 1.2.2 理论循环的性能指标及其计算 • 小结 • 作业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液相区
气相区 两相区
一点:
临界点C
三区:
液相区、 两相区、 气相区。
五态:
过冷液状态、 饱和液状态、 湿蒸气状态、 饱和蒸气状态、 过热蒸气状态。
八线:
等压线p(水平线) 等焓线h(垂直线) 饱和液线x=0, 饱和蒸气线x=1, 无数条等干度线x 等熵线s 等比体积线v 等温线t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 阀和蒸发器组成。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 原理
• 1.1.1 制冷循环系统的基本组成
• 制冷循环系统 :
• 根据蒸气压缩式制冷原理构成的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是由不同直径的管 道和在其中制冷剂会发生不同状态变化的部件组成,串接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回路, 在系统回路中装入制冷剂,制冷剂在这个循环回路中能够不停地循环流动
得到低温低压制冷剂
制冷剂液体吸热、蒸发、制冷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 原理
• 1.1.4 制冷剂的变化过程
• 制冷剂在制冷压缩机中的变化
• 制冷剂蒸气由蒸发器的末端进入压 缩机吸气口时,压力越高温度越高, 压力越低温度越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制冷剂蒸气在压缩机中被压缩成过
热蒸气,压力由蒸发压力p0升高到 冷凝压力pk。为绝热压缩过程。外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3.理论循环过程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1)制冷压缩机压缩过程 2)制冷压缩机冷凝过程 3)制冷压缩机膨胀过程 4)制冷压缩机蒸发过程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原理
1.1.2 制冷循环过程
制冷剂蒸汽回到压缩机中压缩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原理 1.1.3 制冷系统各部件的主要用途
放热,使高压高温制冷剂蒸气冷却、 冷凝成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
压缩制冷剂蒸气,提高压力和温度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 原理
• 1.1.4 制冷剂的变化过程
•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变化
• 以液体为主的的制冷剂,流入蒸发器不断汽化,全部汽化变时,又重新流回到压缩 机的吸气口,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排出,进入下一次循环。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 原理
•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图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原理
1.1.2 制冷循环过程
制冷剂蒸气压缩、冷凝成液体,放出热量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原理
1.1.2 制冷循环过程
冷凝后的制冷剂流经节流元件进入蒸发器。从入口端的高压pk降低到 低压p0,从高温tk降低到t0,并出现少量液体汽化变为蒸气。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 1.2.1 理论循环的假设条件和压焓图
• 1.理论循环的假设条件
• 压缩过程为等熵过程; • 冷凝和蒸发是与冷、热源换热; • 出蒸发器的为饱和蒸气,出冷凝器的为饱和液体; • 制冷剂流动过程中没有流动阻力损失; • 节流过程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界的能量对制冷剂做功,使得制冷 剂蒸气的温度再进一步升高,压缩 机排出的蒸气温度高于冷凝温度。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 原理
制冷剂的变化过程(flash)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 原理 • 1.1.4 制冷剂的变化过程
•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变化
• 小结
•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组成:制冷压缩机 冷凝器 节流器 蒸发器 • 压缩过程(压缩机中进行)
• 通过压缩使制冷剂由低温低压的蒸汽变为高温高压气体。
• 冷却冷凝过程(冷凝器中进行)
• 在冷凝器中冷却冷凝成制冷剂液体。
• 节流过程(节流阀中进行)
• 压力、温度降低,焓值不变
• 蒸发过程(蒸发器中进行)
• 过热蒸气进入冷凝器后,在压力不变 的条件下,先是散发出一部分热量, 使制冷剂过热蒸气冷却成饱和蒸气。
• 饱和蒸气在等温条件下,继续放出热 量而冷凝产生了饱和液体。
• 制冷剂在节流元件中的变化
• 饱和液体制冷剂经过节流元件,由冷
凝压力pk降至蒸发压力p0,温度由tk降 至t0。为绝热膨胀过程。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2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组成:
• 制冷压缩机 • 冷凝器 • 节流器 • 蒸发器
•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是指制冷剂在一次循环中只经过一次 压缩,最低蒸发温度可达-40~-30℃。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广泛 用于制冷、冷藏、工业生产过程的冷却,以及空气调节等各种低 温要求不太高的制冷工程。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疑问:怎样才能制冷制热呢? 1.1.1 制冷循环系统的基本组成
利用制冷剂由液体状态汽化为 蒸气状态过程中吸收热量,被冷却 介质因失去热量而降低温度,达到 制冷的目的。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1.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原理
制冷剂 制冷剂在变为蒸气之后,需要对它进 行压缩、冷凝、继而进行再次汽化吸 热。对制冷剂蒸气只进行一次压缩, 称为蒸气单级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