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普通物理1998年试卷及解答

合集下载

浙江大学 1998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量子力学第一题

浙江大学 1998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量子力学第一题

浙江大学1998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量子力学第一题:(10 分)(1)写出玻尔-索末菲量子化条件的形式。

(2)求出均匀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电子轨道的可能半径。

(利用玻尔-索末菲量子化条件r 求,设外磁场强度为B )第二题:(20 分)(1)若一质量为? 的粒子在一维势场V ( x) = ? 级。

(2)若某一时刻加上了形如e sin 为一已知常数)。

? 0, 0 ≤x ≤ a 中运动,求粒子的可能能? ∞, x > a , x < 0 ωx a ,e (1 )的势场,求其基态能级至二级修正(ω?1 2 2 ? ?ωx , x > 0 ,求粒子(质量为? )的可能的能级。

(3)若势能V ( x ) 变成V ( x ) = ? 2 ? ∞, x<0 ? 第三题:(20 分)氢原子处于基态,其波函数形如ψ= ce ? r a ,a 为玻尔半径,c 为归一化系数。

(1)利用归一化条件,求出c 的形式。

(2)设几率密度为P ( r ) ,试求出P ( r ) 的形式,并求出最可几半径r 。

(3)求出势能及动能在基态时的平均值。

? ? (4)用何种定理可把< V > 及< T > 联系起来?第四题:(15 分)?2 ?2 ?2 ? = Lx + Ly + Lz ,转子的轨道角动量量子数是 1 ,一转子,其哈密顿量H 2I x 2I y 2I z ? ? ? (1)试在角动量表象中求出角动量分量Lx ,Ly ,Lz 的形式;? (2)求出H 的本征值。

第五题:(20 分)若基态氢原子处于平行板电场中,电场是按下列形式变化E = ? r ? 0, ? ?ε0 e ? ?t t≤0 η, t >0 ,η为大于零? 的常数,求经过长时间后,氢原子处于2P 态的几率。

设H ′为微扰哈密顿,(( ) ? H′100,210 = 28 aε0 e ?ηt ? ? 5 ?e ;t > 0)H′(当3 2 ( ) 100,21±1 = 0)。

98年高考物理试题答案(全国卷)

98年高考物理试题答案(全国卷)

98年全国高校招生物理统考试题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A AB AB BC C BD 7.C D C ABD BD CD二、填空题13、180 314、/2 6×10715、(F+2μmg)/316、2d mv2/217、6.25×1015 2三、18、(1)T=2π(2)(3)0.351H~0.0389H19、C20、(1)2 (2)2 (3)不能四、计算题21、解:设抛出点的高度为h,第一次平抛的水平射程为x,则有x2+h2=L2①由平抛运动规律得知,当初速增大到2倍,其水平射程也增大到2x,可得(2x)2+h2=(L)2②由①、②解得h=L/设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得h=gt2/2由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得GMm/R2=mg 式中m为小球的质量,联立以上各式,解得M=2LR2/(3Gt2)22、解:以p1、V1表示压缩后左室气体的压强和体积,p2、V2表示这时右室气体的压强和体积。

p0、V0表示初态两室气体的压强和体积,则有p1V1=p0V0①p2V2=p0V0②V1+V2=2V0③p1-p2=△p=ρgh④解以上四式得:V12-2(p0+△p)V0V1/△p+2p0V02/△p=0 ⑤解方程并选择物理意义正确的解得到V1=V0(p0+△p-)/△p代入数值,得V1=8.0×10-3m3⑥V2=2V0-V1=1.6×10-2m3⑦23、解:粒子运动路线如图示有L=4R ①粒子初速度为v,则有qvB=mv2/R ②由①、②式可算得v=qBL/4m ③设粒子进入电场作减速运动的最大路程为l,加速度为a,v2=2al ④qE=ma ⑤粒子运动的总路程s=2πR+2l⑥由①、②、④、⑤、⑥式,得s=πL/2+qB2L2/(16mE) ⑦24、解:光屏上的暗区是由于挡光圆板挡住部分光线而形成的。

因而从点光源S经挡光圆板边缘譬如图中的c点)射到透镜上H点的光线ScH,经透镜折射后,出射光线应经过暗区的边缘的某点。

1988年高考物理试题

1988年高考物理试题

198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一、(24分)每小题2分.本题中每小题给出的几个说法中,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说法选出来,并将正确说法前的字母填写在题后方括号内.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答错的,不答的,都得0分.(2)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以相同的速度v0分别把三个球竖直向上抛出、竖直向下抛出、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三球落地时的速率,A.上抛球最大.B.下抛球最大.C.平抛球最大.D.三球一样大.(3)两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1和m2,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对物体A施以水平的推力F,则物体A对物体B的作用力等于(4)单色光从真空射入玻璃时,它的A.波长变长,波速变小.B.波长变短,波速变大.C.波长变长,波速变大.D.波长变短,波速变小.(5)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根据以下哪个实验或现象提出来的?A.光电效应实验.B.氢原子光谱实验.C.α粒子散射实验.D.天然放射现象.(6)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竖直上抛,在下列四幅图中,哪一幅能正确表示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不计空气阻力)?(7)在水平放置的光滑绝缘杆ab上,挂有两个金属环M和N,两环套在一个通电密绕长螺线管的中部,如图所示.螺线管中部区域的管外磁场可以忽略.当变阻器的滑动接头向左移动时,两环将怎样运动?A.两环一起向左移动.B.两环一起向右移动.C.两环互相靠近.D.两环互相离开.(8)把两根同种材料的电阻丝分别连在两个电路中.甲电阻丝长为l,直径为d;乙电阻丝长为2l,直径为2d.要使两电阻丝消耗的功率相等.加在两电阻丝上的电压比应满足(9)要使LC振荡电路的周期增大一倍.可采用的办法是:A.自感系数L和电容C都增大一倍.B.自感系数L和电容C都减小一半.C.自感系数L增大一倍,而电容C减小一半.D.自感系数L减小一半,而电容C增大一倍.(10)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bc,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两个质量m1和m2的木块,m1>m2,如图所示.已知三角形木块和两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A.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B.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C.有摩擦力的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因为m1、m2、θ1、θ2的数值并未给出.D.以上结论都不对.(11)两个球形行星A和B各有一卫星a和b,卫星的圆轨道接近各自行星的表面.如果两行星质量之比MA/MB=p,两行星半径之比RA/RB=q,则两卫星周期之比Ta/Tb为(12)图中S为三相交流电源.连在电路中的各电阻丝B1、B2、B3、B4的阻值都相同.变压器都是电压比为2∶1的降压变压器.这些电阻丝,按消耗功率大小的顺序排列(从大到小)应为A.B1B2B3B4.B.B4B3B2B1.C.B4B2B3B1.D.B3B1B4B2.二、(24分)每小题3分.本题中每小题给出的几个说法中,有一个或几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说法全选出来,并将正确说法前的字母填写在题后方括号内.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不答的,得0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1)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哪些是平衡的?(2)在有关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的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显著.B.液体的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C.悬浮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D.悬浮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3)下列哪些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A.光的干涉.B.光的衍射.C.光的反射.D.光电效应.(4)图表示的是透镜成像实验的装置.A.如透镜是凸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只要把光屏移到适当位置,一定能在屏上得到物体的像.B.如透镜是凸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去掉光屏而用眼睛从右向左沿主轴直接观察,一定看不到物体的像.C.如透镜是凹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只要把光屏移到适当位置,一定能在屏上得到物体的像.D.如透镜是凹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去掉光屏而用眼睛从右向左沿主轴直接观察,一定能看到物体的像.(5)两块平行金属板带等量异号电荷,要使两板间的电压加倍,而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半,采用的办法有A.两板的电量加倍,而距离变为原来的4倍.B.两板的电量加倍,而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C.两板的电量减半,而距离变为原来的4倍.D.两板的电量减半,而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6)如图所示,闭合矩形线圈abcd从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穿过一个匀强磁场区域,此磁场区域竖直方向的长度远大于矩形线圈bc边的长度.不计空气阻力,则A.从线圈dc边进入磁场到ab边穿出磁场的整个过程,线圈中始终有感生电流.B.从线圈dc边进入磁场到ab边穿出磁场的整个过程中,有一个阶段线圈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C.dc边刚进入磁场时线圈内感生电流的方向,与dc边刚穿出磁场时感生电流的方向相反.D.dc边刚进入磁场时线圈内感生电流的大小,与dc边刚穿出磁场时感生电流的大小一定相等.(7)设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如图所示.已知一离子在电场力和洛仑兹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自A点沿曲线ACB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C 点是运动的最低点.忽略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离子必带正电荷.B.A点和B点位于同一高度.C.离子在C点时速度最大.D.离子到达B点后,将沿原曲线返回A点.(8)一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初速为零.先对物体施加一向东的恒力F,历时1秒钟;随即把此力改为向西,大小不变,历时1分钟;接着又把此力改为向东,大小不变,历时1秒钟;如此反复,只改变力的方向,共历时1分钟.在此1分钟内.A.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分钟末静止于初始位置之东.B.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分钟末静止于初始位置.C.物体时而向东运动,时而向西运动,在1分钟末继续向东运动.D.物体一直向东运动,从不向西运动,在1分钟末静止于初始位置之东.三、(15分)每小题3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空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如图所示电路中,R0是已知的,要使AB间的总电阻恰等于R0,则R1= .(2)有一真空容器,在室温下容器内的气压为10-3帕.估算该容器内1厘米3气体中的分子数.估算取1位有效数字即可.答: .1标准大气压=1×105帕.阿伏伽德罗常数N=6×1023摩-1.(3)一均匀木杆,每米重10牛,支点位于离木杆的左端点0.3米处.现将一重量为11牛的物体挂在木杆的左端点上.设在木杆的右端点施一大小为5.0牛的竖直向上的力,恰能使木杆平衡,则木杆的长度L= 米.(4)绳上有一简谐横波向右传播,当绳上某质点A向上运动到最大位移时,在其右方相距0.30米的质点B刚好向下运动到最大位移.已知波长大于0.15米,则该波的波长等于多少米? 答: .(5)在厚度为d、折射率为n的大玻璃板的下表面,紧贴着一个半径为r的圆形发光面.为了从玻璃板的上方看不见圆形发光面,可在玻璃板的上表面贴一块纸片,所贴纸片的最小面积为.四、(12分)(1)右图是测定电流表内电阻实验的电路图.电流表的内电阻约在100欧左右,满偏电流为500微安.用电池作电源.1.(2分)实验室中配有的可变电阻为:A.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10欧.B.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9999欧.C.电位器,阻值范围为0~200欧.D.电位器,阻值范围为0~20千欧.在上述配有的可变电阻中,电路图中的R应选用,R'应选用.(填写字母代号) 2.(2分)某学生进行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先将R的阻值调到最大,合上K1,调节R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②合上K2,调节R′和R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③记下R′的阻值.指出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什么错误.答: .3.(2分)如果按正确实验步骤测得的R′值为100欧,已知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500微安,现在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2伏特的伏特表,则应串联的分压电阻为欧.4.(3分)由以下四种说法中选出正确说法,并将正确说法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方括号内.A.上述电流表内电阻的测得值比其真实值小,这一因素使得用上述改装成的伏特表测定电压时,其读数比伏特表两端的实际电压小.B.上述电流表内电阻的测得值比其真实值大,这一因素使得用上述改装成的伏特表测定电压时,其读数比伏特表两端的实际电压小.C.上述电流表内电阻的测得值比其真实值小,这一因素使得用上述改装成的伏特表测定电压时,其读数比伏特表两端的实际电压大.D.上述电流表内电阻的测得值比其真实值大,这一因素使得用上述改装成的伏特表测定电压时,其读数比伏特表两端的实际电压大.(2)(3分)有一架托盘天平,没有游码,最小砝码为100毫克.用这架天平称量一个物体,当右盘中加上36.20克砝码时,天平指针向左偏1.0小格,如图中实箭头所示.如果在右盘中再加上100毫克的砝码,天平指针则向右偏1.5小格,如图中虚箭头所示.这个物体的质量可读为克.五、(7分)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静止,如下左图所示.现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自左方水平地射穿此木块,穿透前后子弹的速度分别为v0和v.求木块能摆到的最大高度.(设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很短,可不计)六、(9分)一圆筒形气缸静置于地面上,如上右图所示.气缸筒的质量M,活塞(连同手柄)的质量为m,气缸内部的横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0.平衡时气缸内的容积为V.现用手握住活塞手柄缓慢向上提.设气缸足够长,在整个上提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并不计气缸内气体的重量及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求将气缸刚提离地面时活塞上升的距离.七、(9分)N个长度逐个增大的金属圆筒和一个靶,它们沿轴线排列成一串,如图所示(图中只画出了六个圆筒,作为示意).各筒和靶相间地连接到频率为υ、最大电压值为U的正弦交流电源的两端.整个装置放在高真空容器中.圆筒的两底面中心开有小孔.现有一电量为q、质量为m的正离子沿轴线射入圆筒,并将在圆筒间及圆筒与靶间的缝隙处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加速(设圆筒内部没有电场).缝隙的宽度很小,离子穿过缝隙的时间可以不计.已知离子进入第一个圆筒左端的速度为v1,且此时第一、二两个圆筒间的电势差V1-V2=-U.为使打到靶上的离子获得最大能量,各个圆筒的长度应满足什么条件?并求出在这种情况下打到靶上的离子的能量.198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参考答案一、全题24分,每小题2分.答错的,不答的,都给0分.(1)A.(2)D.(3)B.(4)D.(5)C.(6)B.(7)C.(8)C.(9)A.(10)D.(11)A.(12)B.二、全题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给0分;不答的,给0分.(1)B,C.(2)B,C.(3)A,B.(4)D.(5)C.(6)B,C.(7)A,B,C.(8)D.三、全题15分,每小题3分.答案正确的,按下列答案后面方括号内的分数给分;答错的,不答的,都给0分.(2)3×106(3分).答案为2×106也算对,给3分.(3)1.8(3分).(4)0.6米,0.2米(答出两个正确答案的给3分;只答出一个正确答案的给1分).四、全题12分,每小题按下列答案后面方括号内的分数给分;答错的,不答的,都给0分.(1) 1.D(1分),B(1分).2.合上K2后,不应再调节R的阻值(2分).3.3900(2分).4.A(3分).(2)36.24(3分).(答数不是36.24的都给0分)五、射穿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可得mv0=MV+mv.(1)射穿后,木块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可得评分标准:本题共7分.列出(1)式给3分;列出(2)式给3分;得出(3)式给1分.六、设气缸内气体原来的压强为p1,后来的压强为p2,则p1S=p0S+mg.(1)p0S=p2S+Mg.(2)由玻意耳-马略特定律可知p1V=p2(V+xS), (3)其中x为活塞上升的距离.由(1),(2),(3)式可得评分标准:本题共9分.列出(1)式给2分;列出(2)式给2分;列出(3)式给3分;得出(4)式再给2分.七、为使正离子获得最大能量,要求离子每次穿越缝隙时,前一个圆筒的电势比后一个圆筒的电势高U,这就要求离子穿过每个圆筒的时间都恰好等于交流电的半个周期.由于圆筒内无电场,离子在筒内做匀速运动.设v n为离子在第n个圆筒内的速度,则有将(3)代入(2),得第n个圆筒的长度应满足的条件为:n=1,2,3……N.打到靶上的离子的能量为:评分标准:本题共9分.列出(1)式给2分;列出(2)式给3分;得出(4)式再给2分;得出(5)式给2分.。

1998年高考物理试卷简析与教学反思

1998年高考物理试卷简析与教学反思

1998年高考物理试卷简析与教学反思1998年的高考物理试卷是一份具有特殊意义的试卷,它为广大教师和学生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与反思的机会。

本文将对该试卷进行简析,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试卷整体难度适中,覆盖了力学、光学、电磁学等物理学的不同领域,并注重物理知识与现实问题的结合。

首先,试卷在力学部分涉及了平抛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等重要概念,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其次,在光学部分,试卷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折射等基本知识,以及光学仪器的使用。

最后,在电磁学部分,试卷涉及了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要求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物理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在解析试卷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题目给出的实验现象描述不够清晰,容易引起学生的困惑,需要更加准确地描述实验情境。

其次,一些问题过于偏向于公式运算,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最后,试卷中的一些题目考查了较为复杂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对多个概念和公式进行综合运用,这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进行相应的教学反思。

首先,教师在讲解物理实验时,需要注重实验现象的详细描述,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实验过程。

其次,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引导他们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最后,对于复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引入案例分析、实际应用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此外,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也需要对自己在解答试卷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

他们可以回顾解题的过程,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向老师请教和寻求帮助,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有所进步。

总之,1998年高考物理试卷是一份经典的试卷,它充分考察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通过对试卷的简析与教学反思,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法,提高物理学习的效果。

1998浙大传热学

1998浙大传热学

浙江大学1998年传热学期末考试试卷(总分100分)一、填空(30分,每题二分)1、按照导热机理,水的气、液、固三种状态中状态下的导热系数最小。

2、热扩散率(导热系数)a=λ/(ρC p)是表征的物理量。

3、集总参数法的适用条件是。

4、灰体是指。

5、气体辐射具有和的特点。

6、对服从兰贝特定律的物体,辐射力E与定向辐射强度L之间的关系式。

7、附图有无限长二平板,角系数X1,2= 。

8、何谓热边界层?。

9、沸腾的临界热流密度是。

10、格拉晓夫准则的物理意义,表达式Gr=。

11、若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增加一倍,其它条件不变。

则临界热绝缘半径将。

12、影响强制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的因素有:。

13、热水瓶的双层玻璃中抽真空是为了。

14、自然对流换热在条件下发生关于特征长度l的自模化现象。

15、雷诺比拟采用模型,其结果在条件下与实验解相吻合。

二、问答题(30分)1、(7分)直角坐标系中,非稳态、由内热源、常导热系数的导热微分方程表达式是什么?常见的导热问题边界条件分为哪三类?试写出各类的数学表达式。

2、(7分)遮热板的作用是什么?并说明其工作原理,再举一个应用实例。

3、(7分)强化传热的原则是什么?试举出三个强化管内强制对流换热的方法。

4、(9分)试述影响膜状凝结换热的因素及不凝性气体影响凝结换热的原因。

三、计算题(每题20分,共2题40分)1、(本题20分)有一同心套管式冷却器,薄壁分隔管(即内管)的直径为100mm,内管内流过质量流量为2kg/s的水,由20℃被加热至60℃,内外管壁间流过油,温度从200℃降至80℃,换热器在顺流状态下工作时,其总传热系数k=200W/(m2·K),①求顺流时换热器所需的长度;②当油侧污垢热阻为0.0002m2·K/W、水侧污垢热阻为0.0003m2·K/W时,油侧与水侧的表面传热系数各为多少?(避免曲率及厚度可忽略)③若换热器改为逆流状态工作时,所需长度又为多少?与顺流时进行比较。

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物理试题

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物理试题

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

第Ⅱ卷5至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A.必定是OA B.必定是OBC.必定是OC 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作无规则运动的液体分子撞击微粒而引起的B.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C.物体里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D.只有传热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3.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则A.此波朝x轴负方向传播B.质点D此时向下运动C.质点B将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D.质点E的振幅为零4.通电矩形导线框abcd 与无限长通电直导线MN 在同一平面内,电流方向如图所示,ab 边与MN 平行。

关于MN 的磁场对线框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线框有两条边所受的安培力方向相同B .线框有两条边所受的安培力大小相同C .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朝左D .cd 边所受安培力对ab 边的力矩不为零5.如图所示,一宽40cm 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一边长为20cm 的正方形导线框位于纸面内,以垂直于磁场边界的恒定速度v=20cm/s 通过磁场区域,在运动过程中,线框有一边始终与磁场区域的边界平行。

【精品】浙江大学硕士入学物理化学1998及2000年试题乙和答案

【精品】浙江大学硕士入学物理化学1998及2000年试题乙和答案

浙江大学一九九八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40分)1.理想气体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什么?什么情况下真实气体和理想气体性质接近?2.增加压力,真实气体就可以液化。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3.不论孤立(隔离)体系内部发生什么变化,体系内能和熵总是不变。

对不对?4.NH 4Cl 在真空容器中达到解离平衡。

体系的独立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各是多少?5.化学反应的级数是不是一定是正整数?为什么?6.如果反应1的活化能大于反应2的活化能,降低温度对哪个反应有利?为什么?7.BET 吸附理论和Langmuir 吸附理论的最基本不同是什么?8.0。

5法拉第的电量在电解时可以从CuSO 4溶液中沉淀多少克铜?原子量:Cu=64,S=32,O=16二、0.5摩尔的乙醇在78℃和101。

325kPa 下向真空蒸发成同温同压的气体,汽化热42。

4kJ ⋅mol -1。

求过程的U ∆,H ∆,A ∆,∆G ,以及体系和环境的总熵变∆S 。

(10) 三、27℃时密闭容器中充入60kPa 的COCl 2。

加热到527℃,COCl 2分解, COCl 2(g )CO(g)⇔+Cl 2(g),平衡压力为200kPa 。

试求:(15分)1.COCl 2的离解度α2.527℃时的平衡常数K p3。

该分解反应在527℃时的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r m G ∆四、(15分)0℃时水的摩尔体积是18.018ml ,冰的摩尔体积是19.625ml,为使冰点下降0。

1度,需加外压13。

3大气压。

(1大气压=1.013510⨯Pa )1.求冰在0℃时的溶解热H ∆ 2。

求水的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 f3.将少量蔗糖溶于水,在一大气压下,冰点下降为—0。

40℃.求该溶液在100℃时的饱和蒸气压. 五、反应活化能E a =250kJ ⋅mol -1,反应温度从300K 升高到310K 速率常数k 增加多少倍?(10分)六、银—氯化银电极和甘汞电极组成电池,在25℃时电池电动势0.0455伏,电池反应H ∆=1.07410⨯J 。

【精品】1998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精品】1998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

第Ⅱ卷5至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A.必定是OA B.必定是OBC.必定是OC 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作无规则运动的液体分子撞击微粒而引起的B.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C.物体里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D.只有传热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3.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则A.此波朝x轴负方向传播B.质点D此时向下运动C .质点B 将比质点C 先回到平衡位置D .质点E 的振幅为零4.通电矩形导线框abcd 与无限长通电直导线MN 在同一平面内,电流方向如图所示,ab 边与MN 平行。

关于MN 的磁场对线框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线框有两条边所受的安培力方向相同B .线框有两条边所受的安培力大小相同C .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朝左D .cd 边所受安培力对ab 边的力矩不为零5.如图所示,一宽40cm 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1998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1998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试题(全国物理)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

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A)必定是OA(B)必定是OB(C)必定是OC(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作无规则运动的液体分子撞击微粒而引起的(B)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C)物体里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D)只有传热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3、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则(A)此波朝x轴负方向传播(B)质点D此时向下运动(C)质点B将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D)质点E的振幅为零4、通电矩形导线框abcd与无限长通电直导线MN在同一平面内,电流方向如图所示,ab边与NM平行。

关于MN的磁场对线框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线框有两条边所受的安培力方向相同(B)线框有两条边所受的安培力大小相同(C)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朝左(D)cd所受安培力对ab边的力矩不为零5、如图所示,一宽40cm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一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导线框位于纸面内,以垂直于磁场边界的恒定速度v=20cm/s通过磁场区域,在运动过程中,线框有一边始终与磁场区域的边界平行。

取它刚进入磁场的时刻t=0,在下列图线中,正确反映感应电流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是6、天然放射性元素Th(钍)经过一系形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变成Pb(铅),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23290(A)铅核比钍核少24个中子(B)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C)衰变过程中共有4次α衰变和8次β衰变(D)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7、一金属球,原来不带电,现沿球的直径的延长线放置一均匀带电的细杆MN,如图所示,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在球内直径上a、b、c三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a、Eb、Ec,三者相比,(A)Ea最大(B)Eb最大(C)Ec最大(D)Ea=Eb=Ec8、一细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三束光,分别照射到相同的金属板a、b、c上,如图所示。

浙江大学1998-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详解(免费-非常棒)

浙江大学1998-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详解(免费-非常棒)

I L = 18 2 sin(w t - 36.9o ) 则此时电压 ¢ = -M u2 dI L = - M w18 2 cos(wt - 36.9) = -3 2 cos(wt - 36.9) dt
对于分量 u ¢¢¢(t ) = 5 2 sin 3w t ,由于 L 与 C 并联支路发生谐振,相当于开路则: u3 (t ) = 5 2 sin 3wt
+
(2)根据 KVL,可得: 6 I + I 2 - 5 I - 3 =3 解得: I =2A 或 I =-3A(舍去)
求 U oc 令解:将电流源开路,得如下电路:
设流过 R1 , R2 的电流分别为 I1 , I 2 则: rI1 + R1 I1 = R2 I 2 得: I1 = I 2
即受控源相当于 r =2 W 的电阻,等效电阻 R0 = ( R1 + r ) // R2 + R3 =6 W (本题主要应用戴维南定理, KVL, KCL 定理分析非线性电路, 对于求等效电阻 R0 , 一、求出负载两端的开路电压 U oc 和短路电流 I sc , R0 = U oc ;二、将负载外接电 I sc
(本题将列写状态方程与运算放大器结合起来,考虑运放的“虚短” “虚断”特 性,列写方程,参数选取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做为状态变量。 ) (四) 12% 图 (a) 所示电路的拓扑有向图 G 如图 (b) 所示, 其中 R1 = 4W, R2 = 8W , R3 = 4W, R4 = 1W , is (t ) = 2 sin 2t A , us (t ) = 5 2 sin(2t - 30° ) V 。 试求: (1)图 G 的降阶关联矩阵[A] (2)支路导纳矩阵[Y]; (3)节点导纳矩阵[ Yn ]; (4)列出节点电压方程。

【精品】浙江大学普通物理1997年试卷及解答

【精品】浙江大学普通物理1997年试卷及解答

普通物理(A卷)1997年1月22日一.一.填空题:1.1.用劈尖干涉法可检测工件表面缺陷,当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时,若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所示,每一条纹弯曲部分的顼点恰好与其左边条纹的直线部分的连线相切,则工件表面与条纹弯曲处对应的缺陷是____________形(指凸或凹),其相应的高度是________λ。

2.2.某元素的特征光谱中含有波长分别为λ1=450nm和λ2=750nm(1nm=10-9m)的光谱线。

在光栅光谱中,这两种波长的谱线有重叠现象,重叠处λ2的谱线的级数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3.一束光是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光,让它垂直通过一偏振片。

若以此入射光束为轴旋转偏振片,测得透射光强度最大值是最小值的5倍,那么入射光束中自然光与线偏振光的光强比值为__________________。

4.4.要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激后可辐射出可见光谱线,最少应供给氢原子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eV。

5.5.电子显微镜中的电子从静止开始通过电势差为U的静电场加速后,其德布罗意波长是0.4Å,则U为约为_______________。

(不计相对论效应。

电子静止质量m0=9.1×10-31kg,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6.6.波长λ=5000Å的光沿X轴正向传播,若光的波长的不确定量△λ=10-3Å,则利用不确定关系式△x△p x≧h可得光子的x坐标的不确定量至少为_______________。

7. 7. 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将其中一半空间充以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如图所示。

则图中Ⅰ、Ⅱ两部份的电场强度_____________;两部份的电位移矢量_____________;两部份所对应的极板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______________。

(填相等、不相等)8. 8. 一平面试验线圈的磁矩大小P m 为1×10-8A ·m 2,把它放入待测磁场中的A 处,试验线圈如此之小,以致可以认为它所占据的空间内场是均匀的。

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部分(全国卷)

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部分(全国卷)

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

第Ⅱ卷5至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A.必定是OA B.必定是OBC.必定是OC 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作无规则运动的液体分子撞击微粒而引起的B.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C.物体里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D.只有传热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3.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则A.此波朝x轴负方向传播B.质点D此时向下运动C.质点B将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D.质点E的振幅为零4.通电矩形导线框abcd 与无限长通电直导线MN 在同一平面内,电流方向如图所示,ab 边与MN 平行。

关于MN 的磁场对线框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线框有两条边所受的安培力方向相同B .线框有两条边所受的安培力大小相同C .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朝左D .cd 边所受安培力对ab 边的力矩不为零5.如图所示,一宽40cm 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一边长为20cm 的正方形导线框位于纸面内,以垂直于磁场边界的恒定速度v=20cm/s 通过磁场区域,在运动过程中,线框有一边始终与磁场区域的边界平行。

98级物理(下)A卷

98级物理(下)A卷

98 级物理(下)A 卷
一.(8分)波长为5000A0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每厘米有3000条刻痕的光栅,问最多能够看到多少条谱线。

(不考虑缺级)
二.(8分)已知一电子的动能为E
k
=1.53Mev,试求出
(1)电子的运动质量;(2)电子的动量。

三.(10分)一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双缝间距为0.2mm的双缝上,双缝与屏幕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m,第一级明条纹到同旁第四级明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7.5mm,求(1)单色光的波长;(2)若在一缝后覆盖折射率为1.5的透明
薄膜,第七级明纹恰好移至原中央明纹的位置,则薄膜厚度是多少。

四.(10分)从铝中移出一个电子需要4.2ev的能量。

今用波长2500A0的紫外光照射到铝表面,试求(1)铝的截止波长;(2)该紫外光照射过程中发射出来的光电子的遏止电压。

五.(12分)一无限长载有电流I的圆筒,
内外半径分别为R
1,R
2
,试求
(1)该载流圆筒激发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分布。

(2)写出圆筒壁内任一点P处的磁场能量密度。

六.(12分)一无限长载流I的直线激发
的磁场中,长度为L的导线CD以速度v沿
平行于电流方向运动。

求运动过程中导线上
产生的动生电动势大小和方向。

附常用物理常数
电子静止质量 m
=9.1×10-31(Kg)
电子电量 e=1.6×10-19(C)
普朗克常数 h=6.63×10-34(J·s)
真空中光速 c=3×108(m/s)
1。

1998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

1998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

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试题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 、OB 、O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 是水平的,A 端、B 端固定。

若逐渐增加C 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A )必定是OA (B )必定是OB(C )必定是OC (D )可能是OB ,也可能是O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作无规则运动的液体分子撞击微粒而引起的 (B )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C )物体里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D )只有传热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3、一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此时质点F 的运动方向向下,则 (A )此波朝x 轴负方向传播(B )质点D 此时向下运动(C )质点B 将比质点C 先回到平衡位置 (D )质点E 的振幅为零4、通电矩形导线框abcd 与无限长通电直导线MN 在同一平面内,电流方向如图所示,ab 边与NM 平行。

关于MN 的磁场对线框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线框有两条边所受的安培力方向相同 (B )线框有两条边所受的安培力大小相同 (C )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朝左(D )cd 所受安培力对ab 边的力矩不为零5、如图所示,一宽40cm 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一边长为20cm 的正方形导线框位于纸面内,以垂直于磁场边界的恒定速度v=20cm/s 通过磁场区域,在运动过程中,线框有一边始终与磁场区域的边界平行。

取它刚进入磁场的时刻t=0,在下列图线中,正确反映感应电流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是6、天然放射性元素Th 23290(钍)经过一系形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变成Pb (铅), 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A )铅核比钍核少24个中子 (B )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C )衰变过程中共有4次α衰变和8次β衰变 (D )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7、一金属球,原来不带电,现沿球的直径的延长线放置一均匀带电的细杆MN ,如图所示,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在球内直径上a 、b 、c 三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a 、Eb 、Ec ,三者相比,(A )Ea 最大 (B )Eb 最大 (C )Ec 最大 (D )Ea=Eb=Ec8、一细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三束光,分别照射到相同的金属板a 、b 、c 上,如图所示。

大学物理浙江大学答案

大学物理浙江大学答案

大学物理浙江大学答案【篇一:1992-2016年浙江大学820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汇编】我们是布丁考研网浙大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

我们亲身经历过浙大考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浙大。

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

有任何考浙大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

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 2017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全套资料包含:一、浙江大学《普通物理》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6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4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 2012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11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0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9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8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7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6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5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4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3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2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1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2000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1999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1998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1997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1996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1995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1994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1993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1992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二、浙江大学《大学物理及实验》期中期末试题汇编三、浙江大学《普通物理》复习笔记1、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笔记此笔记是刚考上的2016届研究生在对浙大的普物课本仔细研读和对课后习题以及真题认真分析解答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公式定律总结和部分解题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8年1月13日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
1.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相连,电源端电压为U ,电容器极板间距离为d ,电容器中充满二块大小相同、介电常数分别为ε1、ε2的均匀介质板,如图所示,则左、右两侧介质中
的电位移矢量D
的大小分别为:(左)_____________;(右)
______________。

2.如图,圆形极板半径为R 的平行板电容器(忽略边缘效应)充电时,瞬间电流为I 0圆形环路L 1和L 2的半径均为r (r<R ),其磁场强度H 的环流分别为
⎰=
⋅1
L l d H ______________

⎰=
⋅2
L l d H _______________。

3.仅用一个偏振片观察一束单色光时,发现出射光存在强度为最大的位置(标出此方向MN ),出现消光位置。

在偏振片前放置一块四分之一玻片,且使玻片的光轴与标出的方向MN 平行,这时旋转偏振片,观察到在消光位置,则这束单色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单色自然光,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若在双缝后放一个偏振片,则干涉条纹的间距_____________,明纹的亮度______________。

(均填变化情况)
5.在折射率n 3 =1.60的玻璃片表面镀一层折射率n 2 =1.38的MgF 2薄膜作为增透膜。

为了使波长为λ=5000Å的光,从折射率n 1 =1.00的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片上的反射尽可能地减少,MgF 2薄膜的厚度d 就是_______________。

6.一个充有各向同性均匀介质的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到1000V 后与电源断开,然后反介质从极板间抽出,此时板间电势差升高到3000V 。

则此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为____________。

7.一个带电量q 、半径为R 的金属球壳,壳内是真空,壳外是介电常数为ε的无限大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则此球壳的电势U= ______________。

8.某一块火石玻璃的折射率是1.65,现将这块玻璃浸没在水中(n=1.33)。

欲使从这块玻璃表面反射到水中的光是完全偏振的,则光由水射向玻璃的入射角应为______________。

9.一半圆形闭合线圈,半径R=0.2m ,通过电流I =5A ,
放在均匀磁场中,磁场的方向与线圈平面平行,如图所示。

磁感应强度 B =0.5T ,则线圈所受到磁力矩为
____________。

若此线圈受磁力矩的作用从上述位置转到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成30°的位置,则此过程中磁力矩作功为_____________。

2
10.根据量子力学理论,氢原子中电子的动量矩为 )1(+=l l L ,当主量子数n=3时,电子动量矩的可能取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效应是微观粒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

12.设图示的p —n 结,已达到动态平衡。

试在附图中标出接触处电荷的正负并沿着p —n 结方向画出电势变
化的示意曲线。

13.纯硅在T=0K 时能吸收的辐射最长的波长是 1.09μm ,故硅的禁带宽度为___________eV 。

(普朗克常量h=6.63×10-34J ·s ,1eV=1.6×10-19J )
14.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在主量子数n=4的电子壳层上最多可能有的电子数为_______个。

15.什么是绝对黑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对黑体是否在任何温度下都是黑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计算题:
1.如图所示,两个同心导体薄球壳组成的电容器,内球壳半径R 1=0.1m ,外球壳半径R 2=0.5m 。

两球壳间充以相对介电系数εr =3的电介质,外球壳接地。

已知内导体球壳带有电荷Q=5×
10-8C ,求: (1)电介质中P 点的电势(P 点离球心0.3m ); (2)电容器的电容;
(3)在R 1和R 2之间电介质球层内的电场能量。

2.无限长载流直导线,通以电流I (t )=I 0sin ωt ,并与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线圈共面(一直角边与载流导线平行),三角形线圈以速度v 向右平动,如图所示。

在某一时刻到达图示位置,试求在该时刻: (1)通过该线圈的磁通量Φ; (2)线圈内的感应电动势。

3.波长范围在450~650nm 之间的复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每厘米有500条刻线的光栅上,屏幕放在透镜的焦面处,屏上第二级光谱各色光在屏上所占范围的宽度为20mm 。

求透镜的焦距f 。

(1nm =10-9m )
4.一半径为R 的细长直均匀带电圆筒面,电荷密度为+σ,电荷从静止开始绕中心轴以匀角加速度α转动。

(1)若圆筒内有一点P ,距轴为r ,试求t 时刻P 点处的磁感应强
度)(t B p

(2)P 点处的涡旋电场强度p E

(3)t 时刻P 点处的坡印廷矢量S
的大小和方向。

5.在通常亮度下,人眼瞳孔直径约为3mm ,若视觉感受最灵敏的光波长为5500Å。

试问:
(1)人眼最小分辨角是多大?
(2)在教室的黑板上,画的等号的两横线相距2mm ,坐在距黑板10m 处的同学能否看清?(要有计算过程)
答案:
一.填空题:
1. 1. 左ε1U/d 右ε2U/d 2. Ir 2/R 2 I 3. 椭圆偏振光 4. 不变 减弱 5. 906Å 6. 3
7. q/4πεR 8. 51.1° 9. 0.157N·m 0.0785J 10.0, 2, 6
5. 11.微观粒子的能量小于势垒U 0时,粒子有一定的几率贯穿势垒的现象 流动性
(二象性也可)
12.左低右高即可
13.1.14 14.32
15.不反射任何外来辐射的物体,或能完全吸收各种波长照射在其上的辐射能。

不是。

二.计算题:
1.解:(1)

⎰=-=
==2
28.199)1
1(442
02
0R r
R r
p V R r Q
d Q Edr U περρπε
(2)当P 点位于内球表面时,两球的电势差为
V R R Q U U 1199)1
1(
42
10
21=-=
-πε
由电容的定义得 C =Q/(U 1-U 2)=4.17×10-11F (3) 内球和外球壳之间介质中的电能为 W =Q 2/2C =2.997×10-5
J
α
2.解:取电流方向为Y 轴,水平方向为X 轴。

考虑三角形上与Y 轴来行的一窄条,其横坐标为x ,宽度为dx ,直线电流在细条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 B =μ0I/2πx
∴通过该窄条的磁通量为
dφ= B ds =μ0I(x-a)dx/(2πx) 求上式的积分,得通过三角形的总磁通量

++-=-=
b
a a
a b a a b I dx x a x I P )ln (2200πμπ
μ
在三角形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v b a Ib a b a v I a b a a b t I dt d i )(2ln 2)ln (cos 2000+-+++--=-
=πμπμωωπμφε
式中 v =da/dt
代入I 的表达式,得
t b a Ibv a b
a tv I a
b a a b t I i ωπμωπμωωπμεsin )(2ln sin 2)ln (cos 2000+-+++--
=
3.解:(1)单位长度上的电流为 nI =2πR σω/2π=R σω
P 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 =μ0R σω=μ0R σαt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2)利用公式
⎰⎰⋅=⋅ds E dt d l d E
可得 2πr E P =d(μ0R σωπr 2
)= μ0R σπr 2
α 因此 E P =μ0R σrα/2 方向在纸面内向右 (3)坡印廷矢量的大小为
S =E H =E B/μ=μ0R 2σ2rα2
t 方向与轴线垂直,并指向轴线
4.解:光栅常数d =2×10-5m
设λ1=450nm ,λ2=650nm ,则据光栅方程,λ1和λ2的第二级谱线有 dsin θ1=2λ1
dsin θ2=2λ2 据2式得θ1=2λ1/d =0.045 θ2=2λ2/d =0.065
第二级光谱的宽度x 2 -x 1 = f (tg θ2-tg θ1) = f (θ2-θ1) ∴透镜的焦距 f = (x 2 -x 1)/(θ2-θ1) =100cm
5.解:(1)已知 d =2mm, λ=5500Å,人眼的最小分辨角为:
θ=1.22λ/d =2.24×10-4
rad
(2)设人距黑板l 米时正好看清,等号两横线相距△x =2mm,则 l =△x/θ=8.9m
所以距黑板10m 处的同学看不清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