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知识测试题库
科学发展观试题 (4)
科学发展观试题一、选择题请根据题目选择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标号填入括号中。
1.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一项基本思想战略,于2004年提出的。
以下哪一项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a.经济发展优先b.人民利益至上c.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政治领导强化(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立足点是:a.发展b.人民c.创新d.社会稳定( )3.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坚持以下哪个导向?a.以经济增长为中心b.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核心c.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d.以国家安全为前提( )4.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要体现以下哪个基本要求?a.经济效益优先b.社会效益优先c.生态环境效益优先d.人民利益优先( )5.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下哪个根本原则?a.在物质利益和道德约束之间选择b.在现实情况和理想境界之间抉择c.在价值目标和发展手段之间平衡d.在稳定和变革之间权衡( )二、判断题请判断以下题目的正误,并将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
1.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一项基本思想战略,于2002年提出的。
(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经济发展。
( )3.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4.科学发展观无关政治领导强化。
( )5.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 )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足点是什么?3.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主要导向是什么?4.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要体现哪些基本要求?5.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的根本原则是什么?请在下方按Markdown文本格式回答以上问题。
一、选择题答案1.c2.a3.c4.d5.c二、判断题答案1.错误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三、简答题答案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即要注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的协调统一,追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足点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 (3)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和发展战略的科学指导,它体现了以下思想:()A. 发展是硬道理B. 创新是第一动力C.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D. 和谐是最高境界答案:A. 发展是硬道理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总任务是()。
A.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C.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D.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答案:B.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发展B. 创新C. 协调D. 绿色答案:C. 协调4.科学发展观强调的经济发展是要质量、效益和效力三个结合,重点要实现()。
A. 善保平稳较快发展速度B. 善用、优化和节约资源C. 善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D. 善解民生问题答案:B. 善用、优化和节约资源二、判断题1.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指导思想。
答案:正确2.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者江泽民主席提出并正式确立的。
答案:错误3.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答案:正确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错误三、问答题1.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是什么?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和发展战略的科学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对于解决中国在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推动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即将人的需求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促进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统一。
即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A. 发展B. 以人为本C. 社会和谐D. 经济增长答案:B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A. 快速增长B. 全面协调可持续C. 平衡发展D. 稳定优先答案:B3.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A. 统筹兼顾B. 改革开放C. 自力更生D. 科技创新答案:A4.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哪个重要会议上?A. 中共十六大B. 中共十七大C. 中共十八大D. 中共十九大答案:B5.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发展是哪一类型的发展?A. 粗放型B. 集约型C. 外延型D. 内涵型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A. 发展是硬道理B. 全面发展C. 协调发展D. 可持续发展答案:B, C, D7.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发展理念包括哪些?()A. 创新B. 协调C. 绿色D. 开放E. 共享答案:A, B, C, D, E8. 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需要坚持的原则包括哪些?()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四项基本原则C. 改革开放D. 社会公平正义E.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答案:A, C, D, E三、简答题9.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答案: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它强调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同时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0.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答案: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这意味着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时,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确保人民群众在国家发展中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论述题11. 论述科学发展观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
科学发展观简答题100题
科学发展观简答题100题1、科学发展观概念提出是在: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形成是在:2004年9月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
2、新世纪新阶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4、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是:一是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二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三是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要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使科学发展观真正为全党同志所掌握,并真正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
6、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做到的是: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7、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8、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1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11、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2、五个统筹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13、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是:解决二元结构,建立起城乡一体发展的格局。
14、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其哲学依据是: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15、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科学发展观”知识测试题库
“科学发展观”知识测试题库一、填空题:(每空分,共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共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的长远利益、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共产主义、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解放思想)。
、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党的思想建设的重点是()。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坚定理想信念、(、消除贫富差距)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科学发展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政府职能应更多地放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我们做到(、发展经济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思想,是(胡锦涛)提出来的.我们党处理国际事务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立场是().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建立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于().不断深化多边安全合作,加强同各国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对话磋商.宣传工作的“三贴近”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邓小平)的重要思想,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三、多选题:(每题分,共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提出的。
A. 2001年B. 2003年C. 2005年D. 2007年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经济发展B. 社会进步C. 人的全面发展D. 环境保护3. 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社会发展要以()为中心。
A. 增长速度B. 政府计划C. 人的全面发展D. 利润最大化4.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A. 增长速度B. 稳定发展C. 以人为本D. 绿色发展5. 科学发展观强调()。
A. 社会公平B. 稳定发展C. 党的领导D. 国家利益二、问答题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种重要指导思想,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推动国家进步和人民幸福。
2.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特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协同发展;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党的各项决策部署。
3. 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体现有哪些?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体现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保护环境;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加强社会建设,提高民生福祉;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4. 科学发展观对于中国发展的意义是什么?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它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公平、更协调的发展。
同时,科学发展观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幸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5.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科学发展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践行科学发展观,具体做法包括:关注个人发展和他人发展的平衡,注重个人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提升;保护环境,积极参与环保活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稳定;关心弱势群体,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党性修养,积极参与党组织的活动。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1. 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A. 发展战略B. 发展道路C. 发展模式D. 发展观【D】2. 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科教兴国B. 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C. 发展D. 发展战略【C】3.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A. 速度至关重要B. 以人为本C. 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D. 全面、协调、可持续【C】4. 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A. 农民B. 税费改革制度C.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D. 农产品市场体系【C】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A. 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B. 坚持以人为本C.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D. 实现可持续发展【B】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A. 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B. 坚持以人为本C.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D. 坚持五个统筹【A】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A.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 坚持以人为本C. 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D.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C】8. 2004年宪法新增内容中最重要的是A. 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B. 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C. 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宪法D. 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宪法【C】9. 2004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规范政府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行政法》C. 《公务员道德规范和依法行政法》D.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2004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AC】A.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B. 宏观调控中存在的问题C.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D. 市场经济秩序中的诚信问题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ABCD】A. 树立全面的发展观B.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C. 树立协调的发展观D. 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3.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0分)1、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C)成果。
A.主要B.建设C.最新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B)。
A.贫困悬殊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C.环境污染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A.发展B.和谐C.稳定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B)。
A.食品安全B.以人为本C.精神文明5、(B)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A.突出重点B.统筹兼顾C.平等对待6、“建设科学发展新港城,增创跨越发展新优势”是XX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A)。
A.主题B.目标C.措施7、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C)为主题。
A.政治B.文化C.发展8、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C)。
A.环境良好B.大家幸福C.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9、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追求的发展,就是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A) 发展。
A.科学B.飞速C.和平10、(C)是科学发展的永恒动力。
A.教育发展B.医疗改革C.创新11、(B)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中心内容。
A.XX革命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现代化建设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C)。
A.如何发展B.为谁发展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3、十七大会报告在论述文化建设方面,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B)提出来。
A.国防实力B.国家软实力C.发展动力14、我党提出“立党为公”中的“公”的意思是(C)。
A.全体党员的利益B.公家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5、又好又快发展是(A)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A.科学发展观B.政绩观C.人生观16、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努力从( A) 的结合上不断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A.理论和实践B.内涵和要求C.革命和建设17、我市实施以港兴市科学发展战略,明确了“一体两翼”建设组合大港的整体布局,一体是指(A )现有港湾,突出枢纽功能,南翼是指规划建设中的埒子口和灌河口港区,北翼是指规划建设中的海头和柘汪港区。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发展B. 以人为本C. 全面协调可持续D. 统筹兼顾答案:B2.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 以人为本B. 全面协调可持续C. 发展D. 统筹兼顾答案:C3.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 以人为本B. 发展C. 全面协调可持续D. 统筹兼顾答案:C4.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 以人为本B. 发展C. 全面协调可持续D. 统筹兼顾答案:D5.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时间是()。
A. 2003年B. 2004年C. 2005年D. 2006年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
A. 以人为本B. 全面协调可持续C. 发展D. 统筹兼顾答案:A B C2.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五个统筹”包括()。
A. 统筹城乡发展B. 统筹区域发展C.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D.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答案:A B C D3.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包括()。
A. 坚持以人为本B.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C. 坚持统筹兼顾D.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答案:A B C4.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在于()。
A.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B. 促进社会和谐C. 增强国家综合实力D.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答案:A B C D5.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路径包括()。
A.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B. 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C. 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D.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正确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答案:正确3. 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是硬道理。
()答案:正确4.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
()答案:错误5.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时间是2005年。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试题全部答案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答试题一、单选题(每题分,计20分)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以人为本)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C统筹兼顾 D发展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B发展)A统筹兼顾 B发展C以人为本 D全面、协调、可持续3、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C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A国外经验的借鉴 B 领导的价值判断C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D综合国力的竞争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A农村)A农村 B城市C学校 D公务员5、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A党的基本路线)A党的基本路线 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 D社会发展6、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B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A领导的价值取向 B最广大人民的利益C个人的利益 D国家的利益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A发展循环经济)A发展循环经济 B发展粗放型经济C发展集约型经济 D发展计划经济8、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B服务型政府)A节约型政府 B服务型政府C管理型政府 D计划型政府9、科学发展观是第(D第四代)代领导集体提出的A第一代 B第二代C第三代 D第四代10、(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A协调 B发展C改革 D统筹11、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实现(B又好又快发展)A又快又好发展 B又好又快发展C既快又好发展 D不好不快发展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B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C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D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13、科学发展观被写进党章是在党的(C十七大)A十五大 B十六大C十七大 D十四大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B统筹兼顾)A发展 B统筹兼顾C以人为本 D全面、协调、可持续15、科学发展观与非科学发展观的分水岭是(B以人为本为核心)★解释:科学发展观与非科学发展观的区别就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一个以“物”为中心。
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4
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4一、填空题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现,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深刻总结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3、实现科学发展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是: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科学发展。
5、协调发展要求做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
6、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其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变。
7、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8、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9、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0、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1、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12、以人为本一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二是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三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四是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4、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15、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作出的科学判断,也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根本依据和立论基础。
16、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基础上提出来的。
17、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测试试题.
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测试试题一、填空题(共20题,每题2分)1、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
2、党的十七大提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动员全党更好地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和而团结奋斗。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坚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党的建设在不断改进中得到加强。
4、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加强党的建设和建设,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
5、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党在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成功探索和实践,党的优势、优势、优势不断增强。
6、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随着党执政时间的增加和党的队伍的变化,党的自身建设面临许多新课题新考验,党面临的考验、考验、考验将是长期的、复杂的,管党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
7、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这些事件再一次告诫我们,只有抓紧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全党同志始终坚持、,始终坚持,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我们党才能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8、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当代所有问题的关键。
9、我们要着力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贯彻党的、、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全党同志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团结带领人民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上更为坚实的基础。
10、学习实践活动一定要着眼于解决问题,把和问题贯穿活动始终。
11、我们要着力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1. 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A. 发展战略B. 发展道路C. 发展模式D. 发展观【D】2. 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科教兴国B. 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C. 发展D. 发展战略【C】3.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A. 速度至关重要B. 以人为本C. 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D. 全面、协调、可持续【C】4. 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A. 农民B. 税费改革制度C.D. 农产品市场体系【C】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A. 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B. 坚持以人为本C.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D. 实现可持续发展【B】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A. 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B. 坚持以人为本C.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D. 坚持五个统筹【A】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A.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 坚持以人为本C. 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D.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C】8. 2004年宪法新增内容中最重要的是A. 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B. 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C. 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宪法D. 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宪法【C】9. 2004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规范政府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行政法》C. 《公务员道德规范和依法行政法》D.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2004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A.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B. 宏观调控中存在的问题C.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D. 市场经济秩序中的诚信问题【AC】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A. 树立全面的发展观B.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C. 树立协调的发展观D. 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ABCD】3.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以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叙述正确的有A. 关于爱国统一战线的主体描述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C.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 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ABCD】4. 要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解决好党的建设的历史性课题是提高A. 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B. 党的领导人的知识水平C. 党的法律意识D. 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AD】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动力是A. 改革开放深化推进的需求B. 处理复杂的国内外局势的要求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考验与挑战D. 大量社会问题的存在【ABC】三、简答题(1、2题每题8分,3、4题每题10分,共36分)1、简述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及的内涵.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的基本内涵是:1是全面发展;2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2、简述五个统筹的实质与内涵.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实质,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正在发生带有根本性的变化.真正做到这“五个统筹”,还有赖于制度的创新,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五个统筹”是从全国总体情况提出来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在实践中,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各异,统筹协调的重点也有所不同.3、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实现哪五大转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努力实现五大转变:当前,存在于某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头脑里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还有的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甚至弄虚作假,贪大求洋,热衷于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借“统筹”之名搞新的形式主义,如有的打着“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的幌子,动辄提出搞什么“国际一流”、“超一流”,歪曲和背离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有的热衷于贴“标签”、炒概念,以口号代替对“五个统筹”的具体贯彻落实.二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2是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1是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从体制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的问题.2是要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有序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3是要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推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四是要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为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创造条件.要抓紧建立对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评价的新的指标体系,不应仅仅考察GDP的增长,还要同时考核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等其他指标,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决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意在实践中形成新思路,在群众中寻求新办法.要着力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惟其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在实处,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4、为什么说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深入领会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摆在当前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真正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必须要解决好观念转换、动力机制和制度保障的问题.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与发展观相辅相成,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与发展观是密切相连的.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反之亦然.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干部在“发展”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误区,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率是硬道理”,把经济发展简单化为GDP决定一切.在这种片面发展观的指导下,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片面的政绩观.很多地方,上级对下级的考核指标,主要以GDP为主,甚至成为领导干部升迁去留的惟一标准.与此同时,在以经济数据、经济指标论英雄的片面政绩观的引导和驱使下,一些地方开始脱离地方实际,为追求一时的增长速度盲目上项目、办企业、引投资,大搞“形象工程”、“亮丽工程”、“夜景工程”,给地方发展造成了长期的包袱和隐患.有的地方不顾群众反对,大肆圈地卖地,通过各种手段“挤占”群众利益,在当地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由此可见,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就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在政绩观上出现偏差,发展观就会与科学产生偏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然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要坚持看政绩用干部,努力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明确一个原则.那就是,对那些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被实践发展证明确属突出成绩和重大贡献的,必须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而对曾经被认为是突出成绩、但被实践发展证明是虚假政绩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加以认定和追究责任,已经因此得到提拔重用的干部,必须坚决撤下来.四、论述题(22分)现在的农民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您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1是农民人口众多.至今还有9亿多农民.一个工业化现代化国家,不应是一个农民占到了75%的国家.如何减少农民这是我们今后要完成的重大任务之一.2是农民较穷.农民穷是比较城市居民而言的,是比较我们的经济成就而言的.十六大报告说我们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的小康社会”.从1978年到2001年,我国的GDP翻了三番多,年递增9.35%,但农民的收入却没有得到很大的增加.这几年略有增加,主要是靠打工和非农经营收入.事实上中国现在还有62%的农民单靠农业收入,而这部分农民的收入,这些年是在减少的.城乡人均收入差距1995年是2.72∶1,2001年为2.92∶1,二零零二年为3.1∶1,二零零三年扩大为3.2∶3是农民内部的分化.表现在收入上,前面讲的农民收入是平均数,在平均数下面掩盖了很多问题.以2001年为例,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66元,其中在平均数以下的占58%.有13.22%的农民的收入在1000元以下,也就是还有1亿多人为贫困农民,其中2000多万为绝对贫困农民.四是当前农民失地带来的问题.有不少地区在“加快城镇化”、“经营城市”等口号下,空前规模地侵夺强占农民的土地,所到之处,毁农民的庄稼,拆农民的老屋,强占农民的耕地,逼迫农民迁移;只按计划经济时期规定的标准给予极少的土地补偿费.这种不平等不等价的交换,一方面使失地农民数以千万计,另一方面有些地区的政府、官员、不法房地产商则从中渔利.这数万亿元资金,成了这些年不少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并主要用于城市建设,这对农村对农民则是莫大的损失.有人推算,这笔资金如果大部分能用到农村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上,那么,农村的发展将大为改观,城乡差距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悬殊.这种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征地办法,现在看是多快好省的,实际上后患无穷,既对农民不利,对农村发展不利,对国家对城市发展也是不利的.我国的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还依然严重,需要进行认真反思,找准原因,科学制定出相应的方针和政策.,从根本上说,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一套农村、农业政策还没有得到改变.我国一开始学习苏联,搞计划经济,实行合作化,农民丧失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农业的任务就是保障供给,保证满足国家对农产品的需要.农民向国家交售的粮食的价格是由国家来定的,农民卖粮给国家叫作给国家做贡献,是卖“爱国粮”,根本不是等价交换.因此,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个深化改革的问题.其次,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实行城乡分治的户口制度,形成了我国“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社会结构.在经济上,农业人口和城市人口在税赋、就业等方面所享有的国民待遇不同.而这种不同在政治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时,城市人口是24万人选举产生一个代表,而农村人口却是96万人产生一个代表.在社会上,农村人口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人口所享有的国民待遇也是不一样的.有人统计过,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在国民待遇方面有14个不一样.再次,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不利于农村和农民.为什么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长期解决不好?其根源就在于现有的义务教育经费分配格局严重不利于农民和农村.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现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中央只负担2%,省地两级负担11%,县级负担9%,78%的经费要由乡镇这一级来负担.既然是实行义务教育,就应该是城乡一体的,都应该由国家来承担,或主要由省级财政来承担,不能往下推压. 国家卫生经费的分配格局也不利于农民.国家每年的卫生经费支出是几千个亿,但是85%给城市,只有15%给农村.现在农村的合作医疗体系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很多地区的农村缺医少药.,是认识上的严重滞后.一个重要问题是:我国是否已经到了该反哺农业的时候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一般是20多年以后就开始反哺农业,日本、韩国都是这样.而我们现在已经过了50多年了,还在大量地向农民索取.我国的城乡差距这些年不仅没有逐步缩小,反而是通过以下两个渠道,城乡之间的剪刀差越来越大.一个是通过农民工.据农业部统计的数字,二零零二年我国有农民工9460万,按当年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每个农民工为城市创造了2.5万元的价值,但他们的平均工资却只有8000元.每个农民工为打工的城市做了1.7万元的贡献.这样9460万农民工共给国家和城市做了1.6万亿元的贡献.农民工老了,病了,残疾了,送回农村;农民工的老人在农村养着,农民工的孩子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城市只用农民工的劳动,农民工的一切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全推给农村.这样的不平等不等价交换,农村焉能不穷,农民焉能不苦?另一个渠道是通过征地.全国征地所得一年好几千个亿,哪个地区征地越多,富得也越快.这就城乡之间本来就很大的差距变得更大了.从以上分析可知,不从根本上解决体制性的束缚问题,我国的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就远不能得到解决.要深化农村体制改革,进一步把农民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要下决心改革户籍制度;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要向农村和农民倾斜,特别是文教、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改革乡镇现有的行政体制包括财政体制,逐步缓解乡镇一级负债累累、干群关系紧张的局面.特别是,要改革现有的土地承包制度.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土地定,天下定.虽然我国政府一再重申现有土地承包制度不变,但事实上农村的土地一直处于变动之中.现有的土地承包制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有人建议实行土地国有制,把土地的所有权收归国有,使用权归农民,再不变更.农民可以转让自己承包的土地给别人耕种,以实现农村土地的合理流动.另外,还有人建议把宅基地还给农民.现在农民的宅基地属于集体,农民既不能出售,也不能抵押.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里解决“三农”问题,只靠发文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央还应该有一个专门而明确的机构来具体领导和指挥.为此,有人建议不妨恢复农村工作部.个人必答题(共70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C)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X)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科学发展观考试题
科学发展观考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是(c )A.批评与自我批评、统一战线、群众路线B.统一思想、武装斗争、党的建设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D.唯物主义、辩证法、实事求是 3.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 b) A.群众路线 B.实事求是 C.“三个代表" D.科学发展观4.中国共产党和各XX党派合作的方针是(b )A.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X围内进行活动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C.政治协商、XX监督、参政议政D.XX监督、参政议政、互相监督、肝胆相照5.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是( a)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B.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睦邻友好C.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D.土地改革、保护民族工商业、武装斗争7.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c )A.工人阶级先锋队 B.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C.全心全决为人民服务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8.当今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a)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一边倒”政策C.“一条线”政策 D.不结盟政策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A.培育“四有”公民 B.“二为”方向C.“双百”方针 D.服务现代化建设10.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c)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C.民族区域自治 D.共同繁荣1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人才强国 D.科教兴国1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一国两制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 a)A.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B.新的社会阶层C.中国共产党和多XX党派 D.中国人民解放军15.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a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C.乡风文明 D.管理XX1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c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D.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b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为社会主义服务1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a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XX C.文化的繁荣 D.党的领导21.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a )A.工农联盟 B.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知识分子22.在XX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b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争取和平统一,但使用武力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C.只要XX当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统一日期可以无限期拖延D.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统一后,XX与XX、澳门享受同等待遇二、名词解释1.思想2.理论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科学发展观5.和谐社会6.先进文化三、简答题1.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5.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7.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目标10.“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四、论述题1.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2.怎样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考试题答案选择题1---5 CABBA;6---10 BCAAC;11---15AAAAA;16---20CBABD;21—22 AB二、名词解释1.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科学发展观考试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
科学发展观考试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精编公共基础知识科学发展观试题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50 题)1、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B)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形势2、党的十七大,是我们党在(A)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
A、改革发展B、改革调整C、开放巩固D、改革开放3、(A)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中国现代化D、社会主义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把(A)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改善民生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D以经济建设和人全面发展为中心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C )。
A、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享B、权为民所享、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C、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D、权为民所享、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6、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A )。
A、密切联系群众B、理论联系实际C、独立自主D、实事求是7、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要提高(A )。
A、拒腐防变的能力B、抵御风险的能力C、领导发展的能力D、应对危机的能力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D )政策不断加强。
A、爱农支农B、支农爱农C、爱农惠农D、支农惠农9、过去五年,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实施(A )战略迈出坚实步伐,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
A、“走出去”B、“推出去”C、“引进来”D、“迈出去”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C )。
A、奠定了主权国家的基础B、提供了前提条件C、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D、提供了物质基础11、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各项外交工作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合作广泛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B )作用。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1. 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A. 发展战略B. 发展道路C. 发展模式D. 发展观【D】2. 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科教兴国B. 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C. 发展D. 发展战略【C】3.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A. 速度至关重要B. 以人为本C. 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D. 全面、协调、可持续【C】4. 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A. 农民B. 税费改革制度C.D. 农产品市场体系【C】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A. 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B. 坚持以人为本C.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D. 实现可持续发展【B】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A. 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B. 坚持以人为本C.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D. 坚持五个统筹【A】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A.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 坚持以人为本C. 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D.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C】8. 2004年宪法新增内容中最重要的是A. 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B. 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C. 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宪法D. 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宪法【C】9. 2004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规范政府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行政法》C. 《公务员道德规范和依法行政法》D.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2004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A.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B. 宏观调控中存在的问题C.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D. 市场经济秩序中的诚信问题【AC】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A. 树立全面的发展观B.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C. 树立协调的发展观D. 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ABCD】3.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以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叙述正确的有A. 关于爱国统一战线的主体描述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C.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 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ABCD】4. 要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解决好党的建设的历史性课题是提高A. 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B. 党的领导人的知识水平C. 党的法律意识D. 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AD】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动力是A. 改革开放深化推进的需求B. 处理复杂的国内外局势的要求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考验与挑战D. 大量社会问题的存在【ABC】三、简答题(1、2题每题8分,3、4题每题10分,共36分)1、简述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及的内涵.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的基本内涵是:1是全面发展;2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2、简述五个统筹的实质与内涵.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实质,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正在发生带有根本性的变化.真正做到这“五个统筹”,还有赖于制度的创新,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五个统筹”是从全国总体情况提出来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在实践中,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各异,统筹协调的重点也有所不同.3、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实现哪五大转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努力实现五大转变:当前,存在于某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头脑里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还有的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甚至弄虚作假,贪大求洋,热衷于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借“统筹”之名搞新的形式主义,如有的打着“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的幌子,动辄提出搞什么“国际一流”、“超一流”,歪曲和背离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有的热衷于贴“标签”、炒概念,以口号代替对“五个统筹”的具体贯彻落实.二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2是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1是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从体制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的问题.2是要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有序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3是要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推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四是要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为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创造条件.要抓紧建立对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评价的新的指标体系,不应仅仅考察GDP的增长,还要同时考核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等其他指标,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决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意在实践中形成新思路,在群众中寻求新办法.要着力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惟其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在实处,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4、为什么说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深入领会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摆在当前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真正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必须要解决好观念转换、动力机制和制度保障的问题.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与发展观相辅相成,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与发展观是密切相连的.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反之亦然.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干部在“发展”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误区,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率是硬道理”,把经济发展简单化为GDP决定一切.在这种片面发展观的指导下,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片面的政绩观.很多地方,上级对下级的考核指标,主要以GDP为主,甚至成为领导干部升迁去留的惟一标准.与此同时,在以经济数据、经济指标论英雄的片面政绩观的引导和驱使下,一些地方开始脱离地方实际,为追求一时的增长速度盲目上项目、办企业、引投资,大搞“形象工程”、“亮丽工程”、“夜景工程”,给地方发展造成了长期的包袱和隐患.有的地方不顾群众反对,大肆圈地卖地,通过各种手段“挤占”群众利益,在当地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由此可见,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就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在政绩观上出现偏差,发展观就会与科学产生偏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然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要坚持看政绩用干部,努力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明确一个原则.那就是,对那些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被实践发展证明确属突出成绩和重大贡献的,必须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而对曾经被认为是突出成绩、但被实践发展证明是虚假政绩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加以认定和追究责任,已经因此得到提拔重用的干部,必须坚决撤下来.四、论述题(22分)现在的农民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您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1是农民人口众多.至今还有9亿多农民.一个工业化现代化国家,不应是一个农民占到了75%的国家.如何减少农民这是我们今后要完成的重大任务之一.2是农民较穷.农民穷是比较城市居民而言的,是比较我们的经济成就而言的.十六大报告说我们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的小康社会”.从1978年到2001年,我国的GDP翻了三番多,年递增9.35%,但农民的收入却没有得到很大的增加.这几年略有增加,主要是靠打工和非农经营收入.事实上中国现在还有62%的农民单靠农业收入,而这部分农民的收入,这些年是在减少的.城乡人均收入差距1995年是2.72∶1,2001年为2.92∶1,二零零二年为3.1∶1,二零零三年扩大为3.2∶3是农民内部的分化.表现在收入上,前面讲的农民收入是平均数,在平均数下面掩盖了很多问题.以2001年为例,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66元,其中在平均数以下的占58%.有13.22%的农民的收入在1000元以下,也就是还有1亿多人为贫困农民,其中2000多万为绝对贫困农民.四是当前农民失地带来的问题.有不少地区在“加快城镇化”、“经营城市”等口号下,空前规模地侵夺强占农民的土地,所到之处,毁农民的庄稼,拆农民的老屋,强占农民的耕地,逼迫农民迁移;只按计划经济时期规定的标准给予极少的土地补偿费.这种不平等不等价的交换,一方面使失地农民数以千万计,另一方面有些地区的政府、官员、不法房地产商则从中渔利.这数万亿元资金,成了这些年不少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并主要用于城市建设,这对农村对农民则是莫大的损失.有人推算,这笔资金如果大部分能用到农村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上,那么,农村的发展将大为改观,城乡差距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悬殊.这种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征地办法,现在看是多快好省的,实际上后患无穷,既对农民不利,对农村发展不利,对国家对城市发展也是不利的.我国的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还依然严重,需要进行认真反思,找准原因,科学制定出相应的方针和政策.,从根本上说,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一套农村、农业政策还没有得到改变.我国一开始学习苏联,搞计划经济,实行合作化,农民丧失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农业的任务就是保障供给,保证满足国家对农产品的需要.农民向国家交售的粮食的价格是由国家来定的,农民卖粮给国家叫作给国家做贡献,是卖“爱国粮”,根本不是等价交换.因此,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个深化改革的问题.其次,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实行城乡分治的户口制度,形成了我国“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社会结构.在经济上,农业人口和城市人口在税赋、就业等方面所享有的国民待遇不同.而这种不同在政治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时,城市人口是24万人选举产生一个代表,而农村人口却是96万人产生一个代表.在社会上,农村人口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人口所享有的国民待遇也是不一样的.有人统计过,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在国民待遇方面有14个不一样.再次,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不利于农村和农民.为什么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长期解决不好?其根源就在于现有的义务教育经费分配格局严重不利于农民和农村.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现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中央只负担2%,省地两级负担11%,县级负担9%,78%的经费要由乡镇这一级来负担.既然是实行义务教育,就应该是城乡一体的,都应该由国家来承担,或主要由省级财政来承担,不能往下推压. 国家卫生经费的分配格局也不利于农民.国家每年的卫生经费支出是几千个亿,但是85%给城市,只有15%给农村.现在农村的合作医疗体系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很多地区的农村缺医少药.,是认识上的严重滞后.一个重要问题是:我国是否已经到了该反哺农业的时候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一般是20多年以后就开始反哺农业,日本、韩国都是这样.而我们现在已经过了50多年了,还在大量地向农民索取.我国的城乡差距这些年不仅没有逐步缩小,反而是通过以下两个渠道,城乡之间的剪刀差越来越大.一个是通过农民工.据农业部统计的数字,二零零二年我国有农民工9460万,按当年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每个农民工为城市创造了2.5万元的价值,但他们的平均工资却只有8000元.每个农民工为打工的城市做了1.7万元的贡献.这样9460万农民工共给国家和城市做了1.6万亿元的贡献.农民工老了,病了,残疾了,送回农村;农民工的老人在农村养着,农民工的孩子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城市只用农民工的劳动,农民工的一切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全推给农村.这样的不平等不等价交换,农村焉能不穷,农民焉能不苦?另一个渠道是通过征地.全国征地所得一年好几千个亿,哪个地区征地越多,富得也越快.这就城乡之间本来就很大的差距变得更大了.从以上分析可知,不从根本上解决体制性的束缚问题,我国的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就远不能得到解决.要深化农村体制改革,进一步把农民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要下决心改革户籍制度;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要向农村和农民倾斜,特别是文教、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改革乡镇现有的行政体制包括财政体制,逐步缓解乡镇一级负债累累、干群关系紧张的局面.特别是,要改革现有的土地承包制度.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土地定,天下定.虽然我国政府一再重申现有土地承包制度不变,但事实上农村的土地一直处于变动之中.现有的土地承包制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有人建议实行土地国有制,把土地的所有权收归国有,使用权归农民,再不变更.农民可以转让自己承包的土地给别人耕种,以实现农村土地的合理流动.另外,还有人建议把宅基地还给农民.现在农民的宅基地属于集体,农民既不能出售,也不能抵押.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里解决“三农”问题,只靠发文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央还应该有一个专门而明确的机构来具体领导和指挥.为此,有人建议不妨恢复农村工作部.个人必答题(共70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C)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X)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
科学发展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 A. 以人为本- B. 全面发展- C. 协调发展- D. 可持续发展2.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五个统筹”是什么?- A.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B. 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C. 统筹改革、发展、稳定- D. 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3.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哪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A. 改革开放初期- B.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 D. 21世纪初二、判断题1.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
(对/错)2. 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发展。
(对/错)3. 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因此可以忽视环境保护。
(对/错)三、简答题1.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2.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D二、判断题1. 对2. 对3. 错三、简答题1.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它强调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的,即各方面发展要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可持续的,即发展要注重长远,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
2.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使发展更加符合客观规律。
其次,它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再次,它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避免了发展中的不平衡和不协调问题。
最后,它倡导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基础。
科学发展观试题全部答案(最终定稿带选项)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答试题3、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 (C 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 A 农村)A 农村 D 公务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B 服务型政府)A 节约型政府B 服务型政府C 管理型政府D 计划型政府、单选题(每题分,计 20 分) 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以人为本) A 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C 统筹兼顾D 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B 发展) A 统筹兼顾 B 发展 C 以人为本D 全面、协调、可持续9、 科学发展观是第( D 第四代)代领导集体提出的 A 第一代 B 第二代 C 第三代 D 第四代10、( B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A 协调B 发展A 国外经验的借鉴B 领导的价值判断C 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D 综合国力的竞争B 城市C 学校5、 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 A 党的基本路线)A 党的基本路线B 经济建设C 文化建设D 社会发展6、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 B 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 领导的价值取向 B 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C 个人的利益D 国家的利益7、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 A 发展循环经济)A 发展循环经济B 发展粗放型经济C 发展集约型经济D 发展计划经济C 三个代表D 马克思主义D 统筹11、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实现( B 又好又快发展)15、科学发展观与非科学发展观的分水岭是(B 以人为本为核心)★解释:科学发展观与非科学发展观的区别就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一个以“物”为中心。
C 改革 A 又快又好发展 B 又好又快发展 C 既快又好发展D 不好不快发展1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B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C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D 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13、科学发展观被写进党章是在党的( C 十七大)A 十五大B 十六大C 十七大D 十四大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B 统筹兼顾) A 发展 B 统筹兼顾C 以人为本D 全面、协调、可持续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以人为本为核心C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D 以统筹兼顾的为根本方法16、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 A 发展)A 发展B 改革C 调整D 稳定17、中央决定, 从今年9月开始,用(A 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展观”知识测试题库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2、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_。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6、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C、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人民的长远利益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B )。
A、共建共享B、共同富裕C、共产主义3、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C、解放思想)。
A、求真务实B、与时俱进4、党的思想建设的重点是(C )。
C、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A、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B、坚定理想信念5、(C、消除贫富差距)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改善人民生活B、促进共同富裕C、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B、科学发展观)。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即( B )B.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8.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政府职能应更多地放到( A.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9.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我们做到(C、发展经济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10.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思想,是(C胡锦涛)提出来的11.我们党处理国际事务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立场是(A )A.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12.建立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于(B )B.不断深化多边安全合作,加强同各国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对话磋商13.宣传工作的“三贴近”是指(C )C.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14.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A.邓小平)的重要思想,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5.(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三、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AC)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
A、领导水平C、执政能力2.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切实改进(ABCDE)。
A、思想作风B、学风C、工作作风D、领导作风E、干部生活作风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我们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提高(ABCDE)。
A、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C、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E、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4.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ABCD)。
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B、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C、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D、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5.中央要求,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要着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ABC),切实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A、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B、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C、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2、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答:虽然只有两个字的改动,但却有十分深刻的内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坚持好字优先,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全面要求的发展方式。
23、什么是发展观?答: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24、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理论基础是什么?答: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指明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我们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4、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不属于我国当前发展三大战略的是(C )C强军卫国战略A科教兴国战略B人才强国战略D可持续发展战略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D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3、市场经济的基本作用是(A )A优化资源配置B改进新技术C进行商品交换D推动物价调整4、计划和市场是(D )D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A划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志B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C居于基本制度的范畴5、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C )。
C改造中国A实现党的政治理想B掌握政权D改革开放6、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D )A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7、坚持以人为本,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B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B )。
A发展成果由特权阶层享受C发展成果由贡献大的人群分享D发展成果由全体国民共享8、(A )A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B全体公民当家作主C加强党的领导D依法治国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D )A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B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C以社会主义发展中国,振兴中华D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0、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是指(C )C邓小平理论的产生A新中国的建立B毛泽东思想的产生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11、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我区成功创建首批国家(C可持续发展C)先进示范区。
A城乡统筹B环境保护D义务教育12、(C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C科学发展观A和谐社会观念B发展才是硬道理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B )A阶级斗争B改革C发展生产力D物质利益原则14、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是(C )A科学技术革命B打击恐怖活动与应对金融危机C和平与发展D战争与革命15、在下列哪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B )B十六届三中全会A十一届三中全会C十七大D十六大三、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要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不失时机地努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 1.ABCE )的体制机制。
A、充满活力B、富有效率C、更加开放E、有利于科学发展D、更加民主2.中央要求,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确保活动取得(ABC)的实效。
A、党员干部受教育B、科学发展上水平C、人民群众得实惠D、领导干部作表率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ABC )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A、党性B、党风C、党纪D、党规4.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党的(.AB )作为主线。
A、执政能力建设B、先进性建设C、制度建设D、反腐倡廉建设E、作风建设5.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BCD )的要求。
A、创新B、为民C、务实D、清廉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答: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发展。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抓住发展,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就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
不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发展就不可能解决我们面临的这样那样的问题。
发展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一,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一条基本经验;第二,发展对于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第三,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12、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什么重大意义?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9、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答: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长期执政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