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人际交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人际交往问题
摘要: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在学校,每个学生都是学校群体的一员,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与学习活动,都是通过学校群体,并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进行的。人际关系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和发展的,在交往中,每个人的人际反应倾向可以有不同,这与人的认识及交际环境有关,也受到人的个性差异的影响。中学生还处在思想品格和世界观形成的阶段,因而,中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人际关系心理的成熟,仰赖于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的影响。可以说,中学生人际关系的优劣与否,成了影响学校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而营造良好的学生人际关系环境,成了学校十分重要的工作。
关键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心理障碍人格修养
一、现今学生的特点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城市中学生的生源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这么几个特征:1.几乎都是独生子女;2.单亲、父母离异家庭的子女增加。3.下岗、双下岗职工家庭的子女增加。由于家庭构成/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具有了明显时代烙印的个性特征:由优越感而产生的自以为是,却又经受不了某种挫折,因而优越感的背后是不易容忍,是脆弱;或由孤独感而产生的排他性格,敏感、孤独,而孤独感的背后是难以融入人际关系环境。影响学生心理的,可能与人际关系环境的不和谐有关。中学生心理紧张的因素,在学校,学习与人际关系占主要,而在“学习”这一因素中也包含人际关系,如因成绩不好觉得面子不好看,怕被看不起等等;在家庭,几乎是与父母的关系如误解、强迫或放任等有关;在社会,虽然多数人表示“说不清”,但“与他人关系”还是高于“社会风气”、“安全”等因素。
由于学校,家庭的期望值与学习、生活竞争激烈的现实,使学生的价值取向偏向于功利主义,即能够在实际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以赢得学校、家庭及他人的尊重与赞赏,反过来,学校、家庭及他人也常以“学习”的标准来看待和衡量一个人,这样,学生的人际关系就常陷入误区,
“成绩”似乎成了人际关系的纽带,其他方面的关系则被忽视甚至抹掉了。再由于学生个性差异,因而学生才会呼唤“宽容”、“真诚”与“理解”。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中学生较多的时间是在学校与家庭度过的,其人际关系环境主要是学校与家庭环境。就学校说,学校应该重视学生人际关系心理的培养,更应创建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即面向全体、全面衡量、相互沟通,宽松和谐、平等、真诚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这个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中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
在学校,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在群体中形成并发展的。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关于群体层次测定理论,可将群体分为三种不同的层次,即松散群体、合作群体和集体,人际关系也随之产生三种发展水平。在松散群体中,成员无共同活动的目标和内容,人际关系表现为狭隘的个性;在合作群体中,成员的共同的活动目的和任务只具有个人意义或个别意识,其人际关系也表现为一定的群体性。而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在集体中,成员的活动不仅具有个人意义,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其人际关系也表现为更广泛的社会性。由于集体成员分担着群体活动的共同目标,并将群体目标内化为个人行动的目标,从而产生自觉一致的行为,所以成员彼此间协调一致,有机配合,这是在集体主义思想基础上建立的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发展的最高水平,也是学校教育的重点。
学生的人际关系体现在群体中的个人与个人的交往,主要是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在目前,班级是学校最基本单位,也是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环境。任课教师通过班级课堂教学与学生发生联系,班主任还通过班级管理与学生发生更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班级的学习与活动发生联系,且交往更加频繁,因此,班级集体的建设,是营造良好学生人际关系环境的基础。
三、家庭教育对中学生人际交往影响
家庭对子女不教育、不会教育的现象令人忧虑。在一个家庭中,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以爱为基础的。爱实质上由“被爱”和“施爱”两部分组成。凡是真诚的爱,都是双向互助的,是在体验中产生在交流中发展的。
而现实中又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家庭忙于赚钱,对子女只愿出钱不愿花时间精力,把教育子女的责任推给学校,和子女的感情沟通越来越少,感情也越来越淡漠。人与人之间难以有真正的关爱。在家里,没有“被爱”,当然也不会去“施爱”,这使少数学生对他人关心的程度大大降低,产生对人“冷漠”的现象。有的家庭对孩子只是“给予”,不讲“回报”,不去指导孩子“施爱”,这种单向的半堵塞的爱,造成了孩子的情感畸形,只知叫父母关心自己,不知自己还应关心父母,更不知道关心别人。有的家庭父母是绝对权威,孩子根本没有发言权,这样家庭的孩子大多比较内向,不愿和人交往。发展经济的大形势下,有的学生的父或母失业了使这些父母深深地感到生存的危机,于是教育孩子,学习第一重要,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现今的中学生绝大多数在家都是独生子女,享有太多的爱,过着优裕舒适的家庭环境必然养成他们懒惰、任性、自私的行为习惯,且心理极为脆弱,心胸狭窄,这都影响到他们真诚地与他人交往。
四、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障碍
1、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在人际交往中,特别对于学生这一交往主体而言,表现突出而常见,这是由中学主交往特点所决定的。中学生的交往特点之一是理想化。中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但其社会阅历有限,客观环境的限制使其不能够全面接触社会,了解人的整体面貌,心理上也不成熟,因而经常是先在自己头脑中塑造一个理想的模型。然后据此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知己,一旦与实现不符。则交往产主障碍。中学生的交往特点之二是自我中心,即以理想的自我来确定择友标准。而理想自我的不现实性往往造成人际交往障碍,使人际认知失去客观性,造成交往障碍。
2、情感障碍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由感情而萌发,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的重要部分,中学生由于感情丰富、变化快,有时对人对事过于敏感和不重客观,重一时不重全面而使行人际交往缺乏稳定性,产主各种障碍。
3、能力障碍
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原因之一。当前,不少中学生缺乏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他们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人,可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交友的愿望强烈,然而总感到没有机会,交往中想表现自己却不能如愿,内心想表示温柔,言语却是硬梆梆的,如此等等,阻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
五、中学生性心理的发展阶段:
1、对异性的疏离与排斥。这是一段短暂的、引发日后对异性兴趣与爱恋的前奏曲。这一阶段大约出现在小学高年级及中学低年级。青春初期,由于对性别、性角色的心理认同的增强,以及对第二性征发育的不安和烦恼,使得一些学生此时对异性有意疏远。常表现为:不愿与异性同座(儿童阶段并不避讳),与异性同座划分“楚河汉界”,在活动中躲避与异性接触,对比较接近的男女同学进行嘲讽等。不过,表面上男女界限分明的真正原因,恐怕还在于与异性交往的不安与羞涩,出现了“心相近而形相远”的现象。
2、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短暂的疏远与相斥之后,是渐浓的关注与接近。大约在初二三年级逐渐明显,表现为刻康修饰打扮自己,并以各种理由接近异性。少数大胆者会从眉目传情发展到写纸条、写信示爱。此阶段的少男少女正处于钟情、思春的朦胧状态,其对异性的关注具有明显的好奇性、试验性、模仿性和盲目性,其交往指向多是泛泛的,大多是因相互的好感自然吸引。
3、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随着对异性关注的增多和接近的频繁,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能感受到异性吸引的情感撞击和性欲的冲动。当这种心理较为专一地指向某一异性时,便有了纯洁而幼稚的初恋,并产生相应的追求行为。初恋的心理,既有欢乐喜悦、痴迷陶醉,也有羞涩不安、疑惑戒备,错综复杂。总之,中学阶段,性心理的发展正经历着一场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