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是货币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用是货币的本质
自从货币产生以来,货币形态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但货币的本质并没有变,相反,随着货币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演进,货币的本质表现的更完全、更充分。
货币的发展经历了原始实物货币--金属货币--足值铸币--非足值货币--银行券--纸币等几个阶段,目前正向电子货币阶段发展。尽管每个国家的货币演变过程不完全相同,也不一定都经历这几个阶段,但都遵循着从低级到高级演进的基本规律,这条演进规律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历史进步的象征。
有史以来的货币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足值货币;一类是非足值货币。所谓足值货币是指用作货币的物品具有自身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它作为货币的用途和用于非货币的用途具有同等的价值。大多数早期的货币都是足值货币,如牛、马、羊、米、盐、金、银、铜、铁等。这类货币又可分为金属类和非金属类,由于金属类货币比非金属类货币更便于交换和贮藏,货币最终被集中到了金属身上。信用中国我们共同打造非足值货币即信用货币,是一种完全借助信用基础而流通起来的货币。正如弗里德曼所说:“每个人之所以接受纸币,是因为人们深信别人也会同样地接受它。作为货币的纸币之所以具有价值,是由于其他人也认为它具有价值。”这种相互加强的信念是非足值货币存在的基础。非足值货币包括不足值的铸币以及现在流行的货币、银行存款、电子货币等。
从原始实物货币过渡到金属货币,原因很简单,也易于理解,因为再好的实物货币也存在着质地不均匀、形式不统一、难于保管、不便分割等问题。非洲人用奴隶作为货币,奴隶只能论个,半个奴隶只能用体力弱些、长得丑点去代替,而无法对单个奴隶进行分解;用牲畜作为货币的最小单位是“头”,而且还存在着要提供食物进行饲养的问题,这种货币显然也是不方便的。金属货币可以很好地克服这些不足。对金属可以采取称量的办法,由于分解方便,任何细小的单位都可以给予满足。加之金属质地均匀,形式统一,易于加工,金属自然成了最方便的货币,重量也就成了基本的货币单位,如镑、钱等货币名称就是早期金属货币的重量。不过也有些国家或地区并没有过渡到金属货币时代,尤其是贵金属时代,而是一直停留在实物货币阶段,但出现了标准化的非金属实物货币,如标准化盐块、切割的皮革、磨制穿孔的贝壳等。
在那些过渡到贵金属作为货币的地区,货币的最早形式是条块状。每成交一笔买卖,都要对条块状的金属进行纯度的查验、重量的称量、块状的切割,这显然也很不方便。怎么办呢?于是产生了对贵金属块按一定的成色、纯度、重量进行标准化铸造,并刻上有关说明的铸币。约公元前700年,小亚细亚的吕底亚人开始在贵金属块上加盖戳记以保证其质量和重量。信用中国我们共同打造不久,希腊各城邦又加以改进,铸造扁平的圆形,在硬币的正反面印上戳记。中国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金属铸币的流通,如公元前770年的金属贝币(由于形状像贝,故名),约公元前638年的金属布币,战国秦汉时期已有外圆内方、便于携带的“半两”钱。到秦统一中国,货币被定为黄金与铜钱两种,不仅货币铸造规模实现了统一,而且还统一了货币单位和重量。从此以后,以铢两为单位的外圆内方的铸币制度在中国通行了约两千余年。早期的铸币是足值的铸币,它的价值与面值完全一致。足值铸币制度的特点是:
(1)足值货币既可以由政府铸造,也可以由私人铸造。铸造规格一般由政论制定,如
规定每货币单位的成色和含量标准等。
(2)允许居民为非货币用途熔化铸币,这往往导致流通中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即格雷欣现象。因为由于磨损或伪铸,市场总会出现良币与劣币利差,人们为了逐利,往往不惜把良币投入火炉。
(3)足值货币的供应完全取决于金属生产,需求则由流通决定,供求对比决定市场价格走向,除非政府定价敞开收购,否则,足值货币的市场价格会随该金属的市场供求而波动。
对足值铸币制度的这些特点,有的人备加赞赏,认为把货币的供应限定在贵金属的供应上,可以控制货币过度发行,为避免通货贬值提供了一个完全装置。另一些人则认为,把货币的数量限定在贵金属的供应上,未免使货币发行过于缺乏弹性,因而不利于发展生产和保障流通的需要。这种分歧最集中地表现在18-19世纪英国出现的金块论争和通货论争。
当时,英国与拿破仑开战,为弥补庞大的军费开支,大量增发银行券。银行券增发过多,黄金准备日益不足,英政府遂于1797年2月下令停止银行券的兑现,同年5月,又颁布“银行限制条例”加以法律化。该条例实施以后,物价上涨,英镑汇价下降,纸币日益贬值,金价日益上涨。到1809年,纸币与黄金的价值严重背离,成为英国人普遍关切的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英议会1810年特设“金块委员会”进行讨论。此时在议会内存在两种相对立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纸币价值脱离黄金价值的原因是纸币发行过多和银行停止兑现;另一种意见认为,通货是按社会的需要发行的,银行券就是不兑现,亦不致发行过多。前一种意见即所为的金块论者,后一种意见则为反金块论者。这两种意见相持不下,互相争论,并形成有名的金块之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是金块论者的领袖。他于1809年发表《金的价格》一文,1810年又出版《金块高价论》小册子,力说金块价格与纸币价格相背离的原因,是由于银行券停止兑现所引起的纸币发行过多,因而主张立即恢复兑现。李嘉图的文章发表后,引起人们的注意,并给金块委员会所提出的报告以决定性的影响。但于1811年5月遭下院否决,英政府仍按反金块论者的主张,继续停止兑现。1815年发生经济危机,金块论的观点逐渐被人接受,1819年,英政论颁布“恢复兑现条例”,于1821年5月1日起,银行券照旧平价无条件兑现。银行券恢复兑现以后,遭到1825年及1836年-1839年两次严重经济危机的袭击,无条件兑现难以继续维持。为彻底解决银行券的兑现问题,英议会于1840年设置“议院发行银行委员会”,讨论银行券发行制度的改革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又出现针锋相对的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通货主义的意见,一种是银行主义的意见。两派展开激烈争论,又掀起一场史称通货论争的空前大论争。通货主义的主张与金块论者的主张完全相同,银行主义的主张与反金块论者的主张亦完全相同,故通货论争实际上是金块论争的继续。当时英国政府首相庇尔信奉通货主义,遂根据通货主义的理论拟成英格兰银行条例,提交议会表决,结果下院否决,上院则一致通过,最后经英王裁定颁布,这就是《庇尔条例》。信用中国我们共同打造该条例的主要内容是:统一银行券的发行,除英格兰银行外,在条例颁布以前已发行银行券的银行其发行量不得超过前12个星期内的平均发行量;在条例颁布以前没有发行银行券的银行,不得发行银行券;建立银行券发行准备,英格兰银行只能发行1400万英镑的无黄金准备的银行券,超过这个数量的银行券发行都要有百分之百的黄金或白银做准备,而且白银不得超过准备金的20%。
《庇尔条例》限制银行券的过度发行是对的,但把货币供应严格限定在金银储备上未免过于被动。随后而来的英国银行倒闭及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都不能不说与庇尔精神的传播有关。可以这样认为,直至1973年以美国被迫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实行黄金非货币化为标志,人类才放弃庇尔原则,最终摆脱了对金银的依赖,主动地实施对货币供求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