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复习资料西南石油大学模板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油藏地质学PPT 1-圈闭与油气藏

1.地壳运动
① 盖层遭受剥蚀,圈闭失去有效性 盖层遭受剥蚀,圈闭有效性变差
■第一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4、必要的保存条件
② 开启断层导致油气沿断层大量流失,原有油气藏被破坏
③ 圈闭溢出点抬高,原有油 气藏被部分破坏
■第一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2)岩浆活动对油气藏保存条件的影响
① 岩浆活动伴随强 烈构造运动,使圈
生储盖组合的评价标志 生、储油层的接触关系
生、储油层间的连通情况和输导能力大小
总厚度和生油层的单层厚度
剖面中砂岩百分率或砂岩分布区与油源区关系
■第一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生储盖组合的评价
评价 最好 较好 较差
组合形式
互层式 指状交叉式 不整合型 总厚度大 单层厚度30-50米左右 分布在油源区 内或紧靠油源 区
Injection Wells
Producing Wells
气
油 水
■ 油气运移概述
四、油气运移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有机质 沉积物 埋藏 烃源岩 干酪根 (原生油) 储集层 次生油气藏 油气运移 油气藏
2、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生储盖组合:剖面上生油层、储集层和盖层同时存在并紧 密联系在一起的一套地层称一个生储盖组合。 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指生油层中生成的油气能及时运移到 储集层中并保存下来的生储盖组合。
要求: 1.生油层与储集层接触面积、接触关系 接触面积大→有利于油气及时排出 接触关系: 连续的生储盖组合:互层状(大庆) 不连续的生储盖组合(不整合面—通道,封隔遮挡) 2.储层的孔隙连通性好 3. 盖层的排驱压力大(封隔性好)
主要取决于:V = F * H *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油藏地质学PPT 0-绪论

本高,致使经济指标差
确定合理的开发层系,为部署 搞清油层特征,提供射 不同的开发井网和确定油井的 油藏的开发采用射孔完井方式进行开采, 孔方案地质依据 射孔方案提供有利的地质依据 选择合理射孔井段组合、射孔参数,最佳 的射孔次序等是射孔方案的主要内容。 在多油层油藏中,由于油层的纵向非均质性,进行多层合采 时常使高渗透层的采收率高,而低渗透层的驱油效率低,随 射孔方案必须建立在:①油层剖面的 注水开发的进行,使高渗透层水窜,形成“层间矛盾”,解 非均质性特征,射开油层物性相似、距油 决问题的方案之一是将地质条件相似的油层组合,同时开采, 水界面远的油层组合;②考虑射开的油层 从而避免由于差异太大造成矛盾,所以在进行开发前需进行 开发层系的划分。 原油产量必须达到工业油流标准,否则无 开采价值。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老油田挖潜,提高原油采收率,充 分利用地下油气资源 分析研究油藏地质与注采动态规律,制定油田开发生产 方案与增产措施; 分析评价油田开采效果与措施效果,指导油田开发生产 管理,等等
油田开发阶段与油藏描述阶段划分的关系
四、油藏开发地质学的发展方向 学科的理论发展 油藏分布理论的发展 油藏剩余油理论的发展 油藏精细描述方法 剩余油描述方法 剩余油模拟方法
作用:
丰富石油地质理论
西方国家石油公司的机构组织
西方国家石油公司的联系
我国石油勘探开发过程
我国石油勘探开发阶段
分项 目的 成果 时间 主 要 地 质 工 作 区域勘探 阶 段 找油 提供油藏 1-几年 评价勘探 阶 段 探明油藏 提交开发储 量 1-几年(1-2) 开发设计与 开发实施阶段 设计实施开发方 案 提供油气生产能 力 1-3年左右 试采及开发试验, 编制开发方案, 钻井,油建,编 制射孔投产投注 方案, 开发生产 阶 段 采出油气 提供商品原 油 调整及提高采收率 阶 段 提高采油速度与采 收率 改善开发效果 增加可采储量
吐血整理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地震烈度:地面震动强烈程度,受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的影响。
震源深度和震中距越小,地震烈度越大。
2.基本烈度:指在今后一定时间(一般按100年考虑)和一定地区范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遇到的大烈度。
它是由地震部门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及地区地震地质条件等的综合最分析给定的,对一个地区地震危险性作出的概略估计,作为工程抗震的一般依据。
3.工程地质类比法:将已有建筑物的工程地质问题评价的结果和经验运用到工程地质条件与之相似的同类建筑物中。
4•临界水力梯度:岩土体在渗流作用下,呈悬浮状态,发生渗透变形时的渗流水力梯度。
5.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发生活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6.斜坡变形破坏:斜坡变形破坏又称斜坡运动,是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是指地表斜坡岩土体在自重应力和其它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向坡外的缓慢或快速运动。
7.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
8.RQD :岩石质量指标,RQD值越大,说明岩石性质越好9 •岩溶:是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地貌现象和水文地质现象的总称。
亦称喀斯特。
10.渗透稳定性:是指在渗流水作用下,其结构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危及岩土体的稳定。
11地面塌陷:是地面垂直变形破坏的另一种形式。
它的出现是由于地下地质环境中存在着天然洞穴或人工采掘活动所留下的矿洞,巷道或采空区而引起的,其地面表现形式是局部范围内地表岩土体的开裂、不均匀下沉和突然陷落。
12.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
(引用)13.水库诱发地震:是指由于人类修建水库工程,水库畜水所引起的地震活动,称为水库诱发地震。
14.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水文地质、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
地质学基础-西南石油大学石工重点

地质学基础-西南石油大学石工重点第一章地球的一般特征1、地球的结构、内圈、外圈怎么划分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内圈包括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
2、地质作用的概念和分类地质作用就是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和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P19)第二章矿物1、什么是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2、什么叫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数值叫克拉克值。
3、什么叫晶体?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4、地壳中的主要元素:O Si Al Fe Ca Na K Mg Ti H5.矿物的硬度、十种矿物。
矿物对外来机械注作用力的抵抗能力称为硬度。
莫氏硬度的十种标准矿物6、解理的概念和分类有些矿物破裂后沿一定方向会出现一系列相互平行而且平坦光滑的破裂面,矿物的这种性质称为解理。
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极不完全解理。
7、常见矿物解理类型8、需区分常见矿物第三章岩浆作用与岩浆岩1、岩浆作用和岩浆岩的概念岩浆作用是指岩浆的发育、运动及其固结成岩的作用。
在地下深处天然生成的、富含挥发性组分的高温硅酸盐熔融物质称为岩浆。
2、什么是岩石?分为哪三类?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所组成的一种固态集合体。
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3、鲍文反应序列(P44)、岩浆作用的类型:喷出作用、侵入作用。
4、岩浆岩的分类。
SiO2含量分为。
(P48)对应的侵入岩、喷出岩第四章变质作用和变质岩1、变质作用和变质岩(正变质岩、副变质岩)的概念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使基本处于固态的原岩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或结构发生变化,称为变质作用。
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就是变质岩。
地质学家一般将由岩浆岩变质而成的岩石称为正变质岩,由沉积岩变质而成的岩石称为副变质岩。
《石油地质学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石油地质学复习整理》绪论一、简答题1.什么是石油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是研究地壳中油气成因、油气成藏的基本原理和油气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
2.石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的科学问题:①油气成因问题②油气成藏问题③油气分布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问题第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一、名词解释1.石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掩饰空隙中,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可燃有机矿产。
2.天然气广义:自然界的一切气体;狭义:与油田和气田有关的气体,主要是烃类气体。
3.油田水广义:指油田区域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
狭义: 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4.δ13C1碳的一种稳定同位素,δ13C值有助于研究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
二、简答题1.石油可以分离为哪几种族组分?可分为饱和烃、芳香烃、非烃和沥青质四种族分2.石油中包含哪几种主要元素和次要元素?主要元素:碳和氢次要元素:硫、氮、氧3.石油中包含哪几类烃类化合物和非烃化合物?烃化合物:烷烃、环烷烃、芳香烃非烃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4.天然气中含有哪些主要的烃类气体和非烃气体?烃类气体:甲烷为主,重烃为次,重烃以乙烷和丙烷最为常见非烃气体:N2,CO2,H2S,H2,CO,SO2,和汞蒸气等5.在苏林分类中,地层水被划分为哪几种类型?油田水主要为何种类型?说明不同类型的地层水反映的地层封闭条件。
地层水划分为:NaHCO3型、Na2SO4型、MgCl2型、CaCl2型;油田水主要为CaCl2型NaHCO3型和Na2SO4型形成于大陆环境、MgCl2型存在或形成与海洋环境、CaCl2型存在或形成与深成环境;地层封闭性:CaCl2>NaHCO3>MgCl2>Na2SO4第二章储集层和盖层一、名词解释1,储集层:凡是具有一定的连通空隙,能使流体储集,并在其中渗透的岩层都称为储集层。
2,盖层:盖层是位于储集层上方,能够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
工程地质选择题复习资料(西南石油大学)

例题1:有关岩石风化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岩石风化作用使岩体的结构构造发生变化,即其完整性遭到削弱和破坏B.岩石的风化作用使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C.岩石的风化作用使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恶化D.岩石的风化作用仅发生在地表例题2:对风化岩石的处理和预防措施不合适的说法有( A )A.当风化壳厚度较厚,施工条件复杂时,可将风化岩石全部挖除,使建筑物基础砌置在稳妥可靠的新鲜基岩上B.对地基要求不高的建筑物,强风化带甚至剧风化带亦能满足要求时,根本不用挖除,但必须选择合理的基础砌置深度C.当风化厚度虽较大,但经锚杆或水泥灌浆加固等处理后在经济上和效果上反比挖除合理时,则不必挖除D.对于施工前能满足建筑物要求,但在工程使用期限内因风化而不能满足建筑物要求的岩石,甚至在施工开挖过程中易于风化的岩石,必须采取预防岩石风化的措施例题1:河流的截弯取直是河流地质作用中的哪种作用造成的?( B )A.下蚀作用B.侧蚀作用C.向源侵蚀作用D.机械侵蚀作用例题2:河流的袭夺是河流的向源侵蚀作用形成的,向源侵蚀作用属于河流地质作用中的哪种作用?(A)A.下蚀作用B.侧蚀作用C.化学溶蚀作用D.机械侵蚀作用例题3:如果地壳经历多次的间断性上升,则可在河谷上形成若干级河谷阶地,请问哪一级阶地的工程地质性质最好? ( D A.一级阶地 B.二级阶地 C.三级阶地 D.四级阶地例题4:牛轭湖相沉积是什么地质作用造成的?( A )A.河流地质作用B.湖泊地质作用C.海洋地质作用D.风的地质作用1.下列条件中不是岩溶发育的必需条件为( D )A.具有可溶性岩层B.具有溶解能力(含CO2)和足够流量的水C.地表水有下渗、地下水有流动的途径D.存在断裂褶皱等地质构造2.覆盖型岩溶区最可能发生( D )A.滑坡B.崩塌C.泥石流D.土洞1:岩体的变形和破坏主要发生在( C )A.劈理面B.解理面C结构面D.晶面例题2:岩石结构体是指由不同产状的结构面组合围限起来,将岩体分割相对完整坚硬的单元块体,其结构类型的划分取决于( D )A.结构面的性质B.结构体型式C.岩石建造的组合D.三者都应考虑1。
《工程地质》考试复习资料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沉积岩根据其物质组成及结构可以分为 碎屑岩类 粘土岩类 、 和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 三大类。
2、根据成因岩石可以分为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 三大类。
3、风化作用按其占优势的营力及岩石变化的性质可以分为 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 生物风化 三种类型。
4、层状岩石空间位置可以由产状的三个要素 走向 倾向 、 倾角 来表示。
5、构造型垭口按其成因可分为 断层破碎带型、背斜张裂带型、单斜软弱层型三种类型。
6、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 构造地震火山地震 陷落地震 和激发地震 四种类型。
`7、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是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流动性,水的侵蚀性 、 和 、 。
8、公路选线人员一般习根据高程将丘陵进一步分为 骨架网 和 支路 两种类型。
二、 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A 、 向斜、正断层B 、背斜、正断层C 、向斜、逆断层D 、背斜、逆断层2A 、 O (奥陶系) (B) B 、 T (三叠系) C 、 Q 4(第四系) D 、 S (志留系)3A 、平行不整合接触B 、角度不整合接触整合接触C 、沉积接触D 、 侵入接触4、如图所示,该滑坡为( b ) A 、 沿岩层层面滑动的顺层滑坡 B 、 切层滑坡C、沿沉积层与基岩交界面滑动的顺层滑坡5、水库地震属于( C )。
A. 天然地震B. 陷落地震C. 诱发地震D. 火山地震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0)1、何谓结构面、结构体和岩体结构?结构面:岩石或岩层中不连续的界面,比如节理裂隙面、层面、断层结构面。
结构体:被结构面围绕的岩块。
岩体结构:岩体内岩块的组合排列形式。
2、沉积岩具有哪些其它类别岩石所没有的特有的结构及构造特征?(5分)沉积岩是由岩层堆积的松散堆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物质组成:碎屑物质、粘土物质、化学沉积、矿物、有机质结构: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构造:层理构造、层面构造、化石结构3、野外石质墓碑上的字迹为何越变越模糊?(1)由于风化作用(2)在字体的刻槽极易被风化(3)温度的影响,热胀冷缩,(4)化学腐蚀4、褶皱最基本的形态分类?断层按断盘的相对位移情况可分为几种类型?褶皱构造:背斜和向斜基中类型: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5.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有哪些?(1)可溶岩层的存在(2)可溶岩必须透水(3)具有侵蚀能力(4)具有流动的水6、试用赤平极射投影做75°∠30°这个面,简述方法及画出草图。
西南石油大学 《油藏工程》教学提纲+复习提纲)

A
0 196 0 94 -1 1 0 92 -1 0 19 0 -
-2060
-2080 -2100 -2120
-2100
2 4
0 3 -208 100 -2
0 12 -2
-
0 14 2
B
图例
断 层
0 -190
1 井位及井号
储层顶面 等 高 线
圈 闭 面 积
1.10
Ah (1 S wc ) os N 3984 .375万吨 Boi h (1 S wc ) os 1.99t / km2 Boi
Ee We DI e Et Gp Bg Wp Bw
5.8
22 20 18 16 14 12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y = -0.1x + 20 2 R = 1
We Wp Bw GBgi Pp Z P
6.1
N p Bo NBoiceff P
0biobeffoie???ppbcbrwpgspopooitoobwbrrbnpcnbeedi??????wpgspopgoitgcgcbwbrrbnpcmnbeedi??????wpgspopcoitcc1bwbrrbnpcnbmeedi???????wpgspopeteebwbrrbnweedi?????wpgspopwinjtinjinjbwbrrbnbweedi?????62wpwinjebwbwww???y00398x00001r21012345670200400600800w79ln2wewfesrrppkhq?????qo051015202530354045020406080100120pwwesrrkhfj??713y02123x18583r211781818218418618819192050051152253lntpwf24ln42wiwfsrtkhqbppo???????02603
西南石油大学油藏工程考试复习样本

第一章圈闭: 能够阻止油气继续运移、 并能遮挡油气, 使其聚集起来的地质构造。
特殊地下储油容器构成要素: 储集层、 盖层、 遮挡物 盖层: 阻止油气向上运移 遮挡物: 阻止油气侧向运移储集层岩石有: 碎屑岩、 结晶岩; 孔隙度大 、 渗透率高; 盖层: 孔隙小、 渗透率低圈闭参数 : 溢出点 、 闭合高度 、 闭合面积 圈闭容积: V ct =A t hf (1-s wc) 油藏: 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油藏参数: 油水界面 、 油柱高度(h o )、 含油面积(A o ) 油藏容积 : V c =A o hf (1-s wc ) 圈闭充满系数 ctcV V =β=0~1 b >0油气聚集 , 油气藏形成b =1圈闭充满 , 油气外溢 , 上倾方向聚集形成油藏 b >0圈闭有油 , 下倾方向来油, 可能有油气聚集形成油藏 油气的重力分异, 差异聚集 作用 勘探油气: 圈闭论、 源控理论圈闭理论: 圈闭、 油藏; 源控理论: 油源、 油藏源控理论: 油源、 油藏油气藏条件: 地质条件: 生, 储, 盖, 圈, 运, 保。
经过初运移和二次运移 生油岩: 富含有机质的暗色致密岩石运移: 源岩®圈闭储层: 有一定孔渗性质的岩石盖层: 弱渗透性质的岩石圈闭: 油气聚集场所保存条件: 油藏形成后不遭受破坏油气藏力学条件: 统一的油水界面; 统一的压力系统( 任一点的实测压力满足同一个方程, 任一点的折算压力都相等)岩石性质(储层): 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碎屑岩( 砂岩、生物灰岩) 、结晶岩( 碳酸盐岩) )圈闭类型: 构造圈闭( 背斜、断层遮挡) , 岩性圈闭( 透镜体) , 地层圈闭( 地层不整合、潜山、地层超覆)构造圈闭: 因地应力变化导致的构造运动而形成的圈闭类型。
岩性圈闭: 因储集层周围的岩性变化而形成的圈闭。
地层圈闭: 因地层超覆、沉积间断或风化剥蚀等因素形成的圈闭。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油藏地质学PPT5油藏构造特征资料

油层微构造:由于油层局部的微小起伏和微小断层存在而形 成的微小构造。
四、 油藏断层研究
㈠ 断层特征与作用 1 油藏断层的一般特征
凹陷内的断层一般划分是为断四陷级内:影响二级构造带形成与发育
一级 断层 二级断层 三级断层 四级断层
断的距主可干达断数层千,米走,向延与伸凹长陷度内达主数要十构千造走 米,是向四为凹基级继陷本断承内一层性主致是断要,油层构延田。造伸上活上长分动的达布时重1较0间要多k长断m的,以层断往上,层往,落,落 差往在差往1达占0数0油m百田以米断上。层,二总延级数伸断的长层8度0是%数油以千田上米内,,的落走主差要 贯向小穿与断,于二层一一级,般个断构在构层成2造0类二-旋5似级0回m,构的,多造始延与带终伸凹,。长陷控它度或制一1凹油-2般陷气k是m内聚,集 凹的走陷构与向或造成多盆走带变地向分,的一布但边致;主界。是要;把控延控二制伸制级油方着构气向生造分仍、带布以储切的平油割重行岩成要凹断 层断陷的块层内沉区。构积,造是走划向分为断主块。区四的级重断要层依主据要;控控制
二、油藏构造研究方法
1. 地震 方法
2.钻井和 测井方法
3.动态 方法
通过钻井能够得到各井各层的分 层地数震据勘、探岩可以性提特供征油、藏断的测层线断剖点的 深 地 用 和 特 通 各 况 况 资面 个 闭 征 点 钻 构及构层可造配准这方料度下它开征地、及过应图 地 , 。 井 造合的确井造为合是的法。等构校发图层岩断钻用及 区 具 但 资 特面连,间研构其一形。加资造正提件界性点井井构 的 有 准 料 征积通更动究造它种态深料。地供。面特的剖下造 构 完 确 校 。、与符态成研资构及闭图 造 整 性 正了,由震与在的征位面地。 形 、 较 才合否合等果究料造局对利于构实钻实、置地层利 态 齐 差 能高,地资的提使特部地用钻造际井际含、层的度用 、 全 , 较裂下料准出构征变下这井图相资高油层对含它 高 、 因 真以缝的,确问造分化构些资,吻料程、位比油可 点 连 此 实及是真既性题的析等断分 位 续 必 地造资料能合较、气、,、析置的须反层否实可,,解的,的料可为的多起、落可气一、特用映特发情检如如释辅以认恢靠详构时伏水差获、育况验断构更助便识复,探造,状情等得水,。。
全国工程地质及土力学复习资料(自考02404)(完整版)(A)

全国工程地质及土力学复习资料〔完整版〕第一章岩石和地质构造一、地球的构造分为外部和内部两局部。
外部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部那么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组成地壳的全然物质是岩石。
二、什么喊矿物质和岩石?讲明几种要紧的造岩矿物和岩石的种类?矿物: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单质和化合物,要紧造岩矿物:白云母、角闪石、石英、白云石等。
岩石:是地壳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物质。
岩石有岩浆石、沉积石、变质石等。
何谓岩石的结构和构造?岩石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体外形及相互结合的方式。
构造指矿物在岩石中的排列和充填方式所反映出的外貌特征。
三、试结合矿物的标本,阐述矿物要紧的物理性质特征如颜色、光泽、解理、断口、结晶形态和硬度等的全然概念。
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白〔日〕光选择汲取的表现。
当矿物有选择地汲取其中某一或某些波长的光波时,那么矿物就呈现剩余波长光波的混合色。
按其不同的成因可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
条痕色: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他排除了矿物因反射所造成的色差,以往掉假色,减弱他色,保持自色,使常见矿物的颜色更为固定,关于鉴不矿物具有有用意义。
透明度:是指矿物透光能力的大小,即光③线透过矿物的程度。
矿物的透明度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级。
光泽:矿物外表反光的的光亮程度称为光泽。
矿物的光泽按其反射强弱划分如下:①金属光泽;②非金属光泽。
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
各种矿物由于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的不同,常具有不同的硬度,这是鉴不矿物的一个重要特征。
解理与断口:矿物受到外力的作用〔如敲打〕,其内部质点间的连接力被破坏,沿一定的方向形成一系列光滑的破裂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所裂开的光滑破裂面称为解理面。
不具方向性的不规那么断裂面,那么称为断口。
解理是反映矿物质内部质点相互连接强弱的特征。
依据解理发生的完全程度,把解理分为如下几种:①极完全解理;②完全解理;③中等解理;④不完全解理。
工程地质第四版复习资料

工程地质第四版复习资料(总8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绪论1.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把地质学原理应用于工程实际的一门学问,防灾是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
2.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有关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基本资料和进行工程地质论证。
3.地基:承受建筑物全部重量的那部分土和岩层。
4.基础:是其下部的组成部分,又称下部结构。
5.地基承载力:指地基所能承受由建筑物基础传递来的荷载的能力。
6.地基又分为持力层和下卧层。
7.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这些因素包括:(1)地层岩性:它们的成因、时代、岩性、产状、成岩作用、软弱夹层等;(2)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节理;(3)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动态和化学成分;(4)地表地质作用: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5)地形地貌: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岳地区具有不同特征。
8.工程地质问题: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质问题。
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1)地基稳定性问题:强度、变形;(2)斜坡稳定性问题:崩塌、滑坡;(3)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围岩塌方、地下水涌水;(4)区域稳定性问题:地震、断层。
二、地壳的物质组成1.软流圈:易于发生塑性流动的称软流圈。
2.岩石圈:软流圈以上的物质均为固态,称为岩石圈。
3.板块:岩石圈具有较强的刚性,分裂成许多块体,称为板块。
4.板块运动:板块驮在软流圈上随之运动,称为板块运动。
也是构造运动发生的根源。
5.内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的动力来自地球本身,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
按其作用方式可分为: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
6.外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主要由太阳辐射热引起并主要发生在地壳的表层,主要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 工程地质学的定义: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学科,它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
二、工程地质学研究目的:①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②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④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⑤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⑥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基本任务:查明工程地质条件;中心任务: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评价三. 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岩土工程性质研究——工程岩土学;工程动了地质作用的研究——工程动了地质学;工程第合资勘察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专门工程地质学;区域工程地质的研究——区域工程地质学;环境工程地质的研究——环境工程地质学四、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
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应强调的是,不是能将上述诸点中的某一方面理解为工程地质条件,而必须是它们的总和。
五、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建筑物内容不同,所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也各不相同。
房屋工程:地基承载力、沉降、基坑边坡问题。
矿山开采:边坡稳定性、基坑突水、矿坑稳定……水利水电工程:渗透变形、水库渗漏、斜坡稳定性、坝体抗滑稳定性……六、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各种工程活动天天在地质环境中进行,二者之间相互制约,始终是客观存在的。
1)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制约:①人类在从事工程活动中影响工程活动的安全:如采煤过程中的瓦斯爆炸、涌水,隧道掘进过程中出现塌顶、岩爆或涌水等;②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如水库渗漏、滑坡、泥石流破坏公路与铁路;③地质条件不具备而使工程造价提高:如沿海三角洲地区城市修建高层建筑,往往由于软基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而增加造价。
工程地质与基础复习资料.doc

《工程地质与基础工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矿物;岩石;褶皱构造;地震烈度;滑坡;沉积岩;断层构造;颗粒级配;岩溶;地层;化石;标准化石;地质构造;节理。
二、判断1. 基性岩类的SiO2含量高于酸性岩类的。
()2. 地质构造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3. 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的断层是正断层。
()4. 晚古生代可以划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
()5. 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面特征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的主要特征°()6 .地震的纵波比横波的传播速度慢。
()7. 达西定律是非线性渗透定律。
()8. 十字剪切板试验可以测砂土的抗剪强度。
()9. 对地基要求不高的建筑物,强风化带甚至剧风化带亦能满足要求时,根本不用挖除, 但必须选择合理的基础砌置深度。
()10. 岩石的风化作用仅发生在地表。
()11. ±的三相指标中,含水量、天然密度、比重是直接指标。
()12. 毛细水属于土中水的重力水范畴。
()13. 规范规定Cu,5的土即属于良好级配土。
()14. 基底附加压力P o总是大于等于0,不可能小于0o()15. 黏土形成的土坡往往大于其内摩擦角中,是因为土体内存在粘聚力Co ()三、选择题1*.下列岩石中,不属于沉积岩的是:()(A)板岩(B)砾岩(C)砂岩D)石灰岩2. 变质岩是由原来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成分加入的影响()(A)矿物化学性质及结构发生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B)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C)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的物理性质及结构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D)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结构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3. 未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是()(D)片(A)断层(B)解理(C)节理( )(B )最高山、高山、中山、丘陵(D )最高山、中山、低山5*.强震区,指地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多少度的地区?(A ) 5 度 (B ) 6 度 (C ) 7 度6. 国际上统一使用的地层单位是(A )界、系、统 (B )界、纪、统 (C )代、系、世7. 下面各种结构面中,()属于构造结构面。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西南石油大学模板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西南石油大学模板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一、绪论1、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这些因素包括: 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表地质作用、水文地质条件、天然建筑材料。
( P3)2、工程地质问题: 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 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 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 地基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区域稳定性问题。
( P3-4)二、地壳及其物质组成1.软流圈: 在地幔顶部( 约50-250km) 存在一个地震波速度减低带, 该带约有5%的物质为熔融状态, 易于发生塑性流动的圈层2.地质作用是指塑造地壳面貌的自然作用。
( P5)3.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P6)①内力地质作用的动力来自地球本身, 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按其作用方式可分为四种: 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
②外力地质作用主要有太阳辐射热引起并主要发生在地壳的表层, 按其作用方式分为五种: 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4.颜色是矿物最直观的一种性质, 最常见的有自色与她色两种类型。
( P7)5.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 一般将矿物在无釉瓷板上刻画后进行观察, 她对于某些金属矿物具有重要鉴定意义。
( P7)6.硬度是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
矿物有软到硬依次为: 1—滑石, 2—石膏, 3—方解石, 4—萤石, 5—磷灰石, 6—正长石, 7—石英, 8—黄玉, 9—刚玉, 10—金刚石。
( P8)7.解理是指矿物受外力作用时, 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分完全、中等和不完全等级别。
例如: 云母沿解理面可剥离成极薄的薄片, 为极完全解理; 石盐沿解理面破裂成立方体具有完全解理。
( P8)8.断口是指矿物受外力打击后无规则地阉着解理面以外的方向破裂的破裂面9.岩石的三大类: 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P8)火成岩大多具有块状; 沉积岩是有外力作用将风化剥蚀的物质搬运后逐层沉积形成, 因此具层状构造; 变质岩在变质作用中岩石受到较高的温度和具有一定方向的挤压作用, 其组成矿物则依一定方向并行排列, 因而具有偏离构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一、绪论1、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这些因素包括: 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表地质作用、水文地质条件、天然建筑材料。
( P3)2、工程地质问题: 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 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 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 地基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区域稳定性问题。
( P3-4)二、地壳及其物质组成1.软流圈: 在地幔顶部( 约50-250km) 存在一个地震波速度减低带, 该带约有5%的物质为熔融状态, 易于发生塑性流动的圈层2.地质作用是指塑造地壳面貌的自然作用。
( P5)3.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P6)①内力地质作用的动力来自地球本身, 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按其作用方式可分为四种: 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
②外力地质作用主要有太阳辐射热引起并主要发生在地壳的表层, 按其作用方式分为五种: 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4.颜色是矿物最直观的一种性质, 最常见的有自色与她色两种类型。
( P7)5.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 一般将矿物在无釉瓷板上刻画后进行观察, 她对于某些金属矿物具有重要鉴定意义。
( P7)6.硬度是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
矿物有软到硬依次为: 1—滑石, 2—石膏, 3—方解石, 4—萤石, 5—磷灰石, 6—正长石, 7—石英, 8—黄玉, 9—刚玉, 10—金刚石。
( P8)7.解理是指矿物受外力作用时, 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分完全、中等和不完全等级别。
例如: 云母沿解理面可剥离成极薄的薄片, 为极完全解理; 石盐沿解理面破裂成立方体具有完全解理。
( P8)8.断口是指矿物受外力打击后无规则地阉着解理面以外的方向破裂的破裂面9.岩石的三大类: 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P8)火成岩大多具有块状; 沉积岩是有外力作用将风化剥蚀的物质搬运后逐层沉积形成, 因此具层状构造; 变质岩在变质作用中岩石受到较高的温度和具有一定方向的挤压作用, 其组成矿物则依一定方向并行排列, 因而具有偏离构造。
(P10)10.火成岩又称岩浆岩, 占地壳岩石体积的64.7%,在大陆或海洋,在地表或地下都有广泛分布。
火成岩的结构主要是指矿物颗粒的大小和结晶程度等, 最常见的有: ①、显晶质结构, 主要是深沉岩具有的结构; ②斑状结构, 主要是浅成岩或喷出岩所具有的结构; ③隐晶质结构, 常为浅成岩或喷出岩所具有的结构; ④玻璃质结构, 为喷出岩所具有的结构。
( P10-11)11.火成岩的构造是指岩石外表的整体特征, 常见的有: ①块状构造; ②气孔与杏仁构造; ③流纹构造( 特有) ( P11)12.。
火成岩的分类: 1按火成岩的SIO2含量, 分成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及酸性岩; 按岩浆冷凝环境, 分成侵入岩和喷出岩, 侵入岩又可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
( P11) 表格见( P12) 13.沉积岩占地壳岩石总面积的7.9%, 是三大类岩石中在地表分布最广的。
占地壳表面积的75%。
14.沉积岩的构造: ①层理结构( 最基本最特别) ②递变层理③波痕与泥裂( P14)15.变质岩的构造: 变成构造( 变晶构造) : 片理构造; 片麻构造, 板状构造; 斑构造; 块状构造。
变余构造是变质岩中的残留原岩的构造。
( P17)16.接触变质作用是指温度升高、岩石受热后矿物发生重结晶、物质成分重新组合等变化而化学成分无显著改变者称为接触热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是高温、高压等因素联合作用于一个广大地区范围内的变质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与断裂构造有关, 出现在断裂带两侧。
(P17)17.区域变质作用是高温高压等因素联合作用于一个广大地区范围内的变质作用。
( P17)18.动力变质作用与断裂构造有关, 出现在断裂带两侧。
19.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质: 比重、重度、孔隙性、吸水性( 岩石在一般大气压下的吸水能力) 、软化性( 岩石受水作用后强度和稳定性降低的特性) 、抗冻性20.影响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因素: ①矿物成分; ②岩石的结构构造; ③构造裂隙和风化作用三、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1、地质学以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两种方法计算时间。
表示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相对年代, 表示的士时间发生至今的年龄称为绝对年代( 同位素年龄) 。
地层层序律是确定地层相对年代的基本方法。
( P20)2、相对年代的确定: ①地层层序律: 确定相对地层年代的基本方法, 未经过构造运动改造的层状岩层大多为水平岩层, 水平岩层的层序一般为下老上新; 岩层倾斜, 则倾斜面以上的岩层新, 倾斜面一下的岩层老; 倒转岩层, 与水平岩层相反。
②生物层序律: 不同的地质年代的岩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组合, 在相同的地质时期的相同地质环境下形成的地层, 如果原先的海洋与陆地是相通的, 则都含有相同的化石。
③切割律: 不同时代的岩层或岩体常被侵入岩侵入穿插, 就侵入岩与围岩相比, 侵入者时代新, 被侵入者时代老。
( P20-21)3、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单位包括宙、代、纪、世, 与其相对应的年代地层单位分别是宇、界、系、统。
( 以上由大到小顺序排列, 地质年代表见( P22) ) 。
( QNEKJTPCDSO∈Z) 新到老4、第四纪沉积物①石经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作用后残留在原地的碎屑物称残积物或残积土, 因其成层覆盖在地表, 故又称残积层。
( P25-26)②水或雪水将高处的风化碎屑物质洗刷而向下搬运, 或由本身的重力作用, 堆积在平缓的斜坡或坡脚出, 成为坡积物。
( P21)③雨或融雪水将山区或高地的大量碎屑物沿冲沟搬运到山前或山坡的低平地带堆积而成的称为洪积物。
( P26)④河流沉积物成为冲积物( 河床冲击土、河漫滩冲击土、牛轭湖冲击土、河口三角洲冲击土) 。
( P27)四、地质构造1、岩层的产状三要素( 走向、倾向、倾角) 表示方法有:( 1) 向∕倾向( 象限) 、倾角, 如330°∕WS∠30°;⑵倾向、倾角, 如240°∠30°等。
( 注: 要能在图中相应的找出。
) ( P29)2、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与变位, 形成的产物称为地质构造, 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断层和节理。
( P29)3、地层接触关系: ①整合接触( 新老地层产状一致, 时代连续) ;②假整合接触( 平行不整合接触, 新老地层产状平行一致, 时代不连续) ; ③不整合接触( 角度不整合接触) ; ④侵入体的沉积接触; ⑤侵入接触; ⑥断层接触( P32)4、岩层露头线特征: 水平岩层、直立岩层和倾斜岩层露头线分布特征是不相同的。
( P30)5、褶皱要素( 四个要素要能在图中相应找出) : ①核部②翼部③枢纽④轴面( P32)6、褶皱的类型: 背斜是两翼岩层以核部为中心向两侧倾斜, 形态上是岩层向上弯曲。
向斜是两翼岩层向核部倾斜, 形态上市岩层向下弯曲的褶皱。
( P32)7、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 褶皱的互补是岩层强烈变形的部位,一般是背斜的顶部和向斜的底部发育有拉张裂隙。
在变形强烈时, 沿褶皱核部常有断层发生, 造成岩石破碎或形成构造砂岩带。
另外, 地下水多聚积在向斜核部, 背斜核部的裂隙也玩玩是地下水富集和流动的通道。
由于岩层构造变形和地下水的影响, 因此公路、隧道工程或桥梁工程在褶皱核部容易遇到工程地质问题。
褶皱的翼部不同于核部, 具有另一类工程地质问题。
在褶皱两翼形成倾斜岩层容易造成顺层滑动。
( P35)8、节理与断层: 断裂构造包括节理与断层, 沿破裂面无明显位移的成为节理, 有明显位移滑动的称断层。
( P36)9、节理的类型: 按节理成因: 原生节理( 成岩过程形成的节理) 和次生节理( 岩石成形后形成的节理, 包括非构造节理和构造节理) ,10、断层的类型: ①正断层是沿断层面倾斜线方向, 上盘相对下降, 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 注: 规模巨大, 同时上盘沿波状起伏的低角度断层面作远距离推移的逆掩断层称为推覆构造) ;②逆断层是沿断层面倾斜方向, 上盘相对上升, 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倾角大于45°为高角度逆断层, 小于45°为低角度逆断层③平移断层是断层两盘然断层走向方向发生位移的断层。
又分为右行( 右旋) 和左行( 左旋) 平移断层( P38-39)11、断层复合命名中后面的一种运动方式是主要的。
12、断层存在的标志: ( 1) 地质体不连续; ( 2) 断层面( 带) 的构造特征; ( 3) 地貌和水文等标志(P40)13、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 作为不连续面的断层是影响岩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这事因为断层带岩层破碎强度低, 另一方面它对地下水、风化作用等外力地质作用往往起控制作用。
断层对工程建设十分不利。
特别是道路工程建设中, 选择线路、桥址和隧道位置时, 应尽可能避免断层破碎带。
( P43)14、活断层: 是指现在正在活动或最近地质时期( 全新世, 1万年)发生过活动的断层。
(P43)15、地震烈度可分为基本烈度、建筑场地烈度和设防烈度。
16、地震效应: ①地震力效应; ②地震破裂效应; ③地震液化和震陷; ④地震激发地质灾害; ⑤地震引发的海啸17、活动性断裂的判别标志: ( 1) 地质标志; ( 2) 地质标志; ( 3)地壳形变测量、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标志及同位素年龄测量;( 4) 遥感影像翻译方法五、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