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基础练习(全面简单,有答案)
原电池练习题及答案
原电池练习题及答案原电池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以下哪种物质常被用作电池的正极材料?A. 锌B. 铜C. 铁D. 铝答案:A. 锌2. 以下哪种物质常被用作电池的负极材料?A. 铜B. 锌C. 铁D. 铝答案:B. 锌3. 以下哪种物质常被用作电池的电解质?A. 盐水B. 纯净水C. 石油D. 酒精答案:A. 盐水4. 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连接线称为什么?A. 电线B. 导线C. 电路D. 电缆答案:B. 导线5. 以下哪种电池是一次性使用的?A. 干电池B. 锂电池C. 镍氢电池D. 铅酸电池答案:A. 干电池二、填空题1. 电池的正极通常是由金属(锌)制成的,负极通常是由金属(铜)制成的。
2. 电池内的电解质通常是溶解在水中的盐。
3. 电池的正极是电子的离开点,负极是电子的进入点。
4. 当电池连接在电路中时,电流会从正极流向负极。
5. 电池的电压可以通过连接多个电池来增加。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电池的工作原理。
答案: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在电池中,正极和负极之间存在化学反应,产生电子和离子。
正极材料(如锌)会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出电子;负极材料(如铜)会发生还原反应,接受电子。
这些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动,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电池类型及其用途。
答案:常见的电池类型包括干电池、锂电池、镍氢电池和铅酸电池等。
干电池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玩具等小型设备中;锂电池常用于移动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镍氢电池常用于数码相机、无线电话等设备;铅酸电池常用于汽车起动、UPS等大功率设备。
3. 请简述如何正确使用和处理电池。
答案:正确使用电池包括正确安装电池极性、不混用不同类型的电池、避免过度放电或过充电等。
处理电池时应注意将废旧电池分类投放,避免随意丢弃。
对于环境友好的可回收电池,应选择专门回收点进行回收;对于有毒有害的电池,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原电池练习二及答案
原电池练习二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设计成原电池B.原电池的两极中较活泼的金属一定为负极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原电池可以把物质内部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电能解析:选C;A项,必须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错误;B项,原电池的两极中较活泼的金属一般为负极,但在某些特殊的电解质溶液中,如Mg-AlNaOH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Mg与NaOH不能反应,而Al与之反应,较不活泼的金属Al作负极,故错误;D项,原电池反应后,电极产物仍会具有一定的能量,且由于过程中放热,不可能100%进行转化,故原电池不能把物质中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电能,错误;2.2017·泉州模拟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解析:选D;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A正确;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B正确;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构成原电池,导线中会产生电流,C正确;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锌片作负极,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D错误;3.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AgCl是还原产物解析:选B;电池的正极得电子,A错误;阳离子向正极移动,C错误;Ag化合价升高形成AgCl,AgCl是氧化产物,D错误;4.“天宫二号”飞行器白天靠太阳能帆板产生电流向镍氢电池充电,夜间镍氢电池向飞行器供电;镍氢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若电池总反应为2NiOH2错误!2NiOOH+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NiOOH发生氧化反应B.充电时,a电极的pH增大,K+移向b电极C.充电时,a电极的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D.放电时,负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解析:选C;放电时,NiOOH在正极上放电,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充电时,a电极作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pH增大,K+移向a电极,B错误、C正确;放电时,负极上H2放电,D错误;5.2017·张家界模拟液流电池是一种新的蓄电池,是利用正负极电解液分开,各自循环的一种高性能蓄电池,具有容量高、使用领域环境广、循环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如图是一种锌溴液流电池,电解液为溴化锌的水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Zn2+B.充电时电极a为外接电源的负极C.放电时Br-向右侧电极移动D.放电时左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解析:选D;如图是一种锌溴液流电池,电解液为溴化锌的水溶液,所以该电池的负极为锌,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溴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Br2+2e-===2Br-,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与正极的电极反应式相反,所以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Br--2e-===Br2,故A错;在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是电解池的阳极,而原电池的负极连接电源的负极,所以充电时电极a为外接电源的正极,故B错;放电时为原电池,在原电池中间隔着一个阳离子交换膜,所以Br-不能向右侧电极移动,故C 错;放电时左侧生成溴离子,为平衡电荷,右侧的锌离子向左侧电极移动,所以放电时左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故D正确;6.如图所示,最近美国医学家利用人体自身环境设计了心脏起搏器,其动力由人体体液中的能量物质提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为人体中的脂肪B.O2极为心脏起搏器的负极C.产生的CO2使人体血液呈酸性,长期使用对人体有害D.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解析:选D;本题将原电池原理进行拓展和创新,所以解答时首先要了解人体体液中的能量物质,其次要根据原电池原理来分析心脏起搏器的正、负极;选项A,人体体液中的能量提供者是葡萄糖,不是脂肪;选项B,体液中的葡萄糖为电池的负极;选项C,人体自身呼吸作用也会产生二氧化碳,通过人体的呼吸和体液调节不会使人体的血液呈酸性;选项D,O2获得电子为电池的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7.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水槽中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两球的浮力变化A.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B.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C.当杠杆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D.当杠杆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解析:选C;当杠杆为导体时,构成原电池,Fe作负极,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分别为负极:Fe-2e-===Fe2+,正极:Cu2++2e-===Cu,铜球增重,铁球质量减轻,杠杆A端低B端高;8.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l2+Li2SO4+Pb;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Ca+2Cl--2e-===CaCl2B.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C.每转移0.1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20.7 g PbD.常温时,在正、负极间接上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不偏转解析:选D;正极应是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为PbSO4+2e-===Pb+SO错误!,A错误;放电过程为原电池,阳离子向正极移动,B错误;每转移0.1 mol电子,生成0.05 mol Pb,为10.35 g,C错误;由题意“热激活”表明该电池应在加热的条件下工作,故常温下电解质不能熔化,不能形成原电池,指针不偏转,D正确;9.如图是将S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H2SO4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催化剂b表面O2发生还原反应,其附近的溶液酸性增强C.催化剂a表面的反应是SO2+2H2O-2e-===SO错误!+4H+D.若得到的硫酸浓度仍为49%,则理论上参加反应的SO2与加入的H2O的质量比为8∶15解析:选B;A项,该装置没有外加电源,是一个原电池,能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正确;B项,催化剂b表面O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O,消耗H+,其附近溶液酸性减弱,错误;C项,催化剂a表面SO2失去电子生成硫酸,电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错误!+4H +,正确;D项,催化剂a处的反应为SO2+2H2O-2e-===SO错误!+4H+,催化剂b处的反应为错误!O2+2H++2e-===H2O,则总反应式为SO2+H2O+错误!O2===H2SO4;设参加反应的SO2的质量为x g,加入的H2O的质量为y g,则生成硫酸的质量为错误!g,消耗水的质量为错误!g,因得到硫酸的浓度为49%,故有错误!=错误!,可得x∶y=8∶15,正确;10.教材改编题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错误!CdOH2+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B.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C.放电时正极反应:NiOOH+e-+H2O===NiOH2+OH-D.放电时Cd在正极上放电解析:选C;放电时Cd作负极,发生Cd-2e-+2OH-===CdOH2,负极附近溶液碱性减弱,A、D错误;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负极移动,B错误;放电时正极反应:NiOOH+e-+H2O===NiOH2+OH-,C正确;11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 OH-逐渐减小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错误!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消耗氧气22.4 L标准状况解析K+带正电荷,充电时K+应该向阴极移动,A项错误;根据该电池放电的总反应可知,放电时消耗OH-,则充电时,OH-浓度应增大,B项错误;放电时,Zn为负极,失去电子生成ZnOH错误!,其电极反应为Zn+4OH--2e-===ZnOH错误!,C项正确;消耗1 mol O2转移4 mol电子,故转移2 mol电子时消耗0.5 mol O2,0.5 mol 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D项错误;答案 C12.2015·高考江苏卷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CH4+H2O错误!3H2+CO,每消耗1 mol CH4转移12 mol电子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C.电池工作时,CO错误!向电极B移动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错误!解析:选D;A选项,甲烷中的C为-4价,一氧化碳中的C为+2价,每个碳原子失去6个电子,因此每消耗1 mol甲烷失去6 mol电子,所以错误;B选项,熔融盐中没有氢氧根离子,因此氢氧根离子不能参与电极反应,电极反应式应为H2+CO+2CO错误!-4e-===3CO2+H2O,所以错误;C选项,碳酸根离子应向负极移动,即向电极A移动,所以错误;D选项,电二、非选择题1.以甲烷燃料电池为例来分析不同环境下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酸性介质如H2SO4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碱性介质如KOH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2-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熔融碳酸盐如熔融K2CO3环境下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H4-8e-+2H2O===CO2+8H+2O2+8e-+8H+===4H2OCH4+2O2===CO2+2H2O2CH4-8e-+10OH-===CO错误!+7H2O2O2+8e-+4H2O===8OH-CH4+2O2+2OH-===CO错误!+3H2O3CH4-8e-+4O2-===CO2+2H2O2O2+8e-===4O2-CH4+2O2===CO2+2H2O4CH4-8e-+4CO错误!===5CO2+2H2O2O2+8e-+4CO2===4CO错误!CH4+2O2===CO2+2H2O2.14分1以Al和NiOOH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组成一种新型电池,放电时NiOOH转化为NiOH2,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普通锌锰电池放电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Zn+2NH4Cl+2MnO2===ZnNH32Cl2+2MnOOH;该电池中,负极材料主要是________,与普通锌锰电池相比,碱性锌锰电池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氢氧燃料电池中的氢气换成氨气也可以构成燃料电池,其电池反应原理为4NH3+3O2===2N2+6H2O;电解质溶液应该呈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Al+3NiOOH+NaOH―→NaAlO2+3NiOH2,再由元素守恒得:Al+3NiOOH+NaOH+H2O===NaAlO2+3NiOH2;2根据普通锌锰电池放电时发生的主要反应:Zn+2NH4Cl+2MnO2===ZnNH32Cl2+2MnOOH,失去电子的为负极,材料为锌;金属易和酸发生反应,而在碱性条件下,金属的性质比较稳定,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增加;3NH3与酸反应生成盐,故该电池应选用碱性电解质溶液;答案:1Al+3NiOOH+NaOH+H2O===NaAlO2+3NiOH22锌在碱性条件下,金属的性质比较稳定,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增加3碱性2NH3-6e-+6OH-===N2+6H2O3.14分已知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为AsO错误!+2I-+2H+===AsO错误!+I2+H2O,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为AsO错误!+I2+2OH-===AsO错误!+H2O+2I-;设计如图装置C1、C2均为石墨电极,分别进行下述操作:Ⅰ.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Ⅱ.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40% NaOH溶液;结果发现检流计指针均发生偏转,且偏转方向相反;试回答下列问题:1两次操作中指针为什么都发生偏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次操作过程中指针偏转方向为什么相反试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操作Ⅰ过程中C1棒上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操作Ⅱ过程中C2棒上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操作Ⅱ过程中,盐桥中的K+移向______烧杯溶液填“A”或“B”;解析:由于酸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为AsO错误!+2I-+2H+===AsO错误!+I2+H2O,碱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为AsO错误!+I2+2OH-===AsO错误!+H2O+2I-,两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而且满足构成原电池的三大要素:①不同环境中的两电极连接;②电解质溶液电极插入其中,并能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③形成闭合回路;当加酸时,c H+增大,C1:2I--2e-===I2,为负极;C2:AsO错误!+2H++2e-===AsO错误!+H2O,为正极;当加碱时,c OH-增大,C1:I2+2e-===2I-,为正极;C2:AsO错误!+2OH--2e-===AsO错误!+H2O,为负极;答案:1两次操作均能形成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2①加酸时,c H+增大,AsO错误!得电子,I-失电子,所以C1极是负极,C2极是正极;②加碱时,c OH-增大,AsO错误!失电子,I2得电子,此时,C1极是正极,C2极是负极;故加入浓盐酸和NaOH溶液时发生不同方向的反应,电子流动方向不同,即检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不同32I--2e-===I24AsO错误!+2OH--2e-===AsO错误!+H2O5A4.14分2017·济宁模拟1银锌碱性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池放电时正极的Ag2O2转化为Ag,负极的Zn转化为K2ZnOH4,写出该电池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填电极名称,下同电极流向________电极;3将两个铂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构成甲烷燃料电池;通入CH4的电极反应式是CH4+10OH--8e-===CO错误!+7H2O,通入O2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根据原电池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对应关系,初步确定氧化剂是过氧化银,还原产物是银;还原剂是金属锌,氧化产物是四羟基合锌酸钾;同时注意所用的介质是氢氧化钾溶液;2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g+作氧化剂,Ag++e-===Ag的反应为正极反应式,Cu作负极,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Y溶液为AgNO3溶液,外电路中的电子由负极Cu流向正极Ag;3在原电池中,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答案:1Ag2O2+2Zn+4KOH+2H2O===2K2ZnOH4+2Ag2铜AgNO3溶液铜银32O2+4H2O+8e-===8OH-5.15分1熔融盐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阳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为阴极助燃气,制得在650 ℃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电池反应式;负极反应式:2CO+2CO错误!-4e-===4CO2,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池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甲醚CH3OCH3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燃料电池能量密度5.93 kW·h·kg-1;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________个电子的电量;该电池的理论输出电压为1.20 V,能量密度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1 kW·h=3.6×106 J,F=96 500 C·mol-1;3NO 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通过NO x传感器可监测NO 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①Pt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②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本题中的电池是一种新型高能电池,电解质是熔融物,而不是电解质溶液,但有自由移动的CO错误!存在;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燃料电池总反应实质是一个燃烧反应,故负极CO失去电子,而正极应为O2得到电子,再与阴极助燃气CO2结合生成电解质阴离子CO错误!;2原电池中二甲醚在负极失去电子,所以负极电极反应式是CH3OCH3-12e-+3H2O===2CO2+12H+;二甲醚中碳原子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后变为+4价,每个碳原子失去6个电子,所以一个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12个电子的电量;由于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若燃料质量为1 kg,则该电池的能量密度E=错误!÷3.6×106 J·kW-1·h-1≈8.39 kW·h·kg-1;3①由工作原理示意图可知,O2在Pt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O2-;②在O2-参加反应下,NO在Ni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O2;答案:1O2+2CO2+4e-===2CO错误!2CO+O2===2CO22CH3OCH3-12e-+3H2O===2CO2+12H+12错误!÷3.6×106 J·kW-1·h-1≈8.39 kW·h·kg-13①还原②NO+O2--2e-===NO26.1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性电池,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由碳粉、MnO2、ZnCl2和NH4Cl等组成的糊状填充物;该电池放电过程产生MnOOH;回收处理该废电池可得到多种化工原料;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肼-双氧水燃料电池由于其较高的能量密度而广受关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请写出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池工作过程中,A极区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析:1酸性锌锰干电池中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该电池放电过程中产生MnOOH,则正极反应式为MnO2+H++e-===MnOOH;金属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Zn2+,则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结合得失电子守恒可得电池反应式为2MnO2+2H++Zn===2MnOOH+Zn2+;2燃料N2H4在负极放电,则H2O2在正极B极上发生还原反应:H2O2+2e-===2OH -;电极A为负极,N2H4发生氧化反应:N2H4-4e-+4OH-===N2↑+4H2O,A极区c OH -减小,pH减小;答案:1MnO2+H++e-===MnOOH2MnO2+Zn+2H+===2MnOOH+Zn2+注:式中Zn2+可写为ZnNH3错误!、ZnNH32Cl2等,H+可写为NH错误!2H2O2+2e-===2OH-减小7.按要求写出电极反应式或总反应方程式;1肼N2H4-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铝电池性能优越,Al-Ag2O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电解质溶液是NaOH和NaAlO2混合液,其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电池,O2在正极反应,故负极是肼发生反应:N2H4-4e-+4OH-===N2↑+4H2O;2Al作负极,Ag2O/Ag作正极,NaOH和NaAlO2溶液是电解质溶液,所以生成物是NaAlO2、Ag、H2O;答案:1N2H4-4e-+4OH-===N2↑+4H2O22Al+3Ag2O+2NaOH===2NaAlO2+6Ag+H2O。
原电池专题训练基础篇及答案
原电池专题训练基础篇1、 分别放置在图所示装置(都盛有0.1 mol·L -1的H 2SO 4溶液)中的四个相同的纯锌片,腐蚀最快的是2、有a 、b 、c 、d 四种金属,将a 与b 用导线连结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 不易腐蚀.将a 、d 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 比a 反应剧烈.将Cu 浸入b 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Cu 浸入c 的盐溶液里,有c 的单质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d 、c 、a 、b B .d 、a 、b 、cC .d 、b 、a 、c D .b 、a 、d 、c 3、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A .Ag B .Zn(OH)2 C .Ag 2O D .Zn 4、实验室欲制氢气,所用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浓度相同,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 .纯锌和浓硫酸反应C .纯锌与稀盐酸反应 D .粗锌(含铅、铜杂质)与稀硫酸反应5、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A 、2H + +2 e -= H 2 B 、Fe 2+ +2e - =Fe C 、2H 2 O+O 2+4e - =4OH - D 、Fe 3++e - =Fe 2+6、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 +2OH --2e -===ZnO +H 2O ;碳棒:1/2 O 2+H 2O +2e -===2OH -据此判断,锌片是A .正极,并被还原B .正极,并被氧化C .负极,并被还原D .负极,并被氧化7、在铁的电化学腐蚀中,发生还原反应的那个电极上进行的电极反应是 A .2H 2O +O 2+4e -===4OH -B .2H ++2e -===H 2C .4OH --4e -===2H 2O +O 2D .Fe -2e -===Fe 2+8、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出现红棕色的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是 A 、4Fe(OH)2 + 2H 2O + O 2 = 4Fe(OH)3 B 、2 Fe 2+ + 2H 2O + O 2 +4 e -= 2Fe(OH)2 C 、2H 2O + O 2 +4e -= 4OH- D 、Fe -3 e - = Fe3+9、如图4—14所示的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且产生电流的是10、把a 、b 、c 、d 四块金属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 、b 相连时,a 为负极;c 、d 相连时,c 为负极;a 、c 相连时,c 为正极;b 、d 相连时,b 为正极.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为A .A >b >c >dB .A >c >d >bC .C >a >b >dD .B >d >c >a 11、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它主要是利用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氢氧燃料电池的基本反应是:X 极:1/2O 2(g)+H 2O(l)+2e -===2OH -Y 极:H 2(g)+2OH -===2H 2O(l)+2e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X 是正极B .Y 是正极C .Y 极发生还原反应D .Y 极发生氧化反应12、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Pb 、PbO 2,电解质溶液为H 2SO 4,工作时的反应为Pb +PbO 2+2H 2SO 4===2PbSO 4+2H 2O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Pb 为正极被氧化B .溶液的pH 不断减小 C .SO 42-只向PbO 2处移动 D .电解质溶液pH 不断增大13、埋在地下的铸铁输油管道,在下列各种情况下,被腐蚀速率最慢的是A .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B .在潮湿疏松的碱性土壤.在潮湿疏松的碱性土壤中C .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D .在含碳粒较多,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14、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负极 Pb+SO 42-=PbSO 4+2e - 正极 PbO 2+4H ++SO 42-+2e -=PbSO 4+2H 2O今若制得Cl 2l0.050摩,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 2 SO 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A 、0.025摩B 、0.050摩 C 、0.10摩 D 、0.20摩1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 、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16、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污染的铜镍电池。
高中化学原电池知识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原电池知识练习题一、单选题1.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反庇过程।表示C 。
表示。
我吻勿表水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和O生成CO 2是吸热反应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状态I—状态III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2.如图所示,a、b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溶液显红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电源।lx Y1 --------Ptn hcu ai JR)J:, 卡一寸七一.弋二)擀/NaC储金和酚配溶液A.X极是电源负极,Y极是电源正极B.a极上的电极反应是2Cl--2e-=C12TC.电解过程中CuSO4溶液的pH逐渐增大D.b极上产生2.24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Pt极上有6.4g Cu析出3.海洋电池以铝合金为电池负极,金属(Pt、Fe)网为正极,科学家把正极制成仿鱼鳃的网状结构。
它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靠海水中的溶解氧与铝反应产生电能。
海水中只含有0.5%的溶解氧。
不放入海洋时,铝极就不会在空气中被氧化,可以长期储存。
用时,把电池放入海水中,便可供电,电池设计使用周期可长达一年以上,避免经常更换电池的麻烦。
即使更换,也只是换一块铝合金板,电池总反应式:4Al + 3。
2+ 6H2O^= 4Al(OH)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负极铝被氧化B.海水温度升高,电池反应速率可能加快C.正极制成仿鱼鳃的网状结构的目的是增大正极材料和氧气的接触面积D.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 + 4 H ++ 4 e -^= 2 HO 2 24.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4进入中间隔室。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4B.该法在处理含Na2s0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C.负极反应为2H2O - 4e- = 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5.支持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完整版)原电池练习题带答案
完整版)原电池练习题带答案的中,放入锌片和铜片,连接电路,可以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由此可以得出()A.锌片上发生氧化反应,铜片上发生还原反应B.锌片和铜片上都发生氧化反应C.锌片和铜片上都发生还原反应D.锌片和铜片上都没有反应发生1.略2.正确的叙述是B,即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Ag+e=Ag,而不是Ag++e=Ag。
3.错误的叙述是D,负极不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
4.错误的叙述是C,水果电池的原理是化学反应,而不是电磁感应。
5.可以成立的是选项B,即M为Zn,N为Fe,P为稀H2SO4.6.正确的结论是C,即③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
7.正确的叙述是B,即电极Ⅱ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Cu。
8.可采取的措施是B,即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
9.正确的结论是A,即锌片上发生氧化反应,铜片上发生还原反应。
改写:在盛有稀H2SO4的中,通过连接电路将锌片和铜片放入,可以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表明锌片发生氧化反应,铜片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实验中的电极反应:A池电极反应:Cu2+ + 2e- -。
CuC池电极反应:2H2O + 2e- -。
H2↑ + 2OH-若B槽中共收集到224mL气体(标况),且溶液体积为200mL(设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则通电前溶液中的Cu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设溶液中的Cu物质量为x,根据电解反应可得:2mol电子 + Cu2+ -。
Cu电解过程中,B槽中收集到的气体为H2,根据电极反应可知,1mol H2需要2mol电子,所以电解过程XXX mol电子。
由电解方程式可知,2mol电子对应1mol Cu2+,所以电解过程中共还原出2/1000 XXX因为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所以Cu2+的物质量变化量为0,即:x - 2/1000 = x解得x = 0.2mol,所以通电前溶液中的Cu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0.2L = 1mol/L。
高中化学原电池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原电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A. 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B. 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 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 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答案:A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原电池的组成部分?A. 电极B. 电解质C. 导线D. 电源答案:D3. 原电池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类型是?A. 氧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置换反应D. 聚合反应答案:B4. 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通常作为哪个电极?A. 正极B. 负极C. 两极D. 不参与电极答案:B5. 原电池中,电子的流动方向是?A. 从正极到负极B. 从负极到正极C. 在两极之间循环D. 不流动答案:B二、填空题6. 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正极;负极7. 原电池中,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通常作为正极,正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反应。
答案:还原8. 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________极移动,阴离子向________极移动。
答案:正;负9. 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发生________反应,成为阳离子进入溶液。
答案:氧化10. 原电池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________极上的反应加上________极上的反应。
答案:正;负三、简答题11. 描述锌铜硫酸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答案:锌铜硫酸原电池中,锌作为负极,铜作为正极。
锌在负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
铜在正极上接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从溶液中得到锌离子。
电子从锌极通过导线流向铜极,形成闭合电路,产生电流。
四、计算题12. 假设一个锌铜硫酸原电池,锌电极的质量为65.38g,铜电极的质量为64g,硫酸的浓度为1M。
如果电池放电1小时,计算锌电极减少的质量。
答案:首先,我们需要知道锌的摩尔质量是65.38g/mol。
锌在电池中的氧化反应为:Zn → Zn^2+ + 2e^-。
根据法拉第定律,1 mol电子转移对应1法拉第的电量。
高一化学下学期原电池基础知识练习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下学期原电池基础知识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钢铁因含杂质而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合金都不耐腐蚀B.原电池反应是导致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故不能用原电池原理来减缓金属的腐蚀C.钢铁电化学腐蚀的两种类型主要区别在于水膜的酸性不同,引起的正极反应不同D.无论哪种类型的腐蚀,其实质都是金属被还原2.下列事实中,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埋在潮湿土壤里的铁管比埋在干燥土壤里的铁管更易被腐蚀B.在空气中,金属银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C.在电工操作中,铜导线和铁线不能放在一起使用D.镀银的铁制品,镀层部分受损后,露出的铁表面易被腐蚀3.下列有关金属电化学腐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铜既可以发生析氢腐蚀又可以发生吸氧腐蚀B.铁只能发生析氢腐蚀C.铜只能发生吸氧腐蚀D.析氢腐蚀比吸氧腐蚀普遍4.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B.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 -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C.图c中,接通开关时Zn的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D.图d中,Zn - MnO2干电池放电腐浊主要是因为MnO2的还原作用5.如图装置中,U形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氢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
下列有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C.两试管中负极电极反应相同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6.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B.图乙中,发生吸氧腐蚀C.图丙中,燃气灶的中心部位容易生锈,主要是由于高温下铁发生化学腐蚀D.图丁中,用牺牲镁块的方法来防止地下钢铁输水管的腐蚀,镁作原电池的正极7.埋在地下的钢管常用如图所示方法加以保护,使其免受腐蚀。
关于此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棒X的材料可能为铜B.金属棒X的材料可能为钠C.钢管附近土壤的pH可能会上升D.这种方法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8.下列装置图及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K键闭合时,片刻后CuSO4溶液中C(Cl-)增大B.装置①中K键闭合时,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a 点变红色C.装置②中铁腐蚀的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只闭合K1>只闭合K3>只闭合K2>都断开D.装置③中当铁制品上析出1.6g铜时,电源负极输出的电子数为0.025N A9.下列各种情况中,Fe片腐蚀速率由慢到快的顺序是( )A.⑤②①③④B.⑤①②④③C.④②①③⑤D.④③①②⑤10.相同材料的铁在图中的四种情况下最不易被腐蚀的是( )A.B.C.D.11.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B.金属护栏表面涂漆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12.用滴有酚酞和氯化钠溶液的湿润滤纸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d两极附近均有气泡冒出B.甲、乙中变红色的电极均发生了还原反应C.a、d两极电极反应均为Fe -2e-Fe2+D.乙中铁棒比甲中铁棒更易被腐蚀13.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甲)。
原电池练习题(带答案)Word版
原电池练习题1.下列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2.有关如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子沿导线由Cu片流向Ag片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Ag++e-===AgC.Cu片上发生氧化反应,Ag片上发生还原反应 D.反应时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Cu(NO3)2溶液3. 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B.正极反应式为Ag++e-===Ag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 Mg+2H2O===Mg(OH)2+H2↑4.(教材改编题)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在测试水果电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金属片A是正极,则该金属片上会产生H2 B.水果电池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此水果发电的原理是电磁感应D.金属片A、B可以一个是铜片,另一个是铁片5.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选项M N PA Zn Cu 稀H2SO4B Cu Fe 稀HClC Ag Zn AgNO3溶液D Zn Fe Fe(NO3)3溶液6)A.①②中Mg作负极,③④中Fe作负极B.②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C.③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D.④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7.(2017·泗洪模拟)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极Ⅰ上发生还原反应,作原电池的负极B.电极Ⅱ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C.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Fe3++Cu===Cu2++2Fe2+D.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电子8.一定量的稀盐酸跟过量锌粉反应时,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少量稀NaOH溶液 B.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C.加入少量NH4HSO4固体 D.加入少量CuSO4溶液9.(2017·开封高三调研)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导线→Y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铁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10.一次电池——碱性锌锰干电池11.二次电池(以铅蓄电池为例)1.放电时的反应(1)负极: (氧化反应);(2)正极: (还原反应);(3)总反应:。
高中化学原电池练习题(有答案)
原电池练习题一、单选题1.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下列反应中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A.与反应B. 酸碱中和反应C. 灼热的炭与反应D.与的燃烧反应2.研究小组分别用锌片、铝片、Cu和稀硫酸进行原电池的相关的探究,所得部分实验数琚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电极甲电极乙I Zn CuⅡAl CuA. 两组实验溶液的pH均增大B. 实验Ⅱ中,向Al定向迁移C. 实验I中,甲电极反应为:D. 实验Ⅱ中,电子由铜转移到锌3.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极分别是和Zn,电解液是KOH溶液放电时,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锌为负极,为正极;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浓度增大;工作时电流由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溶液中阴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阳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A. B. C. D.4.下图是原电池的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Zn片是正极B. 电池工作时,在铜片上得电子C. 电池工作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且锌片逐渐被消耗D. 电池工作时,电子从锌片通过硫酸溶液流向铜片5.干电池原理示意图如图,电池总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碳为电池的负极B. Zn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 电流由锌极流向碳极D.在Zn片上生成6.有甲、乙两位同学,他们一起做了水果电池的实验,测得数据如下:实验次数电极材料水果品种电极间距电压1锌铜菠萝3900 2锌铜苹果3650 3锌铜柑橘3850 4锌铜西红柿3750 5锌铝菠萝3650 6锌铝苹果3450甲同学提出的问题,乙同学解释不正确的是甲同学乙同学A实验6中的负极电极反应如何写?铝为负极:B实验1,5电流方向为什么相反?1中锌为负极,电流由铜经导线到锌,5中铝为负极,铝失去电子,电流由锌经导线流向铝C水果电池的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只跟水果的类型有关D实验中发光二极管不太亮,如何使它更明亮起来?可用铜锌作电极,用菠萝作介质,并将多个此电池串联起来A. AB. BC. CD. D7.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铂网作电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
原电池基础练习全面简单有答案
1.下列各组成金属和溶液;能组成原电池的是A Cu、Cu、稀硫酸B Zn、Cu、稀硫酸C Cu、Zn、酒精D Zn、Cu、CuSO4溶液2.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联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 不易腐蚀..将a、b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dcab B. dabc C. dbac D. badc3.在稀硫酸中放入一块镀层严重损坏的白铁片;放出气体的速率是A 时快时慢B 先慢后快C 先快后慢D 保持不变4.将铁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盐酸溶液中;并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各叙述正确的是A. 负极有Cl逸出;正极有H+逸出B. 负极附近Cl的浓度减小C. 正极附近Cl的浓度逐渐增大D. 溶液中Cl的浓度基本不变5.把铁钉和碳棒用铜线联接后;浸入0.01 mol / L的食盐溶液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 碳棒上放出氯气 B. 碳棒近旁产生OH- C. 碳棒上放出氧气 D. 铁钉上放出氢气 E. 铁钉被氧化6.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A 2H++2e-=H2 B. Fe2++2e-=Fe C. 2H2O+O2+4e-=4OH- D. Fe3++e-=Fe2+7.某原电池的总反应是Zn +Cu2+=Zn2++ Cu;该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A. B. C. D.正极 Zn Cu Zn Cu负极 Cu Zn Cu Zn电解质溶液 CuCl2 CuCl2ZnCl2ZnCl28.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发生的反应是A 2H++2e H2B 2H2O+O2+4e 4OHC Fe―2e Fe2+D 4OH―4e 2H2O+O29.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a中同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下列各图中表示其产生氢气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10.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污染小;效率高的新型化学电源;可应用于航天器上..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 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可表示为A. 2H+-4e-= 4H+B. 4H++4e-= 2H2C. 2H2O+O2+4e-= 4OH-D. 4OH--4e-= 2H2O+O21.有人将铂丝插入氢氧化钾溶液中作电极;又在两个极片上分别通入甲烷和氧气则形成电池;从而设计出一种燃料电池..该电池中通甲烷的铂丝为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电池工作时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池工作时溶液的pH值将填“不变”、“变大”、“变小”_____________..2.有人设计以Pt和Zn为电极材料;埋入人体内作为某种心脏病人的心脏起博器的能源..它依靠人体内体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溶解氧、H+和Zn2+进行工作..请写出两极反应的方程式..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首创以铝─空气─海水电池为能源的新型海水标志灯.. 该灯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靠空气中的氧气使铝不断氧化而产生电流..只要把灯放入海水中数分钟;就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其能量比干电池高20─50倍;请回答:该电源负极材料是____________;正极材料可以用_________;正极反应:_____________;负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4.市场上出售的“热敷袋”其主要成分是铁屑、炭粉、木屑和少量氯化钠、水等..“热敷袋”启用之前用塑料袋使其与空气隔绝;启用时;打开塑料袋轻轻揉搓就会放出热量..使用完后;会发现有大量铁锈存在..请回答下列问题:1 “热敷袋”放出的热量是利用了铁放出的热量;2 炭粉的主要作用是;3 加入氯化钠的主要作用是;4 试写出有关的电极反应式和化学方程式 ..5.铅蓄电池是常用的化学电源;其电极材料分别是Pb和PbO2;电解液为稀硫酸..放电时该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 根据上述情况判断:1蓄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2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 极 5放电时电流方向从 极流向 极 6铅蓄电池充电时电极反应:阳极: +2 H 2O -2e -=PbO 2+4H ++SO 42- 阴极:PbSO 4+2e -=Pb +SO 42-充电时总反应:2 PbSO 4+2 H 2O = 可把上述反应写成一个可逆反应方程式:Pb +PbO 2+2 H 2SO 4====2 PbSO 4+2 H 2O6.甲烷-氧气燃料电池;该电池用金属铂片插入KOH 溶液中作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甲烷和氧气..负极: 正极: 电池总反应式:7.锌锰干电池是用锌制圆筒形外壳作 极..位于中央的顶端盖有铜帽的石墨作 极;在石墨周围填充 作电解质;还填有MnO 2和炭黑..其电极反应为: 负极: 正极: +2e -+2 MnO 2=Mn 2O 3+2NH 3↑+H 2O电池总反应式为:Zn +2NH 4++2 MnO 2=Mn 2O 3+2NH 3↑+Zn 2++H 2O放充该电池用久了;其外壳就会变软;主要原因是正极反应中;前后经历下列反应:2NH 4++2e -=2NH 3+H 2;2Mn O2+H 2=Mn 2O 3+H 2O;如果没有MnO 2参与;干电池将难于持续稳定工作..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负极;CH 4+10OH --8e -=CO 32-+7H 2O ;CH 4+2O 2+2KOH =K 2CO 3+3H 2O ;变小2 O 2 +4H + + 4e - = 2H 2O ;Zn -2e - = Zn 2+3 铝; 石墨; 2H 2O +O 2+4e=4OH ;Al -3e =Al 3+..4 1 被氧化 2 与铁屑、NaCl 溶液构成原电池;加快铁屑的氧化作用 3 NaCl 溶于水;形成电解质溶液4 负极:2Fe -4e -=2Fe 2+;正极:2H 2O +O 2+4e -=4OH ;4Fe OH 3+O 2+2H 2O =4Fe OH 35、1Pb 2PbO 2 + 4H + + SO 42- + 2e - === PbSO 4 + 2H 2O 3增大 4负 5正;负 6PbSO 4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充电总反应:2PbSO 4 + 2H 2O ====== Pb + PbO 2 + 2H 2SO 46.负极:CH 4+10 OH --8e -=CO 32-+7H 2O 正极:2O 2+4H 2O +8e -=8 OH - 电池总反应式:CH 4+2O 2+2KOH= K 2CO 3+3H 2O7 负;正极;氯化铵和淀粉糊 负极:Zn-2e -=Zn 2+正极:2NH 4++2MnO 2+2e -=2NH 3+Mn 2O 3+H 2O电池放电过程中有水产生、锌筒变薄造成干电池变软; 正极反应的中间产物H 2附着于石墨;增加电池内阻;1 BD2 B3 C4 D5 BE6 C7 B8 C9 A 10 A。
必修2原电池试题及答案
必修2原电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原电池中,正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A. 氧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无反应D. 氧化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答案:B2. 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的作用是什么?A. 导电B. 储存能量C. 产生电流D. 以上都不是答案:A3. 原电池中,负极材料通常是什么?A. 惰性金属B. 活泼金属C. 非金属D. 绝缘体答案:B二、填空题4. 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正极;负极5. 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流向______。
答案:正极三、简答题6. 描述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答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电能。
在原电池中,负极材料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向正极,正极材料则接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这个过程使得电子在电路中流动,形成电流。
7. 为什么原电池的负极材料通常选择活泼金属?答案:活泼金属容易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驱动原电池产生电流。
这种金属的化学活性高,能够快速反应,使得原电池的效率更高。
四、计算题8. 假设一个锌-铜原电池,锌的电极反应为Zn → Zn²⁺ + 2e⁻,铜的电极反应为Cu²⁺ + 2e⁻ → Cu。
如果锌电极失去2摩尔电子,那么铜电极上会沉积多少摩尔的铜?答案:根据电子守恒原理,锌电极失去的电子数等于铜电极上沉积的电子数。
因此,如果锌电极失去2摩尔电子,那么铜电极上会沉积1摩尔的铜。
五、实验题9.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答案:实验步骤如下:- 准备锌片和铜片各一片,以及稀硫酸溶液。
- 将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溶液中,用导线连接两片金属。
- 观察到导线中产生电流,同时锌片逐渐溶解,铜片表面有金属沉积。
- 这个实验现象验证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即锌片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片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通过导线从锌片流向铜片,形成电流。
高中化学《原电池》基础练习题(含解析)
【详解】A.②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金属铝和氢氧化钠之间,失电子的是金属铝,为负极,③中金属铁在常温下遇浓硝酸钝化,不能形成原电池,故A错误;
B.Mg比Al活泼,①Al作正极,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H++2e-=H2↑,故B正确;
C.②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金属铝和氢氧化钠之间,失电子的是金属铝,为负极,镁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故C正确;
周期
ⅠA
0
1
①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②
③
④
3
⑤
⑥
⑦
⑧
(1)请画出元素⑥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2)元素⑦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的同位素符号是:。
(3)④、⑤、⑦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②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为:。
(5)④、⑤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D.在阳极,I-失电子被氧化,在阴极,Ru3+得电子被还原,所以发生的反应为2Ru3++3I-=2 u2++I3-,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D。
13.D
【详解】A.锌比铜活泼,为原电池的负极,铜为正极,盐桥中的K+移向原电池的正极,Cl-移向原电池的负极,即移向硫酸锌溶液,故A错误;B. 装置②中铜作阴极,石墨作阳极,电解硫酸铜溶液,生成铜、氧气和硫酸,工作一段时间后,可加适量氧化铜恢复原溶液,如果加入Cu(OH)2,多加了氢和氧,相当于多加了水,不能恢复原溶液,故B错误;C. 装置②中溶液内的H+没有在铜电极上被还原,是铜离子被还原,故C错误;D. 装置②b极为阳极,b极上,溶液中的水放电生成氧气,工作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溶液的酸性增强,pH降低,故D正确;故选D。
原电池练习(含答案).doc
3.分析下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 ①②中Mg 作负极,③④中Fc 作负极B. ②中Mg 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也0+6()-=60旷+ 3艮fC. ③中Fe 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 —2e 「=Fe2+④中Cu 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 + 2e —=H,f 答案B)空气»HNO. NaCliW*原电池练 习(含答案)姓名: ________________1. 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 CaO+H 2O=Ca(OII)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某原电池反应为Cu+2AgNQ=Cu(N()3)2+2Ag,装置中的盐桥中可以是装有含琼胶的KC1饱和溶液C. 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D. 从理论上讲,任何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 答案D 解析Ca04-H 20=Ca(0H)2不是氧化还原反应;KC1和AgNO,反应生成AgCl 沉淀易阻止原电池反应的发生;作电 极的不一定是金属,如石墨棒也M 作电极。
2. 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内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B. 在原电池中,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C. 原电池工作时,正极表面一定有气泡产生D. 原电池工作时,可能会伴随着热能变化 答案D 解析A 项,内电路中不存在电子的移动;B 项,若是由铝、镁、氢氧化钠溶液构成的原电池,则负极是铝;C项,若是由锌、铜、硫酸铜溶液构成的原电池,则正极表面析出铜,没有气泡产生。
解析 ②中Mg 不与NaOH 溶液反应,而Al 能和NaOH 溶液反应失去电子,故A1是负极;③中Fe 在浓硝酸中钝化,Cu 和浓HNO3反应失去电子作负极,A 、C 错;②中电池总反应为2Al+2Na()H+2H20=2NaA102+3H",负极反应 式为2A1+80H --6e"=2A10r+4H 20,二者相减得到正极反应式为6艮0+6厂=60旷+3压f , B 正确;④中Cu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02+2II 20+4e =40ir, D 错。
原电池练习题及答案
原电池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正极端:A. 铁片B. 铝片C. 铜片D. 锡片答案:C. 铜片2. 以下哪个是负极端:A. 铁片B. 铝片C. 铜片D. 锡片答案:B. 铝片3. 以下哪个物质最适合作为电池的电解质:A. 盐水B. 纯水C. 醋D. 含糖水答案:A. 盐水4. 哪种条件下会使电池输出电流增大:A. 提高电池的电解质浓度B. 缩短电池的电极长度C. 充满新电池D. 压缩电池的外壳答案:A. 提高电池的电解质浓度5. 把两节电池串联起来会导致:A. 电压增加B. 电压减小C. 电流增加D. 电流减小答案:A. 电压增加二、填空题1. 电池中,电流的流动方向是从______极到______极。
答案:正极,负极2. 电池的电压单位是______。
答案:伏特(V)3. 如果两个电池的电压分别是1.5V和3V,那么它们串联后的总电压是______。
答案:4.5V4. 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会产生______,使电池正极带正电荷。
答案:电子5. 电池的正极由______材料制成。
答案:氧化物三、简答题1. 请解释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如何产生电流。
答案:在电池中,化学反应导致正极带正电荷,负极带负电荷。
这样就形成了电场,电子会从负极流向正极,形成电流。
2. 请解释为什么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耗尽。
答案: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化学反应产生电流,这会导致正负极之间的化学反应物耗尽。
当反应物完全消耗时,电池将不能再产生电流。
3. 请说明并联电池和串联电池的区别。
答案:并联电池是将多个电池的正极相连,负极相连,以增加电流供应能力。
串联电池是把多个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在一起,以增加总电压。
四、计算题1. 如果一个电池的电压是1.5V,电流是0.5A,那么它的功率是多少?答案:功率 = 电压 ×电流 = 1.5V × 0.5A = 0.75W2. 如果三个相同的电池并联,每个电池的电压都是1.5V,那么总电压是多少?答案:总电压 = 1.5V + 1.5V + 1.5V = 4.5V3. 如果两个相同的电池串联,每个电池的电压都是1.5V,那么总电压是多少?答案:总电压 = 1.5V + 1.5V = 3V五、应用题某个便携式音响需要使用4个电池才能工作。
高一化学下学期原电池基础知识点练习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下学期原电池基础知识点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生名: _________ 级: _____________ 考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1卷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 1.某原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题号一-二二三四总分得分2、请将答案A.锌棒为正极B.反应前后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不变C.铜棒发生氧化反应D.电子从锌棒经外电路流向铜棒2.原电池在放电时的能量转换形式是A.把光能转变成了化学能C.把热能转变成了电能()B.把化学能转变成了光能D.把化学能转变成了电能.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ffl2A. 图1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 图2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C. 中和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D.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4•根据反应:2Ag ++Cu=Cu 2++2Ag,设计如图所示原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锌片做负极B 、 电子由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C 、 铜片上有气泡产生D 、 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少6.某同学控制适当条件,将反应 Ag + Fe 3+=2 Ag + + Fe 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指针偏向与电子的流向相同)。
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 X 可以是银或石墨 C.电子从铜电极经外电路流向 X 电极 5•下所示为铜锌原电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B.Y 是硫酸铜溶液D.X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Ag ++e -=Ag(已知电流表反应迟和A .若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则银电极发生氧化反应B •若电流表指针归零时,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电流表指针归零时,若向左烧瓶中滴加几滴AgNO 3溶液,则石墨为正极 D •上述实验能说明其他条件不变时 Ag +与Fe 3+的氧化性强弱与其离子浓度有关7.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8•实验探究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力手段。
原电池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原电池基础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2. 某金属能跟稀盐酸作用放出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此金属是( )A. MgB. FeC. AlD. Cu3. 2+ 2+ )D Cu Zn ZnCl 25. 根据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判断,锌片是( )锌粒:Zn + 2OH --2e = ZnO + H 2O石墨:-=++OH e O H O 222122 A. 正极,并被还原 B. 正极,并被氧化C. 负极,并被还原D. 负极,并被氧化7. 实验室中欲快速制取H 2,应选用最好的方法是( )A. 纯锌和稀硫酸反应B. 粗锌和稀硫酸反应C. 粗锌和硝酸反应D. 浸泡过CuSO 4溶液的锌和稀硫酸反应8.分别放置在图所示装置(都盛有0.1 mol ·L -1的H 2SO 4溶液)中的四个相同的纯锌片,腐蚀最快的是( )9.(海南∙12)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烧杯a 中的溶液pH 不变B .烧杯b 中发生氧化反应C .烧杯a 中发生的反应为2H ++2e -=H 2D .烧杯b 中发生的反应为2Cl -−2e -=Cl 210.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①2Fe +O 2+2H 2O =2Fe(OH)2; ②4Fe(OH)2+O 2+2H 2O =4Fe(OH)3; ③2Fe(OH)3=Fe 2O 3+3H 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B .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NaCl 溶液 G盐桥 Zn FeO 2 N 2 a b e -C .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D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11.(广东理科)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B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C .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 .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12.(上海卷∙13)右图装置中,U 型管内为红墨水,a 、b 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
原电池基础知识及同步练习 附答案
原电池【知识回顾】【知识点1】原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1.定义: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构成: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两极②电解质溶液:电极必与电解质溶液接触。
③形成闭合回路:电极相互接触或连接。
④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3.工作原理: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沿导线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在不活泼的金属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知识点2】电池正负极和正负极判断正极:符号“+”,得到电子,发生负极:符号“-”,失去电子,发生①据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为,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
②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外电路: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③据电解质溶液里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判断电解质溶液: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④据两极发生的反应判断负极:氧化反应,正极:还原反应。
⑤据反应的现象判断⑥据原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判断负极:失电子作还原剂,正极:得电子作氧化剂⑦据向电极上通入的气体判断燃料电池:负极:可燃性气体,正极:助燃性气体。
【知识点3】原电池的应用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2.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3.用于金属的防护4.设计电池5.探究金属腐蚀的快慢规律【考点1】:原电池的构成1.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能够发生原电池反应的是()【考点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原电池的反应实质是。
写出铜锌原电池(稀硫酸为介质)的电极反应:负极,正极。
2.关于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电池中的电极一定要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B.流出电子的一极是正极C.两极均发生氧化反应D.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3.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4.右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观察到由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电池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原电池的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C.锌失去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沿导线流向铜D.铜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5.下列关于原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②装置都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②中的硫酸根离子向负极移动C.②中的电子由Zn流向CuD.②中电流的方向是由正极到负极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电池负极被氧化B.任何化学反应都能设计成原电池C.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原电池要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并形成电流8.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四种原电池,其中铁片上逐渐析出铜的是( ) 负极正极电解质溶液(A) Fe Cu CuSO4(B) Zn Fe CuSO4(C) Fe Cu H2SO4(D) Fe Cu FeCl3【考点3】原电池的应用1.有A、B、C、D四种金属。
原电池练习及答案
1.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B.在原电池中,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表面一定有气泡产生D.原电池工作时,可能会伴随着热能变化答案 D解析A项,电路中不存在电子的移动;B项,若是由铝、镁、氢氧化钠溶液构成的原电池,则负极是铝;C项,若是由锌、铜、硫酸铜溶液构成的原电池,则正极表面析出铜,没有气泡产生。
2.分析下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A.①②中Mg作负极,③④中Fe作负极B.②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C.③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D.④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答案 B解析②中Mg不与NaOH溶液反应,而Al能和NaOH溶液反应失去电子,故Al是负极;③中Fe在浓硝酸中钝化,Cu和浓HNO3反应失去电子作负极,A、C错;②中电池总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负极反应式为2Al+8OH--6e-===2AlO-2+4H2O,二者相减得到正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B正确;④中Cu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错。
3.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答案 B解析A项,电极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C项,酒精不是电解质溶液,不能构成原电池;D项,锌与电解质溶液不反应,无电流产生。
4.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CaO+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某原电池反应为Cu+2AgNO3===Cu(NO3)2+2Ag,装置中的盐桥中可以是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C.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D.理论上说,任何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答案 D解析CaO+H2O===Ca(OH)2不是氧化还原反应;KCl和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易阻止原电池反应的发生;作电极的不一定是金属,如石墨棒也可作电极。
高一化学 原电池必做题(附答案)
1 该电池的种类是 A. 一次电池
(填序号)。 B. 二次电池(可充电)
9/11
C. 燃料电池
2 关于该电池的性能和使用说法不正确是
A. 该电池可应用于手电筒、收音机等
B. 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锌外壳逐渐变薄
C. 该电池使用后应埋入地下,避免污染环境
3 已知电池的总反应为:
++
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正极反应产物是
确; .稀硫酸可用稀盐酸替换,但若用稀硝酸替换,电极反应会发生变化,故 错
误;
10/11
故选 。
(4) 1 锌锰干电池是一次电池;
故选 。
2 .一次电池可用于手电筒、收音机等,故 不合题意;
. 是负极,在放电时逐渐被消耗,故锌外壳逐渐变薄,故 不合题
意;
.使用后,应回收利用,避免重金属污染,故 符合题意;
腐蚀,故 正确;
故选 。
(3) 燃料电池碱性环境下的反应为
。
考点
电化学 原电池 原电池原理 原电池电极反应及方程式书写
7/11
9 填空。
(1) 选择适宜的材料和试剂设计一个原电池,以便完成下列反应:
。正极为
,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为
,电极反应式
。
(2) 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
衡。小心地从烧杯中央滴入
溶液。
1 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指悬吊的金属圈)
。
A. 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 铁圈和银圈仍保持平衡状态
C. 铁圈向下倾斜,银圈向上倾斜
D. 银圈向下倾斜,铁圈向上倾斜
2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答案 (1) 1.石墨 2. 3.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各组成金属和溶液,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 Cu、Cu、稀硫酸
B. Zn、Cu、稀硫酸
C. Cu、Zn、酒精
D. Zn、Cu、CuSO4溶液
2.有a、b、c、d四种金属。
将a与b用导线联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
将a、b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
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
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
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dcab
B. dabc
C. dbac
D. badc
3.在稀硫酸中放入一块镀层严重损坏的白铁片,放出气体的速率是()
A.时快时慢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保持不变
4.将铁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盐酸溶液中,并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各叙述正确的是
A. 负极有Cl-逸出,正极有H+逸出
B. 负极附近Cl-的浓度减小
C. 正极附近Cl-的浓度逐渐增大
D. 溶液中Cl-的浓度基本不变
5.把铁钉和碳棒用铜线联接后,浸入0.01 mol / L的食盐溶液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碳棒上放出氯气
B. 碳棒近旁产生OH-
C. 碳棒上放出氧气
D. 铁钉上放出氢气
E. 铁钉被氧化
6.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A. 2H++2e-=H2
B. Fe2++2e-=Fe
C. 2H2O+O2+4e-=4OH-
D. Fe3++e-=Fe2+
7.某原电池的总反应是Zn +Cu2+=Zn2++Cu,该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
A. B. C. D.
正极Zn Cu Zn Cu
负极Cu Zn Cu Zn
电解质溶液CuCl2CuCl2ZnCl2ZnCl2
8.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A. 2H++2e → H2
B. 2H2O+O2+4e→ 4OH-
C. Fe―2e→ Fe2+
D. 4OH-―4e→ 2H2O+O2
9.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a中同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下列各图中表示其产生氢气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10.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污染小,效率高的新型化学电源,可应用于航天器上。
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可表示为( )
A. 2H+-4e-=4H+
B. 4H++4e-=2H2
C. 2H2O+O2+4e-=4OH-
D. 4OH--4e-=2H2O+O2
1.有人将铂丝插入氢氧化钾溶液中作电极,又在两个极片上分别通入甲烷和氧气则形成电池,从而设计出一种燃料电池。
该电池中通甲烷的铂丝为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电池工作时(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池工作时溶液的pH值将(填“不变”、“变大”、“变小”)_____________。
2.有人设计以Pt和Zn为电极材料,埋入人体内作为某种心脏病人的心脏起博器的能源。
它依靠人体内体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溶解氧、H+和Zn2+进行工作。
请写出两极反应的方程式。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首创以铝─空气─海水电池为能源的新型海水标志灯。
该灯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靠空气中的氧气使铝不断氧化而产生电流。
只要把灯放入海水中数分钟,就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其能量比干电池高20─50倍,请回答:该
电源负极材料是____________,正极材料可以用_________;正极反应:_____________,负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市场上出售的“热敷袋”其主要成分是铁屑、炭粉、木屑和少量氯化钠、水等。
“热敷袋”启用之前用塑料袋使其与空气隔绝;启用时,打开塑料袋轻轻揉搓就会放出热量。
使用完后,会发现有大量铁锈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热敷袋”放出的热量是利用了铁 放出的热量;
(2) 炭粉的主要作用是 ;
(3) 加入氯化钠的主要作用是 ; (4) 试写出有关的电极反应式和化学方程式 。
5.铅蓄电池是常用的化学电源,其电极材料分别是Pb 和PbO 2,电解液为稀硫酸。
放电时该电池总反应式为 Pb +PbO 2+2H 2SO 4=2PbSO 4+2H 2O 根据上述情况判断:
(1)蓄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2)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3)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 极
(5)放电时电流方向从 极流向 极
(6)铅蓄电池充电时电极反应:
阳极: +2 H 2O -2e -=PbO 2+4H ++SO 42-( )阴极:PbSO 4+2e -=Pb +SO 42-( ) 充电时总反应:2 PbSO 4+2 H 2O = 可把上述反应写成一个可逆反应方程式:
Pb +PbO 2+2 H 2SO 4====2 PbSO 4+2 H 2O
6.甲烷-氧气燃料电池,该电池用金属铂片插入KOH 溶液中作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甲烷和氧气。
负极:
正极:
电池总反应式:
7.锌锰干电池是用锌制圆筒形外壳作 极。
位于中央的顶端盖有铜帽的石墨作 极,在石墨周围填充 作电解质,还填有MnO 2和炭黑。
其电极反应为:
负极: 正极: +2e -+2 MnO 2=Mn 2O 3+2NH 3↑+H 2O 电池总反应式为:Zn +2NH 4++2 MnO 2=Mn 2O 3+2NH 3↑+Zn 2++H 2O
该电池用久了,其外壳就会变软,主要原因是
正极反应中,前后经历下列反应:2NH 4++2e -=2NH 3+H 2;2Mn O2+H 2=Mn 2O 3+H 2O ,如果没有MnO 2参与,干电池将难于持续稳定工作。
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负极;CH 4+10OH --8e -=CO 3
2-+7H 2O ;CH 4+2O 2+2KOH =K 2CO 3+3H 2O ;变小 2. O 2 +4H + + 4e - = 2H 2O ;Zn -2e - = Zn 2+ 3. 铝; 石墨; 2H 2O +O 2+4e -=4OH -;Al -3e -=Al 3+。
4. (1) 被氧化 (2) 与铁屑、NaCl 溶液构成原电池,加快铁屑的氧化作用 (3) NaCl 溶于水,形成电解质溶液
(4) 负极:2Fe -4e -=2Fe 2+;正极:2H 2O +O 2+4e -=4OH -;4Fe (OH )3+O 2+2H 2O =4Fe (OH )3
5、(1)Pb (2)PbO 2 + 4H + + SO 42- + 2e - === PbSO 4 + 2H 2O (3)增大 (4)负 (5)正,负
(6)PbSO 4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充电总反应:2PbSO 4 + 2H 2O ====== Pb + PbO 2 + 2H 2SO 4
6.负极:CH 4+10 OH --8e -=CO 32-+7H 2O 正极:2O 2+4H 2O +8e -=8 OH - 电池总反应式:CH 4+2O 2+2KOH= K 2CO 3+3H 2O
7 负;正极;氯化铵和淀粉糊 负极:Zn-2e -=Zn
2+ 正极:2NH 4++2MnO 2+2e -=2NH 3+Mn 2O 3+H 2O 电池放电过程中有水产生、锌筒变薄造成干电池变软; 正极反应的中间产物H 2附着于石墨,增加电池内阻;
1 BD
2 B
3 C
4 D
5 BE
6 C
7 B
8 C
9 A 10 A 放电 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