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
第二章古典精神分析
![第二章古典精神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43a3262f60ddccda38a01d.png)
第二章古典精神分析无意识:人格中最大、最有力的部分,是人格的深层部分,它是由我们无法有意回忆的主观经验构成。
前意识:是人格的中间层,它是由那些经过努力回想就能进入意识的主观经验构成的。
意识:是人格的表层,只占人格的很小部分,它是由可觉知、能清晰回忆的主观经验构成。
本我:是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但又是最有力的部分完全是由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所组成。
方式:反射动作,想象实现。
快乐原则:把本我这种只图快乐的活动准则称为快乐原则。
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
自我是本我的执行机构。
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的、最有道德的部分。
:自我理想,良心。
焦虑:随着矛盾冲突的加剧,人就会产生焦虑。
:现实焦虑:是人觉察到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险所产生的内心紧张、不安和恐惧。
神经质焦虑:它是由于担心失去对本我控制而产生的潜在危险所生的,不是对本我自身的恐惧而是害怕莫名的冲动带来受惩罚的结果。
道德焦虑:它是由于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而产生的良心不安、羞耻感和有罪感。
防卫机制:为了减轻或者消除人格内的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以保持人格完整和统一,自我创造了4许多保护性的机制,称为防卫机制。
压抑:是自我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因为它先于其他的任何防御机制而产生,别的机制的运行要以它为基础。
是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
反向作用:这是一种努力表现出自己不良品质和情感的对立方法面来减轻焦虑的方法。
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
通过这种机制,人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或者内心想要却未能得到的痛苦经历编造出一个似乎合理的理由、自己能接受的解释。
力比多:广义的性就是一切寻求快感的潜力,称为力比多,更主要的是指性本能的能量。
停滞:心理障碍可以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或延缓,这种现象。
俄狄浦斯情结:男孩心中这种恋母嫉父的情绪纠葛。
自由联想:在催眠的条件下引诱患者把自己以往致病的创伤经验或者事件尽情吐露出来。
投射测验:向受测者提供预先编制的一些未经组织的意义模糊的标准化刺激情境,让受测者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自由地对情境做出反应,然后通过受测者的反应,推断受测者的人格特征。
人格心理学 第2章 古典精神分析 考研笔记-精品
![人格心理学 第2章 古典精神分析 考研笔记-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1c59a01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7.png)
第二章古典精神分析第一节弗洛伊德人性观P86一级从整体看,能量是有限的,如果以某种方式移放了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
如果释放能量的某一途径受阻,它就寻找阻力最小的另一条途径释放,因此,如果自我必须耗费大量的能量控制本我,那么它 几乎没有剩余的能量有效地执行其机能,虽然,人类的行为多种多样,但所有的行为都可以简化到共同的能量形式, 并且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的,即寻求紧张的减弱或者能量的释放,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一 种无紧张状态。
各种本能归根结底可以分为两类,生本能和死本能。
生的本能是指一切与保存生命有关的本能与其有关的心理能量 统称为力比多,包括性欲,饥饿和口渴。
驱使人去追求快乐。
死的本能驱使人回到有生命之前的无机物状态,其衍 生出最重要的本能是攻击,即指向外部对象而不是自身的一种自我毁灭需要。
人类的科学活动,文学艺术乃至全部文化的产物,都是本能(特别是性和攻击)能量的表现,是由于性和攻击本能不能直接表现的一种结果,本能能量的释放与社会限制的冲突的另一种结果则导致人的痛苦和精神病,在弗洛伊德看来,文明进步的代价是人类的痛苦,快乐的丧失和罪恶感的增多,甚至值得放弃文明而返回到原始状态。
第二节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一级](一)人是一个能 量系统 (二)人的能量来 (三)人性是恶的第三节人格动力p93 一级(一)本能(二)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1)本能的性质及特点(2)能量投注与反投注(1)焦虑(2)自我防御机制如何增强挫折承受力?915华南15一、正确地对待挫折1.认知是影响挫折产生和挫折承受力的重要因黑2、正确地认识挫折首先应该认识到挫折的两重性。
3、学会对客观事物、挫折情境的正确认识。
二、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三、恰当地运用心理自我防御机制。
1、心理防御机制的定义2.自我防御机制的啼弗洛伊德认为,本能的性质有三层基本含义:⑴本能是精神结构中固有的动力能量,而不是一种暂时的冲击;[2]这种力不断来自生物体内部,源于肉体组织,表现为一种"肉体欲求";[3]这种肉体欲求是作用于心灵时所表现的力。
第二章精神分析理论
![第二章精神分析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a6f3c8584868762caaed521.png)
第二节 人格结构和人格动力
道德性原则
现实性原则
快乐性原则
二.冲突.焦虑和防御机制**
道德性焦虑
现实性焦虑
生理性焦虑
二.冲突.焦虑和防御机制
1.人格冲突 人格结构的不协调,就会导致人格冲突. 2.焦虑的种类 道德性焦虑 、现实性焦虑 、生理性焦虑.
第三节 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
精神分析家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让病人在 一间安静的房间里,放松地躺在一张躺椅 或床上。病人背向分析家,在分析家鼓励 下,病人回忆、自由联想,并将所想的谈 出来。在运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关键是 要求病人把所想到的一切都讲出来,而不 管这些想法是无关紧要的胡思乱想,还是 可笑的使人不好意思的念头。这种方法的 目标是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引起病人变态 行为原因的东西揭示出来。
一.弗洛依德的生平
为此,他放弃催眠,用了南锡的谈话法,使病人在 觉醒状态下自由联想。这种技术是让病人放松地躺 在床上任意地自由谈话,不管联想到什么都完全说 出来,目的是使病人把压抑在意识中引起异常行为 的原因清醒地记起来,这是他独创的,也是精神分 析演进中最重要的一步。经过实践,他发现越来越 多的病人常回忆起童年时代的经验,而那些被压抑 的记忆中有许多是和性有关的事,这就使他注意性 与精神病因的关系。
第二节 人格结构和人格动力
人格的结构模型 人格是由自我、本我、超我组成的。 A、本我是一种原始的力量来源,是遗传下来 的本能。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行事、满足的 是个体生物的需求。(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 本能) B、自我是人格结构的表层,但也只是部分意 识而已。自我遵循现实性原则行事
第二节 人格结构和人格动力
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
![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a07c11a8114431b90dd8bd.png)
升华
五、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
(一)自由联想法
——精神分析治疗的第一步 精神分析者指示患者尽量地说出心中所 有的想法,以解除精神上的压抑的一 种方法。 • 在分析师的指导下,患者说出在头 脑里刚刚想到的所有一切,无论多 么猥亵、多么零碎、多么缺乏逻辑。
在经典的弗洛伊德式自由联想布 置中,分析学家坐在患者的视线 之外。
柏拉图、莱布尼兹、赫尔巴特、 费希纳(心理能量 )、叔本华、 尼采、布伦塔诺
一、 精神分析的起源 2、自然科学与医学的背景 –物理学背景 –生物学背景 –医学背景
3、社会背景
二、人格结构论
(一)二部人格结构说 前 意 意识( conscious ):可觉察的现象。 识 前意识( preconscious ):加以注
• 六、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评价
一、 精神分析的起源 (一)弗洛伊德的生平 • 1856年生于摩拉维亚 • 1881获医学博士学位,私人开业治 疗精神疾病 • 1896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观念 • 1909年应邀去美国讲学 • 1938年因逃避纳粹迫害,逃亡英国, 次年逝世于伦敦。
弗洛伊德的工作大致分为下述三个时期:
一位心理学家提出: • • • • • 年幼儿童存在性欲 心理障碍背后存在无意识的原因 用催眠治疗癔症病人 释梦 俄狄浦斯情结
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
classical psychoanalysis
• • • • •
一、 精神分析的起源 二、 人格结构论 三、 人格发展阶段论 四、 焦虑与防御机制 五、 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
(四)幽默——可以了解一个人的 本我欲望
– 攻击性的玩笑 – 有关性的玩笑
六、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评价
• 积极方面
– 建立现代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系 统的人格心理学体系 – 重视无意识思想 – 精神分析法 – 从整体出发研究人格 – 重大理论问题
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
![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0754f19e31433239689378.png)
阶段3——性器期 里比多的第三阶段的 “欲带”是性器官。个人 的兴奋和紧张都集中在性器官上。 里比多出现了外部对象——恋母情结和恋父情 结。弗洛伊德认为恋母情结是人类宗教道德和法 律的最高根源。只有当这种情结得到解决或者压 制后才能继续向前发展。 通常解决的办法是对同性父母的认同(又称自 居,个人以另一个人的性质加在自己身上),在 认同的过程中得到许多与父母相同的价值观和道 德观,超我由此逐渐形成。
人格结构图解
至善原则 现实原则
稽查作用
意识
超我(super-ego) 自我(ego) 前意识 潜意识
快乐原则 本我(id)
人格结构中的两种不平衡关系 1、自我与本我之间的不平衡关系 自我不能满足伊底的要求 自我不能控制伊底 2、自我与超我之间的不平衡关系 自我不能满足良心的要求 自我不能自我理想的满足良心的要求 案例
阶段1——口腔期 里比多的第一个 “欲带”是口腔。在口 腔期有5种满足的方式:纳入、含住、咬、 吐出、闭嘴,这5种方式成为日后应付各 种情景的原型。 成人的口腔型性格:自恋、索取、只关心 自己、依赖、退缩、好嫉妒、苛求、易怒 等。
阶段2——肛门期 里比多的第二阶段的 “欲带”是肛门。 快感的主要来源是排便时带来的紧张的解 除。 成人的肛门型性格:保持干净和有条有理、 节约与吝啬、固执、强迫性。
附:本能论(instinctive theory)
自我本能 Ego instinct 性本能 Sexual instinct 死的本能 (death instinct)
早期
生的本能 (life instinct)
后期
三、焦虑和防卫机制
本能
焦虑
现实焦虑 神经质焦虑 道德焦虑
文明
02古典精神分析
![02古典精神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b883e3102de2bd96058898.png)
Personality Psychology
南京中医药大学 张秀琴
zhangxiuqin99@
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起源
第二节
第三节
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
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第四节
古典精神分析的研究、测量与应用
第一节
• 弗洛伊德其人
• • • • • • • •
压抑 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 投射 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 退行 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隔离 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 抵消 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 转化 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 补偿 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 合理化 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 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 • 升华 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 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 • 幽默 是指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 识的欲望 • 反向形式 自认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欲望或冲动会引 起自我和超我的抵制,故朝相反的途径释放导致反向形成
• 意识
• 前意识
• 无意识
意识层次结构
二、本我、自我、超我
•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
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 乐原则行事。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 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 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 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 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它所遵循的是"道 德原则"。
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
![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9a2e4d336c1eb91a375dfc.png)
超我追求至善至美,所以它同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 超我的主要功能是用良心和自豪感等去指导自我,限 制本我的冲动。
可怜的自我,日子更不好过,它要服侍三个严厉的主人, 还要尽力调和三位主人的要求。这些要求总是背道而驰, 而且常常是水火不容的;这就无怪自我常因任务太重而 被压垮。 ——— 弗洛伊德
这三个暴虐的主人是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正 因为如此,自我也被称为人格的实际执行者。
三、冲突、焦虑和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身上多数真实的东西都 不是意识,而我们意识中的多数东西都不是 真实的。 ———埃里克.弗洛姆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三种焦虑: (1)现实性焦虑:是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 的情绪反应,如毒蛇、火灾、考试等。这种焦虑主要是害怕。 如果威胁的来源消除了,现实性焦虑就会减轻或消失。
(2)神经性焦虑:是担心本我的冲动会战胜自我时所引起的恐 惧感。这种焦虑在神经质的人身上尤为显著。实际上他们所害 怕的是本我不断向自我施加压力并可能控制住自我。也就是说, 感到自己的本能可能导致某种危险而产生的焦虑。 (3)道德性焦虑:是个人良心上的不安所产生的罪恶感和羞耻 感。即个人害怕做违背超我的事情而产生的痛苦体验。
无意识的特点是:
1.无矛盾性。 2.无时间性。 3.在无意识中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的成分。 4.非现实性。 5.无意识的能量远比前意识或意识中观念的能量大,因而它更机动、 更活跃,易于变形和替换。
如果说无意识的东西是我们不能 觉察的和意识到的,那么我们怎 样知道它存在呢?
人在催眠状态下,能回忆起早已遗忘的童年期经历。 做梦是无意识存在的一个有力证据。 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失言、笔误、遗忘表面上是偶然的,没有意识的 任何动机。(我不是故意的)但其实暴露了一个人无意的真实欲望 和动机。 灵感、直觉等创造性活动的心理现象说明意识之外存在一个未知的 领域,即无意识领域。 精神分析发现许多身心疾病以无意识的内心冲突为基础。(小孩肚 疼不能上学) 精神分析对精神病患者治疗的有效性。
第二章_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第二章_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d02cd13fc4ffe473368ab73.png)
(二)哲学界关于无意识的探讨
1.18世纪初莱布尼兹提出单子论,其中微 觉就是无意识。 2. 赫尔巴特把莱布尼兹的无意识观念发展 成为意识阈限。开创了无意识的动力学 说。 3.费希纳的心理冰山比喻和心理能量观点 4.叔本华、尼采、布伦塔诺、哈特曼
(三)自然科学和医学背景
1.物理学背景 能量守恒与转换学说 2.生物学背景 生物进化论 3.医学背景 (1)精神病学对病因的探讨和争论 (2)催眠术的出现 麦斯麦术(动物磁力)、精神催眠说(布鲁德)、 沙可的催眠治疗
1856年5月6日,弗洛伊德出生在摩拉维 亚州弗赖堡(现属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 犹太人家庭。 三岁时全家迁居维也纳。父亲雅各 布·弗洛伊德的前妻生的两个孩子比西 格蒙德大二十岁左右,他们没有去维也 纳,而是移居到英国的曼彻斯特。西格 蒙德是他父亲与后妻生的长子,下面还 有两个弟弟和五个妹妹。
青年时代,弗洛伊德对一般的哲学和人 道主义问题很感兴趣,但是,他觉得必 须有一种严格的科学训练来约束自己丰 富的想象力。 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 弗洛伊德发表的第一篇论文证明了低级 动物的脊髓神经节细胞与高级动物的同 一性,这在过去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 问题。
在他医院工作结束的时候,弗洛伊德 被授予一笔数目不大的奖学金,这样, 他就能去巴黎旅行,并到萨尔帕屈里哀 跟著名的神经病学家让.马丁.沙可学习。 在巴黎学习的四个半月,成了弗洛伊德 一生事业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回到维也纳以后,他向医学协会作了 巴黎见闻的报告,但是受到冷落,这预 示着他以后的工作将要得到同样的反映。
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弗洛伊德的生平
弗洛伊德的理论 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生平
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14f3c16866fb84ae45c8d39.png)
鼎盛时期
1919年弗洛伊德创办了一家国际性的出版 公司,专门出版发行精神分析学方面的杂 志 和书籍。 1920-1921 《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 和《自我与伊德》 1923年春天, 弗洛伊德的口腔上部患了 癌症。坚持出版《抑制、症状和焦虑》等 书。
最后的岁月
1933年纳粹党人开始对犹太人进行迫害,这对 弗洛伊德的研究工作是一个重大打击。 1938年6月,克服了纳粹分子设臵的重重障碍, 终于飞抵伦敦。 1939年9月23日,弗洛伊德在伦敦与世长辞。 在他逝世前的一个月,弗洛伊德还在忙于他的 本职工作,还在接待来访者,撰写文章。
1902年,弗洛伊德邀请几位年轻的同事和学生 定期碰头,对他当时正在从事的研究进行探讨。 “维也纳精神分析学协会” 1904年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 1905年 《性学三论》 1913年 《图腾与禁忌》 ,这本书的重要性仅次 于《梦的解释》。通过对乱伦恐惧、情感矛盾 等许多特征的研究,弗洛伊德发现这些都是儿 童和野蛮人的原始心理所共同具有的特征。
1856年5月6日,弗洛伊德出生在摩拉维 亚州弗赖堡(现属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 犹太人家庭。 三岁时全家迁居维也纳。父亲雅各布· 弗 洛伊德的前妻生的两个孩子比西格蒙德 大二十岁左右,他们没有去维也纳,而 是移居到英国的曼彻斯特。西格蒙德是 他父亲与后妻生的长子,下面还有两个 弟弟和五个妹妹。
Phallic Stage (3 -5 years)
Focus of pleasure shifts to the genitals Oedipus or Electra complex can occur Fixation can lead to excessive masculinity in males and the need for attention or domination in femalesΒιβλιοθήκη Oedipus Complex
02 古典精神分析(课件)
![02 古典精神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8adf325727a5e9856a61d1.png)
发明了自由联想法。弗洛伊德发现,在自由联想过程中,病人常
常回忆起他们童年时代的经验,而且有许多是与性有关的。
6.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雷尔合箸出版了《关于癔症的研究》,这
标志着精神分析的起点。
当发现不能用自由联想的方法来分析自己时,就决定研究自己 的梦。 8.1900年(44岁)弗洛伊德的《释梦》出版,这本著作在当时受
经典梦境:不停地坠落
这是由清醒状态转入睡眠状态的感 觉,因此这并不是真的在做梦,它
不过是我们身体的物理反应,只是
我们即将进入睡眠的大脑把它理解 成梦而已。
通常被解释为:对失控的恐惧、情绪的失 衡等等。
经典梦境:被人追赶
追赶你的人可以理解成为你对别人的敌意或者别人对你的敌意。 一旦你能辨别那些敌意究竟来自哪里,你晚上就不会被这样的 噩梦纠缠了。 暗喻了不安全感,你自己的不安全感或周围环境的不安全感, 或者与未解决的内疚有关。 那些在梦里追逐你的东西就你自己还没有接受的东西。
经典梦境:考试
• 你经常要梦到那些你并不擅长的考试。 • 这是因为考试在现实生活中实在让人亚历山大,感到焦虑。潜 意识里你会希望自己能完美通过。 • 梦到没有复习过的考试意味着你害怕面对生活中未知的挑战。
经典梦境:死亡
坏运气 新的开始,你身上的老旧部分为新的机会腾出了空间。梦到坟 墓或墓碑表示你的某个部分“死亡了”。
任。相反,如果你得到了痛苦,你就复制痛苦。如果你学会了敌意,你 就重复敌意。
他曾刻骨铭心地爱了三次,但三次的爱情,都让他痛苦心碎。
英俊,拥有一份人人称羡高薪职位的青年才俊
第一次深深爱上的对象,患有忧郁症; 第二次爱上的对象,是位患有“厌食暴食症”的女子;
第三次爱上的对象,是位有夫之妇,因丈夫外遇,刚被抛
人格心理学 古典精神分析
![人格心理学 古典精神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dae2d5da38376baf1faed6.png)
2、性本能
人格结构内部动力过程导致外显行为示意图
本我欲求 自我的决定和行动 超我的限制
食欲 憎恨父亲 求生欲望
去食品市场 离家出走 神经症
偷吃别人东西是犯罪 仇恨父亲是罪过 逃避战场是胆小鬼
三 冲突、焦虑与防御机制
平衡 不平衡 心理焦虑
冲突
人格分裂与精神障碍
焦虑
1.现实焦虑
2.神经质焦虑 3.道德焦虑
第三节 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一、性、力必多、动欲区
1.性:广义—直接的生殖活动+与间接方式发泄性冲
动的 活动,它是一切寻求快感的潜力,即力必多。
狭义—生殖活动
• 2.婴儿的性与成人的性的区别:
a.性的最敏感区是口腔、肛门等能获得性快感的 主要区域; b.性欲的目标是带来性快感的活动;
c.倾向于自恋,依靠通过刺激自己身上的动欲区
第二节 以无意识原欲未核心的 人格动力结构
• 一、人格结构说的发展过程
前期:两部人格结构观--无意识、 前意识、意识 后期:三部人格结构观—本我、 自我、超我
一、无意识、前意识、意识
意识
• 组成成分:意识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它 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 组成。
• 特点: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超我
A.超我: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是道德的化身 B.成分:自我理想&良心 C.办事原则:道德原则 D.作用:与享乐主义的本我直接对立和冲突,力求限制奔 我的私欲,使它得不到满足。
三部人格结构理论
结构 本我(id) 来源 特性
天生、本能、冲动 •是人生綿延不息的动力 的欲力(libido) •依照「快乐原则」行事
不可逾越的鸿沟,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 无意识与前意识不属于同一个系统,无意识的东 西受检查作用不能进入意识领域。
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585aa40852458fb770b565a.png)
(一)欧洲近代学术界对无意识动力作用的探讨
• 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柏拉图谈到过无意 识的作用。 • 18世纪初,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创立了单子 论。他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单子构成的。单 子是一种具有广延性的精神实体,是活动与 能的核心,它力求自身的实现。
(二)自我防御机制
• 为了减轻或消除人格内部的冲突、降低或避 免焦虑,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统一,自我发 展了许多保护性的机制,弗洛伊德称之为自 我防御机制。
• 主要防御机制有:退化、压抑、否认、投射、 反向作用、合理化、替代和升华。
2014/10/14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田丽丽 10
(二)古典精神分析的自然科学与医学的背景 纵观近代心理学史,几乎每一个心理学 派别都从其他学科引进概念、观点与方 法,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派也不例外。 影响因素有: 1. 2. 3.
2014/10/14
近代物理学 生物学 欧洲临床精神病学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田丽丽 11
1.近代物理学对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的影响
• 19世纪物理学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其主要 成果之一就是能量守恒与转换的学说。
·
•
弗洛依德把人整个机体看成一个能量系统。 系统中除了以生理形式的生物能外,还有 推动精神活动的心理能量。
2014/10/14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田丽丽
12
2.生物学对弗洛依德理论有重要的影响
病的病因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在当时,
有两种思想。一派是由沙可为代表的生理病因观, 另一派是以伯恩海姆和让内为代表的心理病因观。 总的说来,当时是生理观占优势。 • 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就是沿着伯恩海姆心理观的 方向,不断反对生理观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第二章人格理论----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第二章人格理论----古典精神分析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f8f73dba58da0116c1749a7.png)
• 移情
– 自由联想 (阻抗)
– 学习和工作经历(续)
• 1900年《梦的解释》:无意识理论,标志精神分析 理论的正式形成。600本,8年卖完 • 1901年《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 • 1905年《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心理发展理论 • 1909年,受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霍尔邀请演讲, 《精神分析引论》,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 与弟子逐渐分歧 • 1923年,患口腔癌。《自我与伊底》 • 1933年,希特勒掌握德国政权,遭受迫害 • 1938年,被迫离开维也纳,避难于英国 • 1939年,伦敦去世,享年83岁
影响整个人类,改变现代思想的只有三个 犹太人:弗洛伊德、卡尔.马克思和爱因斯 坦。
----萨特
本章提纲
• 第一节. 精神分析起源 • 第二节.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 格结构论 • 第三节.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 展阶段 • 第四节.古典精神分析的研究、测 量与应用 •
第一节.精神分析起源
• 一、弗洛伊德的生平(S. Freud, 1856-1939)
• (二)文(统摄宇宙中自然现 象的无意识、指导生理过程的无意识、作为一切行 为源泉的心理上的无意识)。“无意识洞穴的探讨” – 意动心理学:-本能、性动力。亚理士多德;理查德. 艾宾《心理病理性欲》;同时代的费里斯、艾利斯、 霍尔 – 功利主义文化哲学与享乐主义动机学说:趋乐避苦 – 反理性:-非理性思想。叔本华、尼采
• 压抑(repression)
– 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因为它包含在其它防御 机制中 – 冲动进入无意识之后会怎么样?
• 保持不变
• 以没有改变的方式强行进入意识,引起无法对付 的焦虑 • 以一种转移或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
– – – – 神经症(生理症状) 梦 失误 其他的防御机制
人格心理学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
![人格心理学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782009ed630b1c59eeb5b2.png)
二、弗洛伊德理论的思想根源
(一)欧洲近代学术界对无意识动力作用的探讨
无意识概念:意识等差——意识阈限——冰山理 论
心理动力观:单子的活动——观念上升到阈限之 上(观念间的冲突与抑制)——潜流的推动作用 (心理能量)
其他:非理性主义思想;意动心理学
(二)古典精神分析的自然科学与医学背景
物理学:能量守恒定律;人是一个能量系统,包 括生物能和心理能,心理能的实质是本能冲动,主 要是性冲动(里比多)。 生物学:进化论——重视本能;
内
容
原
则
作
用
具有“稽查者”的 作用
二、本我、自我、超我
后期,弗洛伊德取消了检查作用的概 念,提出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 (superego)的概念。
本我
本我——人的动物性。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 望、冲动。人格中最难接近、最有力的部分。 作用:一切心理能量之源,将躯体能量转化为精 神能量(里比多),并贮藏它们和向自我、超 我提供能量。
第11章 性爱心理学 第12章 赴美讲学 第13章 纽伦堡大会 第14章 阿德勒与斯泰克尔 第15章 揭示迷信的心理根源 第16章 “皇太子”荣格 第17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8章 二十年代的理论建设 第19章 对美术、电影及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20章 对下颚癌进行顽强搏斗
弗洛伊德的著作 《关于癔症的研究》(1895) 《梦的解析》(1900年) 《性欲理论三讲》(1905年) 《精神分析引论》(1910年) 《论无意识》 (1915) 《超越快乐原则》(1920年) 《自我与本我》 (1923) 《焦虑问题》(1926)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1933年) 《自我和防御机制》 (1936)
《西游记》与精神分析学说
人格心理学课件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
![人格心理学课件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225bd9a58da0116c174914.png)
弗洛伊德的人格动力论
“动机的草耙”——驱力理论
动力心理学
• 能量守恒与转换 • 基本前提: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其中 操纵人格三部结构运转和作用的能叫心理能 。 • 人格的动力状态由能量在整个人格中的不同分 布决定,而一个人的行为则取决于其所具有的 动力状态 。 • 一切作用于人格的能都来自本能(本我)。 • 本能:生本能(力比多)—埃罗斯(eros) 死本能 —桑纳托斯(thanatos)
一、弗洛伊德生平
• • • • • • • • • • • 1856-1939,奥地利人 先后从事生物解剖学、生理学、医学、心理学等的研究 学习催眠术:沙可——伯恩海姆 学习布雷尔的“谈话疗法” 自由联想法 《关于癔症的研究》(歇斯底里症研究,1895):精神分析运动的正式起 点 自我分析 《梦的解析》(1900) 1900 1908奥地利萨尔茨堡召开第一次国际精神分析大会,决定出版关于精神分 析的年鉴 1908年“心理学星期三讨论会”更名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 1909年霍尔邀请弗洛伊德参加20周年校庆,“精神分析五讲” 第二发展高峰期(一战后):超越精神病理学范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补偿作用 compensation) 补偿作用(compensation)
• 个人在某个领域中受挫或因自身的缺陷、弱点 而不能达到目的时,改以其他成功的领域代替 或培养出其他较好的特质,来弥补因失败而失 去的信心与自尊。
抵消作用(undoing) 抵消作用(undoing)
• 用来预防或弥补某些不愉快的事件或不被许可 的想法或冲动,这种行为通常是重复而拘泥仪 式的,经常和有魔力及迷信的想法有关。例如, 道歉或赔偿就能赎罪,某些迷信仪式,不忠的 丈夫给妻子买花等。
人格心理学古典精神分析
![人格心理学古典精神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a789f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e.png)
人格心理学古典精神分析人格心理学第二章古典精神分析第一节精神分析的起源第二节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第三节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结构论第四节古典精神分析的研究与应用第一节精神分析的起源一弗洛伊德的生平二弗洛伊德理论的思想渊源(一) 欧洲近代史学术界对无意识动力作用的探讨德国哲学家心理类比为海中飘浮的冰山,冰山的大部分隐藏在海面以下,只有小部分才露出海面。
意识运动是由下面的‘潜流’推动的,费希纳还把这种无意识的动力作用称为心理能量(二) 古典精神分析的自然科学与医学背景1. 近代物理学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物理-能量守恒心理-弗洛伊德-人-能量系统-生理形式的生物能推动精神活动的心理能本质是本能冲动归结为性冲动力比多2. 生物学对弗洛伊德的影响3. 欧洲临床精神病学对精神分析的作用第二节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早期弗洛伊德主张以无意识为核心的两部人格结构观或人格的层次模型,在后期,他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部人格结构论一、无意识、前意识、意识意识前意识(检查作用)无意识(最大、最有力的部分)人格的表层部分,由人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组成前意识系统无意识系统人格的两大系统逻辑性、时空规定性、现实性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组成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1. 无矛盾性2. 无时间性3. 在无意识中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的成分4,非现实性5. 无意识观念的能量远比前意识或意识中能量大无意识的真实性1. 人在催眠状态下往往能回想起早已经遗忘的儿童期经验2. 做梦是无意识存在的一个有力证据3. 日常生活的各种错误如失言、笔误、遗忘、与丢失等4. 灵感直觉等创造性活动中的心理现象5. 精神分析发现许多身心疾病以无意识的内心冲突为基础6. 依据无意识假设而建立起来的精神分析技术对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有效性二.本我、自我、超我他同人的肉体过程相联系,将躯体能量转化为精神能量本我的行事原则是快乐原则: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唯一目标是追求快乐。
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
![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12244f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f.png)
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第一篇: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一)潜意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所谓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潜意识则是指根本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
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是: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演着“稽查者”的角色,严密防守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潜意识始终在积极活动着,当“稽查者”放松警惕时,就通过伪装伺机渗入到意识中。
而且,他认为,潜意识的心理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
无论是正常人的言行举止还是心理疾病患者的怪异症状,以及人类的科学、艺术、宗教和文化活动,都受潜意识的影响和支配。
精神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无意识现象,特别是潜意识现象,而不是意识现象。
这与传统心理学强调意识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适成对照。
(二)精神分析的方法精神分析要研究潜意识现象,但是潜意识本身不能被直接认识,因此,必须通过一些独特的方法才能对它进行研究。
这些方法是:自由联想法、梦的解析法和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
1、自由联想法自由联想法就是让患者处于身心放松状态,鼓励其说出脑海里涌现的任何思想观点或感情经验。
然后,精神分析者根据患者所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释,直到分析者和患者都认为找到了病根为止。
①心理学实验技术。
萌发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1879年由高尔顿首创。
有两种形式,不连续的自由联想和连续的自由联想。
②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治疗方法。
让患者无拘无束地如实说出由刺激引起的、进入意识中的所有内容,诊疗者根据患者联想到的内容对其症状做出分析、解释、使患者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冲动和痛苦完全释放出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2、梦的解析法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潜意识现象,是潜意识愿望经过伪装后的象征性的满足。
第二章_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分解
![第二章_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8cb80d338762caaedd33d4e3.png)
精神分析者如是说:
解铃还需系铃人
对妈妈 的憎恨
压制这 种情绪
心理冲突 担心女儿有自己的命运 害怕自己伤害女儿
结束女儿的生命 针扎眼球
意识不到自己 的动机
❖精神分析在20 世纪初传入我 国,但真正有 较大发展还是 在近二十多年, 起步比较晚。
❖专业精神分析 师不到100人
❖精神分析50分 钟50到200元
❖1856年5月6日,弗洛伊德出生在摩拉维 亚州弗赖堡(现属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 犹太人家庭。
❖三岁时全家迁居维也纳。父亲雅各 布·弗洛伊德的前妻生的两个孩子比西 格蒙德大二十岁左右,他们没有去维也 纳,而是移居到英国的曼彻斯特。西格 蒙德是他父亲与后妻生的长子,下面还 有两个弟弟和五个妹妹。
❖青年时代,弗洛伊德对一般的哲学和人 道主义问题很感兴趣,但是,他觉得必 须有一种严格的科学训练来约束自己丰 富的想象力。
❖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
❖弗洛伊德发表的第一篇论文证明了低级 动物的脊髓神经节细胞与高级动物的同 一性,这在过去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 问题。
❖不久以后,他又撰文描述了神经细胞的 构造,从而为神经原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这也是现代神经学的基础。
❖接着,弗洛伊德开始用显微镜揭示人的 神经系统的各种神经束。
❖后来,他进入了维也纳医院,当了一名 住院实习医生。兴趣则在他的导师 T.H.梅涅特所负责的精神病学方面。
1884;1884;1891
❖在他医院工作结束的时候,弗洛伊德 被授予一笔数目不大的奖学金,这样, 他就能去巴黎旅行,并到萨尔帕屈里哀 跟著名的神经病学家让.马丁.沙可学习。 在巴黎学习的四个半月,成了弗洛伊德 一生事业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y is it that a person can be in an objectively safe environment, but always feels anxious? (unconscious) Why is it that a person knows the chance of winning is small but still continues to gamble? (unconscious)
人类的自恋受到了科学的重大的打击
第一个打击:我们的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 宇宙体系中一个很小的部分。 第二个打击:人和动物一样具有难以磨灭的兽性。 人类的自大最为致命的打击 : 人决不是有理智的动 物,人的行为主要由本能激发。 当通过精神分析被别人发现 了自己潜意识 “丑陋”的一面时, 我们就如同赤身裸露站在众人面 前,怎能不让人感到尴尬、难堪 呢!
前意识
preconscious: anything that can easily be made conscious, the memories you are not thinking about at the moment but can readily bring to mind
(e.g., what you did last night; you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name).
例子
一位研究生特别怕切黄瓜,无论是在学校的公 寓里,还是到女朋友家里,只要看见有人在做 菜,清洗黄瓜,然后再把黄瓜一片片地切开, 他就情不自禁地紧张、害怕,能躲就躲过去, 否则他会哆嗦起来,从旁边艰难地走过。
无意识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乃至整 个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石。
对科学的探索经历——催眠术;疏导法;自由 联想法;自我分析; 多学科的兴趣; 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
弗洛伊德传 作者:高宣扬
第01章 一个犹太人的家世 第02章 少年时代 第03章 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第04章 爱情和婚姻 第05章 初期医学实践 第06章 对歇斯底里病症的研究 第07章 从自我分析到梦的解析 第08章 生活的旋律 第09章 对常态心理的分析 第10章 少女杜拉
第二章 古典精神分析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起源 第二节 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
第三节 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第四节 古典精神分析的研究、测量与应用
弗洛伊德——
人”。 “有史以来第一位正视人类心灵问题的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起源
一、弗洛伊德的生平 童年的经历——聪明好学、兴趣广泛;温柔的 母亲;犹太血统。 成年的教育经历——大学医学背景;对生物解 剖学的兴趣,最初对性的认识;对哲学以及非 理性主义的兴趣; 成年的成长经历——喜欢致力于科学研究,由 于生活经济所迫不得不从事临床医学治疗;从 而接触了精神病的治疗。
临床精神病学:精神疾病的心理病因观。
第二节 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 人格结构论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说的发展:
早期:主张无意识为核心的两部人格结构观 后期: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部人格结构说
一、无意识、前意识、意识 弗洛伊德说:“人格中有两大系统,一是无 意识系统;另一是前意识系统。”
我这样做是有意识的; 他那么干可能是无意识的; 在我的潜意识里我就感觉要出事”; 你这样做,难道就没意识到它的严重后果?”
二、弗洛伊德理论的想根源
(一)欧洲近代学术界对无意识动力作用的探讨
无意识概念:意识等差——意识阈限——冰山理 论
心理动力观:单子的活动——观念上升到阈限之 上(观念间的冲突与抑制)——潜流的推动作用 (心理能量)
其他:非理性主义思想;意动心理学
(二)古典精神分析的自然科学与医学背景
物理学:能量守恒定律;人是一个能量系统,包 括生物能和心理能,心理能的实质是本能冲动,主 要是性冲动(里比多)。 生物学:进化论——重视本能;
**The Conscious & the Preconscious are the smaller parts!
弗洛依德的意识论
意识 水面
冰山
无意识
无意识
The unconscious: includes all the things that are not easily available to awareness vast & dark including instincts, drives, wishes, including memories & emotions associated with traumas.
意识 The conscious mind: what you are aware of at any particular moment, your present perceptions, memories, thoughts, fantasies, …etc.
Got up early – needed to go to school. (conscious). I was hungry – so I ate a lot. (conscious). Other examples?
第11章 性爱心理学 第12章 赴美讲学 第13章 纽伦堡大会 第14章 阿德勒与斯泰克尔 第15章 揭示迷信的心理根源 第16章 “皇太子”荣格 第17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8章 二十年代的理论建设 第19章 对美术、电影及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20章 对下颚癌进行顽强搏斗
弗洛伊德的著作 《关于癔症的研究》(1895) 《梦的解析》(1900年) 《性欲理论三讲》(1905年) 《精神分析引论》(1910年) 《论无意识》 (1915) 《超越快乐原则》(1920年) 《自我与本我》 (1923) 《焦虑问题》(1926)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1933年) 《自我和防御机制》 (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