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好玩的降落伞

合集下载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空气与力的奥秘”,详细内容为“好玩的降落伞”。

通过学习降落伞的原理和制作,让幼儿探索力的作用和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降落伞的基本原理,知道降落伞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增进同伴间的交流与互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降落伞的原理和制作。

难点:理解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降落伞模型、实验器材(如小球、塑料袋等)。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绳子、小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降落伞模型,引发兴趣。

讲述降落伞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跳伞运动、空降救援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降落伞可以让人或物体安全降落?讲解降落伞原理,强调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

3. 制作降落伞(10分钟)分组进行,每组幼儿合作完成一个降落伞。

教师演示制作步骤,幼儿跟随操作。

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用自制的降落伞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形状、大小、材质的降落伞对下落速度的影响。

记录实验结果,讨论交流。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降落伞原理:空气阻力2. 降落伞制作步骤3. 实验结果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家庭版的降落伞,并记录实验过程。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幼儿可在家中用彩纸、绳子等材料制作降落伞,记录实验过程。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探讨降落伞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幼儿与家长共同讨论降落伞在跳伞、空降救援等领域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降落伞的制作和实验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理解空气阻力方面有一定难度。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跳伞运动或观看相关视频,深入了解降落伞的应用。

开展科学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探索其他与力、空气阻力相关的现象。

含反思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含反思模板范本

含反思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含反思模板范本

《好玩的降落伞》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降落伞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降落伞的原理,能够自己制作简单的降落伞。

2. 教学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发现降落伞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降落伞模板、彩纸、剪刀、胶水、绳子、剪刀、计时器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每个孩子有一桌一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入降落伞的概念,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降落伞的基本构造和原理,让幼儿初步了解降落伞。

3. 实验: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制作自己的降落伞,并观察降落伞的下降速度。

4.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降落伞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的关系。

5. 总结:教师总结实验结果,强调降落伞的原理。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更加美观和实用的降落伞,并拍照留念。

2. 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和实验结果,评价幼儿的学习效果。

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幼儿对降落伞的制作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对降落伞的下降速度和面积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作业的设置可以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家庭中,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六、教学延伸活动: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与幼儿一起展示制作的降落伞,并分享制作过程和实验心得。

2. 户外活动:组织幼儿到户外,放飞自己制作的降落伞,感受降落伞在空中的飘逸。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以幼儿的兴趣为导向,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2.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操作安全,避免使用锋利的工具。

3. 对于幼儿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幼儿共同探讨,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好玩的降落伞》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好玩的降落伞》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降落伞的基本原理,知道降落伞在空气中的浮力作用。

2. 通过动手制作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降落伞的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降落伞在空气中的浮力作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降落伞模型、气球、绳子、剪刀、彩纸、胶水等。

2. 环境:宽敞的教室,足够的光线和通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降落伞模型的展示,引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降落伞的形状和结构。

2. 讲解:讲解降落伞的基本原理,让幼儿了解降落伞在空气中的浮力作用。

3. 动手制作:分组进行降落伞的制作,让幼儿亲自动手,体验制作的乐趣。

4. 实验环节:让幼儿自己尝试放飞降落伞,观察降落伞在空气中的浮力作用。

5. 总结: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理解降落伞的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降落伞,观察其在空气中的浮力作用。

2. 评价: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幼儿对降落伞原理的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

鼓励幼儿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讲解降落伞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如跳伞运动员、飞行员等。

2. 组织幼儿参观航空博物馆或相关展览,加深对降落伞的了解。

3. 开展降落伞设计比赛,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降落伞。

七、教学反馈:1. 课后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作业完成情况,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2. 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降落伞原理的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定期与同事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八、教学修改:1. 根据幼儿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含反思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含反思

含反思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含反思

《好玩的降落伞》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降落伞的基本原理,知道降落伞的大小、形状和材料对其降落速度的影响。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降落伞的基本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出适合自己的降落伞。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降落伞模型、剪刀、胶水、彩纸、绳子等。

2. 材料:降落伞制作材料包(每个幼儿一份)、实验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降落伞模型,引发幼儿对降落伞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降落伞的形状、大小和材料。

2. 讲解:教师讲解降落伞的基本原理,让幼儿了解降落伞是如何减缓下降速度的。

3. 实验一: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降落伞降落速度”实验,让幼儿观察不同大小、形状和材料的降落伞的降落速度,并记录实验结果。

4. 实验二: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降落伞承载能力”实验,让幼儿观察不同大小、形状和材料的降落伞所能承载的重量,并记录实验结果。

5. 制作:教师发放降落伞制作材料包,指导幼儿根据实验结果,设计并制作出适合自己的降落伞。

6. 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降落伞,让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互相评价。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对于制作降落伞的环节,教师要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4.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安全,确保实验过程中幼儿的人身安全。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个家庭版降落伞,并拍摄制作过程和降落伞试飞的视频。

2. 课后探讨:教师与幼儿讨论降落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跳伞、无人机等。

含反思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含反思

含反思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含反思

《好玩的降落伞》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降落伞的原理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降落伞的原理和特点。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探究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降落伞模型、剪刀、彩纸、胶水、绳子、剪刀、计时器等。

2. 材料:降落伞制作材料包(每个幼儿一份)、实验记录表(每个幼儿一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降落伞模型,引发幼儿对降落伞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降落伞的外形和特点。

2. 探究降落伞的原理:教师讲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让幼儿初步了解降落伞是如何工作的。

3. 制作降落伞:教师发放降落伞制作材料包,指导幼儿动手制作降落伞。

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实验探究:让幼儿放飞自己制作的降落伞,观察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教师引导幼儿用计时器记录降落伞下降的时间,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5. 分析与讨论:教师组织幼儿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分析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让幼儿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关于降落伞的资料,了解降落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延伸: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降落伞设计比赛,鼓励幼儿发挥创意,设计出独特的降落伞。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降落伞在救援、军事等领域的应用。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幼儿积极参与制作和实验,对降落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实验过程中,幼儿能主动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讨论环节,部分幼儿表达不够清晰,今后需加强幼儿的表达能力训练。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幼儿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2. 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幼儿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3. 采用分组讨论法,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含反思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含反思

含反思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含反思

《好玩的降落伞》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降落伞的基本原理,知道降落伞的大小、材料和形状对下降速度的影响。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降落伞的原理:介绍降落伞的基本原理,让幼儿了解降落伞是通过空气阻力来减缓下降速度的。

2. 降落伞的构成:讲解降落伞的大小、材料和形状对下降速度的影响。

3. 动手制作降落伞:让幼儿分组制作降落伞,并观察不同降落伞的下降速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降落伞的基本原理和构成。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理解降落伞的大小、材料和形状对下降速度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降落伞材料:塑料布、绳子、剪刀、胶水等。

2. 实验场地:空旷的场地。

3. 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降落伞图片,引发幼儿对降落伞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降落伞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讲解降落伞原理:简要介绍降落伞的基本原理,让幼儿了解降落伞是通过空气阻力来减缓下降速度的。

3. 讲解降落伞构成:讲解降落伞的大小、材料和形状对下降速度的影响。

4. 动手制作降落伞:分组让幼儿制作降落伞,提醒注意事项,如安全使用剪刀、胶水等。

5. 实验操作:让幼儿在空旷场地进行降落伞实验,观察不同降落伞的下降速度,并记录实验结果。

7. 分享与交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讨论降落伞的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9.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讨降落伞的其他相关知识,如降落伞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等。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制作降落伞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记录幼儿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通过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和家长对教学活动的反馈。

七、安全指导:1. 确保实验场地安全,无尖锐物品和障碍物。

2. 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教师需现场指导,确保幼儿正确使用。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探索者》第四章“力和运动”中的第三节“好玩的降落伞”。

详细内容包括:降落伞的构造与功能,了解空气阻力的概念,通过实践操作,探索降落伞下降速度与面积、材质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降落伞的构造和作用,知道空气阻力的存在。

2. 通过制作降落伞,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空气阻力的概念,探索降落伞下降速度与面积、材质的关系。

教学重点:降落伞的制作过程,观察、分析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示范用降落伞、剪刀、胶带、彩纸、塑料袋等。

学具:每组一份降落伞材料(包括剪刀、胶带、彩纸、塑料袋)、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降落伞,让幼儿观察并讨论:降落伞为什么会慢慢下降?它的作用是什么?2. 制作降落伞(15分钟)教师讲解降落伞的制作方法,幼儿分组进行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3. 降落伞实验(10分钟)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个降落伞实验,讲解空气阻力的概念,引导幼儿分析降落伞下降速度与面积、材质的关系。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降落伞的构造与功能2. 空气阻力的概念3. 降落伞下降速度与面积、材质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降落伞,观察并记录下降速度。

答案:根据实验结果,填写记录表。

2. 拓展延伸: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索其他物品的空气阻力,记录下来并与同伴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降落伞的构造与作用,初步认识了空气阻力的概念。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分析幼儿在操作、观察、记录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

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

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降落伞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降落伞的定义:降落伞是一种用于降落时减缓速度的飞行器,由伞面、伞绳和控制系统组成。

2. 降落伞的原理:降落伞利用空气阻力,使下降速度变慢,保证人和物体的安全。

3. 降落伞的种类:军事降落伞、体育降落伞、旅游降落伞等。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降落伞模型、剪刀、胶水等。

2. 材料:彩色纸、绳子、棉花等。

3. 环境:宽敞的教室,桌椅摆放整齐。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降落伞图片,引发幼儿对降落伞的兴趣,询问幼儿对降落伞的了解。

2. 讲解降落伞的基本构造和作用:教师简要讲解降落伞的构造和作用,让幼儿初步认识降落伞。

3. 制作降落伞:教师示范制作降落伞的步骤,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制作属于自己的降落伞。

4. 降落伞实验:让幼儿拿着自己制作的降落伞,进行实验,观察降落伞在空气中的表现。

5. 总结: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降落伞的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降落伞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评价幼儿对降落伞原理的掌握程度。

3. 搜集幼儿制作的降落伞,进行展示和评价。

六、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讲解降落伞在军事、体育和旅游等领域的应用。

2. 组织幼儿进行降落伞表演,提高幼儿的胆量和自信心。

3. 参观降落伞生产厂家,让幼儿了解降落伞的制作过程。

七、安全事项:1. 强调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剪刀、胶水等工具伤害幼儿。

2. 让幼儿远离窗户、楼梯等危险地带,确保实验安全。

3. 教师要加强巡查,确保幼儿在实验过程中不发生意外。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次教学中幼儿的表现,优点和不足之处。

2.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和幼儿在学校的表现。

中班主题好玩的降落伞教案

中班主题好玩的降落伞教案

中班主题好玩的降落伞教案中班主题好玩的降落伞教案(通用13篇)中班主题好玩的降落伞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观察比较中简单了解降落伞,对降落伞的降落感兴趣。

2、尝试运用材料自己动手制作降落伞,在做做玩玩中发现降落伞面大小对降落速度的影响。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降落伞图片、视频资料,大小不同的塑料袋、毛线、自粘纸、小夹子。

活动过程:一、直接导入。

1、出示降落伞图片,请幼儿说说它的名称?(降落伞)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特殊的伞,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2、过渡语师:降落伞是伞宝宝家的成员,它是一种特殊的伞二、在观察比较中简单了解降落伞,对降落伞的飞行和降落感兴趣。

1、同时出示雨伞和降落伞的图片,引导孩子观察比较,简单了解降落伞师:降落伞和我们平时用的伞一样吗?哪里不一样?2、幼儿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讲述(伞有伞柄,降落伞没有;伞面大小不一样;还有用途不一样)3、丰富:伞绳(重点观察:伞绳的一头连着伞面一头连着悬挂物)、悬挂物(幼儿讲到就直接告诉幼儿悬挂物)4、比较发现一样的地方师:小眼睛真灵,再找找有什么一样的地方5、教师小结:我们比较发现降落伞和雨伞它们都有伞面;降落伞的伞面比较大,雨伞的伞面小,降落伞没有伞柄,但有伞绳,降落伞不能遮阳、挡雨。

三、了解降落伞的功能。

1、鼓励幼儿自由讨论降落伞的用处。

师:你知道降落伞有什么用处呢?人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降落伞呢?2、孩子自由讲述,了解幼儿关于降落伞的已有经验。

(用于飞机失事时拯救飞行员的性命、伞兵空降,各种物资和武器的空投)3、观看降落伞的`有关视频来了解。

4、教师小结:降落伞可以减慢下降的速度,确保人们安全的着陆。

四、尝试运用材料自己动手制作降落伞,在做做玩玩中发现降落伞面大小对降落速度的影响。

过渡语:你想不想也有一个降落伞呢?1、出示制作降落伞的材料,猜一猜可以用来做降落伞的哪一部分?师:看看桌上有塑料袋、线、夹子、他们可以用来做降落伞的哪些部分?2、提出制作重难点:师:大家都认为塑料袋用来做伞面,线做伞绳,夹子做悬挂物,那么这个伞绳应该装在伞面的哪里呢?伞绳和伞面怎样连在一起呢?小朋友在做的时候要动动脑筋,老师在每个桌上都放一个降落伞,你可以边研究边制作。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好玩的降落伞》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好玩的降落伞》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好玩的降落伞》含反思.docx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了解降落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学习制作降落伞并观察其下降过程。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降落伞的制作方法。

2. 观察降落伞下降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1. 降落伞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重量之间的关系。

2. 降落伞在降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降落伞材料(伞面、绳子、剪刀、胶水等)。

2. 剪刀、胶水、彩色笔等工具。

3. 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降落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制作降落伞:教师带领幼儿动手制作降落伞,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 实验观察:幼儿将制作的降落伞放入户外活动场地,观察降落伞的下降过程。

4. 讨论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探讨降落伞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重量之间的关系,以及降落伞在降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

5.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知识点,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尝试制作不同形状、颜色的降落伞,并观察其下降效果。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降落伞的制作和下降过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制作和实验观察。

在讨论环节,幼儿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对降落伞下降速度与降落伞面积、重量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仍有部分幼儿在制作降落伞时动作不够精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六、教学准备(续):2. 安全提示:确保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佩戴安全装备,如头盔等。

3. 教学辅助工具:风扇、测量工具(如尺子)、计时器等。

七、教学过程(续):5. 实验与探究:幼儿分组进行实验,通过改变降落伞的面积、形状和重量,观察降落伞的下降速度和稳定性。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正确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6. 数据分析:教师带领幼儿分析实验数据,探讨降落伞下降速度与降落伞属性之间的关系。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好玩的降落伞”。

通过该活动,让幼儿了解降落伞的基本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降落伞的构造,知道降落伞的作用原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制作降落伞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降落伞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降落伞模型、剪刀、胶水、彩纸、绳子、气球等。

2. 学具:每组一套降落伞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降落伞模型,引发幼儿兴趣。

(2)提问:“你们见过降落伞吗?它有什么作用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讲解降落伞的构造和原理,让幼儿了解降落伞的基本知识。

(2)展示降落伞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降落伞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3. 制作降落伞(10分钟)(1)教师演示制作降落伞的过程。

(2)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用自己的降落伞进行比赛,看谁降落得最快。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有的降落伞下降得快,有的下降得慢?(2)让幼儿谈谈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板书设计1. 降落伞的构造和原理图。

2. 制作降落伞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降落伞。

2. 答案:根据课堂上所学的制作方法,完成降落伞的制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其他有趣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易懂性。

4. 制作降落伞的活动指导。

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

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

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对降落伞产生兴趣,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幼儿了解降落伞的基本原理,知道降落伞的大小、材料和形状对降落地面的速度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观察降落伞的下降速度,发现降落伞的大小、材料和形状对降落地面的速度的影响。

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表达实验现象,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降落伞模型、剪刀、彩纸、胶带、绳子、小塑料杯、沙子。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降落伞模型,材料自备。

3. 实验场地:宽敞的室内场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降落伞模型,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降落伞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 讲解:教师讲解降落伞的基本原理,让幼儿了解降落伞是如何工作的。

3. 实验一:降落伞的大小对下降速度的影响(1) 教师出示两个降落伞模型,一个大的,一个小的,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区别。

(2) 教师将两个降落伞模型挂在高处,让幼儿观察它们下降的速度。

(3) 幼儿讨论:降落伞的大小对下降速度有什么影响?4. 实验二:降落伞的材料对下降速度的影响(1) 教师出示两个降落伞模型,一个用彩纸制作,一个用塑料杯制作,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区别。

(2) 教师将两个降落伞模型挂在高处,让幼儿观察它们下降的速度。

(3) 幼儿讨论:降落伞的材料对下降速度有什么影响?5. 实验三:降落伞的形状对下降速度的影响(1) 教师出示两个降落伞模型,一个平的,一个圆的,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区别。

(2) 教师将两个降落伞模型挂在高处,让幼儿观察它们下降的速度。

(3) 幼儿讨论:降落伞的形状对下降速度有什么影响?五、教学总结: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发现降落伞的大小、材料和形状都会对下降速度产生影响。

大的降落伞下降速度较慢,小的降落伞下降速度较快;彩纸制作的降落伞下降速度较慢,塑料杯制作的降落伞下降速度较快;平的降落伞下降速度较快,圆的降落伞下降速度较慢。

含反思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含反思模板范本

含反思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含反思模板范本

《好玩的降落伞》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降落伞的大小、形状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降落伞的大小、形状之间的关系。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降落伞、塑料袋、绳子、剪刀、胶带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观察过不同的降落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降落伞的大小、形状与下降速度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操作:教师带领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大小、形状的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3. 结果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实验结果,让幼儿分析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原因。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实验活动的设计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教师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引导是否得当,是否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

3. 教师反思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实验,是否能够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在生活中观察不同降落伞的形状和大小,并尝试解释其下降速度的原因。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科学区放置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降落伞,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探索。

七、教学评价:1. 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观察幼儿是否积极参与实验操作,是否对实验现象感兴趣。

2. 幼儿在讨论过程中的表达:评估幼儿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否能够与同伴进行有效的交流。

八、教学建议:1. 针对幼儿的兴趣和认知水平,适当调整实验难度,以保证幼儿能够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

2.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九、教学拓展:1. 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降落伞创意设计比赛,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降落伞。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降落伞》(二篇)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降落伞》(二篇)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降落伞》教案名称:好玩的降落伞适用年级:中班教案时长:3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降落伞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 发展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一张大白纸2. 一副剪刀3. 彩色纸4. 条形胶粘剂5. 不同材质的小物件(如铅笔、折扇、玩具飞机等)6. 一台摄像机教学步骤:一、导入(15分钟)1. 教师出示降落伞的图片,向学生介绍降落伞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引导学生思考:降落伞是如何帮助人降落的?2. 教师出示不同材质的小物件,让学生猜测哪些物件可以起到类似降落伞的作用,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实践(3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分发彩色纸和剪刀,让学生合作制作降落伞。

2. 教师通过示范,向学生展示如何利用彩色纸制作降落伞的基本步骤:将纸剪成一个直径大约为10厘米的圆形,然后从圆形中心剪一条长约5厘米的直线,接下来将直线的两端粘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帽子状的结构。

3. 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制作降落伞,并在制作过程中互相帮助和合作。

4. 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将不同材质的小物件交给学生,让他们分别将小物件放在手中制作的降落伞上方,观察降落伞对于不同物件的作用效果,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三、展示和总结(20分钟)1. 学生将自己制作的降落伞和观察记录展示给全班同学,并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降落伞的作用原理。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总结降落伞的作用原理,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降落伞可以帮助人们安全降落?3. 教师利用摄像机进行学生的展示和总结过程的录像,以便后续复习和分享。

四、课堂延伸(不少于2课时)1. 教师可安排其他与降落伞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制作不同形状的降落伞、观察降落伞的下落速度和影响因素等。

2. 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降落伞原理的理解。

3. 学生可通过绘画、写作或口头表达的方式,记录和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观察和体验。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好玩的降落伞》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好玩的降落伞》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好玩的降落伞》含反思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好玩的降落伞》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 引导幼儿了解降落伞的作用和原理。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幼儿园操场。

2. 一些纸巾、细线、透明胶带和小玩具人物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幼儿们一起做一次大大的呼吸,舒展身体。

2. 让幼儿们观察操场上的风车,引导他们思考:风能把风车推动吗?为什么?二、探究(15分钟)1. 将纸巾团成小球状,贴上小玩具人物图片,做成小小的“降落伞”。

2. 将细线系在纸巾降落伞的顶部,并用透明胶带固定住。

3. 教师引导幼儿将降落伞从一定高度放下,观察它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4. 让幼儿们交流观察结果,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降落伞能缓慢下降?是什么原因?三、巩固(20分钟)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自己做一个降落伞。

2. 让小组成员合作,将降落伞从不同高度放下,比较它们的下降速度。

3. 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小实验,观察不同材料或形状的降落伞对下降速度的影响。

4. 让小组成员互相分享实验结果,并总结出规律。

四、拓展(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真实的降落伞照片或视频,并向幼儿们介绍降落伞的更多应用领域。

2. 引导幼儿们思考:在哪些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降落伞?为什么降落伞在这些情况下非常重要?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帮助幼儿们总结他们在这堂课上所学到的内容和经验。

2. 让幼儿们分别陈述自己的收获和体会,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倾听幼儿们的反馈,做出适当的引导和纠正。

反思:1. 教师在准备材料时,要确保纸巾降落伞的制作做法简单易操作,以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

2. 在探究环节,教师应提前考虑好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在观察结果不明显时,给予适当的提示。

3. 在进行小组活动时,教师应确保每个小组都能有机会发言和参与,促进合作和交流。

含反思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含反思

含反思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含反思

教案编辑专员: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降落伞的基本原理,知道降落伞在空气中的表现。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降落伞的原理:介绍降落伞的工作原理,让幼儿了解降落伞在空气中的表现。

2. 降落伞的制作:教授幼儿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降落伞,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降落伞的实验:进行降落伞实验,让幼儿观察降落伞在空气中的表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降落伞的原理,学会制作降落伞,并进行实验观察。

难点:让幼儿理解降落伞在空气中的表现,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降落伞的原理。

四、教学准备:1. 降落伞材料:伞布、细绳、剪刀、针线等。

2. 实验器材:剪刀、针线、透明胶带、彩纸等。

3. 教学PPT或其他教学辅助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降落伞小故事,引发幼儿对降落伞的兴趣。

2. 讲解:介绍降落伞的原理,讲解如何制作降落伞。

3. 制作:指导幼儿动手制作降落伞,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 实验:进行降落伞实验,让幼儿观察降落伞在空气中的表现。

5. 总结:通过实验结果,让幼儿理解降落伞的原理,并引导幼儿进行反思。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教案,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需要,请随时联系我。

谢谢!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降落伞的原理。

2.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幼儿在团队中完成降落伞的制作和实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积极思考,激发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

七、教学步骤:1. 导入:讲述一个有趣的降落伞小故事,引发幼儿对降落伞的兴趣。

2. 讲解:介绍降落伞的原理,讲解如何制作降落伞。

3. 制作: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完成一个降落伞的制作。

4. 实验:让每组进行降落伞实验,观察降落伞在空气中的表现。

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

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

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降落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降落伞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2. 教学难点:降落伞的平衡设计和材料选择。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降落伞模型、剪刀、胶水、彩纸、绳子等。

2. 材料:降落伞制作手册、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降落伞模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降落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讲解制作方法和原理。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降落伞的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4. 动手操作:学生分组制作降落伞,教师巡回指导。

5. 实验:让学生放飞自己制作的降落伞,观察降落伞的性能。

6. 总结: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总结降落伞的制作技巧。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降落伞,拍摄照片或视频,下次上课分享。

2. 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制作过程、实验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延伸活动: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校,与学生一起制作降落伞,增进亲子关系。

2. 科普讲座:邀请科学家或专家进行降落伞相关的科普讲座,拓展学生知识。

3. 降落伞比赛:组织学生进行降落伞飞行比赛,培养竞技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要有专人看管。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索意识。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制作过程和实验表现进行评价,总结经验。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给出改进建议,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制作、实验和作业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九、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适量的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完成制作。

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

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

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降落伞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降落伞的基本结构,知道降落伞的工作原理。

1.2 能够动手制作简单的降落伞,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1.3 培养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物质准备:降落伞模板、彩纸、剪刀、胶水、线、夹子等。

2.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充足的自然光。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出示降落伞图片,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降落伞的形状、颜色和结构。

3.2 讲解:教师讲解降落伞的基本结构和作用,让幼儿了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

3.3 制作:教师发放降落伞模板和制作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降落伞。

3.4 展示:幼儿完成制作后,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降落伞,让幼儿介绍制作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游戏:组织幼儿进行降落伞飞行游戏,让幼儿体验降落伞的乐趣。

4.2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探讨降落伞的原理和应用。

第五章:活动反思5.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幼儿的表现,表扬幼儿的积极参与和动手操作能力。

5.2 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提出改进措施,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5.3 教师鼓励幼儿在活动后继续探索降落伞的奥秘,激发幼儿对科学的热爱。

六章:教学内容6.1 降落伞的种类:介绍不同种类的降落伞,如军事降落伞、体育降落伞、救援降落伞等。

6.2 降落伞的应用:讲解降落伞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军事、体育、航空等。

6.3 降落伞的安全知识:教育幼儿了解降落伞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七章:教学方法7.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降落伞图片,了解降落伞的形状、颜色和结构。

7.2 实践法:让幼儿动手制作降落伞,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7.3 讨论法:组织幼儿交流制作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引导幼儿思考降落伞的原理。

八章:教学评价8.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制作降落伞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8.2 成果评价:评价幼儿制作的降落伞外观、结构和使用效果。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好玩的降落伞》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好玩的降落伞》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好玩的降落伞》一、教案背景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好玩的降落伞》是为了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而设计的。

二、教学目标1.认识降落伞的作用和原理。

2.培养观察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引导幼儿园儿童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材料:纸巾、线、胶水、小玩具人偶等。

2.工具:剪刀、尺子。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1. 导入老师播放有关降落伞原理的视频,引入降落伞的话题,激发幼儿园孩子学习的兴趣。

2. 实践活动1.材料准备:老师准备好纸巾、线、胶水、小玩具人偶等材料。

2.制作过程:–1)将纸巾展开,剪成合适的大小。

–2)在纸巾四周涂抹胶水,将线缠绕在纸巾的四周。

–3)在纸巾中间固定小玩具人偶。

–4)提起用线固定在纸巾上的小玩具人偶,观察降落伞展开的情况。

3. 讨论和总结让幼儿园儿童讨论降落伞的作用和原理,总结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五、延伸活动1.户外实践:带领幼儿园孩子到户外空地上扔纸巾降落伞,观察降落的速度和方向。

2.绘画创作:让孩子们用画笔将降落伞实验的场景画出来。

3.图书阅读:选择有关降落伞的绘本故事,引导幼儿园孩子进一步了解降落伞的故事和原理。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幼儿园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通过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好玩的降落伞》,希望能够在游戏中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意识,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激发对未来的探索热情。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好玩的降落伞》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好玩的降落伞》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案《好玩的降落伞》含反思教案编写人:[教案编写者的姓名]日期:[教案编写的日期]一、教学目标:1. 了解降落伞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 学习降落伞的降落原理,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3. 能够动手制作降落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降落伞的构造:降落伞由伞面、伞绳和悬挂物组成。

2. 降落伞的降落原理:降落伞通过伞面阻力减缓下降速度,保护悬挂物安全着陆。

3. 降落伞的制作方法:用纸张、绳子和的重物制作简单的降落伞。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降落伞模型、图片、纸张、绳子、重物、剪刀、胶水等。

2. 材料:每个孩子准备一份制作降落伞的材料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降落伞模型和图片,引发孩子对降落伞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降落伞的构造和降落原理,让孩子了解降落伞的工作原理。

3. 制作:指导孩子动手制作降落伞,过程中注意安全使用剪刀和胶水。

4. 实验:让孩子分组进行降落伞实验,观察降落伞的降落情况,记录实验结果。

五、教学反思:2. 在制作降落伞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合作和分享,培养了团队精神。

3. 教学中,对于降落伞的降落原理,部分孩子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引导。

4. 在实验环节,可以增加不同降落伞形状和材质的对比实验,让孩子们更全面地了解降落伞的性能。

5. 针对不同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使教学更加贴近孩子的实际需求。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孩子在制作降落伞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记录孩子在实验中的观察和思考过程,评估其科学素养。

3. 关注孩子在团队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讲解降落伞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飞行员、跳伞运动员等。

2. 组织孩子参观航空博物馆或相关展览,加深对降落伞的了解。

3. 开展降落伞设计比赛,鼓励孩子发挥创意,提高其科学兴趣。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制作降落伞过程中,确保孩子掌握安全使用剪刀和胶水的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动手试验的兴趣;
2、通过试验了解伞面大小对速度的影响。

活动准备:
大小不一样的降落伞人手一个、两个同样大小的小娃娃、大记录表、贴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个大小一样的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两位好朋友,他们俩一个叫欢欢,一个叫乐乐,欢欢和乐乐喜欢从空中跳下来的感觉,可他们觉得落下来的速度太快了,来不及看周围的风景,想请小朋友帮他们出个主意,怎样可以令他们落得慢些?(幼儿讨论……)
二、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降落伞
师:我给他们准备了两个降落伞,这样他们就能从很高的地方慢慢的飘下来了,我们看看这两个降落伞有什么不一样(一大一小),欢欢和乐乐带上两个不一样大的降落伞后,落下来的速度会不会也不一样呢?谁会落得更慢些?(幼儿猜测,讲猜测结果在记录表上表示)
三、实验过程
师:现在我们来让他们进行跳伞比赛,看看你们刚才猜得对不对。

1、由一个老师到滑梯放,另一位老师带着其余孩子在楼下看结果。

提问:是大的降落伞慢还是小的降落伞慢?
2、玩降落伞,每个幼儿发一个降落伞,自由组合看谁的降落伞飞得高…..
3、幼儿比赛,找个地方比赛,看谁的降落伞落得慢,并记录结果。

4、讨论:为什么小的降落伞一下子就降到地面,而大的降落伞是慢慢地飘下来?
三、小结
老师在他们讨论的时候提问,你觉得他怎么会落得慢了?并要求他们详细描述落得慢的样子,引导他们知道这是空气的作用――空气在下面帮了他们的没忙……降落伞在落下来的时候,空气从下面托起他,所以他才可以慢慢落下来。

活动要点:
A、制作降落伞注意的地方:伞面的大小,伞面的材料,物体的大小,重物放置伞的中心点。

B、比赛
部分:在指定的高处,举起双手撑开降落伞让其往下降,记录降落伞停留空中时间的长短。

C、讨论部分:讨论是什么原因,影响降落伞降下来的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