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响应理论
力学中的结构动力学响应与优化
力学中的结构动力学响应与优化力学是研究物体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质的学科,而结构动力学响应与优化则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分析结构体在外部力作用下的波动响应,找到最优的结构设计方案。
一、结构动力学响应在力学中,结构动力学响应是指结构体在受到外部力作用后所产生的振动与变形情况。
结构动力学响应可以分为静力响应和动力响应两种情况。
1. 静力响应静力响应是指结构体在受到稳定作用力后的平衡状态。
通过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质和结构体的几何形状,可以计算出结构体在受力状态下的内力和变形情况。
静力响应的分析方法通常采用力平衡方程和材料本构关系进行计算。
2. 动力响应动力响应是指结构体在受到动态作用力或振动载荷时的响应情况。
动力响应的分析需要考虑结构的惯性和阻尼特性。
通过求解结构的振动方程,可以得到结构体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模态和共振情况。
动力响应的分析方法通常采用有限元法、模态分析等数值计算方法。
二、结构动力学优化结构动力学优化是在给定一定的约束条件下,通过调整结构体的形状、材料和结构参数,使得结构体在外部力作用下具有更好的响应性能。
结构动力学优化可以分为静力优化和动力优化两种情况。
1. 静力优化静力优化是指通过调整结构体的形状和几何参数,以使结构体在受力状态下具有更小的应力和变形。
静力优化的目标可以是最小化结构的重量、最大化结构的刚度或满足特定的结构性能要求。
静力优化的方法有拓扑优化、形状优化和尺寸优化等。
2. 动力优化动力优化是指通过调整结构体的参数和材料特性,以使结构体在受到动态作用力或振动载荷时具有更好的阻尼特性和振动响应控制能力。
动力优化的目标可以是最小化结构的振动幅值、最大化结构的振动模态频率或实现特定的振动控制要求。
动力优化的方法有结构参数优化、材料优化和阻尼控制优化等。
结构动力学响应与优化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通过分析房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可以设计出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建筑物;在航空航天工程中,通过优化飞机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可以提高飞机的飞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桥梁工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
桥梁工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桥梁是连接两个地点的重要交通设施,具有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重要要求。
然而,在桥梁结构的使用寿命中,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都会对其性能和安全产生影响。
其中之一就是桥梁在遭受外界荷载时的非线性动力响应问题。
本文将从理论和工程实例两个方面探讨桥梁工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问题。
1. 引言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关键节点,其结构必须经受住各种动力荷载的考验。
传统的结构设计方法主要基于线性静力理论,而对于桥梁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响应问题,人们对其认识还相对有限。
因此,深入研究桥梁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对于提高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2. 桥梁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2.1 非线性数学模型可通过建立合适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来描述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
常见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包括非线性弹簧模型、非线性阻尼模型和非线性质量模型等。
这些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刻画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响应特性。
2.2 计算方法针对桥梁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分析问题,可采取数值计算方法进行求解,如有限元法、模态叠加法和延时微分方程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更精确地研究桥梁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响应。
3. 桥梁工程实例以某桥梁为例,探讨桥梁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响应问题。
该桥梁承受着日常交通荷载以及突发事件等多种荷载作用。
通过对该桥梁的振动测量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其在不同荷载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情况,并评估其安全性。
4. 桥梁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响应控制为了提高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来减小非线性动力响应。
如采用主动控制和减振装置、改善材料和结构设计等手段,可以有效改善桥梁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响应特性。
5. 结论桥梁工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问题对于提高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合适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和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刻画桥梁结构在动力荷载下的响应特性。
同时,结合实际工程实例,可以评估桥梁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响应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小非线性响应。
NXNastran线性动力响应实例分析
NX Nastran中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多种分析方案,通常我们使用103响应仿真
来快速的解决此类问题。
实例的情景假设
此例取吊架模型(见图1-1),假设吊架受到横向的冲击载荷的作用下的部件的动刚度。
材料为碳素钢05F对应材料库里的AISI_Steel_1005;边界条件:低端圆孔处约束轴向位
究自由振动即物体自身的特性;受迫振动则是由外界激励对物体所产生的响
应结果。比如:汽车的发动机所产生的振动通过与车身连接传递车内使驾驶
员感到不适,所以就要对发动机的振动幅值、频率加以优化或者让车身的固
有频率远离发动机的振动频率。
动力学的基本平衡方程: + + u= , 为加速度,为速度
移、旋转,前端圆孔为销轴做刚性处理,在轴中间部位施加瞬态的激励载荷。
图1-1
接下来我们进行具体操作:见视频
讨论动力响应分析的结果及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
我们通过比较静态与动态可以发现动态情况下刚度是要大于静态的刚度结果,
因为是冲击载荷所以惯性就起到对结构影响比较大。这时用静力的求解方法就
会必然错误的结果。
除了用103,我们还可以使用直接或模态瞬态分析的方法来做进一步精确计算。
最后我简单说一下个人对动态分析的一个见解,就目前而言动态分析没有一个
准确的判定准则,不像静态分析那样有四大强度理论作支撑,我们更不能想当
然的用静态理论的评判方法去判别动态强度,如果是关心位移、速度、加速度
那就除外了。然后还要说一下阻尼,阻尼通常都需要试验来测得,准确性也是
与线性静力学所不同就是考虑惯性、阻尼、时间。
受迫振动中就是要我们要研究部件随时间或频率变化的力、位移、速度、加
土与基础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饱和弹性半空间理论
土与基础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饱和弹性半空间理论土与基础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饱和弹性半空间理论引言:土与基础结构的相互作用是土力学和地震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在地震和其他动力荷载作用下,土体的动态特性对基础结构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土与基础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饱和弹性半空间理论,该理论基于弹性连续体力学和Biot动力响应理论,并考虑了饱和土的非均匀渗流效应。
1. 土弹性力学基础土体是一种多孔介质,具有弹性和连续性。
土体的弹性性质可以通过与岩石和金属类似的弹性力学理论来描述。
弹性体在受力时产生应变,并且当撤离力时能够完全恢复到无应变状态。
土体的弹性性质是通过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来表征。
弹性模量是土体在单位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应变,泊松比是侧向收缩应变与轴向应变之比。
2. 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Biot理论Biot理论是描述多孔弹性体动力响应的重要理论。
Biot理论考虑了土体的质量,弹性性质和渗流特性,并基于弹性连续体力学和一组渗流方程,提供了解析土体动力响应的框架。
该理论考虑了土体的质量能量平衡、线弹性力学和物质平衡方程。
3. 饱和弹性半空间模型饱和弹性半空间模型是一种简化的土体模型,它可以有效地描述土与基础结构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
半空间指的是没有边界的无限土体模型。
饱和弹性半空间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土体是均匀饱和、各向同性、弹性均一的介质,且无边界限制。
4. 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方法饱和弹性半空间模型可以通过数值方法进行分析,例如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
数值方法可以建立基于弹性理论和Biot动力响应理论的土体和结构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模型的运动方程和边界条件来预测土体和结构的动力响应。
5. 非均匀渗流效应的考虑饱和土体中的渗流对土体的动力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渗流,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强度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土体弹性模量和阻尼特性。
非均匀渗流效应的考虑可以通过将渗流过程纳入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中的渗流方程来完成。
建筑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
建筑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建筑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是研究建筑物在地震等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应力和能量分布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设计和评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1. 动力响应分析的基本原理动力响应分析是基于结构动力学理论进行的,它主要涉及物体在振动过程中的固有频率、振型和振幅等参数。
通过建立结构的动力模型,可以对结构在地震等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
在动力响应分析中,一般采用有限元法等数值方法进行计算,通过求解结构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来揭示结构的响应特性。
2. 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地震是建筑结构受到的主要动力荷载之一。
地震波的传播会导致建筑物振动,从而产生构件的应变和应力,甚至可能引发结构的破坏。
因此,了解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是进行动力响应分析的前提。
地震波的特点包括频率、振型和振幅等参数,这些参数对结构的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分析地震波的地表运动记录,可以获取地震波的时程历时和频谱特性,为动力响应分析提供必要的输入。
3. 建筑结构的动力模型建筑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需要建立合适的动力模型。
常见的动力模型包括单自由度系统和多自由度系统。
单自由度系统假设整个结构只有一个振动模态,在分析中可以简化计算,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结构。
多自由度系统则考虑了结构的各种振动模态,可以更精确地描述结构的响应情况。
在建立动力模型时,需要确定结构的质量、刚度和阻尼等参数,这些参数对结构的动力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4. 动力响应分析的结果与应用通过进行动力响应分析,可以得到结构在地震等动力荷载作用下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应力和能量等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用来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并对结构的设计和加固提供参考。
例如,在结构设计中,可以通过响应分析研究建筑物的位移和应力分布情况,从而优化结构的布置和尺寸。
此外,动力响应分析还可以用于评估现有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
5. 动力响应分析的挑战与发展方向尽管动力响应分析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挑战。
不同波浪理论下风机支撑系统的动力响应
不同波浪理论下风机支撑系统的动力响应刘红军;杨奇【摘要】Focusing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offshore wind turbines,a numerical model of a wind turbine system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revised small-amplitude wave theory,Airy wave theory,and Stokes five-order wave theory. By importing the P-y curve and simulating the application of wave,tidal current,and wind load,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a wind turbine supporting system are obtained under different wave theories.It is shown that the maxi-mum horizontal displacements,rotation angles,and bending moments of the support system are different with differ-ent wave theories,but the vibration modes and natural frequencies are basically the same.In the following order, the theories have the most to least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entire support system: Stokes five-order wave theory, Airy wave theory,and revised small-amplitude wave theory.Results show that to provide basic data for both the bearing and fatigue designs of a wind turbine,it is necessary to select an appropriate wave theory to analyze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wind turbine under the action of wind,wave,and current.%针对海上风机动力响应问题,依据修正的小振幅波理论、Airy波理论以及Stokes五阶波浪理论,建立了风机系统模型,输入P-y曲线,并模拟施加波浪、潮流荷载、风荷载等,得到了不同波浪理论下风机支撑系统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波浪理论下支撑系统最大水平位移、转角和弯矩均存在一定差异,振型和自振频率基本一致, Stokes五阶波浪对整个支撑系统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Airy波和经修正的小振幅波.在风机设计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波浪理论,分析风机在风浪流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为风机承载设计和疲劳设计提供基础资料.【期刊名称】《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9)004【总页数】6页(P668-673)【关键词】支撑系统;风机系统;单桩基础;波浪理论;修正的小振幅波理论;Airy波理论;Stokes五阶波浪理论;P-y曲线;动力响应;波浪;潮流荷载;风荷载【作者】刘红军;杨奇【作者单位】山东省海洋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3风能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相比陆地上的风力发电,海上风力发电有一定的优势[1]。
理论力学中的力学系统动力学响应分析
理论力学中的力学系统动力学响应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力学系统动力学响应分析在理论力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力学系统动力学响应分析旨在研究力学系统在受到外部激励或内部扰动时的响应特性,通过分析系统的运动、应变、位移等参数的变化,以揭示力学系统的性能和行为。
I. 力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在进行力学系统动力学响应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建立力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一个力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是通过描述系统内部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受到的外力而得到的。
动力学模型可以采用不同的数学描述方法,如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等,并可以采用连续介质力学、刚体力学、有限元方法等不同的分析工具。
II.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建立力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后,下一步是利用物理原理和数学方法推导出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动力学方程是描述系统运动规律和受力情况的关键方程,可以通过拉格朗日方程、哈密顿方程、牛顿第二定律等经典力学原理得到。
根据系统的特点和需要,可以选择适合的动力学方程,从而进行系统的动力学响应分析。
III. 动力学响应的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的力学系统和预期的研究目标,有多种方法可用于分析系统的动力学响应。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1. 频域分析:通过将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成分来研究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频域分析方法包括傅里叶变换、功率谱密度分析等,可以揭示系统的共振现象、频率响应特性等。
2. 时域分析:考虑时间因素,通过观察系统的运动轨迹和变化趋势来分析系统的动力学响应。
时域分析方法包括积分法、微分方程求解等,可以研究系统的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等。
3. 模态分析:通过求解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来研究系统的动力学响应。
模态分析方法包括模态分解、模态叠加等,可以分析系统的振动模态、振型图等。
IV. 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除了传统的分析方法,如频域分析和时域分析,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使得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成为力学系统动力学响应分析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值模型,并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可以获得系统的详细响应信息。
基于确定性理论的结构动力响应优化综述
改革 与 探 讨 I ll I
梁 庆华
基于确定性理论 的结构动力响应优化综述
( 广西金 秀县建设局 , 广西 金秀 5 50 ) 4 7 0
摘 要: 对基 于确定性理论的结构动力响应优 化设 计发展与现状进 行了综述, 并粗略 的展望 了结构动力响应优化设 计研 究的未 来发展趋势和
j 研究热点。
关键词: 结构 优 化 ; 力响 应 ; 化设 计 动 优
引 言 意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设计 。该软件系统包含 了以动力特性和动力响 许 多工程结构在服役期间不可避免 的受 到 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可分为结构动力特性 应 为约 束 的 两种 动 力优 化模 型 ,其 中利 用 风激 、 海浪 、 地震 、 炸以及 来 自于外界环境 的 的优化设计和结构动力响应 的优化设计 。文献 R y i 爆 a e h商原 理实 现 了 白振频 率 的高 精 度近 lg 振动或冲击 的作用 , 动力破坏或损伤将是该类 对 19 年 以前结构动力学 优化设计的发展 给 似。对于结构动力 响应 的求解 ,则采用 了动力 99 工程结构的主要失效形式 。要确保这些工程结 予 了详尽的综述与评论。将侧重于对结构动力 学方 程直接积分的方法 ,将简谐 激励作用下具 构在动力环境下能够安全 可靠 的工作 ,最为有 响应优化设计 的发展 进行综述和评 论, 结构 有阻尼系统 的动力响应灵敏度计算问题转化为 对 效 的办法就是进行结构的动力学设计。结构 的 动力特性的优化设计不做评述 。 虚拟荷载作用下的动力 响应问题 ,从而避免 了 动力学设计是动力分析 的反 问题或逆问题 , 它 1基于确定性理论的结构动力响应优化设 求解特征 向量导数的繁重计算量。几个算例表 的求解要比正问题困难 和复杂得多。在早期 的 计 明了该软件 系统的实用性 和有效性。李福松等 动力学设计 中, 常常采用经验 、 比或试凑等方 类 基于确定性振动理论的结构动力响应优化 对研制中的气动射流发 电机 的振系结构进行 了 法。 显然 , 这些方法 由于缺乏理论分析和计算结 设计是 以在确定 的动力激励下结构的响应如位 动力响应优化设计 , 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优 化结 果 的指导 , 使得设计出来 的工程结构往往带有 移 、 速度 、加速度 、应力 、 变等为 目标函数 果 ,效果令人满意。M n 应 i 等利用均匀化和直接 较大的盲 目 , 性 常常导致结构设计 的失败。 或约束 函数的结构优化设计。由于结构动力响 积分方法对 冲击性动力荷载作用下 的薄板结构 2 世纪 6 年代 以来 ,随着结构优 化设 计 应优化设计同时涉及到结构动力 特性和动力响 进行 了拓扑优 化设计 。I V nni O O . ea z等采用 模拟 理论和方法的创立和发展 , 高速度大容量电子 应分析以及优化设计 ,因此求 解更为 困难和复 退火算法对风激结构分别在频域和时域进行了 计算机的问世和普及 , 使得计算机化的结构动 杂 , 迄今有关研究成果不多 ,尚属于结构动力 多 目标优化设计 。潘晋等采用 自 适应遗传算法 力学优 化设计成 为可 能。 16 年 No  ̄ 95 i d n发 学优化设计中有 待于进一步研究 的方面 。但 目 求 解了 以脉 冲激励下 的动力 响应 作为约束 条 r 表 了关于振动梁结构动力学优化 的论文 ,开创 前 已经有一些学者开展 了这方 面的工作 。 件 、以结构重量最小化为 目 函数 的桁架结构 标 了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的先河 。在此之后 ,结 Csi等应用数学规划法对半正弦 冲击荷 拓扑优化问题。文献采用随机搜索方法进行动 as s 构动力学优化设计的研究探索渐进深入 ,研究 载作用下 的平面正交钢框架进行了最小重量设 力 响应 优化设计显然 计算量太大 , 际工程 在实 内容 日渐丰富,研究成果 与 日俱增 ,已涉及到 计 ,其 中考虑了频率、最大动位移和动应力约 中难 以应用。顾 元宪等提 出海洋平 台结构动力 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的理论 、方法 、建模 、设 束以及设计变量上下 限约束 ,但未考虑 阻尼 的 响应优化设计以及结构动力响应 的灵敏度计算 计敏度分析、软件设计和工程应用等方面。人 作用 。论文采 用 T y r 数 展开式 的一 阶近 方法 ,给出了结构稳态频率响应 和瞬态时程响 al 级 o 们通过四十多年的研究和探索 ,结构动力学优 似 ,将 动力响应约 束用设 计变量 的显式 来表 应 的灵敏度分析算法 ,并通过数值试验讨论了 化设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 与结构静力学优 示 ,由此引起的误差则通过 “ 但 运动极 限”予 以 瞬态响应灵敏度分析算法 的精度和差分法 中变 化 设计问题相 比,它的理论 和方 法尚不尽 完 控制。K po 等利用无约束极小化中的 Pw n 量摄动量的影响。 a or oe 善 、系统与成熟 ,研究成果偏少 ,工程应用远 方法 , 对发射塔桁架结构 的外形进行 了动力优 2 展 望 不尽人意。究其主要原因是: 化设计 。以杆件的截面积和塔基宽度 、板条高 从 以上综述所 列的文献可见 , 结构动力响 a . 在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数学模 型中 ,目 度等作为设计变量 ,以动应力和动位移 为约束 应优化设计仍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 , 的理论 它 标 函数或约束 函数的非线 性程度较高 、性态复 条件。设计结果表明塔 的外形对于动荷载 比静 和方法 尚有待完善,软件开发和应用与工程实 杂 ,一般 为结构 设计 变量的隐式和复合 函数 , 荷载更为敏感 。 家浩对 同时具有静力 和动力 际存在较大的距离。结构动力响应优化设计今 林 从而导致动力学灵敏度分析和优化求解变得相 约束的结构其,面临各种新 当困难 ; 设计 。c C s h . .Hi 等提 出一种机械 和结构 动 的挑战,以下的问题将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 e b工程结构特别是大 型复杂 的多 自由度体 力系统的动力响应优化设计方法和灵敏度计算 . 21 .复杂结构 的动力响应优 化设计及其优 系 ,其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 的计算几乎涵盖结 方法 。C aale等对结构 动力响应优 化设计 化方法 的研究。现有的结构动力优化设计基本 hh a d 构有限元分析 的各个方面,内容繁复 ,计算耗 的数种方法进行了讨论 与比较 。P n l e a t i 等将 上集 中在 某些 单一 的线 弹性 的结构 类型 上 , ed 时且要求巨大的计算机内存空间 。在结构动力 改进的模拟退火法应用于求解具有动应 力和动 如 : 桁架 、粱 、框架 、 与壳等 。为了将结构 板 学优化中的每一轮迭代都必须进行一次乃至多 位移约束的结构优化问题 ,并将优化结果 与一 动力响应 的研究成果应 用于工程实际 ,必须研 次 的结构动力学重分析 ,其计算量令人生畏 ; 般优化方法 的最优结果进行 了比较 ,结果表 明 究复杂结构 的动力响应优化设计方法及其求 解 c . 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 的计算 软件开发涉 即使初始设计为非可行点 ,改进的模 拟退火 法 策略和优化算法 。 及的知识面宽 、复杂程度 高、工作量巨大。因 最终也能收敛于全局最优解 。程耿东等对 涡轮 2 . 2结构 动力 响应 优化设 计 的软件 开发 。 此 ,目 前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主要集中在一些 机座的框架结构建立了以梁截面积和节 点坐标 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的计算软 件开发涉及的知 相对简单 的问题上 ,如以频率等动态特性作为 为设计变量 ,使结构重量和响应的振 幅同时极 识面宽、复杂程度高 、工作量具大 ,因此 ,目 约束条件或 目 函数的结构优化设计问题。而 小化的多 目 标 标优化数学模型 ,并利用序列线性 前涉及结构动力 响应优化设计 的软件很少。软 以结构动力响应 ( 动位移、动应力)为约束的 规划法求解 。孙焕纯等从工程角度出发 ,提出 件作为计算工具 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结构动 动力学优化设计的工作非 常少 ,进而基于概率 了一种 “ 拟静力”优化 的方法 ,依据达朗伯原 力响应 优化设计 的实现与应用 。 除有可能引进 的结构 动力学优化设计更是凤毛麟角。从 目前 理将结 构惯性力极 值作 为静荷 载施加 到结 构 国外相关的计算软件之外 , 还应尽快完善并 推 的发展状况来看 ,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的主体 上 ,从而将原动应力和动位移约束的离 散变 量 出具有我国知识产权的大型系统化和通用化的 研究仍处于理论阶段 , 于工程结构设计领域 结构优化设计问题 近似化为静态约束 的优
弹性体的动态响应行为分析与研究
弹性体的动态响应行为分析与研究一、引言弹性体是工程力学中的基础材料,在工程结构中广泛应用。
动态响应行为是评估弹性体结构工作性能的重要指标,因此动态响应分析在弹性体领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介绍弹性体动态响应行为分析的相关理论以及实际应用。
二、基础理论1. 动力学方程弹性体动态响应行为的理论基础是动力学方程。
动力学方程是描述质点的运动状态随时间变化的一组方程。
在弹性体力学中,应力和应变表现为弹性体的位移,因此动力学方程表现为弹性体的位移。
弹性体动态响应行为分析的核心是解动力学方程,使得可以得到弹性体的运动状态。
2. 自由振动与强迫振动弹性体的振动状态可以分为两种形式: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
自由振动是指没有外部干扰作用下弹性体的振动,强迫振动则是指外部干扰作用下弹性体的振动,包括阻尼振动和非阻尼振动。
3. 阻尼比阻尼比是描述弹性体振动时损失能量的指标。
当弹性体阻尼比越大,振动的能量就会越快地消失,使振幅逐步降低。
另一方面,阻尼比越小,振动就会持续更长时间。
4. 共振现象共振现象是指弹性体在特定频率下发生高幅度振荡的现象。
共振频率是弹性体振动过程中的重要参数,设计人员必须避免使用共振频率的近似值。
三、动态响应分析计算方法1. 有限元方法有限元方法是确定弹性体振动响应的一种基本方法。
该方法将弹性体划分为许多微小元素并且对每个元素进行分析,得到弹性体动态响应行为的数值解。
2. 模态分析模态分析是评估弹性体与特定频率相应的振动形式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通过计算弹性体的振动本征模态,确定每个模态的数量及其相应的频率和振动形式。
3. 频域分析在频域分析中,信号在不同频率范围内被分离并进行分析。
对于弹性体动态响应行为的分析,可以将弹性体的振动信号在时间域转换为频域信号,并在频域下评估其响应特性。
四、弹性体动态响应行为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1. 汽车碰撞检测当车辆遭受碰撞时,弹性体动态响应分析可以评估车身的结构性能,例如刚度和耐久性。
施工用钢栈桥动力响应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工 程 技 术
旋 工用 钢 兢桥 动 力响 应昀 理 论与 试 验研 穷
中铁 十四局 集 团青 岛工程指 挥部 林
[ 摘
玮
要】 本文以江西永修至武宁高速公路 A8标巾口大桥施工钢栈桥 为研 究背景 , 建立 了车辆 一桥 梁的动 力分析模型 , 对施工钢栈
桥 进 行 设 计 、 算 , 通 过 动 载 试验 对 钢 栈桥 进 行 了试 验 , 算及 试验 结 果 均 符 合规 范要 求 , 深 水 临 时 钢便 桥 的动 力 响 应进 行 了研 验 并 验 对
究。 结果表明: 随着桥梁跨度 的不断增大 , 动力响应逐渐增大 ; 随着轴重 的不断增大, 中位移逐渐增大 , 跨 当汽车荷载为标准轴重的 5 倍 时, 桥粱跨 中的位移可以达到 1r 之 多。汽车速度的不断提 高, 0m a 钢栈桥 的跨 中位 移逐 渐增 大, 这主要是 由于桥 梁上 的不平颇 引
起的 , 随着速度 的不断增大, 用在桥梁上的不平顺荷 载逐 渐增 大而引起 的; 作 随着速度 的进一步增 大, 梁的动 力响应有 了突变点 , 桥
这是 由于桥 粱的振动频率与汽车速度发生共振 而引起的。共振速度过后 , 梁的竖向位移又逐渐变小。 桥 [ 关键词 】 贝雷粱 桥 梁施 工 动力响应 试验研究 桥梁是道路交通线路的重 要组成 部分, 其快速应急抢修 , 无论在战 时还是 自然灾害发生期间 , 都有着普遍而重 大的意义 。不仅如此 , 在和 平 时期的公路和铁路的桥梁施工中 ,顺利 的搭设便桥保证桥梁施工同 样具有重要 的意义 。贝雷梁作 为一种快速拼装结构不管是在桥梁抢修 中还是在桥梁 的施工中都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 ,研究其在移动荷载作用 下的动力 响应不但可以检 测抢修结构 的安全性能 ,而且也可以更好 的 为以后桥梁 的架设和抢修 提供依据 ,从而推动我国桥梁施工 和抢修水 平 的 不 断发 展 。
结构设计知识:结构设计中的动力响应分析
结构设计知识:结构设计中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构设计是建筑、桥梁、机械等工程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设计一个结构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强度、稳定性、耐久性、耗能能力等。
其中,动力响应分析是结构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可以帮助工程师预测结构在不同荷载下的响应情况,从而选择最合适的结构方案,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动力响应分析是指对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进行研究。
具体来说,就是将结构作为一个动力系统,分析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强迫振动和结构的自由振动特性,进而预测结构在振动幅值、频率谱等方面的响应情况。
动力响应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结构的响应预测和分析,为优化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动力响应分析的基本方法有三种,分别是频率法、时程法和时频域综合法。
其中,频率法是指通过对结构进行固有频率分析和振动模态分析,预测结构在不同荷载下的振动响应情况。
时程法是通过数值模拟结构在受到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响应,来分析结构的动态响应特性。
时频域综合法则是将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综合起来,得出结构在不同频率和时间范围内的动态响应特性。
动力响应分析的前提是需要明确结构的受力情况和材料特性,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此外,动力响应分析需要考虑的因素还包括地震、风荷载、人工振动等外部载荷,以及结构空间布局、结构刚度、阻尼等内部条件。
对于不同类型的结构,其动力响应分析的方法和考虑因素也有所不同。
动力响应分析的结果可以反映出结构的振动特性,例如结构的固有频率分布规律、振型特征和动态响应特性等。
这些结果对结构设计非常重要,可以用于结构的优化设计以及制定相应的结构控制策略,如减振措施、优化结构刚度、改善阻尼等。
总之,动力响应分析是结构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可以帮助工程师预测结构在不同荷载下的响应情况,从而选择最合适的结构方案,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在实际工程中,动力响应分析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05第五讲:单自由度系统动力响应数值求解(1)
第五讲:单自由度系统动力响应数值求解 第五讲:单自由度系统 动力响应数值求解
一、脉冲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瞬时冲量:脉冲荷载在极短时间t ≈0内给 瞬时冲量:脉冲荷载在极短时间 予振动物体的冲量:
p (t)
I p0 D t
动量增值:t =0时,瞬时冲量I 作用于质 点上m,使其增加动量,记作:
p0
~ pi ,令 pi 为区间的开始 pi 1为区间的
常量分段插值
线性分段插值
线性分段插值
~ pi ( pi pi 1 ) 2
Dp p (t ) pi i t Dti
这里,
Dpi ( pi 1 pi )
第五讲:单自由度系统动力响应数值求解 第五讲:单自由度系统 动力响应数值求解
t
Fk d t - (t - tk ) e sin d (t - tk ) m d
v ( t ) e t ( A sin d t B cos d t ) p(t )h( t t )dt (b) 0
问题: Duhamel 积 分的使用条件?
第五讲:单自由度系统动力响应数值求解 第五讲:单自由度系统 动力响应数值求解
v p ( t ) p(t )h( t t )dt
0
t
F1 d t - (t - t1 sin d ( t - t 1 ) m d e )
则(a)式成为 式成为卷积积分 卷积积分: : 方程的通解:
F t d t e- ( t -t sin d ( t - t) ) md
h(t t ) u (t )
1 m
t t
1 sin[n (t t )] t t m n
0
结构抗震理论发展历程
结构抗震理论发展历程
1. 古代结构抗震:古代人们在建造建筑物时已经有一定的抗震意识。
例如,古希腊人使用柱基承担和传递地震力,古罗马人采用高大圆形拱门等结构形式,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 实际经验和案例分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了一系
列重大地震,如旧金山地震和墨尔本地震。
这些地震使得抗震设计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工程师开始通过实际经验和案例分析提出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3. 基础动力学理论的发展:20世纪初,工程师开始研究建筑
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通过振动理论和动力学方程,他们提出了研究结构抗震的基础理论,如自由振动、强迫振动和共振等概念。
4. 结构动力响应理论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开展更加精确、复杂的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工程师和科学家通过有限元方法等数值计算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结构在不同地震动特征下的响应特点,深化了对结构抗震行为的认识。
5. 抗震设计规范的制定:针对不同地震活跃区域和不同结构类型,各国制定了相应的抗震设计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了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荷载计算方法、抗震构造措施等内容,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
6. 性能设计理念的兴起:20世纪后期,人们逐渐意识到仅仅
满足规范要求的结构并不能完全保证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因此,性能设计理念逐渐兴起,即通过评估结构在地震中的性能,确定结构的抗震设计目标。
7. 结构抗震研究的前沿领域:目前,结构抗震研究正不断向新领域拓展。
例如,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新型结构材料和结构形式、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等,都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第七章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响应分析
第七章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响应分析在第七章中,我们将学习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响应分析。
多自由度体系是指由多个部件或质点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体系,在动力学中具有广泛应用。
其动力学行为比单自由度体系更为复杂,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
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响应分析可分为两个主要步骤:建立动力学模型和求解动力学方程。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学模型。
常见的模型包括单自由度体系的推广、多质点系统和连续体模型等。
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型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我们需要求解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学方程。
一般来说,动力学方程可以通过运动方程和力学关系两个方面来建立。
运动方程描述了系统的几何特征,力学关系则描述了系统受到的力和约束。
通常,我们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或哈密顿方程来建立动力学方程,并通过使用牛顿—克尔系统简化计算过程。
在求解动力学方程之后,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和分析来获得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响应。
常见的动力响应包括自由振动、强迫振动和阻尼振动等。
自由振动是指系统在无外力作用下的自我周期性振动。
强迫振动是指系统受到外界力作用而产生的振动。
阻尼振动是指系统在存在耗散力的情况下的振动。
在分析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响应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共振现象和模态分析。
共振是指外界激励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相等时产生的特殊现象。
通过研究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激励频率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预测系统是否会发生共振,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模态分析则是通过分解系统的振动模态,研究每个模态的特性和相互之间的耦合关系。
通过模态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响应。
在实际应用中,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响应分析经常涉及到复杂的计算和仿真。
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计算机辅助工具,例如有限元分析和动力学仿真软件,来进行更精确和高效的分析。
总之,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响应分析是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它不仅具有理论研究的价值,还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
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响应分析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设计复杂的工程系统,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结构动力响应数值计算方法简介
结构 动 力 响应 数 值 计 算 方法 简 介
孥传 人
摘
芦 磊
要: 简单介绍 了线性加速度法、 龙格一 库塔法、 尔逊一 法和 纽马 克一卢法这几种 常用 的结构 动力响应数 值计算 威
方法 , 出了这 四种方法 的优缺点和适用 范围, 指 为求解地震反应提供 了参考依据。 关键 词 : 线性加速度 法, 龙格一 库塔法 , 尔逊一 法 , 威 纽马克一卢法 , 地震 波
、
阶 值 法 通常 数 方 。 写成: =“+h c 是=ft“ , “ 1 ∑ , + 1 (, )
丑
亟 ) (1 i± 二
At
k =,t=口, , ( k r k= h 6 r= 23…, 。再利用 U ∑ ) ( , , 优)
T y r 开式对 a , , 这些参 数适当选 择就 可以构造 高 阶方 al 展 o b 可以看 出, () 式 5 大致 相 当于取 到 T y r 开式 的三次 项 。 法 了。 al 展 o 它的物理意义 的假定 是从 时刻 t到时刻 t t加速度 成直 线变 +A
在地震 反应方程 ( ) , 1 中 地面振 动加速度是 复杂 的随机函数。
将 以上两式代人式 () 理得 : 2整
+A I + c+。 N M [ Ii( M 2 i ㈤ +
6 £+ Ii) u) £+( △] ) (} . (+ ( ) ,+£ ( ) c £ 2£ } £ )6  ̄ - (
数值方法。
() 2
再逐步积分求解 , 即将时间转化 分成一 系列微 小时 间段 △£ , 在 △£ 问内可采取一些 假设 , 而能 对增 量方程 ( ) 接积分 , 时 从 2直
得出地震反应增量。以该步 t A 的终态值, +t 作为下一时问段的
理论力学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理论力学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水利工程是利用水资源进行调控、利用和保护的一门综合性工程学科。
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平衡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本文将探讨理论力学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性。
一、应力分析在水利工程中,应力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应力分析,可以研究水利工程结构在水压、土壤力等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而确定结构设计参数。
例如,在水坝的设计中,通过对水压力的分析,可以确定坝体的合理尺寸和混凝土强度,以保证坝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在堤防、河道等水利工程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应力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变形和位移分析变形和位移是水利工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通过理论力学的变形和位移分析,可以预测水利工程结构在水荷载、温度变化等因素作用下的变形和位移情况,从而保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例如,在水库调水期间,库水位的变化将导致周围土壤和结构的变形,通过变形和位移分析,可以确保水利工程结构不会产生过大的变形和位移。
三、动力响应分析理论力学的动力响应分析在水利工程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中,地震和水流的波动等因素会对工程结构造成冲击和振动。
通过动力响应分析,可以预测水利工程结构在地震、洪水等灾害性因素作用下的响应情况,从而进行相应的抗震和防洪设计,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破坏分析理论力学在水利工程中还可以进行破坏分析。
通过破坏分析,可以预测水利工程结构在外部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和破坏模式,从而为工程设计和维修提供指导。
例如,在水坝工程中,可以通过理论力学的破坏分析,确定水坝的破坏模式,判断是否存在结构破坏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固。
总结起来,理论力学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应力分析、变形和位移分析、动力响应分析、破坏分析等多个方面。
通过理论力学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合理规划和设计工程结构,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此,理论力学对于水利工程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量子动力学中的线性响应理论与非线性效应
量子动力学中的线性响应理论与非线性效应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的理论框架,而量子动力学则是研究物质在量子力学下的运动规律。
在量子动力学中,线性响应理论和非线性效应是研究物质与外界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量子动力学中的线性响应理论和非线性效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一、线性响应理论线性响应理论是描述物质对外界扰动的响应行为的理论框架。
在量子力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描述物质的密度矩阵的演化来研究其响应行为。
假设系统在初始时刻处于平衡态,外界施加一个微弱的扰动,系统将发生响应并趋于新的平衡态。
线性响应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扰动和响应之间的关系线性化,即响应与扰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线性方程来描述。
在量子动力学中,线性响应理论可以通过密度矩阵的微扰展开来实现。
我们可以将密度矩阵表示为初始平衡态密度矩阵和微扰项的和。
通过对微扰项进行微扰展开,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关于微扰项的方程。
通过求解这些方程,我们可以得到微扰项的响应,从而得到整个系统的响应。
线性响应理论在物理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凝聚态物理中,线性响应理论被用来研究电子在晶格中的传输行为、光在介质中的传播行为等。
在量子光学中,线性响应理论被用来描述光场与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线性响应理论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还可以为实验提供指导和解释。
二、非线性效应与线性响应理论相对应的是非线性效应。
在非线性效应中,物质对外界的响应不再是线性的,而是呈现出非线性的行为。
非线性效应通常发生在外界扰动较强时,或者在物质本身具有非线性特性时。
在量子动力学中,非线性效应可以通过密度矩阵的非线性演化来描述。
与线性响应理论不同的是,非线性效应需要考虑更高阶的微扰项。
通过对微扰项进行非线性展开,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关于微扰项的非线性方程。
通过求解这些方程,我们可以得到微扰项的响应,从而得到整个系统的响应。
非线性效应在物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光学中,非线性效应可以用来实现光学开关、光学放大器等器件。
结构动力响应的非线性分析
结构动力响应的非线性分析结构动力响应的非线性分析是建筑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它旨在研究结构在非线性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
本文将讨论非线性动力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一、非线性动力分析的基本原理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是基于结构力学和振动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结构的非线性特性:结构在承受大荷载或变形较大时会发生非线性变形,例如结构的材料本构关系是非线性的,结构元件的滞回特性以及接触、接缝等非线性现象都会影响结构的动力响应。
2.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根据结构的动力学方程,通过考虑非线性因素引起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非线性关系,可以建立非线性的动力学方程。
3. 边界条件的确定:在非线性动力分析中,结构边界和约束条件的选择对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边界条件的合理确定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边界约束、结构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结构非线性特性。
二、非线性动力分析的方法1. 数值模拟方法:非线性动力分析常常依靠数值模拟方法,如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网格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离散化结构和时间,将连续的非线性动力方程转化为离散的代数方程,然后通过求解这些代数方程来得到结构的动力响应。
2. 非线性参数识别方法:非线性动力分析中,结构的非线性参数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通过实验测试结构的响应数据,可以利用参数识别方法来确定结构的非线性参数,从而建立更准确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3. 近似解析法:针对某些具有特殊非线性性质的结构,可以采用近似解析法求解其动力响应。
这些方法包括哈默尔线性化法、平均法以及多尺度分析法等。
三、非线性动力分析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非线性动力分析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抗震能力评估: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可以评估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抗震能力,为结构的合理设计和改造提供依据。
2. 结构改造方案设计:针对具有特殊非线性特性的结构,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接缝处等,通过非线性动力分析可以确定结构的破坏机理和破坏模式,为结构的改造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拱桥多点动力响应振动台模型试验与理论分析
中图 分类 号 :U 1 、 T 37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7 —72 (O70 —01 — 6 1 2 09 20 )6 09 0 6
V ba in tbe tss frte a c big n e l p it p t irt a l e t o h rh r e u d rmut ons i us o d i n
F AN ,LIZh n b o,YAN e— n Ke e— a W imi g
( e 口) a “ o Er qaeE g er gadSrc r eo t el nvrt o cnl y e l (2 , ha) Ky【1r| f at uk ni e n t t a R tf ,Bln U i sy f ehoo ,Bln 1 D 2 C i o 0 h n i n uul r i jg e i T g jg 0 t a
拱桥 受到的地震激励会 因为行波效 应等 因素而 产生 明显 的空问变异性 , 因此 , 传统 的基 于均 匀地 面运动
的抗震 分析方 法不 一定 能 够提供 合 理 的分 析结 果 ,
有必要 考虑多点 不 均 匀地 震地 面运 动 。 目前 , 只有 少数学 者对钢管混凝 土拱桥 的非一致 地震 激励 响应
试 验证明很少 [ 。本文联 动两台振 动 台形 成小 型振 _为 10m的拱 桥 对 2
进行 缩尺模型 多 点动 力试 验研 究 , 以探 求 大跨 结 构 多点 激励振动 台试 验 的试 验 方法 , 大型 的振 动 台 为 阵试 验作 以借鉴 。
Ab ta t S ae mo e ft ec n rt le te u e ac b i g sc n u td b s d o h i lrt sr c : c l d lo h o cee f ld se ltb r h rd e wa o d ce a e n t e smiai i y,a d t o n w vb ain tb e r o i e o ofrte mut — e ctt n o ie w v o ds u st e meh fvbain tbe tss irt a lswee c mb n d t fe h l i x iai fsn a e t ic s h to o ir t a l e t o o d o
高速列车轨道结构动力响应研究
高速列车轨道结构动力响应研究近年来,高速列车成为了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速列车的运行过程中,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探讨高速列车对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并分析其对列车运行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相对较快,因此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力。
这些振动力会通过轮轨接触传递到轨道结构上,导致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
了解和研究高速列车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有助于确保列车安全运行,并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
二、研究内容1. 动力响应理论在研究高速列车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之前,首先需要理解动力响应的基本理论。
动力响应研究主要涉及工程结构动力学、振动力学、固体力学等相关理论。
这些理论为研究高速列车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提供了基础。
2. 动力响应模型建立针对高速列车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通常需要建立合适的模型。
模型的建立需要考虑列车的运行速度、轨道的几何形状、材料的性质等因素。
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来建立动力响应模型,以准确描述列车对轨道结构的动力影响。
3. 动力响应计算与分析利用所建立的动力响应模型,可以进行动力响应的计算与分析。
可以通过计算来得到轨道结构的振动特性,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
这些数据能够帮助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高速列车对轨道结构的影响,进而做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4. 动力响应影响因素研究高速列车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列车的运行速度、轨道的几何形状、材料的性质、地质条件等。
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对轨道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三、研究意义研究高速列车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提高列车运行安全性通过研究动力响应,可以了解列车对轨道结构的影响程度,有助于改善轨道结构的设计和维护。
减小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有助于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2. 提高列车运行效率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相对较快,因此对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 动力响应理论2.1引言机柜结构动力响应的计算机仿真分析是以设备动力响应理论为基础的,是进行设备结构动力响应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
论文中主要研究设备动力响应两个方面的内容:设备结构固有特性分析和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固有特性分析可以得到结构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是进行响应分析的基础;地震波响应分析将得到设备响应的时间历程变化。
在使用有限元工具对结构进行建模、分析之前必须掌握结构动力响应的理论和相关的有限元基本原理。
因此,本章重点叙述了与设备结构动力响应相关的机械振动学理论及其有限元仿真技术。
2.2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相关理论2.2.1结构固有特性分析理论机柜设备结构的固有特性包括固有频率和振型,是响应分析的基础。
通过进行结构的固有特性分析可以使设计有效地避开结构的共振频率。
机柜设备是一个复杂振动系统,在理论分析过程中,常常可以把机柜设备简化为多自由度集中参数系统。
一般,多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方程可以写成如下形式:{}...[]()[]{()}[]{()}{0}M x t C x t K x t ++= (21)a -式中:[]M , []C 和[]K 分别为系统的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和刚度矩阵;()x t 、.()x t 、..()x t 分别为系统的位移列向量、速度列向量和加速度列向量。
而多自由系统的无阻尼自由振动方程可以写成如下形式:{}..[]()[]{()}{0}M x t K x t += (21)b -通常系统的自由振动是简谐振动,所以可以假设式 (21)b -的解为: {()}{}sin x t X pt = (22)- 式中:{}X 为系统的振幅列向量;p 为系统的自由振动频率。
将(22)-代入(21)b -,就可以得到系统的振型方程,其具体形式如下:2[][]{}{0}K M X p -= (23)- 可以看到,式(23)-是一个齐次线性方程组,根据线性代数知识,它具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为系数矩阵的行列式为零,亦即有下式成立。
2[][]0K M p -= (24)- 式 (24)-称为系统的特征方程或频率方程,他是关于2p 的n 次代数方程。
解之,我们可以得到n 个解。
具体如下:2222123n p p p p ≤≤≤≤ (25)- 若系统为正定系统,则有20(1,2,3,,)i p i n ≥= (26)-式中:i p 为系统的第i 阶固有圆频率。
将i p 分别代入系统的振型方程(2-3)中,可以解得与之对应的振幅列向量{}i X ,也称为系统的主模态或主振型。
注意:(1)系统固有频率和模态的数目与系统拥有的自由度数相同,n 自由度系统必有n 阶固有频率和模态(主振型)。
(2)系统的固有频率仅与系统的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有关,而与外界干扰力无关,它们是系统本身的固有性质。
(3)系统的主振型{}(1,2,3,,)i X i n =表示系统以频率i p 作自由振动时系统的各 个自由度的振幅的相对比值。
2.2.2结构冲击响应分析理论通过系统的自由振动方程,可以解得系统得固有频率和主振型。
在冲击激励作用下,多自由度系统振动将作受迫振动。
利用激励响应理论可以解得系统受迫振动过程中系统的响应。
2.2.2.1 多自由度系统的受迫振动方程多自由度系统的受迫振动方程可以写成如下形式:...[]{()}[]{()}[]{()}{()}M x t C x t K x t f t ++= (27)- 式中:{()}f t 为系统受到的激励力向量,如果系统受到基础加速度激励则激励力向量就是该加速度系统的等效惯性力;其他符号的意义同式(2-1)。
通常情况下,系统的各个自由度之间存在耦合,方程(2-7)中的[]M 、[]C 和[]K 不是对角阵,方程难以求解。
为了得到系统的响应必须选择适当的坐标系将(2-7)式解耦。
2.2.2.2振动方程的解耦(1)正则振型与正则振型矩阵在对振动方程解耦之前先介绍系统的正则振型与正则振型矩阵的概念。
通过式(2-3)与式(2-4)已经求得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1,2,3,,)i p i n =和相应的主振型{}(1,2,3,,)i X i n =。
令1{}{}(1,2,3,,)i i i x X i n μ== (28)- 使得{}[]{}1(1,2,3,,)T i i i M X M X i n === (29)- 式中:{}i X 为第i 阶正则振型;i μ为待定系数。
将(2-8)带入(2-9),可以得到 (1,2,3,,)i i M i n μ== (210)-将(2-10)带入(2-8)可得到各阶正则振型,进而可以写出正则振型矩阵,具体如下:~123[]{{}{}{}{}}n P X X X X = (211)- (2)振动方程解耦由于各阶主振型关于[]M 、[]K 是正交的,各阶正则振型也是关于[]M 、[]K 正交的,可以利用正则振型矩阵来对振动方程进行解耦。
选取一组广义坐标()q t 又称为主坐标,令{()}[]{()}x t P q t = (212)-将(2-12)代入(2-7)中,并且将方程两端左乘[]T P ,则可以得到解耦后的振动方程:..~.~[]{()}[]{()}[]{()}{()}I q t C q t q t f t ++Λ= (213)a - 式中,[]I 为单位阵;[]Λ伪对角阵,其对角限元素为各阶固有频率的平方;~[]C 为对角化的阻尼阵,采用比例阻尼假设,其对角线上的第i 个元素为: ~2i i c p αβ=+ (213)b - ~{()}f t 为外力对角阵,可进一步表示为:~~{()}[]{()}T f t P f t = (213)c - 式(2-13a )是一个非齐次线性方程组,其中第i 个方程可以写成:..~2()()()()i i i i i q t c q t p q t f t ++= (214)- 式中,()i q t 为第i 个主坐标。
2.2.2.3单自由度系统对任意激励的响应式(2-14)在形式上与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方程一致,可以将上式看作单自由系统的受迫振动方程。
求解方程(2-14)即计算单自由度系统对任意激励的响应。
单自由度系统对任意激励的响应,可以看作系统对一连串单位脉冲响应的叠加。
单自由度系统对单位脉冲的响应可以用下式表述:1sin()0()00pt id id i e p t t mp h t t ξ-⎧≥⎪=⎨⎪<⎩ (215)-式(2-15)表示的是单自由度系统对发生在t=0时刻的单位脉冲的响应,单自由度系统对发生在任意时刻t τ=的单位脉冲的响应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1sin(())()0i p t id id i e p t t mp h t t ξτττττ--⎧-≥⎪-=⎨⎪<⎩ (216)-则方程(2-14)所示的单自由度系统对任意激励的响应可用杜哈美积分表示为: ~0()()()t i i i q t f h t d τττ=-⎰ (217)-式(2-15)、(2-16)、(2-17)中,~2i i c p ξ=为式(2-14)表示的单自由度系统的阻尼比;21id i p p ξ=-为考虑阻尼时系统的第i 阶固有频率。
式(2-15),(2-16)称为单自由度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
至此,第i 个自由度的响应己经求得。
式(2-17)表述的()i q t 为振动方程的全解,包含了瞬态解和稳态解两部分。
2.2.2.4多自由度系统任意激励的响应上节求得了第i 个自由度的响应解。
同理可以解得其他自由度的响应解,全部自由度的解可以写成向量{()}q t ,具体形式如下:~0{()}[()]{()}t q t h t f d τττ=-⎰ (218)- 式中,~{()}f t 由式~~{()}[]{()}T f t P f t =确定。
上式表示的响应为系统在主坐标下的响应。
要得到原物理坐标下的响应{()}x t 只要将式(2-18)代入式(2-13)。
具体如下:~~~0{()}[]{()}[][()][]{()}t T x t P q t P h t P f d τττ==-⎰ (219)- 也可以写成和的形式:~{()}{}()(1,2,3,,)n i i i x t X q t i n ==∑ (220)-式中,~{}iX为第i阶正则振型,可由式(2-8)确定,()iq t为杜哈美积分,可由式(2-17)确定。
2.3 结构动力响应的有限元仿真技术2.3.1有限元分析的一般步骤有限元方法是求解微分方程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数值方法,其基本思想是用分片函数(单元形状函数)来逼近原函数,也就把无限自由度问题转化为有限自由度问题求解,通过求解一个线性方程组,得到原问题的近似解。
有限元方法的名称是Clough在处理平面弹性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使用的。
有两种通常与有限元方法相关的方法。
一种是力法或称作柔度法,它使用内力作为问题的基本未知量;另一种是位移法或称作刚度法,它使用节点位移为问题的基本未知量。
这两种方法在分析中得出不同的未知量(力或位移),并得出与其公式相关的不同的矩阵(柔度矩阵或刚度矩阵)。
目前绝大多数的通用有限元程序,如ANSYS,HYPERMESH,ABAQUS等,采用的都是位移法(或刚度法)。
有限元方法涉及用相互连接的、称作有限单元的小单元来模拟连续结构。
使用有限元工具进行分析计算通常有三个步骤:第一,把对象进行合理的简化建立其有限元模型;第二,按照实际的工况对模型施加约束和激励并进行必要的求解设置,然后开始求解;第三,待求解结束后,综合运用理论、经验或实验结果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论证。
2.3.1.1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在有限元分析过程中,从结构对象的实际模型到计算模型的简化和物理特征提取的过程称为结构对象的特征建模。
特征建模的过程也就是对结构实际模型进行简化的过程。
实际工程中的结构对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离散体结构,另一种是连续体结构。
杆梁结构体系是最常见的离散体结构,由于其本身存在有自然的连接关系即自然节点,一般可以直接基于这些节点进行单元划分和离散。
而连续体离散化过程需要人为地在连续体内部和边界上划分节点,以分片(单元)连续的形式来逼近原来复杂的几何形状。
一般情况下,连续体的有限元分析特征模型和结构对象的实际模型不是直接对应的,需要更好地进行问题的特征建模。
它需要分析人员具有相应的数学和力学基础、工程分析经验,以及对软件的熟练操作,以便做出准确合理的简化,得到既能反映实际结构对象的特征,又具有合理离散方案的有限元计算模型。
在机柜设备结构有限元分析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逼真的有限元模型。
近40年来实体造型理论和技术的成熟以及大批实用实体造型软件的出现,现在可以很轻松的建立分析对象的几何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