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学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教学法
“质疑”、“探究”是目前新课程改革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语,也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贯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难点。
(一)探究教学法的含义和特征
“探”和“究”各有其原始本意,我们这里只引用其中一寓意。“探”乃“窥探”、“探求”的意思,即试图寻找发现隐藏的事物、情况或道理。“究”有“追究”、“推究”之意,即追究事物、事理产生的原因,推究其变化的来龙去脉。“探究”合起来指探寻、追究,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必要保证和成功要素。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对有关的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或对有关问题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以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活动的方法。它的实施就是让学生以自主、能动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习得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因此,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探究教学法具有一定的特点:1.探究式教学法重视过程和结果。一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事物和现象主动地去研究,经过探究过程来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灵活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另一方面,就是把知识和科学方法有机结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让他们通过观察、调查、假设、实验等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经历搜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从而获得自己的探究结果或制作出自己的作品,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探究教学法重视知识的运用。探究式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学以致用,发展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能综合提取知识,跨学科解决复杂的、综合的以及涉及的知识面广的问题;同时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它更能接近人们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探究教学法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主动参与。探究教学法的出发点就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历练,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从而获得知识。但学生的自主与教师指导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教师是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进行指导,而学生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的探究,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探究教学法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的探究,至少有三种作用:
第一,给教师提供一个教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探究教学通常是围绕着一个实际问题展开的,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学习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并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模式适用于实际生活中。
第二,为学生提供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收集信息,分析有关的资料,并将自己在学科中的分科知识提取出来,综合运用于问题的解决。因此,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有所提高,并可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第三,有助于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而“探究”的每一阶段,学生都被积极卷入,探究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从中获得亲身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获取知识的兴趣,激发探索创新的动机。
总之,探究过程的主要作用是获得理智能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是探究教学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三)探究性学习的类型
1.在观察质疑中探究。探究性学可从探究思考开始,其实质是培养学生探究思考习惯。有观察才会有思考,有质疑才会有探究。探究性往往从质疑开始,质疑就是思考,质疑就是批判。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教师应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并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提出问题,勇于冲破传统习惯,提出与众不同的独到见解。
2.在角色体验中探究。角色体验是指让学生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某个角色,使其身临其境,获得真实感受,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及参与的积极性。它有助于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将知识内化。
3.在社会实践中探究。丰富的实践活动,能增加学生的表象储备,为学生的创新想象和创新思维提供丰厚的原料。它对培养学生社会生活的综合素质和探究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在网络交互中探究。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信息资源,展示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引导学生展开对有关问题的进一步探索,参与讨论交流,提供反馈信息。这将使学生超越教室的界限,进一步与真实世界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提高他们获得知识的灵活性,从而促进探究性思维习惯的培养。
(四)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操作
教育一旦被看作是一种探究式活动,就会产生一些重大的改变。教育关注的焦点转向学生,而教学的任务则变成如何去支持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探究式教学所涉及的层面较广,有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探究式学习,课外的探究式学习和跨学科的探究式学习。
1.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探究是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展开的研究活动。
首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要把书本上灰色的理论融入常青的生活中,离不开创设理论运用的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要注意两点:一是情境的创设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材料入手,同时联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是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很快进入问题的情境。这样做,一方面能使我们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情境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条件的创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1)播放音乐,渲染情境;(2)运用图画,再现情境;(3)联系生活,强化情境;(4)参与实践,体会情境;(5)运用语言,描述情境。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教师要运用有声语言和形体语言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向教师提问,假设和陈述,形成师生双边的心智交流,其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现代型“师生场”。
其次,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南宋教育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提出问题之后,就必须解决问题。但解决问题绝不是老师把一个现成答案塞给学生就行了,而应该是师生互动,主角是学生,老师是搭桥引路者——为学生创造获得正确结论的条件。问题提出后,学生应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然后自我总结和相互交流。教师作好引导工作,为学生提供有关需要的材料,作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依据。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和总结。
再次,反思探索,升华问题。
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启发新问题的问题。”问题既是教学的起点和主线,也是教学的终点。所以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后,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反思探究的过程,使认识得到理论的升华,并学会迁移知识。为此,老师应注意做到:(1)及时在知识与新问题之间做好“接口”,建立思维台阶。(2)引导学生从点到面,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课堂思维的持续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所必须的归纳和迁移能力。
【案例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