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9高考语文诗歌表达技巧专题
2019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20诗歌表达技巧考点__表现手法一课件20190220220
2019年4月20日
翠宇专享
3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诗经 采薇》
4.“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
《马嵬》)
衬托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 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 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
分类:衬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
节省笔墨,更具有艺术魅力 。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赏析】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 间。 2019年4月20日
翠宇专享 8
象征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
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
①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
2019年4月20日 翠宇专享 4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赏析】以“月落”、“乌啼”、“霜满天”入诗,点染一幅凄 冷悲凉的秋江夜泊图,衬托出游客悲苦的心境和凄切的羁旅之愁。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揖,端居耻圣明。
显得含蓄隽永并意味深长。
比喻和象征是不同的: 一、两者的表现不同:象征的象征体与本体之间要求
“神似”,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则要求“形似”。
二、两者介绍的对象不同:象征是以物示义,即不把 意思直接说出,而让读者去理解。比喻是以物比物, 比喻的对象一般是让人看的见、听得见或摸得着的一 种具体事物、具体人。
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 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
2019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细节描写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 特色的细枝末节。 细节可以更加生动具体地反映人或物的外在特征、 内在本质,增强感染力。往往从人物形象的语言、 动作、神态等进行描摹。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 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 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渲染
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 方,用水墨或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 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 景物等进行正面描写, 以突出形象。
渲染、烘托、衬托(正衬、反衬)
①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 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渲染气 氛。 ②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景、人、事,来烘 托另一事物的特点或人物的心绪情感。也就 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其他事物,达到 突出本意的目的。(被烘托之物不写)
古代诗歌中,渲染和烘托往往成对出现。既渲染气 氛,又烘托人物。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渲染、烘托)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 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渲染、烘托)
诗词之魅力 填诗词小练习
最深的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最高的楼——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张谓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点面结合
以简练的笔调勾勒出阔大的背景,再着意写出该 画面中的一个细节,或与画面相比显得细小的形象。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 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 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 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 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 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 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 雪。
2019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为内容、结构服务的:
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其形神兼备、 生动逼真。
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表达作者的 思想、精神境界。 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 情服务的,要围绕“表情”作用来答题。
1.表达方式
情景关系:先景后情 先情后景 以景结情 体现主旨:开门见山 直接点题 卒章显志 以 小见大
前后句关系:重章叠句 铺垫 照应 过渡 抑扬
1.角度:上下、远近、俯仰
2.内容:所见(视)、所闻(听)、所感(触、味、嗅)
3.方法: (1)正面、侧面 (2)虚实相生 (3)动静结合
(4)点面结合
(5)白描、工笔
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苍山、白屋、柴门、风雪、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 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通过“夜归人”刹那间 的感触,来写主人的美好心灵,透出主人的好客之情。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工笔(细节描写):用细腻的笔触对重点描写对象作精 细地刻画和描绘,使读者有清晰、深刻的印象。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 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 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骄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 (秦观《好事近 梦中作》)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纳兰性德]
2014年揭阳调考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①。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②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2019高考之诗歌表达技巧归纳
2019高考之诗歌表达技巧归纳诗歌表达技巧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二、表现手法(一)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人、事、景、物抒情。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A.乐景乐情,哀景哀情,乐景哀情,哀景乐情B.触景生情(景——情)C.以景结情(情——景)D.缘情布景(因情选景)E.融情于景(有景无情)F.情景交融(有情有景)(2)借人物形象抒情(3)借事抒情(叙事抒情)(4)用典抒情(5)借古讽今(怀古伤今)(6)托物言志(7)借议抒情(二)描写手法1.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色彩,明暗2.观察角度:俯仰、远近、点面3.正侧(烘托)结合4.动静结合5.虚实结合6.白描与工笔7.细节描写8.修辞:比喻、比拟(三)其他手法比兴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与描写有关的:写景状物、铺陈、渲染、工笔(细描)、白描;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嗅觉角度。
包括立足点的变化,如移步换景、定点换景、换点定景等,角度变化,包括俯视、仰视,远景、近景等。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廷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
2019高考语文专题:诗歌类解题技巧分析(共五讲)
2019高考语文专题:诗歌类解题技巧分析(共五讲)2019年4月5日第一讲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分类: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抒情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一、表达方式①叙述②描写:细描、白描。
白描的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
③议论④抒情⑤说明二、修辞手法答题规范:1、指出修辞手法。
2、联系诗句,具体分析修辞手法。
3、总结修辞手法的作用。
(①形象生动、突出景物特点;②营造意境、渲染氛围;③表达情感)1、比喻: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化虚为实、把抽象事物具体形象化的艺术效果。
2、借代:是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它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任何事物。
区分借喻和借代:借喻的本质是“喻”,往往“喻”中有“代”。
借代的本质是“代”,即直接把借体作为主体的替代,不存在“喻”的成分。
借喻可以转换成明喻,借代则不能。
3、拟人:它使得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4、夸张: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表达异乎寻常的情感。
5、对比: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6、用典: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7、互文:上下文中相对举而独立的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8、对偶(对仗):律诗的颔联与颈联必须对偶。
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
9、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
设问可以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10、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利用词的多义和多音的特点,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三、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人)抒情、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动作抒情四、表现手法第二讲:常见诗歌类型归纳解析(一)审题与答题1、注意提问方式:①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从全文看,诗人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该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②这一句(一联,上片或下片)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寄寓了什么样的感慨?流露了怎样的心境?表现了怎样的态度(志趣)?2、答题:通过什么内容+表达了+基于某种原因或环境条件下所产生的+感情基调(或忧愁或孤独或喜悦)。
2019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公开课)
2、对比或对照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 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 农民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 者忧,后者乐,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 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 的阶级矛盾,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 故称“韦苏州”。
请分别指出 两首诗第一 句使用的修 辞手法,并 加以赏析。
【答案】
“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 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 “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 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了环境的凄 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②。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 ①黄几复,是黄庭坚年轻时好友,时为广西四会 县令,二人分别已有十年。②蕲,祈求;肱,上臂,古代 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这里指处事圆滑。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6.夸张:对事物的形象、作用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李贺) 最后两句,是诗人“回头下望人寰处”所见的景 色。“齐州”指中国。中国古代分为九州,所以诗人 感觉得大地上的九州犹如九点“烟尘”。“一泓”等 于一汪水,这是形容东海之小如同一杯水被打翻了一 样。这四句,诗人尽情驰骋幻想,仿佛他真已飞入月 宫,看到大地上的时间流逝和景物的渺小。 7.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 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作用:增加内容含量,使语言表达含蓄、幽默,加深 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刘禹锡)
2019高考语文诗歌表达技巧专题(2021年整理)
2019高考语文诗歌表达技巧专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语文诗歌表达技巧专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语文诗歌表达技巧专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专题三】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复习要点】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古代诗歌鉴赏常常涉及的内容。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说包括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的使用.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考查考生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分析其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的能力。
综观近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可知,高考对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考查形式。
以主观表述题为主,仅极个别地区采用客观题的形式.2.考查内容。
主要有:(1)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辨析,如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Ⅱ卷第14题;(2)考查辨析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方式;(3)考查诗歌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4)考查结构上的谋篇布局。
考生在备考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审视整首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其次,从诗歌的结构入手,理清诗歌的思路,辨析其表现手法;最后,纵览全篇,多角度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即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多方面去综合分析。
预计2018年高考仍会侧重于综合考查表达技巧,因此,考生不可掉以轻心。
【复习指津】(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方式。
2019高中高考语文学习知识点解析:古诗词优选鉴赏表达技巧及表现手法例析.doc
2019 高考语文知识点解析: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例析高考文知点解析:古表达技巧和表手法例析表达技巧 ( 也称表手法 ) 包括三个方面,即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手法。
注意表达技巧起到的作用,表达的内容和达到的效果。
( 一) 表达方式及其作用1.抒情: ( 同是天涯落人,相逢何必曾相 ) 直接 ( 即景抒、直抒胸臆 ) 、接 (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古己 );2.描写: ( 明月松照,清泉石上流 ) 直接 ( 正面 ) 、接 ( 面 );3.咏物 ( 叙述:待到山花漫,她在中笑 );4.( 往往与抒情合一起。
“生当作人杰,死亦鬼雄” ) 。
( 二) 修辞手法及作用描 ( 作用:生形象 ) :比 ( 生形象地表达 [ 描 ] 了⋯⋯内涵[形 ]) 、夸 ( 生地突出了⋯特征 ) 、比 ( 生神地突出了⋯形象或抒了作者⋯感情 ) 、借代、通感 ;构 ( 作用:和音韵、突出、充沛感情 ) :排比、偶、反复、 ;气 ( 作用:增气、化感情、引思考) :、反。
1.比,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明、暗、借。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里一青螺” ( 刘禹《望洞庭》 ) 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下的山比做里的青螺,色淡雅,山水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使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 李清照《如梦令》 )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水准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愁生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2019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22诗歌表达技巧考点__篇章结构课件20190220222
2019年4月20日
翠宇专享
1
曲笔入题 卒章显志 以景结情 以小见大 层层深入 过渡照应 铺垫、过渡 重章叠句
篇章结构:
2019年4月20日
翠宇专享
2
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 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言尽而意犹未尽。
2019年4月20日
翠宇专享
9
以小见大
在表现大题材时,诗人不是叙述描写大事件,大场面,而是 着眼于小事情,小景象,通过“小事”“小物”“小景”来反映 大境界,大主题,这种手法叫做以小见大。
过华清宫(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赏析】 咏叹天宝轶事,旨在警醒后来的君主,不要因贪
王昌龄《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赏析】诗歌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 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
2019年4月20日
翠宇专享
3
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 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 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 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 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 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 空间。
2019年4月20日
翠宇专享
12
过渡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新课标版2019高考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精选文档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的上片有一字笼罩全篇,你认为是哪一字?说说它的好处。
2.请对全词的最后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略作赏析。
【答案】(1)“狂”,狂字总起,且贯穿全篇,突出自己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
(2)(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1分)和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解析】(1)试题分析:这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很能体现苏词的豪迈之风。
词开篇由“狂”而起,从举止神情(上阕),到壮志豪情(下阕),皆由“狂”而来。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结合写作背景以及诗人的爱国情感来理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的含义即可。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学科问题】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鉴赏诗歌的形象;品味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诗歌或作者的观点。
【学生问题】1、几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法以及结构形式的掌握2、没有掌握相关题目的答题技巧,答题格式不规范。
诗歌鉴赏表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一)鉴赏诗歌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部分,即辨认修辞格和阐释表达效果。
常见的需要掌握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顶真、设问、反问等。
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相应的具体分析,而不能只就共性的作用说说而已。
1、比喻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①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2019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2019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一、抒情方式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即事咏怀、咏史怀古)。
(一)、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积郁在心头的激情快意或愁绪,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这首诗中,诗人登上幽州台,俯仰古今,直接发出了深感人生短暂,宇宙无限深沉之音,不借外物,不假修饰,其立意、气势、思想和感情,引人共鸣。
像这样的手法,就是直抒胸臆。
(二)、间接抒情1.咏物言志山川河岳、花鸟草虫,都可成为诗人借助的对象。
作者一般要描述所借助事物的突出特点,而把自己的志向寄寓于这种突出特点之中,可以说,作者的志,就在物的特点与作者的情和志的相通之处。
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
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咏蝉的诗,被诬入狱的骆宾王,发出的是“雾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仕途蹇滞的李商隐,慨叹的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而身居高位的虞世南,表达的却是“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的“高贵人”的志得意满。
他们都抓住了蝉鸣高远的特点,却都揉进了自己的不同感受,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情。
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2.借景抒情作者借助外在景物来表达感情,情与景的相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是一种正衬的关系。
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哀景写哀情。
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写出了清冷的水乡秋夜,让人感到的是一份凄凉。
2019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带解析)
2019届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带解析)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阅读预热专题3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手法,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抒发诗人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2.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在高考题中往往综合考查,很少单独命题。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4方面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设问、反问等表达方式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 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正侧结合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用典、比兴、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视听结合、联想、想象等结构技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抑扬、铺垫等说明:如果题目中直接问到表达技巧时,考生要从多角度思考。
虽然表达技巧分为4大类,每大类又分多种技巧,但从高考及解题实际看,其解题步骤是一样的,均需采用“3步骤”:步骤一:明技巧品读诗歌,明确诗意,结合诗中相关信息,明确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步骤二:释运用结合具体诗句,说明如何运用表达技巧。
步骤三:析作用分析表达技巧在形象、意境、结构、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说明:①如题干已明确表达技巧,“步骤一”可省略;②作答时“步骤二、步骤三”也可以合并,也可调换顺序。
题型一:修辞手法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格,二是说明修辞格的表达效果。
此类题型所涉及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顶真、设问、反问等,其中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是考查重点。
典例一: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答案】①比拟、排比。
(明技巧)②“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释运用)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2019届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精选课件
[解析]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 缠”三句,着重写了“朔风”陡至之后,作者看到的漫天风 雪的情形,作者将风雪拟人化,用“争”字,表现风雪的猛 烈,用“鏖战”表现风雪的雄劲,用“缴缠”表现风雪的桀 骜。这三句运用排比,增强气势,逐步加深对环境的烘托作 用。漫天风雪,难分难解,景象开阔,风格豪迈。
∆
13、反复,是有意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以
达到突出某种感情、强调某个意思、如加深读者印 象的目的。可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不过古诗 中的反复有所不同,它指的是回环复沓、反复咏叹。
如: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 亦莫止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 归,心亦忧止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参考答案:
(步驟1)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夸张、对比、拟人的修 辞手法。 (步骤2)比喻作用:用官仓老鼠来比喻贪官污吏,将 那些只知道吮吸百姓血汗的贪官污吏的丑恶本盾生动 形象地表达了出来。夸张作用:将那些吞食民脂民膏 的贪官污吏的丑恶形象生动地勾画了出来。对比作用: “健儿无粮百姓饥”与官仓鼠朝朝入口进行对照,将 一个触目惊心的矛盾鲜明地摆在了读者面前。拟人作 用:作者用一个“君”字是把“官仓鼠”当作人来称 呼,收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答出两种即可)
牛刀小试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 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 诗人为达到此目的,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请对此作简 要的分析。
比喻。以拜见公婆比喻科举考试,以公婆比主考, 以新媳妇自比,以新郎比张水部。“画眉深浅入时 无”是问自己的诗文能否符合主考的要求。巧借新 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满希望的心理,写 自己应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复习要点】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古代诗歌鉴赏常常涉及的内容。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说包括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的使用。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考查考生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分析其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的能力。
综观近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可知,高考对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考查形式。
以主观表述题为主,仅极个别地区采用客观题的形式。
2.考查内容。
主要有:(1)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辨析,如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Ⅱ卷第14题;(2)考查辨析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方式;(3)考查诗歌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4)考查结构上的谋篇布局。
考生在备考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审视整首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其次,从诗歌的结构入手,理清诗歌的思路,辨析其表现手法;最后,纵览全篇,多角度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即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多方面去综合分析。
预计2018年高考仍会侧重于综合考查表达技巧,因此,考生不可掉以轻心。
【复习指津】(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方式。
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二)表现手法:联想、想象、类比、象征、渲染、烘托、悬念、对比、反衬、托物言志、赋比兴、虚实结合、动静相衬、景情理合一等。
(三)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铺垫、照应等。
(四)材料取舍:主次、详略、繁简等。
材料是构成文章的血肉,材料的详略取舍往往体现了作者的用意。
(五)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比、反复、拟人、夸张、反问、设问、对偶、用典、互文等。
在实际的运用中,多种修辞又往往是一起连用的。
【古典诗词表达技巧鉴赏术语及运用举例】考向一抒情方式例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越调】平湖乐王恽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①。
入手②风光莫流转,共留连。
画船一笑春风面③。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④,问何日是归年。
【注】①练:白色的绢。
②入手:到手。
③春风面:比喻女子姣美的面容。
④吾土:故乡。
请简要赏析这首元曲在抒情上的手法。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的能力。
考生在解题时,首先,要明白抒情是表达方式的一种;其次,要结合这首元曲来具体分析。
考生分析该元曲内容可知,上半部分写风光美丽,但下半部分的“终非吾土”一句点明作者身在异乡,所以曲中写的虽是“乐景”,抒发的却是“悲情”。
【答案】此曲在抒情上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
作者写他乡之美,所写景色愈美,愈反衬作者的思乡之烈,归心之切。
【技法点拨】四种常见的抒情方式1.借景抒情。
诗(词)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方法。
2.借事抒情。
借助于事件即人们的行为举止来抒发感情,通常是选取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场景、片段和事件来抒情达意。
3.托物言志。
诗(词)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词)中的物一般带有人格化的色彩。
如第1题中,李诗中展现的正当盛时却无人采摘的“菊”的形象,就是诗人借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的载4.咏史抒怀。
借历史故事表达自己的思想,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借古讽今,就是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之事;二是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
考向二修辞手法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酬李端校书见赠司空曙绿槐垂穗乳乌飞,忽忆山中独未归。
青镜流年看发变,白云芳草与心违。
乍逢酒客春游①惯,久别林僧夜坐稀。
昨日闻君到城阙,莫将簪弁②胜荷衣。
本诗尾联中“莫将簪弁胜荷衣”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此联表达了作者对李端怎样的态度?【注】①春游:唐朝官员有春秋两季游玩的习俗。
②簪弁:簪,冠簪;弁,礼帽。
都是官员身上的服饰。
【解析】考生解题时,首先要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如“簪弁”“荷衣”,然后联系诗后的注解可知,前者指官员的服饰,那么后者应该指田园生活中的服饰。
由此可知这里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此处考生要注意“借代”和“借喻”的区别,前者重在代,有相关性;后者重在喻,有相似性。
本诗中“簪弁”“荷衣”都是用所穿衣服指代生活方式,属借代。
然后要注意尾联中的“胜”字,“簪弁胜荷衣”的意思是官场生活胜过田园生活,但前面作者又着一词“莫将”,表明了态度,即作者肯定后者,否定前者。
【答案】借代,“簪弁”指代官场生活,“荷衣”指代田园生活。
表达了作者委婉地劝勉李端不要贪恋官场荣华,而要选择田园生活的态度。
【技法点拨】1.比喻和比拟。
比喻重在喻,强调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比拟,重在拟,强调将物(或人)写出了人(或物)或将甲物写出了乙物的行为和情态。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作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用“嫌”字将春雪人格化了。
2.借喻和借代。
借喻重在喻,强调二者的相似性;借代重在代,强调二者的相关性。
由于诗歌中的比喻常常只有喻体,不出现本体,这就给区别借喻和借代增加了难度。
如第2题中,根据注解可知,“簪弁”指官员身上的服饰;根据上文,“荷衣”应该是农人的衣服。
这样就可判断二者分别指代官场生活和田园生活。
这属于具体代抽象。
再如“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浮云”和“日”分别比喻蒙蔽君王的小人和君王自己,这就属于借喻。
3.夸张如何确定。
夸张主要有夸大夸张、缩小夸张两类。
如第1题中“三百叠”的群山,作者“一抹”而过,此为缩小夸张;“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以在楼上手可摘到星星来说楼之高,此为夸大夸张。
4.设问与反问。
设问通常有问有答,或者无须回答;反问则是无疑而问,一般没有回答。
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用了设问的手法,有问有答;“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辛弃疾《鹧鸪天•送人》)用了反问的手法,考向三表现手法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游月陵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日约重陪。
“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考生通过分析可知,“林下泉声静自来”,营造了月夜静幽的氛围,而淙淙的泉水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宁静,所以这里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
考生要注意的是,不能只答出运用的反衬的表现手法,还要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运用该表现手法所起到的效果。
【答案】该句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淙淙的泉水声在宁静的月夜响起更突出了月夜之寂静。
【技法点拨】第一步,明确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即用一两个词准确地指出诗歌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第二步,阐述诗歌中表现手法的运用,即结合相关语句阐释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第三步,分析诗歌中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分析此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有时,可以把第二步和第三步糅合在一起。
如上题。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1.联想。
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典型。
2.想象。
人们在已有的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3.衬托。
以乙衬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如第1题的第二首就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4.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5.象征。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6.抑扬。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褒扬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两种。
7.动静结合。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二者相互映衬,形成一种情趣。
8.正侧结合。
对描写对象进行直接描写的是正面描写。
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一般情况下,作者会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起来运用。
考向四谋篇布局例1.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天香引•西湖感旧汤式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
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①,暮也干戈。
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春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
光景蹉跎,人物消磨。
昔日西湖,今日南柯。
【注】①干戈:元顺帝至正十六年,张士诚占领杭州,和朱元璋领导的反元军形成对立之局。
至正二十五年,张士诚失败,朱元璋胜利,杭州陷于战乱之中达十年之久。
有人评价这首元曲在谋篇布局方面极具特色,请结合整首曲子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谋篇布局的技巧。
首先,在结构方面,诗歌开篇从问昔日西湖起笔,以昔日西湖成为今日南柯一梦的现实收束全篇,前后照应;其次,在内容方面,整首曲子巧妙地把今日西湖与昔日西湖对照来写,突出了杭州昔盛今衰的情景,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和伤时忧世之情。
【答案】一是首尾照应,诗歌开篇从问昔日西湖起笔,以昔日西湖成为今日南柯一梦的现实收束全篇,前后照应;二是巧用对比,通过昔日杭州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对比,描写了战乱导致杭州西湖的剧变,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和伤时忧世之情,含蓄地反映了作者渴望和平、厌恶战争的情感。
【技法点拨】谋篇布局的常见类型1.开门见山。
开端即直截了当地切入本题,不拐弯抹角。
2.卒章显志。
在诗歌结尾处,才点明中心主题。
也叫“篇末点题”。
3.承上启下。
在描写、叙述的过程中,承接上面的,同时又引起下面的。
如上题中的“春半如秋意转迷”一句。
4.情景分写。
情与景分别咏写,贵在层次分明,层层递进。
如杜甫的《登高》,该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
5.情景合写。
即情景交融,或景中含情,或情中有景。
如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该诗前两联可谓景中含情,后两联可谓情中有景。
6.小中见大。
即通过描写小事物,写出大境界,表现大主题。
7.画龙点睛。
即在文章关键处加上一两句精辟的话,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
8.起承转合。
所谓“起”即开头,“承”即紧承上文,“转”即意思的转折,“合”即全文的结束。
误区警示1.不明概念内涵,把诗歌谋篇布局与表现手法等同起来。
如第2题,有的考生在分析最后一句在谋篇布局方面的特色时,从“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的角度入手,而没有理解最后一句其实就是诗歌的主旨句,因而不知道是卒章显志,这就是没有明确表现手法与谋篇布局的概念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