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布点优化

合集下载

空气站点整改方案

空气站点整改方案

空气站点整改方案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空气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监测和改善空气质量,各地设立了很多空气站点,但是仍然存在站点设置不当、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影响了监测效果和数据的可信度。

目的本文旨在提出空气站点整改方案,对于空气站点的设置、监测、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空气质量监测的精度和效率。

方案1. 空气站点设置1.1 站点选择优化在选择空气站点时应该考虑到以下因素:•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城市的地理环境、气象条件、工业结构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站点分布方案;•保证代表性:选址应当考虑到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选择污染程度较高或较典型的区域以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避开干扰:应将监测点远离车流、工业集中区等可能引起干扰的地点,降低监测结果的误差。

1.2 环境准备优化为了保证空气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优化空气站点的环境准备:•对空气监测仪器进行定时校准、维护和更换;•对空气站点周围环境进行清理、整治和修缮,确保周边环境符合监测数据要求;•安装环境监测系统,定期检查空气站点的周边环境和人为污染源,并做好修复工作。

2. 空气站点监测2.1 监测方式优化为了改善空气站点的监测方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引入先进的感应器和检测设备,提高监测精度和稳定性;•增加监测项目,对空气中的多种污染物进行监测,从而全面了解监测区域的空气质量;•增加监测频率,根据污染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监测频次。

2.2 数据处理优化为了优化数据处理,我们应该:•定期对监测结果进行发布和分析,提高监测数据的利用率;•建立科学和完善的数据报告和统计排名机制,对污染情况进行评估和汇总;•利用数据分析工具,通过数据分析和建模对监测数据进行预测和预警,帮助政府和民众做好空气污染应对措施。

结论针对空气站点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空气站点整改方案。

通过优化空气站点的设置和监测方式,以及加强数据处理和管理,可以提高空气质量监测的效率和精度,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优化调整

浅谈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优化调整

浅谈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优化调整作者:方渊张涛曲训帅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35期摘要:空气质量常规监测不仅有利于社会、文化以及环境协调发展,而且还有助于建设宜居城市,同时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针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的发展状况,笔者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旨在寻求一种能优化和调整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的方案,使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工作得以有效开展,从而更好地为城市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各项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切实保障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城市环境;空气检测;监测点位前言: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和关注环境空气质量问题。

为此,环保部门已经着手开展空气质量检测工作,旨在为了有效解决城市空气质量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了现阶段我国城市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旨在寻求出科学合理的优化调整方案。

1.监测点增设或更改的范围1.1由于城区面积不断向外扩张或者行政区划发生变化,造成现有的监测点位不能全面、真实地反馈出城市空气质量情况,因此,需要额外增加监测点位;1.2如今。

市区建筑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造成了现有监测点的采样空间减少,而且还造成采样高度提升达不到监测技术规范的问题,环境监测部门必须予以纠正。

此外在原来的位置上很难校正,可以通过将监测点位就近转移来有效解决,此外,移动直线距离控制在500米范围内;1.3现有清洁控制点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失去清洁控制点的功能的,必须分别设立清洁对照点。

除此之外,不得对现有监测点进行调整或变更。

1.4技术要求监测点位的增加或变更需要严格参照监测技术规范执行,同时进行对比试验和充分的技术论证。

其中,布点优化论证环节显得尤为关键。

新增设的监测仪器应与原系统兼容,并与现有监测手段相媲美。

点位变动的技术需要由中国环境监测站另行提出。

监测场地变更的技术方案由城市环境监测站承担,并报上级环境监测站进行审查。

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要点

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要点

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要点摘要:一直以来,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都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

监测点的布设关系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直接影响到了监测的准确性。

可见,在污染治理工作中,环境保护监测工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保证监测效果,我们应该科学布设监测点,这样才能明确城市的污染情况,为治理空气污染提供依据。

本文从不同角度针对布设空气污染的相关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空气污染;监测点;环保监测;布设大气污染监测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监测结果,比如风向和风屏。

在具体检测过程中,我们一般会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在污染源下风险进行污染监测,但是实际上,纵然是在下风险进行监测,获得的结果也不能确保其准确性。

因此,在布设监测点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监测方案,并且在工作中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最终才能获得理想的监测效果。

1.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的基本原则在布设监测点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情况进行分级,将其分成相应等级后,再对监测点进行规划、布置;其次,在官渡管理工作中,要对下方向进行重点监管,该环节中需要重点对采样点分布情况进行关注,必须确保集中化,同时还要注意,尽量先泽风险小的设施进行采样点布设,为上风向采样数据提供依据;第三,根据人口密度不同,结合相应情况增加或者减少采样点的布设点;第四,尽量选择开阔一些的地方设置采样点,其周围不可进行大规模绿化、植树等情况;第五,在设置采样点时,要对规模大小进行分析、统计,并且明确相关设计标准,这样才能确保数据的指导性意义。

在1.5~2m处设置采样口,如果需要分析大气污染对植物、器物造成的影响,则需要尽可能的接近植物、器物的高度。

在布设采样点时,如果需要设置在特殊地区,应该注意与该地区的污染情况结合起来,并在其基础上适当调整相关指标。

2.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的有关问题2.1监测目的纵观整个空气污染监测体系,不管城市还是乡村,其监测工作都与污染问题直接相关。

大气环境监测布点的有效方法

大气环境监测布点的有效方法

我国十四个五年规划提出,要持续推进环保工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大气环境治理是重要内容,而要想做好大气环境治理,就必须科学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工作。

下面结合实际,主要就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布点问题做具体分析。

一、大气环境监测点布设原则为保证大气环境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全面性,在进行布点时要严格遵循各项原则,按照相关要求规范布点,从而保证最终的监测结果能客观反映出监测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

具体来说,在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布点工作时,应当遵循可比性、代表性、整体性以及目的性、层次性与前瞻性、稳定性等原则。

在布设点位时,要使监测数据能进行空间上的对比,对同类型的监测点,布设时要将其置于相似或相同条件下,从而使最终的监测结果更为准确与合理。

在布点时,要从监测区域内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等需求出发,确保最终的监测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

除此之外,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布点工作时,要对监测区域以及整个城市的环境状况、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口分布、工业布局、气象特征、功能区划分、大气污染来源等各因素做综合分析。

从全局、整体的角度出发,有机协调、统筹兼顾,确保最终监测结果全面、真实、精准、合理。

布点时要按照具体的监测目的与目标进行,并且在监测点的位置确定后就不应随意变更,要保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时间上的连续性与空间上的可比性。

二、大气环境监测点布设要求在进行大气环境监测点布设时,要保证各监测点能满足不同的监测要求。

具体如,如果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主要是针对已建成的城区开展,那么监测点要布设在城区内,点与点之间的位置关系、距离关系要合理,监测点在空间分布上不能出现不均衡的情况。

利用模拟法对城市建成区各污染物浓度的总体平均值进行计算时,该数值要能代表城市建成区所有网格的污染物浓度计算得到的总体平均值,且同一时期内,两者的相对误差不能超过10%。

对于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区域点、背景点,在布设时要严格控制点与主要大气污染源以及建成区之间的距离,两者不能相距过近。

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

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

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就以雾霾为例,对人们的日常出行和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还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为做好环境治理工作,各个地区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控制污染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基于此,本文以空气污染监测点布置原则为着手点,分析空气污染监测点布置的方法,继而给出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要点,最终总结提高污染监测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环境保护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有效落實环保监测工作,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污染的变化情况,从而快速有效地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污染的影响。

其中在空气污染的防治过程中,监测点的布设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对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将会产生直接影响。

由于不同的区域污染情况存在差异,因此监测点的布设应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工作的科学水平。

1 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原则作为环境治理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污染监测点的布设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划分污染程度、充分考虑地理位置、充分结合人口密度以及避开绿色植被等方面。

1.1 划分污染程度在进行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之前,需要对当地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解,按照相关的标准对空气的污染程度进行划分,具体可以分为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以及重度污染三个等级。

不同的等级监测点的布设数量和覆盖情况有所差异。

其中,重度污染的区域布设点是需要重点考虑分析的内容。

1.2 充分考虑地理位置地理因素对监测点监测质量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地理因素在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中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工作人员在进行监测点布设时,应该充分考虑区域条件以及风向,并结合风向的具体位置布设空气监测点的数量以及相应的类型。

由于上风和下风位置的差异性,也会导致监测点以及位置分布的差异,因此合理控制地理位置因素的影响,也是保证最终获取数据真实性的有效保障。

1.3 结合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空气污染监测点布设的重点考虑因素,具体可以根据人口密度的差异对采样点的数量进行适当的删减调整。

淮北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优化布点研究

淮北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优化布点研究
T eSu y o a h t d n Op m n dsrb t n o o l r p t fE vr n n a i a e t i i u o fM n t mg S o so n io me t l r i Hu i i t 看出, 除由于施工等因素
影 响 , 监测 站 19 和 19 的相对偏 差外 > 致使 97年 98年 l%外 , 余 各 测 点 和 年 度 相 对 偏 差 均 <1%。但 0 其 0 是 , 站和气象局 两测 点模 拟实测值 与实测 值 的相 监测 关系数 均 较低 , 示 由于本 地 区 T P浓 度 受 自然 环 显 S 境 、 条件和 域外本底 浓度 影响 较大 , 气象 其相 关性 较 差 。但 是其 四个测点 三年数据的整体 相关性仍 较高 , 相关 系数 r .7lr r 儿, 非常显著 意义。 =097 ,)o "故有
与 自由度、 置信度相应的偏离值。t . ; =1 6 9
8 所要 求 的平均 污染 水 平 的最 少 偏 差 取 a 一

2 布点 的范 围和测点 数 目 在 淮北市 环 境 空气 质 量 监 测优 化 布点 研 究 中 , 采用 10 0 0mX1 0m的网格对该 地区 的 24b 范 0 0 0 围 内的环境空 气质 量进 行模 拟计 算 , 对其 中覆 盖 再
得各污染因子 的 日 平均浓度值代人以上公式, 计算 M值 ,0 为 29 .、S s2 .~32TP为 14 . 间。取 M .~26之
为整数 , 到 淮 北市 北 部 城 区 S ,和 TP的最 少监 得 O S 测点数均 为 3 。 另外 , 根据 国家 《 国家监 测技 术规 范》 大 气和废 【 气部分 ) 定 ,0万 以下 人 口的城 市应布设 3 规 5 个监测 点。因此 , 市北 部城 区拟 布 设 3个 环 境 空气 质量 我 监测点 , 另设一 个清 洁对 照点 。 3 模拟 项 目及结 果 根 据我市 环境空 气质 量污染 主要 以煤烟 型为 主 的污染 特征 ,主要模 拟 S , TP浓度 分布情 况。 O 和 S 我们 对 淮 北 市 19 97~19 99年三 年 环 境 空 气 中 和 TP的年 平 均 浓 度 、 季 平均 浓度 分 布情 况 S 冬 进行 了模 拟计算 , 19 平 均浓 度计 算 结果 见表 其 99年

关于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优化调整工作应注意事项的探讨

关于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优化调整工作应注意事项的探讨
关于城 市环境 空气 监测点位优化调整 工作应 注意事项 的探讨
吴i 工洲 ( 修武县环境保护局)
摘 要 : 合工 作 中 的实 例 , 空 气 自动 监 测点 位 增 设 和 调 整 工 作 中 , 测 距 离调 整 , 免 监 测 数据 最 终 不 合 格 。 例如 , 市 拟选 的一 调 查 监 测 结 就 监 避 本 仪 器 的选 取 、 备 和 维 护 等 问题 以 及 拟选 点位 时 需要 注 意 的环 小 楼 上 , 围 地 势 平坦 , 测环 境 良好 。 可 就在 准 周 监 析 和探 讨 。 监 测过 程 中 , 紧邻 点位 的一 个 d ̄f \i ,练场 被 租 借 给 了汽校 , 即 汽 车扬 J 随 关键词 : 空气 自动 监 测 点位 优 化 探 讨 尘 和尾 气污 染在 后 半 段 的 监 测数 据 上 就 反 映 出来 ,最 终 该 点 没 有 能
几年 来 , 着 我 国 经 济 的 高 速 发 展 、 市 建 设 规 模 的不 断扩 大 、 随 城 城 市 功 能 区和 产 业 结 构 布 局 的 不 断优 化 、调 整 ,许 多 城市 在 城 市 环
通 过相 对平 均 偏 差 检 验 。
23 不可过分拘泥于监 测点位高度 3到 1 . 5米的要求。《 环境 空
境 、 市 建 成 区规 模 和 人 口数 量 、 城 分布 等 方 面 都 有 了很 大 变化 , 有 气 质 量 监 测规 范 ( 行 )要 求 “ 原 试 》 自动监 测 采 样 口或 监测 光 束 离 地面 的 的城 市环 境 空气 监 测 点 位 都 呈 现 出 数量 上 的不 足 或 者 空 间 分布 上 的 高 度 应 在 3 1 5米 范 围 内 ” 采 样 口周 围 不 能 有 阻 碍 环 境 空 气 流 通 “ 不 科 学 , 能 继 续 满 足 城市 环 境 空 气 监 测 的 技术 要 求 , 而面 l 不 的高 大 建 筑物 、 木 或其 他 障碍 物 ” 实际 上 如 今在 某 些城 区 要 找 到 不 从 临着 树 而 断 增 设 或调 整 等优 化 的需 要 。 者 结 合 优 化 布 点 实 际经 验 , 大气 监 完 全 符 合 这样 的点 位 很 困 难 。 尤 其是 在 新 建 区 域 某 些地 市 甚 至 规定 笔 就 测 点 位优 化工 作 中可 能 出现 的 问题 以及 需要 注 意 的方 面 提 出 以下 建 低 于 X层 楼 禁 建 , 尔 有 高度 符 合 的 , 被 夹 在 高 楼 之 间 , 点 十 分 偶 又 选 议, 以供 探 讨 。 困难 。 到 这种 情 况 , 者 建 议 , 必过 分 拘 泥于 高度 要 求 , 为该 高 碰 笔 不 因 1 监 测 仪 器 的选 择 、 准 和维 护 校 度 本 身 是 一 个原 则 上 的要 求 , 实际 的执 行 中 , 要 充 分 考虑 下 垫 面 在 还 11 仪 器 的选 择 :为 了达 到 不 同点 位 间 监测 数 据 具 有较 好 的可 类型 、 . 平均 高度 、 区地 貌 等 因素 , 以在 新 区 高楼 林 立 , 体 下 垫 面 全 所 整 比性 ,应尽 量 使用 同一 生 产 厂 家和 型号 的监 测 仪 器 ,尽 量减 少 同步 平 均 高 度 被 拾 高 的情 况下 , 以考 虑 适 当提 高 监 测高 度 。 同 时考 虑 可 但 监 测 过 程 中 由 仪器 差 别 引起 的 系 统 误 差 ; 当有 几种 仪器 可 选 时 , 要 还 到 污 染 物 垂 直 分布 特 征 和 人 群 活 动 范 围 ,也 建 议 采 样 高 度不 要 超 出 尽 可 能 选 择在 日常监 测 使 用 过 程 中 表 现稳 定 、性 能指 标较 好 的 仪器 2 5米 。 系列 。 24 优 化 点位 的确 定 一 方 面 要着 眼于 城 市 长期 发 展 , 筹 兼顾 ; . 统 12 仪器 检 查 和 校 准 :为 了确 保监 测 结 果具 有 良 好 的 准确 性和 . 另 一 方面 又 要 充 分 考 虑空 气 监 测 对 区 域环 境 相 对 稳 定 的 要 求。 这 种 可靠 性 , 仪器 、 附件 、 接 件 在使 用前 的校 准 和 检查 非 常 重要 。 连 要严 格 情 况 多见 于 城 市 新 区 点位 增 设 。 由 于 新 区 的发 展 , 市 面 积 扩 大 、 城 城 按 照《 环境空气质 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要求 , 制定质量控制措 施和 市 布 局 改变 , 有监 测 点 位 不 再代 表 整 个 城 区环 境 , 要 新增 或调 整 原 需 实施 方案 , 格 校 准 和 质 控 程序 , 面 细 致 的检 查 各项 指 标 是 否 在 仪 点位 的 时候 , 方面 要 考 虑 到 新 区 未来 的发 展 方 向和 规 模 , 时还 要 严 全 一 同 器 规 定 范 围 , 除 隐 患 , 仪 器 状 态 调 整到 最 佳 , 议 经 1至 2天 试 考虑 城 市 建 成 区 的建 设进 度 , 排 把 建 以及 周 边 环 境 是 否相 对 稳 定 。 两者 相 结 运 行 , 认合 格 后 , 用 于 优 化 布 点 监 测 。 整 个优 化监 测过 程 中 , 确 再 在 要 合 , 要 求 新 区拟 选 点 位 时 , 是 尽 可 能 的在 位 于 新 区规 划范 围 的 中 就 一 严 格 执 行 环境 监测 质 量 保 证 和 质 量 控 制 措施 ,进 行 必 要 的 期 间核 查 间 区域 , 不是 实际 建 成 范 围 的 中 间区 域 : 而 二是 点 位 周 围至 少 为一 块 和 仪 器 性 能 审核 , 时 发 现 问题 , 时 进 行 改进 。 随 随 约 4平 方 公 里 以 上 的建 成 区 , 周 边 环 境 基 本 稳 定 , 者 其 主 导 风 且 或 13 仪器 备 品、 机 和 易损 件 的 准 备 。 通 过 仪 器 准 备 、 准 等工 向上 的 区域 环 境 , 较 长 时 期 内 能够 保 持 相 对稳 定 。 . 备 校 在 作 , 仪器 的使 用 有 了很 大 的 保 障 , 考 虑 到 长 时 间 的运 转 下还 是 可 使 但 25 环 境 空气 点 位 优 化 监 测 要尽 可 能 与其 他 环 境 空 气 监 测 工 作 . 能 出现 的 问题 , 行 适 量 的 备机 、 材和 易损 件 的准 备 , 必不 可 少 。 进 耗 也 结 合起 来 , 高数 据 利 用 率 , 免 相 似 监 测 工作 的重 复 。 点位 优 化 监 提 避

对惠东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优化布点的研究

对惠东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优化布点的研究

一 概述监测点位的布设是否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其中最根本的则是代表性。

为了使惠东城区大气监测点位布设既科学,又合理,能真正反映出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在惠东城区范围内开展了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研究工作,力求用最少的投资,设置最少的监测点位来反映城区内各污染物的污染状况,变化规律和污染趋势,以达到相关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优化布点点位认证验收标准具体要求。

二 优化布点研究内容(一) 优化布点的原则1、优选出的点位必须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优选点中要含有污染适度较轻点和重点,能真正反映出建成区范围内的大气环境污染水平、规律及变化趋势,污染物的污染特征。

2、优选出的点位必须满足组区均值误差绝对值小于10%;组区第30、50、80、90百分位数值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小于15%以及组区各污染物总体相关系数必须满足大于α=0.05水平点的相关系数临界值(R0.05=0.4438)等大气优化布点验收的必要条件。

3、优选出的点位区域分布要尽可能均匀,点位的覆盖面要大,同时综合考虑污染分布、气象特征等因素。

4、优选的点位具有可操作性。

(含交通、电源等)5、优选点的地形条件必须满足大气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二) 优化布点的方法1、技术路线根据统计数学抽样误差理论证明,采用几何图形均匀布点法,在相同的采样精度下,获取的某一环境污染因子的均值与区域内的总体均值(即真实)之间的误差最小,按照有关要求,结合近几年来城区的发展变化和今后的规划,采用网格实测法。

优化布点技术路线图(略)。

2、网格设计根据惠东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惠东城区建成区面积共13.7平方公里,采用1.3×1.3平方公里的网格密度均匀划格,将山地、湖面、河面、空地占据一半以上的网格删除,筛选其中八个网格在网格中心布设测点进行实测,分别为1#高级中学、2#大岭派出所、3#大岭中学、4#象山、5#县政府、6#自来水公司、7#南湖公园、8#职业中学(以下用编号代表点位)。

大气环境监测布点及优化分析

大气环境监测布点及优化分析

引言大气环境监测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对特定区域内的悬浮颗粒物、降尘、硫化物、氮氧话务以及分子污染物等进行监测,实时掌握区域内大气环境状况。

为提高大气环境监测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既需要确定环境监测项目,也需要做好大气采样点位的布设、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其中,采样点位的布设是大气环境监测的基础和关键,对大气环境监测“五性”起到十分着重要的作用。

1大气环境监测布点原则1.1全面性大气环境监测要结合被监测区域的污染程度,从高、中、低等各个污染程度区域选择一定数量的监测点位,也要在人流量大、工业集中区和污染物排放多的重点监测区域增设相应点位,确保监测数据的完整性。

1.2代表性大气环境监测点位的代表性是指监测点位布设后所采集的监测数据要能够较为客观、准确地反映大气污染及变化情况。

如避开局部污染源等,区域下风向增设相应数量点位,上风口减少点位布设。

1.3可比性大气环境监测点位的布设要使得后期采样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即,大气监测点位布设确定后应保持一致和稳定,不能随意更改,这样就能够保证后期获取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

1.4合理性大气环境监测点位的布设要满足其合理性要求,即大气环境监测应根据不同要求合理选择点位的数量和高度,以满足监测的实际要求。

如研究大气污染环境影响监测采样点位一般应设置在1.5-2.0m范围内确定采样点的高度,这样的高度切好与人体高度保持相对一致。

2大气环境监测布点方法大气环境监测布点能够客观展现评价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依据全面、代表、可比及合理原则,根据监测目标的变化以及污染物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监测布点方法确定点位和数量。

2.1同心圆布点法即,先确定被监测区域的污染中心,并根据该中心画若干个不同半径的同心圆,以该圆心向不同角度放射线,最后将放射线与圆周之间的焦点作为大气环境监测布设的点位。

同心圆布点法常用于区域规模大的大气环境监测、区域内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均匀的环境监测,以及区域内由多个污染源形成的污染群等点位布设效果较好。

杭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优化调整

杭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优化调整

环境科学杭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优化调整陈 露,戴 昕,罗 涛(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2)摘要: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设置的科学性、准确性关系到所反映的空气质量的真实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原有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已无法完全满足当前形势下管理工作需要。

本文研究了杭州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优化调整方案,以建立适应生态环境建设新要求的环境空气监测网络,进一步了解杭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更加科学地指导大气环境管理工作。

关键词:空气质量;监测点位;优化调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是大气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之一,能客观反映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

监测点位布设的合理性对环境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1]。

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测点位所获取的监测数据能真实反映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于城市行政区划变动、建筑发生较大变化等原因,杭州市原有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点位已不能完全满足管理需求。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有必要对杭州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进行优化调整,以期提供更具代表性、可靠性、完整性、科学性的监测数据,为大气环境管理提供支撑。

1 监测点位功能分类 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中,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分为以下5类[2]: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区域点、环境空气质量背景点、污染监控点和路边交通点。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用于监测和评价城市空气质量整体状况和变化趋势,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区域点用于监测和评价区域空气质量状况及掌握污染物区域传输影响,环境空气质量背景点用于监测大区域范围的空气质量本底水平,污染控制点用于监测污染源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路边交通点用于监测交通污染源对于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以空气质量评价点为主,兼顾城市对照点和污染监控点[3]。

本文涉及优化调整的杭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主要为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点。

广安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与优化布点监测

广安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与优化布点监测
维普资讯

5 一 6
四川 环 境 2 0 0 2年第 2 卷 第 3期 l
广 安 市 大 气 环 境 质 量 现 状 评 价 与 优 化 布 点 监 测
罗龙 胜 熊 维 川 , 黎 红 邓 刚 彭 良 燕 , , ,
( .四川 省邻 水县 环境 监 测站 ,四川 1 邻水 6 8 0 ;2 3 5 0 .广 安 市环 保局 ,四川 广安 68 0 ) 3 0 0
20 0 1年 1 1月 广 安 市 环 保 局 组 织 开 展 了 广 安 市 城 区 大
故居 附近 的佛手 山设一 清洁对 照点 。点位 的具 体位置 、
编号参 见下 图。
1 3 监 测 项 目与 分 析 方 法 .
气环境质量 现状评 价与优化布点 的监 测工作 。
1 监 测 方 案
摘 要 :采 用 网格 布 点法对 广安 市城 区大 气环境 质 量进 行 了第一 次 普 查 监 测 ,利 用模 糊 综合 评 判 法 做 出 简 易的现 状 评 价 ,并评
选 出 了一 组 优 化 点 位 作 为 日后 大 气 自动 化 监 测 点 位 。


词 :大 气环境 ;现状 评 价 ;优 化 布点 ;监 测
jd e n og t o mper ut, dweh v u dag o t f ntr on eewecnd rh eerh h a u g me t e mes l l a aef n ods t s i s e sn o e o mo i i p it wh of te rsac e i teme— on g s r a u r s n
广 安 位 于 四川 盆 地 东 部 的华 蓥 山 中段 西 侧 的 渠 江 河 畔 , 中 国 当代 改 革 总 设 计 师 邓 小平 同 志 的 故 乡 , 是 19 9 3年 7月 成 立 广 安 地 区 ,9 8年 底 撤 地 建 市 。八 年 19

浅谈县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的调整

浅谈县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的调整
符合《 环境空气监测规范》 规定 的条件。 备选点位与现点位是否属 于同一功能区 , 两个点位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否小于 1 0 能否 0m; 0 客观反映一定空问范 围内的环境空气污染水平和变化规律 ; 两个 点位设置条件是 否一致 , 获取 的数据是否具有可比性 。 验证备选点位与现点位的可 比性。 开展备选点位 与现点位主 要污染物浓度 同步监测 ,并取得不少于 1 个有效 日均值 。按照 5 《 环境空气监测规范》 中监测点位调整 的具体要求 : 变更后的监测 点位与原监测点位平均浓度偏差应小 于 1%。为了使 两点位之 5 间监测数据具有较好的可 比性 , 应尽量使用 同一生产厂家和型号 的监测仪器 ,以减少 同步监测过 程中 由仪器差别引起 的系统 误 差。 在整个对 比监测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 控 制措施 , 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 () 3 聘请相关专家 开展点位调整技术报告 的论 证 , 由本地 环 保 主管部门向上级环保主管部 门及 技术部 门提交点位 的变更 申 请。
科 学之友
Fed fc ne m t r rn ic a u i oS e A e s
21年0月 00 7
浅谈县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自动监测点位的调整
王 晓 霞
(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环境监测站 ,山西 晋中 000) 3 6 0
摘 要 :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 市化进程的加快, 一些县级城市原有的监测点位 已不能 满足城 市环 境 空气质 量监 测的技 术要 求 ,但 碍 于技 术 水平所 限,对 如何调 整 点位 感到 无所 适 从,文章依据相关规定,根据 自己的工作经验分别从点位调整的原则、前期准备、具体实施 等 阶段 对县 级城 市进 行环境 空气 自 动监 测 的点位 调整提 出 了 自己的一 些心得 。

试析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优化调整工作(一)

试析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优化调整工作(一)

试析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优化调整工作(一)【论文关键词】空气;自动;监测;点位;优化;探讨【论文摘要】结合工作中的实例,就空气自动监测点位增设和调整工作中,监测仪器的选取、准备和维护等问题以及拟选点位时需要注意的环境要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和产业结构布局的不断优化、调整,许多城市在城市环境、城市建成区规模和人口数量、分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原有的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都呈现出数量上的不足或者空间分布上的不科学,不能继续满足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的技术要求,从而面临着不断增设或调整等优化的需要。

笔者结合优化布点实际经验,就大气监测点位优化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提出以下建议,以供探讨。

一、监测仪器的选择、校准和维护按照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和各省有关环境空气监测点位设置管理规定的要求,城市环境空气点位的增设和调整,需要按照一定的布点方法,在覆盖全区的现有监测点位和几个备选监测点(根据增设或调整需要)进行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同步监测,要求监测时间约为15日,鉴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个别点位数据不完整等原因,整个监测时间往往会超过15日,达到20日左右。

这样,就对监测人员和监测仪器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笔者建议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仪器的选择:为了使不同点位间监测数据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应尽量使用同一生产厂家和型号的监测仪器,尽量减少同步监测过程中由仪器差别引起的系统误差;当有几种仪器可选时,还要尽可能选择在日常监测使用过程中表现稳定、性能指标较好的仪器系列。

2、仪器检查和校准:为了确保监测结果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仪器、附件、连接件在使用前的校准和检查非常重要。

要严格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和实施方案,严格校准和质控程序,全面细致的检查各项指标是否在仪器规定范围,排除隐患,把仪器状态调整到最佳,建议经1至2天试运行,确认合格后,再用于优化布点监测。

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优化设计

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优化设计

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优化设计一、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概述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是一套用于实时监测和评估城市空气质量的系统。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空气质量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空气质量监测网络通过收集和分析空气中的污染物数据,为政府决策、环境管理和公众健康提供重要信息。

1.1 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重要性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对于保障市民健康、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实时反映空气质量状况,还可以为政府制定环保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2 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组成一个完善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通常包括多个监测站点、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数据处理和分析中心以及信息发布平台。

二、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现状分析当前,许多城市已经建立了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2.1 监测站点布局不合理部分城市的监测站点布局不够合理,导致监测数据无法全面反映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例如,一些站点可能过于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而忽视了郊区和工业区。

2.2 数据采集和传输技术落后一些监测站点使用的设备和技术较为陈旧,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不高,数据传输也存在延迟问题。

2.3 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不足部分监测网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有限,无法充分利用收集到的大量数据,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2.4 信息发布和公众参与度不高空气质量信息的发布不够及时和透明,公众对空气质量监测的了解和参与度不高,影响了监测网络的社会影响力。

三、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优化设计针对现有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优化设计方案,以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效率和效果。

3.1 优化监测站点布局根据城市的地理、气候、人口分布和工业布局等特点,合理规划监测站点的分布。

确保监测站点能够覆盖城市的主要区域,包括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和交通干线等。

3.2 更新数据采集和传输技术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空气质量监测布点优化简述

空气质量监测布点优化简述

2监测 点位 的设 立和 优化 方 法
的影 响 , 从 而满足 了点位数 理分析 的要求 ; ( 2 ) 对于不 断扩 大 的 2 . 1监测点位的确定 城市 发展区域 , 在新建 区域 与现有监测 点位距离较 远 、 受 流动源 监 测 点 位 的优化 是 建立 在 满足 监测 点 位确 立基 本 条件 的 影响较 大时 ,已有 的监测点位所 测得得数据 难以代表整个 城市 基础上 。确立 城市 空气 环境 质量 监测 点位 应满 足 : ( 1 ) 在 拟 设 区域 的 大 气 污 染 状 况 时 , 可 以通过建立 污染扩散模式 , 预测 区 内 立 的监测 点位 5 0 m范 围 内 , 不能靠 近 炉 、 窑 以 及 锅 炉 烟 囱 等 明 点 位 的 污 染 浓 度 ,再 结 合 现 成 已有 的监 测 点 位 提 供 的 历 史 数 据 显 的污染 源 ; ( 2)在拟 设立 的监 测点 位处 采取 间 断性 监测 , 以 进行数 理分析 , 可以较为全 面 的反 映城 市空气质量状 况 , 既可 以
点. 通 过 以有 限的 监 测 布 点 获 得 更 为 科 学 可 靠 的 空 气质 量
信 息具 有 积 极 意 义。 本 文从 优 化 点位 的 原 则 出发 , 就 城 市
位 的射线和若 干个不 同半径 的同心 圆 , 同心圆圆周与射线的交点 即为监测点 。同心圆多方位布点法 主要适用于孤立源所在地风 向
科 技 论 文 与 案 例 交 流
空气 质量监测布 点优 化简述
( 1 东 台市核辐射安全和同体废物监管 中心 孙伟毅 t 刘济欣 胡安宏 江苏盐城 2 2 4 2 0 0 2江苏省东 台市环境监测站 江苏盐城 2 2 4 2 0 0 )

大气环境监测布点方法及优化措施

大气环境监测布点方法及优化措施
1大气环境监测概念以及布点原则
1.1概念
大气环境监测即对大气中环境污染物进行监测,需要观察和分析污染物种类与浓度,对污染物的动态变化进行掌握。监测对象包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多种污染物,也包含颗粒状污染物,如粉尘、PM2.5等。通过布点、采样和监测分析,则能实现环境质量监测。
1.2布点采样原则
2.2网格布点法
2.2网格布点法
这种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地面划分成若干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条直线的交点处或方格中心。每个方格为正方形,可从地图上均匀描绘,方格实地面积视所测区域大小、污染源强度、人口分布、监测目的和监测力量而定,一般是1~9km2布一个点。若主导风向明确,下风向设点应多一些,一般约占采样点总数的60%。这种布点方法适用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结语
大气环境的安全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大气环境监测点位的布设对于后期监测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选择合适的大气监测布点可以及时掌握大气污染情况及污染物变化规律,采用适宜的监测方法,并不断优化监测措施。切实提高监测布点的科学合理性,有效提高监测效率,为环境保护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3监测点设置高度位置的优化
监测点高度设置,是关系到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合理的高度是优化布点方法的主要措施。为了增强监测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与代表性,应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通过科学计算确定监测点实际高度。在确定监测点高度时,要对污染源和研究对象加以重点关注。根据相关标准与要求,合理控制监测点与污染源高度差,对多种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确保监测点布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在确定实际高度时,还应该对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明确周围环境受到监测高度的影响效果,促进监测质量的提升。

大气环境监测布点方法及优化分析

大气环境监测布点方法及优化分析

1.3 合理性原则所谓的大气环境监测布点,是为了进行大气环境污染程度数据的获取。

该数据的获取,不单单是为了对下一步的工业生产布局与发展规划进行纲领性的指导,也是为了对现阶段大气污染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程度进行一个较为精确的分析与研究。

在进行相关大气环境污染的监测点分布时,要遵循合理性原则来进行布点。

所谓的合理性原则指的是相关监测点的分布,应当要考虑到人体的实际身高,然后在过高的地方进行大气环境的监测布点,其所测得的数据结果与实际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有较大出入的。

因此合理性原则也是进行大气环境监测布点的过程中务必要遵循的有关原则之一。

1.4 可比性原则这里所谓的可比性原则,指的是同一区域内不同分布点的数据对比。

从相关的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相关区域内可能出现的最优质空气质量以及最恶劣空气质量。

这对进行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优化,以及城市工业生产模式的调整都是能够起到正面影响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不同区域内的空气样本收集与制备的过程中,应当使用控制变量的原则来对目标对比点的空气质量进行分析与比较。

倘若两个地点的空气质量不是在同一条件下来进行分析与对比的,那么相关对比数据也就没有进行讨论的意义。

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对比性原则也是进行大气环境监测布点的重要原则之一,如果不遵循这一原则,那么对有关数据的探讨与分析就没有科学依据。

2 相关优化措施分析想要使得未来的大气环境监测布点能够变得更加科学合理,获得的数据更加精准完善,就应当针对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大气环境监测布点的进一步优化。

下文将对有关方法与措施进行研究与分析。

2. 1 使用网络布点法所谓的网络布点法,用构建网络的方式,将所有目标监测区域至于网络构建的模式下,然后将处在焦点位置的区域设置为监测点。

使用这种方式来进行监测点的设置,监测点之间的距离相等,所有目标监测区域内的监测点密集程度相等。

使用该方式来进行大气环境的监测布点,不仅可以使得该区域内重度污染部分在监测过程中表露无遗,各监测点还互为邻近监测点的刻度地标,能够清晰的显现出有关污染物的扩散趋势以及0 引言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大气环境的监测布点,不仅能够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获知当前阶段的大气环境污染状况,还能够从环境保护层面对工业生产发展模式进行较为先进的理论指导。

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布局优化方案制定

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布局优化方案制定

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布局优化方案制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的发展,空气质量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实时监测和评估空气质量,许多地方政府和环保机构建立了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布设不合理、数据传输和处理困难等,监测网络的效率和可靠性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制定优化方案对于提高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运行效率和数据精确性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们应该对现有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进行评估,以确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对于各区域的监测点位置和数量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其布局合理性和监测范围的覆盖情况。

同时,还需要考虑监测站点之间的空间分布均衡性,以充分反映不同地理和人口密集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

通过该评估,可以为制定优化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指导。

其次,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监测网络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

其中,引入互联网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是非常有价值的。

通过增加互联网接入,可以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上传和共享,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同时,通过使用更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可以提高监测仪器的精确度和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使得监测结果更具有可参考性和可靠性。

另外,为了优化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我们还应该关注监测仪器的维护和校准。

监测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监测数据的精确性和可比性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仪器维护体系和校准机制,确保监测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还应定期进行仪器的维修和更换,以保证监测网络的持续运行和数据稳定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提高公众对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通过开展公众教育活动和宣传,可以增加公众对空气质量问题的关注,并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同时,还应提供监测数据的可视化平台,让公众能够直观地了解和查询当地的空气质量状况。

通过加强公众参与,可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治理空气质量的良好氛围。

最后,为了确保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效果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估和改进机制。

试论大气环境监测点位及优化调整方式

试论大气环境监测点位及优化调整方式

试论大气环境监测点位及优化调整方式城市的发展脚步不断加快,各个行业都实现了转型发展,城市在进行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当前的发展形式,实现对大气环境的有效监测,将城市大气环境中的空气质量真实情况体现出来,可以采用优化调整监测点位的方式来进行,许多城市的大气环境监测点位存在着数量不足和分布不协调的情况,这就无法实现对大气真实环境的有效检测,这就需要对检测点位进行优化和调整,掌握监测点位的分布原则,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及调整,从而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准确性。

标签:大气环境;监测点位;优化调整大气环境监测主要就是利用专门的监测技术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了解该地区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和种类,并掌握污染物今后的发展情况。

一般情况下,大气环境监测主要是对氮氧化物、颗粒物、二氧化硫以及一氧化碳等污染物进行监测。

为了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既需要准确做好监测项目的确定,也需要做好采样点位的布设、待测项目的分析和监测数据的处理,其中,采样点位的布设是整个监测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一、大气环境监测布点原则1、全面性在进行大气环境的监测工作的过程中,检测的范围是非常大的,那么在进行设置监测点位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监测区域的实际情况,要充分考虑区域内高、中、底等污染程度区域,来确定合理的监测点位,不光要重视污染程度比较严重的地区,也一定要了解监测范围内工业区的分布情况,掌握工业区污染物的情况,另外还要对人口比较密集、污染物排放多的地区增加监测点位,实现对不同区域内大气环境的质量监测,确保可以全面了解监测地区的环境情况。

2、代表性大气环境监测布点的选择首先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特别在比较特殊的地区,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设置监测点。

布点的选择应能够客观、真实地反应监测范围的环境状况。

比如,对于季风的上风向,通常不会设置大量的监测点,需要在下风向设置多个监测点,结合季风的特点来进行大气环境中空气质量的采集。

3、准确性在确定好检测布点之后,主要是通过对不同监测点采集空气样品来得到不同地区大气环境的污染数据,再对各个地区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地区大气环境的真实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布点优化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质量也受到大幅度的破坏,空气污染严重,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影响。

因此,做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布点工作,确
保空气监测的全面性及数据正确性,对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布点进行优化,更好改
善城市环境。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优化布点
一、空气质量监测布点流程
空气质量监测布点流程:①确定监测目标,并规划出相应的监测范围;②
参照以往城市采集数据,确定监测点的类型和数量及每个监测点的监测范围;③设计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并对监测点进行有效地管理。

二、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优化布点的原则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分布点位数据反映出空气整体质量水平及污染程度,因此,在优化布点时,需要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进行布置,遵循优化布点基本
原则:①代表性。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数据要具有代表性,使监测结果能反映该范围内空气污染的实际浓度;②完整性。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要能完全体现城市的整体空气质量水平,因此,在设置监测点时,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工
业布局、人口分布、社会结构等特点,还要参考当地的气候、地理地质等自然环
境特点,科学合理的进行布点,达到各个监测点位数据可以相互衔接,点位分布
可以反映出整体空气质量;③前瞻性。

监测点位的分布要具有前瞻性,要结合城市建设和城市未来规划进行合理布点;④针对性。

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是政府环境保护相关部门进行环境现状评价,污染排放标准审核和其他相关环保监督审核的
重要依据。

因此,在设置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时,要有针对性地对政府要求的重
点监测区域进行布点监测,以满足环境治理的要求;⑤连续性。

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具有连续性,要能综合反映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

因此,在进行空气监测点位
设置时,要综合考虑选好布点,不能随意变更监测点位;⑥经济成本最优。

城市空气质量的恶化,主要是由于城市负荷较大,资源利用不合理导致的,在追求经
济利益的同时忽略了环境的保护。

因此,在进行环境监测时,也要考虑经济成本
问题。

在设置监测点位时,要具体考察设点的周边设施是否便利、用电是否完善
等因素。

三、监测点数量的确定
监测点数量是根据城市的范围、工业分布、污染现状、经济状况、天气地形
等综合分析确定出来的,与环境监督要求和当地经济形势有一定关系。

现阶段,
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数量受到成本投入和人员数量的限制,因此,在进行数量
确定时,应根据实际需求的监测数据、污染物的主要分布区域、人员分布等进行
具体分析和合理分布。

当前,在进行监测点数量确定时使用广泛的方法是定性法,还有一种定量法
也被人们提及。

定量法是通过理论建模,设置标准化理论条件来完成的,这种方
法不受具体环境特点和气候等实际问题的影响,可以作为确定数量的一种理论参考。

国际上一般以人口数量、污染分布和范围等因素来确定最优监测点数量,美
国等国家主要通过对空气中悬浮颗粒物、SO2、CO、NO2等进行分析,根据人口
分布来设置监测点数量,这种方法既保证了环境监测的要求,又能有效地控制经
济成本投入,是一种很好的设点方法。

另外一些国家,还有以划定的监测范围和
污染程度来确定,通过对地区范围和污染程度进行分级、分区,按照一定的比例
和计算方法进行点位数量确定。

总之,自动监测点位数量提供的监测信息要能够
保证对空气质量的全面监测,要提供完整的连续的监测数据,也要避免区域重复
数据。

同时要根据城市的具体经济发展和环境监测要求进行评定。

四、监测布点优化的方法
在进行自动监测优化布点工作时,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应用,其中应用较为广
泛的包括功能区法、数据统计分析法、模型模拟法和综合法。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在运用时要根据具体的环境和监测标准合理選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进步,又有一些新的布点优化方法出现,如模糊聚类分析法等。

这类方法多是通
过相关参数设置,建立数理统计模型来进行布点预测。

在现实环境监测过程中,
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变化,或者不是按照特定规律运行的参数,这都影响着布点优
化的准确性。

因此,自动监测最优监测点位的确定是不能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设定的,而是需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合理设置,从而达
到监测布点科学合理有效的效果。

设置监测点时需要确保监测点的位置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出一定范围内的
空气质量现状及变化规律。

首先合理布置监测点位。

不同区域的空气浓度存在差异,应确保高中低浓度区域均布置监测点位,以此反映整个区域的真实状况,判
定监测区域的质量状况、污染水平和空气质量变化规律。

其次,监测点位设置时
应参考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产业结构、污染程度等因素,根据监测的重要等级
布置监测点,确保能够覆盖所有建成的生产、生活区域。

再次,针对城市不同的
功能区域,应设置不同数量的监测点,特别是工业密集区及人口密集区应多布置,对污染源及污染物进行密切、及时地监测,确保空气污染不会对人民生活产生影响。

在监控空气质量的同时还应兼顾城市自身要求的空气监测任务。

(一)功能区法
早期,我国对环境开展监测活动时通常按照城市不同的功能区域设置监测点位,一般情况下一个城市设置3~4个点位即可。

但是不同城市、不同功能区域
对空气产生的污染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且污染物在风、空气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下
会形成不同的污染程度,导致整个区域的空气的污染程度监测存在较大误差,因
此需要结合新的方法予以优化。

(二)数理统计法
数理统计法是基于统计学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分析一定的时间段和地理空
间范围实际监测数据与空气污染的分布扩散状况等之间的关联,利用统计学原理
预测监测点的合理分布状态和需求。

由于实际取样监测点数据受地域的限制,不
同时间段监测频率也不尽相同,加之不同地区自然因素差异较大,因此,这种方
法得出的结论不适合普遍推广,地域性较强。

(三)模拟法
模型模拟是在精确地掌握了整个区域不同时期的人口密度、工业分布、污染
物性质、空气浓度、污染变化规律等,按照设定的条件和模式进行模拟,得出空
气质量数据。

但是,模拟中使用的污染源的分布、扩散规律、气象条件等因素的
准确度直接影响着模拟结果。

在实际运用中,模型的设定需要以大量、全面的监
测数据为基础,同时很难确保污染物分布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当前很难实现高精
准度的环境空气质量模拟并进行预测。

五、结束语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需要具体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不同地区由于
气候、经济状况以及空气污染分布和人口分布情况等众多因素都不相同,因此在
进行监测布点时不能完全按照一种方法操作。

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各取所长,
具体情况具体运用,最终获得最理想的结果。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36-38.
[2]张晓林,唐国忠.现代环境监测方法[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11-12.
[3]袁清珂,车军.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1995,(4):33-35.
[4]许丽忠,张江山.改进密切值法优化大气环境监测布点[J].环境工程,2000,18(2):50-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