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体会古诗的美。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和情境。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两首古诗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解释古诗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
2.2 教学重点两首古诗的字词、句子的理解和朗读。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与古诗相关的图片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古诗与现代诗歌的差异。
3.2 朗读与理解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节奏和韵律。
讨论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
3.3 想象与联想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描绘出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和情境。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古诗的感受和理解。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表达。
4.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包括古诗的朗读和背诵。
4.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古诗,家长签字确认。
5.2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表现。
5.3 家庭作业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查找其他古诗,进行阅读和欣赏。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提供清晰的古诗文本,包括注音和解释。
使用简短的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难点。
6.2 教学图片准备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或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主题和画面。
6.3 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展示古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互动讨论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两首教案

我国二年级教科书中第一部古诗课的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两部古诗。
到课尾,学生应能够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意义,欣赏我国传统诗歌的美。
我们向学生介绍的首首古诗是李白的"静夜思"。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静夜的感受和思想。
我们首先要请学生们聆听这首诗的朗诵,然后讨论诗中传达的图像和情感。
我们将鼓励学生在安静和平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感情,请他们思考诗人如何在诗中抓住这些感情。
讨论结束后,我们将为学生们提供诗的披针林和解释,然后请他们练习把诗大声读出来。
我们还将引入一些新的词汇,并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句子中使用这些词来加深他们对诗的理解。
讨论和朗诵"静夜思"后,再转而作第二首诗"春晓",由孟豪兰作词。
这首诗描述了春天一个早晨的美丽和诗人对自然的欣赏。
我们将请学生们注意诗中使用的图像和感官细节,并讨论这些细节如何有助于生动地描绘春季早晨。
与第一首诗相似的是,我们将为学生们提供诗的披针林和解释,然后请他们练习把诗大声读出来。
我们还将引入新的词汇,并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句子中使用这些词汇来加深他们对诗歌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们参与诗歌创作,我们将组织一场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们能够画出或写出自己与两首诗主题相关的经历。
这将帮助他们将古诗与自己的生活通联起来,也鼓励他们以创造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我们将审查两首诗的要点,并鼓励学生们再次诵读这首诗。
我们还会请学生与班级共享他们的创作作品,并讨论诗歌的主题如何与自己的经历产生共鸣。
简言之,这个教学计划旨在让学生们接触两首古诗,帮助他们理解诗中传达的意义和情感,并鼓励他们欣赏我国传统诗歌的美。
有趣的是,我国每年都有诗歌朗诵比赛,不同学校的学生通过朗诵我国古诗和现代诗歌来竞争。
这场比赛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我国诗歌的欣赏,还有助于保存和传承我国古代文学的丰富文化遗产。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材包括两首古诗《村居》和《咏柳》。
《村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草长莺飞、杨柳拂堤等诗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咏柳》则以柳树为主题,通过柳树的柔美形象寓意了人生的坚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两首古诗;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鉴赏能力;3. 帮助学生掌握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诗意表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重点:背诵古诗,体会诗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PPT、古诗文本、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春天的图片和实物引入话题,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特点。
2. 讲解《村居》:解析诗句,让学生理解草长莺飞、杨柳拂堤等意象,体会古诗的意境;引导学生关注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拟人等。
3. 讲解《咏柳》:解析诗句,让学生理解柳树的形象,寓意人生的坚韧;引导学生关注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背诵:让学生集体背诵两首古诗,检查背诵效果。
5. 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景象,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六、板书设计:板书两首古诗的和关键诗句,突出意象和修辞手法。
七、作业设计:1. 熟读并背诵两首古诗;2. 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景象;3.收集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进行欣赏和鉴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背诵情况较好,但在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创作时,部分学生仍有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拓展延伸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对古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讲解: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古诗的关键。
在讲解《村居》和《咏柳》时,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如草长莺飞、杨柳拂堤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古诗所描绘的春天景象。
同时,我也关注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拟人等,让学生了解并学会欣赏古诗的审美特点。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doc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2、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
提醒“见”的读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
2.小组交流。
3.指名读。
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4、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明白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教师解疑。
四、赏读讨论,背诵诗文。
1.学了这首古诗,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
①小组讨论。
②集体汇报,教师随机点拨2.背诵诗文。
这首诗就像一幅鲜活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
让我们再想象一下诗中壮美的情景,有感情地背诵一遍。
五、忆生字,指导书写。
1.读要求会写的字:首、川、似。
2.按结构记忆字形。
独体字:首、川。
左右结构的字:似。
3.指导书写:让学生观察字帖里的字,然后描和写。
重点指导:首、似六、总结。
1、背诵古诗。
2、教育学生学习作者,热爱大自然。
七、作业: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生字各写一行。
教学反思:这是一首经典诗歌,是北朝时期的北方少数名族的民歌,诗篇热情地赞美了敕勒草原的辽阔、水草的丰茂和牛羊的繁盛。
意境高远,风格浑朴苍茫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
作品用及其洗练的语言,准确的描绘出敕勒草原的苍茫景象,歌颂了山川风物,赞美了牧民安居乐业的生活。
本着与学生一起欣赏经典之美的目的,我充满激情地上完了这节课。
第二课时望庐山瀑布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庐山瀑布的壮美。
教学重难点:背诵古诗,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时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诗题。
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到风光秀丽的庐山看看。
(出示挂图)庐山秀丽的风光,吸引了古今中外许多文人来观赏,并留下了很多有名的诗篇。
今天我们来学习赞美庐山瀑布的古诗《望庐山瀑布》。
小学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优秀教案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古诗二首的教学设计1、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像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朗读、背诵课文,默写《登鹳雀楼》。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想像诗歌描绘的情景,懂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
课时:2课时。
教学用具:字典。
第一课时《登鹳雀楼》体现新课程理念:本课的设计积极倡导“自由、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
营造一种“阅读、感悟、创作”的自主学习氛围,采用比较,欣赏的方式,得出诗歌写作手法上的特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欣赏中比较,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和诗歌鉴赏的能力,选用同学们自己搜集的诗歌,让学生看到了自己预习的效果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就感。
教学目标:1、初识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粗解字义。
2、朗读、背诵课文,默写《登鹳雀楼》。
3、继续学习预习的方法,培养预习的习惯和方法。
4、了解诗句的意思,想像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想像诗歌描绘的情景,懂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前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唐诗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大家还有印象吗?(有印象的试着背一背。
)那么我们今天学习这首古诗,主要是帮助大家理解诗的意思。
二、自学《登鹳雀楼》:1、提出自学要求:(1)利用生字表自学生字和认读字,读准字音,记住生字字形。
(2)读古诗,看注释,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检查读音:欲穷(困)(2)指名学生读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问题?a、看注释知道“鹳雀楼”在哪,“依”“尽”“欲”“更”是什么意思。
b、查字典知道:“穷”有四个意思,取“尽”的意思。
(根据课文意思选择合适的解释。
)c、“白日”是什么意思?(指傍晚的太阳,即落日。
)(3)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二年级语文教案)1.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初步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小朋友们,现在正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古代诗人为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写的两首诗。
(板书:古诗两首)●二、教学《春雨》1.板书诗题:春雨2.解题: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节选其中的前四句,说的是春雨的特点。
3.教师范读一遍,领读两遍。
4.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
原诗有八句,这里(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说出春雨细密、滋润万物、催开百花等特点。
诗人是怎样来写这春雨的呢?(2)指名读诗句。
(3)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乃:共两画,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撇”。
第二笔是撇。
这里“乃”是“就”的意思。
随:左右结构,右部先写“有”,“随”是跟从的意思。
润:翘舌音,前鼻音。
左右结构,右部先写“门”,再写“王”。
“润”是加水分,使东西不干枯的意思。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说生字的笔画或结构,讲生字的意思。
(4)分句讲读。
①指名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②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春雨像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一到,它就下起来了)想一想:为什么诗人说它是“好雨”呢?(因为春天庄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诗人说春雨是好雨)对,这两句诗赞美了春雨来得及时。
③齐读这两句诗。
④指名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⑤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潜入”?(“潜入”就是在人不知不觉中透进去)那么“随风潜入夜”该怎么解释?(夜间,好雨随着风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透进万物的内部)“润物细无声”是什么意思?(春雨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谁能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解释一下?(春雨是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洒落,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你说得真好!春雨做了好事却不声不响,怎么不是好雨呀!⑥齐读这两句诗。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时《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时《古诗两首》教学设计XX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由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
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
两诗虽然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
《望庐山瀑布》语言简洁,用词精当。
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
《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
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带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都是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不由自主就抒发的赞美之情。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自由读诗自主识字指导写字⑴我的发现。
口在左边高又小(鸣),口在上下小而扁(吴含)。
山作偏旁竖折斜(岭),火在字左捺变点(炉烟)。
含字上边今,岭字右边令,有点和无点,细心分辨清。
⑵示范讲解。
银字有两个竖提,艮的竖提应略向下,长于金字旁的竖提。
窗字字形复杂,学生容易忽视囱字上的小撇,建议边示范边领着学生一笔一笔地书空。
三朗读感悟《望庐山瀑布》板书题目,并解题[望庐山瀑布]望:远看。
题意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师:简介庐山(见附录)简介作者:(见附录)理解诗句之意[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主要教学内容为《古诗二首》。
具体内容包括《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的学习。
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掌握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两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进而引出本课内容。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两首古诗,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讲解诗句:教师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4. 学习生字词:通过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古诗,进行逐句讲解,分析诗句的意境。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分析另一首古诗的意境。
7. 朗读与背诵:组织学生分组朗读、背诵两首古诗,培养学生的语感。
六、板书设计1. 《古诗二首》2. 内容:《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并背诵《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
(2)用生字词造句。
(3)分析两首古诗的意境。
2. 答案:(1)见板书设计。
(2)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见教学过程第6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古诗的朗读、背诵掌握较好,但在理解诗句意境方面还有待提高。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 能够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描述。
3. 能够认识和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古诗《静夜思》作者:李白大意:描述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和家人的情感。
2.2 古诗《悯农》作者:李绅大意: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表达了对农民辛苦劳动的敬意。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描述。
认识和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
3.2 教学难点古诗中一些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朗读、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的意境。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提供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第五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5.1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两首古诗《静夜思》和《悯农》。
3.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4. 生字词学习:讲解和巩固古诗中的生字词。
5. 理解与描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的大意。
6.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古诗中的情景。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5.2 时间安排教学步骤1-3:10分钟教学步骤4-6:15分钟教学步骤7-8:10分钟总结与拓展:5分钟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了解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4.情感教育,全面发展:将情感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5.课后延伸,拓展视野:布置富有创意的课后作业,如古诗配画、诗歌手抄报等,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感受古诗的魅力,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
2.态度层面: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教育学生尊重他人观点,学会倾听、理解和欣赏他人。
3.价值观层面:通过学习古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要善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同时,要关爱自然、珍惜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学情分析
(2)学生完成练习题后,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
(3)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4)学生再次进行朗读和书写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梳理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韵律、意境等。
5.研究性学习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诗人的生平背景、创作特点以及古诗的历史价值等,形成一份研究报告。
6.家庭亲子活动: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选择一首古诗进行家庭朗读比赛,增进亲子关系,共同感受古诗的魅力。
作业布置注意事项:
1.作业难度适中,既要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2.书写作业: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用规范的正楷字体抄写下来,注意字迹工整、美观,体现古诗的韵味。
《古诗两首》0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0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古诗两首》01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诵并背诵所选的两首古诗。
2、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重点字词和诗句的意思。
2、难点(1)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2)让学生能够将古诗中的意象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感受古诗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对古诗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
3、想象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古诗所展现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古典音乐,营造出一种古色古香的氛围。
(2)提问学生:“在音乐中,你们能联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与古代文化相关的内容。
(3)顺势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两首古诗。
2、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读音和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再次强调朗读的要点。
(1)结合注释,让学生自主理解古诗的大意。
(2)对于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字词和诗句,教师进行重点讲解。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对古诗意思的理解,教师参与其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让学生结合古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经历,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言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情感的把握。
5、想象画面(1)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配乐朗诵古诗,在脑海中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2)睁开眼睛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想象的画面,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理解两首古诗的主题和情感。
能够用自己的话简要解释古诗中的意思。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想象,理解古诗中的景象和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介绍:介绍两首古诗的作者、背景和意义。
解释古诗中的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知识。
2.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主题和情感。
2.3 教学难点:解释古诗中的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知识。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想象,理解古诗中的景象和情感。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准备两首古诗的文本和图片。
准备朗读和背诵的录音材料。
3.2 教室环境:布置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以便学生集中注意力。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两首古诗。
4.2 朗读与背诵:让学生跟读录音材料,纠正发音和语调。
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4.3 理解与解释: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他们通过想象理解古诗中的景象。
解释古诗中的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知识。
4.4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讨论古诗的主题和情感。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解释古诗中的意思。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家长签字确认。
让学生选择一幅与古诗相关的图片,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中的景象。
5.2 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家长的反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学生的朗读、背诵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文学作品欣赏:向学生推荐与本节课古诗主题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如故事书、诗歌等。
2024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3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3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是编辑帮助大家收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3篇),仅供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
古诗文教学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和感染。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立以“情”为切入点,通过“寄情酒更浓、触景情更深、事世难料情难舍”层层推进的诵读来帮助学生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
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正确书写“陵”字。
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
背诵古诗。
2、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一、阶梯引领,逐层悟情1、晓诗音:学习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送元二使安西》。
[]学情调查:哪些同学课前接触过这首诗。
会读的同学想一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借助注释把它读正确。
学生自由读诗。
(老师板书课题。
)指名读。
预设:⑴读准多音字“舍”“朝”“更”。
⑴题目的正确朗读是教学的难点,可引导学生在弄懂题目的意思之后,再正确朗读。
齐读古诗,检测学习效果。
2、明诗意:⑴我们学古诗仅仅会读还是不够的,板书:知诗音还要──板书:明诗意⑴怎样才能弄懂诗的意思?你们有什么好办法?预设:朗读品悟;了解诗人;串词连句法;读诗文、想画面,结合注解。
⑴同桌之间试着来说说《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的意思:预设:“浥”“更尽”“新”的理解。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
2.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四、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古诗。
2.生字词卡片。
3.彩笔、纸张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老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老师出示课件或黑板,展示本课的两首古诗。
(二)学习《静夜思》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静夜思》,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
2.学生自读《静夜思》,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3.老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4.学生再次朗读《静夜思》,感受诗句的韵律美。
5.学生背诵《静夜思》。
(三)学习《春晓》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春晓》,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
2.学生自读《春晓》,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3.老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4.学生再次朗读《春晓》,感受诗句的韵律美。
5.学生背诵《春晓》。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老师提问学生关于《静夜思》和《春晓》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2.学生齐读两首古诗,巩固记忆。
(二)拓展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静夜思》和《春晓》的意境。
2.学生选择一首古诗,用自己的话进行创作,描绘出诗句中的画面。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老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课后作业1.抄写《静夜思》和《春晓》。
2.家长签字确认孩子已背诵两首古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两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的韵律美,提高了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发音不准确,需要老师进一步关注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古诗两首-1精品教案.docx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涌诗文。
情感目标: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投影、小黑板,词卡。
教学时间:教学过程:2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谈话。
我们学习了许多首古诗,谁会背涌?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首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写的,是一首古诗。
2.板书课题:8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指名拼读“登”(dēng),要求读准后鼻音。
教学登字,指名拼读“鹳”。
3. 解题“登”是登上的意思。
鹳雀是一种鸟儿,样子像鹤。
在山西省永济县有一座楼,常有鹳雀停留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称这座楼叫“鹳雀楼”。
“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录音范读课文。
2. 投影出示课文内容。
3.范读。
学生自读课文。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4.指名试读。
注意正音要求读出节奏,不能唱读。
指名读正音,指名读,齐读指名读诗三、理解诗句1.学习一、二两行。
(2)理解意思。
①出示课文投影。
设置情境: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
(1)指名读一、二两行。
②答问。
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傍晚)你怎么知道这是傍晚的太阳。
课文中称傍晚的太阳叫什么?这轮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在投影上演示太阳落下的情景)它会怎样落下去?(靠着连绵不断的群山落下去)课文中哪个词是“靠着”的意思?(依) 指名回答(太阳、青山、黄河)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还看到什么? 诗人还看到滔滔的黄河,奔腾咆哮着的水流向大海。
指名读,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行。
学生练读一、二两行。
2.学习三、四两行。
(1)谈话。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3)理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主题为《古诗二首》。
详细内容包括《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的学习。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夜晚的景色,引出《静夜思》。
2. 朗读感悟:(1)学生自读《静夜思》;(2)指名朗读,教师点评;(3)全班齐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2)教师讲解生字词;(3)学生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方法。
4. 理解诗句:(1)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的意思;(2)教师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诗句;(3)全班交流,分享诗句的理解。
5. 情感体验:(1)学生谈自己对诗句的感受;(2)教师引导,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人的情感。
6. 学习《望庐山瀑布》:(1)学生自读《望庐山瀑布》;(2)指名朗读,教师点评;(3)全班齐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六、板书设计1. 《静夜思》生字词:床、前、光、疑、举、低、思、故乡、明、月、光、地上、鞋、儿童、走、来、不、知、细、叶、声、香、山、花、红、了、月、夜、静、秋、思、乡、情。
重点句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 《望庐山瀑布》生字词:望、庐、山、瀑布、生、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时《古诗两首》教案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时《古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莺、拂”等11个生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会写“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好古诗的节奏。
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春天美景。
教学重难点: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读感知1.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人都喜欢美丽的春天,诗人们更是写下了一首首古诗来赞美春天的美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两首。
从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诗题的意思。
二、合作交流,巩固识字1.初读古诗。
(1)教师提出要求:自读古诗,圈出生字,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教师提醒:听范读,注意听准字音,对比出自己哪几个字读得不准确。
(3)同桌互读互查。
(4)指名读,老师相机正音。
生字大家都认识了,现在我们比比,看谁能把这两首古诗读好!三、再读古诗,领悟韵味1.教师范读,读出节奏。
老师引导:“读”是学好古诗的诀窍。
古诗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才有古诗的韵味。
老师给句子画好了停顿,这首七言绝句宜采用“2/2/3”的停顿方法,老师先给大家示范朗读,请仔细听。
2.学生在书上给古诗画好停顿,再读古诗。
3.自由读。
4.同桌互读、互听、互评。
5.师生合作读。
6..配乐朗读古诗,读出韵味。
7.开火车读古诗,评选古诗朗读小达人古诗我们会读了,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欣赏春天的美,争做小小欣赏家。
一、学习《村居》理解诗意,欣赏春天美好1.理解重点字词。
草长莺飞:小草钻出地面,黄莺在天上飞。
拂堤:轻拂堤岸。
醉:沉醉,陶醉。
春烟:春天的雾气。
散学:放学。
趁:利用机会。
纸鸢:风筝。
2.了解诗中景物。
师:读前两句诗,说一说这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把相关词语圈出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景物:草、莺、堤、杨柳、春烟。
自然景物——草长莺飞拂堤杨柳3.理解诗句意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古诗二首》,包括《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具体内容包括对诗句的理解、背诵、赏析以及对作者背景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两首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2.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对两首古诗的理解和背诵。
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两幅古风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两首古诗《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2. 诗句理解(1)带领学生逐句理解《登鹳雀楼》,讲解关键词汇,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意境。
(2)同理,对《望庐山瀑布》进行逐句解读。
3. 例题讲解选取两首古诗中的典型句子,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让学生了解古诗的韵律美。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2)进行诗句默写比赛,检查学生对古诗的掌握程度。
5. 背诵与赏析(1)带领学生朗读两首古诗,体会古诗的节奏感。
(2)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古诗的感悟和理解。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两首古诗的全文及重点词汇。
2. 黑板右侧:两首古诗的意境简笔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堂学习,用自己的话描述《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的画面,并尝试创作一首以山水为主题的五言绝句。
2. 答案示例:描述:《登鹳雀楼》描绘了一幅壮阔的黄河风光,诗人登高远望,感叹人生短暂;《望庐山瀑布》则展现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诗人遥望瀑布,心潮澎湃。
创作示例:登高望远心悠然,黄河滔滔水接天。
世间繁华如一梦,何必执着尘世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讲解、练习、背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两首古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背诵两首古诗,理解诗中所表现的秋天的焕然生机,再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3、培养孩子乐于背诵古诗,积淀经典文化底蕴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识字写字
1、自主认读生字条里的所有生字,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解决。
2、小老师领读。
3、同桌互相听读。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5、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6、扩词练习。
7、写字:
⑴分析字形,掌握规律。
⑵师范写“枝”“刘”,提醒此二字的第四笔均是“丶”。
⑶描红、临写,评出优秀。
二、朗读感悟
1、《赠刘景文》。
2、整体感知:
⑴自读两首古诗,读准字音。
⑵同桌之间听读。
⑶小组合作交流,通过读诗,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之处?
三、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师配乐范读两首古诗,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生说说自己“听诗”的感受。
3、生自由练读──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美,感受诗的韵律美。
4、配乐赛读、评读。
5、指导背诵。
四、实践活动
1、从两首诗中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进行“诗配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