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选修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专题(思维导图+考点解析+高考典型例题)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专题(思维导图+考点解析+高考典型例题)环境保护专题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一、思维导图二、考点解析考点一】环境的概念和分类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
考点二】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去。
人类通过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包括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以及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
环境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可能是良性的,可使人类与环境得到协调发展,也可能是恶性的,会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考点三】环境问题的表现生态破坏是环境问题的一种表现,主要是植被的破坏。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荒漠化等,使这些地区的居民丧失了起码的生存条件。
全球环境变化也是环境问题的表现,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问题。
考点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以及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三、典型例题2009福建高考】图12为某流域示意图。
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一、思维导图二、考点解析考点一】水污染的类型、成因、危害及防治水污染主要有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海洋石油污染等类型。
这些污染的成因包括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含重金属的淋溶污水,近海石油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泄漏的石油等。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专题练习(三)有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三)环境保护考向一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一讲高考】【例1】(2016•新课标Ⅲ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
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例2】(2015•山东卷)4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的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满地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
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下图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
(10分)【例3】(2014海南地理)下图示意的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1990年至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分析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例4】(2014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
下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
指出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二讲典例】【例1】42.(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12月月考)(10分)【环境保护】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下图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2(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6分)(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
(4分)【趁热打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18环境保护
18环境保护1.(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四大黑土集中分布区之一,正是依托富饶的黑土,东北地区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粮仓”。
近年来,黑龙江省五常市尚志市等地出现大规模倒卖黑土事件,甚至在网购平台贩卖黑土。
大批黑土被贩卖至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用于育苗栽培鲜花。
这些被贩卖的黑上一般一两年后就变成了黄土,失去了肥力。
试说明东北黑土地肥力高的主要原因,并列举破坏黑土造成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答案】环境保护:原因:东北气候冷湿,有机质丰富但分解少,积累多。
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
措施:保护植被;禁止盗取黑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
【解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较低,冬季积雪量大,土壤湿润。
夏季降雨量大,利于植被生长。
冻土广布,土壤冷湿条件下,东北平原草场广阔。
草类枯萎,有机质多,但气候冷湿条件,不利于有机质分解,积累多。
形成肥沃的黑土。
环境问题:植被破坏,表土被剥蚀,夏季降水集中情况下,出现严重的黑土冲刷,土壤肥力下降。
水土流失导致江河泥沙淤积增多,加剧洪涝灾害等。
针对上述问题,要加强黑土地的水土保持,保护植被;由材料“大批黑土被贩卖至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用于育苗栽培鲜花”可知,要大力禁止盗取黑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
2.(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依据林区自然环境特点和林木状况进行间伐,是林区管理的有效途径。
20世纪90年代,甘肃省南部某林区对部分区域进行不同强度的间伐,而后继续封山育林。
2011年研究人员在该林区选择自然环境相近的4个样地进行调查。
表为部分调查结果。
【答案】关系:随间伐强度增强(大),乔木蓄积量减少,幼苗密度增大。
原因:间伐强度增强,乔木减少,裸地面积越大;幼苗生存空间增大;幼苗获得更多的光热资源。
选修6 环境保护(复习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选修6 环境保护
考点二
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
选修6 环境保护
主题1 自然资源与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1.自然资源的含义 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关键是把握其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掌握自然资源 的类型,要从其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进行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选修6 环境保护
2.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资源问题
表现
原因
水资源问 水资源短缺危及农业、工 基本因素——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2001-2015年,铁路两侧各范围内固定、半固定沙地增加,半流动、 流动沙地減少,由此可得出结论:青藏铁路的建设期及营运期,通过工程措施有效地实现了风 沙治理。2001-2008年,铁路建设期,铁路两侧各范围内固定、工程治沙地、半固定沙地都增 加,半流动、流动沙地都減少,说明通过工程措施使得该地沙丘趋于固定,风沙活动减少,风 沙危害减轻。2008-2015年营运期,铁路两侧固定沙地继续增长,半流动沙地显著减少,说明 营运并未破坏风沙输移环境,工程措施持久有效地发挥了固沙效益,减轻了风沙危害。
半固定沙地 3.16 4.57 4.29 6.54 10.20 9.64 14.03 21.78 20.42
半流动沙地 5.20 1.89 0.36 10.06 4.37 1.31 18.3 8.21 2.35
流动沙地 0.14 0.03 0.06 0.25 0.10 0.10 0.75 0.24 0.20
可利用土地面积缩小, 土地产出减少,土地 养育人口能力降低
选修6 环境保护
(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①事故带有突发性,往往使当地居民猝不及防。 ②事故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选修6 环境保护
解题探究
高考地理资源与环境保护考点
高考地理资源与环境保护考点高考地理中,资源与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它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容和实际应用。
首先,我们来谈谈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在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情况下能够不断再生;不可再生资源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其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一旦开采使用,短期内难以恢复。
了解这些资源的特点对于我们合理开发和利用它们至关重要。
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过度开采不可再生资源,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破坏。
例如,一些地区的煤炭开采造成了地面塌陷、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而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开发方式不当,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
比如,大规模建设水力发电站可能会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
环境保护是资源利用的重要保障。
环境污染是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大气污染,如雾霾,不仅影响人们的健康,还对气候产生不良影响;水污染使得水资源质量下降,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的用水安全;土壤污染则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质量。
生态破坏也是不容忽视的。
森林砍伐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草原退化使得土地沙化加剧;湿地破坏影响了蓄水和调节气候的功能。
为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在政策层面,政府应制定严格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经济手段也能发挥重要作用,比如通过税收政策鼓励企业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之间的生态平衡。
科技的发展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
例如,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等,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研发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土壤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从个人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垃圾分类投放等。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环境保卫〔选修〕本专题可分为四个局部:第一局部环境与环境咨询题;第二局部是资源利用和生态保卫;第三局部是环境污染与防治;第四局部环境治理与全球行动。
关于第一局部高考将会着重考查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咨询题及事实上质;第二局部要紧考查资源与生态咨询题的表现及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卫;第三局部要紧考查工业、农业生产活动中造成的污染类型,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第四局部要紧考查在环境污染的防治与生态保卫的行动中,国际合作与公众参与的重要意义最后冲刺的针对性:学习本专题,一要注重分析环境咨询题产生的要紧缘故及其对人类的碍事;二要注重人类工农业生产活动中造成的污染类型;三要注重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具体地分析咨询题。
高考重点:本考点也是高考命题根底知识运用的选考区域,形式要紧是综合题,总分值10分。
命题趋向:〔1〕从内容上,要紧考查了我国的重大环境咨询题,如:大气污染、海洋污染、沙尘暴等。
全球性环境咨询题,如:全球变热及其碍事。
侧重于考查咨询题的成因、危害以及预防治理措施。
〔2〕从形式上,多以统计图表以及文字材料呈现信息,结合咨询题所在区域图,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咨询题。
题型大多以综合题形式出现,新课标区多以选做题出现,难度一般不大,内容、材料比立贴近生活。
〔3〕从能力上,侧重考查学生读图提取有效信息、运用相关根底知识分析、解决咨询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保卫环境的意识,树立人与环境的伙伴关系思想。
可能会接着关注热点、重大环境咨询题,仍以图、文资料形式,考查某区域的环境咨询题的表现、形成缘故、危害和治理措施等。
要多注重我国的突出环境咨询题以及重大工程、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后续碍事。
【回回教材】测试要点一:环境与人类关系的开展1.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依靠自然环境;2.农业社会:利用自然环境,要紧从事种植和养殖活动;3.工业社会:对资源掠夺式开发,排放大量废物,人地对抗强烈;4.当代社会:多种环境咨询题日益突出,谋求人地协调。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复习课件
【解析】 (1)~(3)根据图Ⅰ读出全球风电 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再从矿物能源供需状况、 技术和环境因素分析原因。甲地位于我国的内陆 地区,冬季风力大,夏季风力小,而且远离东部 的消费市场。
【答案】 (1)变化特点:快速增长。主要原因: ①矿物能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增大;供需矛盾加 剧;②技术进步使发电成本下降;③开发风能资源, 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
图1
图2
(1)我国人均耕地最少的区域是
,水资源和耕地匹配最差
的区域是
。
(2)我国南方水资源较北方丰富的自然原因是南方
。
我国各地普遍缺水的人为原因是
。
(3)为了遏制耕地面积急剧下降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有 。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南方人均耕地最少,北方水土配合 最差。第(2)题,南方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我国各地水资源短缺
命题视角2 能源问题及对策 例2 (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卷)读图和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1:为了对侵略战争提供更有效的支援,
日本对华北资源的掠夺更为迫切。煤、铁等资源 是日本掠夺的重点。以原煤为例,1936年,华北 向日本及东北输出原煤为100万吨。 日军占领华 北后,输出量猛增至400万至600万吨。1941年, 日本军方进一步规定华北每年须向日本本土输送 原煤800万吨。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2:20世纪70年代前,中东(主要为西亚 地区)国家的石油资源被西方的垄断公司独占。 1968年初成立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在维护成 员国个体和整体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到 1980年,该组织成员国石油收入达2090亿美元,比 1970年增加52%。中东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为 控制石油产地和保障能源安全,主要发达国家在中 东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因此,这里战争不断, 冲突不断。这就导致中东各国过高的军事支出和财 政状况的恶化。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8章 环境保护 教案
考点一环境污染与防治一、水污染及其防治二、大气污染及防治1.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成因及其危害2.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三、固体废弃物污染及防治1.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分类与危害2.固体废弃物的影响3.城市垃圾常用的处理方法(1)垃圾的处理应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几种主要的处理方法比较如下:两种方法。
(2)垃圾越境转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废弃物数量,尤其是有毒危害废弃物的数量、种类在日益增多,而人类对它们的处理技术水平和能力却非常有限。
因此,在一些国家,累积的废弃物已失去控制,大量运往发展中国家。
四、土壤污染及防治1.土壤污染的成因与危害2.土壤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工业和城市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大气沉降物等。
3.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1)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2)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
(3)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4)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1.(2018·全国卷Ⅰ)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如图)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风险。
该种子库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
说明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
解析本题以斯匹次卑尔根岛为区域背景,以世界种子库建设为主题,重点考查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全球变暖产生的影响;分析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时需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展开,北极地区气候严寒,利于种子保存;极地人类活动少,干扰小。
分析气候变暖的环境风险时可以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气候变暖导致冰川消融,进而导致隧道和种子库进水,威胁种子库的安全。
答案有利条件:该岛位于北极圈内(冰原地区),终年严寒、冰冻;处于北冰洋中,人类活动影响小。
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随着全球变暖,(在极端高温天气下)该岛上的冰雪(永冻层)融化(融水可能渗入进出种子库的隧道),威胁种子库的安全。
高考地理十年真题(2010-2020)专题汇总解析—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十年真题(2010-2020)专题汇总解析—环境保护【2020年】1.(2020·新课标Ⅰ)高原鼠兔多穴居于植被低矮的高山草甸地区,因啃食植物曾被看作是引起高山草向退化的有害动物而被大量灭杀。
土壤全氮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通常土壤肥力越高,植被生长越好,生态系统抗退化能力越强。
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典型区域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有鼠兔活动)密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
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并提出防控高原鼠兔的策略。
【答案】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促进高山草甸生长,使之不易退化;密度过大时,大量啃食植被,土壤肥力下降,引起高山草甸退化;密度过小时,高原鼠兔对维持高山草甸的氮循环贡献小,土壤肥力较低,高山草甸易退化。
把高原鼠兔数量(密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而不是全面灭杀。
【解析】先注意审题,该问题包括两个分析,先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再提出对策。
读图可知,青藏高原某典型区域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是:先随着高原鼠兔密度增加土壤全氮含量也增加,当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达到760后,高原鼠兔密度继续增加后,土壤全氮含量随着开始下降。
即密度过大时,土壤肥力下降,引起高山草甸退化;密度过小时,高原鼠兔对维持高山草甸的氮循环贡献小,土壤肥力较低,高山草甸易退化;而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有利于促进高山草甸生长。
根据上面结论: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维系土壤肥力,促进高山草甸生长。
所以防控高原鼠兔的策略是把高原鼠兔数量(密度)控制在合适范围之内,而不是全面灭杀,高原鼠兔过多过少都不行。
在合适范围之内,使得土壤全氮含量处于较高的水平,刚好能够维系土壤肥力。
2.(2020·新课标Ⅱ)竹排江是南宁市主要的内河之一,由北向南贯穿市区,其上游河段叫那考河。
20世纪90年代开始,沿河养殖业兴起,大量污水和垃圾进入那考河,那考河一度变成“纳污河”。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一章 第二节环境保护精讲课件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 用能,严禁砍伐
►方法突破
图示记忆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以致用 (2013· 山东卷)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沿海地区景观剖 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读图回答问题。
(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
(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指出 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解析:第(l)题,从图中看,甲处位于山区,防护林
是重要原因。
(2)危害: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使当地动植物 资源遭到破坏。
(3)保护草地。
①主要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
展。
②我国保护牧场的措施。
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1)湿地的功能: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 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等。 (2)湿地减少的原因。
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乙处为沿海防护
林,再结合沙质海岸可看出该处防护林具有降低风 速、阻挡风沙的功能;丙处位于沙质海滩上,此处
植被具有固沙阻浪的功能。
第(2)题,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 减少,海岸侵蚀加剧,造成土壤盐碱化和水质恶化。
答案:(1)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降低风速、
三江低地、湖泊海 湿润低平原、湖泊、 滨 海洋边缘地区
生物多 样 性锐减
林区、草原、近海 海域
物种资源丰富
扩大自然保护区, 建立生态走廊、 采育结合、合理 放牧、实行休渔 期制度 退田还林、植树种 草、改坡为梯
土壤侵 蚀
黄土高原、东南丘 陵
半湿润、湿润丘陵 地区
荒漠化
西北、华北半干旱 区
半干旱内陆或春旱 严重地区
污染物的越境转移扩大了污染范围 和危害 水资源的浪费,传染病的传播
高考地理三年真题(2019-2021)专题解析—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三年真题(2019-2021)专题解析—环境保护(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真题)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2008年,新疆吉木乃县对拉斯特河谷近900公顷草原进行封育保护,如今这里林草茂盛。
2020年春季,当地政府为防止封育区林草自燃,选择在青草萌发之前的1个月,投放1600头牛去吃掉积累的枯草和落叶,进行生物防火(下图)。
说明采用放牛方式进行生物防火对拉斯特河谷封育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答案】牛吃掉易燃的枯草和落叶,有效避免火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有利于青草萌发和生长;牛粪直接归还自然,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分析】本题考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
放牛式生物防火是通过投放一定数量的牛去吃掉积累的枯草和落叶,消除火灾产生的物质条件,其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可从对该区域的生态系统、草类的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尤其夏季气温高,林草区容易发生火灾,从而破坏生态环境;投放一定数量的牛去吃掉积累的枯草和落叶,可以防止枯草落叶自燃而发生火灾;牛粪直接还田可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覆盖物少有利于青草萌发和生长。
(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真题)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为评估青藏铁路建设和营运对环境的影响,某科研团队对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某11千米长的风沙活动路段两侧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工程治沙地视为固定沙地。
2001~2008年为铁路建设期,2008~2015年为铁路营运期。
表面积单位:km2根据材料自拟一个结论,并用表中数据予以论证。
(要求:可就建设期或营运期,也可以综合得出结论;论证充分、数据准确、表述清晰。
)【答案】结论:青藏铁路的建设期及营运期,通过工程措施有效地实现了风沙治理。
论证:建设期,铁路两侧各范围内固定、半固定沙地增加,半流动、流动沙地减少,说明通过工程措施使得沙丘趋于固定,风沙危害减轻。
营运期,铁路两侧固定沙地继续增长,半流动沙地显著减少,说明营运并未破坏风沙输移环境,工程措施持久有效地发挥了固沙效益。
三年高考地理(全国甲卷21-23)真题知识点——环境保护
三年高考地理(全国甲卷21-23)真题知识点——环境保护一.解答题(共3小题)1.(2021•甲卷)2008年,新疆吉木乃县对拉斯特河谷近900公顷草原进行封育保护,如今这里林草茂盛,2020年春季,当地政府为防止封育区林草自燃,选择在青草萌发之前的1个月,投放1600头牛去吃掉积累的枯草和落叶,进行生物防火(如图)。
说明采用放牛方式进行生物防火对拉斯特河谷封育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2.(2022•甲卷)多氯联苯曾被广泛使用,进入环境后难以降解,被公认为环境污染的元凶之一。
美国于1929年最先使用,1978年禁用。
时至今日,美国某湖虽然鱼类丰富,但由于存在多氯联苯污染,湖边仍立着“不建议食用鱼类”的警示牌。
分析该湖鱼类体内多氯联苯的来源,列出应采集的样品种类及采样点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3.(2023•甲卷)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蕴含的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
(要求:材料与原理结合,逻辑清晰,表达准确。
)三年高考地理(全国甲卷21-23)真题知识点——环境保护一.解答题(共3小题)1.(2021•甲卷)2008年,新疆吉木乃县对拉斯特河谷近900公顷草原进行封育保护,如今这里林草茂盛,2020年春季,当地政府为防止封育区林草自燃,选择在青草萌发之前的1个月,投放1600头牛去吃掉积累的枯草和落叶,进行生物防火(如图)。
说明采用放牛方式进行生物防火对拉斯特河谷封育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考点】典型动植物及其影响因素.【专题】评价区位、影响、条件类简答题;生态平衡原理;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1)对大气圈的影响,改变大气成分,改造大气圈;(2)对水圈的影响,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了陆地的水分状况;(3)对岩石圈的影响,改造岩石圈,促进土壤的形成;(4)对地球面貌和地理环境的改变,改变地球面貌,形成自然地理环境。
2020年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25】选修六环境保护(含答案解析)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专题二十五、选修六环境保护【考点1】环境与环境问题(包括: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问题的特点、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六)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
1.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A.降低大气温带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C.促发光化学反应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答案】B【解析】考查臭氧对地球“保护伞”的作用原理,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
2.据观侧,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A.青藏高原上空B.北极附近上空C.南极附近上空 D. 北美大陆上空【答案】C【解析】考查南极目前臭氧空洞地理事实,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南极附近上空。
【考点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包括:主要资源问题、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的影响及相应措施、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可再生资源)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图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2011排放量低的是的是文综,4)与全国人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A.上海、天津B.广东、福建C.海南、贵州D.辽宁、山东【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坐标图判读。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均GDP高于全国有京津沪等地区,人均CO2排放量低于全国有闽粤浙等,符合两个条件的省份结合题意只能选B。
2. (2011文综,5)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贫乏B.交通设施落后C.煤炭消耗量大D.第三产业发达【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及知识迁移等方面知识。
山西、内蒙古是我国主要煤炭生产基地,故选C。
5.(2011)C.【选修6——环境保护】图21 示意19 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1(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高考地理重要考点练习卷:旅游地理 环境保护 含答案
高考地理重要考点练习卷:旅游地理环境保护1.(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果树认领活动——让我们拥有自己的果树。
近年来这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在各地兴起。
通过认领、管理、采摘,人们不但能尽情领略劳动的乐趣,还可以享用到真正无公害的水果。
说明这种新型旅游模式中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并简析其对果树认领地发展的影响。
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花山岩画地处广西崇左市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流域的宁明县、龙州县、江州区和扶绥具,与其依存的山体、河流共同构成壮丽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它是战国至东汉时期岭南左江流域壮族先民在露天岩石上涂鸦经数千年风雨侵蚀,依然清晰可见。
花山岩画全幅画长135米,高44米,画有朱红色人物1300多个,间有少量兽类和器具、火焰,观其形态,使人联想到古人的祭祀、战争、欢庆等场面。
它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单体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岩画。
7月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说明花山岩画的欣赏方法和其成功申遗对当地旅游开发资源的影响。
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特色小镇发源于浙江,在杭州“云栖小镇”首次被提及,近年来成为新型旅游资源开发的新形式。
江南水乡乌镇曾经面临“景区内像欧洲,景区外像非洲”的窘境,通过旅游环境综合整治等措施让“镇区景区化、景区全域化”。
乌镇景区接待游客量达758.8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达6.28亿元。
乌镇成为“景点旅游”转向“全域旅游”的示范基地。
分析特色小镇对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和特色小镇建设可以采取的措施。
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7月,我国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样继鼓浪屿被列入名录以来,我国世界遗产突破53处。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以自然风光、古老地质形成的特殊地质结构、动植物类型多样为主要特色;此外还有闻名于世的佛学景点。
鼓浪屿位于福建厦门市,原名圆沙洲,因其西南部有海浪侵蚀洞穴,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于明朝时期雅化为今名。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_3
生物与土壤---课堂教案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下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4-6题。
4. 依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的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5. 樟树对干旱环境反映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①树干脱皮,抑制水分蒸发②根系枯萎,减少地下水吸收③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④干旱后期,树木大量落叶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6.导致图中三天树干液流速率大小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 太阳辐射B.土壤肥力C. 气压高低D. 风力强劲树干液流是植物体内由于叶片失水,从而引起水分通过木质部运输到叶片的过程,它是土壤一植物一大气连续体水流路径中一个关键的链接,承接了庞大的地下根系所吸收、汇集的土壤水,决定了整个树冠的蒸腾量,可反映植物体内的水分传输状况。
下图为某山地云杉林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植物体内的树干液流形成的主要促动环节是A. 降水B. 下渗C. 蒸发D. 蒸腾8.树干流液密度呈周期性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 云层厚度B. 土壤黏性C. 温度高低D. 太阳辐射9.该山地可能是A. 天山B. 太行山C. 长白山D. 阿尔卑斯山(2005广东卷)如图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条曲线,______曲线表示蒸发量。
(2)A、D、E、G四个地带中能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有________(填写字母)地带;即使增加降水也很难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地带。
(3)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________层、腐殖质层、______层、淀积层和母质层。
(4)B范围内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对应的地带性植被、土壤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
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环境保护高分突破(B卷)(含答案详解)
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环境保护高分突破(B卷)环境保护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平原水库是指以供水、灌溉等为目的,在平原地区,利用局部低洼地圈筑围堤进行蓄水的工程设施。
新疆目前有各类水库近500座,其中85%以上是平原水库。
平原水库具有面积大,水深小,坝线长等特点,下游盐碱化问题严重。
简述平原水库下游盐碱化严重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缓解当地盐碱化问题的措施。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塑料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其加工、使用和处置也对人体健康和地球环境产生了一系列有害影响,多数废弃的塑料仍存在很大的回收再利用空间。
全球每年生产大约7800万吨塑料包装物,其中只有14%被回收循环利用。
材料二各国通过完善回收体系大幅提升了废旧饮料瓶回收率,被回收的饮料瓶由专业工厂进行“瓶到瓶”再生处理,实现资源的高值化利用。
(1)简述废弃塑料在填埋或焚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2)实施“瓶到瓶”的处理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__的观念。
简析实施“瓶到瓶”再生处理的意义。
(3)请你针对塑料包装物使用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于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总面积1.46万平方公里(核心保护区占比约47%),是我国仅有的野生东北虎豹稳定栖息地和扩散种源地。
园内现有居民9万多人(核心保护区内7千多人),大多从事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和牲畜养殖。
目前园内人类活动与虎豹保护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图为园内监测相机拍摄到的野生东北虎。
从保护虎豹种群的角度,说明协调该国家公园内人类活动与虎豹矛盾应采取的措施。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华北地区某河流水体溶解氮浓度较高,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中氮肥的过量施用。
某规划设计院在该河下游建设人工强化温地,通过泵站将河水引入湿地,净化后流入水库。
下图示意人工强化温地各种水生植物、拦水坝等的布局。
(1)该湿地进水口溶解氯浓度非汛期显著高于汛期,说明其原因。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污染物跨境转移和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污染物跨境转移和环境保护一、课标呈现1.结合实例,说明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
2.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污染物的跨境转移1.含义:当污染物从一国的管辖地区转移至另一国或者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的地区,就会造成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2.主要形式方式传输途径污染物跨国传大气环流、河流径流等自然过程输废弃物跨国转正常贸易或非法入境移(1)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危害: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反而使污染向异地蔓延和扩散,并形成新的污染危害。
(2)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原因因素具体内容自然因素随空气和水自然流动,没有明确的目的地人为原因发达国家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减少污染物处理费用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薄弱环保法规不健全,一些不法经营者违法走私(1)国际合作应对污染物的跨境转移①禁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物。
①越境转移危险废物时,出口国必须持有进口国政府的书面批准书。
①发达国家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2)我国治理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措施 项目 内容国际贸易充分利用国际公约,与污染物出口国或地区进行交涉,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环境权益制度建设逐步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对污染物跨境转移的控制,切实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资源利用全面提升国内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水平,逐步补齐国内资源缺口公众参与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的良好氛围1.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体系(1)环境保护的三大基本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2)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教育手段、技术手段。
(3)环境管理的“八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专题思维导图考点解析高考典型例题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专题思维导图考点解析高考典型例题地理环境保护是高考地理科目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
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和梳理相关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解析高考地理环境保护专题思维导图中的考点,并附上几个典型例题。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思维导图的架构。
地理环境保护的思维导图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分支:环境问题的类型、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
下面我们依次来解析这三个分支。
第一个分支是环境问题的类型。
环境问题可以分为水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和土地环境问题。
其中,水环境问题包括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大气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土地环境问题包括土地退化和土地资源浪费。
在解析水环境问题时,可以从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两个方面展开。
水污染是因为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原因导致水体受到污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而水资源短缺是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人口增长和利用率低等因素引起的。
例如,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内陆地区水资源紧缺。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大气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主要是由工业排放的废气、机动车尾气和燃煤等因素导致的。
这些废气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引发雾霾等不良天气现象。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这会引发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和生态系统的失衡。
最后,我们来看土地环境问题。
土地退化主要是由于过度开垦、不合理的农业措施和城市化进程等因素引起的。
过度开垦会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土地资源浪费是指土地利用率低,大量土地被闲置或者用于低效的经济活动。
这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第二个分支是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
人为因素包括工业化进程、农业生产、城市化和人口增长等。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地质构造和自然灾害等。
在思维导图中,我们可以将这些原因分别列出,并进行详细解释和讨论。
高考地理选修环境知识点
高考地理选修环境知识点高考地理选修环境知识点是地理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对地球环境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环境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关注,而高考地理选修环境知识点正是帮助我们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别介绍高考地理选修环境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谈谈地球的环境问题。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然而目前地球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等。
气候变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的存在不仅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还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
水资源短缺是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原因导致的,严重影响了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
土地沙漠化是一种由于长期干旱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退化现象,给农业、畜牧业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措施。
环境保护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在环境保护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环境问题的根源,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环境意识,推动环境保护的发展。
再次,我们需要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价与预测的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特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控和避免。
在高考地理选修环境知识点中,我们需要学习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了解其在实际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旨在平衡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在高考地理选修环境知识点中,我们需要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实施途径。
综上所述,高考地理选修环境知识点是地理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耕地不足,中国依靠8.6%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 人口
人口增加,加剧耕地资源的短缺 现
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状
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或耕地 质量下降
②我国保护牧场的措施:
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1)湿地的功能: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 放氧气、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2)湿地减少的原因: 湿地的减少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 因是主要原因,具体如下图所示:
(3)保护湿地:签署《湿地公约》,恢复和重建湿地生 态系统。
(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 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 (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
解析
4.(2014·江苏高考)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 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 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 的态势。下图为甲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 含量及用此4种元素计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质量
改良土壤,提高肥力,防治土地污染,防
治土地退化
2.土地资源退化的表现、原因及防治措施
土 地 退 化 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 的概念 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表现
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 化现象) 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壤荒漠化 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
解析
3.(2013·福建高考)下表是我国某区域 2008~2010 年占用、增
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据此回答问题。
平均坡度/° 平均海拔/m
占用耕地 增补耕地
0.94
674.46
8.40
1 830.19
(1)指出占用与增补耕地分布的差异,并推断增补耕地可能
产生的环境问题。
(2)简述该区域保护耕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指出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对该地区造题。 下图为北京市2013年各区县空气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分 布图。
(1)描述北京市二氧化硫浓度的空间分布特点。
(2)二氧化硫气体可能给北京市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什么危
害,北京市对此可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解析
3.(2012·福建高考)下图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 的成分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防治 措施
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氮、磷污 染防治;工业生产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和建设城市污 水处理厂;防止石油泄漏
(二)大气污染及防治
1.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成因及其危害
主要类型
成因
危害
酸雨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 合物等酸性气体
河湖水酸化,鱼类死亡; 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 森林;腐蚀建筑物和文 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光化学 烟雾
排入大气的氮氧化合物 和碳氢化合物等,受太 烟雾积聚不散,造成大 阳紫外线作用,产生刺 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激性的浅蓝色烟雾
主要类型
成因
危害
温室效应
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 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 体,增加了大气吸收 地面辐射的能力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 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 变和自然灾害加剧等
自然 ①水资源总量丰富,可利用有限; 原因 ②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
①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用水量不断增加; 人为
②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原因
③水污染严重导致水质型缺水
2.解决措施 ①跨流域调水;②修水库蓄水;③人工降雨;
开源 ④淡化海水;⑤合理利用地下水 ①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②净化污水,
性 锐 近 海 海 污染和生态 有一定 合、合理放牧、实行
减域
系统的破坏 的寿命 禁渔期制度
主要分
生态问题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布区
措施
黄土高
降水季节 退田还林、
土壤侵蚀
人口稠密、
原、东
变化大且 植树种草、
(水土流失)
过垦严重
南丘陵
多暴雨 改坡为梯
土地荒 漠化
西北、 华 北 半 过牧严重 干旱区
解决当地群 降水少、
可吸入 颗粒物
降水量较少,植被覆 盖率低,土地荒漠化 加剧;燃煤烟尘、建 筑工地多、汽车尾气 排放量大且缺乏标准 或不达标
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 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 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 康,如传染病、“尘肺 病”、恶性病变等
2.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及防治 1.固体废弃物的分类与危害
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主要 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 原因 下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
防治 措施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 生物措施 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
解析
生态环境问题
(一)主要生态环境资源及其保护 1.森林的生态效益及毁林的危害 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能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态服务, 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 的生态功能,带来生态灾难。
2.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1)草地退化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和干旱频繁发生等。 ②人为原因:是最主要原因,包括超载放牧、盲目开 垦、规划利用管理不当、滥采滥挖等。在我国,鼠害和虫害 也是重要原因。 (2)危害: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使当地动植 物资源遭到破坏。 (3)保护草地: ①主要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加强经济 发展。
(四)土壤污染及防治 1.土壤污染的成因与危害
2.土壤污染物的来源 主要有工业和城市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牲 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大气沉降物等。 3.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1)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2)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 (3)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4)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
解析
2.(2014·全国卷Ⅱ)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 目前全球只有1 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 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 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余只, 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 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 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4.物种灭绝及保护 (1)灭绝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 ②人为原因: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人类 活动加速了物种的灭绝。 (2)保护措施: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②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 护和管理。
(二)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它们的分
属 、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危害
①水体中植物死亡; ②鱼类死亡;③湖泊 演变为沼泽
①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 的毛、皮丧失保温性能,或 重 金 属 元 素 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 通 过 食 物 链 亡;②油膜和油块粘住大量 放 大 , 最 终 鱼卵和幼鱼,阻碍海藻光合 危 害 人 、 畜 作用;③沉降至海底的石油 身体健康 影响海洋底栖动物;④石油 氧化分解会消耗溶解氧,间 接危害生物
夏、新疆
水减少
生态 主要分 问题 布区 人为原因
自然 原因
措施
三 江 低 环境污染、
湿 地 地 、 湖 围 湖 ( 海 ) 造 沉积物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萎缩
滨、海
田、引水灌 溉以及河流
自然充 满湖沼
停止围垦、退田还湖
滨
的截流改向
生物 多样
林区、 草原、
人类的狩猎 采集、环境
物种都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 立生态走廊、采育结
1.(2016·长春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宁夏和甘肃交界处,曾被誉为
“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2014年9月6日媒体报道,腾格里沙 漠腹地部分地区出现巨型排污池(如图)。当地牧民反映,企业 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排污池,任其自然蒸发,然后将沉淀物 用铲车铲出,直接埋在沙漠里。
2.城市垃圾常用的处理方法
(1)垃圾的处理应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
原则,几种主要的处理方法比较如下:
处理方法
优势
缺点
填埋法
投资少,处理量大, 技术要求低,可处理 所有种类垃圾
永久性占地面积大,造成污 染的潜力大
通过微生物发酵,可 无法处理不可降解垃圾,露
堆肥法 将病原菌杀死,使垃 天堆放造成大气污染、水污
布、形成及防治措施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生态 主要分
自然
问题 布区
人为原因 原因
措施
滥垦、滥伐,
封山育林、计划砍
森林 东北、西 超出了森林 森林火 伐、采育结合、退
破坏 南、华南 抚育更新的 灾等 耕还林、改变林区
能力
经济结构
内蒙古、
气候干
草原 退化
青海、宁
过度放牧、 垦殖
旱、降
退牧还草、封育草 场、舍饲养畜
圾变成有机肥
染
焚烧法 (热处理)
回收热能和垃圾减量 耗资巨大,设备投资大;焚
最彻底,消灭各种病 烧后所剩10%的灰烬是难以
原菌体
处理的部分;大气污染严重
目前,世界上应用较普遍的是填埋法。我国城市垃圾 处理的主要方法是垃圾填埋和焚烧两种方法。
(2)垃圾越境转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废弃 物数量,尤其是有毒危害废弃物的数量、种类在日益增 多,而人类对它们的处理技术水平和能力却非常有限。因 此,在一些国家,累积的废弃物已失去控制,大量运往发 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