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人物个性,塑造鲜活形象
鲜活的细节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鲜活的细节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https://img.taocdn.com/s3/m/1eb7d847d4d8d15abf234e79.png)
鲜活的细节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同学在刻画人物形象上的不足:一是以贴标签的形式进行议论抒情而不是让写作对象自己来说话;二是以叙事代替描写,通篇是介绍式语言,人物形象不生动、不丰满;三是即使抓住了人物的某一个特点来写但没能把握其主要特征,人物形象单一呆板,不能充分展示其变化,无立体感,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笔者想在这里和同行、喜爱写作者以及读者们交流一下:怎样做才能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起来。
名家慧眼识得生活的细节,给我们留下不朽的佳品名作,许许多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品味。
一、浓墨重彩营造意境浓墨重彩营造意境触动读者感情,善于抓住动情点进行浓墨重彩地渲染烘托把瞬间的美丽定格在人们的脑海中,这样,才能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我读过一篇《我想握住你的手》的佳作。
故事从一个细小的场景切入:父亲手中拿了一大束红红的康乃馨来医院看我;样子笨拙而滑稽,当“我”问老爸“您这花是给我的”,这一问,爸反倒有点紧张,两只手不停地换着拿花,脸上泛起了红晕,慌乱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就是老爸交待为什么要买花将插花的瓶子洗好插上花,“笨笨地在排列每朵花的顺序”,“我”被感动着,眼泪却终于不争气地流了一脸。
这些细节,营造了一个爱的氛围,刻画了父亲笨拙、滑稽、憨厚的形象,揭示出了父子间的亲情。
二、运用有魅力的语言细节,塑造典型人物个性气质俗话说:语言是行动的迸发,也是思想的迸发。
雷锋那句“我的名字叫解放军战士”相信我们印象很深,它既体现了雷锋为人民服务却不留名的崇高精神,也刻画了一个难以忘记的个性形象。
精选人物个性语言,并对其进行生动的描写,不但有利于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会使文章越发鲜活动人。
比如:我们学习八年级苏教版上册《老山界》一文中,写红军战士走到“之”字拐的路上向下看的情景,“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使读者如临其境般感觉到老山界的“高”和“险”,有力地突出了行军的困难在此作者又配以红军战士的语言描写:“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描写了红军战士豪壮的语言、畅快的心情,渲染了他们顽强不屈的斗志和艰苦乐观的情绪,从而表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
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表现
![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4654015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e.png)
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表现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表现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直接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
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能够让人们感同身受,与之产生共鸣,增加作品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那么,究竟如何进行人物的塑造与表现呢?首先,塑造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需要从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行为举止等多个方面入手。
外貌特征是建立人物形象的第一步,它可以帮助读者形象地描绘人物形象。
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身高体型、长相特征、服装打扮等方式来突出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同时,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作品中,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以及与他人的互动,可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
比如,一个诚实正直的人物可能会言辞直接,行事光明正大;而一个阴险奸诈的人物则可能会言辞模糊,行事暗藏机心。
此外,人物形象的表现也需要注重情感的传递。
通过语言的运用、对话的设置,可以展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喜怒哀乐等不同情绪。
比如,当一个人物陷入爱情的泥沼时,可以通过他的心理独白、对爱情物品的追思等方式来有效传达人物的情感世界。
不仅如此,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也能够为人物形象提供更加丰富的表现空间。
通过人物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能够揭示作品所呈现的主题和价值观。
除了以上的方面,作品中环境的描写也是展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人物的成长与环境密不可分,环境的描述可以反映出人物所处的背景和社会环境,间接影响到人物的成长过程。
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成长经历、生活状态和内心变化。
比如,在描述一个贫困农村的小女孩时,可以描绘她赤脚走在土地上,艰辛的生活环境和勤奋的努力将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感人。
最后,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需要有独特性和可塑性。
独特性意味着人物形象要有自己的特色,与其他人物形象能够区分开来。
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注重一些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或经历,使得人物形象独具一格。
可塑性指的是人物形象需要具有发展和变化的潜力,不能局限于某种状态和形态中。
如何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如何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66780a7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b.png)
如何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是文学创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一个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能够使读者产生共鸣,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以下是塑造鲜活人物形象的一些技巧:1.突出个性特点: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性格、语言、思维方式等方面来突出这些特点。
比如,一个人物可以用强烈的眼神、嘴唇紧抿、哭笑不得等行为来表现他或她的坚定个性。
2.丰富背景故事:人物的背景故事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动机、价值观和情感。
通过描述人物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教育经历、人际关系等方面来丰富人物形象。
比如,一个人可能因为自小失去父母而变得孤独寡言,这样的背景故事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3.追求内在冲突: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通常具有内在的冲突和矛盾,这种冲突能够使人物更加立体和有趣。
通过描述人物内心的矛盾、思想的纠结、情感的挣扎等方面来展现这种冲突。
比如,一个表面上自信的人可能内心充满了自卑和不安,这种内在冲突将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4.人物的言行一致: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应该在言语和行为上保持一致,即他们的言行应该与他们的个性和价值观相匹配。
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为来展现他们的性格和态度。
比如,一个善良的人物会在言行中透露出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5.通过对比来突出特点:通过人物间的对比来凸显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形象。
比如,一个懦弱的人物和一个勇敢的人物形成强烈的对比,会使读者更加鲜明地感受到他们的差异。
6.人物的成长和变化:人物的成长和变化是一个吸引读者的重要元素,通过描写人物在故事中的成长和变化来展示他们的进步和转变。
比如,一个自私的人物在面对困难时逐渐变得宽容和关心他人,这样的转变会使读者对他不能不有敬佩和感动。
如何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
![如何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c557ab1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4.png)
如何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鲜活的人物形象是一篇好文章的关键之一,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准确的刻画,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并深入了解人物内心世界。
那么如何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呢?下面将从深入人物内心、塑造独特人格、丰富细节描写等方面提供一些写作技巧。
一、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首先要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其情感、思想和动机。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 内心独白:可以让人物自言自语,倾诉内心的喜怒哀乐,让读者更贴近人物的情感世界。
例如:“她独自坐在窗前,望着夜空,交错的星光唤起了她心底的伤痛。
”2. 行为揭示内心:通过人物的行为、举止、表情等方式来暗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通过细节推测人物的情感状态。
例如:“他的手指不断揉捏着袖口,显露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3. 对话展示思想: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表现出人物的思想观点和立场,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分手。
’他低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的无奈和失落让人心疼。
”二、塑造独特的人格特点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必须有独特的人格特点,让读者能够一眼辨认出他们。
以下是一些塑造人格特点的方法:1. 外貌描写:通过对人物身材、相貌、穿着等方面的具体描写,传达出其独特的外貌特点。
例如:“他身材矮小,留着一头卷曲的红发,戴着一副方形眼镜,看起来有些呆萌。
”2. 语言风格:通过人物的语言方式、说话口吻、用词习惯等方面展现其独特的语言风格。
例如:“‘哥们儿,你瞧这个事儿,简直了!’他总是以口头禅开头,举手投足间不禁笑出声来。
”3. 性格特点: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情绪表达、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揭示出其独特的性格特点。
例如:“她总是充满活力,乐观向上,即使遇到困难也能积极面对,并带动身边的人一同前进。
”三、丰富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塑造鲜活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可以表现出人物的特征和个性。
以下是一些丰富细节描写的方法:1. 外部环境描写:通过环境描写,展示人物所处的背景和环境,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
突出人物特点,关注形神合一
![突出人物特点,关注形神合一](https://img.taocdn.com/s3/m/df16895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18.png)
突出人物特点,关注形神合一【摘要】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我们需要突出人物的特点,注重形神合一的关系。
通过细节描写和言行举止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
人物特点与情节相互呼应,形成相互衬托的效果。
形神合一是人物形象的灵魂,只有形神合一才能使人物更具震撼力和深度。
结合情节,突出人物特点,打造一个深刻而生动的人物形象,让读者更容易情感共鸣。
形神合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所在,只有形神合一,才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和富有表现力。
深入人物内心,描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展示人物的独特魅力和鲜明个性,形神合一的塑造方式将使人物形象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关键词】突出人物特点,形神合一,人物形象塑造,言行举止,性格特征,情节呼应,细节描写,灵魂,深刻,全面展现,生动,立体1. 引言1.1 突出人物特点,关注形神合一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突出人物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人物的特点可以让人物更加生动和立体,让读者更容易对人物产生共鸣。
要突出人物特点,关注形神合一是至关重要的。
形神合一指的是人物的外表形象和内在精神特征完美结合,使人物形象更加具有内在的张力和吸引力。
形神合一的关键在于将人物的内在特点通过外在表现形式展现出来。
一个内心善良的人物可以通过他的微笑或者温和的举止来展现出来;一个内心坚强的人物可以通过他的刚毅的目光或者果断的决策来展现出来。
形神合一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更加有深度,让读者可以更加贴近人物,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需要注重形神合一的全面展现,让人物的特点在行为举止中体现出来,形成有机的衔接。
只有形神合一,才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活,使读者更容易被人物所吸引,更容易被人物的情感所打动。
2. 正文2.1 人物形象塑造要突出特点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要特别注重突出人物的特点。
每个人物都有着独特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而这些特点正是人物形象的灵魂所在。
通过突出人物的特点,能够使人物更加鲜明和生动,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凸显人物个性,塑造鲜活形象
![凸显人物个性,塑造鲜活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860090e2910ef12d2af9e79a.png)
24凸显人物个性,塑造鲜活形象雷其坤(北京市十一学校 100039)相传,从前有个勇敢而威严的国王,长相丑陋,瞎了一只眼,瘸着一条腿。
国王让画师来为他画像。
第一个画师画出来的国王不瞎不瘸,端庄英俊;第二个画师画出来的国王眼瞎腿瘸,丑陋猥琐。
前者美化国王,后者丑化国王,都受到国王的惩罚。
第三个画师画的是一幅国王射击图:国王一条腿站在地上,一条腿踏在一个树墩上,闭着一只眼,正在瞄准射击,很好地表现了国王的勇敢与威严。
画师因此受到奖赏。
由此可以得到启示:刻画人物要力求真实、传神,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要从一个巧妙的角度来表现,才能取得理想的表达效果。
写人也是一样。
写人是记叙文的主要内容之一。
写人的记叙文要突出人物的个性,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所谓个性,就是人物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
金圣叹称赞《水浒传》刻画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作文凸显人物个性,让笔下人物栩栩如生,才能引人入胜。
一、常规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突出其性格特征。
或简笔勾勒,即用简练的笔墨勾勒其特征;或工笔细描,即浓墨重彩,细致描绘。
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作文也可以采用“特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这里的“特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人物的眼睛、手等重要部位进行特别刻画,二是对人物特定情境之下的特殊行为进行描写。
“特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1.刻画肖像描写人物的容貌、体态、神情、服饰等外貌特征可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对人物的脸、眼、手等重要部位进行特别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史记·鸿门宴》描写樊哙带剑闯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用简练的笔墨勾勒其特征,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壮士形象。
(1)描写容貌描绘人的容貌,可以很好地传达情感,塑造人物形象。
俄国作家果戈里《涅瓦大街》,写彼得堡的年轻画家皮斯卡略夫,在涅瓦大街上见到一个陌生女郎:“天啊,多么迷人的姿容呀!白皙耀眼十分可爱的前额覆盖着玛瑙般美丽的头发。
如何使人物形象鲜活起来
![如何使人物形象鲜活起来](https://img.taocdn.com/s3/m/c8950d2955270722192ef7ca.png)
如何使人物形象鲜活起来记叙文写人,往往离不开对人的主要事件的叙述,但是,“红花需有绿叶衬”,光有中心事件的叙述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更好地突出人物形象,显示其不同的个性,还必须通过富有个性化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来刻画人物性格特征,使其个性更加鲜明形象。
一、外貌描写的个性化物有万种,人有千面。
生活中的人性格各不相同,正如在同一棵树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可是,在我们学生的笔下,却常常是千人一面,如学生描写人物外貌时动不动就是“高高的鼻梁,明亮的大眼睛,棱角分明的嘴唇”。
殊不知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这就缺少个性特征的描绘。
为突出其不同性格,首先要在同中求异,写出其与众不同的、最能反映其性格特征的那一点。
如鲁迅《故乡》一文中,为了突出杨二嫂尖酸、自私这一性格特征,描绘道“……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这就与同龄的普通女性有了区别。
其次,在抓特征的的同时,还必须绘其真实面貌,不能自己称赞的对象就绘“浓眉大眼”,而自己要贬斥的对象就描“尖嘴猴腮”,必须还其真实面貌。
如鲁迅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遇上了他一生中最敬爱的教师藤野先生,这位老师治学严谨,丝毫不歧视中国学生,对鲁迅从来都是谆谆的教诲,无微不至的关怀,可他的外貌却并非人们想象的那种“英俊潇洒,仪表堂堂”。
请看鲁迅是怎样描写他的:“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戴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这个描写,便是藤野先生的个性,是他人所不能代替的。
二、语言描写的个性化金圣叹说:“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
”这就要求作者必须全面、透彻地了解人物,把握其内心世界、性格特点,你心中才有整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才能写出高度个性化的语言,收到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
1、把握人物语言个性化的基本特征,让人物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说自己的话。
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书生气,贾政的道学气,林黛玉的尖刻、伶俐及宝钗的婉转平和等。
凸显人物个性,鲜活人物形象
![凸显人物个性,鲜活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1ae8d4e66294dd88d0d26b4d.png)
1、内心独白式:我不停地在心 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 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单放机, 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 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 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跑 出去打。老师啊,发发慈悲, 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 万别让我不及格啊!老爸呀, 手下留情吧,我以后学习一定 用心呀!”
(四)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的技法 1、内心独白。 2、梦境幻觉。 3、利用环境景物衬托人物心理。 4、神情肖像、动作语言。 心理描写常犯的毛病就是用抽象 概述代替具体描写。
如: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 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 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 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 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点评:这写的是“我”知道考 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 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 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 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
2、幻觉描写式:我好像看见满 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 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 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 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 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 声。
3、环境描写式:天阴沉沉的, 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 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 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 啦!”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 到了地下,我的心随之猛跳了 一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 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 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如:☉某一学生的语言描写(修改后) 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 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 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 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 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 “我才不瞎 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 坏事,还要耍嘴。” 老师说:“还有谁 看见的?” “我,……没看见。” 李星 使劲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如何在小说中刻鲜活的人物角色
![如何在小说中刻鲜活的人物角色](https://img.taocdn.com/s3/m/185b2a7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7.png)
如何在小说中刻鲜活的人物角色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描述人物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展现了丰富的人性。
在写作小说时,如何刻画出鲜活的人物角色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从设置人物的目标与动机、塑造鲜明的个性特征以及描写丰富的情感经历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小说中刻鲜活的人物角色。
一、设置人物的目标与动机要刻画出鲜活的人物角色,首先需要为其设置明确的目标与动机。
人物的目标可以是外在的,如追求权力、财富或者寻找真相;也可以是内在的,如追求幸福、实现自我价值等。
人物的动机则是驱使其追逐目标的推动力,可以是个人利益、对他人的依赖或者内心的渴望。
通过清晰明确地设定人物的目标与动机,使其行为合理且有动力,从而使读者更容易与其产生共鸣。
二、塑造鲜明的个性特征为了使人物角色更加鲜活,需要塑造出其独特的个性特征。
人物的个性可以通过外貌、性格、兴趣爱好、言谈举止等多个维度来展现。
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来体现其身高、相貌、气质等特征,如“他高大威猛,眉宇间流露出坚定的神色。
”同时,通过深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勇敢、坚毅、聪明等,以及对周围环境和他人的态度与反应,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例如,通过人物的行为和对话展示他们的性格特点,如细腻、善良、直率等,从而使角色栩栩如生。
三、描写丰富的情感经历刻画鲜活的人物角色还需要描写他们丰富多样的情感经历。
人物的情感可以包括喜怒哀乐,以及对爱情、友谊、家庭等方面的情感体验。
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他们的情感变化和渴望,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复杂性与真实性。
例如,可以描写人物在失恋后的绝望与痛苦,或者在亲人离世后的悲伤与无助,从而使人物角色更加饱满。
总结在小说中刻画鲜活的人物角色需要注意设置明确的目标与动机,塑造鲜明的个性特征以及描写丰富的情感经历。
只有通过这些手法的运用,才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立体,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在写作小说时,我们可以尝试多种方法来刻画人物角色,使其成为故事的灵魂与魅力所在。
人物塑造方法
![人物塑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f17761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a.png)
人物塑造方法人物是文学作品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往往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如何塑造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成为了每一个文学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注重人物的个性特征。
每个人物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这些特点可以是外在的,比如外貌、穿着打扮,也可以是内在的,比如性格、爱好、习惯等。
通过这些特点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从而对人物产生共鸣。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展现他们的性格特点,比如一个内向的人物可能会有一些怪癖,一个乐观的人物可能会有一些积极向上的习惯。
这些细节的描写可以使人物更加鲜活。
其次,要注重人物的情感描写。
人物的情感是其行为和思想的内在动力,是人物形象的灵魂。
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我们需要通过人物的情感变化来展现其内心世界。
比如,当人物面临困境时,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言语和行动来展现其内心的挣扎和矛盾,当人物经历喜怒哀乐时,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情感反应来展现其内心的真实感受。
这样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再次,要注重人物的成长变化。
一个好的人物形象是需要有成长历程的,他们应该在故事中有所变化和成长。
这种变化可以是外在的,比如从一个孩子变成了成年人,也可以是内在的,比如从一个懦弱的人变成了坚强的人。
通过人物的成长变化,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人物的成长历程中的磨砺和奋斗。
最后,要注重人物与故事情节的关系。
人物形象是故事情节的载体,他们的行为和情感都应该是为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因此,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我们需要考虑人物与故事情节的关系,让人物的行为和情感与故事情节相互呼应,相互影响,从而使整个故事更加紧凑和有力。
总之,塑造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是文学创作者需要花费精力和心思的重要工作。
通过注重人物的个性特征、情感描写、成长变化以及与故事情节的关系,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加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从而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
写作技巧知识:如何在写作中凸显人物个性
![写作技巧知识:如何在写作中凸显人物个性](https://img.taocdn.com/s3/m/fd8affb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0.png)
写作技巧知识:如何在写作中凸显人物个性人物个性在写作中极为重要,它是构建一个真实的、立体的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凸显人物个性,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刻画。
本文将分别从人物外表、行为、语言和思想等方面讨论如何凸显人物个性。
一、人物外表人物外表是凸显其个性的首要因素。
不同的人物外表形象可以传达不同的个性特征。
例如,一个人穿着整齐干净的衣服,头发修剪整齐,看起来格外井井有条,这种形象传达出的个性特征是积极向上、勤勉努力;而另一个人穿着破烂的衣服,头发散乱,看起来颓废不堪,这种形象传达出的个性特征是懒散、消极无意。
通过人物外表的描写,可以凸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人物行为人物行为也是凸显其个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物的行为举止可以展现出其内心的动向和性格特征。
例如,一个追求自由的人,可能会很喜欢旅游、徒步和冒险,而另一个追求安稳的人,则可能更多地呆在家里,喜欢看电影、读书等。
通过人物行为的描写,可以凸显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三、人物语言人物语言也是凸显其个性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人物会使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态度。
例如,一个内向害羞的人,可能会话语吞吞吐吐,不爱说话,而一个外向开朗的人,则可能很喜欢与人交谈,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人物语言的描写,可以凸显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四、人物思想人物思想也是凸显其个性的关键手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方式和价值观,这些思想塑造了人物的性格。
例如,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可能认为失败是成功的基石,会在面对挫折时坚定自己的信念;而一个消极悲观的人,则可能认为失败无从避免,会被挫折打倒。
通过人物思想的描写,可以凸显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总之,凸显人物个性需要从多个角度刻画,细致描写人物的外表、行为、语言和思想,以打造一个栩栩如生、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
在创作中,需要善于选材、虚实结合,以突出人物个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多方描写,突出个性
![多方描写,突出个性](https://img.taocdn.com/s3/m/c39ccccc2cc58bd63186bdfa.png)
多方描写,突出个性不少同学都反映写人容易,但要写出人物的个性却并不容易。
事实也是如此,记叙文写作中常常出现“千人一面”、“千人一腔”、“人物脸谱化”、“形象不鲜明”、“人物平面化”这样的问题。
只有写出个性,人物才鲜活、生动。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呢?一、勤于观察,善于概括人物个性留心观察是写作的前提,要写好人物离不开平时的观察。
有些同学平时不愿意与人交往,不太留心观察他人,对身边人漠不关心,头脑中没有储备足够多的个性人物,提起笔来作文时,就只好想当然了。
作文功夫在课外,“要写人,得接近人,关心人,了解人,而且爱人。
”(巴金语)人物的个性并不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它往往表现在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
观察时要仔细把握,认真比较,反复思考,然后通过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写出人物的特点,显示人物的个性。
“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艾芜语)。
在观察的基础上还要学会归纳概括,从中抽象出人物的特征。
生活中那么多活生生的人,各具千秋的形象,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抓住人物的特征,做到“胸有成竹”,就能画其形,描其神,铸其魂。
人物的个性主要表现在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
二、选好典型事件支撑人物人因事而鲜活,事因人而彰显。
写人离不开写事,人物的个性需放在典型事件中加以表现,事件能够让人物“站起来”。
写人物,首先要选择那些最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思想品质的事情。
这些事情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平凡的小事最能打动读者;这些事不一定要完完整整,一个片段、一个画面、一个细节都可以传神地写活人物;这些事不一定新鲜,但一定要有生活气息。
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可以一人一事,可以一人多事,可以多人一事,可以多人多事。
事不在多,关键是能不能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好的事件应该以小见大、具有戏剧冲突、能够吸引人。
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叙事,但决不能就事论事,更不能让事件淹没人物。
如何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如何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5d081fb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6.png)
如何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人物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塑造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是写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个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引发情感共鸣,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和可信度。
本文将探讨如何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一、真实感和独特性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需要追求真实感和独特性。
真实感要求人物形象在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都符合逻辑和常识,可信度高。
独特性则是通过细节和特点来表现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使其在读者心中独具特色。
比如,《红与黑》中的朱丽安娜是一个勇敢、聪明的女性主角,她从小家庭困境中走出来,凭借自己的才智和毅力成为社会上的成功人士。
她的独特之处在于她冷静、机智的性格,以及她对正义和自由的追求。
这些特点使她成为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
二、感情体验和内心世界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需要通过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来展现人物的丰富性。
人物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是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的桥梁,也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来源之一。
例如,《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是一个叛逆而又敏感的青少年形象,他对社会的假善和虚伪充满了不满和反叛情绪。
作品通过霍尔顿的内心独白,展示了他对友谊、家庭、爱情等方面的矛盾和思考,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增加了人物的立体感。
三、行为和语言表达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需要通过人物的行为和语言表达来展示其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
人物的行为和语言是读者观察和了解人物形象的窗口,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比如,《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班纳特是一个聪明、独立的女性形象,她的行为和语言表达展示了她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和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她冒犯了上流社会的规矩,大胆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这让读者对她的个性和勇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与其他人物的互动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需要与其他人物的互动来展示其性格和特点。
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和互动可以突显个人特质,引发冲突和矛盾,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例如,《小王子》中的小王子是一个纯真而又富有责任感的形象,通过他与其他星球居民的互动可以看到他对友谊和爱的理解和追求。
如何在作品中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如何在作品中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6574b37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a.png)
如何在作品中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成功的作家应当具备塑造生动人物形象的能力,使人物在读者心中栩栩如生。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作品中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一、细致入微的描写要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首先需要对人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
作家应当观察人物的外貌特征、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方面,将这些细节有机地融入到作品中。
例如,可以描写人物的眼神、笑容、手势等细节,以及人物的口音、语气、说话方式等。
这样的描写能够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存在,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二、独特的个性特点每个人物都应该有独特的个性特点,这样才能使其在读者心中形象鲜明。
作家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行为决策、内心独白等方式展现其个性特点。
例如,一个乐观开朗的人物可以常常笑着、积极面对困难,而一个悲观消极的人物则可能常常沮丧、抱怨。
这样的个性特点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三、情感的表达与描绘人物的情感是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生动人物形象的关键。
作家应当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与人物产生共鸣。
例如,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矛盾、挣扎和情感变化等方式,展现其丰富多样的情感世界。
这样的描绘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四、与环境的互动和反应人物与环境的互动和反应也是塑造生动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
作家可以通过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和反应,展现其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例如,可以描写人物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坚韧,或者在幸福时的喜悦和满足。
这样的互动和反应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和立体,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总之,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需要作家具备细致入微的描写能力、独特的个性塑造能力、情感表达与描绘能力以及与环境的互动和反应能力。
通过这些手法的运用,作家可以使人物在读者心中栩栩如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
运用人物塑造技巧打造鲜活的角色形象
![运用人物塑造技巧打造鲜活的角色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23256e2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e.png)
运用人物塑造技巧打造鲜活的角色形象人物是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通过生动的角色形象可以使作品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然而,要打造鲜活的角色形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运用一些人物塑造的技巧来增加角色的真实感和立体感。
本文将讨论一些常用的人物塑造技巧,以帮助创作者们更好地塑造鲜活的角色形象。
一、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人物塑造的基础,通过对角色的外貌特征进行生动的描绘,可以让读者对角色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在进行外貌描写时,可以运用形容词来描绘角色的身高、体型、面容特征等,同时也可以通过服装的选择来展示角色的个性特征。
例如,假设我们要塑造一个勇敢而坚毅的主人公角色。
我们可以描述他高大威猛的身材,深邃坚定的眼神,以及穿着简洁有力的战服。
通过这样的描写,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形象和个性特点。
二、言行举止除了外貌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也是塑造角色形象的重要方面。
通过角色的言语和行动可以揭示其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角色说话的方式,喜欢使用哪些词汇,以及他们的行为举止,都能够给读者传达出他们的思考方式和态度。
例如,一个坚韧不拔的角色在面对困难时可能会选择坚定地表达自己的信念,采取果断的行动。
而一个孤独的角色可能会用寡言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三、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将读者引入角色内心世界的有效手段。
通过角色的内心独白,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角色的想法、感受和经历,增加角色形象的立体感。
在文学作品中,可以使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让读者听到角色的内心独白,让读者与角色产生共鸣。
通过角色的内心独白,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角色背后的故事和情感,进一步加深对角色的认知。
四、人物关系角色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也是塑造角色形象的重要因素。
通过角色与其他角色的互动,可以展现角色的个性特点和性格特征,增加角色的真实感。
例如,两个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对话、互动和支持来表现。
而敌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可以通过争吵、冲突和对立来展现。
通过这样的人物关系的描绘,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角色的行为动机和情感态度。
凸显人物个性,鲜活人物形象22页PPT
![凸显人物个性,鲜活人物形象22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bc981ee9192e45361166f58e.png)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怎样表现人物的个性
![怎样表现人物的个性](https://img.taocdn.com/s3/m/e3967e9451e79b89680226eb.png)
怎样表现人物的个性
写作内容:
在同学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各有特色,各具个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同学们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都是千篇一律,如:老师都有着满头白发、小伙子都是浓眉大眼,人物缺少活力,缺少个性特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人物的特点,写出人物的个性。
能力达标:
1、感受人物的个性,理解人性美的内涵。
2、学会用典型材料来凸显人物的个性。
3、学习运用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
技巧指导:
要写出人物的个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抓住外貌特征来展现人物的个性。
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姿态、神情、服饰的描写。
世界上每个人的外貌是各不相同的,他们都各有其特点。
比如中央电视台“非常6+1”的节目主持人李咏,他长得挺滑稽:高高的个子,两条腿瘦得像两根火柴棒;一张马脸,额头宽宽的;眼眼有点小,一笑起来眯成一条细缝;他的嘴巴特别大,留着狮子毛一般的卷发。
这段描写就写得很有特点,抓住了人物独特的外貌来写,使人物的个性十足。
二、抓住语言特征来刻画人物形象。
语言描写是指对人物说话时的内容、语气、声调等进行描写。
不同思想、不同经历、不同地位、不同性格的人,其语言也是不同的。
三、抓住动作特征来表现人物性格。
动作描写是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神态。
动作描写要求生动、具体、细致。
我们写人时如果能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来写,就可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性格。
如何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
![如何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3fae51d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e.png)
如何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在文学创作中,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故事可信度,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那么,如何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呢?本文将从描写细节、心理刻画和言行举止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给创作者们带来一些启发。
一、描写细节描写细节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础,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可以让读者对人物有更为清晰的感知。
首先,可以从外貌方面入手,包括人物的身材、相貌、服饰等,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让读者对人物的外貌有更为直观的了解。
比如,不仅可以简单地描述一个人是高瘦还是矮胖,还可以通过描述他的腹部微微隆起、他偏长的下巴等细节,使人物形象更具特色。
其次,还可以从言语举止方面描写人物,通过语言的抑扬顿挫、习惯用语、口音等特点来展现人物的个性。
例如,一个满腔热血的年轻人可能会用很多豪言壮语,而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则可能会经常使用婉转委婉的措辞。
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二、心理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塑造鲜活形象的重要一环。
创作者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情感、内心冲突、动机等方式来展示人物的个性特点,增加读者对其的认同感。
首先,可以透过人物的情感变化来揭示他们的性格特点。
比如,一个刻薄自私的人在遇到困难时可能会表现出冷漠无情的态度,而一个善良热心的人则会展现出关怀和帮助他人的行为。
其次,人物的内心冲突也是塑造其形象的重要要素。
每个人都有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矛盾,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同他们。
比如,一个成功的商人可能在生活中面临着物质和精神上的冲突,让读者在阅读时思考自己是否也曾有过类似的体验。
三、言行举止创作者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刻画他们的形象。
言行举止既包括人物的行动,也包括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
人物的行动可以展现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
比如,一个勇敢果敢的人可能会敢于冒险,而一个懦弱胆小的人则会因为恐惧而退缩。
如何写出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塑造鲜活角色
![如何写出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塑造鲜活角色](https://img.taocdn.com/s3/m/5bfc136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7.png)
如何写出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塑造鲜活角色人物形象是小说中极为重要的元素之一,一个鲜活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能够让读者沉浸其中,感受到真实的情感共鸣。
本文将就如何写出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
一、描写细节写出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首先要注意描写细节。
通过生动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和个性特征。
例如,可以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如长相、身材、气质等。
同时,还可以描写人物的服饰打扮、语言表达、行为举止等。
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可以让读者更加形象地看到人物,还能够帮助读者建立与人物的情感联系。
二、刻画个性除了外貌特征,人物的个性特点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刻画人物特有的性格、内心世界和行为方式,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并与之产生共鸣。
例如,可以通过人物的对话、内心独白或者与他人互动的方式来展现其性格特点。
一个勇敢坚毅的人物形象、一个善良宽容的人物形象或者一个狡猾阴险的人物形象,都可以成为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
三、塑造生动情感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不仅仅是一个有形的外在形象,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世界和情感的表达。
通过描写人物的思想、情绪和内心体验,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痛苦、快乐、迷茫或者奋斗的过程来展现其内心的世界。
这样的描写不仅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还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故事中去。
四、合理运用对比对比手法是刻画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与其他人物进行对比,可以更加凸显一个人物的特点和形象。
例如,可以与主人公相比较的配角,通过对比突出主人公的英勇或者善良。
另外,通过人物形象与环境、社会相对立的对比,也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
五、注重角色的成长与变化在小说中,人物的成长与变化是很重要的情节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刻画人物的成长经历和内心的变化,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写人物言行举止的技巧与要点
![写人物言行举止的技巧与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db591c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e.png)
写人物言行举止的技巧与要点人物的言行举止是塑造角色形象的重要元素,也是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和情感内心的方式之一。
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个性、动机和价值观。
本文将介绍一些写人物言行举止的技巧与要点,以帮助作者塑造鲜活的角色形象。
一、注重细节在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时,必须注重细节,通过描述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等细微差别来刻画角色。
例如,一个人的微笑可以有多种表情,可以是和善的笑、冷嘲热讽的笑、得意的笑等等。
作者需要准确地描绘这些微小差异,以凸显人物的特点和情感。
二、言行举止与人物性格特点相符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其言行举止之间紧密相连。
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可以凸显他们的性格特点。
例如,一个自信的人会自豪地挺胸而行,放眼世界;而一个胆怯的人可能会低着头,步履踌躇。
因此,作者在描写人物言行举止时要确保其与人物性格特点相符。
三、注意语言的运用人物的语言是表现其思想、情感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
作者需要根据人物的特点和环境背景,选择适当的语言风格和用词。
例如,一个粗鲁的人可能使用带有粗俗语言的措辞,而一个文雅的人则会使用优美、流畅的语言。
语言的运用能够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四、言行举止的变化和发展人物的言行举止应该具有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随着情节的发展和人物角色的变化,他们的言行举止也会有所变化。
例如,一个胆小怯懦的角色可能在某个关键时刻展现出勇敢的一面,这种变化为人物形象增添了层次和复杂性。
五、适度使用动词和形容词在描述人物的言行举止时,适度使用动词和形容词能够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但是,过多的修饰词语会让文本显得累赘和啰嗦,影响阅读体验。
因此,作者需要掌握使用动词和形容词的平衡,避免过度修饰,保持描述的简洁性和精准性。
六、结合人物环境和角色关系人物的言行举止还与其所处的环境和与他人的关系息息相关。
作者应该合理运用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反映角色所处的背景和与他人的互动。
例如,人物在家庭和朋友圈中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言行举止,这样能够更好地展现出他们的性格、态度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显人物个性,塑造鲜活形象作者:雷其坤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年第21期摘要:不少同学描写人物,常用“英俊潇洒”“美丽动人”之类的套语,或者贴上“坚强”“善良”之类的标签,而文中却没有充分表现出来,导致人物形象干瘪、苍白,没有生命力,不能打动人。
那么,写人的文章怎样凸显人物个性?主要从“常规描写”“非常描写”与“艺术表现”三个层级阐释有效对策。
关键词:人物性格常规描写非常描写艺术表现相传,从前有个勇敢而威严的国王,长相丑陋,瞎了一只眼,瘸着一条腿。
国王让画师来为他画像。
第一个画师画出来的国王不瞎不瘸,端庄英俊;第二个画师画出来的国王眼瞎腿瘸,丑陋猥琐。
前者美化国王,后者丑化国王,都受到国王的惩罚。
第三个画师画的是一幅国王射击图:国王一条腿站在地上,一条腿踏在一个树墩上,闭着一只眼,正在瞄准射击,很好地表现了国王的勇敢与威严。
画师因此受到奖赏。
由此可以得到启示:刻画人物要力求真实、传神,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要从一个巧妙的角度来表现,才能取得理想的表达效果。
写人也是一样。
写人是记叙文的主要内容之一。
写人的记叙文要突出人物的个性,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所谓个性,就是人物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
金圣叹称赞《水浒传》刻画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作文凸显人物个性,让笔下人物栩栩如生,才能引人入胜。
一、常规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突出其性格特征。
或简笔勾勒,即用简练的笔墨勾勒其特征;或工笔细描,即浓墨重彩,细致描绘。
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作文也可以采用“特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这里的“特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人物的眼睛、手等重要部位进行特别刻画,二是对人物特定情境之下的特殊行为进行描写。
“特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1.刻画肖像描写人物的容貌、体态、神情、服饰等外貌特征可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对人物的脸、眼、手等重要部位进行特别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史记·鸿门宴》描写樊哙带剑闯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用简练的笔墨勾勒其特征,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壮士形象。
(1)描写容貌描绘人的容貌,可以很好地传达情感,塑造人物形象。
俄国作家果戈里《涅瓦大街》,写彼得堡的年轻画家皮斯卡略夫,在涅瓦大街上见到一个陌生女郎:“天啊,多么迷人的姿容呀!白皙耀眼十分可爱的前额覆盖着玛瑙般美丽的头发。
奇妙的鬈发如波似浪,一绺秀发从帽子边上挂下来,轻拢着在傍晚的微寒中透着淡淡红晕的脸颊。
樱唇闭锁在层层迷人的幻梦中……”先用惊叹总括“迷人的姿容”,然后分别描写前额,头发,脸颊,嘴唇,突出女郎的妩媚迷人。
画家情不自禁被她吸引。
(2)刻画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通过刻画人物的眼睛,可以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情感,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透露深广的生活内容。
鲁迅先生曾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鲁迅《药》)用锋利的刀比喻康大叔的眼光,活画出一个贪婪凶狠、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形象。
“那小小的眼睛还没有呆滞,在浓眉底下转来转去,恰如两匹小鼠子,把它的尖嘴钻出暗洞来,立起耳朵,动着胡须,看看是否藏着猫儿或者顽皮孩子,猜疑地嗅着空气。
”(果戈里《死魂灵》)通过对眼睛的描写,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泼留西金的贪婪、狡猾。
(3)描绘双手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曾说:“手是像脸一样的富有表情。
”描绘人的手,可以突出人物形象。
姜孟之《一双手》,写林业工人张迎善的手:手粗硬如“老松木”;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手掌鼓皮样硬;手指特别粗大肥圆;有的手指指甲脱落了;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手又长又宽又厚……通过细致描写这双“已经栽树26万多棵”的“天下第一奇手”,刻画出一个勤劳、朴实、不畏艰辛、努力奉献的林业工人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描写穿着描写人物的穿着打扮,也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果戈里《死魂灵》中描写地主泼留希金的穿着:“那衣服可更加有意思。
要知道他的睡衣究竟是什么底子,只好白费力气;袖子和领头都非常龌龊,发着光,好像做长靴的郁赫皮;背后并非拖着两片的衣裙,倒是有四片,上面还露着一些棉花团。
颈子上也围着一种莫名奇妙的东西,是旧袜子,是腰带,还是绷带呢,不能断定。
但决不是围巾。
一句话,如果在那里的教堂前面,乞乞科夫见了这么模样的人,他一定会施他两戈贝克。
”这处描写,凸现了腰缠万贯的吝啬鬼泼留希金的特点:形似乞丐,极端寒伧,贪婪吝啬,腐朽没落。
2.揭示心理揭示心理,即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内心活动进行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能很好地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
(1)心理描写鲁迅《阿Q正传》,写阿Q遭打,自认是虫豸,并给人磕头,这实在是屈辱。
“然而不到十分钟,阿Q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
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阿Q的“精神胜利法”让他自我麻醉。
(2)内心独白周海亮《独白》,写一位父亲在儿子坟头的独白,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为了给儿子挣学费,父亲虽有类风湿,也去挖煤,遭遇塌方,终于脱险。
辍学的儿子只有16岁,也去挖煤,遇难了。
父亲拿着为儿子挣的学费回来,却面对的是儿子的新坟。
最后,泪流满面的父亲在儿子的坟头磕了3个响头,又赶回去挖煤,为另一个儿子挣学费。
父亲发自心底的声音,表现出了父亲的难过与内疚,隐忍与坚强,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3.展现行为“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更表现在怎样做。
”(恩格斯)人物举手投足见性情。
(1)紧要关头的行为描写人物在重要关头的行为以凸现其性格特征。
谈歌《桥》,写在山洪暴发工地上村民惊慌之时,老汉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地组织大家从窄窄的木桥撤离险境。
他要求党员后走,有人反对,他不为所动;有一个青年党员排在队伍中撤离,他一把拖了出来,坚持原则。
最后只剩下他和那年轻党员,他要那小伙子先走。
不料此时木桥倒塌,他和小伙子被洪水吞没。
结尾露底,原来那小伙子是他的儿子,这样的结局震撼人心,老汉高大坚毅的形象如大山一般在读者心里矗立起来。
(2)不由自主的动作通过描写人物独具特色、不由自主的动作,可以反映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
许行《立正》,写一个国民党的被俘连长,只要一听到“蒋介石”就“叭”地立正。
“我”对此很生气,甚至吓唬说“再立正,我就打断你的腿!”不料,被俘连长竟然恳求“我”打他,说过去就是被打出来的。
他还是个排副时,因为说到那个人没有立正,被团政训处长揍了一顿;再进行单兵训练,一提到那个人的名字,就要马上立正,反应稍慢就会挨打。
后来就形成条件反射,却因此受到嘉奖,说这是对领袖的忠诚。
他说现在狠狠地打他一顿也许能打好呢。
他说着就痛苦地哭了。
“我”向上级请示,政委却不同意用国民党军队的方法来对待他。
训练结束,俘虏连长也没有改掉这毛病,便被打发回了家。
事隔三十年,“文化大革命”后,“我”到河北一个县里去参观,意外地在街上遇上他。
他坐在轮椅上,头发花白,面容憔悴,显得非常苍老,两条腿已经坏了。
原来他那个毛病没有改掉,就被“红卫兵”打断了腿。
“我”想,打断了两条腿,他当然就没法立正了,这倒是一种彻底的改造方法,不禁感慨道:“你这一辈子叫蒋介石给坑啦!”没有想到,在“我”说蒋介石三个字时,他那坐在轮椅中的上身仍然向前一挺,作了个立正的姿势。
小说通过“立正”这一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专制对人性的摧残。
全篇贯穿以连环式情节链:不立正→立正→不想立正却立正→因立正被打断腿→轮椅上依旧立正,情节虽单纯却曲折有致,阅读审美意趣层层递进。
连长经过惨无人道的训练而养成的身不由己的“立正”,令人唏嘘不已,而要用暴力改正他的条件反射也是惨无人道的。
文章既控诉了国民党反动军队对人性的摧残,也针砭了“文革”极“左”思想对人们的毒害,让人反思,催人警醒。
4.描写语言通过描写语言,可以表现人物心理,突出人物性格。
(1)人物的口头禅通过描写人物的口头禅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常常说的一句话是“千万不要闹出什么乱子来”,通过他的口头禅,表现其因循守旧:思想的“套子”根深蒂固,害怕变革,生怕“乱套”,完全失去了主体意识。
(2)同一人反复强化描写同一人物不同场合的语言可以强化人物的性格特征。
王蒙《她本来长得不丑》开头说,一位女邻居相貌给“我”的最初印象本来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她鼻子扁平,就说高鼻子纯粹是崇洋媚外,鼻子大的人多半都目空一切,自命不凡;她头发稀疏、干枯、褐黄,就说头发太黑了人家也许会认为是染的,或者是假发……描写她三次发表“美学理论”,反复强化,充分表现了她丑陋的心态,让人觉得她面目可憎。
结尾说:“我终于认清了,她的相貌实在是不宜奉承。
”开头与结尾形成巨大“落差”。
(3)不同人对照比较描写不同人物在同一场合的语言可以突出各自的性格特征。
智勇《谁的官大》,开头说几个领导开会住在宾馆,休息时看电视正播放足球赛,他们不懂足球,看不出什么门道,竟然讨论起球场上“到底谁的官最大”这个问题来了。
甲认为在中间带球的肯定是领导,因为他坐镇中央,总揽全局,运筹帷幄,组织着攻守,左右着进退;乙认为在前面等球的人肯定是领导,因为建功立业的机会给了他,电视镜头给他最多,观众掌声给他最多;丙认为在球门前站着的那个人是领导,因为他有特权,别人都热火朝天地在场上拼搏,惟独他享清闲,别人只能用脚踢球,惟有他手脚并用;丁认为坐在场边指挥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领导,因为他让谁上谁才能上,他让谁下谁就得下;戊认为那个穿黑衣服、嘴里含着哨子的人才是领导,因为双方对他尊敬有加,不管换人还是开球,都得经过他的同意,他不想让你玩了你马上就玩完。
他们发表的观点,从足球比赛的角度看自然是外行话,而正是这些外行话,巧妙的表现出他们的“官念”,揭示其卑下的灵魂。
言为心声,可以看出他们绝不是人民的好公仆。
文章构思巧妙,绵里藏针,耐人寻味。
上述种种方法,根据表达需要可以灵活运用,以充分表现人物性格某方面的特征,或从不同角度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写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作者通过外貌描写表现先生稳健潇洒的精神气质,语言描写突出他谦逊自信、幽默风趣的个性;演讲时旁征博引时敲头的动作极为传神,写出他的博闻强识、学识丰富;演讲时动作表情描写表现人物风趣自由不乏天真、情感丰富的个性特点。
读完此文,梁启超先生鲜明的个性特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才华横溢,博闻强记,修养良好,开朗直爽,认真细致,风趣幽默,谦逊而自负,稳健而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