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归纳
两极世界的形成知识点总结
两极世界的形成知识点总结《两极世界的形成》是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两极世界的形成,欢迎大家阅读。
两极世界的形成必考知识点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一)消极影响:两极对峙引发了美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战后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的“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在欧洲:导致柏林危机和德国和柏林的分裂;在亚洲:表现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的发生;在美洲: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两国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
具体表现:(1)德国分裂:(冷、欧洲)1949年在美苏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分别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朝鲜的分裂:(冷、亚洲)1948年在美、苏的控制下以北纬38度线为界,8月朝鲜半岛南部建立大韩民国,9月朝鲜半岛北部建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3)古巴导弹危机(冷、美洲)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
美国很快发现正在建设中的古巴导弹基地,便向古巴海域派出大批军舰,武装封锁古巴。
战争一触即发。
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4)朝鲜战争——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热、亚洲)(5)越南战争——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热、亚洲)(二)积极影响:(1)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3)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两极世界的形成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课从三个方面说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以霉素味厚的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
作为开篇第一课,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两极世界的形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关系中世界格局的重要转折点,又是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转变的起点,因此本课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不同的社会制度: 美国是资本主义强国,苏联 是社会主义强国。双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对对 方有敌意。 不同的国家利益: 二战后两国的力量都空前壮 大,各自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的领袖,两国的势力范围大幅扩张,双方都 认为对方是直接的最大威胁。
二、形成过程:
1、序幕: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 尔访问美国,在富尔敦发表演 说:“从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 海,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 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背 后,座落着所有中欧和东欧古 国的首都……所有的这些名城 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 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 强的高压控制。” — —《和平砥柱》
雅尔塔体系确立:
美苏两国战后实力的增强:
1943年德黑兰会议时丘吉尔曾说:“我的 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 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 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 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 由国家实力特别是经 济实力决定的!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经济: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小结: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冷战表现)
美国及其盟国方面
苏联及其盟国方面
“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 提出(1947.3)标志冷 战正式开始 经济上:“马歇尔计 划”的实施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 报局的成立(1947.9)
经济互助委员(1949)
军事上:北大西洋公 约组织的成立(1949)
D
4、二战后东西方长达近半个世纪对峙的实质是 A、两种文化传统的竞争 C、两种军事力量的较量
B B、国家利益的冲突
D、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
5、美国实施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
高中历史: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高中历史: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1)形成背景:
①二战改变了大国间力量对比,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②二战后期战后美苏领导确立了雅尔塔体制,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③二战后美国与苏联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加剧。
(2)形成过程:序幕: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国家 1947年 1949年 1955年美国“杜鲁门主义“提出(冷战正式开始)马歇尔计划提出(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苏联共产党和工人党九国情报局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3)形成影响:
①引发美苏军备竞赛,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
表现:1949年德国分裂;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冷战); 1950-1953年朝鲜战争;1961-1975年越南战争(热战)
②美苏势均力敌,谁也不敢轻易发动战争,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③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学习借鉴,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④面对两极对峙格局,发展中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运动,第三世界崛起。
高中历史第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35%,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
超过战前的水平。
(3)军事上: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出现
①: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建立的原因:二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为了推行称霸全球的战略,放弃了战时与苏联的同 盟,转而反共反苏。
时间: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
国家:以美国为首的12个
西方国家(现有28个) 性质:军事政治集团(美国 控制)
北约主要集中在西 欧和南欧,针对苏 联和东欧社会主义 国家;对抗苏联和 华约 华约主要集中在东 欧和苏联,针对西 欧资本主义国家. 对抗北约
有哪几个国家既没 有参加北约也没参 加华约?
③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出现的意义(影 响): 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即东西方对
峙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和在世界范围 内的争夺,造成战后世界长期不安宁,国际局势的紧张 (消极影 响) ;但双方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积极影响)
1961年美国发动了所谓“特种战争。1965年, “特种战争 上升为”局部战争”,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越南岘港登陆。
美国侵越战争 ——美国历史上历时最长,损失最大的一次战争
美国侵越战争历时14年(1961年—1975年),美国 损失惨重:5.6万余人丧身,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 多亿美元。在侵越战争期间,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一浪 高过一浪。1969年1月,在尼克松就任总统时,华盛顿 上万名群众,高举着“尼克松是头号战犯”等标语走上 街头,举行大示威,吓得尼克松只好躲在防弹的“玻璃 罩” 中发表就职演说。
多极化趋势
东西方对峙
美苏争霸
多 极
(战后初期) (50年代末—
化
80年代末)
高中历史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归纳二战后国际力量发展重大变化,欧洲中心的地位受到挑战,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高中历史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历史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归纳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两极格局初步形成1. 含义:二战后期至战后初期,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协议和原则,重划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的新国际关系体系。
2. 形成的背景: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⑴西欧各国普遍衰落⑵苏联空前强大----唯一能与美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政治、经济、军事)⑷二战后初期,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抗衡美苏的力量。
3. 主要内容:⑴ 成立联合国⑵ 铲除日本、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日两国法西斯处理的异同前一课已讲)⑶ 重新划分欧亚政治版图(对新的世界格局产生决定性影响)①分区占领德国及首都柏林,划分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②美国独占日本本土。
③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4. 性质: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多重性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性质的)5. 评价:⑴ 积极: 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在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发展各国经济有积极作用⑵消极:①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实质),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条件;②重划疆界,分裂国家, 也埋下了国际纠纷的种子(德国、朝鲜、印巴)⑶体系内隐藏着许多矛盾①美苏间矛盾 (争霸)②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这实质上是意识形态间的对立③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美国与崛起的西欧、日本之间的经济领域的斗争,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④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南斯拉夫与苏联之间、中苏之间、苏联与东欧之间存在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⑤新老殖民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和维护独立的矛盾⑷影响: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6. 瓦解:①冲击:第三世界的兴起②解体:东欧巨变、苏联解体高中历史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归纳二: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1. 概念:在雅尔塔体系下表现出来的国际关系(显著特征),包含:①美苏全球范围内的对抗、争夺;②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地区的严重对抗;③以及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在全球的斗争.三个层次。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一.从盟友到对手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雅尔塔体系:美苏等国首脑通过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所确定的二战后国际关系新体系,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两极格局: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
➢冷战: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2.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日益增大。
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4.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演说,杜鲁门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冷战开始二.美苏冷战1.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2.北约:1949年,美英法《北大西洋公约》,是一个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加剧了“冷战”3.经济互助委员会:苏联、保加利亚等,为打破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4.华约:1955年,苏联,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从此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但美苏没有发生大规模直接武装冲突德国: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西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朝鲜:美国和苏联以北纬38度线为界,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越南:二战后,越南共产党抗击法国殖民者。
1961年—1973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前言: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对苏联大肆攻击,呼吁西方国家对付苏联。
这次演说发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
总结: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为冷战对手2.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3.冷战时期,虽然世界局部地区爆发了热战,但美苏两国间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
❖北约和华约的共同性质是什么?它们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1. 共同性质:两个条约的主要内容都规定了:如果本集团内部任何一个成员国遭受武装侵略,其他成员国必须予以援助,且不排除武力援助。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显 呈 现 出 缓 和 与 紧 张 、和 平 与 动 荡 并 存 的 局 面 。一 些 地 区 和 国 家 内 部 长 期 以 来 抑
而不发的深层矛盾, 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爆发, 使世界动荡不安。世界
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 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从近期
看 , 美 国 仍 将 保 持 世 界 唯 一 超 级 大 国 的 地 位 ,“一 超 多 强 ”的 局 面 还 将 继 续 下 去 。
三 、两 极 格 局 的 终 结
崩溃: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战后存在四十多年的美
苏两极格局崩溃。
原因: 苏联解体是直接原因;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
对比是根本原因; 欧共体、日本的崛起, 成为抗衡美国的力量, 帝国主义阵营开始
瓦解。
影响: 两极格局结束后, 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但天下并不太平, 明
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西欧经济一体化, 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 西欧开
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安全政策, 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其次,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战后, 日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 把发展经
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 并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1955年
以后, 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日本的人均国民生
但从长远看,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两极格局的结束与前两次世界格局的演变有所不同。第一, 和平过渡。它的
结 束 是 在 没 有 发 生 战 争 或 世 界 大 战 的 情 况 下 出 现 的 , 是 经 过 长 期“冷 战 ”的 较 量
引起的。第二, 竞争过渡。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欧洲联盟五个力量中心存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知识点总结
⼈教版⾼中历史必修⼀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知识点总结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从盟友到对⼿——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来源:学。
科。
⽹Z。
X。
X。
K]1.雅尔塔体系确⽴(1)概念:第⼆次世界⼤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2)基础:美苏均势(3)实质: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范围)(4)意义: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 第⼆次世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量的对⽐:(1)⼆战后,西欧和⽇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2)苏联的实⼒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益增⼤,引起了西⽅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
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盾⽇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障碍。
⼆、美苏冷战1.冷战的最初信号:丘吉尔铁幕演说2.冷战含义:以美国为⾸的西⽅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切敌对⾏动。
3. 美国对苏联冷战的原因?(1)根本原因:战后美国欲称霸世界。
(2)以苏联为⾸的社会主义⼒量⽇益壮⼤,妨碍其称霸。
(3)苏联在军事政治上能与美抗衡,使美国⼜不敢贸然越过战时美苏划定的势⼒范围界限。
(4)兵戎相见并不符合双⽅的根本利益,也为刚刚饱尝战争之苦的世界⼈民所反对。
4.美苏冷战的表现国家[来源:学科⽹ZXXK] 政策[来源:/doc/8e11422004.html][来源:Z#xx#/doc/8e11422004.html] 表现政治经济军事美国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苏联对抗苏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两极格局的影响1.消极影响:(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
(2)两⼤阵营对峙,造成西欧依赖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3)美苏两个超级⼤国全⾯对抗,进⾏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高一历史必修一两极世界的形成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两极世界的形成知识点虽然从高一开始我们的历史难度增加了,但是实际上必修一历史的知识点是比较简单的。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历史两极世界的形成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必修一两极世界的形成知识点一、从盟友到对手----美国“冷战”政策形成的背景1、原因:(1)雅尔塔体系确立: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从右至左)出席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11日,苏、美、英3国政府首脑在苏联克里木半岛雅尔塔举行的国际会议。
又称克里米亚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I.V.斯大林、美国总统F.D.罗斯福和英国首相W.L.S.丘吉尔以及3国外交部长、三军总参谋长和顾问们。
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准备在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等。
讨论了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准备在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问题。
除雅尔塔会议外,美英苏三巨头在二战期间还召开了其他国际会议在1943年底召开了德黑兰会议,1945年7——8月间召开了波茨坦会议。
◆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塔体系。
具体包括:美、苏、法、英四国分区占领德国,苏联租用旅顺和大连和海军基地,日本的千叶群岛(北方四岛)交给苏联等等。
◆基础:美苏均势“二战”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力量。
军事上,美国不但垄断了原子弹, 还拥有1200多万军, 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
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战后初期,苏联总兵力接近美国,建立有强大的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就达40,000架,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地区。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演变1、雅尔塔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
在二战后期,同盟国举行了一系列会议,其中雅尔塔会议尤为重要,雅尔塔体制就是这些会议所签订的协定的总和。
雅尔塔体制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根底之上的,是美苏两分天下的产物,它确实立意味着近三百年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开场被以美苏为主导的新世界格局所取代,为美苏两极格局奠定了根底。
2、冷战“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期间,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
“冷战〞的核心是遏制苏联,也是雅尔塔体制进一步开展演变为两极格局的主要方式。
3、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1〕“冷战〞的公开信号: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2〕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年3月,杜鲁门发出了“冷战〞宣言,以遏制共产主义扩张为名,企图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标志着美苏“冷战〞全面展开。
〔3〕马歇尔方案的出台: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方案〞,即马歇尔方案。
目的: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本质: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4〕苏联的还击措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
〔5〕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1949年,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建立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场面的形成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4、“冷战〞的影响消极影响:“冷战〞场面形成后,美苏争霸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部分“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
〔1〕政治上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朝鲜分裂、德国分裂、欧洲分裂甚至世界分裂。
〔2〕经济上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开展,造成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3〕军事上由于两个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部分战争不断〔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知识点总结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知识点总结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1、二战后美苏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2、二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
3、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欧洲出现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
4、二战后形成的两级格局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苏联解体。
5、二战后美国在亚洲地区的热战主要是侵略朝鲜和侵略越南战争。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的原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丧失;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
历史因素:统一情结的历史渊源。
2、“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欧盟经济政治实力增强,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摆脱美国控制;日本经济发展,实力增强,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俄罗斯国际地位提高,拥有和美匹敌的军事力量;
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并发挥越来越大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提高,积极致力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美国仍然最强大。
高中历史必修一24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学习目标 思维脉络 1.掌握“冷战”的概 念,理解美国实行 “冷战”政策的原 因。 2.识记“冷战”政策 的具体表现,认识 “马歇尔计划”的影 响及实质。 3.理解两极对峙格 局对战后国际关 系的影响。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冷战”的兴起 1.背景 (1)雅尔塔体系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在雅尔塔会议上就战后世界安排 达成一系列协议,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国际关系体系。 (2)美苏矛盾加剧: ①原因: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 对立,美国推行反共、反苏政策。 ②表现: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企图遏制苏联;苏联在自己周 边建立“安全带”,存在着大国沙文主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 史料导入 史料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 宣布了美国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马歇尔强调,如无大量 额外的援助,欧洲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 恶化”。美国的责任“应该尽其所能,帮助欧洲恢复正常的经济状 态,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这个 演说发表后,很快被舆论界称之为“马歇尔计划”。英国外交大臣 贝文公开赞扬马歇尔演说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之一”,并 呼吁美、英、法三国联合起来。法国总统奥利奥尔向新闻界透露, 法国准备“毫不迟疑”地参加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摘编自《国际关系史》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互动探究(1)史料一中,托克维尔的预言在20世纪中期成为现实, 指出美、苏“各主世界一半的命运”的含义。 (2)史料二中小阿瑟· 施莱辛格对“冷战”的影响是什么样的看 法?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高一历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知识点
高一历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知识点高一的学生想要学好历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的知识点,要讲究科学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以此提高学习历史知识点的效率。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历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知识点一.“冷战”兴起的历史背景1.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成为主要矛盾2.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3.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实力称霸世界;但是美国的称霸野心遭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4.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苏不敢贸然发动战争二.美国实行“冷战”的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称霸世界三.“冷战”的兴起1.政治上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明美苏关系公开破裂,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2.经济上1948年“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3.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1955年)。
四.“冷战”的影响1.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使世界分为两大阵营2.美苏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3.使近半个世纪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4.爆发了局部“热战”——朝鲜和越南战争,引起了世界的动荡,威胁了世界的和平。
5.在两大集团对峙的夹缝中,第三世界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实力不断发展壮大。
历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练习题1.1947年12月19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上说:“我们的决议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欧洲人民的未来……将决定着他们是否生活在贫困之中,是否会对自私自利的极权主义者的威胁感到畏惧。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决议”指马歇尔计划②“决议”是美国推行“冷战”的重要措施③“决议”实质上要帮助欧洲复兴经济④“极权主义者的威胁”指共产主义的威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马歇尔深知苏联根本不可能接受欧洲复兴计划。
第26课_两极格局的形成
区分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 什么是国际关系?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 二战后形成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 什么是国际格局? 是指国与国之间相对稳定的力量的对比。 二战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
什么是冷战?
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 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3、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
1)成立联合国;
2)铲除日本、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
3)重新划分欧亚政治地图;
分区占领德国,美国独占日本本土。
4、雅尔塔体系的评价:
1)实质: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事 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 强权的烙印 2)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促进了国际合作, 在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各国经济有积极作用 3)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 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新阶段,冷战局面开 始。
Catlett Marshall) 美国五星上将
思考: “马歇尔计划”又称作什么计划?
“欧洲复兴计划”
美国是慈善家吗?它要解决欧洲什么问题?
①援助欧洲恢复经济以增强遏制苏联的力量; ②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 用。
针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苏联有什么反应?
评价美苏“冷战”
1.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 积极 爆发
影响
2.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1.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消极 2.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影响
3.破坏了世界的和平,爆发了局部的 “热战”
“冷战”思维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承认世界的多样性; “冷战”和对抗危及世界和平;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合作才能共进共赢
高中历史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目标导航]一、雅尔塔体系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就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了协议。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内容(1)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领管制。
(2)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一些权益也交给苏联。
(3)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4)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也做出相应的规定。
3.实质:按美苏意志划分势力范围。
4.标志: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5.评价(1)积极性: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
(2)消极性:该体系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提供了条件。
思维点拨1.雅尔塔体系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新阶段,冷战局面开始。
2.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实现了世界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战后美苏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易混易错雅尔塔体系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合作,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其建立在战时军事实力基础上,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彩。
二、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1.美国的政治野心(1)表现①罗斯福:1943年4月,罗斯福授意他人发表文章,提出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②杜鲁门:1945年12月,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咨文中声称美国有必要来领导世界。
(2)基础①经济上:逐步确立起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②军事上:成为军事强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还率先掌握了原子弹、氢弹。
2.西欧的衰落(1)英国:战后经济衰退;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动摇了殖民帝国的基础。
(2)法国:国内经济倒退,外汇储备已经枯竭;海外殖民地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
第25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25课两极格局的形成湖北省仙桃中学熊红荣一、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2、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美苏均势局面形成(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成为唯一可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3、美苏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4、美苏之间的冷战加速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雅尔塔体系通过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它取代了原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两极格局在冷战中形成:1、冷战的概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目的在于遏制共产主义,基本状态是不战不和)2、冷战的原因:反法西斯联盟政治基础的丧失;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的力量对比;美苏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二战后和平思潮的盛行;美苏势均力敌(实力相当);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和丘吉尔铁幕演说的推波助澜★杜鲁门主义针对希腊、土耳其危机而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美国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援助对象本来包括苏联和东欧国家,但遭其拒绝):⑴背景:西欧经济困难,政局动荡⑵目的:复兴西欧经济,稳定西欧资本主义秩序;控制西欧国家;联合西欧共同遏制苏联⑶影响:①对西欧: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政局的稳定;客观上促进了西欧国家的联合;使西欧不得不受制于美国;②对美国:加强了美国对西欧政治经济的控制;有利于遏制苏联势力的扩张;拓展了美国的海外市场;③对世界:加剧了美苏在欧洲的对峙与争夺★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点:⑴相同点:都发生于二战后初期美苏走向对抗的背景下(背景);都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目的);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内容)⑵不同点:杜鲁门主义是公开地反共反苏;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方式)★北约与华约都是由一个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两个集团的形成既对欧洲的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又使欧洲存在“刺刀下和平”的可能★两极格局形成过程:①雅尔塔体系确立——奠定基础;②两大阵营出现——初步形成;③“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④北约、华约两大组织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三、两极格局下的国际关系:1、全面冷战:1948年朝鲜半岛的分裂;1949年德国的分裂;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2、局部热战: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名义入侵朝鲜);1961---1973年的越南战争(1973年美国撤军后,南越当局力量削弱,1975年越南实现南北统一)★二战末期,美苏以北纬38度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
必修1历史第25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
必修1历史第25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通过对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原因的分析,从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出发,弄清重大事件的内在联系是必修1历史第25课的重点知识点。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必修1历史第25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必修1历史第25课知识点:重点讲解雅尔塔体系是指1943年底至1946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到战后初期雅尔塔会议前后,以美苏为主的大国间所达成的一系列有关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协议,由此形成的国际格局。
它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发展的产物,集中体现了在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方面的重大变化:英、法、德、日等国退居二线,美苏走上了前台。
一方面美国走上了全球扩张的霸权主义道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苏联的力量壮大,影响了战后世界的形势。
1.形成(1)奠定基础: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和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西欧衰落,美苏势均力敌。
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大阵营出现。
(2)初步形成: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3)最终确立:到1949年美国开始实施全面冷战政策,美苏盟友关系彻底结束,转变为敌对关系。
1949年、1955年先后建立了北约、华约两大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2.演变:两极格局是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国和苏联为中心的对峙局面,它形成于二战结束后,初期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所代替;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告结束。
其特点:(1)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在美国一方是西方盟国,在苏联一方主要是东欧各国。
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2)在两极格局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高中历史选修三课件精选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1、什么是雅尔塔体系? 2、雅尔塔体系确立的背景是什么? 3、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据此分析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义:
二战后期至战后初期,世界大国按照雅 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协议和原则,重划世界版 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的新国际关系体系。
不同点 : ? 凡: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
雅: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 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
是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 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
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 ? 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随德国
的崛起而破产;
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必然随着一方的解体而瓦解
? 在凡尔赛-华盛顿这个体系中,占主导 地位的是哪些国家? (英、法、美)
? 为什么这些国家会起到主导作用呢?
(力量强大)
? 反过来就是说:决定一个体系建立或 者内容的是什么呢?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是一个体系
确立的基础 )
二战后,国际力
量对比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2、雅尔塔体系形成的背景:
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⑴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⑵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政治经济军事) ⑶苏联空前强大----唯一能与美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主要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 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认识:
①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饱经战乱的各国人民要求建立一个和平安全、平等合 作的世界的共同愿望;
②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符合世界人民求和平、求发展的愿望,得到了广泛 的称颂,但由于某些大国缺乏诚意,要付诸实施还有很大困难;
法新社认为,60年后,东京审判仍是日本能否正确认识战争罪行 的关键。该社驻东京记者菲利普斯·阿格雷特说,与清算纳粹德 国 的纽伦堡审判不同,东京审判只追究发动战争的个体责任,许多 日本人因此质疑东京审判的合法性。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右 翼学者试图否认东京审判,改写侵略战争的性质。
《两极世界的形成》 知识清单
《两极世界的形成》知识清单一、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是两极世界形成的基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达成了一系列协议,确立了战后世界的政治格局。
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德国和日本等战败国进行处置,决定分区占领德国,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
2、划分战后欧洲和亚洲的势力范围。
3、建立联合国,作为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雅尔塔体系的影响:1、它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美苏在势力范围划分上的矛盾为冷战埋下伏笔。
2、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二、冷战的兴起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苏之间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冷战兴起的原因:1、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矛盾冲突。
2、两国实力的相对均衡,使得双方不敢轻易发动热战。
冷战的表现:1、政治上: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杜鲁门主义宣称美国要在世界范围内遏制共产主义。
2、经济上: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以对抗苏联在欧洲的影响。
苏联则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3、军事上:美国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苏联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三、美苏争霸美苏争霸是冷战的重要表现,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至 60 年代初):1、特点: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优势在美国。
2、事件:苏联承认联邦德国,赫鲁晓夫访美;但同时也发生了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第二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末):1、特点:苏攻美守。
2、事件:苏联加强军备,出兵阿富汗;美国从越南撤军,中美关系改善。
第三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初):1、特点:美国强硬,苏联收缩。
2、事件:里根政府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苏联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四、两极格局对世界的影响1、国际关系紧张: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地缘政治争夺等导致国际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局部地区冲突不断。
两极格局的形成 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
国家的实力决定国家的地位。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欧洲开始 的,而且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都在欧洲。欧洲在连续的战争中 普遍衰落了,而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乘机崛起。二战以前以欧 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成为历史。
知识点三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苏联的强大:战争使苏联蒙受了巨大损失,但其军事力量却 得到增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军尔塔体系 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1)背景:二战后期,以美、苏、英为主的同盟国召开国际会 议,就结束战争、处置法西斯和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协议。 (2)内容 ①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 ②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_联__合__国___。 ③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一些权益也交给苏 联。 ④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重新划定。
(3)实质:按___美__苏___意志划分势力范围,突出了美苏两个大 国的作用,这种国际关系体系称为“雅尔塔体系”。
(4)标志:以维持___欧__洲___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 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2.评价 (1)积极影响:雅尔塔体系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 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知识纲要导引
答题术语导学 (1)雅尔塔会议突出了美苏两个大国的作用,为冷战和两极格 局形成奠定了基础。 (2)二战后美国实力上升,成为头号经济、军事大国;西欧元 气大伤,经济普遍衰落;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强国,为了 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苏联同东欧、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 组成社会主义阵营。
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战后初期,在苏联的帮助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 亚、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和__德__国____东 部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归纳
二战后国际力量发展重大变化,欧洲中心的地位受到挑战,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高中历史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历史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归纳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1. 含义:二战后期至战后初期,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协议和原则,重划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的新国际关系体系。
2. 形成的背景: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⑴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⑵苏联空前强大----唯一能与美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政治、经济、军事)
⑷二战后初期,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抗衡美苏的力量。
3. 主要内容:
⑴成立联合国
⑵铲除日本、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日两国法西斯处理的异同前一课已讲)
⑶重新划分欧亚政治版图(对新的世界格局产生决定性影响)
①分区占领德国及首都柏林,划分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
②美国独占日本本土。
③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
4. 性质: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多重性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性质的)
5. 评价:
⑴积极: 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在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发展各国经济有积极作用
⑵消极:
①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实质),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②重划疆界,分裂国家, 也埋下了国际纠纷的种子(德国、朝鲜、印巴)
⑶体系内隐藏着许多矛盾
①美苏间矛盾(争霸)
②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这实质上是意识形态间的对立
③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美国与崛起的西欧、日本之间的经济领域的斗争,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④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南斯拉夫与苏联之间、中苏之间、苏联与东欧之间存在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⑤新老殖民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和维护独立的矛盾
⑷影响: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6. 瓦解:
①冲击:第三世界的兴起
②解体: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高中历史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归纳二: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1. 概念:在雅尔塔体系下表现出来的国际关系(显著特征),包含:①美苏全球范围内的对抗、争夺;②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地区的严重对抗;③以及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在全球的斗争.三个层次。
核心是美苏关系,主要对抗形式是冷战.
2. 形成原因:
①美苏均势是根本前提(是指军事上的暂时均势)
②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基础
③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冲突是重要原因(冷战的根源)
④美对苏等社义国家实行冷战是推动因素
3. 形成过程:
⑴战后同盟关系走向破裂
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失去合作的基础
②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冲突(主要原因)
⑵1946年,丘吉尔发表反苏反共的铁幕演说
⑶1947年,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称为杜鲁门主义
⑷1947年,美国提出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的马歇尔计划
⑸两大阵营的形成与对峙
A、资本主义阵营:①美国的强大②西欧的衰落
※美国的强大: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⑴表现:
①政治上:控制操纵联合国,英、法等西欧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
②经济上:大战期间,以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已确立,即布雷顿森林体系(见课本材料)
③军事上:战后,美国成为头号军事强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空军,军事基地分布世界各地。
率先掌握了核武器
⑵原因:①自身经济基础雄厚,本土未受战争破坏
②战争刺激经济增长,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⑶意图:世界蓝图称霸世界
※西欧的衰落:
⑴英:海外贸易、黄金储备、工业生产;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⑵法:经济严重倒退、货币贬值、外汇储备;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B、社会主义阵营:①苏联的崛起②东欧社会主义国家③亚洲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实力大增: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⑴表现:①是抗击法西斯的主力,国际威望大增
②军事实力大增,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军事强国
③领土也有扩大
※社会主义国家的增加:
①东欧八国:(建立政权的途径都得到苏联的帮助; 都仿效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南、阿
既依靠本国革命力量,又得到苏军支持:罗、匈、保、波、捷在苏联军事管制下组织革命力量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东德
②亚洲四国:中、朝、越、蒙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以苏为首的社义阵营形成
⑹标志:1949和1955年,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相继成立
4.两极格局的特点:
①政治:表现为冷战
②经济: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
③军事:表现为局部战争
④意识形态: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
高中历史两极格局的形成知识点归纳三:疑难解析1、几个相关概念
⑴格局: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是建立在世界主要大国实力对比的基础上的。
⑵极: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中心,它影响、制约
着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其他力量
⑶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根因: 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
⑷明确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关系
①同:都是对二战结束到苏联解体这一历史时期的国际关系格局的一种概括和描述。
②异:雅尔塔体系主要是讲美苏如何在欧洲、东亚划分势力范围,在这一过程中,美苏关系由战时合作演变为战后对抗;两极格局只是指美苏走向全面对抗后的国际格局。
可以说,雅尔塔体系包括美苏合作和美苏对抗两个阶段,而两极格局则是指雅尔塔体系框架内美苏关系的第二阶段,即对抗阶段。
2、单元线索:
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两极格局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①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②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形成: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③冷战和美苏争霸: 两极格局的发展演变
④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终结
3、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异同?
相同点:
(1)建立背景: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
(2)建立过程: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基本原则,建立了各主要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国际体系;
(3)实质: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形成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4)结果:都随着主要国家主导力量的消失而走向瓦解。
(5)内容:都建立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
(6)作用:都暂时缓和了主要国家的之间的矛盾,其实根本矛盾都没有根本解决.
不同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背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
主宰体系英法等帝国主义大国意志体系美苏两大国意志
缓和调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暂时妥协
中心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美苏两极格局
性质本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和大国强权政治等多重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