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四教案:4.
学年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四教案:4.2圣雄甘地
第四单元亚洲觉悟的前驱第2 课“圣雄”甘地课标要求叙述甘地领导印度公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课要点难点甘地和印度公民大会党;“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教课过程一、成长历程(即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历程)(一)从前出身及修业生涯1、从前熏陶:博爱、素食、苦行、不杀生2、英国修业:掌握丰富法律知识基督教影响——宗教观的形成(不要与恶人作对)3、南非工作:领导南非争取印侨权益斗争——人生观的滋长(第一次遇到种族鄙视的味道)接受托尔斯泰思想——形成社会政治观以非暴力为武器领导反南非种族鄙视的斗争,迫使南非政府取销鄙视印度人的法律。
(二)提出“非暴力主义”思想1、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的原由(1)家庭影响:博爱、不杀生、素食、苦行。
(2)受《圣经》中对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的影响。
(3)接受托尔斯泰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同等的思想。
(4)在南非尝到种族鄙视味道。
2、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内容(1)以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博爱”精神为要旨;(悲观抵挡)(2)重申爱与真谛的一致,即在坚持“真谛”的同时,情愿牺牲自己也不向仇敌施加暴力。
(坚持真谛—中心)(三)“苦行僧”生活1、“苦行游说”:四漫游说,和缓各教派之间的矛盾。
2、土布运动:倡议土布运动,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评论:①以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经济侵略,保护印度的民族经济,表现了其争取民族自治的民族主义精神。
② 反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文明,扔掉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
3、漫游各国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运动背景:英国的殖民统治阻挡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来源因)(二)运动内容:包含“非暴力抵挡”和与英国殖民者“不合作”的态度两部分1、学生停课,抵制英人学校2、律师抵制英人法庭3、官员拒绝在英国殖民机构任职4、士兵不接受英发奖章(三)运动特色:采纳和平易合法的手段(四)主要形式:土布运动,食盐进军、不合作和绝食祷告。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古代国家的兴亡
本单元教学目标
- 了解古代国家的兴亡原因和过程;
- 掌握秦、汉、唐三个朝代的兴亡历程;
- 能够分析古代国家兴衰因素。
教学内容
1. 古代国家的兴亡及原因分析
- 国家兴亡概述
- 古代国家兴亡的一般原因
- 不同时期的兴亡原因比较分析
2. 秦朝的兴亡及原因分析
- 秦朝的崛起
-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原因
- 秦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汉朝的兴亡及原因分析
- 汉朝的建立
- 汉朝的兴盛与衰落原因
- 汉朝的政治制度与文化成就4. 唐朝的兴亡及原因分析
- 唐朝的建立与兴盛
- 唐朝的衰落及原因
- 唐朝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与贡献
教学方法
- 复述课堂内容并加以总结
- 分组讨论和小组报告
- PowerPoint演示
- 视频资源辅助教学
教学评价
- 课堂讨论的质量与积极性
- 小组报告的准备和表达能力- 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
- 期末考试的成绩
教学资源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教材
- PowerPoint课件
- 相关视频资源
教学进度安排
- 第一课时:古代国家的兴亡概述
- 第二课时:秦朝的兴亡及影响
- 第三课时:汉朝的兴亡及影响
- 第四课时:唐朝的兴亡及影响
教学反思和改进
- 加强教学资源的准备,提供更多案例和实证材料
- 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的简要概述,具体教案内容请参考教材和教学资源。
高二历史历史第2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人教实验版选修(4)知识精讲
高二历史历史第2单元东西方的先哲人教实验版选修(4)【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历史选修(4)第2单元东西方的先哲二. 重点、难点:1. 重点:孔子及儒家思想2. 难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评价三. 课堂教学: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一)追求礼乐的一生传承礼仁文化,实现礼治社会1. 学习礼乐(15岁)探究问题1: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时代:(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
“礼崩乐坏”(2)“周礼尽在鲁”影响:①孔子提出“仁”和“仁政”思想,反对暴政②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③提出中庸思想,主X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④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2. 讲学收徒(30岁)传承礼和仁;创办私学,广收学生3. 从政生涯(51岁)官:鲁—中都宰——司寇政治主X:“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结果:从政失败4. 周游列国政治主X未被采纳,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5. 献身文化整理文化典籍,整理编辑“六经”。
(二)创立儒家思想1. 背景:①春秋:奴隶制——封建制“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私田出现政治上: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②孔子恢复周礼,传承礼乐文化,创立儒家学派2. 儒家思想:A. 礼(孔子思想的目标、基础)——礼是政治概念....①礼的含义:西周实行对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作出严格规定的一套宗法登记等级制度。
“君臣有别,长幼有序”②关于礼的做法: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X,“非礼勿……动”,从而形成西周时天下安定局面,避免春秋时天下动乱局面。
——克己复礼③评价: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规X制度。
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违背历史潮流,体现了思想保守的方面;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
B. 仁(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属于伦理概念....①仁的含义: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标准。
历史选修四教案
历史选修四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历史选修四教案——《现代世界史》教案目标:1. 了解《现代世界史》这门选修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学习目标;2. 设计适合高中学生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历史选修四的知识和技能;3. 提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效果。
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高中历史选修四《现代世界史》的教学提供指导。
该教案适用于高中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并掌握该门课程的核心内容。
教学目标:1. 理解《现代世界史》的学习目标和重要概念;2. 掌握历史选修四中的关键事件、人物和思想;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和表达能力。
教学活动:1. 概念解释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解释《现代世界史》中的关键概念和术语,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2. 视频观看和讨论:教师选择相关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视频素材,组织学生观看并进行讨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
3. 文献阅读和分析:教师提供相关历史文献或文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
4. 项目研究和展示:教师布置课程项目,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或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评估方法:1. 小组讨论和课堂参与: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参与程度。
2. 书面作业和考试:教师布置相关的书面作业和考试,以评估学生对于历史选修四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项目成果展示:教师评估学生在项目研究和展示中的表现,包括研究深度、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建议:1. 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历史案例、故事或文献,激发学生对于历史选修四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学案:4.1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
学案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课标要求]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一、追寻救国之路1.背景20世纪初期的中国,在西方列强政治、经济压迫和清王朝腐朽没落的统治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断的抗争,很多志士仁人对民族的出路进行了探究。
2.过程(1)走上革命道路:1894年,孙中山到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见,未获成功。
中日甲午战斗失败后,他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转而走上了革命道路。
(2)建立革命团体①概况: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的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他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并在入会誓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见。
②意义:标志着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的开头。
3.策划广州起义(1)概况:兴中会成立以后,孙中山建立香港兴中会,筹划广州反清武装起义遭到失败。
(2)意义:广州起义表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者已同清王朝彻底决裂,以武装起义迈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第一步。
4.考察欧美,为革命深化进展做预备(1)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考察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状况,并在华侨中乐观宣扬革命。
(2)伦敦蒙难脱险后,孙中山增加了革命信念,更加乐观地开放反对清王朝的斗争。
[归纳总结] 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从“医人”到“医国”;从“改良”到“革命”;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从“依靠帝国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
[深化探究]探究点由改良到革命材料(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
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
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善。
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
若救国救人,非锄去恶劣政府不行。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思考据材料,孙中山认为变革中国社会的关键是什么?为此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答案关键:改革政治。
高中历史选修四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四教案教案标题: 高中历史选修四教案- 探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革命运动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革命运动,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等。
2. 探究这些革命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辛亥革命:背景、起因、过程及结果。
2. 五四运动:运动的动因、目标、领导人以及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3.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背景、原因、筹备工作、早期活动以及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短文段落引起学生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兴趣。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为什么重要的革命运动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学活动1:辛亥革命1. 学生阅读教科书或相关材料,小组合作讨论并回答问题,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起因。
2. 教师讲解辛亥革命的过程,强调其中的重要事件和角色。
3. 小组讨论辛亥革命的结果,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 学生完成相关练习,例如填空、选择题或简答题,以检查他们对辛亥革命的理解。
教学活动2:五四运动1. 教师简要介绍五四运动的动因和目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2. 学生小组合作,深入了解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以及运动的影响。
3. 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通过海报、演讲或展示形式分享他们的发现。
4.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评价五四运动对现代中国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3: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 学生独立或小组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背景和原因。
2.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或在线研究,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筹备工作和早期活动。
3. 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探讨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4. 学生完成一份书面报告或辩论性文章,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重要性。
综合活动:学生完成一份小组项目,研究某个特定的革命运动,包括背景、动因、影响等。
他们需要写一份研究报告,并进行口头展示。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三圣雄甘地教学教案3人民版选修4
-表达能力:评估学生作业中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逻辑是否连贯,论点是否有力。
-创新性:鼓励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思考,对非暴力运动在现代社会的应用提出自己的看法。
-反馈建议:
-对于知识掌握不准确的学生,教师应指出具体错误,并提供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修正错误。
详细介绍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行动和影响,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如食盐进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非暴力运动的具体实践和作用。
3.甘地非暴力运动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甘地非暴力运动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非Biblioteka 力运动案例进行分析,如甘地领导的纺车运动。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甘地非暴力运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甘地的非暴力运动、历史影响及其在现代的意义。
强调非暴力运动在和平解决冲突中的价值,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非暴力原则。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甘地非暴力运动的分析短文,以巩固学习效果。
-难点解析:提供历史文献和案例,展示甘地如何协调不同阶层,形成统一战线。
-甘地思想的现代意义:学生可能难以将甘地思想与现代社会问题联系起来,理解其当代价值。
-难点解析:对比甘地思想与现代非暴力运动,如环保运动、平权运动,探讨其思想在当代的应用和启示。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设备)
-历史教材及参考资料(人民版选修4、相关历史书籍)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4单元+第2课+圣雄甘地+教案+.pptx
学无止 境
3. 百家争鸣 “对我而言,羔羊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一样地珍贵。我可不愿意为了人类的身体而取走 羔羊的性命。我认为,越是无助的动物,人类越应该保护它,使它不受人类的残暴侵害。” “无论是任何时期、任何地方,我都不认为肉食对我们来说是有必要的。”“我觉得,当心灵 发展到了某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将不再为了满足食欲而残杀动物。”“一个国家伟不伟大、道 德水准高不高,可以从它对待动物的方式判断出来。”请对甘地的以上言论进行评价。 解题关键:素食主义。 思 路引领:非暴力思想。 答案提示:甘地多次撰写文章,大力倡导素食主义,认为一个人的情欲和食欲相伴而生, 因此必须从节制口腹之欲开始。反映出甘地的思想深受印度教和耆那教的“非暴力”思想影 响,其主张体现了印度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2. 教学案例 案例一 讲述“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时,向学生展示一组图片。
学无止 境
图片一:圣雄甘地(1869—1948) 图片二:在非洲时的甘地 通过不同时期的图片,补充甘地的传奇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从而认识: 伟大的历史人物也是在学习中不断走向成熟与进步的,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是在学习与斗争中 逐渐形成的。 案例二 讲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时,结合甘地在二战后为平息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 徒的暴力冲突“赤足朝圣”的图片,出示近年来南亚次大陆的印巴冲突的相关史料,向学 生 说明现实是历史的延续。要合理地解决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必须对其历史追根溯源, 只有 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吸取历史教训,使历史为现实服务。 四、问题解答
4. 阅读与思考 甘地把非暴力抵抗看成是实现政治理想的主要手段,认为这是勇敢者的武器。他在一 篇 题为“武力政策”的文章中说过:“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而 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你如何理解其中“认识 了印度 的力量”这句话?
人教版历史选修4教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4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人教版历史选修4教材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人教版历史选修4教材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
2. 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特点和教材特点的教学活动。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人教版历史选修4教材主要涵盖了以下内容: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包括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北伐战争等。
2. 世界历史概览: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革命,法国大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历史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历史的思考。
2. 介绍教材:向学生介绍人教版历史选修4教材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深入学习: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4. 提问和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5. 总结与评价:在每个教学单元结束时,让学生进行总结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6. 拓展学习: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阅读和研究,拓宽他们的历史视野,并鼓励他们进行创新性的历史项目。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包括书面作业、小组讨论的记录等。
3. 考试评估:设计适当的考试题目,检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人教版历史选修4教材及教辅资料。
2. 历史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 学生参考书和其他相关阅读材料。
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应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四4.3圣雄甘地教学设计
为了巩固学生对甘地及其甘地主义知识点的掌握,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甘地非暴力抵抗运动的小论文,要求不少于800字。论文中需包括以下内容:
a.甘地非暴力抵抗运动的哲学内涵及其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意义;
b.甘地领导的土布运动、食盐进军等重要事件的具体过程及其影响;
1.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激发他们对甘地及其时代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甘地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2.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甘地非暴力抵抗运动的实质,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3.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认识偏差,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甘地及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贡献。
3.学习甘地勇敢、坚定、仁爱、宽容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通过学习甘地的事迹,认识到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对于民族解放运动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甘地这一历史人物及其所倡导的非暴力抵抗运动充满好奇。然而,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对于甘地主义的深刻内涵和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作用可能理解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时,容易受到个人情感和主观判断的影响,需要引导他们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甘地会选择非暴力抵抗的方式来推动民族解放运动?这种抵抗方式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有何特殊意义?”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详细讲解甘地主义的核心思想、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高中历史选修4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4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历史选修4课程的重要性和研究内容;- 掌握历史选修4课程中的关键知识和概念;- 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思辨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模块一: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研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中国领导的革命等;- 分析这些事件和人物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性;- 探讨事件和人物背后的社会背景和影响。
2. 模块二:世界历史中的重要时期和事件- 研究世界历史中的重要时期和事件,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时期、欧洲一体化等;- 分析这些时期和事件对于世界历史的影响和演变;- 探讨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这些时期和事件中的角色与立场。
3. 模块三:历史与社会- 探讨历史与社会的关系,包括历史对社会的影响和塑造;- 分析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和教训;- 研究不同社会对待历史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加学生的研究兴趣;-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交流和合作;- 问题解析: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思辨能力;- 课堂演讲:让学生进行课堂演讲,增强表达和展示能力。
四、教学评价- 参与度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知识掌握评价:考察学生对历史选修4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分析能力评价:评估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能力;- 表达能力评价:评估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 教科书:《高中历史选修4》;-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图书资料:相关历史书籍和资料;- 外部资源:互联网、博物馆等。
以上是《高中历史选修4教案》的主要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帮助您进行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
高中历史选修4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4教案高中历史选修4教案篇一:2014版高二历史选修4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高二历史选修4教学指导意见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一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教学要求: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认识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雄才伟略。
说明:教学本课应与必修I中“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内容相联系,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列表归纳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巩固统一的措施,运用疆域图理解这些措施的作用,注重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观点和方法。
第二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教学要求: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理解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感受唐太宗善于纳谏用贤的优秀品质。
说明:教学时可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去归纳“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并从史实入手分析“贞观之治”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玄武门之变”、“晚年的反省”两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教学要求:了解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统一台湾、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抗击沙俄侵略等。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增强维护和促进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说明:教学时要史论结合,从具体的措施入手分析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少年皇帝”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一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学要求:从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等方面了解孔子的生平,知道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仁、礼、中庸。
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说明:教学时应联系必修3中“百家争鸣”和“儒学的兴起”的有关内容。
第二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说明:“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一课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教学要求:知道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事迹:师从柏拉图、从事科学研究、教育亚历山大、在雅典讲学。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2)教学教案人民版选修4
(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国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总结,如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
-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
例题9:分析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意义。
答案:
1.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2.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社会主义提供借鉴和参考。
例题10:谈谈科学社会主义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答案:
1.分析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如贫富差距、劳动者权益保障等。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本质。
-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提出替代资本主义的制度构想。
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为阶级斗争理论提供理论基础。
-阶级斗争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提供实证依据。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现实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分析现实社会问题。
答案:
1.历史唯物主义:解释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进程。
2.阶级斗争理论:强调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阶级之间的斗争。
3.剩余价值理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本质。
4.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提出替代资本主义的制度构想。
例题4: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
答案:
1.历史唯物主义为阶级斗争理论提供理论基础。
答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总结。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学案4: 第2课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第2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课程学习目标目标解读1.了解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主要生平事迹,归纳柏拉图的哲学观点;了解柏拉图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2.通过了解柏拉图的研究活动,感受其追求真理、不懈探索的精神;通过分析柏拉图的政治主张,认识到社会意识与时代发展的关系、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等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到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明确世界文化是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
3.学习的重点是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理念论与理想国;学习的难点是如何看待唯物与唯心的哲学思想。
学法指导了解柏拉图的基本观点,主要从他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方面总结,同时要结合他生活的时代来认识其思想文化的贡献。
通过分析图文材料、归纳概括、谈话法和问题探究等方法,将柏拉图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柏拉图所取得的成就,提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导学建议1.请学生根据课前所查的资料介绍柏拉图学园,由此导入本课的学习。
2.联系必修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简要叙述古代雅典的社会状况,再讲述柏拉图的生平;指导学生依据教材内容制作柏拉图的生平事迹简表。
同时,辅以一些有人文教育意义的故事,避免单纯地罗列知识。
引导学生感受和尊崇他们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指导学生了解柏拉图的基本观点,突出柏拉图的理想国,但是要避免从哲学专业的角度过深地挖掘内容。
知识记忆与理解知识体系梳理夯实基础一、柏拉图的政治活动1.政治活动:(1)背景:出生于希腊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为其提供最理想的教育环境。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惨败,充分暴露出雅典①的弊端。
(2)活动:青年时代便对政治产生兴趣,关注希腊城邦局势的发展,伯罗奔尼撒战争惨败后,希望雅典实行一种类似②那样的政体。
战后不久,雅典又恢复民主制,新政权对苏格拉底处以极刑,更助长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成见。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教案历史学问的过去性特点,使得许多高一学生感觉历史“无用”,若教师再不充分开掘历史学科学问的价值,把课上得枯燥乏味,就很难使高一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热忱。
一起看看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教案!欢送查阅!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教案1一、教学目标1、把握《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2、使学生熟悉到鸦片战斗是中国患病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重难点1、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是重点。
2、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一些专出名词的理解和把握是难点。
三、教学过程导入:利用“洋火”等日常词汇,引起学生的留意。
分析中国社会如何翻开国门引入西方科技。
鸦片战斗的缘由:直接缘由:林则徐虎门硝烟引起英国不满根本缘由:英国企图翻开中国市场,倾销产品,掠夺原料,把中国沦为其殖民地鸦片战斗过程:1、1840、6-1841、1(定海、大沽、广东战事;所谓《穿鼻草约》;英军强占香港岛)2、1841、1-1841、5(广东战事;《广州和约》;三元里抗英)3、1841、8-1842、8(厦门、浙东、长江战事)战斗失败缘由:1、清朝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经济、科技的落后。
清王朝处于封建制度的衰败时期,政治昏暗,各种冲突加剧,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禁锢,使得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财政拮据,军备废弛,武器低劣,封建统治自身已陷入严峻危机,连其本阶级的有识士都感到面临“末世”,在这种状况下,御外必定受到很大限制。
2、统治集团昏庸。
“时代召唤巨人,上台的却是侏儒。
”鸦片战斗当中,清政府各级决策者错误频出,上层指挥简洁低效,各级官员欺上瞒下,导致不知己不知彼,对战局应变低效。
两年的战斗过程中,同样的决策错误在各地重复上演。
这既是由于清政府的所致,也是清政府的详细表现。
正是在清朝统治集团的这种状况下,英国方面的优势才得以显示和发挥出来。
南京条约的内容:1.宣布完毕战斗。
两国关系由战斗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024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教案
2024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让学生了解选修四中涵盖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如清末民初的政治变革、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
帮助学生掌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历史发展脉络。
加深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如社会变革的必然性和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技能与应用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能够用清晰、准确的语言阐述历史事件和人物。
强化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能够利用历史资料和研究方法进行初步的历史研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认识历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清末民初的政治变革,包括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等历史事件。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思想内涵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深层原因和影响,形成全面、客观的历史认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和判断历史问题。
如何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其历史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有趣故事或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学生,让他们分享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和看法,激发课堂讨论。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为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2. 讲授新课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历史图片、视频等,生动展示历史事件和人物。
结合历史事件的时间线,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脉络,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穿插讲解重要历史概念,如“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帮助学生把握核心概念。
3.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模拟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孔子1.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时代:(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礼法秩序受到冲击,“礼崩乐坏”;(2)“周礼尽在鲁”影响:(1)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2)孔子提出“仁”(核心),反对暴政(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2.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有什么地位和影响?主要内容:——思想:(1)“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
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
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
(2)核心:仁。
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
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
(3)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政治: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不反对逐步改良。
——教育:(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基本教材。
地位和影响:——对中国:(1)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
(2)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xx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能力
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中的作用;并通过甘地在争取印度独立和消弭印度教派纷争的努力中,认识甘地成为“圣雄”的主要原因。
结合印度历史发展过程,探讨甘地在推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个人作用并做出历史评价。
㈡、过程与方法
教师应注重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根据“成长——思想——实践——评价”的线索,搜集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甘地追求真理,毕生都在争取祖国独立,反对种族歧视,赤诚坚韧,谦恭磊落,有着举世公认的伟大人格,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
重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难点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过程】
关于xx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背景分析:
一战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整体力量(美国除外),例如一战摧垮了俄、德、奥匈、土四个帝国,削弱了英、法、意等强国。
于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涨。
一、一战前的甘地:
1、出生及早年的求学生涯:
(1)出生:1869年信奉印度教的土邦高级官吏家庭
(2)教育:①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熟读印度教经典。
②留学xx,学习法律,后xx担任律师
2、南非生活时期:(1893——1915)
(1)逐渐形成非暴力的思想:
①思想来源:宗教:印度教:仁爱、素食、不杀生+《古兰经》《圣经》:仁爱思想外加受到索罗、托尔斯坦、鲁斯金等人思想的影响
②主张:反对暴力斗争,以仁慈改造社会,采取非暴力斗争的形式
(2)以非暴力为武器领导反南非种族歧视的斗争,迫使南非政府废除歧视印度人的法律(3)1909年,出版《印度自治》,阐述争取印度自由的思想:——“甘地主义”的精粹书中主要讨论自治、文明、律师、医生机器、教育、非暴力抵抗等。
补充:甘地主义包括
①哲学思想:宗教泛爱论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想结合的政治哲学(有利于团结印度不同种族、信仰、民族的人们共同反对殖民统治)
②政治主张:非暴力不合作:以不合作争取印度的自治和独立
以非暴力限制群众的斗争,反映资产阶级的两面性③经济思想:提倡手工纺织,发展民族经济,抵制西方物质文明(崇尚印度古老文明,反对西方近代的物质文明)
④社会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人人团结、小生产者互助平等。
3、xx后,“苦行僧”生活:
(1)四处游说,缓和各教派之间的矛盾
(2)倡导土布运动,抵制xx的经济侵略
评价:①以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维护印度的民族经济,体现了其争取民族自治的民族主义精神。
②反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
(3)周游各地,宣传非暴力抵抗的思想——提高其在国内的政治威望和影响。
二、一战后至二战后初期: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A、概况:
(一)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0——1922年)
1、背景:
(1)一战中,英国殖民者把印度作为人力和物力的供应地,战争给印度带来巨大的损失,民族矛盾激化。
(2)一战后,英国实行软硬兼施的殖民政策(拉拢与高压),《罗拉特法案》的颁布激起印度人民的强烈抗议。
(3)20世纪初,印度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增长,英国的殖民统治妨碍民族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摆脱殖民统治和改变政治上的无权地位。
(4)导火线:阿姆利则惨案:印度反帝运动高涨
2、思想的提出:
(1)提出:基拉法特会议:第一次提出“不合作”的主张,号召开展不合作运动(2)通过:1920年国大党加尔各答特别会议和12月那浦尔年会通过
①内容:a.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及甘地起草的党纲
b.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指导思想
c.争取“印度自治”成为国大党现实斗争目标。
②意义:a.国大党成为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依靠群众进行全面反帝斗争的现代资产阶
级政党
b.甘地在国大党内的领导地位得以确立,成为国大党的“灵魂”。
思考:非暴力不合作计划为什么能获得国大党通过?
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1、资产阶级的要求是: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自治和独立
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经济,抵制外国经济势力入侵
争取民主自由权利
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方面能发动群众起来斗争,另一方面又把群众的斗争限制在资产阶级利益多能容许的范围内,防止社会改良走向革命。
这是符合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
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
(1)印度人放弃英国人授予的官衔、爵位、荣誉
(2)拒绝为殖民当局工作
(3)抵制洋布,拒绝纳税
4、结果:
(1)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抵制了其经济势力的侵略。
(2)1922年,发生乔里乔拉村暴力事件后,甘地宣布终止运动
(二)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0——1931年)
1、背景:xx在xx实行“食盐专卖法”
2、内容:1930年的“食盐进军”
3、意义:标志非暴力不合作运动xx
4、结果:
(1)沿海各地纷纷响应甘地号召,自治食盐到全国展开反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运动逐渐
突破非暴力的xx。
(2)殖民当局改变策略:《甘地——艾尔文协定》
①内容:甘地停止不合作运动;当局释放政治犯;允许沿海人民煮盐。
②原因:甘地不希望发生暴力和流血事件,坚持以“非暴力”形式进行斗争,争取印度的自由和独立。
③影响: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走向低潮。
(三)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1)二战后,帝国主义力量有所削弱,民族解放运动再次高涨
(2)xx殖民势力的削弱
2、内容: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争取印度的统一与独立
3、结果:英国推行分而治之政策:1947年《蒙巴顿方案》印巴分治,此后分别独立B、政策的特点: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
C、主要形式:土布运动,食盐进军、不合作和绝食祈祷。
D、评价:
1、积极性: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最终印度取得了自治。
2、局限性: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等,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三、甘地晚年人生:
1、晚年主张xx统一:
2、致力于调解印度各个教派的矛盾,主张各派合作
3、1948年被印度教的狂热分子刺杀。
四、评价甘地
1、地位:政治领袖、精神领袖。
被尊为“圣雄”、“国父”
2、功绩:(1)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
(2)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印度人民的自信心。
(3)晚年致力于调解教派矛盾,直至为印度的团结献出生命,伟大的人格受到世人的尊敬。
3、局限:(1)政治:采用非暴力手段,限制人民革命运动
(2)经济:抵制西方物质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
(3)对外: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体现了资产阶级局限性
【课堂小结】
甘地领导多次群众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唤醒印度人民的抗争意识,实现印度民族独立,促进印度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平等等作出巨大贡献。
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民族独立运动先驱,无愧“圣雄”、“国父”称号。
【板书设计】
一、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15创建“非暴力抵抗基地”
1919年发动“‘xx不服从’运动”
1930年领导“食盐进军”
二战期间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要求
二、甘地在xx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作业布置】《作业本》和《导与练》同步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