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化学高考考前复习 化学综合实验专题训练(有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2019-2020学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综合实验专题》测试含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2019-2020学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综合实验专题》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2f8999fab069dc502201a1.png)
绝密★启用前山东省聊城市莘县2019-2020学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综合实验专题》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2.下列实验设计能完成或实验结论合理的是()A.证明一瓶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二氧化氮,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B.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未出现血红色,铝热剂中一定不含铁的氧化物C.测氯水的pH,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D.用新制氢氧化铜鉴别乙醇和丙三醇3.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结论正确的是()A.用 NaHCO3溶液可一次鉴别出稀盐酸、NaOH溶液、AlCl3溶液、NaAlO2溶液B.高锰酸钾试剂瓶内壁上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C.除去SO2中少量HCl,将其通入饱和的Na2SO3溶液D.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测得水温下降,证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4.同学们在做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反应后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
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
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不可行的是()A.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B.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溶液颜色变化5.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溶液慢慢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
在加入第25滴时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第50滴时,不再产生气体(假设气体全部溢出)。
②向上述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一定有SO32-离子B.一定有C1—离子C.一定有CO32-离子D.不能确定HCO3-离子是否存在6.在实验室里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A. C CO CO2Na2CO3溶液B. Cu Cu(NO3)2溶液Cu(OH)2C. Fe Fe2O3Fe2(SO4)3溶液D. CaO Ca(OH)2溶液NaOH溶液7.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已知Cu2O+2H+===Cu2++Cu+H2O,氢气还原氧化铜后所得红色固体能完全溶于稀硝酸,说明还原产物是铜B.用蒸馏水、酚酞、BaCl2溶液和已知浓度盐酸标准液作试剂,可测定NaOH固体(杂质仅为Na2CO3)的纯度C.实验室中的CCl4含有少量溴,加适量的苯,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CCl4中的溴D.取一定量水垢加盐酸,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MgCO38.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1.06g Na2CO3和0.84g NaHCO3,试管中各有1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如图),同时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大B.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一定有c(HCl)≥2 mol/L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一定有c(HCl)≤1 mol/LD.最终两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相同9.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或者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加热法测定胆矾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若在空气中冷却会使结果偏低B.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先将氯化铁溶于较浓盐酸,再用蒸馏水稀释并加入少量铁粉C.将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即可提纯甲烷D.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10.大胆、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
2020届高三化学考前二个月冲刺选择题对点必刷——“实验-现象-结论”表格式化学实验考查
![2020届高三化学考前二个月冲刺选择题对点必刷——“实验-现象-结论”表格式化学实验考查](https://img.taocdn.com/s3/m/f678f0b243323968001c9217.png)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 ——“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化学实验操作。
解答时要注意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可以是钠盐、氢氧化钠等。
【解答】A 项,焰色反应为元素的性质,火焰呈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但不一定为钠盐,也可能是NaOH ,错误;B 项,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醛基时,必须是在碱性条件下,该实验中NaOH 不足导致实验不成功,错误;C 项,FeSO 4高温强热时可生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与氯化钡不反应,得到的沉淀只有BaSO 4,正确;D 项,在漂白粉中滴入70%的硫酸,立刻产生黄绿色气体,漂白粉中含氯化钙、次氯酸钙,实际上是Cl −和ClO −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黄绿色气体Cl 2,硫酸在反应中只中和碱,硫酸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只体现其酸性,所以不能说明硫酸具有氧化性,错误。
故选C 。
2.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B向C 6H 4ONa 溶液中通入CO 2溶液变浑浊酸性:H 2CO 3>C 6H 5OH C 向含有ZnS 和Na 2S 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 4溶液 生成黑色沉淀K sp (CuS)<K sp (ZnS)D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 3)2溶液 ②再加足量盐酸①产生白色沉淀 ②仍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 SO 42−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离子检验、酸性比较、K sp 比较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A.Fe 2+遇K 3[Fe(CN)6]溶液能够产生蓝色沉淀,因此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 2+,但是否含有Fe 3+无法确定,若要确定Fe 3+的存在,则需要向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为血红色,A 项错误;B.向C 6H 5ONa 溶液中通入CO 2,溶液变浑浊,发生反应:,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可知酸性:H 2CO 3>C 6H 5OH ,B 项正确;C.欲验证K sp (CuS)<K sp (ZnS),应该向ZnS 的饱和溶液(或悬浊液)中滴加CuSO 4溶液,观察是否有黑色沉淀生成,而不是向ZnS 和Na 2S 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 4溶液,C 项错误;D.检验SO 42−时应先加入稀盐酸,后加入BaCl 2溶液,若溶液中含有SO 32−,先加入Ba(NO 3)2溶液,生成BaSO 3沉淀,再加足量盐酸,溶液中有H +、NO 3−,相当于溶液中含有HNO 3,HNO 3能将BaSO 3沉淀氧化为BaSO 4沉淀,D 项错误。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一轮专题集训《化学综合类实验》测试 含答案和详解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一轮专题集训《化学综合类实验》测试 含答案和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0a51876a8956bec0975e394.png)
绝密★启用前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一轮专题集训《化学综合类实验》测试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测定Cu(NO3)2•nH2O的结晶水含量,下列方案中肯定不可行的是()A.称量样品→加热→冷却→称量CuOB.称量样品→加热→冷却→称量Cu(NO3)2C.称量样品→加热→用已知质量的无水氯化钙吸收水蒸气并称量D.称量样品→加NaOH→过滤→加热→冷却→称量CuO2.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是()3.下列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4.某同学进行胆矾结晶水测定实验,得到下(1)~(4)组数剧:实验数据表明有两次实验失误,失误的实验是()A.(1)和(2)B.(2)和(4)C.(1)和(3)D.(3)和(4)5.铝碳酸镁[AlaMgb•(CO3)c•(OH)d•eH2O]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称取3.01g铝碳酸镁样品,溶于50mL2mol•L-1的盐酸(过量),收集到气体112mL(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40mL 3mol•L-1的NaOH溶液,过滤,将所得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 1.74g;再将滤液稀释到100mL,测得溶液中OHˉ的浓度为0.1mol•L-1.由计算可以确定e的值为()A. 4B. 5C. 7D. 86.实验室用含有杂质(FeO、Fe2O3)的废CuO制备胆矾晶体,经历了下列过程(已知Fe3+在Ph=5时沉淀完全).其中分析错误的是()A.步骤②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Fe2++H2O2+2H+=2Fe3++2H2OB.步骤②可用氯水、硝酸等强氧化剂代替H2O2C.步骤③用 CuCO3代替CuO也可调节溶液的pHD.步骤⑤的操作为:向漏斗中加人少量冷的蒸馏水至浸没晶体,待水自然流下,重复操作 2~3次7.聚合硫酸铁可用于水的净化,其化学式可表示为[Fe a(OH)b(SO4)c]m.取一定量聚合硫酸铁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平均分为两份.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1.1650g.另一份溶液,先将Fe3+还原为Fe2+,再用0.0200mo l•L-1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2Cr2O7标准溶液33.33mL.该聚合硫酸铁样品中a:b的比值为(已知: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A. 2:1B. 3:1C. 1:1D. 4:58.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加热,反应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9.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结论正确的是()A.用 NaHCO3溶液可一次鉴别出稀盐酸、NaOH溶液、AlCl3溶液、NaAlO2溶液B.高锰酸钾试剂瓶内壁上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C.除去SO2中少量HCl,将其通入饱和的Na2SO3溶液D.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测得水温下降,证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10.下列实验对应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①能组成Zn-Cu原电池B.②能证明非金属性Cl>C>SiC.③说明反应2NO 2(g)N2O4(g)ΔH<0D.④白色沉淀为BaSO411.下列有关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12.下列图示实验合理的是()A.图1为证明非金属性强弱:S>C>SiB.图2为制备少量氧气C.图3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D.图4为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1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少量液体甲逐滴加入到固体乙中,试管中试剂为丙,则下表中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1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A.氯气具有酸性,可与烧碱或石灰乳反应制备含氯消毒剂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可用铝罐盛装C.氢氟酸具有弱酸性,可用氢氟酸雕刻玻璃D.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15.下列关于应用套管实验装置(部分装置未画出)进行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甲装置可以制取少量H2B.利用乙装置可以验证Na2O2与水反应既生成氧气,又放出热量C.利用丙装置验证KHCO3和K2CO3的热稳定性,X中应放的物质是K2CO3D.利用丁装置制取SO2,并检验其还原性,小试管中的试剂可为酸性KMnO4溶液16.实验室对制备气体反应的基本要求是“反应条件易满足、能平稳地产生气流、所得气体中尽可能不含杂质成分(除少量水蒸气及少量原料汽化形成的物质)”,下列反应一般能用于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是()A. Na2O2与CO2反应制备O2B. H2O2与MnO2混合制备O2C.加热浓硝酸制备NO2D.浓NaOH与NH4Cl溶液混合加热制备NH317.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高锰酸钾的紫红色是Mn的颜色,而不是K+的颜色,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实验综合复习 (带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实验综合复习 (带答案和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a6c9f9f46527d3240ce0d2.png)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综合复习(带答案和详细解析)1、.(2019·淄博市高三一模)二氧化氯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
已知:ClO2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制备及性质探究装置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用于制备ClO2,同时还生成一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C中滴有几滴淀粉溶液,反应时有蓝色岀现。
淀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的导管靠近而不接触液面,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ClO2消毒自来水,其效果是同质量氯气的________倍(保留一位小数)。
(4)装置D用于吸收尾气,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单质,且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则还原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5)若将C装置中的溶液改为Na2S溶液,通入ClO2后溶液无明显现象。
由此可以产生两种假设:假设a:ClO2与Na2S不反应。
假设b:ClO2与Na2S反应。
①你认为哪种假设正确,阐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假设(仅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SO2+H2SO4+2KClO3===2KHSO4+2ClO2通过检验I2的存在,证明ClO2有强氧化性(2)使ClO2尽可能多的与溶液反应,并防止倒吸(3)2.6(4)NaClO2(5)①假设b正确,S2-的还原性强于I-,所以ClO2也能氧化S2-(或假设b正确,ClO2是强氧化剂,S2-具有强还原性,所以ClO2也能氧化S2-)②SO2-4+Ba2+===BaSO4↓解析 (3)71 g 氯气的物质的量是1 mol ,在反应中得到2 mol 电子。
2020届高三化学总复习名校试题汇编专题10化学实验热点(解析版)
![2020届高三化学总复习名校试题汇编专题10化学实验热点(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e36f540964bcf84b9d57bd6.png)
2020届高三化学总复习名校试题汇编专题10化学实验热点1.(2019·宜宾一诊)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离子时应先加KSCN无现象,后加氯水变红色,A错误。
配制0.5 mol/L 的H2SO4溶液,需要在容量瓶中配制,在烧杯中稀释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且应将浓硫酸加入水中稀释,B 错误。
乙烯及挥发的乙醇均会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则不能检验乙烯,C错误。
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后,与乙酸乙酯分层,然后分液可分离,D正确。
2.(2019·郑州高三模拟)下列各组物质,不用任何试剂即可鉴别的是()A.NaCl、NaBr、KI三种无色溶液B.HCl、NaCl、NaNO3、Na2CO3四种溶液C.NaBr、HCl、KCl三种溶液D.淀粉、淀粉-碘化钾、碘化钾、溴水四种溶液解析:选D。
NaCl、NaBr、KI三种无色溶液要用AgNO3溶液鉴别,选项A不符合题意;HCl、NaCl、NaNO3、Na2CO3四种溶液两两混合,依据互滴法可鉴别HCl和Na2CO3,剩余的NaCl和NaNO3两种溶液需用AgNO3溶液鉴别,选项B不符合题意;NaBr、HCl、KCl三种溶液需先用Na2CO3溶液鉴别出HCl,再用AgNO3溶液鉴别出NaBr和KCl,选项C不符合题意;淀粉、淀粉-碘化钾、碘化钾、溴水四种溶液中溴水有颜色,溴水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溶液颜色加深,溴水与淀粉-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与淀粉反应使溶液呈蓝色,剩余的为淀粉溶液,选项D符合题意。
3.(2019·宝鸡中学五模)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A.用甲装置检验二氧化硫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B.用乙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C.用丙装置验证非金属性:Cl>C>SiD.用丁装置制取并收集氨解析:选A。
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检验并除去二氧化硫,品红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说明二氧化硫中混有二氧化碳,A正确。
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过关检测《化学综合实验专题》含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过关检测《化学综合实验专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99758a941ea76e58fa04d7.png)
绝密★启用前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过关检测《化学综合实验专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已知Cu2O+2H+===Cu2++Cu+H2O,氢气还原氧化铜后所得红色固体能完全溶于稀硝酸,说明还原产物是铜B.用蒸馏水、酚酞、BaCl2溶液和已知浓度盐酸标准液作试剂,可测定NaOH固体(杂质仅为Na2CO3)的纯度C.实验室中的CCl4含有少量溴,加适量的苯,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CCl4中的溴D.取一定量水垢加盐酸,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MgCO3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少量液体甲逐滴加入到固体乙中,试管中试剂为丙,则下表中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3.0.025mol某硫酸盐晶体MSO4•x H2O的质量为7.175g,其中结晶水占43.9%,则x值为()A. 2B. 3C. 5D. 74.测定Cu(NO3)2•nH2O的结晶水含量,下列方案中肯定不可行的是()A.称量样品→加热→冷却→称量CuOB.称量样品→加热→冷却→称量Cu(NO3)2C.称量样品→加热→用已知质量的无水氯化钙吸收水蒸气并称量D.称量样品→加NaOH→过滤→加热→冷却→称量CuO5.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结论正确的是()A.用 NaHCO3溶液可一次鉴别出稀盐酸、NaOH溶液、AlCl3溶液、NaAlO2溶液B.高锰酸钾试剂瓶内壁上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C.除去SO2中少量HCl,将其通入饱和的Na2SO3溶液D.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测得水温下降,证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6.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A.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B.失去标签的AgNO3溶液、稀盐酸、NaOH溶液、AlCl3溶液可选用(NH4)2CO3溶液作鉴别试剂C.用铜丝代替铂丝做焰色反应D.在裂化汽油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若紫色褪去即可证明其中含甲苯等苯的同系物7.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为了节约原料和防止污染环境,宜采取的方法是()A. Cu+HNO3(浓)→Cu(NO3)2B. Cu+HNO3(稀)→Cu(NO3)2C.Cu→CuO→Cu(NO3)2D.Cu→CuSO4→Cu(NO3)28.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9.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加热,反应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10.高效净水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的组成可表示为[AlFe(OH)n Cl6-n]m,该物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某工厂欲以工业废料(金属铁、铝及其氧化物)为原料、采用如下流程来制取PAFC:下列判断无法确定的是()A. PAFC因水解而能净水B.往甲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呈血红色C.试剂X具有氧化性D.乙溶液呈酸性二、双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6.0分,共30分)11.(多选)某次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中,相对误差为-2.67%,其原因可能是()A.实验时盛放硫酸铜晶体的容器未完全干燥B.加热过程中晶体有少量溅失C.硫酸铜晶体中含有不分解失重的杂质D.加热后固体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却12.(多选)将含杂质 4.0克的NaOH固体配成1000 mL溶液,取20 mL置于锥形瓶中,用0.1mol/L盐酸滴定(甲基橙作指示剂),消耗盐酸20.4mL,则该NaOH固体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 A. Na2OB. Na2CO3C. NaHCO3D. Ca(OH)213.(多选)某学生测定CuSO4•xH2O晶体的x值,数据如下(已知x的理论值为5.0):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是()A.硫酸铜晶体中含不挥发杂质B.加热时有晶体溅出C.实验前,晶体表面有吸附水D.未做恒重操作14.(多选)下列有关溶液配制操作对溶液浓度的影响和原因分析都正确的是 ( )15.(多选)某学生测定CuSO4·x H2O晶体的x值,数据如下(已知x的理论值为5.0):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A.硫酸铜晶体中含不挥发杂质B.加热时有晶体溅出C.实验前,晶体表面有吸附水D.未做恒重操作第Ⅱ卷三、综合题(共3小题,每小题10.0分,共30分)16.硫酸锌可作为食品锌强化剂的原料。
2020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过关检测《化学综合实验专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过关检测《化学综合实验专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8e3b48d15abe23482f4d9a.png)
绝密★启用前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过关检测《化学综合实验专题》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 3.0分,共60分)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探究硝酸的性质,根据图示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试管内壁上的“黄霜”的成分是硫B.该实验既说明了浓硝酸具有氧化性,又说明了浓硝酸具有挥发性C.烧杯内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尾气,防止尾气毒害D.试管中浓硝酸可以用浓盐酸代替2.某同学利用锌、氧化铜和稀硫酸制取铜,他设计了两套方案,方案Ⅰ:利用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氢气还原氧化铜;方案Ⅱ:氧化铜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铜,然后用锌与硫酸铜反应制备铜。
下列关于方案Ⅰ和Ⅱ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方案Ⅱ比方案Ⅰ操作简便B.等质量的锌,相同条件下在方案Ⅰ和方案Ⅱ中制得的铜的质量相同C.等质量的H2SO4参加反应,方案Ⅰ制取铜的质量比方案Ⅱ的少D.为了加快锌与稀硫酸反应,可以在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3.将11.9 g由Mg、Al、Fe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合金质量减少了 2.7 g。
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稀硝酸中,生成了 6.72 L NO(标准状况下),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恰好使Mg2+、Al3+、Fe3+完全转化为沉淀,则沉淀的质量为()A. 22.1 gB. 27.2 gC. 30 gD.无法计算4.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aq)中加入 1.06 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是( )A.等于1.06 gB.大于1.06 g而小于 2.86 gC.等于2.86 gD.大于2.86 g5.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6.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或结论不正确的是()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烷气体中的少量乙烯B.在HCl氛围中蒸干AlCl3溶液可得纯净的无水氯化铝C.向同pH、同体积的醋酸和盐酸溶液中加入足量镁粉至完全反应,通过比较产生H2的体积判断两种酸的电离程度:醋酸<盐酸D.向浓度均为0.1 moL/L 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证明:K sp(AgCl)>K sp(AgI)7.用铁制备较纯净的三氧化二铁,下列实验方案最好的是()A.使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缓慢氧化B.铁在氯气中燃烧,加水溶解,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C.使铁溶解于稀硫酸,然后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D.使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然后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8.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 1.06g Na2CO3和0.84g NaHCO3,试管中各有1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如图),同时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大B.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一定有c(HCl)≥2 mol/L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一定有c(HCl)≤1 mol/LD.最终两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相同9.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结论正确的是()A.用 NaHCO3溶液可一次鉴别出稀盐酸、NaOH溶液、AlCl3溶液、NaAlO2溶液B.高锰酸钾试剂瓶内壁上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C.除去SO2中少量HCl,将其通入饱和的Na2SO3溶液。
2020届高三化学考前复习——含硫重要物质的综合实验探究(有答案和详细解答)
![2020届高三化学考前复习——含硫重要物质的综合实验探究(有答案和详细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0e4ae5f427d3240c8447efd5.png)
2020届高三化学考前复习——含硫重要物质的综合实验探究(有答案和详细解答)1.Na 2S 2O 5是常用的防腐剂和漂白剂。
可利用烟道气中的SO 2生产Na 2S 2O 5,其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制备过程所涉及的物质中只有一种酸性氧化物B .Na 2S 2O 5作防腐剂和SO 2作漂白剂时,均表现还原性C .上述流程中的Na 2CO 3饱和溶液和Na 2CO 3固体不可互换D .实验室模拟“结晶脱水”时用到的仪器只有蒸发皿、玻璃棒、烧杯、漏斗答案 C解析 上述制备过程所涉及的物质中有2种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故A 错误;SO 2作漂白剂时,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没有表现还原性,故B 错误;根据上述分析,上述流程中的Na 2CO 3饱和溶液和Na 2CO 3固体不可互换,否则得不到过饱和的NaHSO 3溶液,故C 正确;“结晶脱水”是加热固体分解,应该在坩埚中进行,故D 错误。
2.工业上将Na 2CO 3和Na 2S 配成溶液,再通入SO 2可制取Na 2S 2O 3,同时放出CO 2。
已知:S(s)+Na 2SO 3(aq)=====△Na 2S 2O 3(aq)。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B .上述反应中的Na 2CO 3和Na 2S 的物质的量比最佳是1∶2C .每生成1 mol Na 2S 2O 3转移4 mol 电子D .通入的SO 2过量很多,将会产生浑浊现象答案 C解析 将Na 2CO 3和Na 2S 配成溶液,再通入SO 2可制取Na 2S 2O 3,同时放出CO 2,并结合S (s)+Na 2SO 3(aq)=====△Na 2S 2O 3(aq),根据电子守恒,恰好完全反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S +Na 2CO 3+4SO 2===3Na 2S 2O 3+CO 2;在2Na 2S +Na 2CO 3+4SO 2===3Na 2S 2O 3+CO 2中,Na 2S 为还原剂,SO 2为氧化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A 正确;恰好完全反应时,在2Na 2S +Na 2CO 3+4SO 2===3Na 2S 2O 3+CO 2中,Na 2CO 3和Na 2S 的物质的量比最佳是1∶2,故B 正确;反应2Na 2S +Na 2CO 3+4SO 2===3Na 2S 2O 3+CO 2中生成1 mol Na 2S 2O 3,转移83mol 电子,故C 错误;如果SO 2过量很多,溶液显酸性,而Na 2S 2O 3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生成硫和SO 2,故D 正确。
2020届高三全国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七化学综合实验答案
![2020届高三全国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七化学综合实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b93f8f7f1922791688e8fc.png)
专题七化学综合实验第33讲化学实验设计1. (1) 分液漏斗NaOH(或生石灰或碱石灰)(2) BDADC(3) 尾气处理,吸收未反应的NH3;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4) Ⅱ使反应产生的水蒸气全部被碱石灰吸收(5) 2NH3+3CuO3Cu+N2+3H2O(6)-(7) 在尾气吸收装置前加安全瓶防倒吸解析(2) 该实验在B中产生氨气,通过D干燥氨气,在A中NH3与M x O y反应,生成的水在D中被吸收,残留的氨气用C 吸收,所以按气流方向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为BDADC。
(4) 实验结束时,首先应熄灭A装置的酒精灯,再停止从a中滴加液体,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使产生的NH3将水蒸气赶入D中,使反应产生的水蒸气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6) M x O y~y H2O,设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根据题意得=,解得a=-。
2. (1) ①A②AFE(或AFD) 氢氧化钠(或生石灰或碱石灰)(2) 分液漏斗Ca2++2ClO-+CO2+H2O CaCO3↓+2HClO(3) 关闭止水夹,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中加水至一定量后,发现漏斗导管中的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停止加水,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解析(1) ①用A、F、D组合能制取并收集的干燥气体是氢气,H2S和CO2不能用碱石灰干燥,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②要快速制取并得到干燥的NH3,由于没有加热装置,可以用浓氨水和生石灰(或氢氧化钠或碱石灰)作用来制备,用碱石灰干燥,正确的仪器组合是AFE(或AFD)。
(2) 甲同学用A、B组合来验证氯化氢、碳酸、次氯酸的酸性强弱时,盐酸应装入分液漏斗中,A瓶中放碳酸钙或碳酸钠等碳酸盐,B装置中放漂白粉溶液,B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3. (1) 羧基9.6×102(2) H2C2O4+C-CO2↑+C2-+H2O(3) 还原5∶1(4) ①c②不能H2C2O4随产物进入装置d 会产生CaC2O4沉淀不能无法证明从装置d逸出的气体中是否混有CO2解析(1) 平衡常数K==----==-.-.-=9.6×102。
2020届高三高考化学总复习练习题(四)【含答案】
![2020届高三高考化学总复习练习题(四)【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90f850daef5ef7bb0d3c23.png)
2020届高三高考化学总复习练习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a 40 Fe 56一、选择题:1.化学与生活、环境、科技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温室效应导致海水的酸度增大,贝壳类生物的生存将会受到威胁B.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长时间放置的油脂会因水解而变质C.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制成的轻质“碳海绵”可用作处理海上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D.白葡萄酒含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通常添加微量SO2的目的是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增加酸度,碳酸能与碳酸钙反应,所以珊瑚、贝壳类等生物的生存将会受到威胁,故A正确;B、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长时间放置的油脂会因氧化而变质,故B错误;C、气凝胶制成的轻质“碳海绵”,具有吸附性,则可用作处理海上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故C正确;D、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故D正确。
答案选B。
2.分子式为C4H6O2的物质,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且只有一种不饱和含氧官能团的物质最多有A.8种B.7种C.6种D.5种【答案】A【解析】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且只有一种不饱和含氧官能团,说明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或酯基中的一种,当含氧官能团为-COOH 时,相应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CH2=C(CH3)COOH、CH2 =CHCH2COOH、CH3CH=CHCOOH;当含氧官能团是酯基时有如下5种:甲酸酯有3种、乙酸酯1种;丙烯酸酯1种,共8种。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羧酸、烯烃的性质,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气体,则有机物含-COOH,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分子式为C4H6O2,比饱和一元羧酸少2个H,则含碳碳双键。
3.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20年高考化学真题-化学实验综合题(习题版)
![2020年高考化学真题-化学实验综合题(习题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6edba5f01dc281e43af0a9.png)
2020年高考真题化学实验综合题1.(2020年新课标Ⅰ)为验证不同化合价铁的氧化还原能力,利用下列电池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1)由FeSO4·7H2O固体配制0.10 mol·L−1 FeSO4溶液,需要的仪器有药匙、玻璃棒、_________(从下列图中选择,写出名称)。
(2)电池装置中,盐桥连接两电极电解质溶液。
盐桥中阴、阳离子不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且电迁移率(u∞)应尽可能地相近。
根据下表数据,盐桥中应选择____________作为电解质。
阳离子u∞×108/(m2·s−1·V−1) 阴离子u∞×108/(m2·s−1·V−1)HCO- 4.61Li+ 4.073NO-7.40Na+ 5.193Ca2+ 6.59 Cl−7.91SO-8.27K+7.62 24(3)电流表显示电子由铁电极流向石墨电极。
可知,盐桥中的阳离子进入________电极溶液中。
(4)电池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铁电极溶液中c(Fe2+)增加了0.02 mol·L−1。
石墨电极上未见Fe 析出。
可知,石墨电极溶液中c(Fe2+)=________。
(5)根据(3)、(4)实验结果,可知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因此,验证了Fe2+氧化性小于________,还原性小于________。
(6)实验前需要对铁电极表面活化。
在FeSO4溶液中加入几滴Fe2(SO4)3溶液,将铁电极浸泡一段时间,铁电极表面被刻蚀活化。
检验活化反应完成的方法是_______。
2.(2020年新课标Ⅱ)苯甲酸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实验室可通过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其反应原理简示如下:+KMnO4→+ MnO2+HCl→+KCl名称相对分子质量熔点/℃沸点/℃密度/(g·mL−1)溶解性甲苯92 −95 110.6 0.867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甲酸122122.4(100℃左右开始升华)248 ——微溶于冷水,易溶于乙醇、热水实验步骤:(1)在装有温度计、冷凝管和搅拌器的三颈烧瓶中加入1.5 mL甲苯、100 mL水和4.8 g(约0.03 mol)高锰酸钾,慢慢开启搅拌器,并加热回流至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
2020届高三化学考前复习——有机制备实验(综合实验)(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0届高三化学考前复习——有机制备实验(综合实验)(有答案和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d4bc463186bceb19e8bba4.png)
2020届高三化学考前复习——有机制备实验(综合实验)(有答案和详细解析)知识梳理:“有机实验”在高考中频频出现,主要涉及有机物的制备、有机物官能团性质的实验探究等。
常常考查蒸馏和分液操作、反应条件的控制、产率的计算等问题。
(1)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2)典型装置①反应装置②蒸馏装置③高考真题中出现的实验装置特别提醒球形冷凝管由于气体与冷凝水接触时间长,具有较好的冷凝效果,但必须竖直放置,所以蒸馏装置必须用直形冷凝管。
强化训练1.(2019·全国卷Ⅱ,28)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易溶于水及乙醇,熔点234.5 ℃,100 ℃以上开始升华),有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
茶叶中含咖啡因约1%~5%、单宁酸(K a约为10-6,易溶于水及乙醇)约3%~10%,还含有色素、纤维素等。
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流程如图所示。
索氏提取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时烧瓶中溶剂受热蒸发,蒸汽沿蒸汽导管2上升至球形冷凝管,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1中,与茶叶末接触,进行萃取。
萃取液液面达到虹吸管3顶端时,经虹吸管3返回烧瓶,从而实现对茶叶末的连续萃取。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需将茶叶研细,放入滤纸套筒1中,研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圆底烧瓶中加入95%乙醇为溶剂,加热前还要加几粒__________。
(2)提取过程不可选用明火直接加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常规的萃取相比,采用索氏提取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取液需经“蒸馏浓缩”除去大部分溶剂。
与水相比,乙醇作为萃取剂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蒸馏浓缩”需选用的仪器除了圆底烧瓶、蒸馏水、温度计、接收管之外,还有________(填标号)。
A.直形冷凝管B.球形冷凝管C.接收瓶D.烧杯(4)浓缩液加生石灰的作用是中和________和吸收________。
2020届高三化学高考考前热点问题专题复习—物质的组成和产率计算(定量实验,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0届高三化学高考考前热点问题专题复习—物质的组成和产率计算(定量实验,有答案和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bff2556137ee06eef91846.png)
2020届高三化学高考考前热点问题专题复习—物质的组成和产率计算(定量实验,有答案和详细解析)1.(2019·潍坊质检)某种含有少量FeCl2杂质的FeCl3样品,现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含量。
实验采用以下步骤进行:①准确称量m g样品(2~3 g);②向样品中加入10 mL 5 mol·L-1的盐酸,再加入蒸馏水,配制成250 mL溶液;③量取25 mL操作②中配得的溶液,加入3 mL溴水,加热使之完全反应;④趁热迅速加入浓度为10%的氨水至过量,充分搅拌,使之完全沉淀;⑤过滤,将沉淀洗涤、灼烧、冷却称量,反复操作至恒重。
请根据上面的叙述回答:(1)若称量前,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标尺左方;称量读数时,指针刚好在标尺的中间,则所得样品的质量________(填字母)。
A.比m g多B.比m g少C.恰好为m g(2)溶解样品时要加入盐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250 mL溶液时,除需250 mL的容量瓶、烧杯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溴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坩埚质量为W1g,坩埚与灼烧后固体的总质量是W2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届高三化学高考考前复习 化学综合实验专题训练(有答案)
![2020届高三化学高考考前复习 化学综合实验专题训练(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28f1485fbfc77da369b150.png)
2020届高三化学高考考前复习化学综合实验专题训练(有答案)1、(2020年朝阳5月)学习小组探究AgNO3、Ag2O(棕黑色固体,难溶于水)对氯水漂白性的影响。
实验记录如下:实验方案和现象ⅰ加入1mL蒸馏水,再滴加1滴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较快褪色ⅰ加入少量Ag2O固体,产生白色沉淀a。
再加入1mL蒸馏水和1滴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比i快ⅰ加入1mL较浓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
再滴加1滴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比i慢(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i中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
(2)经检验,ii中的白色沉淀a是AgCl。
产生AgCl的化学方程式是。
(3)ⅰ是iii的对比实验,目的是排除iii中造成的影响。
(4)研究白色沉淀b的成分。
进行实验iv(按实验iii的方案再次得到白色沉淀b,过滤、洗涤,置于试管中):①设计对比实验证实白色沉淀b不只含有AgCl,实验方案和现象是_______。
②Fe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由此判断,白色沉淀b可能含有AgClO。
(5)进一步研究白色沉淀b和实验iii品红溶液褪色慢的原因,进行实验v:①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饱和NaCl溶液的目的:_______。
②推测品红溶液褪色的速率:实验iii比实验v______(填“快”或“慢”)。
答案(1)Cl2+H2O H+ + Cl- + HClO(2)Ag2O + 2Cl2 + 2H2O == 2AgCl + HClO(3)稀释对溶液颜色(4)①用纯净的AgCl沉淀代替白色沉淀b,先滴加盐酸,再滴加FeCl2溶液(含KSCN)后,溶液不变红。
或:(其他答案合理给分)②检验白色沉淀b中是否含有氧化性粒子(5)①AgClO(s) + Cl-(aq) AgCl(s) + ClO-(aq),使白色沉淀b中的ClO-进入上层清液便于检测②慢2、无水四氯化锡常用作媒染剂和有机合成中的氯化催化剂。
实验室可用熔融的锡(熔点232 ℃)与Cl2反应制备SnCl4,装置如图。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高考常考题:化学实验基础训练【精编23题】(含解析)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高考常考题:化学实验基础训练【精编23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c60647eff9aef8951e0637.png)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训练【精编23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1.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 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水扑灭B. 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C.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D. 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体的气味2.现有盐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和新制的氯水四种溶液,可以一次把它们区别开的一种试剂是A. CuSO4溶液B. AgNO3溶液C. 紫色石蕊试液D. FeCl2溶液3.下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险目的是()A. AB. BC. CD. D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某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后如果生成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溶液一定是铵盐溶液B. 浓硝酸中的HNO3见光会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C. 在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如果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D. 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5.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试剂1可以选用石灰乳B. 从苦卤中提取Br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Cl2=2Cl−+Br2C. 工业上,电解熔融MgO冶炼金属镁可减小能耗D. 粗盐经提纯后可用于制备氯气、钠等产品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容量瓶、量筒和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量筒、容量瓶无“0”刻度,滴定管有“0”刻度;使用时滴定管水洗后还需润洗,但容量瓶水洗后不用润洗B. 在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时,可使用碎泡沫起隔热保温的作用、普通玻璃棒进行搅拌使酸和碱充分反应、准确读取实验时温度计最高温度、并且取2−3次的实验平均值等措施,以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C. 金属着火时,可用细沙覆盖灭火;电器设备引起的火灾,不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D. 在4mL0.1mol⋅L−1的K2Cr2O7溶液中滴加数滴1mol⋅L−1的NaOH溶液,溶液颜色从橙色变成黄色7.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与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的是()A. 测溶液pHB. 蒸发C. 溶解D.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8.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下列各选项中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 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B. 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 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O2中加热D. 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9.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 B.C. D.10.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A. B.C. D.11.实验室中以下物质的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 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要向其中加入少量硫酸和铁粉B.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C. 少量液溴可用水封存,防止溴挥发D. 浓硝酸用带橡胶塞的细口、棕色试剂瓶盛放,并贮存在阴凉处12.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括号内为杂质)()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A CO2(HCl)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B CO2(CO)O2点燃C CuSO4(FeSO4)Cu过滤D NaCl(Na2CO3)盐酸蒸发结晶A. AB. BC. CD. D13.预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SO2气体,则置于瓶口的滤纸应沾有的溶液是()A. BaCl2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 KI淀粉溶液D. 澄清石灰水14.限一种试剂,经过一次性实验就能鉴别Na2CO3、(NH4)2SO4、NH4Cl、KNO3溶液,应选用()A. AgNO3溶液B. NaOH溶液C. Ba(OH)2溶液D. 盐酸15.提纯含有少量氯化钡杂质的氯化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A. 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盐酸B. 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盐酸C. 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盐酸D. 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盐酸16.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所采用的方法合理的是()A. 溴水中提取溴:分液B. 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蒸馏C. 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过滤D. 从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液中获取硝酸钾:萃取17.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除去Cl2中的HCl杂质B. 分离乙醇和乙酸C. 检查装置气密性D. 实验室制取NH318.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A. 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 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C. 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 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19.下列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A.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B. 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C.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D. 用渗析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20.下列混合物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A. 酒精和水B. 食盐和蔗糖C. 泥沙和食盐水D. 铜粉和铝粉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21.以空气、海水和贝壳为原料可进行多种化工生产,如图1是课本介绍的几种基本工业生产,根据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在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精制时所用的试剂为:a.盐酸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碳酸钠溶液.则加入试剂的顺序是(填编号)______ .(2)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A是利用空气中______ 各成分的不同;(3)C、D反应可制取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写出生成G+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合成E时要使产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①减压②加压③升温④降温⑤及时从平衡混合气中分离出E⑥补充A或B⑦加催化剂⑧减小A或B的量(5)电解饱和食盐水,下列关于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精制饱和食盐水进入阳极室b.纯水(加少量NaOH)进入阴极室c.阴极产物为氢氧化钠和氢气d.阳极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6)母液中常含有MgCl2、NaCl、MgSO4、KCl等(其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可进一步加工制得一些重要的产品.若将母液加热升温到60℃以上,随着水分的蒸发,会逐渐析出晶体,此晶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过滤上述晶体后,将滤液降温到30℃以下,又逐渐析出晶体,用一定量的冷水洗涤该晶体,最后可得到比较纯净的______ 晶体.22.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将浓硫酸与铜片反应制备SO2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2)设计装置C的目的是验证SO2的______性,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装置D中NaOH全部转化为NaHSO3的标志是______.(3)向NaHSO3溶液中加入NaCl0溶液时,反应有三种可能的情况:I.HSO3−与ClO−恰好反应Ⅱ.NaClO不足Ⅲ.NaClO过量甲同学分别取上述混合溶液于试管中,通过下列实验确定该反应属于哪一种情况,请完成下表:(已知酸性:H2SO3>H2CO3>HCl0)序号实验操作现象结论①加几小块CaCO3固体有气泡产生I或Ⅱ②滴加少量淀粉KI溶液,振荡Ⅲ③滴加少量溴水,振荡Ⅱ④滴加少量酸性KMn04溶液、振荡溶液为紫色(4)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室温下HS03的电离平衡常数K a与水解平衡常数K b,的相对大小:______.23.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湿法”工艺冶炼锌.某含锌矿的主要成分为ZnS(还含少量FeS等其他成分),以其为原料冶炼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硫化锌精矿的焙烧在氧气气氛的沸腾炉中进行,所产生焙砂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 .(2)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含尘烟气可净化制酸,该酸可用于后续的______ 操作.(3)浸出液“净化”过程中加入的主要物质为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 .(4)电解沉积过程中的阴极采用铝板,阳极采用Pb−Ag合金惰性电极,阳极逸出的气体是______ .(5)改进的锌冶炼工艺,采用了“氧压酸浸”的全湿法流程,既省略了易导致空气污染的焙烧过程,又可获得一种有工业价值的非金属单质.“氧压酸浸”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当酒精洒在桌面上并着火燃烧时,应用湿抹布扑盖,不能泼水,因为酒精和水互溶,故A错误;B.应该用干抹布迅速擦去,然后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故B错误;C.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以中和碱液,故C正确;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故D错误.故选C.A.根据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判断;B.如果药液不慎溅入眼中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C.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以中和碱液;D.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2.【答案】C【解析】解:A.盐酸、氯化钠、氯水均不与CuSO4溶液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错误;B.四种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均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B错误;C.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钡和氯水四种溶液与紫色石蕊混合的现象分别为:显红色、显紫色、显蓝色,先变红后褪色,现象不同,能鉴别,故C正确;D.盐酸、氯化钠均不与FeCl2溶液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C.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钡和氯水四种溶液与紫色石蕊混合的现象分别为:显红色、显紫色、显蓝色,先变红后褪色,现象不同,以此来解答.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侧重物质性质的考查,熟悉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现象不同能鉴别,题目难度不大.3.【答案】B【解析】解:A.生成少量三溴苯酚易溶于苯酚,不能观察到白色沉淀,应选浓溴水制备,故A错误;B.甲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苯不能,现象不同可鉴别,故B正确;C.滴加3−4滴2%的氢氧化钠溶液,NaOH不足,检验−CHO应在碱性条件下,则不能生成砖红色沉淀,故C错误;D.二者均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故D错误;故选:B。
2020届高三化学二论复习 化学实验——气体问题综合实验(知识梳理及训练)
![2020届高三化学二论复习 化学实验——气体问题综合实验(知识梳理及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899624cd5bbfd0a795673ea.png)
2020届高三化学二论复习化学实验——气体问题(知识梳理及训练)知识梳理1.装置的连接(1)装置连接顺序:制气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反应或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2)组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及右,先塞后定。
(3)操作顺序:装配仪器→检查气密性→加入药品。
2.气体的净化(1)判断气体中杂质的方法①看反应介质。
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则制取的气体中一定含有水蒸气;若反应物中有气体,由于气体不能充分反应,则制取的气体中一定含有原来的气体,如用CO2与Na2O2反应制取的O2中一定含有CO2杂质。
②看反应物的性质。
如用浓盐酸制取的气体中含有挥发出的HCl气体。
③看生成物的成分。
如用氯化铵和消石灰反应制取的氨气中含有水蒸气。
(2)气体干燥剂的选择注意:选取干燥剂时,除了常规地从酸碱性角度考虑外,还要考虑特殊反应,如浓硫酸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H2S、HI等),可用P2O5干燥;中性干燥剂CaCl2不能干燥NH3,因为二者会发生络合反应(这些知识可能会成为高考的设题点)。
3.气体的收集(1)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气管应“长进短出”;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则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导气管应“短进长出”。
(2)易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的气体,如NH3、HCl、NO2等,需用排空气法或排其他溶剂法收集。
(3)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如NO),密度与空气接近的气体(如N2、CO、C2H4等),都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4)能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大的气体,可以用排饱和溶液的方法收集,如CO2——排饱和NaHCO3溶液;SO2——排饱和NaHSO3溶液;H2S——排饱和NaHS溶液;Cl2——排饱和NaCl溶液。
4.尾气的处理尾气处理装置:(1)装置甲适用于溶解度较小的有毒气体,如Cl2、NO2、H2S等。
(2)装置乙适用于溶解度较大的气体,如HCl、NH3等。
(3)装置丙适用于某些可燃性气体,如CO、H2等。
2020届暑假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化学综合实验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0届暑假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化学综合实验专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00952c1ed9ad51f01df284.png)
2020届暑假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化学综合实验专题练习1.(原创)氨基甲酸铵(H2NCOONH4)是一种白色晶体,是常见的实验药品,可由干燥的NH3和干燥的CO2在任何比例下反应得到。
每生成1.0g氨基甲酸铵放出2.05kJ的热量。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可选用下列装置(I~V)制备干燥的NH3和CO2。
①用装置I、Ⅲ制备并纯化NH3时,接口a与________________(填接口字母)相连,装置I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制备并纯化CO2时,按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各接口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接口字母)(2)一种制备氨基甲酸铵的改进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①用仪器W代替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干冰装置代替(1)中制备并纯化CO2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薄膜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盛浓硫酸的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2点)。
③体系中若有水蒸气,还可能生成的铵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原创)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学习小组通过下述实验制备亚硝酸钠,并测定所制备亚硝酸钠的纯度。
I.利用下列装置制备NaNO2已知:①2NO+Na2O2=2NaNO2;②NO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NO,MnO被还原为Mn2+。
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上图中的装置制备NaNO2,其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实验开始时,先通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__________。
(3)装置B中盛放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化学高考考前复习化学综合实验专题训练(有答案)1、(2020年朝阳5月)学习小组探究AgNO3、Ag2O(棕黑色固体,难溶于水)对氯水漂白性的影响。
实验记录如下:实验方案和现象ⅰ加入1mL蒸馏水,再滴加1滴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较快褪色ⅰ加入少量Ag2O固体,产生白色沉淀a。
再加入1mL蒸馏水和1滴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比i快ⅰ加入1mL较浓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
再滴加1滴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比i慢(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i中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
(2)经检验,ii中的白色沉淀a是AgCl。
产生AgCl的化学方程式是。
(3)ⅰ是iii的对比实验,目的是排除iii中造成的影响。
(4)研究白色沉淀b的成分。
进行实验iv(按实验iii的方案再次得到白色沉淀b,过滤、洗涤,置于试管中):①设计对比实验证实白色沉淀b不只含有AgCl,实验方案和现象是_______。
②Fe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由此判断,白色沉淀b可能含有AgClO。
(5)进一步研究白色沉淀b和实验iii品红溶液褪色慢的原因,进行实验v:①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饱和NaCl溶液的目的:_______。
②推测品红溶液褪色的速率:实验iii比实验v______(填“快”或“慢”)。
答案(1)Cl2+H2O H+ + Cl- + HClO(2)Ag2O + 2Cl2 + 2H2O == 2AgCl + HClO(3)稀释对溶液颜色(4)①用纯净的AgCl沉淀代替白色沉淀b,先滴加盐酸,再滴加FeCl2溶液(含KSCN)后,溶液不变红。
或:(其他答案合理给分)②检验白色沉淀b中是否含有氧化性粒子(5)①AgClO(s) + Cl-(aq) AgCl(s) + ClO-(aq),使白色沉淀b中的ClO-进入上层清液便于检测②慢2、无水四氯化锡常用作媒染剂和有机合成中的氯化催化剂。
实验室可用熔融的锡(熔点232 ℃)与Cl2反应制备SnCl4,装置如图。
已知:①SnCl2、SnCl4有关物理性质:物质颜色、状态熔点/℃沸点/℃SnCl2无色晶体246652SnCl4无色液体-33114②SnCl4极易水解生成SnO2·x H2O。
回答下列问题:(1)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观察到装置F液面上方________时才开始点燃D处的酒精灯,待锡熔化后适当增大氯气流量,继续加热。
此时继续加热的目的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3)若上述装置中缺少装置C(其它均相同),则D处具支试管中发生的主要副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l2和锡的反应产物有SnCl4和SnCl2,为防止产品中带入过多的SnCl2,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5)滴定分析产品中Sn(Ⅱ)的含量:用分析天平称取5.000 g产品于锥形瓶中,用蒸馏水溶解,加入淀粉溶液,用0.100 0 mol·L-1的碘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20.00 mL,则产品中Sn(Ⅱ)的含量为________。
(已知Sn2++I2===2I-+Sn4+)解析根据以上分析,(1)导管a连接烧瓶与分液漏斗上口,作用是平衡压强,使分液漏斗内液体顺利流下,装置A中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2)为防止锡与氧气反应,要用氯气把空气排出后再加热锡,所以当观察到装置F液面上方出现黄绿色气体时才开始点燃D处的酒精灯,待锡熔化后适当增大氯气流量,继续加热。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SnCl4的沸点是114 ℃,加热使SnCl4汽化,利于其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所以继续加热的目的是①加快氯气与锡的反应速率;②使SnCl4汽化,利于其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3)若上述装置中缺少装置C,水蒸气进入D中,造成SnCl4水解,则D处发生的主要副反应化学方程式为SnCl4+(x+2)H2O===SnO2·x H2O+4HCl。
(4)Cl2和锡的反应产物有SnCl4和SnCl2,锡的熔点是232 ℃,SnCl2的沸点为652 ℃,为防止产品中带入过多的SnCl2,可采取的措施是控制反应温度在232 ℃到652 ℃之间,通入过量的氯气。
(5)设样品中Sn(Ⅱ)的质量为x g,Sn2++I2===2I-+Sn4+119 g 1 molx g 0.02 L×0.1 mol·L-1x=0.238产品中Sn(Ⅱ)的含量为0.238 g5 g×100%=4.76%。
答案(1)平衡压强,使分液漏斗内液体顺利流下2MnO-4+16H++10Cl-===2Mn2++5Cl2↑+8H2O(2)出现黄绿色气体①加快氯气与锡的反应速率②使SnCl4汽化,利于其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3)SnCl4+(x+2)H2O===SnO2·x H2O+4HCl(4)控制Sn与Cl2反应温度在232 ℃到652 ℃之间,通入过量的氯气(5)4.76%3、富马酸亚铁(C4H2O4Fe)常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也可作食品营养强化剂,它可由糠醛()和硫酸亚铁制备。
已知――→NaClO 3V 2O 5HOOC—CH===CH—COOH +CO 2↑。
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备富马酸(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1)将45.0 g 氯酸钠、0.2 g 五氧化二钒置于三颈烧瓶中,加入适量水,滴加糠醛并加热至90~100 ℃,维持此温度3~4 h 。
实验中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却液宜从________(填a ”或“b”)处进入。
(2)冰水冷却使其结晶,并通过________操作可以得到富马酸粗品。
(3)再用1 mol·L -1 HCl 溶液重结晶,得到纯富马酸。
该操作中用1 mol·L -1 HCl 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合成富马酸亚铁(4)取富马酸溶于适量水中,加入碳酸钠并加热、搅拌,调节pH 6.5~6.7,产生大量气泡。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硫酸亚铁溶液和适量的Na2SO3溶液缓慢加入上述反应液中,维持温度100 ℃并充分搅拌3~4 h。
①该操作过程中加入适量的Na2SO3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生成富马酸亚铁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过滤、干燥得到产品。
过滤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产品纯度测定(7)取0.300 g样品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5.00 mL硫酸,加热溶解后冷却,再加入50.00 mL新煮沸过的冷水和2滴邻二氮菲指示液,此时溶液呈红色;立即用0.1000 mol·L-1硫酸铈(Ⅳ)铵[(NH4)2Ce(SO4)3]标准液滴定(还原产物为Ce3+),滴定终点溶液变为浅蓝色。
平行测定三次,平均消耗17.30 mL标准液,则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
解析(1)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冷凝,防止有机物挥发造成反应物转化率降低。
冷凝管中冷却液的流向一般都是“下进上出”。
(2)从溶液中提取溶质需经过结晶、过滤、干燥等操作。
(3)富马酸是弱电解质,微溶于冷水,加入盐酸后可抑制富马酸的电离,降低在水中的溶解。
(4)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到反应化学方程式。
(5)①Fe3+可被SO2-3还原为Fe2+,所以加入适量的Na2SO3溶液是为了防止富马酸亚铁、Fe2+或富马酸根离子被氧化。
②根据信息,可以得出富马酸亚铁为沉淀,所以反应方程式为NaOOC—CH===CH—COONa+FeSO4―→Fe(OOC—CH===CH—COO)↓+Na2SO4,离子反应为(OOC—CH===CH—COO)2-+Fe2+―→Fe(OOC—CH===CH—COO)↓。
(6)过滤时滤纸若未紧贴漏斗内壁,会留有气泡,导致滤纸破损,使过滤速率较慢。
(7)n(C4H2O4Fe)=n(Fe2+)=n(Ce4+)=0.1 000 mol·L-1×17.30×10-3 L=1.730×10-3 mol,w =1.730×10-3 mol ×170 g·mol -10.300 0 g×100%≈98.03%。
答案 (1)冷凝回流,提高糠醛的转化率及减少富马酸的挥发 a (2)过滤 (3)加盐酸,使HOOC—CH===CH—COOH(OOC—CH===CH—COO)2-+2H +平衡逆向移动,促使富马酸结晶析出,提高产量(4)HOOC—CH===CH—COOH +Na 2CO 3――→△ NaOOC—CH===CH—COONa +H 2O +CO 2↑(5)①防止富马酸亚铁(或Fe 2+或富马酸根离子)被氧化②(OOC—CH===CH—COO)2-+Fe 2+―→Fe(OOC—CH===CH—COO)↓ (6)防止滤纸与漏斗壁之间留有气泡,影响过滤速率(或防止滤纸破损,影响过滤效果) (7)98.03% 4、氮化钙(Ca 3N 2)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
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制备氮化钙并测定产品纯度。
已知:①氮化钙极易与水反应;②实验室在加热条件下用饱和NaNO 2溶液和饱和(NH 4)2SO 4溶液混合制备N 2;③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O 2。
Ⅰ.制备氮化钙。
他们选择下列装置设计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1)实验室将钙保存在________中(填物质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