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ppt 93页)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PPT课件

12
第二节 城市化
城市化(或城镇化)是工业革命后的重要现象,城市化速
度的加快已成为历史的趋势,城市化有其一定的规律,研
究各国城市化的历程,结合我国国情,预测城市化的趋势
及水平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及迎接下一世纪大规模的城
市化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
良好的生存环境(水、食物、能源等)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 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 —《管子•乘马 》
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 —《阳宅十书》
9
风水的实质——良好的生存环境
(气)遇水而聚,遇风而散 风水先生是因为商业的需要而加入了许多故弄玄虚的内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服务
13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由比较分散、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密 度较高的居住形式,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工 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比较集中的用地及较高的人口密度。便于建设较完备 的基础设施。包括铺装的路面、上下水道、其他公用设施, 可以有较多的文化设施,这与农村的生活质量相比有很大 的提高。
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城市规划的实施及城市规划的行政与
法规等。
3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城”与“市”----城市的历史特征
1、什么是城市
城市 = 城+市 ≠ 城+市
反映城市的变迁
“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
构筑物,为社会的政治、军事目的而兴建,边界鲜明,
形态封闭、内向。
第二节 城市化
城市化(或城镇化)是工业革命后的重要现象,城市化速
度的加快已成为历史的趋势,城市化有其一定的规律,研
究各国城市化的历程,结合我国国情,预测城市化的趋势
及水平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及迎接下一世纪大规模的城
市化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
良好的生存环境(水、食物、能源等)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 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 —《管子•乘马 》
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 —《阳宅十书》
9
风水的实质——良好的生存环境
(气)遇水而聚,遇风而散 风水先生是因为商业的需要而加入了许多故弄玄虚的内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服务
13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由比较分散、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密 度较高的居住形式,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工 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比较集中的用地及较高的人口密度。便于建设较完备 的基础设施。包括铺装的路面、上下水道、其他公用设施, 可以有较多的文化设施,这与农村的生活质量相比有很大 的提高。
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城市规划的实施及城市规划的行政与
法规等。
3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城”与“市”----城市的历史特征
1、什么是城市
城市 = 城+市 ≠ 城+市
反映城市的变迁
“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
构筑物,为社会的政治、军事目的而兴建,边界鲜明,
形态封闭、内向。
《城市规划原理》PPT课件

5、城市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 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 及各项建设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6、分区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对局 部地区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 基础设施的配置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
7、近期建设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短 期内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的 事实所作的安排。
--精品--
纽约
--精品--
重庆
--精品--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内涵
概念: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 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内容: 1、城市和区域的发展战略研究; 2、土地使用的配置及城市空间组合; 3、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及各项基础设施的综
--精品--
(三)、城市分散与集中发展的统一: 1、城市间的相互作用; 2、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 (四)现代城市空间理论: 1、区位理论; 2、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 3、地租与竞租理论; 4、邻里单位与居住小区; 5、行为空间理论; (五)现代城市规划方法论。
--精品--
霍华德田园城市
--精品--
概念规划
--精品--
第二节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合安排; 4、城市政策的设计与设施; 5、城市发展的时序安排和建设的规划管理。
--精品--
城市规划的任务: 1、从整体利益出发,合理、有序配置城市空
间资源; 2、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资源运作效率,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3、确保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原则,确保各项
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 控制的区域。 2、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 发建设、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3、开发区: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设立 的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和各类开发建设地区 的统称。
6、分区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对局 部地区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 基础设施的配置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
7、近期建设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短 期内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的 事实所作的安排。
--精品--
纽约
--精品--
重庆
--精品--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内涵
概念: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 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内容: 1、城市和区域的发展战略研究; 2、土地使用的配置及城市空间组合; 3、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及各项基础设施的综
--精品--
(三)、城市分散与集中发展的统一: 1、城市间的相互作用; 2、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 (四)现代城市空间理论: 1、区位理论; 2、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 3、地租与竞租理论; 4、邻里单位与居住小区; 5、行为空间理论; (五)现代城市规划方法论。
--精品--
霍华德田园城市
--精品--
概念规划
--精品--
第二节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合安排; 4、城市政策的设计与设施; 5、城市发展的时序安排和建设的规划管理。
--精品--
城市规划的任务: 1、从整体利益出发,合理、有序配置城市空
间资源; 2、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资源运作效率,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3、确保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原则,确保各项
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 控制的区域。 2、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 发建设、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3、开发区: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设立 的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和各类开发建设地区 的统称。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的类型和编制内容 ppt课件

ppt课件
15
(9)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建设、抗震防灾规划 目标和总体布局。
(10)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
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城 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11)确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 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
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规划 编制体系 城市总体规划 体系
详细规划
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行政体系 各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同级政府负责
上级对下级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ppt课件
2
城市规划的作用和任务
城市规划编制的依据
《城市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实施细则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城市上一级土地利用规划
(四)严格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不得违背总体规划的强 制性内容。
ppt课件 22
近期建设规划必须具备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一)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二)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 期发展区域。对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 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等进行具体安排,并制定控制 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定。
ppt课件 27
(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包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 划确定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保护区、 历史建筑群、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具体位置和界 线。 (五)城市防灾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 向;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设施布局; 地质灾害防护规定。 (六)近期建设规划。包括: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 规模;近期建设用地的具体位置和范围;近期内保 护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资源的具体措施。
ppt课件
20
根据《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近期建设规划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是城市 近期建设项目安排的依据。 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明确近期内实施城市总体 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确定城市近期发展方 向、规模和空间布局,自然遗产与历史文化遗产保 护措施;提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城市 生态环境建设安排的意见。 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为五年,原则上与城市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的年限一致。
城市规划原理PPT课件

居住空间(habitable space)系指卧室、起居室(厅)的 使用空间。对于居住者而言,居住空间不仅是一种功能, 更是集装饰与实用于一体。居住空间,就是个性的诠释。
8
实例对比
9
滨水空间
• 滨水一般指同海、湖、江、河等水域濒临的陆地 边缘地带。营造滨水景观,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把人工建造的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使自然开放空 间对于环境的调节作用越来越重要,形成一个科
城市规划原理
微观尺度下国内外城乡居住区 建设调研报告
1
城市的第一功能——居住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一种形态,居住始终是城 市的重要功能。
居住区是具有一定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并集中 布置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绿地、道路以及其他 各种工程设施,被城市街道或自然界限所包围的 相对独立地区。
2
调研方向
道路空间 居住空间 滨水空间 绿化空间 商业空间 产业空间
学、合理、健康而完美的格局。
10
实比例对
11
绿化空间
• 绿化(greening,planting) 栽种植物以改善环境的活动。 绿化指的是栽植 防护林、路旁树木、农作物以及居民区和公园内的各种植物等。绿化包括国 土绿化、城市绿化、四旁绿化和道路绿化等。绿化可改善环境卫生并在维持 生态平衡方面起多种作用。
西安白桦林居
位于未央大道旁的“生活公园”--白桦林居,在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东临西安 城市运动公园,西靠明光路,南北介于凤城八路和九路之间。白桦林居是低密度舒适 社区,项目总占地近600亩,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其主要由居住区与商业区组成,是 一个集居住、商业、公寓、办公、运动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
3
调研地点
8
实例对比
9
滨水空间
• 滨水一般指同海、湖、江、河等水域濒临的陆地 边缘地带。营造滨水景观,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把人工建造的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使自然开放空 间对于环境的调节作用越来越重要,形成一个科
城市规划原理
微观尺度下国内外城乡居住区 建设调研报告
1
城市的第一功能——居住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一种形态,居住始终是城 市的重要功能。
居住区是具有一定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并集中 布置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绿地、道路以及其他 各种工程设施,被城市街道或自然界限所包围的 相对独立地区。
2
调研方向
道路空间 居住空间 滨水空间 绿化空间 商业空间 产业空间
学、合理、健康而完美的格局。
10
实比例对
11
绿化空间
• 绿化(greening,planting) 栽种植物以改善环境的活动。 绿化指的是栽植 防护林、路旁树木、农作物以及居民区和公园内的各种植物等。绿化包括国 土绿化、城市绿化、四旁绿化和道路绿化等。绿化可改善环境卫生并在维持 生态平衡方面起多种作用。
西安白桦林居
位于未央大道旁的“生活公园”--白桦林居,在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东临西安 城市运动公园,西靠明光路,南北介于凤城八路和九路之间。白桦林居是低密度舒适 社区,项目总占地近600亩,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其主要由居住区与商业区组成,是 一个集居住、商业、公寓、办公、运动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
3
调研地点
城市规划原理最新PPT课件

城市规划原理最新
二、城市规划法规是规划实施的保障
城市规划的实施是由城市社会共同担当的 社会利益的协调必须依靠法规的保障 城市规划法规:按照国家立法程序所制定的关于城
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的总称。
城市规划原理最新
3 城市规划的期限
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
城市规划原理最新
第三节 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
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是规划实施的关键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根据城市规划法规和批准的城市
规划,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活动所实行的审批、监 督检查以及违法建设行为的查处等各项管理工作的统称。
城市规划原理最新
我国实行规划许可制度即“一书两证”制度: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应当贯彻城乡结合、促进流通、有利生产、方便 生活的原则,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居住质量,优 化城市布局结构,适应改革开放需要,促进规模 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原理最新
3、应当满足城市防火、防爆、防洪、房泥石流以及治 安、交通管理和人民防空等要求,特别是可能发生 强烈地震和洪水灾害的地区,必须在规划中采取相 应的抗震和防洪措施,保障城市安全和社会安定。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最新
第三讲 城市总体规划概论
主要内容提要 ★ 城市规划阶段的划分 ★ 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 ★ 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
城市规划原理最新
第一节 城市规划阶段的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划分 为两个阶段: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阶段。
城市规划原理最新
一、总体规划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标准术语》:城市总体规划是
同时对城市远景发展做出轮廓性的安排
二、城市规划法规是规划实施的保障
城市规划的实施是由城市社会共同担当的 社会利益的协调必须依靠法规的保障 城市规划法规:按照国家立法程序所制定的关于城
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地方规章的总称。
城市规划原理最新
3 城市规划的期限
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
城市规划原理最新
第三节 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
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是规划实施的关键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根据城市规划法规和批准的城市
规划,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活动所实行的审批、监 督检查以及违法建设行为的查处等各项管理工作的统称。
城市规划原理最新
我国实行规划许可制度即“一书两证”制度: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应当贯彻城乡结合、促进流通、有利生产、方便 生活的原则,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居住质量,优 化城市布局结构,适应改革开放需要,促进规模 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原理最新
3、应当满足城市防火、防爆、防洪、房泥石流以及治 安、交通管理和人民防空等要求,特别是可能发生 强烈地震和洪水灾害的地区,必须在规划中采取相 应的抗震和防洪措施,保障城市安全和社会安定。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最新
第三讲 城市总体规划概论
主要内容提要 ★ 城市规划阶段的划分 ★ 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 ★ 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
城市规划原理最新
第一节 城市规划阶段的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划分 为两个阶段: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阶段。
城市规划原理最新
一、总体规划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标准术语》:城市总体规划是
同时对城市远景发展做出轮廓性的安排
第二章--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和编制程序PPT课件

2
通过行政手段,按照城市 规划和必要的申请、审核 报批、发证等程序和手续 ,对各项当前建设活动进 行合理安排和综合部署, 保证城市规划实施。
3
随时检查发现并及时 制止或处理一切地上 地下的违法用地和违 法建设,保证城市建 设有秩序的进行。
及时掌握城市建设情况, 对城市建设活动进行有效 的控制,同时对城市规划 进行实践检验和反馈,使 城市规划趋于完善、合理 和现实。
15
城市的总体规划
城市的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可以对
城市远景发展的空间布局提出设想。
2024/8/2
16
2024/8/2
城市分区规划
主要任务: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 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 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安排。 讨论:你所知道的分区规划的城市?
17
详细规划
18
2024/8/2
LOREM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概念 二、主要内容 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 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 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 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 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 型、色彩等要求。
19
城
市
修
建 性
05
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
详
04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 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 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 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 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 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 的基本依据。
4
城乡规划
• 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 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 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的重要依据, 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
通过行政手段,按照城市 规划和必要的申请、审核 报批、发证等程序和手续 ,对各项当前建设活动进 行合理安排和综合部署, 保证城市规划实施。
3
随时检查发现并及时 制止或处理一切地上 地下的违法用地和违 法建设,保证城市建 设有秩序的进行。
及时掌握城市建设情况, 对城市建设活动进行有效 的控制,同时对城市规划 进行实践检验和反馈,使 城市规划趋于完善、合理 和现实。
15
城市的总体规划
城市的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可以对
城市远景发展的空间布局提出设想。
2024/8/2
16
2024/8/2
城市分区规划
主要任务: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 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 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安排。 讨论:你所知道的分区规划的城市?
17
详细规划
18
2024/8/2
LOREM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概念 二、主要内容 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 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 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 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 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 型、色彩等要求。
19
城
市
修
建 性
05
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
详
04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 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 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 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 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 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 的基本依据。
4
城乡规划
• 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 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 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的重要依据, 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
城市规划原理PPT

景观审美的对象-城市物质空间本身的建构规律将对
之形成影响 景观审美的主体-城市人群本身的意识邢台状况
城市形象更新
未来的城市建筑将更加强调环境意识、生态观念、可
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且根据不同生态环境来规划城市 肌理 提高城市功能,达到城市调整,创造具有名族性、时 代性、地方特色的城市形象
城市设计观念
天安门前华表
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
城市设计观念
在城市发展演变中,城市形式元素能作为城市历史的
独特品质而区别于其他城市,使城市富有形象的识别 性 城盘中的南京、水中城的苏州、城中城的北京,都以 城墙为重要的建筑基本元素,并构成了各自独特的城 市形象
宋画“金明池图”
城市生态系统物质空间
中国城市快速扩展
中国现阶段城市形象更新的实质就是基于现代进程开
始加速、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近年来,中国频繁出现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方式 上出现大拆大建的局面
中国城市发展类型
依据各地不同的地势、资源发展条件,可大致划分为5 种类型: “北京型” “沿海型” “风景型” “中心型” “卫星型”
是城市的生命力和生产力?城市的特色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全球化问题?千城一面是长期困扰我国城市建设领域的一个问题?如今城市特色的发展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再加上现在城市规划和建筑师普遍追求朴实的建设规则?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新城市缺少特色老城市的特色也不断丧失21世纪城市生态?各种类型的城市建设中社会结构都随着时代的推移而改变城市建设也随之改变?都市沙漠现在的城市环境没有融入人的活动缺乏活力中国城市快速扩展?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文化的进程与机制健全及建设速度的落差使大多数有历史的城市的古城丶古河丶古场所遭到了严重破坏造成了永久遗憾?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在快速扩展的同时大规模的城市更新也同时展开规模的城市更新也同时展开?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对传统城市文化造成严重破坏的现象十分普遍?城市仅有历史而没有文化更谈不上城市特色中国城市快速扩展?中国现阶段城市形象更新的实质就是基于现代进程开始加速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近年来中国频繁出现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方式上出现大拆大建的局面中国城市发展类型依据各地不同的地势资源发展条件可大致划分为5种类型
之形成影响 景观审美的主体-城市人群本身的意识邢台状况
城市形象更新
未来的城市建筑将更加强调环境意识、生态观念、可
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且根据不同生态环境来规划城市 肌理 提高城市功能,达到城市调整,创造具有名族性、时 代性、地方特色的城市形象
城市设计观念
天安门前华表
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
城市设计观念
在城市发展演变中,城市形式元素能作为城市历史的
独特品质而区别于其他城市,使城市富有形象的识别 性 城盘中的南京、水中城的苏州、城中城的北京,都以 城墙为重要的建筑基本元素,并构成了各自独特的城 市形象
宋画“金明池图”
城市生态系统物质空间
中国城市快速扩展
中国现阶段城市形象更新的实质就是基于现代进程开
始加速、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近年来,中国频繁出现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方式 上出现大拆大建的局面
中国城市发展类型
依据各地不同的地势、资源发展条件,可大致划分为5 种类型: “北京型” “沿海型” “风景型” “中心型” “卫星型”
是城市的生命力和生产力?城市的特色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全球化问题?千城一面是长期困扰我国城市建设领域的一个问题?如今城市特色的发展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再加上现在城市规划和建筑师普遍追求朴实的建设规则?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新城市缺少特色老城市的特色也不断丧失21世纪城市生态?各种类型的城市建设中社会结构都随着时代的推移而改变城市建设也随之改变?都市沙漠现在的城市环境没有融入人的活动缺乏活力中国城市快速扩展?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文化的进程与机制健全及建设速度的落差使大多数有历史的城市的古城丶古河丶古场所遭到了严重破坏造成了永久遗憾?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在快速扩展的同时大规模的城市更新也同时展开规模的城市更新也同时展开?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对传统城市文化造成严重破坏的现象十分普遍?城市仅有历史而没有文化更谈不上城市特色中国城市快速扩展?中国现阶段城市形象更新的实质就是基于现代进程开始加速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近年来中国频繁出现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方式上出现大拆大建的局面中国城市发展类型依据各地不同的地势资源发展条件可大致划分为5种类型
《城市规划原理》PPT课件

15
1) 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 和措施;
2) 研究确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 技术经济指标;
3) 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 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
4) 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 5) 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6) 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 7) 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 8) 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
7
③ 作为城市未来空间架构的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的主要对象是城市的空间系统, 尤其是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政治关系 形态化和作为这种表象载体的城市土地 使用关系。
• 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管理历来是城市 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城市规划实施的 主要工具。
8
三、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
•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 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 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 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 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 (5)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运作。
10
四、城市规划编制的依据
• 1)《城市规划法》 • 2)《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及其实施细则 • 3)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 4)城市上一级土地利用规划 • 5)城市上一级城镇体系规划 • 6)城市的现状情况及发展条件 • 7)城市规划的技术规范、标准 • 8)城市人民政府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 • 9)其他有关部门(土地、环保、矿产等)的要求
• 城市规划作为—项社会实践,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的背景 及其过程中运作的,因此,城市规划要在运作过程中对城市社 会的发展发挥作用,它必然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同时 也就要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
1) 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 和措施;
2) 研究确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 技术经济指标;
3) 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 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
4) 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 5) 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6) 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 7) 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 8) 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
7
③ 作为城市未来空间架构的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的主要对象是城市的空间系统, 尤其是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政治关系 形态化和作为这种表象载体的城市土地 使用关系。
• 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管理历来是城市 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城市规划实施的 主要工具。
8
三、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
•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 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 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 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 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 (5)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运作。
10
四、城市规划编制的依据
• 1)《城市规划法》 • 2)《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及其实施细则 • 3)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 4)城市上一级土地利用规划 • 5)城市上一级城镇体系规划 • 6)城市的现状情况及发展条件 • 7)城市规划的技术规范、标准 • 8)城市人民政府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 • 9)其他有关部门(土地、环保、矿产等)的要求
• 城市规划作为—项社会实践,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的背景 及其过程中运作的,因此,城市规划要在运作过程中对城市社 会的发展发挥作用,它必然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同时 也就要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
《城市规划原理》PPT课件

.
15
居住区规划原理部分
第三章:居住区规划设计要素 道路交通组织、住宅群空间组合、公共服务设施 配置、绿地系统与户外环境(12、13周)
Readings: 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 李德华 主编. 城市规划原理, 第九章:第三节.
Recommended Readings: 朱家瑾. 居住区规划设计,第四、五、六、七章.
单独完成,2000字以上。 交电子文件作业。
.
13
居住区规划原理部分
第一章:居住、居住区的有关概念(第10周)
Readings: 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 李德华 主编. 城市规划原理, 第九章:第一节.
Recommended Readings: 周俭,1999.《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第一章
城市规划原理
Theory of Urban Planning Course Syllabus
.
1
课程要求和目标
Course Objectives
基本要求:本课程讲述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的 原则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掌握城市规划以及 居住区规划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规划设计的内容、步骤 和方法;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查阅有关法规、条例和国 家规范,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专业素质,为下一步的规划 设计课程打好理论基础。
Recommended Readings:
让-保罗·拉卡滋. 城市规划方法,第二章 城市布局.
.
7
城市规划原理部分
第五章:城市交通概述 (第6周,或者根据授课 情况:国外城市规划介绍) Readings:
皮埃尔·梅兰. 城市交通,第一篇、第二篇. 李德华 主编. 城市规划原理, 第七章.
城市规划原理(全套课件190P)

课件《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3
课程要求
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教与学二个环节,使学生对城市规划 原理内容有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2,了解城市产生发展过程中,认识城市规划 管理的作用及重要性。以城市为特定研究对象, 了解、熟悉、掌握管理城市的内容,解决城市由 谁来管,管什么和如何管的问题。 3,在强调学生知识系统性的同时,重视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城市管理的综合能力。
课件《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5
课程考核
考勤 10% 期中考查 40%(另定) 期末考试 50%
课件《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6
第一篇:城市与城市规划
本篇从城市的起源入手,解析城市.城 市化.规划等城市規划学科的基本概念, 以期让同学在进入城市规划领域学习之 前,把握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规划 思想和理论发展的基本規律, 为今后从
课件《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9
课件《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10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节 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
含义: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具体分析包括以下几方面: 人口职业的变化 产业结构的转变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 城市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课件《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15
第二章 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第三节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演变
一、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
1、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 2、由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 3、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 4、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量、标准、分布和布置方式 ⑤ 拟定各级道路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对外出入口位置、泊车
量和停泊方式 ⑥ 拟定绿地、活动、休憩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⑦ 拟定有关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 ⑧ 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⑨ 对不同阶段的方案进行必要的公众参与和专家咨询,满足经济、社
会和生态环境的综合协调要求。
“居者有其屋计划”
新加坡
“天堂里的地狱”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解决居住问题的关键:规划设计 + 公共政策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居民的环境需求 ——生理需求 ——安全的需求 ——交往的需求 ——消闲的需求 ——美的需求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以人为本
居民是城市的主人,居民的生活是城市最主要的 活动之一。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第1节 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
住区的类型: 按城乡范围来分: 城市住区、独立工矿企业和科 研基地的住区、乡村住区
按建设条件分: 新建住区、旧住区
按住宅层数来: 底层住区、多层住区中高层住 区、高层住区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1.3住区的规模 1.3.1影响住区规模的主要因素 公共服务设施的经济性与服务半径 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 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 其他影响
人的活动
空间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国际居住标准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孙中山
• 最低标准:每人一个床 • 文明标准:每户一套房 • 舒适标准:每人一个房间 • 豪华标准:每人一套房
现在我国正朝着舒适标准努力,争取每户一 套房,每人一间房。
系统的整体性
居住区的各系统不是 孤立的,它与周围地区和 整个城市相应的各项系统 密切相关。
城市规划原理
2014年
课程概述:
第一部分:城市与城市规划 第二部分: 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 第三部分: 城乡空间规划 第四部分:城市专题规划 第五部分:城市规划的实施
课程概述: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第十九章 城市设计与城市遗产保护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1.4住区的环境组成
(1)内部居住环境 (2)外部生活环境 ① 空间环境 ② 空气环境 ③ 声环境 ④ 热环境 ⑤ 光环境 ⑥ 视觉环境 ⑦ 生态环境 ⑧ 邻里和社会环境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2、住区的功能 ① 居住功能 ② 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高效性 ③ 环境保护、维持生态过程 ④ 社会互动功能 ⑤ 对多样性的包容
3.3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可保证居民生活方便、安全、安静,城市道路分工明确。
城市生活居住体系包括两个层次:住宅(家庭生 活单元)、居住区。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考虑如何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
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 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求的产生是一个由低 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从满足人的需求出发,住宅区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居住 环境的适居性、识别性与归属性以及营造具有文化与活力 的人文环境。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3、住区的规划结构 3.1住区规划结构的演变 ① 郊区整体规划社区模式 ② 邻里单位模式 ③ 居住开发单元模式 ④ 扩大小区模式(居住综合区) ⑤ 居住综合体 ⑥ 新城市主义模式(公共交通导向开发模式)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新城市主义模式 设计准则 有一个邻里中心和一个明确的边界,每个邻里中心应该被公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2、规划任务
为居民经济合理地 确定一个舒适、 卫生、安全、宁 静而优美的环境。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3、住区规划的编制内容
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改建范围) ① 确定住区要实现的功能和目标 ② 确定居住人口数量规模(或户数)和用地的大小 ③ 拟定居住建筑的布置方式 ④ 确定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允许设置的生产性建筑)的内容、规模、
共空间所界定,并由地方性导向的市政和商业设施来带动; 最优规模——由中心到边界的距离为400m左右的空间范围; 各种功能活动达到一个均衡的混合——居住、购物、工作、
就学、礼拜和娱乐; 将建筑和交通建构在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街道组成的精密网络
之上;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新城市主义模式 设计特征 相对自给自足的步行环境,围绕核心城镇设施和商店布置住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公共设施的经济性: ·人口≤3.5万时,设施如要成套配置,则不经济。 ·人口为4.5万时,设施项目配置可全,但要合并。 ·一般人口为6万人左右才合理 公共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
住区公建使用时,步行15分钟为宜 则服务半径R=800-1000M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1.3住区的规模 1.3.2我国规范中对住区规模的划分 三个层次,具有相应的人口规模: 居住区——30000~50000人 居住小区——10000~15000人 组团——1000~3000人
在物质系统的构成上,它 是城市物质系统的基本单元; 在物质系统的空间布局上,它 是城市整体结构的有机组成部 分;在社会生活方面,它又是 整个社会生活网络的重要节点。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教材第七章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P142)
第1节 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
1. 住区的概念与类型
住区的概念:住区是 城乡居民定居生活的物质 空间形态,是关于各种类 型、各种规模居住及环境 的总称。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第二节 住区的组成、功能与规划结构
1、住区的组成 1.1住区的组成要素
组成要素
物质要素 精神要素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1.2住区的组成内容 根据工业类型基本上可分为以下两类:
组成内容
建筑工程 室外工程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1.3住区的用地组成
用地组成
住宅用地R01 公建用地R02 道路用地R03 公共绿地R04
宅 为人行和车行提供更多可选择的通行路线 设计为行人、自行车、游戏以及机动车等共同使用的街道 为了围合街道空间以形成公共空间,建筑的道路退界较少,
街道两侧的住宅前廊离人行道也较近。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3.2影响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
居民的生活需要 住区的功能要求 住区的规划结构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量和停泊方式 ⑥ 拟定绿地、活动、休憩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⑦ 拟定有关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 ⑧ 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⑨ 对不同阶段的方案进行必要的公众参与和专家咨询,满足经济、社
会和生态环境的综合协调要求。
“居者有其屋计划”
新加坡
“天堂里的地狱”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解决居住问题的关键:规划设计 + 公共政策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居民的环境需求 ——生理需求 ——安全的需求 ——交往的需求 ——消闲的需求 ——美的需求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以人为本
居民是城市的主人,居民的生活是城市最主要的 活动之一。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第1节 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
住区的类型: 按城乡范围来分: 城市住区、独立工矿企业和科 研基地的住区、乡村住区
按建设条件分: 新建住区、旧住区
按住宅层数来: 底层住区、多层住区中高层住 区、高层住区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1.3住区的规模 1.3.1影响住区规模的主要因素 公共服务设施的经济性与服务半径 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 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 其他影响
人的活动
空间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国际居住标准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孙中山
• 最低标准:每人一个床 • 文明标准:每户一套房 • 舒适标准:每人一个房间 • 豪华标准:每人一套房
现在我国正朝着舒适标准努力,争取每户一 套房,每人一间房。
系统的整体性
居住区的各系统不是 孤立的,它与周围地区和 整个城市相应的各项系统 密切相关。
城市规划原理
2014年
课程概述:
第一部分:城市与城市规划 第二部分: 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 第三部分: 城乡空间规划 第四部分:城市专题规划 第五部分:城市规划的实施
课程概述: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第十九章 城市设计与城市遗产保护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1.4住区的环境组成
(1)内部居住环境 (2)外部生活环境 ① 空间环境 ② 空气环境 ③ 声环境 ④ 热环境 ⑤ 光环境 ⑥ 视觉环境 ⑦ 生态环境 ⑧ 邻里和社会环境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2、住区的功能 ① 居住功能 ② 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高效性 ③ 环境保护、维持生态过程 ④ 社会互动功能 ⑤ 对多样性的包容
3.3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可保证居民生活方便、安全、安静,城市道路分工明确。
城市生活居住体系包括两个层次:住宅(家庭生 活单元)、居住区。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考虑如何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
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 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求的产生是一个由低 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从满足人的需求出发,住宅区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居住 环境的适居性、识别性与归属性以及营造具有文化与活力 的人文环境。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3、住区的规划结构 3.1住区规划结构的演变 ① 郊区整体规划社区模式 ② 邻里单位模式 ③ 居住开发单元模式 ④ 扩大小区模式(居住综合区) ⑤ 居住综合体 ⑥ 新城市主义模式(公共交通导向开发模式)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新城市主义模式 设计准则 有一个邻里中心和一个明确的边界,每个邻里中心应该被公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2、规划任务
为居民经济合理地 确定一个舒适、 卫生、安全、宁 静而优美的环境。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3、住区规划的编制内容
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改建范围) ① 确定住区要实现的功能和目标 ② 确定居住人口数量规模(或户数)和用地的大小 ③ 拟定居住建筑的布置方式 ④ 确定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允许设置的生产性建筑)的内容、规模、
共空间所界定,并由地方性导向的市政和商业设施来带动; 最优规模——由中心到边界的距离为400m左右的空间范围; 各种功能活动达到一个均衡的混合——居住、购物、工作、
就学、礼拜和娱乐; 将建筑和交通建构在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街道组成的精密网络
之上;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新城市主义模式 设计特征 相对自给自足的步行环境,围绕核心城镇设施和商店布置住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公共设施的经济性: ·人口≤3.5万时,设施如要成套配置,则不经济。 ·人口为4.5万时,设施项目配置可全,但要合并。 ·一般人口为6万人左右才合理 公共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
住区公建使用时,步行15分钟为宜 则服务半径R=800-1000M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1.3住区的规模 1.3.2我国规范中对住区规模的划分 三个层次,具有相应的人口规模: 居住区——30000~50000人 居住小区——10000~15000人 组团——1000~3000人
在物质系统的构成上,它 是城市物质系统的基本单元; 在物质系统的空间布局上,它 是城市整体结构的有机组成部 分;在社会生活方面,它又是 整个社会生活网络的重要节点。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教材第七章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P142)
第1节 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
1. 住区的概念与类型
住区的概念:住区是 城乡居民定居生活的物质 空间形态,是关于各种类 型、各种规模居住及环境 的总称。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第二节 住区的组成、功能与规划结构
1、住区的组成 1.1住区的组成要素
组成要素
物质要素 精神要素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1.2住区的组成内容 根据工业类型基本上可分为以下两类:
组成内容
建筑工程 室外工程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1.3住区的用地组成
用地组成
住宅用地R01 公建用地R02 道路用地R03 公共绿地R04
宅 为人行和车行提供更多可选择的通行路线 设计为行人、自行车、游戏以及机动车等共同使用的街道 为了围合街道空间以形成公共空间,建筑的道路退界较少,
街道两侧的住宅前廊离人行道也较近。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
3.2影响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
居民的生活需要 住区的功能要求 住区的规划结构
第十八章 城乡住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