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综合练习题

商品学综合练习题
商品学综合练习题

综合练习题(一)

(含第一、二、三章内容)

一、填空(每空1分,计20分)

1、商品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商品学诞生和三个阶段。

2、商品质量反映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商品品种反映商品的使用价值。

3、商品分类时通常采用的基本方法有和两种。

4、国际上目前广泛采用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主要是《国际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和。

5、商品代码的编码方式主要有、、和混合编码法

四种。

6、商品上常用的条码有、、。

7、EAN条码有、、三种。

8、商品质量指标是指用来表示需要的各种数量指标。

9、对纺织品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包括服用性、、和工艺性。

10、商品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单项选择(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中的括号

内。每题1分,计5分)

1、茶叶分成红茶、绿茶、乌龙茶等时,是按[ ]作为其分类标志的。

A、原材料

B、生产加工方法

C、用途

D、主要成分

2、商品学是研究商品[ ]的科学

A、价值

B、使用价值

C、性质

D、属性

3、商品学以[ ]为中心内容来研究商品属性。

A、质量

B、成分

C、结构

D、性质

4、对商品进行分类时,[ ]是最至关重要的。

A、确定分类目的

B、选择适当的分类标志

C、明确分类的商品集合体所包括的范围的

D、科学定义

5、在美国和加拿大推广应用的UPC条形码是1973年从若干种条码方案中选定了[ ]公司

提出的条码系统。

A、POS

B、兰德

C、IBM

D、微软

三、多项选择(在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所有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中的括号内。

每题2分,计1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商品目录的种类很多,可分为[ ]

A、地区商品目录

B、国家商品目录

C、部门商品目录

D、企业、单位商品目录

E、零售商品目录

2、对食品质量的基本要求是[ ]

A、坚固耐用性

B、具有营养价值

C、具有较好的色香味

D、具有较好的外观形状

E、符合卫生要求

3、选择商品分类标志应遵循[ ]的基本原则。

A、满足分类的目的和要求

B、对商品进行科学定义

C、便于计算机处理

D、在同一类别范围内只能采用一种分类体系

E、能囊括分类的全部商品

4、能用于商品编码的符号有[ ]

A、字母

B、数字

C、字母和数字

D、条型符号构成的图形

E、特殊标记

5、保证商品在运输过程中质量完好,必须贯彻[ ]的原则

A、及时

B、安全

C、准确

D、隔潮

E、防晒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计15分)

1、1、商品分类

2、2、商品代码

3、商品条码

4、商品质量

5、商品质量管理

五、简答(每题5分,计20分)

1、1、商品学研究的任务有哪些?

2、2、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3、商品归类的依据是什么?

4、4、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六、论述(每题10分,计30分)

1、1、联系实际,阐述商品学的作用。

2、2、试分析商品基本分类方法优缺点。

3、你认为应如何杜绝商场中的伪劣商品?

综合练习题(二)

(含第四、五、六、七章内容)

一、填空(每空1分,计20分)

1、机械商品型号一般是由、、系列代号和组成。

2、新商品的开发程序,大体可划分为、方案筛选、、和正式

投产等五个环节。

3、按照商品品种的横向广度可将商品品种划分为和。

4、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等。

5、食品卫生就是在食品来源、生产、制造至最后被人摄取的各个阶段中,为确保食品

的、及防止恶化的所有。

6、在工业品商品的化学性质中,以和对商品质量的影响为最大。

7、在食品组织中存在的水分按其存在的形式和特性,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即

和。

8、植物蛋白质中唯一能代替动物性蛋白的完全蛋白质是。

9、脂肪的性质主要取决于的性质。

二、单项选择(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中的括号

内。每题1分,计10分)

1、下列食品中,[ ]属碱性食品。

A、鱼

B、肉

C、粮食

D、豆制品

2、来自植物食品中的蛋白质大多数都属[ ]蛋白质。

A、完全

B、不完全

C、纤维状

D、醇溶

3、用以表示物体抵抗拉伸荷重能力的称[ ]

A、抗张强度

B、抗弯曲强度

C、抗磨强度

D、弹性

4、对织物的抗磨强度的测定是对织物的[ ]的质量评价‘

A、组织结构

B、原材料

C、机械性能

D、服用性能

5、对橡胶、皮革的耐磨性鉴定,一般用[ ]

A、物理量的鉴定方法

B、机械性能的鉴定法

C、化学鉴定法

D、光学鉴定法

6、被人体吸收速度最快的单糖是[ ]

A、葡萄糖

B、半乳糖

C、果糖

D、乳糖

7、淀粉是人们饮食中热量的主要来源,它具有[ ]的特性。

A、不溶于水

B、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

C、无甜微

D、以上都是

8、下列商品中属于次要商品品种的是[ ]

A、食油

B、蔬菜

C、肉类

D、畜产品

9、对商业企业而言,在新产品的开发中,最重要的是[ ]和试销。

A、搜集构思方案

B、方案筛选

C、研制

D、正式投产

10、下列织品中,抗燃性最强的是[ ]

A、腈纶

B、锦纶

C、氯纶

D、涤纶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计20分)

1、1、商品品种结构

2、2、蛋白质的等电点

3、3、织物组织

4、4、纺纱

5、商品品种

四、简答(每题5分,计20分)

1、1、商品命名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2、2、商品品种结构优化原则是什么?

3、3、什么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有哪几种?

4、简述商品质量、商品品种和经济效益三者的相互关系。

五、论述(每题10分,计30分)

1、1、试阐述商业企业应如何优化商品品种结构。

2、2、试分析食品污染的原因。

3、3、何谓商品的透气性、透湿性和透水性?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综合练习题(三)

(含第八、九章内容)

一、填空(每空1分,计20分)

1、商品标准是评定商品的标准。

2、国家标准的代号是及。

3、工业品采用“记分法”分级时评定和分数。

4、理化检验根据其原理可分为检验法和检验法。

5、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三检合一”以组建为标志。

6、商品检验按检验商品相对数量可划分为和两种形式。

7、抽样检验的目的在于用和反映的质量状况来统计推断整批商品的质量。

8、感官检验是用人的感觉器官作为检验器具,对商品的色、香、味、形、手感、音色等感

官性质特性,在一定条件下作出和的检验方法。

9、按照商品质量指标的度量特性,商品质量检验的抽样检验方法分为

和。

10、将同种商品区分为的工作,称为商品分级。

11、进出口商品检验流程:受理报验→→→鉴证放行。

12、我国建立的是以国家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补充的标准体

制。

13、履行商品质量监督的职能部门是。

二、单项选择(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中的括号

内。每题1分,计10分)

1、商品分级的主要方法中,广泛使用于工业商品分级的是[ ]

A、百分记分法和限定记分法

B、百分记分法和限定缺陷法

C、限定记分法和限定缺陷法

D、百分记分法、限定记分法和限定缺陷法

2、对于批量不大的商品抽样应用[ ]。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随机抽样

C、分段随机抽样

D、规律性随机抽样

3、质量认证是[ ]从事的活动。

A、生产者

B、采购者

C、公证机构

D、第二方

4、商品质量认证类型中,[ ]认证制度,就适用性和提供的商品质量信任程度综合而

言,是最完善的。

A、百分之百检验

B、B、试试验加认证后监督

C、C、供方质量体系的评定和认可

D、D、试试验加供方质量体系认证再加认证后监督

5、国际标准是由[ ]制订和颁布的标准。

A、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

B、美国国家标准学会

C、英国标准学会

D、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

6、按感官检验目的的不同,感官检验可分为哪两大类型[ ]

A、分析型和定量型

B、差别型和偏爱型

C、分析型和偏爱型

D、定量型和差别型

7、下列哪种检验具有公正性、权威性,其检验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

A、生产检验

B、验收检验

C、第三方检验

D、第二方检验

8、我国国家标准一般是报[ ]审批和发布的。

A、国务院

B、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国家技术监督局

D、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9、ISO是指[ ]

A、国际电工委员会

B、国际标准化组织

C、国际电信联盟

D、国际劳工组织

10、目前,世界各国大都按照国际通用的[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推行质量体

系认证制度

A、ISO9000

B、ISO9001

C、ISO9002

D、ISO9003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计20分)

1、实物标准

2、商品检验

3、商品质量监督

4、索证

5、5、文件标准

四、简答(每题5分,计20分)

1、1、简述商品质量认证的实施程序。

2、2、试比较感官检验法与理化检验法的优缺点。

3、3、标准复审后有哪些处理方式?

4、我国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是什么样的管理体制?

五、论述(每题10分,计30分)

1、1、试述商品标准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2、2、试阐述我国的商品质量管理体制。

3、作为商业企业如何作好商品标准化工作?

综合练习题(四)

(含第十、十一、十二章内容)

一、填空(每空1分,计20分)

1、夜间库温库外气温,白天库温库外气温。

2、将商品包装起来是为了、、这三个目的。

3、常见的集合包装包括集装箱和。

4、我们常常将运输包装称为,销售包装称为。

5、我国对环境标志产品实施认证的惟一机构是。

6、包装标志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和两种。

7、绿色文化的基础是。

8、解决室内空气污染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和。

9、对仓库温湿度的控制与调节通常采用、通风和相结合的方法。

10、真空包装技法又称之为技法。

11、水蒸气开始液化成水时的称为“露点”。

12、目前世界上应用较为成功的生态标志是和。

二、单项选择(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中的括号

内。每题1分,计8分)

1、下列哪种材料更适合于高级名酒的包装[ ]

A、玻璃

B、陶瓷

C、金属材料

D、竹类

2、引起商品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

A、潮湿

B、温度

C、干燥

D、灰尘

3、在众多的商品包装功能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得到

了不断的开发和运用。

A、保护功能

B、便利功能

C、容纳功能

D、促销功能

4、在众多的包装材料中,塑料在整个包装材料中的比例仅次于[ ]。

A、木材

B、纸

C、玻璃

D、A和B

5、高分子材料存在的一个严重缺陷是[ ]。

A、易氧化

B、易老化

C、易聚合

D、易分解

6、目前的可降解塑料大体可分为[ ]

A、生物降解

B、光降解

C、水溶解

D、ABC都是

7、商品包装标识在商品的运输包装上表现为[ ]

A、商品使用说明

B、商品标签

C、商品包装标志

D、以上均不是

8、绿色营销的基础是[ ]。

A、实施绿色管理

B、开发绿色产品

C、建立企业的绿色形象

D、开辟绿色销售渠道

三、多项选择(在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所有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中的括号内。

每题2分,计12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下列商品的质量变化中,属生物学变化的有[ ]

A、发霉

B、发酵

C、虫蛀

D、僵直

E、自溶

2、运输包装与销售包装相比,其包装功能更注重于[ ]

A、装卸

B、美观

C、保护商品

D、卫生

E、储存

3、构成现代包装实体的要素为[ ]

A、包装材料

B、包装结构造型

C、包装保护性

D、包装技法

E、包装表面装潢

4、目前最有效的防虫方法有[ ]

A、驱避剂

B、杀虫剂

C、章虫剂

D、密封法

E、干燥法

5、实践证明,[ ]方法是控制与调节仓库温湿度管理的有效方法。

A、密封

B、通风

C、高温

D、低温

E、吸潮

6、运输包装应该满足[ ]等要求。

A、有效地保护商品,减少破损

B、方便运输装卸和储存

C、便于消费者选购

D、节约运输费用,降低包装成本

E、无声推销员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计20分)

1、集合包装

2、相对湿度

3、包装运输图示标志

4、商品包装

5、绿色食品

五、简答(每题5分,计20分)

1、商品的包装材料应具备哪些性能?

2、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4、对水资源的保护有哪些有效对策?

六、论述(每题10分,计20分)

1、为什么说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试述食品防腐保险的原理及方法。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统计学选择题整理

一、 单项选择 1. 分析统计资料,可能不存在得平均指标就是(A) A . 众数 B.算术平均数 C.中位数 D.几何平均数 2. 对于同一资料,算术平均数、调与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在数量级上一般存在如 下关系(D) A . Mg Mh X ≥≥ B.Mg X Mh ≥≥ C.Mh Mg X ≥≥ D.X Mg Mh ≥≥ 3. 下面四个平均数中只有(B)就是位置平均数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调与平均数 D. 几何平均数 4. 由右边得变量数列可知(B) A.Mo Md ≥ B.Md Mo ≥ C.Md >30 D.Mo >30 某车间三个小组,生产同种产品,其劳动生产率某月 分别为150,160,165(件/工日),产量分 别为4500,1800,5775(件),则该车间 平均劳动生产率计算式为(C)A. 150160165158.333 ++= (件/工日) B. (件/工 日) C. (件/工日) D.(件/工日) 6. 关于算术平均数得性质,不正确得描述就是(C) A . 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得偏差与为零 B . 算术平均数手抽样变动得影响微小 C . 算术平均数受极端值得影响较大 D . 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得偏差得平方与小于它们对任何其她数偏差得平方 与 7. N 格变量连乘积得N 次方根,即为(A) A.几何平均数 B.算术平均数 C.中位数 D.调与平均数 8. 在一个左偏得分布中,小于平均数得数据个数将(D) A.超过一半 B.等于一半 C.不到一半 D.视情况而定 9. 一个右偏得频数分布,一般情况下,下面得(C)值最大 A.中位数 B.众数 C.算术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10. 在社会统计学中,(B)就是反映集中趋势最常用得、最基本得平均指标。

商品学概论试卷一

《商品学概论》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提出质量就是适用性观点的是质量管理专家()。 A.田口玄一; B.克劳斯比; C.费根堡姆; D.朱兰。 2、()是在一定范围的商品集合体中,对于各类商品及每类商品中不同品种的组合状况及其相对数量比例的客观描述。 A.商品品种计划; B.商品品种构成; C.商品品种结构; D.商品品种广度。 3、新产品或新服务开发可以分为需求驱动、技术驱动和()三种模式。 A.竞争驱动; B.质量驱动; C.约束驱动; D.环境驱动。 4、在仓库储存商品过程中使用的主要防腐蚀方法是:涂油防锈、气相防锈和()等。 A.除湿降温; B.电镀; C.可剥性塑料封存; D.搪瓷涂层。 5、商品标准化的形式主要有:简化、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和()。 A.模数化; B.组合化; C.国际化; D.信息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个正确选择2分,共20分) 1、服务的质量特性主要表现在()等方面。 A.环境卫生; B.性能; C.功能; D.时间。 2、使用价值中的价值反映了()的关系范畴。 A.客体与主体; B.环境与人; C.社会与人; D.物与人。 3、产品的固有特性是指产品本来就有的,如()等。 A.汽车的速度; B.汽车的所有者; C.汽车的保险; D.汽车的寿命。 4、商品在储运过程中,会发生()等物理变化,而导致商品损耗。 A.挥发; B.腐蚀; C.脆裂; D.老化。 5、过度包装的表现形式是()等。 A.分量过轻; B.用材过多; C.装潢过奢; D.内装过多。 三、名词解释:(每词5分,共25分) 1、商品代码; 2、使用寿命; 3、企业标准; 4、产品认证; 5、新服务。

商品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 1.商品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A.劳动力; B.人类社会生产力; C.工业化; D.农业化 2.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 A.劳动产品; B.社会产品; C.工业品; D.农产品 3.商品是供()消费的。 A.生产者; B.经营者; C.社会; D.城乡 4.从本质上说,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的()。 A.功能/效用; B.附加服务; C.使用价值; D.价值 5.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 A.功能; B.有用性; C.价值性; D.价格 6.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由()来衡量的。 A.消费需要; B.商品属性; C.商品价格; D.商品品种和质量 7.商品学是研究()的科学。 A.商品质量; B.商品品种; C.商品消费; D.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8.商品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 B.技术科学; C.社会科学; D.综合性交叉应用学科 9.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商品使用价值; B.商品价值; C.品种、质量及其相关问题; D.微观、宏观管理 10.商品学起源于()。 A.美国; B.英国; C.意大利; D.德国 11.商品学的产生大约在()。 A.18世纪末; B.19世纪末; C.300年前; D.400年前 12.商品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在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商品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商人的出现; D.商业教育的发展 13.国外最早涉及商品学领域的著作是()。 A.《完美商人》; B.《商业之美》; C.《商品学导论》 14.商品学的创始人是()。 A.约翰·贝克曼; B.达尔文; C.陆羽; D.李时珍 15.()年,我国商业教育中开始把商品学作为一门必修课。 A.1902; B.1949; C.1978; D.1985 三、多项选择题 1.某些天然物品,如()等,虽然具有使用价值,但因其不是劳动产品,所以不能称为商品。 A.空气; B.阳光; C.雨水; D.原始森林 2.商品一旦进入市场交换,就要受到()的支配。 A.价值规律; B.供求规律; C.竞争规律; D.社会规律 3.商品流通包括()等。 A.运输; B.装卸; C.储存; D.销售 4.商品的无形附加物有()等。 A.送货上门; B.售后维修; C.免费调试; D.使用说明书 5.下列项目中,可能成为商品学研究内容的是()。 A.商品质量; B.商品标准; C.商品检验; D.商品包装 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

统计学原理试题(整理考试必备)

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统计过程与统计结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的关系。 2.统计表中,宾词配置方式有(平行设置)和(层叠设置)两种。 9.统计研究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大量性)和(复杂性)。 15.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不同可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21.统计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综合指标)和(平均指标)。 2.统计研究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大量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 3.统计模型中除了用数学方程表示现象的基本关系式外,还应具有(社会经济变量)与(模型参数)两项要素。 6.统计指标是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具体表现,而且具有(可量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16.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17.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21.统计调查中,两种不同的调查时态是(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 27.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不同可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12.统计整理实现了个别单位的(标志值)向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值)过渡 32.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可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两种。 34.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两种。 36.统计分布主要包括(统计分组)和(各组单位数)两个要素。 41.统计表中宾词配置可有(平行配置)和(层叠配置)两种。 83.统计指数按照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8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两类。 13.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4.统计指标体系大体上可分为(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两大类 4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43.总量指标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可以派生出(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两种。 4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态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91.总量指标动态数列按反映经济现象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两种。 16.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56.总体是非标志(0,1)分布的平均数为(成数P ),其方差为(P(1-P)或PQ )。 3.总体参数估计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 65.总体参数区间估计是,具备了估计值还须有(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这两个要素。 61.抽样极限误差等于(抽样平均误差)与(概率度)的乘积。 63.抽样估计就是利用实际调查计算的(样本指标值)来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数值。 64.抽样误差范围决定估计的(准确性),而概率保证程度决定估计的(可靠性)。 66.抽样方案的检查主要有(准确性检查)和(代表性检查)两方面。 55.抽样推断的主要内容有(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个方面 76.相关密切程度的判断标准中,0.5<|r|<0.8称为( 显著相关),0.8<|r|<1称为(高度相关) 69.相关关系按相关的形式可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70.相关关系按相关的影响因素多少不同可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 73.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1《r《+1 ),r为正值时则称(正相关)。 74.相关系数г=+1时称为(完全正)相关,г为负值时则称(负相关)。

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 习题集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第1章导论 一、判断题 1. 在对全国工业设备进行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设备是统计总体,每台工业设备是总体单位。() 2.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3.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值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4. 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5.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6. 统计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的整体功能,在上述三个职能中,以提供咨询为主。() 7. 某生产小组有5名工人,日产零件为68件、69件、70件、71件、72件,因此说这是5个数量标志或5个变量。() 8. 统计指标有的用文字表示,叫质量指标;有的用数字表示,叫数量指标。() 二、单选题 1.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A、全国的人口总数 B、大海里的鱼 C、城市流动人口数 D、某市工业企业设备数 3.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各阶段的顺序是() A、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B、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整理 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4.由工人组成的总体所计算的工资总额是()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标志值 D、质量指标

5.几位工人的月工资分别是500元、520元、550元、600元,这几个数字是() A、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标志 6.统计标志用以说明() A、总体属性和特征 B、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 C、单位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D、总体单位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动作的结果 7.变异性是指() A、在不同单位可以有不同的标志值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数值 8.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小王英语考试成绩为85分 B、广州至北京的机票价格为1360元 C、光华公司1999年4~6月份的利润为200万元 D、钢材20吨 9.总体和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 A、在某些场合是要互相变换的 B、只存在总体变换为总体单位的情况 C、只存在总体单位变换为总体的情况 D、所有的标志都能变换为单位 10.离散变量可以() 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 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 C、用相对数表示 D、用平均数表示 11.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企业个数 B、企业的职工人数 C、用相对数表示的数据 D、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 12.统计指标体系是指() A、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

商品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目录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2) 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 (6) 第三章商品品种 (10) 第四章商品质量 (14) 第五章商品质量管理 (18) 第六章商品标准 (24) 第七章质量认证与质量监督 (28) 第八章商品检验 (34) 第九章商品包装 (37) 第十章商品储运的质量管理 (41) 第十二章新产品开发 (47)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名词解释 1.商品学 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商品的有形附加物 商品的有形附加物包括商品名称、商标及其注册标记或品牌、商品条码、商品包装及其标志、专利标记、商品原产地标志或证明、质量、安全及卫生标志、环境标志、商品使用说明标签或标识、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卡、购货发票。 3.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意义或积极作用,或者说是指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或社会需要的能力。 4.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 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用其进行交换从而获得所需要的货币,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5.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商品对其消费者、用户所具有的直接的消费使用价值。由商品的有用性在实际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作用形成。 二、单项选择题 1.商品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A.劳动力; B.人类社会生产力; C.工业化; D.农业化 2.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

A.劳动产品; B.社会产品; C.工业品; D.农产品 3.商品是供()消费的。 A.生产者; B.经营者; C.社会; D.城乡 4.从本质上说,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的()。 A.功能/效用; B.附加服务; C.使用价值; D.价值 5.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 A.功能; B.有用性; C.价值性; D.价格 6.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由()来衡量的。 A.消费需要; B.商品属性; C.商品价格; D.商品品种和质量 7.商品学是研究()的科学。 A.商品质量; B.商品品种; C.商品消费; D.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8.商品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 B.技术科学; C.社会科学; D.综合性交叉应用学科 9.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商品使用价值; B.商品价值; C.品种、质量及其相关问题; D.微观、宏观管理 10.商品学起源于()。 A.美国; B.英国; C.意大利; D.德国 11.商品学的产生大约在()。 世纪末;世纪末;年前;年前

商品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目录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 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 (3) 第三章商品品种 (5) 第四章商品质量 (8) 第五章商品质量管理 (10) 第六章商品标准 (13) 第七章质量认证与质量监督 (16) 第八章商品检验 (19) 第九章商品包装 (21) 第十章商品储运的质量管理 (23) 第十二章新产品开发 (25)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名词解释 1.商品学 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商品的有形附加物 商品的有形附加物包括商品名称、商标及其注册标记或品牌、商品条码、商品包装及其标志、专利标记、商品原产地标志或证明、质量、安全及卫生标志、环境标志、商品使用说明标签或标识、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卡、购货发票。 3.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意义或积极作用,或者说是指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或社会需要的能力。 4.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

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用其进行交换从而获得所需要的货币,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5.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商品对其消费者、用户所具有的直接的消费使用价值。由商品的有用性在实际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作用形成。 二、单项选择题 1.商品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A.劳动力;B.人类社会生产力;C.工业化;D.农业化 2.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A.劳动产品;B.社会产品;C.工业品;D.农产品 3.商品是供()消费的。A.生产者;B.经营者;C.社会;D.城乡 4.从本质上说,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的()。A.功能/效用;B.附加服务;C.使用价值;D.价值 5.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A.功能;B.有用性;C.价值性;D.价格 6.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由()来衡量的。A.消费需要;B.商品属性;C.商品价格;D.商品品种和质量 7.商品学是研究()的科学。A.商品质量;B.商品品种;C.商品消费;D.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8.商品学是一门()。A.自然科学;B.技术科学;C.社会科学; D.综合性交叉应用学科 9.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商品使用价值; B.商品价值; C.品种、质量及其相关问题; D.微观、宏观管理 10.商品学起源于()。A.美国;B.英国;C.意大利;D.德国 11.商品学的产生大约在()。世纪末;世纪末;年前;年前 12.商品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在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商品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商人的出现; D.商业教育的发展

统计学选择题判断题汇总(有答案)

二、判断题(每题1分,计10分,请填入“√”或“”)() 1、数量指标根据数量标志计算而来,质量指标根据品质标志计算而来;() 2、普查是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所以普查比抽样调查准确;() 3、凡是离散型变量都适合编制单项式数列;() 4、任何变量数列都存在众数;() 5如果,则变量分布为左偏;() 6、判定系数越大,估计标准误就越大;() 7、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8、统计的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9、两个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比得到的时间数列一定是相对数时间数列;() 10、同度量因素在起到同度量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权数作用。()

统计基础判断题:1.统计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不考虑个别事物的特征()

2.统计工作有前后之分,在时间中是不能交叉进行的() 3..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4.指标体系就是把若干个统计指标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体系() 5.统计调查中的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则不一致() 6.结构相对指标一般只能在分组的基础上计算,且分子与分母不能互换.() 7.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单位总量有肯能变化为总体标志总量(0 8,一个总体有多个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9.一个总体有一个总体单位总量,有多个总体标志总量()、 10.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取决与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 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1 )卷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题号写在题前的括号内,选择了错误答案,该小题无分,漏选正确答案,酌情给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统计学的核心内容是 c A数据的收集 B数据的整理 C数据的分析 D数据的分组 E以上都不对 2、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 国民收入 B 平均工资 C 计划完成程度 D 出勤率 E 总产量数 3、变量是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变量的数量表现是变量值,所以 A 数量标志和所有统计指标是变量 B 所有标志值和指标值是变量 C “工业企业总产值”是个变量值 D 变量不包括品质标志 E “某企业工业总产值20万元”是个变量值 4、下列项目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全面统计报表 E.定期调查 5、编制时间数列的可比性原则包括abce A.时间方面的可比 B.总体空间范围的可比 C.统计指标内容和计算方法的可比 D.统计指标的名称和含义可比 E.统计指标的计量单位和计算价格的可比 6、从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一系列样本,所以 A. 样本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确定的 B. 所有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C. 总体指标是确定值,而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 D.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都是随机变量 E. 所有可能样本的标准差等于总体的标准差 7、应用移动平均法分析长期趋势,采用多少项计算移动平均数,一般考虑下列问题A 现象的变化是否有周期性 B 原数列的项数 C 原数列波动大小 D 是否需要移动平均数列的首尾数值 E是时期数列还是时点数列 8、在编制指数时,确定同度量因素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A 各指标间的经济联系 B 同度量因素的可比性 C 同度量因素固定的时期 D 实际条件和使用上的方便 E 同度量因素是否符合指数形式 9、分类抽样中的类与整群抽样中的群相比,有 A 二者相同 B 二者不一样 C 二者的划分原则相反 D 要求群内差异大,类内差异小 E 要求群内差异小,类内差异大 10、一元线形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ac A 能说明两变量间的变动方向 B不能说明两变量间的变动方向 C 能表明两变量间的变动程度 D不能表明两变量间的变动程度 E 其数值大小受计量单位的影响 一、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个判断1分,共10分) 1、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总体是全国总人口,总体单位是每一户,全国总人口数是变量。() 2、对于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3、众数、中位数都是位置代表值,它们不受极值的影响,对于偏态分布它们的代表性好于均值。() 4、对离散型变量只能编制组距数列,对连续型变量既可以编制组距数列也可以编制单项数列。() 5、几何平均法适用于变量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的现象。() 6、权数本身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取决于权数绝对值的大小。() 7、在其他条件不变下,提高估计的置信度,会加大允许误差,要减小允许误差,就要降低估计的可靠程度。

商品学基础与实务试题与答案

《商品学基础与实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011-11-24 12:48:04| 分类:课程学习|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1章商品学认知 一、选择题(1-4为单项选择题、5-6为多项选择题) 1.据西方和日本文献记载,现存世界上最早地商业著作,是(). A《茶经》B《商品学导论》C《商品研究通论》D《商业之美》 2.()被西方称为《商品学》地创始人. A阿里·阿德·迪米斯基B约翰·贝克曼C普那裴特D户田翠香 3.我国古代()一书,从学术角度,可以说是商品学地萌芽. A《茶经》B《荔枝谱》C《禽经》D《本草纲目》 4.当今世界商品学界存在()大学派. A 两 B 三 C 四 D 五 5.商品学地技术学派主张把商品地()研究商品学. A 内在质量 B 质量标准、检验 C 鉴定方法 D 市场质量 6.商品学既是一门()学科. A边缘学科B 应用技术C 综合性较强D 前沿 二、简答题 7.商品学地研究内容主要有哪些? 8.商品学研究地任务主要有哪些? 三、实务分析题 9.试分析说明商品学形成和经济发展地关系. 10.试分析论述商品学地基本理论如何指导企业商品生产与商品经营管理. 答案:1.D 2.B 3.A 4.B 5.ABC 6.ABC,其它各题略. 第2章商品了解与介绍 一、选择题(1-2为单项选择题、3-11为多项选择题) 1.相传唐代李白“解貂续酒”是指(). A汾酒B泸州老窖C古井贡酒D剑南春 2.相传康熙皇帝感觉名称不雅,遂题名地茶是(). A西湖龙井B黄山毛峰C安溪铁观音D碧螺春 3.供给人体能量地()称为三大营养素. A 蛋白质 B 维生素C糖类 D 脂肪 4.食品中可能存在地有害因素按来源有(). A食品污染物B食品中天然存在地有害物质 C食品添加剂D食品加工、保藏过程中产生地有害物质 5.西餐地主要特点是(). A主料突出B营养丰富C供应方便D刀工讲究 6.下列属于蒸馏酒地有(). A啤酒B白兰地C伏特加D玫瑰酒 7.被称为服装地“骨骼”是(). A服装面料B 服装里料C服装衬料D服装垫料 8.合成洗涤剂包括(). A表面活性剂B助洗剂C辅助剂D发泡剂

医药商品学1-6章习题

医药商品学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类商品不属于药品(D) A、中药材 B、中药饮片 C、血液制品 D、注射器 2、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生效时间为(C ) A、2007年7月1日 B、2007年9月1日 C、2007年10月1日 D、2007年12月1日 3、药品批准文号和注册证有效期分别为(A ) A、5、5 B、3、5 C、4、5 D、5、4 4、下列哪种药品不属于麻醉药品(D ) A、芬太尼 B、阿片 C、可卡因 D、氯胺酮 5、下列哪种药品不属于精神药品(C ) A、丁丙诺啡 B、哌甲酯 C、阿托品 D、硝西泮 6、下列有关商品说法错误的是(B) A、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基本要素 B、就商品消费者而言,更注重的是商品的价值 C、商品的流通过程是使用价值向价值转化的过程 D、商品只有通过流通,也就是“交换”才具有了价值 7、下列有关商品、产品说法错误的是(D ) A、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B、商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进入市场交换,而不是生产者自己使用 C、商品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其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不必满足人或社会的需要 8、下列哪项不属于医药商品的特殊性(A ) A、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 B、质量标准严格 C、专业技术性强 D、需要迫切性 9、医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包括(D ) A、医药商品的质量 B、药品物理性质 C、药品化学性质 D、医药商品的价值 10、下列不合理用药的后果不包括(B ) A、延误疾病治疗 B、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C、浪费医药资源 D、酿成医疗事故 11、下列属于动物性生药的是(D ) A、龙胆 B、鸡血藤 C、马钱子 D、麝香 12、下列哪种不属于生物性药品(C) A、抗生素 B、维生素 C、有机碘 D、生物制品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 A、固体制剂吸收水分后变潮,其稳定性急剧降低 B、药品中的吸附水将会随空气湿度的变化而变化 C、药品中的游离水不会随空气湿度的变化而变化 D、药品中的结晶水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能分离出来 14、下列不属于二糖的是(B ) A、蔗糖 B、果糖 C、麦芽糖 D、乳糖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熔点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可以平衡共存的温度。 B、薄荷脑与樟脑混合后其熔点降低,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所致 C、相对密度系指在共同特定的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D、溶解度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 16、下列易发生氧化反应的药品是(B) A、丙胺太林 B、维生素 C、四环素 D、氨苄西林

统计学 试题整理3(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题前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 】1、一项对一所大学学生上课出勤情况及成绩的研究指出,一般来说,出勤率较高的学生,成绩也较好。若上课出勤率说明了成绩变异的36%,则 A 、上课出勤率与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36 B 、上课出勤率与成绩之间的可决系数是0.36 C 、根据上课出勤率与成绩建立的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斜率)是0.36 D 、根据上课出勤率与成绩建立的回归方程中的常数项是0.36 【 】2、如果用P 表示商品的价格,用q 表示商品销售量,则∑∑-1011q p q p 综合反映 A 、商品价格和商品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值 B 、商品销售额变动的相对数 C 、多种商品价格变动使商品销售额变动的绝对值 D 、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使商品销售额变动的绝对值 【 】3、假如你的业务是提供足球运动鞋的号码,那么,哪一种平均指标对你更有用? A 、均值 B 、 几何平均数 C 、 众数 D 、中位数 【 】4、当总体方差已知,无论样本容量n 的大小如何,进行正态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应采用的临界值为 A 、F 值 B 、 Z 值 C 、t 值 D 、2χ值 【 】5、某企业产值2004年比1998年增长了38%,2006年比2004年增长了15%。则2006年产值比1998年增长了 A 、53% B 、5.7% C 、58.7% D 、23% 【 】6、在假设检验中 A 、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是等价的 B 、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是一个完备事件组,而且相互对立 C 、假设检验具有100%的准确率。 D 、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不是一个完备事件组,相互不对立 【 】7、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的检验统计量计算公式为

商品学练习题

第六章商品学总论/第七章商品质量与商品标准化 练习题 一、是非题 1.商品学是以商品为研究对象,以商品质量为中心内容,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学科。2.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物,所以农民自己生产的具有使用价值的农副产品是商品。 3.商品质量是指商品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是商品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核心内容。 4.产品责任法的各项规定和原则都是强制性的。 5.由于消费者使用不当而引起的质量问题不属于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6.《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7.商品质量管理是为确定和达到质量要求所必须的职能和活动的管理,是部分管理职能的一个方面。 8.商品质量监督是指根据国家的商品质量标准,由国家指定的商品监督机构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和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监督的活动。 9.质量认证的对象是商品,从事质量认证的机构必须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 10.质量认证包括产品质量认证、质量体系认证和实验室认证三种类型。 11.安全认证是以安全标准为依据,对商品所进行的认证,只说明该产品符合安全指标,不评价其质量优劣。 12.我国对涉及人类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产品实行强制性认证制度。 13.商品标准化是指在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中推行商品标准的活动。 14.试验方法是对商品的制造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而进行检测的方法、程序和手段所作的统一规定。 二、单项选择题 1.____不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A.经济性 B.实用性C.文化性D.社会性 2.为商检和质量评价提供重要研究方法的是____的商品论。 A.技术论B.鉴定论C.近代D.现代 3.商品的____不是狭义商品质量所指的自然属性。 A.性能B.外观C.包装D.气味 4.商品的____不是商品质量的要求。 A.实用性B.安全性C.经济性D.信息性 5.商品质量必须有利于____利益,不能对社会环境造成污染和浪费。 A.消费者B.厂家C.环境D.社会 6.在影响商品质量的众多因素中,____是最基本的因素。 A.人的因素 B.生产领域各环节的影响 C.流通领域各环节的影响 D.使用领域中各环节对商品质量的影响

商品学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8章商

目录 一、名词解释 (159) 二、多项选择题 (162) 三、问答题 (162) 一、名词解释 1. 商品储运:商品储运是商品储存和商品运输的总称。商 品储存是指商品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中的暂时停留和存放过程。商品运输是指运用适当的运输工具使商品产生位移的过程,商品运输实际也是短时的储存。 2. 挥发:挥发是低沸点的液体商品或经液化的气体商品,在空气中经汽化而散发到 空气中的现象。 3. 溶化;溶化是指固体商品在保管过程中,吸收空气或环境中的水分达到一定程度 时,就会成为液体的现象。 4. 熔化:熔化是指低熔点的商品受热后发生软化甚至变为液体的变化现象。 5. 渗漏:渗漏主要是指液体商品发生跑、冒、滴、漏的现 159 6. 串味:串味是指吸附性较强的商品吸附其他气体、异味,从而改变本来气味的变 化现象。 7. 沉淀:沉淀是指含有胶质和易挥发的商品,在低温或高 温条件下,部分物质凝固,进而发生下沉或膏体分离的现象。8.玷污:玷污是指商品外表沾有其他脏物、染有其他污秽 的现象。

9. 破碎与变形:破碎与变形是指商品在外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形态上的改变。 10. 商品的化学变化:商品的化学变化,是指不仅改变物质的外表形态,也改变物 质的本质,并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现象。 11. 氧化:氧化(包括锈蚀)是指商品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放出氧的物质接触,发 生与氧结合的化学变化。 12. 分解:分解(包括水解)是指某些化学性质不稳定的商品,在光、热、酸、碱 及潮湿空气的影响下,会由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现象。 13. 化合:化合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互相作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160 维等)在储存过程中,受到光、热、氧等的作用,出现发黏、龟裂、变脆、强力下降、失去原有优良性能的变质现象。 15. 聚合:聚合是指某些商品组成中的化学键在外界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成为聚 合体而变性的现象。 16.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有机体商品在生命活动过程 中,由于氧和酶的作用,体内有机物质被分解,并产生热量 的生物氧化过程。 17. 后熟作用:后熟是指瓜果、蔬菜等类食品脱离母株后继续成熟过程的现象。 18. 霉腐:霉腐是商品在霉腐微生物作用下所发生的霉变和腐败现象。 19. 虫蛀:商品在储存期间,常常会遭到仓库害虫的蛀蚀 20. 空气温度:空气温度指空气的冷热程度,又称气温。 21. 空气湿度:空气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 22. 绝对湿度:绝对湿度是指单位容积的空气里实际所含的水汽量,一般用“克/

统计学简单题答案整理doc资料

统计学简答题 2.统计学研究对象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1)数量性:从数量上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是统计研究的基本特点;统计研究的不是抽象的数量,而是有特定内容的具体数量。统计是在质的规定性下研究与所研究现象内容性质密切联系的具体数量。 (2)总体性:统计是以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统计要对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3)变异性:总体各单位的标志特征由于复杂的随机因素而有不同的表现,它是统计研究的前提。 ⒊什么是标志和指标?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 (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统计指标。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 (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如一个煤炭工业局(公司)的煤炭总产量,是从所属各煤炭工业企业的产量汇总出来的。 (2)指标与标志(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的目的不同,原来的统计总体如果变成总体单位,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数量标志,反之亦然。 (比如:如果调查研究各分支煤炭工业企业的产量情况,那么分支企业是总体指标,如果转为研究煤炭工业局的总产量情况,那么各分支公司就成了个体标志) (一)指标与标志之间联系:(1)、标志和指标的关系是个别和整体的关系。标志反映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而指标则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许多统计指标是由各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由于总体和单位的概念会随着研究目的不同而变化,在一定条件下,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一定的变换关系。因此指标与标志的概念也是相对而言的。 (二)指标和标志的区别:①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概念。前者范围大些, 后者的范围小些;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而标志有的是用数字表示, 有的是用文字表示。③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得出来的,而标志仅是某一个体现象,未经过任何汇总

统计学选择题整理-资料

一、 单项选择 1. 分析统计资料,可能不存在的平均指标是 A . 2. 150 x 4500 + 160 x 4800 + 165 x 5775 =158.33 (件/工日) D .、150 x 160 x 165 = 158,21 (件/工日) 6. 关于算术平均数的性质,不正确的描述是 (C ) A. 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偏差和为零 B. 算术平均数手抽样变动的影响微小 C. 算术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 D. 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偏差的平方和小于它们对任何其他数偏差的平方 和 7. N 格变量连乘积的N 次方根,即为(A ) A. 几何平均数 B.算术平均数 C.中位数 D.调和平均数 8. 在一个左偏的分布中,小于平均数的数据个数将 (D ) A.超过一半 B.等于一半 C.不到一半 D.视情况而定 9. 一个右偏的频数分布,一般情况下,下面的 (C )值最大 (A ) C.中位数 D.几何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在数量级上一般存在 众数 B ?算术平均数 对于同一资料,算术平均数、 如下关系(D ) A . Mg Mh X B . Mg Mh C . Mh Mg X F 面四个平均数中只有 3. A .算术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4. A. (B )是位置平均数 B.中位数 C .调和平均数 由右边的变量数列可知(B ) Mo Md B. C. D. 5. A. Md Mo Md >30 Mo >30 某车间三个小组,生产同种产品,其劳动生产率某 月分别为1 5 0,1 6 0,1 6 5 (件/工日) 量分别为 4500,1800,5775 (件) 该车间平均劳动生产率 计算式为 (C ) 150 160 165 158.33 (件/工日) B. 4500 + 4800 + 5775 C. 4500 +4800 + 5775 4500~4800 5775~ = 158.68 "150 + 160 + 165 (件/工日) ,产 ,则 D. X Mg Mh

商品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2 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5 第三章商品品种10 第四章商品质量 14 第五章商品质量管理18 第六章商品标准25 第七章质量认证与质量监督30 第八章商品检验35 第九章商品包装38 第十章商品储运的质量管理42 第十二章新产品开发47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名词解释 1. 商品学 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 商品的有形附加物 商品的有形附加物包括商品名称、商标及其注册标记或品牌、商品条码、商品包装及其标志、专利标记、商品原产地标志或证明、质量、安全及卫生标志、环境标志、商品使用说明标签或标识、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卡、购货发票。 3. 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意义或积极作用,或者说是指商品 具有能够满足人或社会需要的能力。 4. 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 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用其进行交换从而获得所需要的货 币,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5. 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商品对其消费者、用户所具有的直接的消费使用价值。由商 品的有用性在实际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作用形成。 二、单项选择题 1. 商品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A.劳动力; B.人类社会生产力; C.工业化; D.农业化 2. 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 A.劳动产品; B.社会产品; C.工业品; D.农产品 3. 商品是供()消费的。 A.生产者; B.经营者; C.社会; D.城乡 4. 从本质上说,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的()。 A.功能/效用; B.附加服务; C.使用价值; D.价值

商品学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商品学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共24分。) 1、商品,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属于一个历史范 畴。 2、商品整体概念是指由商品的实质性、实体性和服务性三方面构成的统一体或 系统。这三个层次分别称为: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 3、为了使商品分类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并能满足某种特定的目的 和需要,在对商品分类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 4、由于商品品种繁多,结构不同,用途广泛,性能繁杂,不同的消费者对各种 商品有不同的质量要求,这就需要对不同的商品制定出各自的质量标准。人们把对商品质量、以及与质量相关的各个方面所作的统一规定,称这商品标准。 5、商品品种繁多,商品检验的项目因商品品种不同而各异,因而商品的检验方 法也有所区别,商品检验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对检验结果和评价商品质量的正确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商品检验的方法通常分为感官检验法、理化检验法和生物检验法。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小题后 的括号内。)

1、金融商品也称(): A金融资产 B 金融价值C交换价值D商品经济 2、商品的安全卫生性是指商品在使用时要有() A安全的包装B美观的装饰C商品要有耐用性 D有保护人身安全和人体健康所需要的各种性质。 3、食品卫生质量是指() A保证干净B不加色素,C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和不洁物。 D外形整洁无异味。 4、商品质量的高低优劣是根据() A人们的主观判断的B外形及包装决定的。C商品标准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技术经济法规来确定的D由工商行政部门认定的。 5、商标注册与不注册的区别在于() A、是否有利于产品的销售B是否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C是否享有法 律赋予的商标专有权D是否被行业认可。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0分) 1、商品质量:(P14)

统计学选择题

第一章 1、统计学研究对象得主要特点有:数量性、总体性与(A) A、变异性 B、同质性 C、实践性 D、大量性 2、考察全国得工业企业基本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得有( A ) A、产业分类 B、所有制 C、职工人数 D、劳动生产率 3、定量数据得计量尺度(B)定序数据 A、等于 B、高于 C、低于 D、无法判断 4、研究厦门市居民得消费状况,厦门市每户居民得月消费额就是(A) A、单位 B、总体 C、标志 D、样本 5、统计总体得一个特点就是大量性,另一个特点就是(C) A、相对性 B、变异性 C、同质性 D、有限性 6、某生产班组四名工人月工资收入分别就是785元、860元、1015元与1200元,这四个数字就是(B) A、变量 B、变量值 C、数量标志 D、品质标志 (二)多选题 1、以下几种统计数据属于离散型变量得有(AB) A、生猪出栏数 B、人口数 C、

进出口总额 D、股票价格 E、人口增长率 3、考察全国得工业企业基本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得有(BCE) A、产业分类 B、劳动生产率 C、职工人数 D、所有制 E、设备生产能力 4、相对数就是(BCE) A、用于反映总体得一般水平 B、反映现象某一时点状态得数据 C、由绝对数计算而得C、无名数 E定量数据 5、日常生活中“统计”一词得含义包括(BCD) A、统计调查 B、统计数据 C、统计学 D、统计实践 E、统计理论 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得有( BE ) A工资B所有制 C旷课次数D耕地面积 E产品质量 第二章统计数据得搜集、整理与显示 一、单选题

1、统计调查得对象就是(C ) A、总体各单位标志值 B、总体单位 C、现象总体 D、统计指标 2、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作为基础得就是(D ) A、经常性得抽样调查(主体) B、必要得统计报表 C、重点调查及估计推算等 D、周期性得普查 3、要对某企业得生产设备得实际生产能力进行调查,则该企业得生产设备就是(A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调查项目 D、报告单位 4、调查某市工业企业资产负债得分布状况,工业企业就是(B ) A、调查对象与报告单位 B、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 C、报告单位与填报单位 D、填报单位与调查对象 5、划分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得标志就是(B ) A、资料就是否齐全 B、调查单位就是否为全部 C、调查时间就是否连续 D、调查项目就是否齐全 6、统计整理得中心工作就是统计分组与(B ) A、数据审核 B、统计指标 C、数据整理 D、编制统计报表 7、进行统计调查工作得时限就是(D ) A、统计调查资料所属得时间 B、反映调查资料所属得起止时间 C、搜集与分析资料所需得时间 D、搜集与报送资料所需得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