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白描在陶渊明和李清照诗词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白描在陶渊明和李清照诗词中的运用

包头师范学院中文系郭静(1101010025)

内容摘要:白描手法——一种于平淡中寄寓深意,于单纯中尽显风采的写作技法,它凭借其质朴无华、简单凝练的语言,成为文人们写景状物、抒情达意所青睐的技法之一。它去除了粉饰,以出水芙蓉般的卓落身姿,将最清纯,最朴实的华美之态,展现在人们面前。本文通过有条理的赏析和鉴比,讲述白描手法在陶渊明和李清照诗词中运用所表达出来的效果。

关键词:白描陶渊明李清照质朴自然

正文:

白描手法,原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之一,运用到文学中,就是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朴实平易的文字,简练明快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鲁迅先生曾把这种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文学作品中,无论是中外小说,或是古今诗词,白描手法历来是文人墨客所喜闻乐见的写作技法之一。相比于华丽辞藻的堆砌,各种词性的斟酌与修饰,白描依靠它质朴无华、简练单纯的言语,勾勒出一幅幅真实典型的画面,在精炼节省的文字中,传达出一个个文人雅士的心声……本文通过陶渊明与李清照两位诗人的诗词,在其作品中赏析白描手法的运用,更深刻的体会白描对诗人内心思想品性的刻画。

一、陶渊明诗词中白描的运用

白描手法在中国古代诗歌里源远流长,陶渊明的诗歌承续了这种简朴质实的技法,不论是写事绘景还是述怀,多用轻笔随意点染,力避浓墨重彩描绘,虽语

言朴素,而情感纯真,意境悠远。元好问评论陶诗时曾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三十首》),表达了他对陶诗自然天成而无人工痕迹,清新真淳而无雕琢之弊的赞赏和推崇。清朱庭珍在《莜园诗话》中也说:“陶诗独绝千古,在‘自然’二字”。而所谓的表现“自然”,正是陶渊明运用白描手法成功刻画其生活及情思的体现。胡应麟在《诗薮》中言:“唯陶之五言,开千古平淡之宗”。陶渊明的平淡自然,实则也规定着其诗歌白描手法的应用,在其质性自然的天性中,形成其诗歌的纯朴自然,寥寥数笔勾勒其生活场景、周边之事。

陶渊明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的心境。他的田园诗古朴无华,目有所见,心有所感,脱口而出,不假思索,读起来琅琅上口,节奏感很强。诗人要想在诗歌中表现自己的人格、审美理想、反应田园风光的文学特质,就必须采用与之相符的写作手法——白描,这也使得他的诗歌在不经意中勾画出来事物的形态,显得十分逼真,他的诗歌笔态清逸,意态丰满,田园的景象形象自然、真切,蕴味无穷。陶渊明的田园诗大多是用白描的手法,但是诗却并不因此而显得肤浅,没有文学欣赏价值,田园风光景物的白描式,使陶诗读起来就像一幅写生画,所画景物的色彩、线条都宛如实物实景。陶渊明的诗风天然本色、精练传神的语言。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白描手法在其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如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平淡醇美,全表现在诗人不动声色的白描之中。田宅树木,诗人只是径直说出,全不费力,也不需要什么比喻、象征、暗示;但细细体味,种种物事,无不透漏出诗人对它们的深切依恋和喜爱。读其诗似乎诗人正掰着手指,如数家珍:屋后榆柳,相互掩映,凝绿于夏,堂前桃李,列植成行,争艳于春,令人逸兴遄飞,心驰神往。再由近到远的看:黄昏的远村,依依的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颠上的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经过诗人的点化,用淡笔白描,状榆柳桃李,没敷以五颜六色;写狗吠鸡鸣也绝无声态描摹;“远人村”信手以“暧暧”稍作点染;“墟里烟”漫笔用“依依”略加陪饰。虽未泼以浓墨重彩,淡淡几笔却勾勒出一幅和平、宁静的田园村居图。正如陆时雍所说:“善道景者,绝去形容,略加点缀,即真象显然,生韵亦流动矣”。平常之物在诗人的笔下都增添了无穷的情趣,构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它们有近有远,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的生机,

有自然的趣味。

又如其诗:《读山海经》其一中,完全是简洁的白描手法,秉笔絮絮而谈,语言不事雕饰,平淡自然,真情真意真我一齐凸现在诗中。诗人生活的环境清新优美,诗歌起笔以村居实景速写了一幅恬静和谐而充满生机的画面:屋前屋后的大树上冉冉披散着层层茂密的枝叶,把茅屋掩映在一派绿色中,满地的凄凄绿草蓬勃竞长,树绿与草绿相接,平和而充满生机,尽情的展现着大自然的和谐与幽静。绿色上空的鸟巢与绿色掩映的地上茅屋呼应,众多的鸟儿们环绕着可爱的小窝歌唱着飞来飞去,重重树帘笼罩的茅屋或隐或现,诗人踏着绿草,徜徉在绿海中,飘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在任性自得中感悟着生命的真谛。诗人接下来描写读书处所的环境,居住在幽深僻远的村巷,与外界不相往来,即使是前来探访的老朋友,也只好驾车掉转而去。他独自高兴地酌酒而饮,采摘园中的蔬菜而食。没有了人世间的喧闹和干扰,不受任何束缚,没有俗务烦扰,过着无忧无虑、陶然自乐的田园生活,初夏的阵阵和风伴着一场小雨从东而至,更使诗人享受到自然的清新与惬意。没有任何细腻冗长的描写,只用寥寥数笔,就把一个热爱生活、躬耕陇亩的隐士兼农民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白描手法在陶渊明诗歌中的运用,使我们感到其诗歌如同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苏轼说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不加雕饰却又胜于雕饰的白描手法,这是一种艺术上的奇绝,这中间其实经过了诗人艰苦的艺术劳动,那是一个弃绝雕饰、返朴归真的艺术追求过程,没有一番苦功是无法达到这种艺术创造境界的。

二、李清照诗词中白描的运用

优秀的文艺作品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作者抒发的是真实感情;感情愈真淳,愈能震撼读者的心灵。宋朝的李清照是位以白描著称的词人。在其词作中,她直抒胸臆,感情真率细腻,用语朴素流畅,无造作之态,有自然之美。

如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作者以白描的手法,不事渲染地记叙了一次非常愉快的郊游,写得清新活泼,极富有生活情趣。这首词用词简练,没有生僻的字,没有聱牙的词,内容非常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