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铸造工艺设计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1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1](https://img.taocdn.com/s3/m/f3265e27866fb84ae45c8d81.png)
从下图中选取一个零件进行铸造工艺设计。
(1)端盖,材料为HT150,机器造型,大批量生产; (2)底座,大批量生产,承受中等静载荷;端盖阀盖比例1:2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1设计目的与要求1.通过课程设计巩固和加深铸造工艺课及其它有关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的知识;2.通过课程设计能较系统的掌握铸造工艺及工艺工装的设计方法,锻炼运用铸造工艺手册及其它技术资料的基本技能,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铸造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图纸、文字表达能力;4.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2设计任务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三周)内,必须完成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采用机器造型的主要铸造技术文件汇(编)制工作。
具体任务包括:1.铸造工艺图一张2.模板装配图一张3.芯盒装配图一张4.铸型装配图一张5.铸造工艺卡一张6.设计说明书一份§3设计内容和步骤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总的程序是:根据已下达的课题任务-零件图进行详细的工艺分析后,绘制出铸造工艺图。
然后以工艺图为依据,设计出模板图和芯盒图,然后再绘制铸型装配图(合箱图),最后编写设计说明书和工艺卡。
§3.1按设计步骤分别介绍各项主要内容与注意事项:§3.1.1首先了解和熟悉铸造零件图纸通过阅读图纸,应着重了解以下各点:1.了解铸造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各投影间的关系,建立零件形状的明确完整的立体概念,以保证工艺设计及各项设计制图工作的顺利进行;2.弄清零件图的各项尺寸,并着重记录铸造零件的重量,主要壁厚及最大壁厚,零件最大尺寸(长宽高轮廓尺寸),以供工艺设计使用;3.零件各项公差要求,零件加工位置及零件各项加工要求(包括边面光洁度),并对加工方法做初步了解;4.零件材质及性能要求,以及图纸上指出的各项特殊技术要求。
§3.1.2了解和分析铸造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作用进一步了解其负载情况及其工作条件,如了解零件所受载荷性质(静载荷,交变载荷,冲击载荷等)和载荷大小,并对受力情况做初步了解。
铸造工艺设计及应用
![铸造工艺设计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59ae86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6.png)
铸造工艺设计及应用嘿,朋友!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热火朝天的工厂车间里,机器轰鸣,火花四溅,一群工人师傅们正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这就是铸造工艺的“战场”。
我站在车间的一角,好奇地张望着。
一位老师傅走过来,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对我说:“小伙子,这铸造工艺可不简单呐!”我连忙点头,眼睛紧紧盯着眼前的一切。
只见工人们先把各种原材料放进熔炉里,那熔炉就像一个大胃王,贪婪地“吞食”着一切。
高温让这些材料逐渐融化,变成了滚烫的金属液。
这时候,旁边的模具已经准备就绪,就像一个等待着礼物的孩子,迫不及待。
老师傅一边操作,一边给我讲解:“这模具可是关键,就好比是给金属液做的一个‘家’,形状、尺寸都得精准,不然出来的成品可就没法用啦。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却在想,这铸造工艺难道不是在创造一个个“金属生命”吗?金属液被小心翼翼地倒入模具中,瞬间冒出阵阵热气,仿佛是金属液在兴奋地欢呼。
工人们紧张地注视着,不敢有丝毫懈怠。
等待冷却的过程就像是一场漫长的等待,每个人都盼着能有一个完美的结果。
终于,模具打开了,一件崭新的铸件展现在我们眼前。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工人们的心血和汗水都凝聚在了这个小小的铸件上。
铸造工艺的应用那可真是广泛得超乎想象!汽车上的零部件、飞机的发动机组件,甚至是家里的锅碗瓢盆,都可能是通过铸造工艺生产出来的。
这不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吗?看似平凡的每一个物品,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精心设计和制作过程。
你想想看,如果没有铸造工艺,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汽车跑不起来,飞机飞不起来,就连做饭都变得困难重重。
铸造工艺就像是一位默默无闻的英雄,支撑着现代工业的大厦。
铸造工艺的设计更是一门大学问。
要考虑材料的特性、模具的结构、铸造的方法,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策划。
这难道不像我们规划自己的人生吗?需要综合各种因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总之,铸造工艺设计及应用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创造了无数实用的产品,还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分流型铸造工艺(一)
![分流型铸造工艺(一)](https://img.taocdn.com/s3/m/b42a94c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1.png)
分流型铸造工艺(一)分流型铸造工艺什么是分流型铸造工艺•分流型铸造工艺是一种常用于铸造复杂形状零件的工艺方法。
•它通过分流系统将液态金属分流到不同的部位,以保证零件的准确成形。
分流型铸造工艺的优势•提高铸件的质量:分流系统可以有效控制金属液的流动,避免过热或过冷区域的形成,从而减少缺陷的产生。
•增加生产效率:分流型铸造工艺可以同时铸造多个零件,减少了生产周期。
•适用于复杂形状零件:由于分流系统的设计灵活性,分流型铸造工艺适用于各种复杂形状的铸件。
分流型铸造工艺的流程1.设计分流系统:根据零件的形状和铸造要求,设计合理的分流系统,包括冷铁、冷却通道等。
2.制作模具:根据零件的设计图纸制作模具,保证精度和表面质量。
3.准备熔炼材料:选择适合的合金材料,并进行合理的熔炼和浇注。
4.浇注金属液:将熔融金属液通过分流系统注入模具中,注意流速和温度控制。
5.冷却和凝固:待金属液充分冷却和凝固后,进行脱模和后续处理。
分流型铸造工艺的应用领域•汽车工业:发动机缸体、曲轴等复杂形状零件的铸造。
•航空航天工业:涡轮叶片、燃烧室等高温合金零件的铸造。
•能源行业:核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等的关键零件制造。
分流型铸造工艺的挑战与发展方向•设计与模拟:进一步提高分流系统的设计与模拟能力,优化金属流动和凝固过程。
•材料技术:研发适用于分流型铸造工艺的高温合金材料,提高铸件的性能和耐久性。
•自动化生产:引入智能化技术,实现分流型铸造工艺的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结语分流型铸造工艺作为一种重要的铸造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它通过合理设计的分流系统,可以实现复杂形状零件的精确铸造。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分流型铸造工艺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1 铸造通用基础及工艺标准规范汇编 1
![1 铸造通用基础及工艺标准规范汇编 1](https://img.taocdn.com/s3/m/8f2bc1705acfa1c7aa00cc70.png)
1 铸造通用基础及工艺标准规范汇编1.1 GBT 5611-1998 铸造术语1.1.1 基本术语1.1.2 砂型铸造1.1.3 特种铸造1.1.4 造型材料1.1.5 铸件后处理1.1.6 铸件质量1.1.7 铸造工艺设计及工艺装备1.1.8 铸造合金及熔炼、浇注1.2 GBT 5678-1985铸造合金光谱分析取样方法1.3 GBT 60601-1997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1.4 GBT 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1.5 GBT1 1351-1989 铸件重量公差1.6 GBT 15056-1994 铸造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1.7 JBT 2435-1978 铸造工艺符号及表示方法1.8 JBT 40221-1999 合金铸造性能测定方法1.9 JBT 40222-1999 合金铸造性能测定方法1.10 JBT 5105-1991 铸件模样起模斜度 1.11 JBT5106-1991 铸件模样型芯头基本尺寸1.12 JBT 6983-1993 铸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计算方法1.13 JBT7528-1994 铸件质量评定方法1.14 JBT 7699-1995 铸造用木制模样和芯盒技术条件2 铸铁标准规范汇编 2.1 GBT 1348-1998 球墨铸铁件 2.2 GBT 3180-1982 中锰抗磨球墨铸铁件技术条件2.3 GBT 5612-1985 铸铁牌号表示方法2.4 GBT 5614-1985 铸铁件热处理状态的名称、定义和代号 2.5 GBT 6296-1986 灰铸铁冲击试验方法 2.6 GBT 7216-1987 灰铸铁金相2.7 GBT 8263-1999 抗磨白口铸铁件2.8 GBT 8491-1987 高硅耐蚀铸铁件2.9 GBT 9437-1988 耐热铸铁件2.10 GBT 9439-1988 灰铸铁件2.11 GBT 9440-1988 可锻铸铁件 2.12 GBT 9441-1988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2.13 GBT 17445-1998 铸造磨球2.14 JBT 2122-1977 铁素体可锻铸铁金相标准2.15 JBT 3829-1999 蠕墨铸铁金相2.16 JBT 4403-1999 蠕墨铸铁件2.17 JBT 5000.4-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铸铁件2.18 JBT 7945-1999 灰铸铁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2.19 JBT 9219-1999 球墨铸铁超声声速测定方法2.20 JBT 9220.1-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总则及—般规定 2.21 JBT 9220.2-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量2.22 JBT 9220.3-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氧化亚铁量2.23 JBT 9220.4-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亚砷酸钠—亚硝酸钠容量法测定—氧化锰量2.24 JBT 9220.5-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氟化钠—EDTA容量法测定三氧化二铝量 2.25 JBT 9220.6-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DDTC分离EGTA 容量法测定氧化钙量2.26 JBT 9220.7-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高锰酸钾容量法测定氧化钙2.27 JBT 9220.8-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DDTC分离EDTA容量法测定氧化镁2.28 JBT 9220.9-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磷矾钼黄—甲基异丁基甲酮萃取光度法测定五氧化二磷量 2.29 JBT 9220.10-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硫酸钡重量法测定硫量2.30 JBT9220.11-1999 铸造化铁炉酸性炉渣化学分析方法燃烧—碘酸钾容量法测定硫量2.31 JBT 9228-1999球墨铸铁用球化剂3 铸钢标准规范汇编3.1 GBT 2100-2002 —般用途耐蚀钢铸件3.2 GBT 5613-1995 铸钢牌号表示方法3.3 GBT 5615-1985铸钢件热处理状态的名称、定义及代号3.4 GBT 5677-1985 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3.5 GBT 5680-1998 高锰钢铸件3.6 GBT 6967-1986 工程结构用中、高强度不锈钢铸件3.7 GBT 7233-1987 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3.8 GBT 7659-1987 焊接结构用碳素钢铸件3.9 GBT 8492-2002 —般用途耐热钢和合金铸件3.10 GBT 8493-1987 —般工程用铸造碳钢金相3.11 GBT 9943-1988 铸钢件渗透探伤及缺陷显示迹痕的评级方法3.12 GBT 9444-1988 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3.13 GBT 11352-1989 —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3.14 GBT 13925-1992 铸造高锰钢金相3.15 GBT 14408-1993 —般工程与结构用低合金铸钢件3.16 GBT 16253-1996 承压钢铸件3.17 JBT 50006-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铸钢件3.18 JBT 500014-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铸钢件无损探伤3.19 JBT 6402-1992 大型低合金钢铸件3.20 JBT 6403-1992 大型耐热钢铸件3.21 JBT 404-1992 大型高锰钢铸件 3.22 JBT 6405-1992 大型不锈钢铸件 3.23 IBT 7024-1993 300~600MW 汽轮机缸体铸钢件技术条件3.24 JBT 7349-2002 混流式水轮机焊接转轮不锈钢叶片铸件 3.25 JBT 7350-2002 轴流式水轮机不锈钢叶片铸件3.26 JBT 1026-2001 混流式水轮机焊接转轮上冠、下环铸件4 铸造有色合金标准规范汇编4.1 GBT 1173-1995 铸造铝合4.2 GBT 1174-1992 铸造轴承合金4.3 GBT 1175-1997 铸造锌合金4.4 GB 1176-1987 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4.5 GB 1177-1991 铸造镁合4.6 GBT 6614-1994钛及钛合金铸件4.7 GBT 8063-1994 铸造4.8 GBT 9438-1999 铝合金铸件4.9 GB 11346-1989 铝合金铸件射线照相检验针孔(圆形)分级4.10 GBT 15073-1994 铸造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4.11 GBT 16746-1997 锌合金铸件4.12 GBT 8733-2000 铸造铝合金锭5 压铸合金标准规范汇编5.1 GBT 13818-1992 压铸锌合金5.2 GBT13821-1992 锌合金压铸件5.3 GBT 13822-1992 压铸有色合金试样5.4 GBT 15114-1994 铝合金压铸件5.5 GBT 15115-1994压铸铝合金5.6 GBT 15116-1994 压铸铜合金5.7 GBT 15117-1994 铜合金压铸件5.8 JB 3070-1982 压铸镁合金技术条件6 熔模铸造标准规范汇编6.1 GB 12214-1990 熔模铸造用硅砂、粉6.2 GB 12215-1090 熔模铸造用铝矾土砂、粉6.3 GBT 14235.1-1993 熔模铸造模料熔点测定方法(冷却曲线法) 6.4 GBT 14235.2-1993 熔模铸造模料抗弯强度测定方法 6.5 GBT 14235.3-1993 熔模铸造模料灰分测定方法 6.6 GBT 14235.4-1993 熔模铸造模料线收缩率测定方法 6.7 GBT 14235.5-1993 熔模铸造模料表面硬度测定方法 6.8 GBT 14235.6-1993 熔模铸造模料酸值测定方法 6.9 GBT 14235.7-1993 熔模铸造模料流动性测定方法 6.10 GBT 14235.8-1993 熔模铸造模料粘度测定方法 6.11 GBT 14235.9-1993 熔模铸造模料热稳定性测定方法 6.12 JBT 2980.1-1999 熔模铸造型壳高温热变形试验方法 6.13 JBT 2980.2-1999 熔模铸造型壳高温抗弯强度试验方法 6.14 JBT4007-1999 熔模铸造涂料试验方法6.15 JBT 4153-1999 型壳高温透气性试验方法6.16 JBT 5100-91 熔模铸造碳钢件技术条件7 铸造用生铁及铁合金标准规范汇编7.1 GBT 717-1998炼钢用生铁7.2 GBT 718-2005 铸造用生铁7.3 GBT 1412-2005 球墨铸铁用生铁7.4 GB 2272-1987 硅铁7.5 GB 3282-1987 钛铁7.6 GBT 3648-1996 钨铁7.7 GB 3649-1987 钼铁7.8 GBT 3650-1995 铁合金验收、包装、储运、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7.9 GBT 3795-2006锰铁7.10 GBT 4008-1996 锰硅合金7.11 GB 4009-1989 硅铬合金7.12 GBT 4010-1994 铁合金化学分析用试样的采取和制备7.13 GBT 4137-2004 稀土硅铁合金7.14 GBT 4138-2004 稀土镁硅铁合金7.15 GBT 41390-2004 钒铁7.16 GB 5683-1987 铬铁7.17 GB 5684-1987 真空法微碳铬铁7.18 GB/T 7737-1997铌铁7.19 GB 7738-1987 铁合金产品牌号表示方法7.20 GB 8729-1988 铸造焦炭7.21 GBT 9971-2004 原料纯铁7.22 GBT 13247-1991 铁合金产品粒度的取样和检测方法7.23 GBT 1 4984-1994 铁合金术语7.24 GBT 15710-1995 硅钡合金7.25 YBT 092-1996合金铸铁球7.26 YBT 093-1996 低铬合金铸铁段8 铸造用造型材料标准规范汇编8.1 GBT 2684-1981 铸造用原砂及混合料试验方法8.2 GBT 7143-1986 铸造用硅砂化学分析方法8.3 GBT9442-1998 铸造用硅砂8.4 GBT 12216-1990 铸造用合脂粘结剂8.5 JBT 2755-1980 铸造用亚硫酸盐木浆废液粘结剂8.6 JBT 3828-1999 铸造用热芯盒树脂8.7 JBT 5107-1991 砂型铸造用涂料试验方法8.8 JBT 6984-1993 铸造用铬铁矿砂8.9 JBT 6985-1993 铸造用镁橄榄石砂9 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规范汇编9.1 GBT 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9.2 GBT 229-1994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9.3 GBT 230.1-2004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 9.4 GB/T 230.2-2002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2 部分: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的检验与校准9.5 GBT 230.3-2002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3 部分:标准硬度块(A、B、C、D、E、F、G、H、K、N、T标尺)的标定9.6 GBT 231.1-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1 部分1试验方法9.7 GBT 231.2-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2 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9.8 GBT 231.3-2002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9.9 GBT 232-19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9.10 GBT 1172-1999 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9.11 GBT 2039-997 金属拉伸蠕变及持久试验方法9.12 GBT 4337-1984 金属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9.13 GBT 4338-1995 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9.14 GBT 7314-2005 金属压缩试验方法9.15 GBT 12778-1991 金属夏比冲击断口测定方法9.16 GBT 13239-1991 金属低温拉伸试验方法9.17 GBT 13298-1991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全]铸造工艺
![[全]铸造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251d2f3e998fcc22bdd10d16.png)
铸造工艺工艺流程液体金属→充型→凝固收缩→铸件工艺特点1、可生产形状任意复杂的制件,特别是内腔形状复杂的制件。
2、适应性强,合金种类不受限制,铸件大小几乎不受限制。
3、材料来源广,废品可重熔,设备投资低。
4、废品率高、表面质量较低、劳动条件差。
铸造分类(1)砂型铸造(sand casting)砂型铸造:在砂型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
钢、铁和大多数有色合金铸件都可用砂型铸造方法获得。
工艺流程:砂型铸造工艺流程技术特点:1、适合于制成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毛坯;2、适应性广,成本低;3、对于某些塑性很差的材料,如铸铁等,砂型铸造是制造其零件或,毛坯的唯一的成形工艺。
应用:汽车的发动机气缸体、气缸盖、曲轴等铸件(2)熔模铸造(investmentcasting)熔模铸造:通常是指在易熔材料制成模样,在模样表面包覆若干层耐火材料制成型壳,再将模样熔化排出型壳,从而获得无分型面的铸型,经高温焙烧后即可填砂浇注的铸造方案。
常称为“失蜡铸造”。
工艺流程:熔模铸造工艺流程工艺特点优点:1、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高;2、表面粗糙度高;3、能够铸造外型复杂的铸件,且铸造的合金不受限制。
缺点:工序繁杂,费用较高应用:适用于生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或很难进行其它加工的小型零件,如涡轮发动机的叶片等。
(3)压力铸造(die casting)压铸:是利用高压将金属液高速压入一精密金属模具型腔内,金属液在压力作用下冷却凝固而形成铸件。
工艺流程:工艺特点优点:1、压铸时金属液体承受压力高,流速快2、产品质量好,尺寸稳定,互换性好;3、生产效率高,压铸模使用次数多;4、适合大批大量生产,经济效益好。
缺点:1、铸件容易产生细小的气孔和缩松。
2、压铸件塑性低,不宜在冲击载荷及有震动的情况下工作;3、高熔点合金压铸时,铸型寿命低,影响压铸生产的扩大。
应用:压铸件最先应用在汽车工业和仪表工业,后来逐步扩大到各个行业,如农业机械、机床工业、电子工业、国防工业、计算机、医疗器械、钟表、照相机和日用五金等多个行业。
铸造工艺设计赛作品
![铸造工艺设计赛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d467c0b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b.png)
铸造工艺设计赛作品[铸造工艺设计赛作品]1. 工艺的古老起源:铸造工艺的历史长河1.1 早期的铸造萌芽其实啊,铸造工艺就像一个古老的魔法,从很久很久以前就开始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上闪耀了。
在人类文明的初期,人们就开始无意识地利用铸造的原理啦。
比如说,当古人把融化的金属(像铜啊)倒入一个天然的石坑或者用泥土捏成的简陋容器里,等金属冷却凝固后,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金属制品。
这就像是最早的铸造雏形,就像小朋友用沙子堆城堡,把水倒进去,水凝固成冰后城堡就更坚固了一样,虽然简单,但这就是个开始。
1.2 古代文明中的铸造辉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各个古代文明都对铸造工艺有了更深入的探索。
咱们就说中国古代吧,青铜器时代那可是铸造工艺大放异彩的时候。
那些精美的鼎、尊、爵等青铜器,可都是铸造出来的。
匠人们先制作出精美的陶范(就像现在我们做蛋糕时用的模具一样),然后把铜水注入进去,冷却后就得到了那些有着复杂纹饰、造型独特的青铜器。
像司母戊鼎,那可是铸造工艺的杰作,它重达800多千克,这么大的家伙要铸造出来,得需要多高超的技艺啊。
再看看古希腊、古罗马,他们的青铜雕塑也是通过铸造工艺完成的,那些栩栩如生的人像,仿佛在诉说着当时铸造工艺的发达。
2. 制作过程:铸造是如何“变魔术”的2.1 模型制作首先呢,铸造就像是盖房子得先有个设计图一样,得有个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用木头做,也可以用蜡来做。
如果是用木头做模型,就像是木工师傅精心雕琢一个小摆件一样,要把形状做得非常准确。
比如说要铸造一个小铃铛,那这个木头模型就得有铃铛的外轮廓,还有里面的小锤之类的形状。
要是用蜡做模型呢,就更有意思了。
蜡比较软,可以捏出很复杂的形状,就像捏橡皮泥一样。
不过蜡做的模型最后是要被融化掉的,这就像是一个牺牲自己成全大我的小英雄。
2.2 模具制作有了模型之后,就要制作模具了。
这就好比是给这个模型做一个外壳。
如果是砂型铸造的话,就把特殊的型砂(就像海边细腻的沙子加上一些特殊的材料混合起来)紧紧地包裹在模型周围,就像给小玩偶穿上了一层厚厚的沙衣。
铸造工艺的一般流程包括
![铸造工艺的一般流程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894673c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a.png)
铸造工艺的一般流程包括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注入模具中,冷却凝固后形成所需的零件或产品。
铸造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铸造工艺的一般流程。
模具设计与制造铸造的第一步是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
模具通常分为砂型、金属型等不同类型。
设计模具需要考虑到最终产品的形状、尺寸等要求,以确保可以顺利进行铸造过程。
制造模具需要使用各种加工设备进行加工,保证模具的精度和质量。
原料准备与熔炼在进行铸造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原料,通常是金属合金。
原料将被放入炉中进行加热熔炼,直至达到合适的熔化温度。
熔炼时需要控制好炉温和金属成分的配比,以确保熔池中的合金成分符合要求。
浇注与填充一旦熔池中的金属达到适当的温度和成分,就可以进行浇注。
将熔化的金属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通过浇口让金属进入模具内部。
金属在模具内部逐渐冷却凝固,并填充整个模腔,形成最终产品的形状。
冷却与固化填充完模具后,金属开始逐渐冷却固化。
在这个过程中,金属的结构逐渐凝固,使得产品获得所需的硬度和强度。
冷却时间通常取决于材料类型和模具设计,需要等到金属完全固化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艺。
脱模与后处理当金属完全固化后,就可以进行脱模操作了。
将模具打开,取出固化后的产品。
在一些情况下,产品可能需要进行后续的加工处理,如去除毛刺、表面抛光等,以满足最终产品的要求。
检测与质量控制最后一步是对铸造产品进行检测和质量控制。
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如尺寸测量、X射线检测等,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在质量合格后,产品就可以投入使用或销售。
如此,铸造工艺的一般流程就完成了。
铸造工艺在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各种行业生产出高质量的金属零件和产品。
通过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和提高技术水平,铸造工艺将会继续发展,满足不同行业对于金属制品的需求。
1-砂型铸造
![1-砂型铸造](https://img.taocdn.com/s3/m/463c4c020740be1e650e9a38.png)
L
1
2
φ
φ2 φ2
φ2
整模
分模
φ
挖砂
三箱造型
实习中的零件
35
砂型铸造工艺设计要点
3.浇注位置的确定
浇注位置:浇注时铸件在铸型中所处的空间位置。 选择浇注位置的主要原则:
(1)铸件上重要的受力面、主要加工面应朝下或处于侧面。 (2)铸件上宽大的平面应朝下或倾斜角度。
上
上 下
27
绘制铸件工艺图
★ 铸件上 的大平面结 构或薄壁结 构应朝下或 呈侧立状态
铸件位置选择
合理
不合理
28
绘制铸件工艺图
铸件位置选择
★ 铸件上的 大平面结构或 薄壁结构应朝 下或呈侧立状 态
不合理
合理
29
绘制铸件工艺图
选择浇注位置
★ 选择浇注位
置应有利于补缩, 防止在铸件中产 生缩孔。
选择浇注位置
19
三箱造型
20
活块造型
21
砂型铸造
22
2、机器造型
填砂、紧实、起 模等实现机械化,生
压实式造型
震机压实式造型 微震压实式造型 机器造型 高压式造型 空气冲击式造型
产率高,投资大,主
要用于批量生产。
射压式造型
抛砂式造型
23
2 铸造工艺规程制定 制定工艺规程的目的:
• 制造合格的铸件
• 降低铸件的成本
13
3.1 砂型铸造
1、手工造型
造型方法
按造型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填砂、紧实、起模等主要有人工完成,操作灵 活,生产率低,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主要方法有: 分模造型 三箱造型 整模造型 假箱造型 刮板造型 活块造型 挖砂造型
铸造工艺设计
![铸造工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e3aa1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b.png)
铸造工艺设计
铸造工艺设计是指将零件从最初的基本形状转变成最终的定型
形状的整个工艺行为。
它主要涉及了很多方面,包括选择铸件形状、选择熔炼性能、选择合金材料、选择铸件精度等。
在设计铸件工艺时应考虑铸件体积、重量、强度以及其他性能,因此必须仔细考虑各方面因素,以确保铸件工艺的正确性。
首先,要正确选择铸件形状。
铸件形状受到铸件的材料、尺寸、结构特征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因此在铸件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考虑和分析,以确保铸件形状的正确性。
其次,要确定熔炼性能。
根据铸件的材料、尺寸和结构,熔炼工艺应有所不同,以确保树脂的完美熔炼。
此外,还要正确选择合金材料。
合金材料可提高铸件的强度,从而满足铸件的要求。
最后,要确定铸件精度。
精度要求根据铸件的功能和性能而定,需要进行技术性的分析和优化,以确保铸件的准确性。
在设计铸件工艺时,除外边的要素外,还必须考虑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以满足铸件尺寸和精度的要求;同时,还必须考虑到铸锻模具和机械加工模具的选择,以确保铸件的质量。
此外,必须注意铸件加工过程,例如铸造温度、浇铸方式、铸件表面处理和其他因素,以保证铸件质量。
以上是铸造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只有正确了解并设计出合适的铸件工艺,才能确保铸件的质量。
因此,在设计铸件工艺时,应当有深入的了解,并将各部分因素考虑进去,以确保设计的铸件工艺能够
满足铸件使用要求。
材料成型第4章_铸造工艺设计1.答案
![材料成型第4章_铸造工艺设计1.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e8550e55270722182ef702.png)
(2)尽量使铸件重要加工面或大部分加 工面、加工基准面放在一个砂型内,减少 错箱、披缝和毛刺,提高铸件精度。
床身铸件,其顶部平面为加工基准面。 图中方案a在妨碍起模的凸台处增加了外部型芯,因采用整模造型使加工 面和基准面在同一砂箱内,铸件精度高,是大批量生产时的合理方案。 若采用方案b,铸件若产生错型将影响铸件精度,但在单件、小批生产条 件下,铸件的尺寸偏差在一定范围内可用划线来矫正,故在相应条件下方 案b仍可采用。
25
方案1要考虑采用活块造型或加外型芯才能铸造; 方案2则省去了活块造型或加外型芯。
26
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放在同一砂型
尽量使加工基准面与大部分 加工面在同一砂型内
不合理
合理
尽量使加工基准面与大部分 加工面在同一砂型内
27
(3)使型腔和主要型芯位于下箱,以便于造型、下 芯、合型和检查型腔尺寸。
于垂直或倾斜位置。图为油盘铸件的合理浇注位 置。
图4-2b 大面积薄壁铸件浇注位置
(4)对于容易产生缩孔的铸件,应使厚的 部分放在铸型的上部或侧面,以便在铸件 厚壁处直接安置冒口,使之实现自下而上 的定向凝固
铸钢卷扬筒,浇注时厚端放在上部是合理的; 反之,若厚端放在下部,则难以补缩。
23 图4-2-1 有热节的浇注位置
铸件的造型位置由分型面决定,而铸件的浇注位 置与造型位置通常是一致的。
浇注位置和分型面对铸件质量及铸造工艺都有很 大影响。
选择原则:着眼于控制铸件的凝固顺序
估计到铸件发生缺陷的可能
1.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
(1) 铸件的重要加工面或主要工作面应朝下或位于 侧面,避免砂眼、气孔和夹渣
因为铸件的上表面容易产生砂眼、气孔、夹渣等缺陷,组 织也不如下表面致密。如果这些加工面难以朝下,则应尽 力使其位于侧面。当铸件的重要加工面有数个时,则应将 较大的平面朝下。
铸造工艺与方法
![铸造工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d3fd4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6.png)
铸造工艺与方法铸造是一种通过熔化金属并将其倒入模具中,然后让其冷却凝固的制造工艺。
铸造工艺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金属零件和组件。
它提供了一种经济、快捷且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方式,同时还能制造出复杂形状的产品。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铸造工艺的几种常见方法和一些重要的工艺要点。
一、砂型铸造砂型铸造是最常见的铸造方法之一。
它的工艺流程包括模具制备、芯型制备、铸型浇注、冷却凝固、脱模和清理等几个重要步骤。
在砂型铸造中,铸造材料通常是一种基于石英砂或其他矿物砂的砂浆。
这种砂浆可以轻松塑造出复杂的产品形状,并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
二、金属型铸造金属型铸造是一种利用金属模具进行铸造的方法。
与砂型铸造相比,金属型铸造可以制造出更加精确和表面光滑的产品。
金属型通常采用铸铁、铸钢或铝合金等材料制成。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造高精度、高质量要求的零件,但成本相对较高。
三、压力铸造压力铸造是一种通过施加高压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中,使其快速凝固的方法。
压力铸造可分为冷室压力铸造和热室压力铸造两种类型。
压力铸造具有生产周期短、产品质量稳定的优点,广泛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零件等高要求的产品。
四、蜡型铸造蜡型铸造是一种精密铸造方法,通常用于制造复杂形状的零件。
在蜡型铸造中,首先制作出与最终产品形状相同的蜡模。
然后将蜡模浸入石膏混合物中,形成石膏壳体。
当石膏干燥后,将其放入高温烘箱中,使蜡模燃尽,留下空腔。
最后,将熔融金属倒入石膏壳体,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成品。
蜡型铸造可以制造出高精度和精细表面处理的产品。
五、连铸连铸是一种用于生产连续坯料(铜、铁、铝等)的铸造工艺。
它是通过将熔融金属倒入长型模具中,然后通过冷却凝固使其形成坯料。
连铸工艺具有高效性和高质量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和有色金属工业中。
在选择合适的铸造工艺时,需要考虑到产品的设计要求、成本、生产周期以及所需材料等因素。
此外,铸造过程中还应注意控制合金的化学成分、铸型的温度和湿度,以及铸造过程中的冷却速度,以确保产品质量。
铸造的工艺流程
![铸造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da8afa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a.png)
铸造的工艺流程铸造是一种古老而又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它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注入模具中,然后冷却凝固,最终形成所需的零件或产品。
铸造工艺流程包括模具设计、原料准备、熔炼、浇铸、冷却和后续加工等多个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铸造的工艺流程。
模具设计铸造的第一步是进行模具设计。
模具是用来形成最终产品形状的工具,它可以是金属、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
在模具设计阶段,工程师需要根据产品的形状、尺寸和结构要求,设计出相应的模具结构。
模具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因此需要经过严格的计算和验证。
原料准备铸造的原料主要包括金属合金、熔剂和其他辅助材料。
在进行铸造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原料。
金属合金是铸造的主要原料,它的成分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熔剂用于降低金属的熔点,促进金属的熔化和流动。
辅助材料如脱模剂、润滑剂等则用于改善铸造过程中的工艺性能。
熔炼熔炼是铸造的关键环节,它将固态金属加热至液态,并在一定温度下保持稳定。
熔炼设备通常包括熔炉、熔化炉和保温炉等。
在熔炼过程中,需要控制熔炼温度、时间和气氛,以确保金属合金的成分和纯净度达到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熔炼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以防止金属合金发生氧化、变质或其他不良现象。
浇铸熔炼完成后,将熔化的金属合金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进行浇铸。
浇铸过程需要控制浇注速度、温度和压力,以确保金属合金能够充分填充模具腔体,并且不产生气孔、热裂纹等缺陷。
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金属合金与模具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以防止产生不良的金属浸渗、腐蚀等现象。
冷却在金属合金充分填充模具后,需要进行冷却处理。
冷却的速度和方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通常情况下,采用自然冷却或水冷却的方式进行。
在冷却过程中,需要对温度和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产品能够获得良好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
后续加工铸造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后续加工工序,如去毛刺、修磨、热处理等。
这些工序可以进一步改善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铸造工艺设计工艺流程培训课程
![铸造工艺设计工艺流程培训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da0499e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f.png)
铸造工艺设计工艺流程培训课程一、课程内容1. 铸造工艺设计概述- 铸造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铸造工艺设计的相关标准和规范2. 铸造材料特性- 铸造材料的选择和特性分析- 铸造材料的熔炼和处理技术3. 铸造工艺流程设计- 铸型设计和制造- 浇注系统设计和优化- 熔炼和浇注工艺控制4. 铸造工艺模拟软件的应用- 铸造工艺模拟软件的功能和原理- 模拟软件的使用技巧和案例分析5. 质量控制和改进- 铸造工艺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铸造工艺改进的方法和实践经验分享二、课程安排1. 时间:2天2. 地点:公司会议室3. 参与人员:铸造工艺设计师、生产技术人员4. 学习形式: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三、课程目标通过本次培训,参与人员将能够掌握铸造工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提高铸造工艺设计水平,增强质量控制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培训的内容将围绕铸造工艺设计的全流程展开,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帮助参与人员系统地掌握铸造工艺设计的各个环节,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实操能力。
通过培训课程的学习,参与人员将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熟练地进行铸造工艺设计,并能够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进行质量控制和工艺改进,为公司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铸造工艺设计师和生产技术人员来说,掌握铸造工艺设计的相关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铸造工艺设计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一项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成本和生产效率。
因此,本次培训课程将着重介绍铸造工艺设计的概念、原理、流程和实践技巧,以及如何运用铸造工艺模拟软件来优化设计和控制生产过程。
首先,课程将从铸造工艺设计的概述开始,介绍铸造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
参与人员将了解到铸造工艺设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制定生产流程和工艺参数,更在于对铸造材料进行合理选用和设计,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接着,课程将详细介绍铸造材料的特性,包括铸造材料的选择和特性分析,以及铸造材料的熔炼和处理技术。
铸造工艺设计: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分型面的选择原则[行业荟萃]
![铸造工艺设计: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分型面的选择原则[行业荟萃]](https://img.taocdn.com/s3/m/68c98db2524de518964b7d61.png)
8
锥齿轮铸件的浇注位置
❖ 锥齿轮铸件的浇注位置
行业借鉴
9
❖ 缸筒和卷筒等圆筒形铸件的关键部位是内外圆 柱面,要求加工后金相组织均匀、无缺陷,其 最佳浇注位置应是内、外圆柱面呈直立状态。
图3 起重机卷筒的浇注位置
(a) 不合理; (b) 合理 行业借鉴
10
铸造工艺设计 一 浇注位置的选择
2 大平面铸件应朝下:
1、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一)铸件的外形设计 1.铸件应避免外部侧凹以便于起模,减少分型面
端盖的设计
行业借鉴
52
1、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一)铸件的外形设计 2. 应尽量使分型面平直 平直的分型面可避免操作费时的挖砂造型或假箱造型; 同时,铸件的毛边少,便于清理。
行业借鉴
53
1、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铸造圆角的半径应与铸件的壁厚相适应,一般内圆角
半径可按相邻两壁平均厚度的1/3-l/5选取;外圆
角半径可取内圆角半径的一半。铸造圆角也可在技术
要求中作统一说明。
在相交两平面中,任问一个表面加工后;圆角就被切
去,此时该处就应画成尖行业角借鉴。
47
行业借鉴
48
在确定浇注位置、分型面和各项工艺参数之后,再 经过浇注系统,冒口等的设计,即可按规定的工艺 符号或文字绘制铸造工艺图。
41
行业借鉴
42
3. 收缩率
❖ 铸件冷却后的尺寸比型腔尺寸略为缩小,为 保证铸件的应有尺寸,模样尺寸必须比铸件
放大一个该合金的收缩率。铸造收缩率K表达
式为:
行业借鉴
43
4. 型芯头
❖ 【芯头】是指砂芯的外伸部分,用来定位和 支承砂芯。芯头设计的好坏,对型芯的定位、 稳固、排气和从铸件中的清理,起至关重要 的作用。芯头有垂直和水平芯头两种。芯座 是指铸型中专为放置芯头的空腔。芯头和芯 座尺寸主要有芯头长度 L(高度H)、芯头斜
铸造工艺1
![铸造工艺1](https://img.taocdn.com/s3/m/3b6390f49e31433239689310.png)
4铸造成形4.1 概述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方法称为铸造。
铸造是机械制造中零件毛坯的主要生产方法之一,铸造也可以直接生产出零件成品。
铸造生产方法很多,其分类见图4-1。
铸造是由熔融金属结晶直接形成铸件的,金属在液态下成形是铸造成形的最大特点。
因此,铸造可以生产出形状十分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毛坯或零件,如各种箱体,机床的床身、底座,内燃机的气缸体、气缸盖等。
几乎所有的金属及合金均可以进行熔铸。
其中以铸铁材料应用最广,其次有铸钢、铸造铜合金、铸造铝合金、镁合金、锌合金等。
铸态金属材料晶体组织粗大,且铸件内部常存在一些缺陷,如气孔、缩松、偏析、微裂纹等,因而铸件的力学性能比锻件毛坯低。
铸造生产手段丰富、工艺灵活,生产适应性强。
铸造产品的轮廓尺寸小到几毫米、大到数十米,质量轻到几克、重到数万千克以上。
有些铸造方法甚至可以生产壁厚只有0.3毫米的铸件。
铸造所用材料来源丰富,金属材料的利用率高,且大多数铸造方法所用设备简单,故铸造生产成本低廉。
铸造的成形过程快,大多数铸造方法工序简单,因此铸造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较高。
由于铸造生产具有许多优点,在机械制造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据统计,在机械设备中,.铸件一般占机器总质量的30%~85%,如切削机床中铸件质量约占80%~85%,内燃机中约占50%,汽车、拖拉机中约占30%~40%等。
近几十年来,铸造技术发展很快。
许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使铸造的加工精度提高、表面粗糙度降低,有些铸造方法实现了少、无切削;铸件材料的性能有较大改善,改变了过去铸造产品粗大笨重的面貌;铸造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铸件的质量更容易控制,铸造生产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劳动环境大为改善,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铸造生产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
4.2 砂型铸造用砂紧实成型的铸造方法称为砂型铸造,简称“砂铸”。
它是铸造生产中应用最多,最基本的铸造方法。
球墨铸铁铸造工艺-(1)
![球墨铸铁铸造工艺-(1)](https://img.taocdn.com/s3/m/dcbf1b8d9b6648d7c0c7465d.png)
球墨铸铁铸造工艺1、金属炉料的要求1.1各种入炉金属炉料必须明确成份,除回炉铁和废钢由炉前配料人员根据炉料状况确定外,螺纹钢不准加入球铁中。
其余炉料必须具备化学成份化验单方可使用,同时应保证炉料、合金干燥。
1.2防止有密闭容器混入炉料中。
1.3所有炉料应按配料单过称。
2.1球墨铸铁化学成分2.2球墨铸铁单铸试样力学性能(GB/T1348-1988)3.熔炼过程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控制范围:3.1熔炼过程化学成分控制范围3.1.2球墨铸铁熔炼过程化学成分控制范围3.2机械性能控制范围符合2.2、2.4标准4.1配料:加料按(2200kg)根据材质和回炉料情况选择下表其中一种配比。
(注意:如果是其他增碳剂,则增碳剂加入量增加10%)4.2加料顺序:200kg新生铁或回炉料-1/3增碳剂-废钢-1/3增碳剂-废钢-1/3增碳剂-新生铁-回炉料。
增碳剂不准一次加入.防止棚料.6冶炼要求6.1加料顺序:新生铁-废钢加满炉-增碳剂-废钢-回炉料。
6.2熔化完毕,温度升到1380℃左右清除铁水表面的渣,取原铁水化学成分。
6.3根据成分标准加合金或其他原料调整化学成分。
成份不合格不准出铁水6.4测温,根据铸件工艺要求要求确定出铁温度,6.5出铁水前扒渣干净。
6.6小铸件要用0.5-1吨包分包出铁或球化7球墨铸铁的孕育和球化处理7.1孕育剂选用75SiFe,加入方法为随流加入。
7.2球化处理材料的技术要求参见下表(有特殊要求的球化剂按专项规定).7.3球铁处理方法7.3.1球化处理采取冲入法7.3.2将球化处理材料按球化剂-孕育剂(1/3的硅铁粒)-0.1%增碳剂-聚渣剂-铁板的顺序层状加入铁水包底的一边,每加入一种材料需扒平,椿实。
7.3.3铁水冲入位置应是放置合金等材料的另一边,防止铁水直接冲击合金。
先出2/3铁水球化。
7.3.4球化反应结束后,再出余下的铁水1/3。
剩余2/3 Si75孕育剂硅铁粒随在出剩余铁水均匀加入。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有](https://img.taocdn.com/s3/m/fe2021e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f.png)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铸造工艺选择:确定所需产品的铸造方法,例如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等。
选择适合产品形状、材料和数量的最佳铸造方法。
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铸造材料,如铸铁、铸钢、铝合金等,根据产品的要求和性能进行材料选择。
模具设计:设计和选择合适的模具,以便制造产品的准确形状和尺寸。
包括模具材料选择、模具结构设计和模具制造工艺。
浇注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浇注系统,确保熔融金属能够顺利流入模腔,并获得良好的充型效果。
包括浇注杯、浇口和浇注道的设计。
凝固与冷却控制:确定合适的凝固与冷却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的凝固过程正常进行,并避免缺陷的产生。
包括冷却介质的选择、冷却通道的设计等。
铸造工艺参数设定:确定合适的铸造工艺参数,如浇注温度、浇注速度、浇注压力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模具和铸件加工工艺:确定模具和铸件的加工工艺,包括修模、修边、修砂等工艺步骤,以确保产品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铸造设备选择:选择适当的铸造设备,如铸造机床、熔炼设备等,以满足产品的生产要求和工艺流程。
检验与质量控制:制定合理的检验和质量控制方案,包括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要求和方法,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
准。
铸造工艺学-1
![铸造工艺学-1](https://img.taocdn.com/s3/m/20000cc6195f312b3169a528.png)
1.3.3 手工造芯 手工造芯是用手完成填砂、舂实以至出盒 等操作的造芯方法。手工造芯简便易行,不需 要复杂的机器设备,灵活性大,适应范围广, 但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 (1) 造芯的一般过程 造芯前的准备。 填砂、安放芯骨和舂实。 做出通气道。 置于烘干板上脱去芯盒,刷涂料. 烘干。 砂芯的检验。
第二阶段:高温加热、水分大量蒸发阶段。 此阶段炉温应尽量迅速上升,达到规定 的温度,并进行保温。为了使砂型或砂 芯内部的水分能够迅速地排出,必须使 含有水分的炉气排出炉外,要把排气烟 道闸门全部打开。 第三阶段:炉内冷却阶段。这个时期, 砂型或砂芯不仅得到冷却,而且由于本 身的蓄热而继续排出残余的水分,得到 彻底干燥。要停止燃烧和半开烟道闸门, 使炉内温度慢慢地降到出炉温度。
如图1-8
(7) 刮板造型—— 对尺寸较大的旋转体 铸件,或截面没有变化的管型铸件,当 生产数量很小时,可采用刮板造型方法 生产造型方法生产。如图1-9所示。 其特点及操作要点: 单件生产,制造外形为旋转面的铸件, 急需配件时,不做整体模样,仅做反映 一个断面的刮板,旋转(车)刮出砂型, 其方法,省木料,省制模工时,投产快, 但要求工人技术水平高,铸件局限性很 大,仅适用旋转体件。
如图1-11
在地坑中垫上焦碳,并用管子从焦碳处 引出到地面上,目的是将浇注时所产生 的气体引出地面。砂箱与地面的定位, 可采用定位楔。 b 脱箱造型(俗称活匣子)—— 即方法 用两箱造型。只是造好型后,摆放整齐, 脱去砂型,以便“壅砂”浇注。优点是 省砂箱,但砂型强度低,多用于手工。
1.3 造芯方法
如图1-5
(4) 假箱造型—— 假箱造型是在挖砂 造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造型方法, 它可免去挖砂操作,如图1-6所示。 假箱造型特点及操作: 当生产数量多时,挖砂造型可以用假 箱造型代替,即做一个舂的很紧实,不 带浇口的上型,以此做底胎(称假 箱)—— 作为底膜板进行造型。当生产 量大时,可以用木材或金属做成一个成 型底板,它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率。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作品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54fe525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6a.png)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作品接下来是模具,这可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模具的设计可不是小事,得考虑到每个角落,保证铸造出的成品精致到位。
设计得好,成品就能光彩夺目,设计得不好,那就像是让人看了想哭的“艺术品”。
说到模具,大家知道吗?有些模具用得特别久,简直像个老朋友,陪伴着无数个铸造的日夜。
这时候就得想办法给它们换个“新衣”,保持它的活力。
铸造过程中,温度控制也是个技术活。
温度一高,金属就变得活泼,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发生意外。
这就像是在跟小孩子打交道,得时刻关注,稍不留神就得忙活一场。
铸造过程中,还得考虑到气体的排出。
这就像是做饭的时候,要给锅盖留点缝,不然一旦蒸汽过多,锅盖就得被炸飞。
铸造也是如此,气体排出不畅,成品可就会出现缺陷,像是坏了的气球,谁见了都不想要。
哈哈,大家是不是想象到了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失误呢?不过啊,铸造工艺的设计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冷却。
冷却过程就像是金属的“美容大赛”,慢慢地变得更加完美,细节处的纹理和光泽都能得到提升。
每一件成品就像是刚出炉的艺术品,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咱们还得聊聊质量控制。
就像是一个严厉的老师,时刻盯着学生,确保每一个铸件都达到标准,任何瑕疵都不能放过。
这时候就需要细致的检测,看看每一个角落、每一条缝隙,确保没有问题。
想想看,如果你用心做出的作品,结果却因为一些小毛病被淘汰,真是让人心痛。
不过,这也是成长的过程,失败了才能找到问题,才能进步。
大家在这个大赛中不仅仅是在竞争,更是在学习和提升。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真的是一个锻炼自我的绝佳机会。
参与其中,大家不仅能学到很多知识,还能结识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会分享自己的经验,互相学习,碰撞出火花。
这种氛围就像是大家围在一起,聊着自己的梦想,热烈讨论着未来的可能性。
每一位参赛者都是在用心拼搏,哪怕遇到困难,也绝不会轻易放弃。
说不定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激发出无数创意,诞生出让人惊艳的作品呢。
铸造工艺设计大赛就像是一场冒险,大家在其中探索,学习,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铸造工艺设计用文字、表格及图样说明铸造工艺的要求、方法、工艺规范,以及所用材料和规格的技术文件,称为铸造工艺规程。
它是直接指导生产的技术文件,也是技术准备、生产管理和制定进度计划的依据。
1. 1铸造工艺规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由于铸件的生产任务、技术要求和生产条件的不同,铸造工艺规程设计的内容和需要的技术文件也不同。
对于不太重要的单件小批量生产的铸件,工艺设计比较简单。
如只确定铸件在铸型中的浇注位置、铸型分型面、浇冒口系统等方案,仅绘制铸造工艺图和填写工艺卡片,即可投入生产;而对于技术要求较高的单件生产的重要铸件和大批量生产的铸件,除上述内容和文件外,还要设计出模样、模板、芯盒、砂箱等各种工艺装备,还需要绘制铸件图、铸型装配图及模样、模板、芯盒、砂箱、下芯夹具、检验量具等工艺装备图。
在有些情况下,还要规定造型(芯)材料和金属材料的要求、铸件热处理工艺及铸件验收标准等。
铸造工艺设计的步骤一般是先绘制铸造工艺图,再根据具体要求决定是否绘制铸件图、铸型装配图、填写工艺卡片以及绘制各种工艺装备图。
绘制铸造工艺图的步骤一般是:对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进行分析—→根据铸件的特点,确定铸造方法—→选择铸型种类和造型、造芯方法—→确定铸件的浇注位置和铸型分型面(包括模样的分模面)—→砂芯设计—→定出机械加工余量,表示铸出孔、槽和不铸出孔、槽—→选取铸造斜度,对不能起模的突出部分绘出活块—→选取铸造收缩率,给出工艺补正量和模样分型负数—→设计冒口和浇注系统—→绘出试块、冷铁和铸筋。
表1-1详细列出了铸造工艺设计的项目和一般程序,可供参考。
合理选择铸造方法主要考虑下列因素:1)零件的使用性能零件所承受的载荷情况及其所处的工作环境(例如:温度、压力、气态或液态介质的性质等)对铸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2)零件的铸造工艺性能零件所采用的材料的铸造性能(合金的流动性、收缩率以及形成气孔、缩孔、缩松、裂纹和偏析、氧化等缺陷的倾向)和零件的结构特点(例如:零件的重量、轮廓尺寸、形状复杂程度以及铸件各部分的壁厚差,不加工壁厚的最小厚度和孔径等)。
3)合理的经济性合理的经济性是各种铸造方法生产费用的比较和成品零件生产总费用的综合比较。
在合理选择铸造方法时,后者是起决定作用的。
正确选择铸造方法的原则应该是:根据生产量的大小和各厂设备、技术的实际条件,结合各种铸造方法的基本工艺特点,在首先保证零件技术要求的前题下,选择工艺简便、质量稳定和成本低廉的铸造方法。
参看表1-2和表1-3。
表1-2 各种铸造方法特性比较表1-3 各种铸造方法的经济特性注:正号表示该方法适用,负号表示该方法不适用1.3铸造工艺图的绘制可以参照《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或《金属工艺学》等教材对铸件进行结构工艺性分析、确定铸造方法、选择铸型种类和造型、造芯方法、确定铸件的浇注位置和铸型分型面(包括模样的分模面)、设计砂芯。
而《铸工工艺学》、《铸造工艺学》、《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等书籍的内容更丰富、详实。
本书只介绍工艺参数的选择。
工艺参数包括机械加工余量、铸造斜度、铸造收缩率、工艺补正量、模样分型负数和铸造圆角等。
它们对铸件尺寸精度都有影响。
1.3.1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铸件上的机械加工余量是铸件上要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切去的金属层厚度。
加工余量不足,会使铸件因加工表面上残存黑皮和表层缺陷而报废;加工余量太大,会增加机械加工的工作量,且浪费金属材料,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有时还会因截面变厚,热节变大,使铸件晶粒粗大,力学性能降低。
机械加工余量的大小取决于铸造合金的种类、铸件的生产类型(它决定了铸件的铸造方法、造型方法)、铸件的最大尺寸和加工部位、铸件的浇注位置等。
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可以近似地按下式计算: e=cA 2.0m ax A15.0式中 e ——机械加工余量(mm); A m ax ——铸件的最大尺寸(mm),A ——加工表面的基本尺寸(mm), C ——系数(见表1—4)。
表1-4 计算铸件加工余量的系数C 。
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也可以用查表的方法确定。
铸件切削加工余量等级常常和铸件尺寸公差等级配套确定。
铸件尺寸公差的代号用字母CT 表示。
尺寸公差等级分为16级。
单件和小批量生产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见表1-5。
成批和大量生产的尺寸公差等级见表1-6。
铸件切削加工余量的代号用字母MA 表示。
切削加工余量等级由精到粗分为A 、B 、C 、D 、E 、F 、G 、H 和J 共9个等级。
单件和小批量生产铸件的加工余量等级按表1-7选取。
成批和大量生产的加工余量等级按表1-8选取。
当铸件尺寸公差等级和加工余量等级确定后,铸件的加工余量数值应按有加工要求的表面上最大基本尺寸和该表面距它的加工基准间尺寸中较大的尺寸所在范围,从表1-9中选取。
对于表中某一确定的铸件尺寸公差等级、砂型铸造铸件的顶面(相对于浇注位置而言)的加工余量等级,比底面、侧面的加工余量等级降一级选用。
例如,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10级,底面、侧面的加工余量等级MA为G 级,则顶面的加工余量等级MA应为H级。
砂型铸造孔的加工余量等级可采用与顶面相同的等级。
在铸件图上或技术文件中应标注加工余量等级。
例如,标注CT10MAH/G,表示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10,顶面的加工余量等级为H(标注在斜线之上),底面、侧面的加工余量等级MA为G(标注在斜线之下)。
表1-5单件和小批量生产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摘自GB/T6414-89)表1-6成批和大量生产的尺寸公差等级(摘自GB/T6414-89)注:表1-5和表1-6中的公差等级适用于>25 mm的铸件基本尺寸,对于≤25 mm的铸件基本尺寸,通常采用较精密的公差等级:铸件基本尺寸≤10 mm时,其公差等级提高3级。
铸件基本尺寸>10~16 mm时,其公差等级提高2级。
铸件基本尺寸>16~25 mm 时,其公差等级提高1级。
表1-7用于单件和小批量生产与铸件尺寸公差等级配套使用的加工余量等级(摘自GB/T11350-89)表1-9铸件的切削加工余量(摘自GB/T11350-89)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还可以用经验法确定。
表1-10为某厂灰铸铁的机械加工余量参考值。
表1-10灰口铸铁件的加工余量确定铸件的加工余量后,计算出铸件的基本尺寸,再根据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从表1-11中查出铸件的尺寸公差数值。
表1-11铸件的尺寸公差数值(摘自GB/T6414-89)(mm)注: 1.CT1和CT2没有规定的公差值,是为将来可能要求更精密的公差保留的。
2.CT13至CT16小于或等于16 mm的铸件基本尺寸,其公差值需单独标准,可提高2~3级。
3.壁厚尺寸公差可降一级选用,即图样上的一般尺寸公差为CT10,则壁厚尺寸公差为CT11。
4.铸件尺寸公差带应对称分布,即公差的一半取正值,一般取负值。
但有特殊要求时,也可以采用非对称分布,并应在图样上注明或在技术文件中规定。
5.对铸件的倾斜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应沿着倾斜面对称标注,公差值也按铸件的基本尺寸从上表中选取。
1.3.2铸造孔的最小尺寸、铸件的最小壁厚、铸造斜度、铸造圆角和铸造收缩率的确定1)铸造孔的最小尺寸铸件上小的孔、槽一般不宜铸出,留待加工反而更经济。
建议灰铸铁的最小铸孔为:单件生产时30~50mm,成批生产时15~30 mm,大量生产时12~15 mm。
建议铸钢件的最小铸孔为:单件生产时60mm,成批生产时30~50mm,大量生产时20~40mm。
2)铸件的最小壁厚各种铸造方法的铸件最小壁厚见表1—9,而铸件较适宜的壁厚见表1—10。
表面积(cm2)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壳型铸造压力铸造熔模铸造铝硅合金ZM-5ZL-201ZL-301铸铁铝硅合金ZM-5ZL-201ZL-301铸铁铝镁合金铜合金铸铁钢铝锡合金锌合金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钢~25 2 3 2 2 3 2.5 2 2 2 2 0.6 0.8 1.3 1 1.5 1.2 25~100 2.5 3.5 2.5 2.5 3 3 2 2 2 2 0.7 1 1.8 1.5 2 1.6 100~225 3 4 3 3 4 3.5 2.5 3 2.5 4 1.1 1.5 2.5 2 2 2.2 225~400 3.5 4.5 4 4 5 4 3 3.5 3 4 1.5 2 3 2.5 3 3 400~1000 4 5 5 4 6 4.5 4 4 4 5 4 4 3.5 ─1000~1600 5 6 6 ─────────────1600以上 6 7 7 ─────────────铸造方法合金种类适宜的壁厚(mm)砂型铸造铝、镁4~10金属型铸造铝、镁4~7压力铸造锌铝、镁铜1.5~41.5~51.5~5熔模铸造钢2~8 铸造方法壁(或筋)间的最小距离(mm)壁(或筋)的高度与壁(或筋)间距离的比值位于上铸型的壁位于下铸型的壁不带型芯的砂型铸造10 1:2 1:1 带型芯的砂型及壳型铸造8 ─10:1 金属型铸造 4 ─6:1压力铸造 4 ─5:1熔模铸造有色合金3 / 钢4 ─4:13)铸造斜度为了使模样(或芯)易于从砂型(或芯盒)中取出(砂型铸造),或者从铸型中取出铸件(金属型铸造),铸件垂直分型面的表面上需有铸造斜度(砂型铸造中也称拔模斜度)。
铸造斜度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形成,见图1-1。
图1-1铸造斜度的形式第Ⅰ种方法是以壁的下端为基点,向上逐渐增加壁厚形成斜度。
这样的结果是增大了铸件的壁厚,适用于薄壁和受力零件,以及高度不大的零件,也是常采用的一种形式。
第Ⅱ种方法是以壁的中部为基点,以上部增加壁厚和下部减少壁厚的方法形成斜度,常用于壁较高的零件。
第Ⅲ种方法是以壁的上端为基点,向下逐渐减小壁厚形成斜度。
这样会减少铸件的壁厚,适用于厚壁零件,应用较少。
铸造斜度的大小取决于立壁的高度、造型方法、模样材料等因素,通常为15¹~3º。
按下列原则确定:(1)金属的收缩阻力大时,斜度应大;(2)收缩量大和熔点高的合金,斜度应大;(3)铸件需要拔模部分的尺寸小时,斜度应大。
(4)铸件上待加工表面的斜度数值可以大一些。
在一般情况下,各面斜度的数值应尽可能一致,以便于制造模具及造型。
(5)对于非加工表面,如因设计要求不能采用合理的铸造斜度时,可以采用表1-12中的数据。
测量面高度(mm)金属模或塑料模木模b(mm)α°b(mm)α°≤2 00.5~1.01°30′~3°0.5~1.01°30′~3°20~500.5~1.20°45′~2°l.0~1.51°30′~2°30′50~lOO l.0~1.50°45′~1° 1.5~2.01°~1°30′100~200 1.5~2.00°30′~0°45′ 2.0~2.50°45′~1°200~300 2.0~3.00°20′~0°45′ 2.5~3.50°30′~0°45′30O~500 2.5~4.00°20′~0°30′ 3.5~4.50°30′~0°45′500~8OO 3.5~6.00°20′~0°30′ 4.5~5.50°20′~0°30′800~1200 4.0~6.00°15′~0°20′ 5.5~6.50°20′1200~16007.0~8.00°20′1600~20008.0~9.00°20′2000~25009.0~10.00°15′>250010.0~11.00°15′注:1. 通常用机械加工方法加工模样时,采用角度α表示比较方便,而用手工加工模型时,采用宽度α表示较为方便;2.对于需与其它零件相结合的非加工面,拔模斜度可取表值之半;3.拔模困难的模样,斜度可增大,但不得超过表值之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