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ata_山东侏罗_白垩纪地层划分与对比_李守军

iData_山东侏罗_白垩纪地层划分与对比_李守军
iData_山东侏罗_白垩纪地层划分与对比_李守军

山东侏罗-白垩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李 守 军

(石油大学石油资源科学系,山东东营257062)

摘要 山东中生代地层主要发育侏罗系和白垩系,沂沭断裂带以西的鲁西南、鲁中、鲁北地区发育侏罗纪至早白垩世地层,而断裂带以东的鲁东地区主要发育白垩纪地层。用古生物、火成岩年代分析结果对山东侏罗-白垩系地层进行了划分和对比。将沂沭断裂带以西的坊子组归于早-中侏罗世,三台组归于中侏罗世,分水岭组暂归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西洼组归于早白垩世;将沂沭断裂带以东的莱阳组和青山组归于早白垩世,王氏组归于晚白垩世。

主题词 地层划分;地层对比;侏罗纪;白垩纪;山东省

中图法分类号 P 534

第一作者简介 李守军,男,1962年出生。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从事古生物学、地层学和地球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 地层概况

山东省境内中生代地层主要发育侏罗系和白垩系,三叠系不发育,仅在鲁西北局部地区发现过上三叠统。按地层区域划分,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山东省可分为4个地层小区:鲁西南区(主要指新泰、

蒙阴等地)、鲁中区(昌乐淄博一带)、鲁北区(以胜利油田济阳坳陷为代表)和鲁东区(即胶莱坳陷)。

自20年代谭锡畴先生的地质调查开始,学术界对山东以上4个地区的侏罗-白垩系的划分和对比就一直存有争议,见表1[1-8].

表1 山东中生界划分对比沿革*

文献号[1]

[2][3]

[1]

[4]

[5][6][7][8]本文化石依据植 物

脊椎动物叶肢介介形类腹足类双壳类综合地层学

地层及

时代

王氏组 K 2 K 2K 2 K 2青山组 K 1 K 1 K 1K 1莱阳组 K 1 K 1K 1J 3?K 1J 3K 1西洼组

 J 3K 1J 3-K 1

 K 1分水岭组

K K J 3 J 3J 2-3J 3-K 1

三台组

J 2坊子组 J 1J 1-2

 

 

J 1-2

汶南组

 

 

 

 

 

J 1

注:分水岭组就是前人所称之蒙阴组;前人认为三台组与汶南组是不同的岩石地层单位,时代有差别,故分别列出。

2 4个地区的侏罗-白垩系划分

经过研究,我们对4个地区的侏罗-白垩系进行

了重新划分,其时代归属列于表2.对其自下而上进

行对比讨论。

1998年 第22卷第1期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the U niversity of Petroleum ,China

Vol .22 No .1

Feb .1998

参加工作的还有何文渊、张跃、任颖彪同志。

本文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九五”勘探科技工程项目“山东深层地层研究”的部分成果。收稿日期:1996-11-08

表2 山东四个地区侏罗-

白垩系对比

2.1 坊子组、三台组与汶南组的关系

坊子组被命名的剖面在潍坊市南的坊子煤矿区,为一套含煤碎屑沉积岩。本组产丰富的植物和孢粉化石,植物化石属Coniopteris -Phoenic opsis 植物群,孢粉化石属Cyathidites -Quadraeculina 组合。这些化石组合可与陕甘宁盆地延安组孢粉组合进行对比,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至中侏罗世。

三台组的命名地点在淄博市昆仑镇西的三台山,为一套紫红色、黄绿色、灰色砾岩、砂岩,未见化石。济阳坳陷三台组的孢粉含量丰富,为Conver -rucosisporites -Maculatisporites 组合。此孢粉组合与坊子组相近,不同的是三角块瘤孢属、斑纹孢属等很发育,这些属又是陕甘宁盆地延安组和直罗组的常见分子,故将三台组的时代定为中侏罗世。

在蒙阴凹陷内发育一套具交错层理的紫红色砂砾岩,砂岩,夹紫色、黄绿色、灰黑色砂页岩与泥岩的河流相沉积。最早曾称这套地层为三台组,山东地层表[9]上改称为蒙阴组汶南亚组,置于坊子组之上,相当于淄博、章丘一带的三台组。陈丕基等

[6]

将三台组改称汶南组,并根据其中的叶肢介化石Palaeolimnadia chuanbeiensis ,P .longmensha -nensis ,Euestheria taniiformis 将其归于下侏罗统上部。这样就造成了长期以来汶南组与三台组对比上的混乱,即汶南组究竟与三台组还是与坊子组相当。

坊子组在沉积特征上有从北向南煤层减少而红层增多的变化趋势。在北部(济阳和昌潍坳陷),坊子组含煤三层,红层极少;至淄博、章丘一带,坊子组为红层与灰色页岩互层,不含或只有透镜状的煤层。过去,在蒙阴地区未发现含煤地层,近来在新泰市汶

南镇朝阳东北-分水岭西南剖面汶南组之下发现有一套含煤地层[10],底部以底砾岩与石炭系灰岩接触,其中产较丰富的植物化石,化石的时代属早、中侏罗世。这套煤系地层的发现,说明早-中侏罗世时,蒙阴盆地有过成煤环境,与淄博潍坊地区相同,这套地层应划归坊子组,其上的汶南组与三台组相同,据优先律原则应废弃汶南组,采用三台组的名称。

2.2 分水岭组

因原鲁西南的蒙阴组已逐渐为学术界废止,所以其中的原分水岭亚组升为分水岭组,而原汶南亚组升为汶南组(本文已改称三台组)。

分水岭组命名于鲁西南区的新泰市分水岭。该地的分水岭组产双壳类Sphaerium jeholense ,S .pujiangense ,Mengyinaia mengyinensis ,腹足类Probaicalia vitimensis ,叶肢介Eosestheria sp .,介形类Cypridea sp .鱼类Lycoptera sp .,Sinam ia zdan -skyi 等化石。这些化石既有常见的早白垩世的分子,又有晚侏罗世的分子,其时代大致与辽西义县组、九佛堂组所产化石在总体面貌上一致,均可纳入热河生物群[11]。济阳坳陷分水岭组的孢粉化石为Classopollis -Cycadopites -Schizaeac eae 组合,该组合中裸子植物花粉占优势(89.3%),具高含量的Classopollis (52.3%)和Cycadopites (24.9%)。除此之外,Schizae oisporite s 也开始个别出现,这一组合面貌也显示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过渡状

况[12]。

辽西产热河生物群的“热河群”自下而上可进一步划分为义县组、九佛堂组和阜新组,对其时代归属

·

2·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2月

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大致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是将“热河群”全部归于晚侏罗世[5,13,14];第二种是全部归于早白垩世[15];第三种是下部(义县组)归于晚侏罗世,中上部(即九佛堂组和阜新组)归于早白垩世[16]。目前,坚持第一种意见的已不多,主要是后两种意见,各有一定的事实根据。近来,《中国地层典》编委会认为,应该把含热河生物群的“热河群”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并且指出,鉴于当前的研究程度,硬性整体将“热河群”的三个组都划归早白垩世,或从九佛堂组的底部划开,其下置于晚侏罗世,其上置于早白垩世,条件均尚不成熟[17],意即暂保持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过渡状态。

根据以上分析,这里也暂将分水岭组归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2.3 济阳坳陷和鲁西南的西洼组与胶莱坳陷的莱

阳组和青山组

西洼组是陈丕基等[5]根据鲁西南蒙阴县城西洼剖面命名的,相当于谭锡畴[1]所指的蒙阴组中、上部火山岩系地层及山东地层表[9]等文中所称的鲁西南区的青山组。

济阳坳陷和鲁西南的西洼组与胶莱坳陷的青山组虽同为火山岩系,但成分及产状并不完全相同,前者以中基性喷出岩为主,不见酸性产物,呈北西向展布;后者以中酸性喷出岩为主,呈北东向延伸。从火山岩系同位素年龄(表3)来看,鲁西南火山喷发活动早于胶莱坳陷,因此,本文一直采用陈丕基等的西洼组一名,以示与鲁东青山组的区别。

表3 白垩系K-A r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结果[12]

样品号采样地点层位岩性样品质量

w/mg

K含量

C1/%

Ar40放含量

C2/%

表面地质年龄/M a

鲁02莱阳地区青山组三段

鲁05蒙阴地区西洼组三段(上)鲁04蒙阴地区西洼组三段(下)玄武岩

48.253.0194.4798.8~105

43.33.896.58105.3~109.7

39.054.896.33111.7~106.1

鲁05蒙阴地区西洼组三段(上)

鲁04蒙阴地区西洼组三段(下)黑云母

35.76.2597.19118.6~124.8

21.66.2792.89121.1~127.5

济阳坳陷西洼组所产的Cicatricosisporites-Classopollis孢粉组合中,未见被子植物花粉,以裸子植物占优势,蕨类次之,其中Classopollis含量最高。与此相当的孢粉组合在蒙阴地区西洼组及莱阳地区莱阳组也有发现。介形类以Cy pridea(C.) mengyinensis为主。叶肢介化石虽仍以Eosestheria 为主,但出现了E.cf.middedorfii.以上化石均显示了早白垩世的特征。

至于鲁西南西洼组与胶莱坳陷莱阳组和青山组的对比关系,可以从它们所含的化石来分析。胶莱坳陷莱阳组上部第五段和第六段,分别含Clas-sopollis-Cicatric osisporites-Pic eaepollenites和Cica-tricosisporites-Murospora-Concentrisporites两个孢粉组合。这两个组合的主要特征均相似于济阳坳陷的西洼组孢粉组合:无被子植物花粉,裸子植物花粉占优势,以Classopollis繁多和松柏科发育为特征。蕨类植物的孢子中Cic atric osisporites含量较丰富,并含有一定量的Schizaeoisporites.青山组底部的孢粉组合较莱阳组六段的Cicatricosisporites含量有所增加,组合中的古老松柏类减少。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分析,鲁西南的西洼组应相当于鲁东莱阳组(至少上部)及青山组,它们的时代应属于早白垩世。但从动物化石分析来看,胶莱坳陷莱阳组的鱼类Lycoptera sinensis,https://www.360docs.net/doc/5a11486984.html,iyangensis,Sinam ia sp.,昆虫Pro-teroscarabaus和蚜类,双壳类Sphaerium jeholense 等是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过渡分子,因此也不排除莱阳组(尤其下部)属晚侏罗世的可能。

2.4 鲁东王氏组与济阳坳陷“王氏组”

王氏组广泛分布于胶莱坳陷之内,为一套红色为主的陆相碎屑沉积,厚度达2000m,含Tanius, Talicyprida,Cypridea(Pseudocypridina)gigantea 等晚白垩世标准化石。鲁西南地区(不包括沂沭断裂带内)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过晚白垩世地层。

在济阳坳陷林樊家地区钻井过程中,钻遇了一套红色砂岩、泥岩和砾岩层夹含泥膏岩,揭开了顶部200~300m,未见底。据地震反射资料表明,向下数千米无反射层。已钻穿的地层称为“王氏组”[12],其中化石有Cypridea(P.)gigantea介形类组合及Schizaeoisporites-R ugupollenites-Aquilapollenites孢粉组合。从化石分析来看,“王氏组”的时代应属于晚白垩世,但层位可能仅相当于鲁东王氏组的上部(7~8段)。

·

3

·

第22卷 第1期 李守军:山东侏罗-白垩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3 结 论

(1)山东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主要受基底断裂

的控制,沂沭断裂以西发育侏罗系至下白垩统,而断裂带以东主要发育白垩系。

(2)坊子组归于早-中侏罗世,三台组归于中侏罗世,西洼组和青山组归于早白垩世,王氏组归于晚白垩世。

(3)分水岭组暂归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莱阳组暂归于早白垩世。但由于这两个组内所产化石都有热河生物群分子,所以其精细划分还有待研究。

致谢 本文工作曾得到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姚益民、修申成等同志的帮助,谨致谢意。

参 考 文 献

1 谭锡畴.山东中生代及旧第三纪地层.地质汇报,1923,

第5号,第2册

2 周赞衡.山东白垩纪之植物化石.地质汇报,1923,第5

号,第2册

3 斯行健等.中国中生代陆相地层.全国地层会议学术报

告汇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

4 杨钟健.山东莱阳恐龙化石.中国古生物志,新丙种,

1958,16号

5 陈丕基等.山东中生代陆相地层问题.地层学杂志,1980,4(4):301~309

6 曹美珍.山东侏罗、白垩纪非海相介形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集刊,1985,21号

7 潘华璋.山东侏罗-白垩纪非海相腹足类.古生物学报,

1983,22(2):210~219

8 顾知微.山东侏罗系和白垩系.全国地层会议学术报告汇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

9 山东省区域地层表编写组.华东地区区域地层表,山东省分册.北京:地质出版社,1978

10 刘明渭.山东侏罗纪地层划分与对比.地层学杂志,

1995,19(4):259~263

11 山东省地质矿产局.山东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

版社,1991

12 吴守法等.山东白垩系.见:中国北方含油气区白垩系.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0

13 顾知微.浙江侏罗纪和白垩纪.见:浙皖中生代火山沉积

岩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14 刘宪亭等.华北的狼鳍鱼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

人类研究所,甲种专刊,1963,6号

15 叶春辉等.浙江侏罗-白垩纪介形类化石.见:浙皖中生

代火山沉积岩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16 郝诒纯等.论中国非海相白垩系的划分及侏罗—白垩系

的分界.地质学报,1982,56(3):187~199

17 中国地层典编委会.中国地层典.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6

(责任编辑 刘艳荣)

我校五项成果获国家级奖励

在1997年度国家科技奖评选中,我校教师参与的5项成果获得奖励,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

由总公司勘探院等单位和我校王铁冠、秦匡宗等完成的“煤成油的形成环境和成烃机理”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郭天民完成的“多元复杂体系高压相态行为及传递性质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由胜利、新疆、大庆等单位与我校刘希圣、韩志勇等共同完成的“石油水平井钻井成套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获。我校王铁冠、钟宁宁等与江汉石油学院共同完成的“低熟油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获。沈忠厚等完成的“加长喷嘴牙轮钻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

4·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2月

ABSTRACTS

Li Shoujun /DIVISION AND C ORRELATION OF JURASSIC AND C RETAC EOUS STRATA IN SHAND ONG /1998,22(1):1~4

The study of Mesozoic fossils and volcanic rocks in Shandong province shows that there are the Jurassic and early

Cretaceous strata in the west of Yishu fracture zone (including three areas :the Southwest Shandong ,the middle Shandong and the north Shandong )and mainly the Cretaceous strata in the east of this zone (namely ,the east Shandong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the Fang zi fo rmation belong s to the low er to middle Jurassic ,the Santai formation in the middle Jurassic ,the Fenshuiling formation in the upper Jurassic to the low er C retac eous ,while the Laiyang formation ,the Qing shan formation and the Xiw a formation belongs to the lower Cretaceous ,and the Wangshi formation to the upper Cretaceous .

Subjest words 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Jurassic ;Cretaceous ;Shandong province About the author Li Shoujun ,male ,was born in 1962.He graduated from Nanjing University in 1983,and obtained PhD degree from Nanjing Institute of G eology and Paleontology of Academic Sinica in 1996.Now he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works on paleontology ,stratigraphy and geochemistry at the Department of Petroleum Resourc es Science in th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China (Dongy ing :257062).Zhong Jianhua ,

Song Quanyou ,

Wang Yongzhuo /FEATURES AND GENESIS OF THE OPTICAL

ANISOTR OPIC ITE IN THE BAISHA OIL -BEARING BRITTLE AND DUCTILE SHEAR ZONE /1998,22(1):5~7Not far from westen Baisha of Luyang county in w estern Hunan province ,there is a supper hy pabyssal oil -bearing shear zone ,in w hich organic matter (bituminite )relectance R o changes from 0.69%to 0.72%.Nevertheless ,parts of bitumenite have the considerable properties of strikely optical anisotropy ,w hose R o ,max ranges from 2.52%to 3.20%,R o ,med is from 1.01%to 1.84%and R o ,min is from 0.34%to 0.81%,and the maximum bire -flectance gets to 87%.The optical anisotropicite in the Baisha oil -bearing supper hy pabyssal shear zone has the irregular and /o r fine -belt -like shapes .Based on their shapes and optical anisotropic characteristics ,the optical anisotropicites may be divided into five types :elliptical ,feather ,banded ,ring -like and spiral anisotropicites .Subject words anisotropic media ;vitrinite reflectance ;origin ;shear zone ;condensate oil

About the first author Zhong Jianhua ,male ,was born in 1957.He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He obtained PhD degree from the Tectonic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 ic in 1993and finished the post PhD work in North -west University in 1995.Now he works on structure geology at the Department of Petroleum Resourc es Science in the U niversity of Petroleum ,China (Dongying :257062).

Li Rufeng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ITS APPLIC ATION IN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OF THE MES O -AND NEO -PROTER OZOIC IN N ORTH CHINA /1998,22(1):8~13

The stratig raphic profiles of the Meso -proterozoic and Neo -pro terozoic in north China are developed ,and their properties of deposition sequences are discussed .The five megasequences and nineteen sequences are distin -guished in the M eso -and Neo -proterozoic in north China ,and the stratum of Meso -and Neo -proterozoic w as rec -ognized again in the point of genesis view .The result show s that hiatus and lost record are universally in exis -tence .The period of M eso -and Neo -pro terozoic is longer than that of Meso -and Neo -zoic era .Based on the study of sequence stratig raphy ,the longitudinal distribution of favorable source -bed ,container rock and cover

·

108· Journal of the U niversity of Petroleum ,China (Edition o f N atural Science )

Vol .22 No .1

Feb .1998

最新2地层特征及储层精细对比汇总

2地层特征及储层精 细对比

2 地层特征及储层精细对比 2.1 地层划分及对比 2.1.1 地层划分依据 根据收集到研究区及其邻区100口井地质录井、测井、井位和海拔资料,在对前人的岩芯观察、描述成果进行分析后,参考前人的地层对比成果,以层序地层学、沉积旋回及测井岩电关系为指导,确立以区域性标志层控制为主,利用沉积旋回,适当地考虑厚度及水下河道砂体的空间切割叠置关系的对比原则,对研究区内地层进行了划分和对比。 在地层、油层组的划分对比过程中,本文借鉴了原地矿系统及长庆油田对陕北地区三叠系地层及油层组的划分标准,并力求与延长油矿管理局其它勘探开发单位的划分标准统一。 甘谷驿油田延长组油层的划分与对比经过多次修改,现已建立了特征明显,区域上易识别对比的良好标志层,在本次工作中,重点沿用前人建立的标志层,同时建立部分辅助标志层,对唐157井区长4+5、长6油层进行了标志层厘定及油层划分对比(图2-1、表2-1、附图2-1~2-11)。 甘谷驿油田唐157井区钻遇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和三叠系延长组,缺失侏罗系、白垩系地层。其中第四系主要为浅黄色粉砂质黄土及黄土状亚砂土,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厚度0~200m。长1油层组及部分长2油层组剥蚀,绝大部分井完钻于长64砂岩组,唐86井井钻至长7油层组。本次地层划分对比研究以长4+5、6油层组为重点。 2.1.1.1标志层及其特征 1)张家滩页岩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地层对比的传统标志层为延长组第二段(T3y2)上部(长72)的黑色油页岩,即张家滩页岩。地表剖面将其定为KT标志层,该层段在盆地南部分布稳定,厚度10~30m,电性特征具有高伽玛、高时差、自然电位平直的特点(图2-2)。本区仅少数油井钻穿该层,厚10-15m。

山东省公安机关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二)

附件 山东省公安机关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二) 一、未设立禁毒警示标识 法定依据: 《山东省禁毒条例》第十六条:公路、水路、铁路、航空、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运输经营者、管理者,应当在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区的显著位置设立禁毒警示标识,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山东省禁毒条例》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公路、水路、铁路、航空、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运输经营者、管理者未在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区的显著位置设立禁毒警示标识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处罚标准: 经公安机关警告处罚后,在责令改正期限内拒不改正的,根据经营场所面积不同,予以相应罚款。 1.面积1000 m2以下的,处二千元以上四千元以下罚款。 2.面积大于1000 m2不超过10000 m2的,处四千元以上八千元以下罚款。 3.面积大于10000 m2的,处八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二、未张贴或者未摆放禁毒宣传品

法定依据: 《山东省禁毒条例》第十七条:娱乐场所和旅馆、洗浴、茶馆、酒吧、会所、互联网上网服务等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立禁毒警示标识,张贴或者摆放禁毒宣传品,公布举报电话,对从业人员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培训,依法落实禁毒防范措施,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在本场所内发生。 《山东省禁毒条例》第五十六条第(一)项:违反本条例,娱乐场所和旅馆、洗浴、茶馆、酒吧、会所、互联网上网服务等场所的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在显著位置张贴或者摆放禁毒宣传品的。 处罚标准: 经公安机关警告处罚后,在责令改正期限内拒不改正的,根据经营场所建筑面积不同,予以相应罚款。 1.建筑面积400 m2以下的,处二千元以上四千元以下罚款。 2.建筑面积大于400 m2不超过800 m2的,处四千元以上八千元以下罚款。 3.建筑面积大于800 m2的,处八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三、未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培训 法定依据: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试验指导书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试验指导书 班级: 姓名: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实验中心编

试验一、 密度试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环刀法测定土的密度,以便了解土的松密程度和干湿状态。 二、基本原理 当原状土切入环刀时,土的体积就等于环刀的容积,将切满土的环刀称重,将此重 减去环刀重即为土重,土重除以环刀容积即可求得土的密度。 三、仪器设备 环刀:内径6.18cm,高2cm;天平:量程200克,感量0.1克。 其他:切土刀,方玻璃片,凡士林。 四、试验步骤 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制备所需状态的扰动土样轻轻放稳后,将土样表面大致削平。 2、将准备好的环刀在其内壁上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表面中央。 3、然后垂直下压,边压边削,直至土样伸出环刀为止,此时用切土刀将伸出环刀的土细心削平,立即拿一方玻璃片盖上以免水分蒸发;然后再削平另一面。 4、将切满土样的环刀的四周擦净,称重精确至0。1克。 五、成果整理及计算 土的密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γ── 土的密度,g/cm3; w──试样加环刀重,g; 1 w──环刀重,g; 2 v──环刀容积,cm3; 计算至0。01克/厘米 3 六、试验纪录表格: 密度试验(环刀法) 环刀编号 环刀重+土重(g) 环刀重(g) 土重(g) 环刀容积(cm3) 密度(g/cm3) 试验二、 含水量试验 一、试验目的:

掌握烘干法测定土的含水量,了解土的含水情况。 二、基本原理: 利用土烘干前后的重量差可得土中失去的水重,水重、干土重的比即为土的含水量。 三、仪器设备: 烘箱、天平、干燥器、铝盒等。 四、试验步骤: 1、用切土刀选取代表性土样15~30g放在小铝合内(约装满半铝盒, 砂土应多些), 注意擦去盒口外周围的浮土,立即盖好并称重得w 1 ,精确至0.01g; 2、打开铝盒盖,放入烘箱(可交指导老师放),在100~1050c的温度下烘至恒重(砂土烘干时间不少于2小时;粉土试样少于30 g者烘干时间不少于3小时;粉质粘土和粘土试样少于30g者则不少于10小时)。 3、将烘干土样铝盒取出放入干燥器内(由实验室负责),冷却后取出立即盖好并称 重得w 2 ,精确至0.01g 五、成果整理及计算: 按下式计算土的含水量: ω=w w w w 12 20 ? ? ×10000 式中:ω──土的含水量,以百分数计; 1 w──烘干前试样重加铝盒重,g; 2 w──烘干后试样重加铝盒重,g; w──铝盒重,g,计算至0.100。 六、试验纪录表格: 含水量试验(烘干法)

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山东省公安厅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

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山东省公安厅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关于启用和规范管理新版《出生医学证明》 的通知的通知 【法规类别】医务工作户籍与身份证 【发布部门】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山东省公安厅 【发布日期】2014.02.08 【实施日期】2014.02.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山东省公安厅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关于启用和规范管理新版《出生医学证明》的通知的通知 各市卫生局、公安局,省妇幼保健院: 现将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关于启用和规范管理新版〈出生医学证明〉的通 知》(国卫妇幼发[2013]52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做好新旧版《出生医学证明》使用衔接 2014年1月1日起全省启用新版《出生医学证明》(第五版),旧版《出生医学证明》(第四版)停止签发。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将辖区内管理、签发机构未使用的旧版证件回收、登记,并于2014年3月15日前以市为单位将旧版证件原件(证件上标

识“作废”字样)送交省妇幼保健院,由省卫生厅核准后统一销毁。 对2014年1月1日以前出生尚未取得《出生医学证明》的新生儿,签发新版《出生医学证明》;2013年12月31日前签发出的旧版《出生医学证明》同样具有新生儿出生医学信息证明的法律效力。 二、规范新版《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管理 (一)明确签发机构。《出生医学证明》由批准开展助产技术服务并依法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和具备签发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根据住院分娩记录、新生儿出生记录和新生儿父母有效身份证件,通过“山东省妇幼、公共卫生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打印签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出生医学证明》签发过程中设置或附加前置条件。 (二)固定签发人员。各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签发机构和人员的复核批准。各签发机构要配备证章管理专职人员负责《出生医学证明》的签发管理,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山东省妇幼、公共卫生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和签发操作人员,一律实行实名制登录管理,禁止一卡多人使用,禁止非专职人员签发。 请各市于2014年2月底前将辖区《〈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机构及印章备案登记表》(附件1)和《〈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人员备案登记表》(附件2)报省妇幼保健院;因工作需要,各市辖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机构、签发机构和人员调整时,应及时将调整情况报省妇幼保健院备案。 (三)规范签发内容。《出生医学证明》要严格按照住院分娩记录、新生儿出生记录、《〈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登记表》(附件3)和新生儿父母有效身份证件,实事求是签发。 1、新生儿姓氏应在父姓或母姓之间选择,不得选第三姓。名字应使用国务院2013年8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学总结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学总结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1998年评为优质课程以来,在校、院、系的领导与大力支持下,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等方面继续创新,不断改革,目前经过5轮32个教学班的教学与实践,证明教改思路对头,教改方向明确,课堂教改效果显著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1 1999.12省教委批准立项,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已属于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试点课程。目前课题研究,在省教委和学校的支持下,已开展了3年工作,到2004年上半年结题。2002.7.7省教委派专家组到学校检查,对其教改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好评。(获得优良成绩) 2 2001.4学校在建工系召开系主任会,就如何进行多媒体教学,课题主持人进行了现场观摩交流。 3 2000.4课题组主持并邀请了山东工业大学(山东大学)、烟台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建工学院、山东水专(山东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等同行老师,研讨了土力学的教学大纲。 4 课堂教学改革效果非常显著,并经学校督导员多次实地听课检查,得到充分肯定,并向全校工科老师进行了一次观摩教学。 5 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已受到省内外高校的注意和重视。2002.12.5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召开的全国土木院、系(主任、院长)第六届工作会议上,课题组作了题为“教育创新与多媒体教学”的大会发言,2003.3.20在长春,课题组参加了由教育部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牵头的,土建类高校21世纪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研讨会。两次会议的大会发言及其交流的成果受到欢迎并产生了影响。 6 以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堂教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土木工程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研究与实践》已申报批准,列入教育部的国家级课题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之中,成为土建类子课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7 高等教育出版社邀请我校主编两门课程,提出首先编写土力学,并与现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配套。 8 4年来经过艰苦努力,从internet网上下载了6个多G的资料,扫描了国内外教材和多门工具书、构造手册的有关图表,建立了一个翔实可用的资料库。这些资料涉及到土木工程33个门类,为教学改革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总结一下,为什么会取得这样一些成果? 1 教改思路方向明确。教学改革中始终坚持全国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和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对课程教学内容提出的基本要求,同时,积极汲取了国内外10几种教科书、工具书的精华,并结合地方大学的实际情况,在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突出“三基”方面,对教学内容的组织进行调整、组合、创新。 2 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无论是教学内容的组织还是课堂教学手段的

iData_山东省中生代地层分区_划分与对比_李守军

2010年4月A pr .,2010 地 层 学 杂 志 JOU RNAL OF ST RA TIG RAPH Y 第34卷 第2期 V ol .34 N o .2 研究简讯 山东省中生代地层分区、划分与对比 ① 李守军 贺 淼 杨   陈法彬 姚秋卉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66510 摘 要:山东省中生代地层研究成果较多,但仍存在一些混乱。根据地层发育特征,本文首先将山东省中生代地层新划分为鲁西地层分区、鲁东地层分区和沂沭断裂带地层分区3个分区;然后对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的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划分和对比,提出了新的地层划分和对比方案,并对鲁西地层分区白垩纪的岩石地层特征做了说明,以方便今后使用。 关键词:地层分区,地层划分和对比,中生代,山东 中图法分类号:P 5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959(2010)02-0167-06 ①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No .J07W B02)资助。文稿接受日期:2009-10-28;修改收到日期:2009-11-26。 第一作者简介:1962年9月生,男,山东临朐人,博士,教授,从事古生物地层学和油气勘探地质学研究;E -mail :lishoujun @https://www.360docs.net/doc/5a11486984.html, 自上世纪20年代谭锡畴先生在山东进行地质调查开始(谭锡畴,1923),山东省中生代地层的研究 已经有了巨大的进展,在岩石地层单位的建立、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山东省区域地层表编写组,1978;山东省地质矿产局,1991;张增奇、刘明渭,1996:李守军、何文渊,1997;李守军等,2007)。笔者于近年在对山东省中生代地层的野外和室内研究中发现,随着研究成果的积累,过去不同时期、不同研究者的观点存在较多的矛盾,给地质研究和实际生产带来了不便,因此笔者对山东省中生代地层区划和某些岩石地层单位的涵义和时代进行讨论,以期理顺各地层分区的地层单元及对比关系。一、关于地层区划 长期以来,山东省中生代地层被划归为华北地层大区的晋冀鲁豫地层区,又被分为3个地层分区:鲁东地层分区(沂沭断裂带及其以东地区)、鲁西地层分区(沂沭断裂带以西的鲁中和鲁西南地区)、华北平原地层分区(主要是覆盖区,包括济阳坳陷和临清坳陷)。每个地层分区又划分为若干地层小区(山东省区域地层表编写组,1978;山东省地质矿产局,1991;张增奇、刘明渭,1996)。张增奇、刘明渭(1996)对3个地层分区的划分依据做了说明,鲁西和鲁东地层分区以沂沭断裂带内安丘—莒县断裂 (F 2断裂)为界;华北平原地层分区与鲁西地层分区以聊(城)—(兰)考断裂和齐(河)—广(饶)断裂为界 (图1)。 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鲁西地层分区和华北平原地层分区的地层(包括中生代地层)发育特征非常相近,发育早三叠世晚期至中三叠世早期地层(李光星,1988;王秉海、钱凯,1992;李庆平等,2004、2006),侏罗、白垩系特征也极其相近,岩石地层名称相同(山东省区域地层表编写组,1978;山东省地质矿产局,1991;王秉海、钱凯等,1992;胜利油田石油地质志编写组.1993;李守军、何文渊1997;李守军等,2007),因此鲁西地层分区和华北平原地层分区应该归于一个地层分区。鲁东地层分区以无三叠系与鲁西地层分区有别,其中沂沭断裂带以东无侏罗系,但白垩系发育齐全,自下而上依次为莱阳群、青山群、王氏群;而沂沭断裂带内发育侏罗系坊子组,白垩系无相当于莱阳群沉积时期的地层,发育下白垩统大盛群(与鲁东青山群准同时的沉积)和上部不完整的王氏群。沂沭断裂带内和沂沭断裂带以东的中生代地层发育明显不同,应该分为两个地层分区。 综上所述,山东中生代地层应该调整为如下3个分区:鲁西地层分区、鲁东地层分区和沂沭断裂带地层分区(图2)。鲁西地层分区是原鲁西地层分区和华北平原地层分区合并而成;而增加沂沭断裂带地层分区,鲁东地层分区名称保留,但与沂沭断裂带

空中飞行的动物

空中飞行的动物 空中飞行的动物 一、单项选择题: 1.麻雀是一种常见的鸟,其身体最发达的肌肉应该是( ) A.翼和腿上的肌肉 B.胸肌 .后肢肌肉 D.两翼肌肉 2.美丽的蝴蝶是常见的昆虫,小赵同学观察了蝴蝶后做了下面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有两对翅 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有三对足 D.具有内骨骼 3.下列哪一组是鸟类所特有的特征?( ) ①体表有羽毛;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③体温恒定;④体内受精;⑤有发达的神经系统;⑥前肢变成翼 A.②⑤⑥ B.①②⑥ .①③⑥ D.①②③ 4.在鸟类频繁出没的地方,人们常常发现鸟类随时随地将粪便排出体外,其原因是( ) A.直肠很短 B.肛门很大 .没有膀胱 D.小肠很短( ) 5.能够飞行的节肢动物是( ) A.蜘蛛 B.蝗虫 .虾 D.寄居蟹 6.下列是同学们熟悉的一些空中飞行的动物,其中不属于鸟类的是( ) A.家鸽 B.家燕 .蝙蝠 D.麻雀

7.请根据“两栖动物”的定义,分析下面这些动物中,哪个是真正的两栖动物?( ) A.海豹 B.乌龟 .扬子鳄 D.青蛙 8.某小组的同学在讨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时,提出下列看法,其中错误的是( ) A.体温恒定,适应性强 B.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直肠很短,不存粪便 D.鸟的骨骼很轻,胸骨发达,胸肌发达 9.在百鸟园中,通过对一些鸟的观察,小丽同学发现鸟的食量普遍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 A.飞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B.为繁殖做准备 .飞行的快 D.为了维持体温 10.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这些气囊的作用是( ) A.可减轻身体比重 B.有利于双重呼吸 .有利于散热降温 D.A、B、全对 11.课堂上,许多同学对鸟类体温恒定的原因做了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鸟类所生活的环境温差不大 B.鸟类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热量较多 .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 D.羽毛的保温作用

山东省大地构造演化及古地理

一、山东省地形特征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东北段,地处黄河下游,介于东经114°47′30″—122°42′18″、北纬34°22′54″—38°27′00″之间。是我国地势划分中的第三大阶梯中,海拔高度除一小部分山地超过千米以外,大部分山地丘陵都在50Om左右,地势起伏较小,相对高度多为200—350m,坡度在20°以下。 按照地形的空间分布特征,可将全省分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鲁东丘陵区和鲁西北一鲁西南平原区三大地貌分区(图1)。按照地理位置,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可称为鲁中南地区,鲁西北一鲁西南平原区由鲁西北地区和鲁西南地区组成(二者以位于山东与河南分界处的黄河段为界),它们统称为鲁西地区;鲁东丘陵区可称为鲁东地区(或胶东地区),由鲁东北(胶西北)地区和鲁东南地区组成,二者大致以牟平—即墨和青岛—五莲一线为界,鲁东南地区包括威海地区(牟平—即墨线以东)和日照地区(青岛—五莲线以南)两个地理区。 自然地理特征:现代山东省自然地理特征,是自然界长期发展中经受了多种内、外力地质作用综合结果的反映,尤其是新近纪中新世以来板块构造发展演化的结果。 山脉分布情况:山东省主要山脉分布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和鲁东丘陵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山脉主要由早前寒武纪花岗质片麻岩和片麻状花岗岩构成,鲁东丘陵区山脉则主要由中生代花岗岩构成。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山脉多呈NW向和近东西向展布,鲁东丘陵区山脉则多呈近南北和近东西向展布。 水系概况:山东水系比较发育,自然河流平均密度在0.7km/m2以上,干流长度大于50km的河流有1000多条。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斜穿山东境域,流程610多公里,从渤海湾入海。京杭大运河自南向北纵贯鲁西平原,长630多公里。湖泊集中分布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以南为南四湖,以北为北五湖,前者以微山湖为首,后者以东平湖最大。

2017年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211翻译硕士英语考研真题

Part I Reading Comprehension(2*2.5=50 points) Derections: There are five passages in this section.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some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s. For each of them,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Decide on the best choice. Passage 1 What might driving on an automated highway be like? The answer depends on what kind of system is ultimately adopted. Two distinct types are on the drawing board. The first is a special-purpose lane system, in which certain lanes are reserved for automated vehicles. The second is a mixed traffic system: fully automated vehicles would share the road with partially automated or manually driven cars. A special-purpose land system would require more extensive physical modifications to existing highways, but it promises the greatest gains in freeway capacity. Under either scheme, the driver would specify the desired destination, furnishing this information to a computer in the ca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rip or perhaps just before reaching the automated highway. If a mixed traffic system was in place, automated driving could begin whenever the driver was on suitably equipped roads. If special-purpose lanes were available, the car could enter them and join existing traffic in two different ways. One method would use a special onramp. As the driver approached the point of entry for the highway, devices installed on the roadside would electronically check the vehicle to determine its destination and to ascertain that it had the proper automation equipment in good working order. Assuming it passed such tests, the driver would then be guided through a gate and toward an automated lane. In this case, the transition from manual to automated control would take place on the entrance ramp. An alternative technique could employ conventional lanes, which would be shared by automated and regular vehicles. The driver would steer onto the highway and move in normal fashion to a “transition” lane. The vehicle would then shift under computer control onto a lane reserved for automated traffic. (The limitation of these lanes to automated traffic would presumably be well respected, because all trespassers could be swiftly identified by authorities.) Either approach to joining a lane of automated traffic would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素质与职业道德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主讲人:宋奇飞教授 〖要点〗 全面提高人民警察整体素质的紧迫性人民警察素质的概念人民警察应具备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法律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概念及其内容人民警察意识的主要内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含义、特征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及要点。 一、人民警察的素质 1.人民警察素质的概念 人民警察的素质,是指人民警察所具备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文化水平、心理特征、身体状况等方面条件的总和。 2.全面提高人民警察整体素质的紧迫性 3.人民警察应具备的素质 (1)政治素质。 (2)业务素质。 (3)法律素质。 (4)文化素质。 (5)心理素质。 (6)身体素质。 4.人民警察意识的主要内容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

(2)严格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 二、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 1.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含义 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是指人民警察在依法履行本职工作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警察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 2.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特征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具有以下特征:(1)鲜明的阶级性;(2)广泛的人民性;(3)行为的表率性。 3.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及要点 1994年,公安部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概括和阐述,并在全国公安系统颁布实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八点内容和要点是: 2011年印发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是对1994年版的修订与完善。公安部历来高度重视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制定了《公安人员八大纪律十项注意》;1994年1月,又正式印发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此次重新修订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由原有的8条扩充到了10条,包含了警察这个职业所应具备的政治要求、职业品质、纪律作风三大方面。 一、忠诚可靠:听党指挥,热爱人民,忠于法律。 二、秉公执法:事实为据,秉持公正,惩恶扬善。 三、英勇善战:坚韧不拔,机智果敢,崇尚荣誉。

山东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怎么登录?下面了山东科技大学继 续教育学院登录网址,欢迎点击登录! 点击登录山东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相关内容:山东科技大学简介 山东科技大学建校于1951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工科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学校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设有19个学院、9个教学系(部)、4个科研机构以及1个独立学院。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教职工2900余人,其中教授288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 山东科技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创办于1962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开办了81个专业,在籍学生3万余人,在全国设有函授站(点)54个,xx年,山东科技大学被评为全省函授夜大学教育办学水平评估 优秀学校。 继续教育学院拥有独立的校园,座落于著名的泰山脚下,教学、科研、生活设施配套齐全。学院于xx年在省属高校中率先组建成人 教育远程教学系统,学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后,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专

科)毕业证书,本科毕业生符合条件者可授予学士学位,享受与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同等待遇。 本科专业 1、自动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等领域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生产过程设计、信息处理等领域从事系统设计、分析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检测技术、信号与系统分析、过程控制系统、软件工程等。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可在科研、工程技术、教育、企事业管理等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信息处理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离散数学、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 3、采矿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山东省公安厅关于律师查询公民户籍登记资料有关问题的通知

山东省公安厅关于律师查询公民户籍登记资料有关问题的通知 鲁公发〔2008〕251号 山东省各市公安局、司法局: 为保障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依法调查取证,保证公民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就律师查询公民户籍登记资料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查询公民户籍登记资料的律师,必须是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以下简称“执业律师”)。未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律师执业实习人员、律师助理人员不得单独查询公民户籍登记资料。 二、执业律师查询公民户籍登记资料,原则上应当到被查询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进行查询。执业律师查询公民户籍登记资料时需携带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介绍信。律师事务所介绍信应详细注明律师姓名、所承办法律事务、被查询人姓名等内容,与律师执业证书复印件一并交由受查询的公安派出所存档备案。 三、公安派出所应当查验申请查询公民户籍登记资料的执业律师资格。如对其身份有疑问,可以向其律师事务所所在地的司法行政机关或者律师协会查询,也可以登陆其律师执业证发证机关或者同级律师协会网站查询。 四、执业律师只能查询与所承办法律事务有关人员的户籍登记资料,查询内容为:被查询人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公民身份证号码、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等户籍登记资料,不得查询与所承办法律事务无关人员的户籍登记资料。 五、执业律师所查询的公民户籍登记资料需要作为证据使用的,公安派出所应当根据户籍登记资料如实出具相应的《户籍证明》,加盖承办人印签、户口专用章并注明使用用途和有效期限。《户籍证明》收费标准,按照山东省物价局、山东省财政厅《关于户籍管理有关证件收费标准的批复》(鲁价费发[2006]231号)执行。 六、执业律师对所查询的公民户籍登记资料,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律师行业规范的规定承担保密义务。 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二〇〇八年九月二十六日

在考试的最后一刻把题才做完。我是有多坑。。。还仅仅是简答题。。。土力学

【1.为什麽要引入相对密度的概念来评价砂土的密实度?它作为砂土密实度评价指标有何优点和缺点?】砂土的密实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孔隙比,而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土的级配情况。粒径级配不同的砂土即使具有相同的孔隙比,但由于颗粒大小不同,颗粒排列不同,所处的密实状态也会不同。为了同时考虑孔隙比和级配的影响,引入砂土相对密实度的概念。 相对密实度试验适用于透水性良好的无粘性土,如纯砂、纯砾等。一般情况很难保证砂土的原状结构,因此很难测得天然孔隙比e. 采用相对密度作为砂土密实度指标,理论上是完善的,但由于测定emax和emin时,试验数值将因人而异,平行试验误差大;同时采取原状砂土测定天然孔隙比e也是难以实现的。 【2.何谓起始水头梯度、临界水头梯度、动水力?】 答:动水力指水流作用在单位体积土体中土颗粒上的力.起始水头梯度;开始发生渗流的水力梯度。。为单位长度上的水头损失。临界水力梯度:使土开始发生流砂现象的水力梯度。3.试述流砂现象和管涌现象的异同。 答:不同点:1)流砂发生在水力梯度大于临界水力梯度,而管涌发生在水力梯度小于临界水力梯度情况下; (2)流砂发生的部位在渗流逸出处,而管涌发生的部位可在渗流逸出处,也可在土体内部;(3)流砂发生在水流方向向上,而管涌没有限制。 4.流沙发生时瞬间的,管涌的发生时一个缓慢的过程。 相同点:都是由水的渗水压力引起,且一般都发生在砂性土中。 【4. 何为流砂?流砂现象产生的条件。】 答:土体在向上动水力作用下,有效应力为零时,颗粒发生悬浮、移动的现象。条件;水自下向上流动GO大于等于R 【5.简述附加应力在土中的分布特点。】 答:1、在地面下同一深度的水平面上的附加应力不同,沿力的作用线上的附加应力最大,向两边则逐渐减小。 2、距地面愈深,应力分布范围愈大,在同一铅直线上的附加应力不同,愈深则愈小。 【4.什麽是有效应力?有效应力原理的内容有哪些?】 答:总应力的一部分由土颗粒间接触面承担的应力称为有效应力; 有效应力原理内容:(1)饱和土体的有效应力等于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 (2)土的有效应力控制土的变形及强度。 【6.在基底总压力不变的前提下,增大基础埋置深度对土中应力分布有什麽影响,为什麽?】 当基础埋置深度增加时,其地基土的变形模量随深度增加,沿荷载对称轴上的应力z有增大的现象,一般认为较深处的土体,侧向变形受较大限制,因而沿外力作用线附近的附加应力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 【7.地下水位的升降,对土中应力分布有何影响?】

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2007年 电路

07年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总计60分) 在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请将其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写到答题纸上,不要写在试卷上! 1、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负载L Z 获得最大功率时,L Z 应为 A. 5Ω B. ()j35+Ω C. ()j35- Ω D. j3-Ω 答 ( ) L S U 2、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电感均为2H,线圈间的互感也为2H,则该变压器为 A. 为理想变压器 B. 线圈的匝数比为2 C. 为全耦合变压器 D. 以上三点全不正确 答( ) 3、今有10μF 的电容元件,充电到100 V 后从电路中断开,经10 s 后电压下降到36.8 V ,则该电容元件的绝缘电阻为 A. 100k Ω B. 1M Ω C. 10M Ω D. 20M Ω 答( ) 4、RLC 串联电路的R =4k Ω,L =4H ,C =1μF 。该电路的暂态响应属于 A. 衰减振荡情况 B. 振荡情况 C. 临界情况 D. 非振荡情况 答( ) 5、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若2 1 C L ωω>,且电流有效值A 41=I ,A 32=I , 则I 等于 A. 7A B. 5A C 1A D. 2A 答 ( )

2 C 6、图示二端网络的电压电流关系为 A. U I =+25 B. U I =-25 C. U I =--25 D. U I =-+25 答( ) 7、电路如图所示, 当t =0时开关断开, 已知()()i i 12000--==,则()i 20+等于 A. L L L I 112 +S B. 0 C. L L L I 212 +S D. 12 L I S 答( ) 2 8、图示电容元件的()u 00=,()i t =02. A ,则t 由0至50s 期间电容吸收能量为 A.50 J B. 100 J C. 250 J D. 500 J 答( )

山东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建设流程设计

山东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建设流程设计 摘要: 在过去的几年,山东地区DNA数据库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通过调研发现,山东地区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DNA 数据的采集、保存及送检到DNA数据分析再到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善设计,从而使公安机关DNA数据库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更加详实、准确的线索,提高办案效率。 关键词: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建设流程;设计 1.1 DAN数据的采集、保存及送检 DNA数据库的建立从样品采集做起,采集工作依法进行,首先有政策文件、规范性文件规范工作任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落实责任,加强管理,保证采集样品的质量,人员背景信息准确,信息共享。 一、犯罪分子前科DNA库及失踪人员DNA库 1、采集的范围 根据《法庭科学DNA数据库建设规范》(GA/T418-2003)和《山东省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的要求,分别采集犯罪分子前科DNA 数据库及失踪人员DNA库血样。 2、采样员及采样员的培训 按照属地管辖,DNA信息血样样本采集施行各市辖区派出所主办,所长负责制原则,由各派出所选派一名正式民警担任血样采集员,负责采集工作。未通过派出所办理的案件涉及人员的DNA血样样本采集工作,由刑警、治安、经侦、国保、交警、出入境、消防等办案单位采集。异地羁押的未决犯罪嫌疑人及行政拘留人员的DNA血样样本的采集工作,分别由看守所、拘留所负责。 各市公安局负责各县(市、区)公安机关派出所及相关单位采样人员的定期培训任务,并统一印发材料。 3、血样采集流程 血样样本采集的过程按以下步骤进行。 (1)登记。填写DNA血样包装袋封面上标注的相关信息及违法犯罪嫌疑人员信息登记表,并按要求在血样包装袋上粘贴DNA编码(不干胶)。

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 数字测图与原理

数据结构部分 注意事项: 1、算法应说明基本思路,应对主要数据类型、变量给出说明,所写算法应结构清晰、简明易懂,应加上必要的注释。 2、算法可用(类)PASCAL语言、(类)C语言等你所熟悉的高级语言编写,但要注明语种。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注:题目中预留填空位置 大小与答案填写内容多少无关。]: 1、数据逻辑结构主要包括①、②、③、 ④,四种结构,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合称为 ⑤。 2、线性表与栈和队列的主要区别是⑥。 3、在单链表中设置头结点的作用是⑦。 4、从概念上讲,森林、树与二叉树是不同的数据结构, 将森林与树转化为二叉树的基本目的是⑧。 5、在各种查找方法中,平均查找长度与结点个数n无关 的查找方法是⑨。 6、折半查找的存储结构仅限于⑩,且要求元素按其 关键字有序。 二、综合应用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采用子表分析法或表头表尾分析法画出广义表

((((a),b)), ( (( ),d), (e,f) ) )的存储结构图,并求它 的深度及长度。 2、某二叉树的前序遍历结点访问顺序是abdgcefh,中序 遍历的结点访问顺序是dgbaechf。画出该二叉树,并 将其后序线索化。 3、已知一个图的顶点集V为:V={1,2,3,4,5,6,7};共有 起点 终点 权 到的各条边及权值。 4、试证明当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应用于一个连通图时,所 经历的边形成一棵树。 5、有n个不同的英文单词,它们的长度相等,均为m, 若n>>50,m<5,试问采用什么排序方法时间复杂度 最佳?为什么? 三、[15分]选择适合的结构存储稀疏多项式,编写求其导函数 的算法,要求利用原多项式中的结点存放其导函数(多项式),同时释放所有无用(被删)结点。 四、[15分]对给定关键字的序号j(0≤j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一)地层的划分依据 所谓地层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包括变质的和火山成因的成层岩石在内。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地层和岩层这两个名词相似,但岩层一般是泛指各种成层岩石,而不必具有时代的概念。 地层既然具有时代的概念,所以地层就有所谓上下或新老关系,这叫做地层层序,也就是相当于一本书的页次。如果地层没有受过扰动,愈处于下部的地层时代愈老,愈处于上部的地层时代愈新,叫做正常层位。前面已经讲过,这种上新下老的关系叫地层层序律。但是,组成地壳的地层是十分错综复杂的,或者由于地壳运动造成地层缺失,或者由于构造变动弄得层序颠倒,或者由于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改变了地层的产状和面貌。这就如同一本年代久远并保存不好的古书一样,已经变成残篇断简,字迹模糊,必须进行一番校订考证工作,分章划段,才能读懂其内容;地层也是如此,既要把地层整理出上下顺序,又要划分出不同等级的阶段和确定其时代,这就是地层的划分。划分地层的主要根据如下: 1.沉积旋回和岩性变化对于一个地区的地层进行划分时,一般是先建立一个标准剖面。凡是地层出露完全、顺序正常、接触关系清楚、化石保存良好的剖面就可以做为标准剖面。如果是海相地层,往往表现出岩相由粗到细又由细到粗的重复变化,这样一次变化称一个沉积旋回,也就是每一套海侵层位和海退层位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例如,在剖面中共包括三个大的沉积旋回,那末就可以据此把地层划分为三个单位。根据沉积旋回划分地层应当注意这样几点:第一,因为地壳升降运动是波动性的,所以沉积旋回的级别有大有小,即一个大旋回中可以有几个小旋回,而一个小旋回中又可以包括几个更小的旋回,根据具体情况,划分的地层单位也有大有小。第二,每一旋回中的海侵层位容易保存,而海退层位则不易全部保存或者根本不保存,因此一个沉积旋回不一定是完整的。第三,每一沉积旋回一般总是由粗碎屑岩(通常是砾岩)开始,称底砾岩,因此,底砾岩的下部层面往往是两个地层单位的分界面。 地层中的沉积旋回特别是陆相地层,不一定都是很清楚的。这时,就可以根据岩性来划分地层。岩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沉积环境的变化,而沉积环境的变化又往往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因此,根据岩性把地层划分成许多单位,基本上可以代表地方性的地史发展阶段。例如,在一个剖面中,下部是砂页岩含煤层,上部是火山碎屑岩,它们代表两个不同的环境和时代,一个是还原环境和成煤时代,一个是地壳运动强烈和火山活动时代。这样,就可以根据岩性把地层划分成两个单位,代表两个发展阶段。 2.岩层接触关系岩层之间的不整合面是划分地层的重要标志。任何类型的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都代表岩层的不连续现象,反映了地理环境的重大变化。其实,两大沉积旋回之间往往存在一个不整合面,所以,根据不整合面和沉积旋回所划分出来的地层界限在一定范围内常是一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