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的PVT关系和状态方程
高等热力学课件第1章流体pVT关系
3
等温与绝热
可用于描述理想气体的扩张和压缩过程,探索其热力学性质。
流体的比热容和焓
比热容
衡量流体在吸收或释放热量时的 温度变化。
焓
描述了系统的内能和对外界做功 的总和性 质和能量转化。
麦克斯韦方程和吉布斯-杜亨方程
1 麦克斯韦方程
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偏导数关系,揭示了系统 的性质。
理想气体与实际气体
1 理想气体
遵循理想气体定律,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
2 实际气体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需要使用状态方程来描述。
3 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包括艾伦-富根方程和范德华方程。
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
1
等温过程
温度保持不变,内能转化为热量与环境交换。
2
绝热过程
热量不从或不向环境交换,内能转化为功或由功转化为内能。
2 吉布斯-杜亨方程
描述了多组分体系的平衡条件。
相图和临界点
相图
展示了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 力条件下的各种相态。
临界点
温度和压力达到临界值时, 物质不再存在液态和气态之 分。
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
定义了物质转变为超临界流 体的条件。
流体在工程中的应用
1 流体动力学
用于设计飞行器、汽车和船只的空气动力学 和水动力学。
2 能源转换
涉及流体的燃烧、蒸汽发电和涡轮机等领域。
3 化工过程
4 环境工程
流体在化学工程中的传热、传质和反应过程。
涉及水力学、水污染和废水处理等流体问题。
高等热力学课件第1章流 体pVT关系
流体力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流体的pVT关系。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关系,我们可 以更好地理解流体的特性和行为。
流体的性质
化工热力学-流体的 p-V-T 关系
Z
Z
Z
1
q
Z
或
Z
0.026196
Z
Z
0.026196
1.026196 Z 6.6060 0.026196
将 Z= 代入上式右边,迭代计算后得到收敛值Z=0.04331。
V l ZRT 0.043318.314350 133.3 cm3mol1
p
0.9457
为了比较计算结果,在例2/5-1的情况下,运用四种立方型状态 方程所计算得到的V v及V l 值列表如下:
第二章 流体的 p-V-T 关系
(一)纯流体的三维相图
自由度与相律
(二)纯流体的二维相图
异戊烷的p-V图
p-T相图
T-V图
(三)纯流体 pVT 行为的模型化
→ 什么是状态方程?
f p,V,T 0
dV
V T
p
dT
V p
T
dp
V=V(T,p)
p=p(T,V )
(四)理想气体
只有在Zc相等的条件下,对比态原理才能成立
以ω为第三参数的对应状态原理
Z f pr ,Tr ,
偏心因子
Pitzer: 物质对比饱和蒸汽压的对数,与对比温度的倒数呈 下列线性关系
log
prS
a 1
1 Tr
prS
pS pc
球形分子虽然临界参数相差很大,但在Tr=0.7时,对比蒸气压 logprS = -1 。
ZC 3/8 1/3 1/3 0.30740
临界压缩因子Zc
VDW: 3/8 RK/SRK: 1/3 PR: 0.3047
立方型状态方程的数值求解
p
RT
V b
V
化工热力学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和状态方程
第二章 内 容
§2.1 纯流体的p-V-T相图 §2.2 气体状态方程(EOS) §2.3 对应态原理和普遍化关联式 §2.4 液体的p-V-T性质 §2.5 真实气体混合物p-V-T关系
§2.6 状态方程的比较和选用
§2.1 纯流体的p-V-T相图
§2.1.1 T –V 图 §2.1.2 p-V 图 §2.1.3 p-T 图 §2.1.4 p-V-T 立体相图 §2.1.5 纯流体p-V-T关系的应用及思考
§2.1.4 P-V-T立体相图
P-V-T立体相图
§2.1.4 P-V-T立体相图
水的P-V-T立体相图
【例2-1】 将下列纯物质经历的过程表 示在p-V图上:
1)过热蒸汽等温冷凝为过冷液体; 2)过冷液体等压加热成过热蒸汽; 3)饱和液体恒容加热; 4)在临界点进行的恒温膨胀
P
C
1)过热蒸汽等温冷凝为过冷液体; 2)过冷液体等压加热成过热蒸汽; 3)饱和蒸汽可逆绝热膨胀; 4)饱和液体恒容加热; 5)在临界点进行的恒温膨胀
• 1)由于刚性容器体积保持不变, 因此加热过程在等容线上变化,到 达B1时,汽液共存相变为液相单相; 继续加热,当T>Tc,则最终单相为 超临界流体,即C1点。
• 2)当水慢慢加热后,则状态从位 于汽液共存区的A2,变为汽相单相 B2,继续加热,当T>Tc,则最终单 相为临界流体C2。
§2.1 纯流体的P-V-T相图
P-T图
液相区
8atm下变成液体
气相区
1atm下变成气体
液化气的p-T 图
-82.62 ℃
室温10~40℃
乙烯、丙烯、 丁烯能做液化 气吗?
96.59℃
TC = 196.46 Tb =36.05 ℃
第2章_流体的pVT关系
18
2.2.1.5 Patel-Teja方程 方程形式:
代入式(2-12)
RT a 8.314×273.15 1.5588 p= − 0.5 = − −5 V −b T V(V +b) ( 4.636−2.6806) ×10 ( 273.15)0.5 ×4.636×(4.636+ 2.6806)×10−10 =8.8307×107(Pa)
8.8307 × 107 − 101.33 × 106 Δp = = −12.9% 6 101.33 × 10
⎪ ⎨ 2 ∂ P ∂V 2 ⎪ ⎩
图2-3 纯物质的p-V图
(
)
c
T =Tc 6
=0
2.2 流体的状态方程
定义:描述流体p-V-T关系的函数表达式 。
f ( p,V , T ) = 0
重要价值: ⑴精确地表达相当广泛范围内的pVT数据; ⑵推算不能直接测量的其它热力学性质。 状态方程的分类: 结合理论和经验:半经验半理论状态方程 从级数的角度出发:多参数状态方程
方程常数: R 2Tc 2 a (T ) = ac ⋅ α (Tr , ω ) = 0.457235 ⋅ α (Tr , ω )
pc
α
0.5
= 1 + F (1 − Tr )
0.5
RTc b = 0.077796 pc
2
17
F = 0.37464 + 1.54226ω − 0.26992ω
化工热力学第2章 流体的PVT关系和状态方程
P
RT V b
V
a
V
b
a
ac
T
0.42748
R 2Tc2 Pc
T
b 0.08664 RTc Pc
T
1
0.48
1.574
0.176
2
1
T 0.5 r
2
在临界点: T 1
优点
➢ 与RK方程相比,SRK方程大大提高了表达纯物质汽液平 衡的能力,使之能用于混合物的汽液平衡计算,故在工 业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6.734m3
/ kmol
V1
6.814
4.2486.734 6.7346.734
0.08058 0.08058
6.198
V2
6.814
4.2486.198 6.1986.198
0.08058 0.08058
6.146
V3 6.141 V4 6.140 V 6.140m3 / kmol
( 2 ) SRK方程
Thiesen, 1885年提出 Onnes, 1901年改进
pV a(1 b' p c' p2 d ' p3 .....) 原型 p 0 理想气体
Z pV 1 Bp Cp2 Dp3 RT
Z pV 1 B C D
RT
V V2 V3
B B RT
C C B2 R2T 2
8.3142 408.12.5
a 0.42768 3.648 103
2.725104 kPa m6 K 0.5 / kmol2
b 0.08664 8.314 408.1 0.08058m3 / kmol 3.648 103
RT
a
P V b T1/2V V b
第二章 pVT关系和状态方程
的摩尔体积
查表Tc、pc→a,b, V0=RT/p=2.01294m3/kmol V1 V2…..
饱和液体的摩尔体积
RT pV b Vi 1 b af Vi
RT pV b 1 2 b T Vi Vi b a
将a、b代入vdW方程,并用于临界点,得
RTc a 3 RTc pc 2 Vc b Vc 8 Vc
或 Z pcVc 3 0.375 c (2-8)
RTc
8
以Tc和pc表达的vdW常数为
27 R T a 2 64 pc
2
2 C
(2-9)
1 RTc b 8 pc
(2-10)
pc
2
(2-20)
RTc b 0.077796 pc
(2-21)
Zc=0.307,该值比RK方程的0.333有明显 改进,因此PR方程在体积性质计算方面明显 优于SRK方程,但仍偏离真实流体的数值; 计算常数需要Tc, pc和ω,a是温度的函数; 同时适用于汽液两相,PR方程计算饱和蒸汽 压、饱和液体密度和气液平衡中的准确度均 高于SRK方程 ,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常用的物质及临界点:
二氧化碳:31 ℃, 7.38 MPa 水:374 ℃, 22 MPa 甲醇:239℃, 8.1 MPa 乙醇:243℃, 6.38 MPa
p-T图
P-V图
亚稳态流体
过热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当压力低于饱和 蒸汽压(或一定压力下,温度高于其沸点) ,仍能以液体形式存在 过冷蒸汽—压力高于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或温度低于同压力的沸点),仍能以蒸汽 形式存在。
第2章 PVT关系和状态方程
0.5 1 Tr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化学工业出版社
PR方程的特点
Zc=0.307,更接近于实际情况,虽较真实情 况仍有差别,但PR方程计算液相体积的准 确度较SRK确有了明显的改善; 计算常数需要Tc,Pc和,a是温度的函数; 能同时适用于汽、液两相; 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提供的计算软件Thermo-Pro中,用PR作 为状态方程模型,用于均相性质、纯物质 饱和性质、混合物汽液平衡计算等。
解方程组得方程常数
9 a RTcVc 8
RTc RTc a Pc 2 Vc b Vc V Vc c
可得到
Vc b 3
9RTcVc 3 8 3 RTc 2 8 Vc Vc
化学工业出版社
PcVc Zc 3 8 0.375 RTc
2
0.5 1 Tr
这样就可以从纯物质的Tc,Pc和计算SRK常数
化学工业出版社
SRK方程的特点
在临界点同RK,Zc=1/3(偏大); 计算常数需要Tc,Pc和(比RK多),a是温 度的函数; 除了能计算气相体积之外,能用于表达 蒸汽压(汽液平衡),是一个适用于汽、 液两相的EOS,但计算液相体积误差较 大; 为了改善计算液相体积的准确性,PengRobinson提出了PR方程。
3状态方程 (EOS)
已经知道的EOS
理想气体方程 范德华(vdW)方程 RK方程 维里方程 对应态(原理)方程
将要介绍的新EOS
立方型方程(vdW型) 高次型方程 (virial型) 三参数CSP
化学工业出版社
状态方程(EOS)
EOS是特指P-V-T的解析函数关系; EOS不仅可以计算容积V性质,更重要的 是由经典热力学推算其它性质时所必需的 模型; EOS应反映物质的微观特征或宏观的P-VT特征; 建立EOS的方法:多以经验法为主;纯理 论法很少。 本课程仅介绍和应用EOS。
第二章流体的P-V-T关系与状态方程
2.2.3 立方型状态方程
2.2.3.1 Van der Waals (vdW)范德华方程
RT a pVbV2
体积修正项, b为有效分子体 积,斥力参数
压力修正项, a为引力参数
vdW方程的优点:
1)1873年范德华在其著名的论文“关于气态和液态的连 续性”中提出,是第一个有实用意义的状态方程。1910年 曾获诺贝尔奖。
方程两边乘以 (V b ) P
得:
RT a(Vb)
VbPP1 T/2VVb
V k 1R P TbPa 1T /2 V V k k V b kb
初值取
1.875107
理想气体EOS只适合压力非常低的气体, 不适合真实气体。
2.2.2 气体的非理想性
真实气体分子有大小、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是造成气体非理 想性的原因。 真实气体对理想气体的偏离程度可以用压缩因子Z来表达:
Z PV V RT Vig
分子间吸引力促使Z<1; 分子间排斥力使Z>1; 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平衡暗指Z=1。
方程在P →0 时,应变为:PV = RT
2. 低压下的气体(特别是难液化的N2,H2,CO,CH4,…), 在工程设计中,在几十个大气压(几个MPa)下,仍可按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P、V、T: 而对较易液化的气体,如NH3,CO2,C2H4(乙炔)等,在 较低压力下,也不能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
对方程的引力项进行修正,以使计算的V减小, 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是真正实用的EOS。
R-K 方程中的常数a,b 的求取
•用同于vdW方程的方法得到常数a,b值, •即临界等温线在临界点的条件得到:
a 0 .42748
R
2T
2.5 c
化工热力学
8
第三章 流体的热力学性若为单位质量的性质,则为强度性质 ,如mol热力学能能,偏mol性质。
3.偏微分、全微分、点函数、状态函数的概念
4.剩余性质的定义式 M E M M
5. 热容的定义式
Cv
U T V
QR
8.正向卡诺循环、逆向卡诺循环
C
1 TC TH
C
TL TH TC
9.蒸汽动力循环,蒸汽压缩制冷循环,深度制冷
循环(林德、克劳特)的工作原理,能用T-S图表示,
会查用T-S图,主要设备与作用。
28
二.有关计算 ☆ 1. 制冷循环:
有关计算q0,qh,G,-ωS(Nt),ε等 ☆ 2. 蒸汽动力循环 :
10. 有效能与理想功的联系 ΔB=-Wid
11. 有效能衡算 可逆过程
B B
不可逆过程 B B D
12. 有效能效率
B
B
D
1 B
B 考虑数量、质量
13. 热力学效率 (仅考虑数量)
Wac
Wid
产功过程
Wid
Wac
耗功过程
14. 有效能、无效能、理想功、损失功
22
二.有关计算
8.活度与活度系数的概念及定义式
aˆi fˆi / fi 0
9.L—R定则表达式
i
aˆi Xi
xi
fˆi fi0
fˆi
/
fˆ i
id
fˆi id
x i
fi0
f
0 i
L
R
fi
f
0 i
HL
Ki
10. Q函数表达式
Q GE RT
X i ln i
第2章 流体的PVT关系-状态方程式(3版)
流体的压力、体积、温度关系: 状态方程式
流体的P-V-T关系
2.1
纯物质的P-V-T行为
2.2
2.3
流体的状态方程式
对应态原理的应用
2.4
2.5
液体的P-V-T关系
真实气体混合物
2.1 纯物质的P-V-T关系
固 固 液
液
临界点 气 汽
纯物质的P-V-T相图
P-V-T相图的投影图
偏心因子的物理意义为:其值的大小,是反
映物质分子形状与物质极性大小的量度。球形
分子(Ar、Kr、Xe等)ω=0;非球形分子ω>0。 根据以上结论,Pitzer提出了两个非常有用
的普遍化关系式。一种是以压缩因子的多项式
表示的普遍化关系式(简称普压法),一种是以
两项维里方程表示的普遍化第二维里系数关系
液体对比密度的定义:
Vc r L c V
L
液体的摩尔体积计算:
r1 V V r2
L 2 L 1
2.5
真实气体混合物
非理想性的两个原因。 用纯物质性质来预测或推算混合物性质 的函数式称为混合规则,纯气体的关系 式借助于混合规则变可推广到气体混合 物。 关键问题是求解混合物的虚拟特征参数。
2.2 流体的状态方程式
纯流体的状态方程(EoS) 是描述流体P-V-T性质 的关系式。 f( P, T, V ) = 0 混合物的状态方程中还包括混合物的组成(通常 是摩尔分数)。
理想气体方程式
pV RT pV Z 1 RT
p为气体压力;V为摩尔体积; T为绝对温度;R为通用气体常数。
Zc=0.307,更接近于实际情况,虽较真实
热力学目录[整理]
第二章流体的P-V-T关系2.1 纯物质的P-V-T关系一、P-T图二、P-V图2.2 流体的状态方程一、Virial方程二、立方形方程1、VDW方程2、R-K方程3、SRK方程4、PR方程三、多参数状态方程2.3 对应态原理及其应用一、对应态原理二、两参数普遍化状态方程三、三参数普遍化关系式1、偏心因子2、普遍化第二维里系数法3、普遍化压缩因子图法4、普维法与普压法的应用条件2.4 真实气体混合物的PVT关系第三章纯流体的热力学性质3.1热力学性质间的关系一、热力学基本方程二、点函数的数学关系式三、Maxwell关系式1、第一关系式2、第二关系3.2 热力学性质的计算一、以T、P为变量的焓变和熵变计算1、H的基本关系式2、S的基本关系式二、剩余性质法(一)计算原理1、剩余性质M R2、H*、S*的计算式3、H R、S R的计算式4、H、S的计算(二)H R、S R的计算方法1、图解积分2、EOS法3、普遍化关系式法第四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4.1 能量平衡方程一、能量平衡方程二、轴功4.2 能量平衡方程的应用一、封闭体系二、稳定流动体系1、机械能平衡式2、绝热稳定流动过程3、与外界有大量热、轴功交换的稳流过程4.3 气体压缩过程一、压缩过程热力学分析二、单机压缩机可逆轴功的计算理想气体真实气体三、多级压缩及实际功耗第五章热力循环——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应用5.1 热力学第二定律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流方向:Clausis说法循环过程:Kelvin说法熵增原理:5.2 熵一、熵1、熵函数(熵流)2、闭系热力学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3、熵产生4、熵变的计算二、熵平衡1、熵平衡方程2、熵平衡方程的特殊形式5.3 热力学性质及图表及其应用一、热力学性质图(一)T-S图1、T-S图形2、T-S图线组成的意义3、利用T-S图表示过程4、单组分两相区热力学函数的计算二、其他热力学性质图三、热力学性质图的共性四、热力学图表与普遍化热力学图表的区别5.4 水蒸气动力循环一、卡诺循环二、郎肯循环1、郎肯循环过程的热力学计算2、热效率和气耗率3、实际的郎肯循环三、提高郎肯循环的措施1、提高蒸汽的过热温度2、提高蒸汽压力3、再热循环5.5 制冷循环一、逆卡诺循环二、蒸汽压缩制冷循环1、制冷原理2、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热力学计算3、实际的蒸汽压缩制冷循环4、提高制冷系数的措施5、制冷剂的选择第六章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6.1 基础理论一、能量的级别二、理想功W id1、定义2、稳流过程理想功的计算式三、损失功W L四、热力学效率6.2 有效能6.3 化工单元过程的热力学分析一、流动过程二、传热过程三、分离过程第7章 溶液热力学基础7.1 溶液的热力学性质7.1.1 均组敞开系统的热力学关系式和化学位 7.1.2 偏摩尔性质1、定义式及物理意义2、 与溶液摩尔性质M 间的关系3、偏摩尔性质间的关系4、偏摩尔性质的计算7.2 Gibbs-Duhum Eq7.2.1 Gibbs-Duhum Eq 的一般形式 7.2.2 G-D Eq 的常用形式 7.2.3 Gibbs-Duhum Eq 的作用 7.3 逸度与逸度系数7.3.1 逸度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1、逸度的定义 2、逸度系数定义式 3、逸度的物理意义 7.3.2 物质逸度的计算 1、纯气体逸度的计算 (1)用普遍化关系式求 (2)用EOS 法求 2、凝聚态逸度的计算3、混合物中组分i 的逸度的计算 7.4 理想溶液和标准态 7.4.1 理想溶液 1、定义2、溶液的热力学性质 7.4.2 标准态 7.5 活度和活度系数 1、活度的定义及意义 2、活度系数3、注意点7.6 流体均相混合时的性质变化 7.6.1 混合过程性质变化 1、混合过程性质变化 2、混合偏摩尔性质变化 3、混合性质变化与组成的关系 7.6.2 过量(超额)热力学性质 1、过量热力学性质M E2、过量性质变化 7.7 活度系数模型7.7.1 过量自由焓与活度系数 7.7.2、非理想溶液模型 1、正规溶液模型i M2、无热溶液模型3、基团溶液模型7.7.3 活度系数的近似关联式1、Wohl型经验方程2、局部组成方程3、基团溶液模型)第八章相平衡8.1 平衡的判据与相律8.2 互溶体系VLE相图一、二元体系的P-T图二、互溶体系的P-x-y、T-x-y相图1、一般正负偏差体系2、最大正负偏差体系8.3 VLE的计算一、概述1、VLE计算的基本问题2、VLE计算的理论基础式EOS+γi法EOS法γi法二、低压下VLE的计算1、计算式2、汽液平衡比Ki和相对挥发度αij3、泡点、露点计算p, xi T,yi一、G-D方程二、热力学一致性检验。
流体的PVT关系和状态方程
流体的PVT关系和状态⽅程流体的P-V-T关系和状态⽅程教学⽬的要求能熟练掌握流体(特别是⽓体)的各种类型的P、V、T 关系(包括状态⽅程法和对应状态法)及其应⽤、优缺点和应⽤范围。
定性认识流体P-V-T ⾏为;掌握描述流体P-V-T关系的模型化⽅法,了解⼏种常见的状态⽅程;掌握对⽐态原理和普遍化状态⽅程掌握计算真实⽓体混合物P-V-T 关系的⽅法,并会进⾏计算。
了解液体的P-V-T关系教学内容在化⼯过程的分析、研究与设计中,流体的压⼒p、体积V 和温度T是流体最基本的性质之⼀,并且是可以通过实验直接测量的。
⽽许多其它的热⼒学性质如内能U、熵S、Gi bbs⾃由能G 等都不⽅便直接测量,它们需要利⽤流体的p–V–T 数据和热⼒学基本关系式进⾏推算。
因此,流体的p –V–T 关系的研究是⼀项重要的基础⼯作。
2.1 纯流体的P-V-T关系2.2 ⽓体的状态⽅程2.3对应态原理和普遍化关联式2.4 真实⽓体混合物的P-V-T关系2.5 液体的P-V-T关系2.6 状态⽅程的⽐较、选⽤和应⽤2.1纯流体的P-V-T关系◆纯物质在平衡态下的p–V–T 关系,可以表⽰为三维曲⾯,如图2-1。
曲⾯上分单相区及两相共存区。
曲线AC 和BC 代表汽液共存的边界线,它们相交于点C,C 点是纯物质的临界点,它所对应的温度、压⼒和摩尔体积分别称为临界温度T c、临界压⼒p c 和临界体积Vc。
◆将p –V–T 曲⾯投影到平⾯上,则可以得到⼆维图形。
图2-2 和2-3分别为图2-1投影出的p –T图和p –V 图。
图 2-2 纯物质的p –T 图图 2-3纯物质的p –V 图图 2-2 中的三条相平衡曲线:升华线、熔化线和汽化线,三线的交点是三相点。
⾼于临界温度和压⼒的流体称为超临界流体,简称流体。
如图2-2,从A 点到B 点,即从液体到汽体,没有穿过相界⾯,即是渐变的过程,不存在突发的相变。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常特殊,既不同于液体,⼜不同于⽓体,可作为特殊的萃取溶剂和反应介质。
化工热力学第3章 流体的PVT关系
纯物质的P-T图
P
Pc
固 相
1
3
密
流
A
区
C
液
相
2 B 气相
1-2线 汽固平衡线(升华线) 2-c线 汽液平衡线(汽化线) 2-3线 液固平衡线(熔化线)
C点临界点,2点三相点
P=Pc,T=Tc的区域, 两相性质相同
Tc
T
P>Pc,T>Tc的区域,压缩流体区(密流区,超临界流体区)
2021/2/22
3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university
2021/2/22
三维相图2
液 临界点
固 气
汽
汽液混合物 饱和汽
p=0.2MPa
过热蒸汽
恒温(150o C )下,水的体积随压力变化的示意图
2021/2/22
12
Shanghai university
纯物质的P-V图
T2 T1 T3
Tc
气
T4
C
P
T5
汽 液
汽液两相区
V
特性:
在单相区,等温线为 光滑的曲线或直线; 高于Tc的的等温线 光滑,无转折点,低 于Tc的的等温线有 折点,由三部分组成。
PVRbTVVbabVb
a
acT
0.45724R2Tc2 Pc
T
b 0.07780RTc
Pc
T 1 0 . 3 7 1 . 54 4 0 . 2 6 2 6 2 4 1 2 T r 0 9 . 5 2 6
2021/2/22
41
4 Peng - Robinson ( PR )方程
热力学3章 流体PVT关系
N 0 3 2
6
2t 2t 1 kT t 0 t! 4 kT
1/ 4
t/2
(3-25)
B 2 b 4 kT
1/ 4
2 2t 1 t ! 4 kT t 0
应不同的a值,实际作图是不同的2a/(ζ-2a),见下图。
表3-2 基哈拉位能函数拟合气体的第二维里系数的标准误差
分子
SB(Ki) /(cm3· mol-1) SB(L-J) /(cm3· mol-1) 分子 SB (Ki) /(cm3· mol-1)
Ar
0.52 1.98 C 3 H8 7.66
物理意义:B表示两分子相互作用引起的与理想行为的偏差;
C表示三分子相互作用引起的非理想行为; D表示四分子相互作用引起的非理想行为。
在工程应用中,当P/Pc≤0.5(T/Tc)或
可使用方程的截断形式:
c 0.75 时,
pVm B Z 1 RT Vm
pVm Bp Z 1 Bp 1 RT RT
4. 斯托克迈尔位能函数
p 4 2 3 2cos i cos j sin i sin jcos i j
12 6
该位能函数,它与第二维里系数的关系式为:
3. 基哈拉位能函数
2a 12 2a 6 p 4 2a 2a
代入(3-13)也可求得第二维里系数B。但基哈拉位能函数有三
个参数ζ、ε、a,当以B/b对kT/ε作图时,有不同的曲线分别对
Kr
pvt关系和状态方程
3
8 0.375
用Pc,Tc表达的vdW方程常数a,b
a
27 64
R2Tc2 Pc2
b 1 RTc 8 Pc
P-V-T关系和状态方程
总目录
本章目录
关于状态方程的Zc值
vdW给出了一个固定的Zc ,即Zc=0.375。多数Zc在 0.23~0.29之间,明显低于vdW方程的Zc。可见vdW方 程计算准确性不好。
饱和蒸汽:表示蒸汽刚刚开始液化的状态,也可以形象
说是蒸汽中出现第一个液滴时的蒸汽称为饱和蒸汽。液 体刚刚出现的蒸汽状态称为饱和蒸汽。或者说汽液两相 平衡时液体即将消失的状态称为饱和蒸汽。
饱和液体:表示液体刚刚开始汽化的状态,也可以形象
说是液体出现第一个汽泡时称为饱和液体。或者说汽液 两相平衡时蒸汽即将消失的状态称为饱和液体。
三部分组成。
⑶等温线在临界点处出现水平
拐点,该点的一阶导数和二阶
导数皆为零,即
临界点的数学特征:
p V
T TC
0
2 p V 2
T TC
0
过热蒸汽区、过冷流体区
总目录
本章目录
几个重要概念:
过热蒸汽:在压强一定时,当流体处于蒸汽状态时(单
相区),其温度一定高于相应压强下饱和蒸汽的温度, 所以称为过热蒸汽。当温度一定时,流体处于蒸汽状态 时,其压强一定低于相应温度下流体的饱和蒸汽压。
2RTC (VC b)3
6a VC4
0 0
联立解得常数a ,b
a
9 8
RTcVc
b Vc 3
P-V-T关系和状态方程
总目录
本章目录
临界压缩因子Zc
带入vdW方程,并应用于临界点,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体的P-V-T关系和状态方程教学目的要求能熟练掌握流体(特别是气体)的各种类型的P、V、T 关系(包括状态方程法和对应状态法)及其应用、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定性认识流体P-V-T 行为;掌握描述流体P-V-T 关系的模型化方法,了解几种常见的状态方程;掌握对比态原理和普遍化状态方程掌握计算真实气体混合物P-V-T 关系的方法,并会进行计算。
了解液体的P-V-T关系教学内容在化工过程的分析、研究与设计中,流体的压力p、体积V 和温度T 是流体最基本的性质之一,并且是可以通过实验直接测量的。
而许多其它的热力学性质如内能U、熵S、Gibbs自由能G 等都不方便直接测量,它们需要利用流体的p –V –T 数据和热力学基本关系式进行推算。
因此,流体的p –V –T 关系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纯流体的P-V-T关系气体的状态方程对应态原理和普遍化关联式真实气体混合物的P-V-T关系液体的P-V-T关系状态方程的比较、选用和应用纯流体的P-V-T关系纯物质在平衡态下的p –V –T 关系,可以表示为三维曲面,如图2-1。
曲面上分单相区及两相共存区。
曲线AC 和BC 代表汽液共存的边界线,它们相交于点C,C 点是纯物质的临界点,它所对应的温度、压力和摩尔体积分别称为临界温度Tc、临界压力pc 和临界体积Vc。
将p –V –T 曲面投影到平面上,则可以得到二维图形。
图2-2 和2-3 分别为图2-1投影出的p –T 图和p –V 图。
图2-2 纯物质的p –T 图图2-3 纯物质的p –V 图图 2-2 中的三条相平衡曲线:升华线、熔化线和汽化线,三线的交点是三相点。
高于临界温度和压力的流体称为超临界流体,简称流体。
如图2-2,从A 点到B 点,即从液体到汽体,没有穿过相界面,即是渐变的过程,不存在突发的相变。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非常特殊,既不同于液体,又不同于气体,可作为特殊的萃取溶剂和反应介质。
近些年来,利用超临界流体特殊性质开发的超临界分离技术和反应技术成为引人注目的热点。
图 2-3 是以温度T 为参变量的p –V 图。
图中包含了若干条等温线,高于临界温度的等温线曲线平滑并且不与相界面相交。
小于临界温度的等温线由三个部分组成,中间水平段为汽液平衡共存区,每个等温线对应一个确定的压力,即为该纯物质在此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曲线AC 和BC 分别为饱和液相线和饱和气相线,曲线ACB 包含的区域为汽液共存区,其左右分别为液相区和气相区。
等温线在两相区的水平段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变短,到临界温度时最后缩成一点 C 。
从图2-3 中可以看出,临界等温线在临界点上是一个水平拐点,其斜率和曲率都等于零,在数学上表示为:0)(0)(22=∂∂=∂∂Tc Tc V P V P 式(2-1)和(2-2)对于不同物质都成立,它们对状态方程等的研究意义重大。
纯物质PVT 关系的应用:超临界技术和液化气体成分的选择气体的状态方程纯物质的状态方程(Equation of State, EOS) 是描述流体p-V-T 性质的关系式,即:f( p, T, V ) = 0状态方程类型:立方型、多常数型、理论型;混合物的状态方程从纯物质出发,通过引入混合规则,来计算混合物的热力学性质。
2.2.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假定分子的大小如同几何点一样,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由这样的分子组成的气体叫做理想气体。
在极低的压力下,真实气体可以当作理想气体处理,以简化问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最简单的状态方程:RT PV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用途:1)在工程设计中,可以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近似的估算,低压下的气体(特别是难液化的N2,H2,CO ,CH4,…);2)可以作为衡量真实气体状态方程是否正确的标准之一,当p →0或者V →∞时,任何真实气体状态方程都应还原为理想气体方程。
3)理想气体状态常被作为真实流体的参考态或初值。
立方型状态方程立方型状态方程是指方程可展开为体积(或密度)的三次方形式。
这类方程能够解析求根,有较高精度,又不太复杂,很受工程界欢迎。
(1) van der Waals 状态方程2Va b V RT p --= 该方程是第一个适用于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相比,它加入了参数a 和b ,它们分别表征分子间的引力和分子本身体积的影响,可以从流体的 p-V-T 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也可以由纯物质的临界数据计算得到。
(2)Redlich-Kwong (RK) 方程RK 方程的计算准确度比 van der Waals 方程有较大的提高,可以比较准确地用于非极性和弱极性化合物,但对于强极性及含有氢键的化合物仍会产生较大的偏差。
RK 方程能较成功地用于气相P-V-T 的计算,但计算液相体积的准确性不够,不能同时用于汽、液两相。
为了进一步提高 RK 方程的精度,扩大其使用范围,便提出了更多的立方型状态方程。
对RK 方程进行修正,但同时降低了RK 的简便性和易算性。
成功的有Soave 的修正式(SRK )。
(3) Soave-Redlish-Kwang 方程( 1972年)为了提高 RK 方程对极性物质及饱和液体 p –V –T 计算的准确度。
Soave 对 RK 方程进行了改进,称为 RKS (或 SRK ,或 Soave )方程。
方程形式为:)176.0574.148.0()]1(1[)(08664.0)(42748.0)()(225.022ωωααα-+=-+====m T m T p RT b T p T R T a T a r r c cr cc r c与RK 方程相比,SRK 方程可计算极性物质,更主要的是可计算饱和液体密度,使之能用于混合物的汽液平衡计算,故在工业上获得了广泛应用。
(4) Peng -Robinson 方程RK 方程和 RKS 方程在计算临界压缩因子 Z c 和液体密度时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为了弥补这一明显的不足,Peng -Robinson 于 1976年提出了他们的方程,简称 PR 方程。
)26992.054226.137464.0()]1(1[)(07780.0)(45724.0)()(225.022ωωααα-+=-+====m T m T p RT b T p T R T a T a r r c cr cc r cPR 方程预测液体摩尔体积的准确度较SRK 方程有明显改善,而且也可用于极性物质。
能同时适用于汽、液两相,在工程相平衡计算中广泛应用。
立方型状态方程根的求取当T > Tc 时,立方型状态方程有一个实根,它是气体容积。
当T<Tc 时,高压下立方型状态方程有一个实根,它是液体容积。
低压存在三个不同实根,最大的V 值是蒸气容积,最小的V 值是液体容积,中间的根无物理意义求解方法:直接迭代法和牛顿迭代法三种问题类型:1)已知T ,V ,求P ;显压型,直接计算2)已知P ,T ,求V ;工程中常见情况,迭代求解。
3)已知P ,V ,求T 。
迭代求解Virial (维里)方程维里方程该方程利用统计力学分析了分子间的作用力,具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
方程的形式为:⋯++++==⋯++++==32321'''1V D V C V B RT PV z P D P C P B RT PV z 维里系数的物理意义:B , B ':第二维里系数,它表示对一定量的真实气体,两个分子间的作用所引起的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偏差。
C ,C ':第三维里系数,它表示对一定量的真实气体,三个分子间的作用所引起的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偏差。
维里系数= f (物质,温度)当方程(2-5)~(2-7)取无穷级数时,不同形式的 virial 系数之间存在着下述关系:Virial 截断式:1.2.多参数状态方程与简单的状态方程相比,多参数状态方程可以在更宽的 T 、p 范围内准确地描述不同物系的 p-V-T关系;但其缺点是方程形式复杂,计算难度和工作量都较大。
(1) Benedict -Webb -Rubin 方程(1940年)该方程在计算和关联轻烃及其混合物的液体和气体热力学性质时极有价值。
式中, ρ为密度; A 0, B 0,C 0, a ,b ,c ,α和γ 等 8个常数由纯物质的p-V-T 数据和蒸气压数据确定。
在烃类热力学性质计算中,BWR 方程计算精度很高,但该方程不能用于含水体系。
以提高BWR 方程在低温区域的计算精度为目的,Starling 等人提出了 11个常数的Starling 式(或称 BWRS 式)(2) Martin -Hou 方程(1955年)该方程是 1955年 Martin 教授和我国学者候虞钧提出的,简称 MH 方程。
(后又称为 MH-55型方程)。
为了提高该方程在高密度区的精确度,1981年候虞钧教授等又将该方程的适用范围扩展到液相区,称为 MH-81型方程。
()()()()()152/475.5exp 51==≤≤-++=-=∑=i RT T f i T T C T B A T f b V T f p MH i c i i i i i i i 的通式为:MH -81型状态方程能同时用于汽、液两相,方程准确度高,适用范围广,能用于包括非极性至强极性的物质(如 NH 3、H 2O ),对量子气体 H 2、He 等也可应用,在合成氨等工程设计中得到广泛使用。
状态方程的选用:对应态原理和普遍化关联式状态方程存在的问题:真实气体状态方程都涉及到物性常数,方程的通用性受到了限制。
在实际工作中,当研究的物质其热力学性质既没有足够的实验数据,又没有状态方程中固有的参数时,计算便会产生困难,因此十分需要研究能用于真实气体的普遍化方法。
2.3.1 对比态原理对比态原理认为,在相同的对比状态下,所有的物质表现出相同的性质。
van der Waals 提出的简单对比态原理方程是:()()rr r r T V V P 813/32=-+ 简单对应状态原理就是两参数对应状态原理,表述为:对于不同的流体,当具有相同的对比温度和对比压力时,则具有大致相同的压缩因子。
并且其偏离理想气体的程度相同。
这种简单对比态原理对应简单流体(如氩、氪、氙)是非常准确的。
这就是二参数压缩因子图的依据。
只有在各种气体的临界压缩因子 Z c 相等的条件下,简单对比态原理才能严格成立。
而临界压缩因子 Z c 在 ~范围内变动,并不是一个常数。
可见,范德华提出的简单对比态原理只是一个近似的关系,只适用于球形非极性的简单分子。
拓宽对比态原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计算精度的有效方法是在简单对比态原理(二参数对比态原理)的关系式中引入第三参数。
三参数对比态原理z = f (Tr ,Pr ,第三参数)第三参数的特性:最灵敏反映物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物性参数,当分子间的作用力稍有不同,就有明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