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说课稿
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人教版

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对比和比例知识的系统整理和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比例概念的理解,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计算、比例的应用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和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比例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的掌握程度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
2.难点: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解决比例问题的策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比例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比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比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基本概念:介绍比例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
3.基本性质: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比例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4.计算方法:复习比例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求解比例问题的步骤。
5.实际应用:分析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巩固练习:布置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习效果。
比例整理复习(说课稿)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比例整理复习(说课稿)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单元,名为“比例与图形”,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比例的整理。
通过对比例数式的变形,让学生达到化简比例的目的,从而掌握化简比例的方法。
本课程会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的案例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实例展开操作和演练,从而加深对化简比例的理解,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变形方法,理解化简比例的概念;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自己计算问题的能力,掌握比例的变形操作,灵活应用比例的知识;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学意愿,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比例的复习–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性质2.比例的整理–通过乘除变形–通过加减变形–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化简比例的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乘除、加减变形;2.教学难点:化简比例的问题应用。
五、教学步骤1.开始活动–老师向学生提问:什么是比例?比例有什么性质?–学生回答问题2.新知导入–展示比例的数学公式,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定义–观看视频展示比例的性质–给学生介绍比例整理的重点3.讲解–通过例题的形式,讲解通过乘除、加减变形来化简比例的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案例,讲解化简比例的应用4.练习–学生进行实例操作,进行乘除、加减变形–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化简比例,并回答相关应用问题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6.作业–布置本节课的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习题册上的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乘除变形加减变形a:b=c:d$a+b:\\ b=c:\\ d$ad=bc$a-b:\\ b=c:\\ d$$\\dfrac{a}{b}=\\dfrac{c}{d}$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学习,让学生实际操作比例的整理,以达到增强学生自信心和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教学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问题,但下节课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更多样的问题应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7 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7 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苏教版一、课题分析比和比例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六年级数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学习比和比例这一章节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小数、百分数等知识点,掌握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方法。
因此,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比和比例的定义及表示方法,会列出比和比例的解法步骤,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情景问题。
二、教学目标1.掌握比和比例的定义及表示方法;2.能够列出比和比例的解法步骤;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情景问题。
三、教学重点1.掌握比和比例的定义及表示方法;2.能够列出比和比例的解法步骤。
四、教学难点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情景问题。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2.讨论法;3.问题导入法;4.控制法。
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PPT、黑板、彩色笔等;2.学生准备相应的教材及学习用具。
七、教学流程1. 温故知新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比的应用”内容,从举例说明比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比的兴趣。
2. 导入新课通过将小学生喜欢的玩具、卡通形象等,简单介绍比和比例的定义,引入新课。
3. 提升意识通过讲解比和比例在实际中的应用,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4. 基本概念讲解比和比例的定义、特点、表示方法等基本概念,巩固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
5. 研究问题通过讨论、问题导入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比和比例,掌握它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6. 整理梳理通过归纳总结、复习提高等方式,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梳理,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7.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练习或小组活动等方式,检测学生对比和比例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纠正学生掌握不好的部分。
八、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比和比例的定义、基本概念、解题方法和技巧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通过课堂练习来检测自己的掌握情况。
同时,通过整理梳理及复习,让学生的知识点进行了巩固和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的说课稿

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的说课稿(共7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的说课稿《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的说课稿范文篇一:先学后教说课稿-比和比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六年级数学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整理和复习中的《比和比例》。
教材分析:《比和比例》属于概念课,为了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又能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达成触类旁通,一举多得,我将比和比例的知识对比复习,深化基本概念。
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特别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列表的方式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也明确了各知识点的共性和个性,表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渗透了学生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培养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将这节课简单的说一下:一、教法学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遵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原则,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的教学宗旨是学生会的不讲,学生不会的精讲。
二、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和自信心和创新意识,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迅速地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
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一)揭题示标(二)自学指导(以上是辅助环节)(三)看一看(四)做一做(这两个环节为“先学”阶段)(五)议一议(“后教”阶段)(六)练一练(七)全课小结(一)揭题示标为节省课堂时间,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年级数学 复习课 比和比例 说课稿 李香粉

六年级数学复习课比和比例说课稿李香粉复习课《比和比例》说课稿子岸二中李香粉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复习课《比和比例》。
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1、本节课出自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中的《比和比例》。
2、本节课属于复习课,分两个课时讲,第一课时主要解决关于比和比例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下节课学习比例的应用打好基础。
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本课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知识: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会求出比值和化简比;掌握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方法:练习总结,迁移归纳法。
情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练习。
当我们对教材进行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课的重点与难点了。
重难点:如何解比例,如何判断两个量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
那么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问题教学法、小组讨论法、以问题为载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在活动中发展,在探索中提高。
学法:教是为了更好的不教,本节课主要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质疑、思疑、解疑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学,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
以上这些最终体现在教学过程上,接下来重点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一、阅读质疑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内容,自主整理本课知识点,记录自己发现的问题并小组展示。
二、多与互动合作探究老师将学生发现提出的问题整理一下,通过自学、对学、群学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填写导学案。
1(填写表格(比与比例的比较)比比例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2.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分数除法3. 比的基本性质可以用来___________;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用来______________。
比、比例和比例尺的概念的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设计

比、比例和比例尺的概念的整理和复习數學教案設計一、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比例、比例尺和比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2. 比例的概念3. 比例尺的概念4. 实际应用:如何使用比例、比例尺和比解决问题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10分钟)- 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比、比例和比例尺的概念,让学生对这些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讲授新课(25分钟)(1)比的概念:- 介绍什么是比,以及比的表示方法。
- 举例说明如何求两个数量的比,并强调“比”的前项和后项不能为0。
(2)比例的概念:- 介绍什么是比例,以及比例的表示方法。
- 举例说明如何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并解释比例的意义。
(3)比例尺的概念:- 介绍什么是比例尺,以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 举例说明如何用比例尺画图,以及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3. 巩固练习(10分钟)- 出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此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总结归纳(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比例、比例尺和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5. 作业布置(5分钟)-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独立完成。
四、教学反思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鼓励他们主动思考、探索和实践。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五、教学评价评价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测验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能和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经验。
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的复习课程——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
一、教学内容本次复习课的内容主要涉及教材中关于比和比例的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比的概念、比的应用、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应用以及比例尺。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和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例的应用和比例尺的理解。
教学重点:比的换算和比例的求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实际生活中的比例问题引发学生对比例的思考,例如购物时商品的折扣问题。
2. 知识回顾:简要回顾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比和比例的应用方法。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例题,设计相应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和比例的经验。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比的概念、比的应用、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应用、比例尺以及相关例题。
七、作业设计(1) 一桶水有18升,倾斜后流入另一个容器中,流入的量是原来的3/4,求另一个容器的容量。
(2) 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小时后,因故障停车修理了20分钟,之后继续行驶,最终在5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求汽车修理处的距离。
2. 答案:(1) 另一个容器的容量为12升。
(2) 汽车修理处的距离为150公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发现部分学生在比例尺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此方面的讲解和练习。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将比和比例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024《比与比例》说课稿范文

2024《比与比例》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比与比例》,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比与比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的概念和比的应用以及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比与比例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比与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应用方法和计算技巧。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比与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态度。
二、说教法学法本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
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学素材包括实际生活中的比例问题和计算题目,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会通过提出问题或给学生讲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比与比例产生好奇和思考,为进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2、呈现知识点通过多媒体课件,我将清晰地呈现比与比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
3、合作探究我将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研究和解决一些实际比例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展示与总结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其他学生也可以提出评论和建议。
我会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思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
五、巩固与拓展我将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
通过不同难度的题目,逐步提高学生对比与比例的应用水平,增强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比和比例总复习说课稿.doc

《比和比例总复习》说课稿一、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复习第 89 页比和比例。
二、教材分析“比和比例” 这部分内容的编写意图主要是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正反比例的应用及判断,以及比和比例的一些应用。
比例尺及其应用,在后面的“空间与图形”中实行复习。
但本班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所以我把“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正反比例的应用及判断,以及比和比例的一些应用”这部分知识放在第二课时实行。
毕业班的复习课注重协助学生把分散在各年级、各章节中相关的数学知识上下串联,左右沟通起来。
理清知识体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协助、点拨和补充。
三、学情分析数学的复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的知识持续重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整理和构建知识网络的水平就显得特别重要。
因为是整理复习课,所以课堂教学中就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对学习的知识内容实行搜集、整理、归纳,通过展开讨论交流、分析比较等学习形式,感受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异同,体会数学知识在不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实践、思考等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水平、形成技能。
四、设计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理念来设计,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更多的注重学生的需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努力。
具体在以下两点中体现:1、自主构建知识网络课前布置学生自主梳理“比和比例”的相关知识,学生在自主梳理的过程中刷新了知识、盘活了知识,课堂中在老师设计的表格式的知识网络中受启发,无形中完善、成熟了自己的知识网络图的模型。
在培养学生梳理知识水平的同时,又清晰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与质的区别。
2、质疑问难完整单元知识在本课的第二大步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归纳整理设计了一个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实行思考、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内化、落实知识。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比和比例》第一课时说课稿天师附小王振周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比和比例》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版数学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
这节课内容主要是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比例尺的知识及其应用,放在“空间与图形”中进行复习。
二、说教学目标1.复习比和比例的概念,熟练掌握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
2.进一步理解掌握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3.通过比例的练习,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经历比和比例的复习,体验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四、说学生六年级的学生面对升学考试,需要把小学的知识做一归纳和总结,可是在前面学生很少受到这方面的训练。
学生对知识归纳和整理的能力非常低,导致学习出现困难,出力却不出成绩。
教会学生整理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说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先利用比的知识说说我们班男生、女生以及全班同学的人数情况,然后点明我们今天要复习的内容。
(设计的意图)从现成的素材入手,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归纳整理共分为五个环节。
1.复习比意义和性质(1)什么叫做比?举例说明。
各部分名称是什么?(2)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指名学生回答。
2.复习比、分数、除法的关系。
3.复习求比值和化简比。
对比化简比与求比值的不同之处4.复习比例的意义和性质(1)什么叫做比例?举例说明。
各部分名称是什么?(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3)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5. 归纳整理比和比例的区别与联系(三)课堂小结学生谈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感受,同时对自己的表现做一个评价。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四整理和复习《比和比例》人教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比是两个数的比较关系,而比例则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着关键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如果小明跑得速度是小红的2倍,我们可以用比2:1来表示这个关系,而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通过比例来计算相关的信息。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比和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比和比例》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比和比例的概念掌握得还算不错,但在具体的实际问题应用中,有一部分同学还是显得有些吃力。这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实践应用方面的训练。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比和比例实例,这样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在接下来的新课讲授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比例的求解方法掌握不够熟练,尤其是比例式的简化与求解这一难点。因此,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这一部分内容增加一些更具针对性的练习和讲解。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通过对比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让学生体会数据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
4.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能够将比和比例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增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

《比和比例》整理和复习(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比和比例》的整理和复习课,主要包括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性质、运算方法以及应用。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掌握比和比例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比和比例的概念,掌握比和比例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比和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比和比例的意义及其应用。
2. 比和比例的计算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比和比例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
2. 课堂练习题。
3. 学生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2. 学生回顾比和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二、知识梳理1. 老师引导学生梳理比和比例的知识点。
三、例题解析1. 老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
2. 学生独立完成例题,老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练习1. 老师出示课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拓展提高1. 老师出示拓展提高题,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
六、课堂小结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3. 老师布置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1. 比和比例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2. 比和比例的应用实例。
3. 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
作业设计:1. 复习比和比例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比和比例的应用。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比和比例的知识,使学生对比和比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教案

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教案教案主题: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理解比和比例的定义;2.能够根据所给的图形或情境,计算相应的比和比例;3.能够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复习比和比例的定义;2.比的应用:根据所给的情境绘制比例尺,比较物体的大小;3.比例的应用:根据所给的图形计算相应的比例尺;4.求解实际问题:根据所给的情境,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Step 1: 复习比和比例的定义(10分钟)-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或下对应的定义,复习比和比例的定义。
-比:比较两个或多个数的大小关系,用冒号(:)表示。
-比例:表示两个或多个数的等比关系,用两个冒号(::)或一个等号(=)表示。
-举例说明:比如2:5表示2和5的比是2比5,2::5或2=5表示2和5成比例。
Step 2: 比的应用(20分钟)-给学生出示一个示意图,让学生根据图形的大小关系,画出相应的比例尺。
-引导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比例尺的应用,如地图、建筑图纸等。
Step 3: 比例的应用(30分钟)-给学生一个图形,让学生计算相应的比例尺。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需要计算比例尺,如地图、城市规划等。
Step 4: 求解实际问题(30分钟)-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运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决。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和比例的关系,如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长度、根据比例关系计算数量等。
Step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对比和比例的概念进行总结和复习。
-拓展比例的应用,如图形的相似、利润的分配等。
教学资源:1.展示比和比例的定义的PPT或白板;2.给学生的练习题。
教学评估:1.在步骤2和步骤4中观察学生对图形和情境的理解和计算能力;2.在步骤5中与学生进行简短的问答、讨论,检查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复习了比和比例的定义,并能够在图形和情境中应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进行计算。
六年级《“正比例、反比例”整理与复习》说课稿

“正比例、反比例”整理与复习说课稿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正比例、反比例”是北师大版六年制小学六年级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之一。
它是对前面所学正反比例知识的整理与归纳,也是对前五年所学的概念的一个延伸点。
学好正反比例,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对巩固以前所学概念并深化学习,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
(三)说目的本节课主要达到以下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比较熟练地、正确地判断两个量成什么比例。
2、能运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的重点及其难点本课时的重点主要有:一、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比较熟练地、正确地判断两个量成什么比例。
二、能运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三、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进行讨论。
难点是理解和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能运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有关问题以及能对不懂的问题提出疑问并解决。
一、说教法(1)小组合作法:主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把这一节所学到的知识作一个系统的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
(2)自我发现法:通过学生自己相互提出问题,相互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
(3)总结法:复习后让学生回忆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进一步课堂效率。
二、说学法(1)、合作探究法:小组一起合作,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组织,后而汇报交流,从而形成知识网络。
(2)、自我小结法:学生自己总结这课所学知识。
四、说过程本课时主要分三大步骤进行:一、激趣(1)出示一段与正反比例有关的学生比较喜闻乐见的生活小段。
①让学生自由阅读,谈读后感受。
②师提出问题:它们之间蕴含着一个与比例有关的数学知识,你能说说吗?(2)板书课题:正比例和反比例二、教学新授(1)你这个单元学到了什么知识?请同学小组合作学习(2)小组代表汇报,师一边板书。
《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说课稿(20200708111336)

(2)
x 14
=
4 7
知识点一:比和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比
意义
各部分名称
基本性质
比例
【设计意图:题组一主要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总结归纳比和比例的相关知识, 此概念容易混淆,所以我设计现成的表格让学生完成,在这里并不是限制了学 生的思维,而是让学生感受用表格归纳易混淆的知识点,这种模式更能体现概 念间的区别和联系,使所学知识点更清晰,更容易掌握。 】
三、题组二(能力提高) 。
8、5 : 6 =(
) =(
) ÷(
)
(
)
9、(
):200=0.35=14÷(
10、化简比:
)=(
)%
3.6:1.2
2 —15 :0.8
1—81
3
:—5
11、求比值: 0.5 : 3.2
5
25 : 6
知识点二: 比
比、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前项
比号
3 :3
4
2
后项
分数
除法
化简比与求比值之间的关系 一般方法
三、把概念的整理和具体的题目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概念在数学问题中的重 要性。
比和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概念容易混淆,我就设计了一些相应的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中理解区分易混淆的概念,也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概念的重要性, 只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了概念,才能更好的解决知识。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P89—90页内容。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比、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能正确 迅速地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 2、通过题组式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 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3、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 意识。 复习重点: 熟练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迅速地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 复习过程: 一、讲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让这节课从“趣”开始,让每一个同学都沉浸在数学学 习的快乐中,也进一步体会到比和比例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 密不可分。】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6.4.1比与比例的整理与复习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6.4.1比与比例的整理与复习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比与比例的概念、相关性质及应用。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讨论和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4.教育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复习比与比例的概念1.1 基本概念比的概念:比是一种数值关系,在两个量之间进行比较,通常用“:”表示,如 a:b。
比较的概念:比较是一种关系,在两个物体或者现象之间进行比较,通常用“较……,比……”表示。
1.2 组成要素比与比较的要素:比较的两个物体或现象和物体、现象的性质、单位等。
比例的要素:比例的四个量,即前项、后项、比值和比例的关系。
2. 复习比与比例的相关性质2.1 比的性质比的性质:比与被比较的两个量的单位必须相同,比不能为负数,比值相等的比相等等。
2.2 比例的性质比例的性质:比例的前项、后项的乘积等于比例的比值,比例的比值的取值范围等。
3. 复习比与比例的应用3.1 比和比例的应用比和比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身高体重比、成绩比、运动员比赛成绩比等。
3.2 比例尺的应用比例尺的应用,如画地图、制作模型等。
三、教学方法1.案例导入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在学生中引起共鸣,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课堂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教师讲解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难点知识。
四、教学步骤1. 复习1.1 通过学生上课笔记、板书等方式,回忆比与比例的基本概念、组成要素、比与比较的性质等内容。
1.2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的方式,回顾比与比例在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讲解2.1 通过多媒体方式,展示比与比例的相关知识点,包括比的定义、比的要素、比的性质、比例的定义和性质、比例的应用等。
2.2 让学生跟随教师完成计算、分析问题等操作,并用板书等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说课稿

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说课稿《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说课稿龙台小学李慧勤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总复习中的《比和比例》。
我将分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说课:一、对本课教材的理解和思考二、学情分析三、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把握四、对教学设计的思考五、对教法、学法的理解六、说教学过程首先说说教材,《比和比例》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正反比例的应用及判断,以及比和比例的一些应用。
比例尺及其应用,在后面的“空间与图形”中进行复习。
但本班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正反比例的应用及判断,以及比和比例的一些应用”这部分知识放在第二课时进行。
毕业班的复习课注重帮助学生把分散在各年级、各章节中有关的数学知识上下串联,左右沟通起来。
理2、在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中,复习比和比例的含义及性质,会正确的化简比和求比值,解比例。
3、培养复习总结的好习惯,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四、对教学设计的思考1)回顾梳理、以清晰板书为载体构建知识网络;2)重点提炼、以典型问题为桥梁完成查漏补缺;3)巩固综合、以实际运用为契机实现能力提升。
这样的设计充分把握复习课的功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与整理的全过程。
五、对教法、学法的理解这节课属于概念课,为了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又能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达成触类旁通,一举多得,我将比和比例的知识对比复习,深化基本概念。
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学生会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特别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列表的方式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也明确了各知识点的共性和个性,表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渗透了学生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培养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说课稿

《比与比例整理与复习》说课稿龙台小学李慧勤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得内容就是西师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总复习中得《比与比例》。
我将分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说课:一、对本课教材得理解与思考二、学情分析三、对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得把握四、对教学设计得思考五、对教法、学法得理解六、说教学过程首先说说教材,《比与比例》这部分内容主要就是复习比与比例得意义与性质,比与分数、除法得关系,正反比例得应用及判断,以及比与比例得一些应用。
比例尺及其应用,在后面得“空间与图形”中进行复习。
但本班学生得基础不就是很好,正反比例得应用及判断,以及比与比例得一些应用”这部分知识放在第二课时进行、毕业班得复习课注重帮助学生把分散在各年级、各章节中有关得数学知识上下串联,左右沟通起来。
理清知识体系要充分调动学生得主动性与积极性,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教师得作用主要就是引导、帮助、点拨与补充二、学情分析: 数学得复习过程,其实就就是学生得知识不断重组,并形成良好得认知结构得过程。
在此过程中,学生得自主整理与构建知识网络得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
因为就是整理复习课,所以课堂教学中就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对学习得知识内容进行搜集、整理、归纳,通过开展讨论交流、分析比较等学习形式,感受到不同知识之间得内在联系以及异同,体会数学知识在不同实际问题中得应用,使学生在实践、思考教学目标等自主学习得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技能。
本节课学生对比与比例、比得基本性质与比例得基本性质、化简比与求比值等知识点容易混淆,灵活运用知识能力欠缺。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加强对比与比例这节知识间得联系,整理形成知识框架,使之系统化。
2、在具体得实际问题情境中,复习比与比例得含义及性质,会正确得化简比与求比值,解比例、3、培养复习总结得好习惯,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比与比例得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与比例得一些实际运用与计算。
资料大全-比和比例说课稿 精品

比和比例说课稿比和比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比和比例》属于概念课,为了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又能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达成触类旁通,一举多得,我将比和比例的知识对比复习,深化基本概念。
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特别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列表的方式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也明确了各知识点的共性和个性,表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渗透了学生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培养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设计理念】一、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去梳理知识点。
复习过程中,老师不是一味地向学生出示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机械地回答,而是给学生提供了表格,让学生根据表格的内容及要求自己去整理,可同位合作,也可小组间交流,也可自己独立完成,通过比一比,赛一赛,说一说,议一议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让知识植入学生的脑海之中。
如复习比和比例的区别,师出示表格,基本上涵盖了比和比例相关的知识点,学生掌握此表中的内容,对本单元的知识也就了然于心了。
同时表格的形式,也使繁碎的内容变得整齐,有利于学生记忆和运用。
二、把数学与生活有机相连,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此部分知识大多数问题都能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出其影子,结合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经历从学数学到做数学的过程,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
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有价值的数学"的重要性,在学生了解生活,运用数学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89—90页内容。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和自信心和创新意识,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比和比例的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比和比例的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相信,复习不仅仅是回顾过去学过的知识,更是一个深化理解、巩固记忆、提升能力的过程。
因此,在准备《比和比例的整理和复习》这节课时,我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章《比例》进行。
这部分内容包括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比例的计算以及比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比例的计算和应用,难点则是理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比例,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
五、教学过程在讲解比例的应用时,我会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能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主要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性质和比例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巩固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另一部分则是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的作业题目和答案如下:1. 题目:已知两个数分别是4和8,求它们的比例。
答案:1:22. 题目:一家超市将某商品的价格降低了20%,降价后的价格是多少?答案:原价的8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对比例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比例,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不仅能复习和巩固比例的知识,还能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
其中,PPT上会展示一些动态的比例计算过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比例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说课稿龙台小学李慧勤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总复习中的《比和比例》。
我将分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说课:一、对本课教材的理解和思考二、学情分析三、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把握四、对教学设计的思考五、对教法、学法的理解六、说教学过程首先说说教材,《比和比例》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正反比例的应用及判断,以及比和比例的一些应用。
比例尺及其应用,在后面的“空间与图形”中进行复习。
但本班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正反比例的应用及判断,以及比和比例的一些应用”这部分知识放在第二课时进行。
毕业班的复习课注重帮助学生把分散在各年级、各章节中有关的数学知识上下串联,左右沟通起来。
理清知识体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帮助、点拨和补充二、学情分析:数学的复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的知识不断重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整理和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
因为是整理复习课,所以课堂教学中就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对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搜集、整理、归纳,通过开展讨论交流、分析比较等学习形式,感受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异同,体会数学知识在不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实践、思考教学目标等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技能。
本节课学生对比和比例、比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和求比值等知识点容易混淆,灵活运用知识能力欠缺。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加强对比和比例这节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形成知识框架,使之系统化。
2、在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中,复习比和比例的含义及性质,会正确的化简比和求比值,解比例。
3、培养复习总结的好习惯,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四、对教学设计的思考1)回顾梳理、以清晰板书为载体构建知识网络;2)重点提炼、以典型问题为桥梁完成查漏补缺;3)巩固综合、以实际运用为契机实现能力提升。
这样的设计充分把握复习课的功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复习与整理的全过程。
五、对教法、学法的理解这节课属于概念课,为了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又能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达成触类旁通,一举多得,我将比和比例的知识对比复习,深化基本概念。
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学生会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特别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列表的方式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也明确了各知识点的共性和个性,表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渗透了学生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培养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梳理板书;重点提炼、查漏补缺。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复习课内容多、练习多,枯燥乏味。
为了调动学生整理复习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率,课前我已经布置学生认真复习比和比例的相关知识了,在课堂上要通过小组合作整理形成知识框架。
看-------仔细看书、回顾旧知;我们跟随着书本一起回顾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看大屏幕)通过看书回顾,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你知道比和比例的哪些知识学生逐步说出一些知识点后,揭示课题。
2、理----梳理归网、,主题内化。
学生交流:什么叫做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区别板书: 求比值、化简比小结几种比的化简方法.a 整数比化简,小数比化简,一般是用比的基本性质。
一般方法 结果 求比值 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 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化简比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 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b分数比化简一般用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比后项,求出比值后再写成比的形式.(2)、上面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学生交流:什么叫做比例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判断能否组成比例除了可以利用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还可以有什么方法判断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根据学生的交流完善板书3、辩------典型问题、纠正点拨。
(辨析错误,理解概念)(1)、化简比:24:=24÷=30(2) 、500千克:4 吨化成最简整数比是125:1(3)、3:8的前项加上9,后项也加9,比值不变。
(4)、含盐率10%的盐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1:9(5)、同一段路程,甲车行完要4小时,乙车行完要6小时,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2:3数学的复习课,其实就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整理和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
主要是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用复习整理小报的形式进行整理的。
在这一过程中,我适时的突出了“比和比例的联系和区别”“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之间的联系”,还有,“求比值”和“化简比”的联系和区别四个主要问题,接着师生共同梳理建构知识网络。
以师生问答互动的方式梳理出网络图。
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特别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巩固综合、趣味提升(1)、螺旋上升,加强整合1、把1克药放入100克水中,药和药水的比是()2、2/3:6的比值是(),如果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3、化简比。
:564、如果a×3=b×5,那么a:b=( ):( )如果a:4=:7,那么a=()。
(2)结合实际,学以致用王叔叔和周叔叔是好朋友,他们俩合伙开了一个儿童玩具店,店面房产属王叔叔所有,年租金3万元,两人各拿出6万元投资,到年底共创利万元。
你认为怎样分比较合理各分多少万元。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
要完成这个过程,课堂练习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措施,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极好时机。
今天的练习设计,我把握住学生对知识点易混淆和疏漏的地方,及时进行点拨和提醒,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准确扎实;并且综合了比和比例的知识点,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正确运用。
我设计了重点围绕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掌握和深化,比的分配的有关知识,题型知识面全,灵活度高,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用多种方法,多个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小结、提炼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样好的复习方法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包括学习心得,学习方法,以及以后努力的方向,在这节课中让学生在整理复习过程中感受到通过知识对比复习,能很好的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意识。
第三,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这一环节主要是对例4的教学和练习十七的1、2题练习。
第四,全课小结,提出要求。
今天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希望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对待今后的每一次整理和复习。
看-------仔细看书、回顾旧知;我们跟随着书本一起回顾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看大屏幕)通过看书回顾,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你知道比和比例的哪些知识学生逐步说出一些知识点后,揭示课题。
学生交流:什么叫做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区别板书:一般方法结果求比值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求比值、化简比小结几种比的化简方法.a整数比化简,小数比化简,一般是用比的基本性质。
b分数比化简一般用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比后项,求出比值后再写成比的形式.(2)、上面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学生交流:什么叫做比例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判断能否组成比例除了可以利用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还可以有什么方法判断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根据学生的交流完善板书3、辩------典型问题、纠正点拨。
(辨析错误,理解概念)(1)、化简比:24:=24÷=30(2) 、500千克:4 吨化成最简整数比是125:1(3)、3:8的前项加上9,后项也加9,比值不变。
(4)、含盐率10%的盐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1:9(5)、同一段路程,甲车行完要4小时,乙车行完要6小时,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2:3数学的复习课,其实就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整理和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
主要是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用复习整理小报的形式进行整理的。
在这一过程中,我适时的突出了“比和比例的联系和区别”“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之间的联系”,还有,“求比值”和“化简比”的联系和区别四个主要问题,接着师生共同梳理建构知识网络。
以师生问答互动的方式梳理出网络图。
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特别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巩固综合、趣味提升(1)、螺旋上升,加强整合1、把1克药放入100克水中,药和药水的比是()2、2/3:6的比值是(),如果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3、化简比。
:564、如果a×3=b×5,那么a:b=( ):( )如果a:4=:7,那么a=()。
(2)结合实际,学以致用王叔叔和周叔叔是好朋友,他们俩合伙开了一个儿童玩具店,店面房产属王叔叔所有,年租金3万元,两人各拿出6万元投资,到年底共创利万元。
你认为怎样分比较合理各分多少万元。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
要完成这个过程,课堂练习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措施,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极好时机。
今天的练习设计,我把握住学生对知识点易混淆和疏漏的地方,及时进行点拨和提醒,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准确扎实;并且综合了比和比例的知识点,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正确运用。
我设计了重点围绕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掌握和深化,比的分配的有关知识,题型知识面全,灵活度高,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用多种方法,多个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小结、提炼方法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样好的复习方法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包括学习心得,学习方法,以及以后努力的方向,在这节课中让学生在整理复习过程中感受到通过知识对比复习,能很好的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