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

合集下载

地形和地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地形和地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四、有利于西部的冰川融水东送
西部大山的冰川,号称“固体水库”,淡水储量丰富,将来如有必要利用西部 冰川融水解决东部淡水资源的话,西高东低的地势就能十分便利地利用大江大 河由西向东的流向,将冰川融水顺流而下,可解决大量“运水”的费用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自学课本30页 2.利用空白地图画出各阶梯分界线,并标注名称
• 1.我国山脉及走向 • 2.我国地势特点 • 3.地势特点的影响(降水、河流、冰川融水……)
1.
是指山脉在地表总体或大致的延伸方向
东北-西南
南-北
西北-东南
东-西
弧形山脉
做一做
找出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P25 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Leabharlann 主要山脉东西走向:
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
南岭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东北—西南走向:长白山—武夷山
• 影响:
有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使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一、 有利 于海 上湿 润气 流深 入内 地, 形成 降水
二、我 国许多 大河滚 滚东流, 沟通东 西交通, 方便了 沿海和 内地经 济联系
三、有利于水能的开发
两个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流速加快、水能资源集中,便于 开发(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 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 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 游的天生桥等
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 横断山脉 贺兰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 祁连山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
• 1.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

2.1.1 地形和地势——地形(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2.1.1 地形和地势——地形(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2.能够说出我国主要山脉以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东南丘 陵的分布。
忆一忆
盆地
丘陵
平原
山地 高原
地形类型 平 原 丘 陵 山 地
盆地
高原
海拔高度 200米以下 500米以下 500米以上
500米以上
地表起伏 平 坦 起伏较小 起伏较大 四周高中间低 内部平坦
学生活动一
读下图,结合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归纳我国的地形特征。 1.找一找我国有哪些地形类型; 2.我国通常把哪些地形类型统称为山区; 3.山区面积多大?平原面积多大? 4.总结我国的的地形特征。
我国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雪 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起伏和缓, 一马平川。
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多喀 斯特地貌。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 破碎。
一、我国地形特征
我国四大盆地
柴达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 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沙漠 广布。 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的盆地。
1.在图中找出昆仑山脉、祁连山脉、 横断山脉、大兴安岭和喜马拉雅山脉。
2.按走向的不同,我国主要山脉大体 可以分为几类?各类都包括哪些山脉?
山脉走向指山脉在地表大致的延伸方向。
东西走向
南北走向
山脉走向小结
天山山脉、阴山山脉、秦岭 昆仑山脉、南岭
东西走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
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在下列哪里可以见到( D )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 4.我国地势最平坦的高原是( A )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课件

课堂小结
二、山区面积广大 1.山区:通常把_山__地___、__丘__陵__,连同 _比__较__崎__岖__的__高__原__统称为山区。我国 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2_/3__。 2.山区的劣势:山区地面崎岖,交通 不便,不利于发展__耕__作__业__。 3.山区的优势: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 矿业等方面有优势。
横断山脉
巫山
500米以下
雪峰山
知识讲解
一、我国地势特点
第一级 阶梯
海拔
主要 地形
地表地形区
4 000 高原、 青藏高原、 米以上 山地 柴达木盆地
界线:
第二级 阶梯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1000~ 2000米
高原、内云蒙贵古高高原原、、准黄噶土尔高盆原地、、 盆地 四川盆地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
落差大 水能丰富
231..说这你说些能我地在国方图大为中型什画水么出电能阶站建梯的大的分型界布水线特电吗点站?。? 阶梯交界处
知识讲解
二、我国地势产生的影响
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
有利于东南和西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水汽深入内陆,形成和增加降水
知识讲解
二、我国地势产生的影响
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
课后作业
作业1 作业2
山脉可作为省级行政区域分界线






新 昆仑山脉



湘 南岭

知识讲解
三、我国地形特征
我国地形特征是什么?
地形类型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
知识讲解

人教版地理八上第二章第1节《地形和地势》优质课件 (共67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上第二章第1节《地形和地势》优质课件 (共67张PPT)
人教版八年地理上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授课教师:孙丽军
铁岭市第一中学第二章中国的然环境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地形的含义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 地形包括的类型: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高平原山原脉丘陵 盆地
地形的类型 平原
地势相对较低,海拔多在200米 以下,平坦开阔、起伏不大。
中列: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东列: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山脉
14 13
3.南北走向的山脉: 贺兰山 横断山脉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5.弧形走向的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山脉
15
16
3.南北走向的山脉: 贺兰山 横断山脉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阿尔泰山 祁连山等 5.弧形走向的山脉:
找出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
四大高原

内蒙
高 古
1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考考你
山脉
横断山脉 巫山
太行山脉 大兴安岭
山脉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我国地形特点 地形复杂多样
四 大 高 原
青藏高原,我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整个青藏 高原还包括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的部 分,总面积近300万平方千米。我国境内面积257万平方 千米,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之称。青 藏高原白雪皑皑,冰川广布。

新人教版八级上册地理地形和地势PPT课件

新人教版八级上册地理地形和地势PPT课件

2、我国地势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甲 乙 中国地势变化正误示意图
读课本p27图2.9填写下表并完成p28活动1、2
阶梯
分界线
第一、二级阶梯 昆仑山脉——祁连 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三级阶梯
大兴安岭——太行 山脉——巫山—— 雪峰山
阶梯名称
主要地形区名称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5____南__岭____ 6___大__兴__安__岭___7___太__行__山___ 8____巫__山____9____雪__峰__山__ 10____长__白__山___11_武__夷__山____
12 ___台__湾__山__脉___
13 ___祁__连__山____14____阿__尔__泰__山____
15___横__断__山__脉___
16____喜__马__拉__雅__山__,其主峰是17___珠__穆__朗__玛__峰___填写下表ຫໍສະໝຸດ 完成p26表2.1山脉名称
横断山脉 巫山
太行山 大兴安岭
山脉名称
天山 昆仑山
两侧地形名称
西侧 青藏高原
东侧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黄土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华北平原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 平原、东南丘陵
问题探究
1、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对气候、河流 流向、水能资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便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 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对河流流向的影响:使我国的大河自西向东奔流 入海,便利东西交通。 对水能资源丰富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流向低一 级阶梯时,河流落差很大,水能资源丰富。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形和地势

课本第 24 页
2.1 地形和地势
课本精讲
云南民俗也深受高原地形的影响,高原四周地形破碎,
山道崎岖。在交通运输不发达的年代,云南流传着“袖
珍小马有能耐,火车没有汽车快”的说法。此外,这里
多石林、溶洞。彝族和苗族的青年男女聚会在石林间、
溶洞前,伴着明快的芦笙,联袂(mei)把臂,翩翩起
舞,构成一幅绚丽多姿的民俗画卷。
课本精讲
课本第 24 页
2.1 地形和地势
课本精讲
一般来说,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
业。我国山区多、平原少,因而耕地资源不足。但是山
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
有优势
课本第 24 页
2.1 地形和地势
课本精讲
阅读材料 地形与民俗
山体是天然的回音壁,深谷是自然的共鸣箱。山高人稀,
1 5
2
3
4
6
7
2.1 地形和地势
西北—东南向的山脉 :
3
1
阿尔泰山
祁连山
2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珠穆朗玛峰 是世界第一高峰
2.1 地形和地势
课本第 26 页
2.1 地形和地势
课本精讲
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读中国地形图,可以看 出我国西部海拔高,东部海拔低。
课本第 26 页
2.1 地形和地势
建大型水电站?
落差大,水能丰富,有利发电。
2.1 地形和地势
课本第 25 页
活动
2.1 地形和地势
课本精讲
认识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1. 山脉的走向是指山脉总体延伸的方向。阅读图 2.6,
找出我国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38页PPT)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38页PPT)



5.融情于 事,指 通过叙 述事件 来抒发 感情, 让感情 从具体 事件的 叙述中 自然地 流露出 来,感 染读者 。这种 渗透着 感情的 叙述, 读者品 味起来 就更觉 得真诚 可亲。

6.通过对 客观事 物的描 写或刻 画,间 接表现 出作者 的志向 、意愿 。采用 托物言 志,关 键是志 与物要 有某种 相同点 或相似 点,使 物能达 意而志 为物核 。托物 言志常 借用比 拟、象 征等手 法。
内蒙古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武夷山
武夷山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祁 连 山
东北平原
地形和地势
地形平坦,海拔较低
起伏较小,海拔较低
平原
中间低,四周高
丘陵
盆地
地形比较平坦,海拔较高
高原
起伏很大,海拔较高 山地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东南丘陵
长江中下游平原

3.抒情往 往不会 单独出 现在文 中,它 常与记 叙、描 写、议 论等结 合在一 起。一 般来说 ,直接 抒情一 般要与 议论结 合在一 起,而 间接抒 情一般 与叙述 、描写 结合在 一起。

4.借景抒 情又称 寓情于 景,是 指作者 带着强 烈的主 观情感 去描写 客观景 物,通 过景物 来抒情 。
喜马拉雅山脉
云贵高原
俄罗斯地形
探究活动
东北-西南走向 1、据图所示,向南和向 北两个方向延伸的山脉 属于什么走向?
2、什么叫做山脉走向?
东-西走向
3、在图2.6中国地势主 要山脉图上,天山属于 东-西走向,找出我国东 -西走向的山脉还有哪些?
4、东北-西南走向的山 脉有哪些?

八年级地理上册_第二章第一节_《地势和地形》_人教版-课件

八年级地理上册_第二章第一节_《地势和地形》_人教版-课件
我国第二大高原,地势平坦开阔,多草原、荒漠。
世界上黄土分布最深、最广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形态“沟壑纵横”。
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有“喀斯特”地形。
四 大 盆 地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 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我国最大的盆地,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我国第二大盆地,受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牧场广阔。
中国的地形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从我国地形图看:我国地表高低起伏很 (大或小)
根据颜色明显的区域变化,可以把中国地势大致分为几部分?划分界线是?请你指画出来.
地势西高东低
>4000m
1000-2000m
<500m
呈阶梯状分布
从图可以看出,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在山脉构成的网格当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思考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对气候的影响: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对河流的影响: 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大多自西向东流入大海,促进了沿河和内地的交通、经济往来。
平均海拔>4000米
平均海拔1000---2000米
平均海拔 <500米
地势的影响
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导致大江大河东流入海;阶梯间落差巨大,蕴藏了丰富的水能。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地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行,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地势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地形和地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地形和地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地形和 地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地形和 地势
3.四幅图中的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上的
是( A )
A.甲
B.乙
C.丙
D.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地形和 地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地形和 地势
4.关于图中山脉两侧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祁连山分开四川盆地与柴达木盆地 B.大兴安岭分开东北平原与黄土高原 C.太行山分开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 D.秦岭分开内蒙古高原与云贵高原
(2)从地势、水能资源的角度,说明这些地方为什么能建大型 水电站? 这些地方山高谷深,地势高低悬殊,致使河流的落差大、水 流急,蕴藏的水能资源非常丰富。
随堂检测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近日,记者从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今年甘肃省加快推动 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实施“通路、改站、畅游、 智联”四大交旅融合提升工程,规划打造“空中游丝路”品 牌,明确提出年内实现河西走廊景区之间低空串飞。甲、 乙、丙、丁为我国四个省区轮廓图,读图回答1~4题。
阶梯主要由 青藏 高原构成,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 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 1000~2000米,以 高原、 盆地 为主。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 500 米以下,以 平原、 丘陵 为主,并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 大陆架 。
3.我国的地势便于海上 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 降水 , 有利于农业生产。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 东 流,便 利 东西 交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
西侧
东侧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
平原 华北平原

人教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2.1 地势和地形 (共34张PPT)

人教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2.1 地势和地形 (共34张PPT)

(四)三大平原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横 断 山 脉

兴 安
东 北
岭平

太 行 山 脉
华 北 平 原
巫 山
长江中下
雪 游平原


三大平原特征:
东北平原
较低平、完整
华北平原
面积最大
长江中下游 平原
地势最低、河 湖众多


准噶尔盆地
平 原
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

柴达木盆地 黄 土 高 原
北 平
青藏高原

2.内蒙古高原: 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 一望无垠,多草原、荒漠。ຫໍສະໝຸດ 黄土高原3.黄土高原:
世界上黄土分布最深、最广 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沟 壑纵横、支离破碎。
黄土高原
喀斯特溶洞
4.云贵高原:
多山,崎岖不平,有喀斯特 地形。
云贵高原
大 兴 安 岭
昆仑山脉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太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我国地势特点 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二阶梯的分界:西起

山脉向东南到
部边缘。
山脉 山脉东
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由东北向西南依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1.青藏高原:
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世界上海 拔最高的高原,冰川广布、雪山 连绵。
内蒙古高原
祁连山脉

黄 土 高 原山

巫 山

横 云贵
断 山
高原
峰 山

(三)四大盆地
阿尔泰山 准噶尔盆地 天山山脉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脉 柴达木盆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1《地形和地势》(共4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1《地形和地势》(共46张PPT)
云贵高原地貌特征:地面崎岖,地势西高东低 有许多“坝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1《地形和地 势》( 共46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1《地形和地 势》( 共46张P PT)
我国第二大盆地,受大西 洋湿润气流的影响,牧场广阔。
准噶尔 盆地
塔里木盆地
我国海拔最高的
盆地,矿产资源丰 富,号称“聚宝 盆”。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1《地形和地 势》( 共46张P PT)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1《地形和地 势》( 共46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1《地形和地 势》( 共46张P PT)
请同学找出:1、中国具有几种地形?
2、中国具有几大高原?几大盆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1《地形和地 势》( 共46张P PT)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第三大平原,东西呈狭长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1《地形和地 势》( 共46张P PT)
地貌特征:
地势低平,典型的“水乡”和“鱼米
大显身手
请在图中找出这些地形区的正确位置。
长江中下 游平原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高原地貌特征:地势平坦,一望无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1《地形和地 势》( 共46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1《地形和地 势》( 共46张P PT)
黄土高原地貌特征: 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黄土分布世界最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1《地形和地 势》( 共46张P 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1《地形和地 势》( 共46张P PT)
四川盆地 柴达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ppt课件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6.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C )
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 ②黄土高原地表坦荡 ③内蒙古高原
黄土广布 ④云贵高C.①④
D.③④
7.下面所列地形区中,位于第二级阶梯上的有 C E 。
A.青藏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E.四川盆地 F.东北平原
特点。 4.了解山区的含义。 5.能够评价山区经济发展条件及山区的开发利用。
平原
高原
盆地
丘陵
山脉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纵横交错的山岭
雄伟广袤的高原
一望无际的平原
起伏和缓的丘陵
群山环抱的盆地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
我国主要的地形区
四大高原
地势平坦开阔
雪山连绵 冰川广布
石灰岩广布, 地面崎岖
读图思考:A、B两图哪幅更符合我国的地势特点?
读我国沿32°N线地势剖面图
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我国地势可分成几级阶梯?每一级阶梯的平均海拔 大约是多少米?
三级阶梯。一级:4000米以上;二级:1000-2000米;三 级:500米以下。
3.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别位于 哪一级阶梯上?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人 教 版 八 年 级地理 上册第 二章 第 一 节 地 形 和 地势pp t课件
汉乐府《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点击画面播放
1.认识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2.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分布。 3.熟记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分布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和地势》
教学目标
1. 理解地形、地势、山脉等概念,认识并知道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

2.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环境要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地图观察判断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2.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3. 掌握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地理景观图片地理挂图录像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自学课文22~23页图文,然后实物投影《中国分层设色地
形图》,提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图?
(生:《中国地形图》)(使学生对地形有一感性认识,同时也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师:顾名思义,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______。

(学生:形态)地势(板书)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______?(生:趋势、总趋势)师:哪个答案更合理呢?(生:总趋势)那么,我国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讲授新课]再次投影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后,启发学生:从这幅色彩斑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图面上,我们可以发现深色集中在哪里,而浅色又集中在哪里?(学生:图中的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区,浅色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我们还可以发现什么呢?(学生:我国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板书: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教师活动]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高大而绵长的山脉,犹如一条条卧伏的巨龙,纵横在中华大地上,把祖国江山妆扮得雄伟壮丽,多姿多彩。

这些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

[学生活动]1.分小组相互合作讨论确定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比赛看谁找得快,准确率高,并推选出代表发言。

分析归类主要山脉及走向: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北走向:横断山脉、六盘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

[教师活动]2.指导学生在教材25页“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图上,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分别将走向一致的山脉连接起来。

可以看到,这些山脉将大陆分隔成许多网格,高原、盆地和平原就分布在这些网格中。

[学生活动]2.学生完成教材25页活动。

[教师活动]3.课件展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景观。

要求学生在“我国地形的分布”图上分别找出我国主要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并注意它们的方位、名称及其写法。

[学生活动]3.分组讨论,派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活动]4.展示“形态各异的高原景观”;青藏高原地形地貌及资料;黄土高原的地貌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杰作--窑洞图;内蒙古高原地貌和景观图;云贵高原景观图。

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和阅读四大高原的图文资料。

说明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

[学生活动]4.欣赏景观图,学生阅读教材24页“地形与民俗”资料。

总结:我国五种地形都有分布,地形复区形态各异,我国人民也充分利用各种地形发展各具特色的生产和生活。

[教师活动]5.课件展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

读图了解我国
各种地形面积的比例,其中哪种地形所占的比例最大。

明确:介绍山区所包括的范围,并得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结论。

探究问题:
1.山区有哪些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针对山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山区应怎样开发和保护,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将全班学生分成A、B两大组,每个大组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展开讨论。

A组讨论有利条件,B组讨论不利条件。

A、B两组讨论后,进行全班的发言,相互补充。

杂多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