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构造与原理第七章 冷却系统
谈内燃机车冷却系统
02 内燃机车的散热 装置
散热器的种类与特点
01
02
03
铝制散热器
重量轻,耐腐蚀,散热性 能良好,成本较低。
铜制散热器
导热性能好,耐高温,寿 命长,但成本较高。
钢制散热器
结构紧凑,散热面积大, 但重量较大。
散热风扇的种类与特点
离心式风扇
风量大,风压高,适用于 大功率发动机。
轴流式风扇
风量大,噪音小,适用于 高速列车。
高效能散热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总结词
高效能散热装置的研究与应用是内燃机 车冷却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VS
详细描述
高效能散热装置能够将冷却液中的热量迅 速散发到空气中,提高冷却效率,降低冷 却系统的温度,提高机车的整体性能和可 靠性。
智能化冷却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结词
智能化冷却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是内燃机车冷 却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压力过高或过低对系统造成损害。
通常,冷却系统会通过调节冷却液的循 环流量来控制系统内的压力,当压力过 高时,会减少冷却液的流量以降低压力 ;而当压力过低时,则会增加冷却液的
流量以提升压力。
此外,一些先进的内燃机车冷却系统还 会采用液压控制或电子控制的方式,对 系统的压力进行更为精确和实时的调节
。
冷却系统的保护装置
01
原因
冷却系统风扇叶片变形、轴承磨损,或者散热器堵塞等问题,导致出现
噪音。
02
影响
冷却系统噪音会影响内燃机车的运行效率,也会对乘务人员和周边环境
产生不良影响。
03
解决方案
定期检查风扇叶片是否变形,轴承是否磨损,及时更换受损部件。同时
要定期清理散热器,避免堵塞问题。在噪音问题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考
燃气内燃机冷却系统原理
燃气内燃机冷却系统原理
燃气内燃机冷却系统是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燃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散热,会导致发动机过热,从而影响其性能和寿命。
因此,冷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原理至关重要。
冷却系统的原理是通过循环冷却液来吸收和带走发动机产生的热量。
冷却液在发动机周围流动,吸收热量后流入散热器,通过与外界空气的热交换来散热,然后再回到发动机循环。
这样就能保持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冷却系统通常由水泵、散热器、冷却液、风扇和温度控制装置等组成。
水泵负责将冷却液循环输送到发动机各部位,散热器则通过散热片增大冷却液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以便更好地散热。
风扇则在低速行驶或怠速时增加空气流动量,加强散热效果。
温度控制装置则能根据发动机工作温度调节冷却系统的运行。
总的来说,燃气内燃机冷却系统的原理就是通过循环冷却液和热交换来控制发动机的工作温度,保证其正常运行。
这一系统的设
计和运行对于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日常使用中需要保持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定期维护。
内燃机车冷却系统
内燃机车冷却系统(diesel locomotive cooling system)内燃机运行时,机车的冷却水、润滑油、牵引电机及电器或液力传动装置的传动油等的温度均会不断地升高,若不加以冷却,将要影响到柴油机及传动装置的功率发挥,工作效率下降,润滑油老化变质,破坏润滑,影响机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甚至损坏。因此,在内燃机车上采取必要的冷却措施,设置一些装维持在允许的范围内,以改善零部件的热强度和润滑状况,提高内燃机车工作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这就是内燃机车冷却系统的主要任务。
管片式散热器由连接箱、扁铜管、管板、支撑管、侧护板等组成。扁铜管和散热片组成散热器的冷却芯。散热片上冲有许多小凸球或其他的结构形状,以增强空气统湍流特性,提高传热系数。冷却芯两端焊接在补强板和管板的扁孔内,两端的连接箱和管板焊接,连接箱与管板之间构成的空间,为冷却水进、出流动的水腔。散热器通常呈V形布置,安装在机车冷却室钢骨架的集流管上。内燃机车上使用的散热器有管片式、强化型管片式,管带式、板翅式(铝)和新型管带式双流道散热器等。内燃机车散热器采用单节型式,有利于内燃机车配件的标准化,给制造检修部门带来方便。检修时如发现损坏,可更换有关单节。不同功率的机车可采用不同数量或者不同结构而安装尺寸相同的单节,这对制造检修部门非常有利。内燃机车上所用散热器单节数目的多少,要根据机车功率的大小、应散走的热量多少计算而定。
在通用系统中普遍采用网式空气滤清器,也有用旋风式除尘器、玻璃纤维或氯丁橡胶纤维制成的空气滤清器等。空气滤清器安装在车体的侧壁上,安装位置与通风方式和进气系统有关。
水冷却系统 为冷却柴油机的冷却水、润滑油、增压空气和液力传动机车的传动油专门设置的系统。按水冷却系统的结构特征可分为∶①按循环水路分有独立循环水路、单循环水路和双循环水路系统。独立循环水路系统是指柴油机冷却水、润滑油和增压空气的冷却水分别有各自单独的循环水路系统。单循环水路系统是指柴油机、机油热交换器和增压空气的中冷器合用一个循环水路。双循环水路系统中柴油机冷却水为一个循环水路.称为主(高温)循环水路;而机油热交换器和中冷器的冷却水为另一个循环水路,称为次(低温)循环水路。在两个循环水路各有一个水泵,分别称为主水泵和次水泵。②按水温调节分有不可调节式、有限调节式和自动调节式三种。有限调节式为采用离合器驱动冷却风扇,根据冷却水的水温,确定离合器合上或者分离,使冷却风扇转动或者不转动来进行冷却。自动调节式是根据冷却水温度的变化,相应地改变冷却水的流量(冷却水分流),或改变冷空气的流量(改变百叶窗调节片的开度,调节冷却风扇叶片角度,或改变冷却风扇转速),或者采用两种调节方法共同使用的联合调节方式,以使冷却水温度稳定在某一最佳的范围内。③按水系统的封闭性分有开式和闭式两种水循环系统。开式水循环系统是指整个水冷却系统不承受附加压力,水系统中残存的气体由膨胀水箱排往大气。开式水循环系统允许最高水温不得超过360K.中国生的的各型内燃机车大部分采用开式水循环系统。闭式水循环系统是指该系统不与大气相通,并给系统施加一定的压力,这样可提高水的沸点。系统附加压力寸为0.04 MPa时水的沸点为382K;附加压力为0.1MPa时水的沸点为394 K。这种利用提高水的沸点,来强化内燃机车冷却效果的方法称为高温冷却。
内燃机构造与原理冷却系统教案
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2014年~ 2015年第 1 学期教案系(部)机电工程系教师姓名江莉军课程名称内燃机结构与原理授课班级港机 1、 2总时数 68本学期时数 6827授课日期2014年12月1日授课时数 2 授课形式课堂讲授授课章节名称模块七冷却系统单元一水冷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学习,掌握水冷却系的组成及典型循环水路,能够辨认循环水路,理解小循环和大循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水冷却系的组成及典型循环水路教学难点:水冷却系的组成及典型循环水路更新、补充、删节内容1、删掉风冷系课外作业思考题课后体会这一节比较容易懂,因此发动学生自学,同时引导他们把水流路线搞清楚。
感觉有时候很简单的东西,学生自学反而效果更好。
授课主要内容或纲要使用教具、挂图或其它教学手段时间分配●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单元一水冷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一、水冷系的组成:水泵、水道、散热器、风扇、节温器、百叶窗、风扇离合器。
二、冷却系的分类1、冷却水自然循环冷却利用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特点,使冷却水在系统中进行自然循环。
【分析】自然循环的特点。
①优点:结构简单;②缺点:冷却不均匀。
2、冷却水强制循环冷却利用水泵造成压差,强制冷却水在系统中循环流动来对内燃机进行冷却。
1)闭式循环冷却冷却水在系统中形成封闭回路,不与外界相通,受热后的冷却水再在散热器中进行冷却。
2)开式循环冷却冷却内燃机后的水直接排出机外。
三、内燃机的闭式循环冷却系统1、汽油机:5分钟10分钟30分钟40分钟授课主要内容或纲要使用教具、挂图或其它教学手段时间分配水泵→气缸水套→气缸盖→出水管↓散热器←节温器【分析】对照挂图介绍水流路线。
2、柴油机:水泵→气缸水套→气缸盖→出水管↓机油冷却器←散热器←节温器【分析】对照挂图介绍水流路线。
●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
内燃机原理和构造(共57张PPT)
多元化动力总成
未来动力总成将呈现多元化趋势,内燃机将与电动机 、燃料电池等共同存在。
提高效率降低排放策略
涡轮增压技术
提高进气压力,增加发动机功 率和扭矩,同时降低油耗和排 放。
轻量化设计
采用高强度材料和先进制造工 艺,减轻发动机重量,提高燃 油经济性。
02
密封材料选择
根据密封部位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如橡胶、塑料
、金属等。
03
密封技术改进
随着技术进步,新型密封材料和结构不断涌现,如高性能橡胶材料、复
合密封结构等,提高了密封效果和耐久性。同时,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
和质量控制手段,确保密封件的精度和质量。
05
性能评价与试验方法
Chapter
应用领域与市场需求
应用领域
内燃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发电机组等领域,为现代社 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市场需求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内燃机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新兴市场 和发展中国家,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对于内燃机的需求尤为 旺盛。同时,市场对于更加高效、环保的内燃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缸内直喷技术
提高燃油雾化质量,实现更精 确的燃油喷射控制。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
根据发动机工况实时调整气门 开度和气门关闭时间,优化燃 烧过程。
余热回收技术
利用发动机余热为车辆提供辅 助热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润滑、冷却与密封技术
Chapter
润滑系统组成及作用
润滑系统组成
包括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 冷却器、油道等。
内燃机构造与原理5教材
④ 后燃期:从缓燃期终点 D到燃料基本燃烧完时为止。在柴油机中,由于燃烧 时间短促,燃料与空气的混合又不均匀,总有一些燃料不能及时燃烧完,拖 到膨胀过程中继续燃烧。后燃期终点较难确定,正常燃烧时,相当于上止点 60゜~70゜CA 的位置。 但在高速、高负荷时,过量空气少,并且混合气形 成和燃烧时间短,后燃现象严重 ,使柴油机过热和经济性下降,并增加了活 塞组的热负荷以及排气温度升高。
③ 柴油性质:对油束特性影响较大的是柴油的黏度。柴油的黏度愈大,雾化愈困难,燃烧也愈缓慢。高速柴 油机要求使用黏度较小的轻柴油,而低速柴油机则可使用黏度较大的重柴油。
多孔式喷嘴和轴针式喷嘴
喷孔直径对雾化特性的影响 (喷油压力及喷孔总截面积不变)
第七章 柴油机燃油系统
5.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 着火条件和特点
? 为了及时形成比较均匀的混合气,除了需要利用喷油设 备来促使柴油雾化外,还必须依靠 喷油油束与燃烧室的 配合以及组织燃烧室内必要的空气运动 ,使柴油在整个 燃烧室空间得到均匀的分布,并与空气充分混合,这是 保证柴油机在 较小的过量空气系数小,过量空气系数越小 )下进 行完全燃烧的重要条件。
第七章 柴油机燃油系统
7. 影响燃烧过程的运转因素
① 燃料性质的影响: 柴油的十六烷值是影响燃烧的重要指标 。该值愈高,自燃性能好, 滞燃期短,柴油机运转平稳,起动也容易,但该值过高,柴油的热稳定性变差,造 成柴油不均匀燃烧,在高温下柴油裂解成炭烟的现象,经济性下降。若该值过低, 则使柴油机工作粗暴。
内燃机原理与构造
(4)、多缸发动机结构特点
4缸发动机曲轴 单缸发动机功率小,转速不均匀,工作振动大,现 代汽车发动机都是多缸发动机,用得最多的是4缸、 6缸、8缸发动机。 多缸发动机是由多个结构相同的气缸组成,它们共 用一个机体,一根曲轴。曲轴的曲柄布置应该使各 缸做功行程均匀分布在720°曲轴转角内。如,4 缸发动机曲轴(图1-5)相邻工作缸的曲柄夹角为 180°,曲轴每转180°便有一个气缸做功;又如, 6缸发动机,曲轴每转120°便有一个气缸在做功。 气缸数越多,发动机工作越平稳,但结构也越复杂。
性 能 着火方式 燃油消耗 热效率 工作平稳性 汽油机 点燃 高 30%左右 柔和 柴油机 压燃 低 40%左右 粗暴
发动机转速
升功率 起动性 制造维修成本
高(4000~6000r/min)
大 易 低
低(2500~3000r/min)
小放
小
短 CO、HC大,NOx 、黑烟 少
关于排放标准
1961年美国开始规定轿车的排气标准, 197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决定对载重卡车 用柴油机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 氧化合物从1973年和1975年起分两个阶段 进行限制,接着在欧洲、日本和我国都相应 制定了汽车排放法规,并且这些法规将越来 越严格。此外,由于从1973年10月开始, 石油输出国大幅度地提高石油价格,从而引 起各国对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重视。
1.1.2
内燃机的分类
1、按工作循环所需行程数,按照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行程数来分,有四 冲程内燃机和二冲程内燃机,汽车和工程机械用内燃机多为四冲程内燃机。 2、按着火方式分,有压缩着火(压燃式)和强制点火(点燃式)两类。 3、按使用燃料种类分,有汽油机、柴油机、煤气机、气体燃料及多种燃料发 动机等。 4、按进气状态分,有非增压式内燃机和增压式内燃机之分。 5、按冷却方式分,有水冷式和风冷式两种。汽车和工程机械用内燃机多数是 水冷式的。 6、按气缸数及布置分,有单缸内燃机、多缸内燃机、立式内燃机、卧式内燃 机、直列式内燃机、V形内燃机(图1-1a)、对置气缸式内燃机(图1-1b)、斜 置式内燃机。 7、按用途分类,有汽车用、工程机械用、拖拉机用、船用、坦克用、摩托车 用、发电用、农用等内燃机。 8、其他,除以上方式分类外,还可按转速来分,有高速、中速和低速等几种。
内燃机原理和构造.完整版PPT资料
7
二冲程柴油工作原理
如果在两个冲程里完成进气、压缩、做功 、排气这些循环动作,就叫二冲程,相应 的内燃机叫二冲程内燃机.
8
柴油机工作原理
第一冲程——进气,它的任务是使气缸内充满新鲜空气。 当进气冲程开始时,活塞位于上止点,气缸内的燃烧室中 还留有一些废气。 当曲轴旋转时,连杆使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同时 ,利用与曲轴相联的传动机构使进气阀打开。 随着活塞的向下运动,气缸内活塞上面的容积逐渐增大: 造成气缸内的空气压力低于进气管内的压力,因此外面空 气就不断地充入气缸。 当活塞向下运动接近下止点时,冲进气缸的气流仍具有很 高的速度,惯性很大,为了利用气流的惯性来提高充气量 ,进气阀在活塞过了下止点以后才关闭。虽然此时活塞上 行,但由于气流的惯性,气体仍能充人气缸。
11
柴油机工作原理
四. 排气冲程 第四冲程——排气。排气冲程的功用是把膨胀后的废气排 出去,以便充填新鲜空气,为下一个循环的进气作准备。 当工作冲程活塞运动到下止点附近时,排气阀开起,活塞 在曲轴和连杆的带动下,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并把废 气排出气缸外。由于排气系统存在着阻力,所以在排气冲 程开始时,气缸内的气体压力比大气压力高0.025— 0.035MPa,其温度Tb=725~925K。为了减少排气时活 塞运动的阻力,排气阀在下止点前就打开了。排气阀一打 开,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就立即冲出缸外,缸内压力迅速 下降,这样当活塞向上运动时,气缸内的废气依靠活塞上 行排出去。为了利用排气时的气流惯性使废气排出得干净 ,排气阀在上止点以后才关闭。
影响:喷油提前角的大小对柴油机影响极大,若 其过大,将导致发动机工作粗暴;过小,最高压 力和热效率下降,排气管冒白烟。最佳喷油提前 角:即在转速和供油量一定的条件下,能获得最 大功率及最小燃油消耗率的喷油提前角。供油量 越大,转速越高,则最佳喷油提前角越大;最佳 喷油提前角还与发动机的结构有关
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四冲程发动机:活塞往复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的称为四冲程发动机。
9 .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用ε 表示。
Va - 气缸总容积; Vh - 气缸工作容积; Vc - 燃烧室容积;
10.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 和称为发动机排量 ,用表示VL 。
高压共轨系统
主滤清器
带水分离器 的预滤器
带过滤器的 油箱 高压
轨压传感器
轨
CP3.3 传感器
执行器 喷油器
EDC7
低压
ECU
冷却系统
一、冷却系统的作用:
保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发动机工作时,由于燃料的燃烧,气缸内气体温度高达2200K~2800K,
大约1/3做功转变为机械能,其余大部分随 废气排出,其余则被发动 机零件吸收,使发动机零部件温度升高,特别是直接与高温气体接触 的零件,若不及时冷却,则难以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燃烧室,它的容积叫燃烧室容积(L)。
7.气缸总容积(Ⅴa):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上方的容积称 为气缸总容积(L)。它等于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 和,即 Ⅴa =Ⅴh
8.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在气缸内进行的每一次将燃料燃烧的 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系列连续过程(进气、压缩、作功 和排气)称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对外输出功。
●排气行程
活塞从下止点往上运动, 这时,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 开,燃烧废气在活塞的推动下 排出燃烧室外,完成一个工作 行程,这时曲轴转动两周。
当柴油机完成排气行程后 ,在曲轴飞轮总成的惯性力作 用下,又重复上述工作循环过 程,使柴油机连续运转对外输 出功率。
内燃机构造课件:内燃机冷却系统-
小結
本章主要講述了內燃機冷卻系的功用和組成,以及主要 部件的構造和工作原理。重點講述了內燃機冷卻主要 由水泵、散熱器、風扇、和水套等組成。工作時利用 冷卻裝置強制冷卻液在冷卻系中迴圈,將多餘的熱量 散發到大氣中去,以保證內燃機的正常工作溫度。
思考題
1.冷卻系有何功用?冷卻不足或過度有何不良後果?有哪 些冷卻方法?
1.節溫器
節溫器的作用是隨內燃機負荷和水溫的大小而自動改變 冷卻液的流量和迴圈路線,保證內燃機在適宜的溫度 下工作,減少燃料消耗和機件的磨損。
汽車多採用蠟式節溫器(如圖8.12所示)。節溫器的上支 架和下支架與閥座鉚成一體。中心杆上端固定在上支 架的中心,其下部插入橡膠管的中心孔內,中心杆下 端呈錐形。橡膠管與感應體外殼之間的空腔裏裝有石 蠟。為了提高導熱性,石蠟中常摻有銅粉和鋁粉。為 防止石蠟外溢,外殼上端向內卷邊,並通過上蓋和密 封墊將橡膠管壓緊在感應體殼的臺肩上。
2.何謂水冷卻系統中的大循環和小迴圈?簡述其組成和冷 卻水經路?
3.何謂開式和閉式冷卻系統?在閉式水冷卻系中,蒸氣空 氣閥是怎樣工作的?
4.節調溫器的功用是什麼?它一般裝在什麼地方? 5.簡述蠟式節調溫器的構造和工作過程?
常溫下石蠟呈固態,水溫低於349K(86℃)時,主閥門 完全關閉,旁通閥完全開啟,由氣缸蓋出來的水經旁 通管直接進入水泵,故稱小迴圈。由於水只是在水泵 和水套之間流動,不經過散熱器,且流量小,所以冷 卻強度弱。
當內燃機水溫達349K(86℃)左右時,石蠟逐漸變成液 態,體積隨之增大,迫使橡膠管收縮,從而對中心杆 下部錐而產生向上的推力。由於杆的上端固定,故中 心杆對橡膠管及感應體產生向下的反推力,克服彈簧 張力使主閥門逐漸打開,旁通閥開度逐漸減小。
4.膨脹水箱
第七章内燃机的冷却系统
强制循环水冷却系统的组成
强制循环水冷系由水泵11、散热器1、冷却风扇12、节温器10、补偿水桶3、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中的水道以及 其它附属装置组成,如图下所示。
冷却水在强制循环水冷却系统中的流动如下图所示
散热器底部经过冷却的冷却水经水泵加压,经过分水管进入发动机机体的冷却水套,吸热后向上流入气缸盖 水套,再次吸热后经节温器主阀门通过出水软管进入散热器,对着散热器的冷却风扇加速流经散热器芯的空气, 促使热水加速冷却,然后经进水软管被水泵有一定真空度的进水口吸入。
第二节 水冷却系主要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水泵
水泵的功用是对冷却水加压,加速冷却水在冷却系中的循环流动。一般采用离心式水泵,与冷却风扇同轴,并 由风扇皮带轮带动旋转。
当水泵叶轮旋转时,水泵中的冷却水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向 叶轮边缘,同时产生一定的压力,压力升高的冷却水从壳体边 缘出水管流出;在叶轮的中心处,由于压力下降形成真空,因 此水泵的入水管设在此处。
图7-10 EQ6100-1型发动机离心式水 泵
散热器
散热器分纵流式和横流式两种,大多数轿车采用横流式,其主要组成部分分为上储水室和下储水室、散热器 芯。上储水室顶部有加水口,用散热器盖盖住。
散热器芯主要分两种:管片式和管带式。如图示。 传统的散热器芯由黄铜制造,近年来更多的用铝制造,有些散热器的进出水室由复合塑料制造,大大减轻了重量。
折叠式节温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示意图如图所示。 (支架7固定不动,阀座4、外壳9固 定不动,黄铜制成的折叠式波纹筒 内装有易挥发的乙醚,主阀门5与侧 阀门2可随折叠式波纹筒的伸缩而上 下移动)
一般水冷系的冷却水都是由机体流进,从气缸盖流出。大多数节温器布置在气缸盖出水管路中,如前所述。这
种布置方式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容易排除水冷系中的气泡。其缺点是节温器在工作时会产生振荡现象。例如,在 冬季起动发动机时,由于冷却水温度低,节温器关闭。冷却水在进行小循环时,温度很快升高,节温器开启。与 此同时,散热器内的低温冷却水流入机体,使冷却水又冷了下来,节温器重新关闭,等到冷却水再度升高,节温 器又再次打开,直到全部冷却水的温度稳定之后,节温器才趋于稳定不再反复开闭。这种现象称为节温器的振荡 现象。当出现这种现象时,将增加汽车的燃油消耗量。
《内燃机构造与原理》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内燃机构造与原理》练习与思考-部分参考答案教 材:内燃机构造与原理 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主 编:刘善平出 版 社: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 年 8月书 号:ISBN 9787563228766第一章 内燃机基本知识一、填空题1.热力发动机按燃料燃烧的位置可分为外燃机和 内燃机 两种。
2.内燃机根据其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构的型式及其运动方式主要构件的,可分为 往复活塞式和回转式两大类。
3.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四个活塞冲程,即进气行程、压缩行程、做功行程和 排气行程。
4.二冲程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 1 周,进、排气门各开启 1 次,活塞 在气缸内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行时,完成扫气—压缩冲程,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行时,完成 做功—扫气行程。
5.四冲程汽油机与四冲程柴油机着火方式不同。
汽油机利用电火花在压缩冲程末期点 燃可燃混合气属于点燃式, 柴油机则是通过喷油器将高压燃油在压缩冲程末期喷入缸内高温 高压的空气中,自行着火燃烧属于 压燃式。
6.内燃机的动力性指标包括有效转矩、平均有效压力、转速 和有效功率等。
7.内燃机的经济性指标主要是指有效热效率和有效燃油消耗率。
8.内燃机曲轴对外输出的转矩称为有效转矩;内燃机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有效功称为 有效功率;内燃机实际循环的有效功与所消耗的燃料热量的比值称为有效热效率;内燃机每 输出 1 KW﹒h的有效功所消耗的燃油量称为有效燃油消耗率;内燃机在标定工况下,单位 内燃机排量所输出的有效功率称为升功率。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往复式内燃机的活塞从上止点运动到下止点,其顶面所扫过的气缸容积称为气缸总 容积。
(×) 2.一般往复式内燃机在进气冲程中,进气门在活塞到达上止点就立即开启;活塞越过 下止点后立即关闭。
3.在进气行程中,柴油机吸入的是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第七章-内燃机的冷却系统 ppt课件
ppt课件
5
强制循环水冷却系统的组成
强制循环水冷系由水泵11、散热器1、冷却风扇12、节温器10、补 偿水桶3、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中的水道以及其它附属装置组成, 如图下所示。
ppt课件
6
冷却水在强制循环水冷却系统中的流动如下图所示
ppt课件
7
散热器底部经过冷却的冷却水经水泵加压,经过分 水管进入发动机机体的冷却水套,吸热后向上流入气缸 盖水套,再次吸热后经节温器主阀门通过出水软管进入 散热器,对着散热器的冷却风扇加速流经散热器芯的空 气,促使热水加速冷却,然后经进水软管被水泵有一定 真空度的进水口吸入。
图7-10 EQ6100-1型发动 机离心式水泵
ppt课件
10
散热器
散热器分纵流式和横流式两种,大多数轿车采用横流式,其 主要组成部分分为上储水室和下储水室、散热器芯。上储水室顶 部有加水口,用散热器盖盖住。
ppt课件
11
散热器芯主要分两种:管片式和管带式。如图示。
传统的散热器芯由黄铜制造,近年来更多的用铝制造,有些散热
水泵的典型结构(EQ6100-1型发
动机)如右图所示。
ppt课件
9
1-水泵外壳;2-叶轮; 3-夹布胶木密封垫圈; 6-水封皮碗;7-弹簧; 8-衬垫;9-泵盖; 10-水封座圈;11-球轴承; 12-水泵轴;13-半圆键; 14-凸缘盘;15-轴承卡环; 16-隔离套筒;17-滑脂嘴; 18-水封环;19-管接头
却方式。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折叠式节温器的结 构与工作原理示意图 如图所示。 (支架7固定不动, 阀座4、外壳9固定不 动,黄铜制成的折叠 式波纹筒内装有易挥 发的乙醚,主阀门5 与侧阀门2可随折叠 式波纹筒的伸缩而上 下移动)
九年级物理内燃机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内燃机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内燃机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 内燃机的基本原理:内燃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利用气体膨胀推动活
塞运动,从而做功。
一般包括四个基本过程: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2. 内燃机的组成部分:内燃机主要由气缸、活塞、连杆、曲轴、进气和排气系统、点
火系统以及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
3. 四冲程往复式内燃机:四冲程往复式内燃机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燃烧冲程和
排气冲程。
进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充满混合气;压缩冲程进气
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将混合气压缩;燃烧冲程点火后,混合气燃烧膨胀,推动活
塞向下运动;排气冲程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将废气排出。
4. 内燃机的燃料:常用的内燃机燃料有汽油和柴油。
汽油为轻质油品,在较低温度下
易挥发燃烧;柴油为重质油品,相对汽油燃点较高。
5.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用于在燃烧室中提供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包括点火塞、点火
线圈、分电器、蓄电池等组成。
6. 排气系统:排气系统用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包括排气管、消声器等。
7.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保持发动机温度适宜,防止过热。
一般采用循环冷却方式,通过水泵将冷却液流动起来,带走发动机产生的热量。
8. 发动机效率:发动机的效率指的是发动机输出的功的比例。
理论上,发动机效率可
以达到百分之四十左右,但实际上常常小于这个值。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内燃机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维持发动机最佳的工作温度 分类:水冷、风冷 应用:
水冷—大中型发动机 风冷—小型(摩托)
冷却系统结构组成1
冷却系统结构组成3
水泵-水套节温器-水箱-水泵 水泵-水套节温器-水泵
百叶窗、风扇、 水温监控、皮带、 冷却液等
冷却系统结构组成
风扇电机冷却(STN)
水箱组成2
结构组成? 上下水室 芯管 散热片 放水阀 软管
水泵损坏方式及维修
漏水: 响: 叶轮损坏:----高温
风扇叶片
风扇皮带涨紧装置1
方式: 发电机支架 的调整
皮带涨紧力大小的危害
过大----? 过小----? 过大—皮带寿命短、相关零件损坏 过小—水温高、发电机发电量小等
冷却系统的调节
• 一、改变流经散热器滤芯的冷却水流量
波纹筒式节温器 蜡式节温器
• 3.汽车上为什么要采用风扇离合器?试述硅油风 扇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 4.空气-蒸汽阀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为什么闭式水 冷系统要采用这种阀门?
• 5.离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发动机 普遍采用这种水泵?
水箱结构特点1
水箱结构特点2
备水壶 (膨胀水箱)
作用?
结构: 空气阀 蒸汽阀 工作原理:
水箱盖1
水泵工作原理
水泵作用
水泵的作用? 吸水压水完成发动机冷却水在缸体内部及 水箱的循环。
水泵结构
结构特点: 水泵轴、轴承、叶轮、 壳体、连接盘、油嘴、 水封、泄水口、挡圈
水泵结构(分解)
水泵叶片
节温器(石蜡式)2
硅油风扇离合器
结构: 结构? 主动部分: 连接盘—主动盘 从动部分: 从动盘、壳体、散热器、 风扇叶片、密封圈、 调整部分: 双金属片弹簧(感温器)、
阀门、泄油孔 工作原理:
35-65℃
复习思考题
• 1.简述冷却系统作用及组成,最佳水温范围一般 是多少?
• 2.水冷却系中为什么要装节温器?什么是大循环 ,什么是小循环?试绘简图说明。
• 二、改变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流量
• 1.在散热器前装设百叶窗 • 2.改变风扇的转速
冷却系统工作原理
大循环: 小循环:
节温器(波纹管式)B
• 结构特点: • 70-85℃
节温器(石蜡式)1
结构特点: 壳体 阀门 中心杆 弹簧 石蜡 固定及 调整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