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大道之行也》原文及课下注释
大道之行原文及注释
![大道之行原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49d5d18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1.png)
大道之行原文及注释
《大道之行》原文: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
故人不独善其身,使人不忮争矣。
(2)
故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4)
(1) 大道之行,即指治理国家的方式和方法。
在这里强调了天下为公,要以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为立国之道。
(2) 故人不独善其身,指一个人不仅仅要为自己谋福利,还要为他人谋福利和利益,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3) 天地不仁,指天地对万物无情,不会因为某些生灵的牺牲而改变,圣人不仁,指圣人对百姓也不能心软,要有所坚持和原则。
(4) 橐籥,即竹笼的一种。
这里用以比喻天地之间的道理,是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注释:
《大道之行》是《庄子》中的一篇,内容主要是讲述了治国的道理和方法。
全文以大道之行为引领,强调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等治国之道,同时也通过对天地和圣人不仁的比喻来阐释治国的原则。
作者通过对治国之道的阐述,传达了以仁义之道来治国的理念和方法。
大道之行也高中课文
![大道之行也高中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41e0db8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0.png)
大道之行也高中课文一、课文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二、文学常识。
1. 出处。
2. 作者。
三、字词注释。
1. 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2. 天下为公:天下是公共的。
3. 选贤与(jǔ)能: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
“与”通“举”,推举。
4. 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5. 亲其亲:第一个“亲”用作动词,以……为亲;第二个“亲”指父母。
6. 子其子:第一个“子”用作动词,以……为子;第二个“子”指子女。
7. 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8. 寡:老而无夫的人。
9. 孤:幼而无父的人。
10. 独:老而无子的人。
11. 废疾者:残疾人。
12. 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
13. 女有归:女子有归宿。
归,指女子出嫁。
14. 货恶(wù)其弃于地也: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
15.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
16. 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17. 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乱,指造反。
贼,指害人。
作,兴起。
18. 外户而不闭:(家家户户)门从外面带上而不关闭。
四、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所以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人们)厌恶财物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人们)厌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孔子《大道之行也》原文注释翻译,解析及相关成语
![孔子《大道之行也》原文注释翻译,解析及相关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e0bf3f0502768e9950e7382d.png)
孔子《大道之行也》原文注释翻译,解析及相关成语孔子的名字应该是家喻户晓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孔子《大道之行也》原文注释,翻译,文言知识,分层解析,还有出自这篇文字的相关成语及问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大道之行也作者:孔子原文大道之行也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1.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为:是,表判断。
4.〔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5.〔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修:培养。
6.〔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7.子:以.......为子8.〔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矜,通“鳏”。
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9.〔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10.〔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
归,指女子出嫁。
11.〔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恶(wù),憎恶。
藏:私藏。
于:在。
货恶:宾语前置。
1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憎恨在公共劳动中不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力恶:宾语前置。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原文及注释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原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29e4ac2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14.png)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原文及注释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②。
选贤与能③,讲信④修睦⑤。
故人不独亲其亲⑥,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⑦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⑧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⑨,女有归⑩。
货(11)恶其弃于地(12)也,不必藏于己; 力
(13)恶其不出于身(14)也,不必为己。
【注释】①节选自《礼记·礼运》。
②〔天下为公〕天下成为公共的。
③〔与能〕荐举能人。
与,本义是两人相偕,引申为在一起、同意、赞成,后发展成荐举之义。
④〔讲信〕讲求信用。
⑤〔修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它达到和睦。
⑥〔亲其亲〕第一个“亲”与下文“子其子”的第一个“子”,都用如动词。
指“以……为亲”,“以……为子”。
⑦〔所〕代词。
与下文的“所用”、“所长”、“所养”的三个“所”字相同。
⑧〔矜(guān)寡孤独〕矜通“鳏”,老而无妻。
寡,老而无夫。
孤,幼而无父。
独,老而无子。
⑨〔分(fèn)〕职分,职务。
⑩〔归〕出嫁。
此指家室。
(11)〔货〕财物。
(12)〔恶(wù)其弃于地〕恨它扔在地上。
弃,扔。
(13)〔力〕力气,劳力。
(14)〔恶(wù)其不出于身〕恨它不从自己身上使出来。
身,自身。
大道之行也译文及注释
![大道之行也译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94d1c4d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e.png)
大道之行也译文及注释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矜同:鳏)译文及注释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1、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之行: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
行,施行4、为:是,表判断。
5、〔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6、〔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信:诚信。
修:培养。
7、独:单独。
8、〔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9、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第二个亲,父母。
10、终:终老,终其天年。
11、养:供养。
12、有所养:得到供养。
13、〔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大道之行原文及翻译
![大道之行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ce38fe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9.png)
大道之行原文及翻译
《大道之行》出自《礼记》,原文如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228df2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f.png)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大道之行也》原文大家学习过吗,注释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小编为你分享一下《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吧!大道之行也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
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也注释1. 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 为:是,表判断。
4.〔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5.〔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修:培养。
6.〔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7. 子:以.......为子8.〔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矜,通“鳏”。
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初二语文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
![初二语文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aef9b5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c.png)
⼤道之⾏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不独亲其亲,不独⼦其⼦,使⽼有所终,壮有所⽤,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恶其不出于⾝也,不必为⼰。
是故谋闭⽽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同。
【译⽂】
⼤道在天下实⾏时,把天下作为⼤家所共有的,把品德⾼尚的⼈、能⼲的⼈选拔出来。
⼈们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氛。
因此⼈们不只是把⾃⼰的⽗母当做⽗母,把⾃⼰的孩⼦当做孩⼦,让⽼⼈能够终其天年,成年⼈能够为社会效⼒,年幼的⼈能够顺利地成长。
使⽼⽽⽆妻的⼈、⽼⽽⽆夫的⼈、幼⽽⽆⽗的⼈、⽼⽽⽆⼦的⼈、残疾⼈都能得到供养。
男⼦有职务,⼥⼦有归宿。
对于财货,⼈们都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为,却不⼀定要⾃⼰私藏。
⼈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不⼀定为⾃⼰谋私利。
因此,*邪之谋不会发⽣,盗窃、造反和害⼈的事情不发⽣,家家户户都不⽤关⼤门了。
这就是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也》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
![《大道之行也》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0d158b0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d.png)
《大道之行也》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原文:大道之行也礼记〔两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矜同:鳏)译文:大道在天下实行时,把天下作为大家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人们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因此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当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孩子,让老人能够终其天年,成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年幼的人能够顺利地成长。
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都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
这就是理想社会。
注释: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行:施行。
为:是,表判断。
与:通“举”,选举,推举。
修:培养。
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近。
壮:青壮年。
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分(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指女子出嫁。
恶(wù):憎恶。
藏:私藏。
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闭:杜绝;兴:发生。
作:兴起。
故:所以。
外户:从外面关闭的门。
闭:用门闩插上。
谓:叫做。
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
同:有和、平的意思。
文言知识:一、通假字选贤与(jǔ)能(与:通“举”,推举,选举。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
)二、古今异义大道之行也古义:指政治上的最高境界今义:宽阔的路男有分,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归,回到本处鳏寡孤独古义:为两个字。
八年级语文下 《大道之行也》重点字注音+译文
![八年级语文下 《大道之行也》重点字注音+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8df9dd0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3.png)
八年级语文下 《大道之行也》重点字注音+译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ɡu ān 、寡ɡu ǎ、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 èn ,女有归。
货/恶w 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w ù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选贤与能 。
与同“举”,选举2.矜、寡、孤、独、废疾者。
矜(guān)同“鳏”,老而无妻。
3.货恶其弃于地也。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恶 (wù):厌恶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因此人们不单敬爱、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疼爱、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要有职业,女子有归宿。
(人们)憎恶把财货抛(扔)在地上的现象(而去收贮它),但并非自己想私藏;(也)憎恶力气不出于自己(或者:在共同劳动中自身不肯出力的行为),但愿意多出力气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这样一来,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或者: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或者:偷盗作乱害人的事也不会兴起),(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注释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3e8ee0ae360cba1aa911da7e.png)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注释《大道之行也》,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一起来看看为大家整理的:《大道之行也》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注释大道之行也先秦:佚名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矜同:鳏)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之行: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
行,施行为:是,表判断。
〔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信:诚信。
修:培养。
独:单独。
〔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第二个亲,父母。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ece81e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1.png)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学习总结一:《大道之行也》——节选自《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大道在天下实行时,把天下作为大家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人们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因此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当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孩子,让老人能够终其天年,成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年幼的人能够顺利地成长。
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都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必须要自己私藏。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必须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
这就是理想社会。
学习总结二:大道之行也原文大道之行也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1。
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
为:是,表决定。
4。
〔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5。
〔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大道之行也》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5篇模版)
![《大道之行也》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d9b63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6.png)
《大道之行也》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5篇模版)第一篇:《大道之行也》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大道之行也》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
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道之行也》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品简介《大道之行也》,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其人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一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
尽管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下那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但那是儒家学者在乱世中一个美好愿景。
作品原文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作品译文在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施行的时候,天下就是人们所共有的,(人们)把品德高尚的人、德才兼备的人选举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所以人们不单单赡养自己的父母,也不只抚养自己的儿女,让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捡起来)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再兴起,所以(家家户户的)大门都不用关闭,这所说的就是理想社会。
字词注释1.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原文及注释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原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a61c73f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67.png)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原文及注释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
1、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又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为:是,表判断。
4、选贤与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5、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修:培养。
6、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7、子:以.......为子
8、矜(gua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矜,通"鳏"。
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9、男有分(fen):男子有职务。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10、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
归,指女子出嫁。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8b9354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4f.png)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还记得你学过的《大道之行也》吗?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小编!《大道之行也》,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其人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一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
尽管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下那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但那是儒家学者在乱世中一个美好愿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 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 为:是,表判断。
4.〔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5.〔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修:培养。
6.〔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父母,抚养。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7. 子:以.......为子8.〔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矜,通“鳏”。
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9.〔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10.〔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
归,指女子出嫁。
11.〔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恶(wù),憎恶。
《大道之行也》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大道之行也》原文译文作者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619966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3.png)
《大道之行也》原文|译文|作者简介《大道之行也》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对于这篇古文,相信很多小伙伴都还比较陌生,那么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篇文言文吧。
《大道之行也》原文先秦:佚名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矜同:鳏)译文及注释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1. 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之行: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
行,施行4. 为:是,表判断。
5.〔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6.〔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信:诚信。
修:培养。
7. 独:单独。
8.〔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大道之行也》翻译及解析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大道之行也》翻译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639a6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6.png)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大道之行也》翻译及解析《大道之行也》礼记〔两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译文儒家推荐的政治制度施行时,天下是公共的。
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
人们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孩子,让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成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年幼的人能够顺利地成长。
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
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不一定是为自己的私利。
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不会兴起,因此,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1.天下为公:天下是公共的。
为:是。
2.大道之行:大道:指儒家推荐的政治制度。
之:主谓之间。
行:施行,动词。
3.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贤:品德高尚,能:才干出众。
与:通“举”,选举。
修:培养。
4.故人不独亲其亲,第一个“亲”:以…为亲人,敬爱,动词。
后一个亲:亲人,父母,名词。
5.不独子其子,第一个“子”:以…为子,疼爱,动词。
后一个“子”:子女。
6.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通“鳏”,老而无妻。
寡:老而无夫。
孤:幼而无父。
独:老而无子。
废疾:残疾人。
者:…的人。
7. 男有分,女有归,分:职分,职守。
归:女子出嫁。
8.货恶(wù)其弃于地也,恶:厌恶。
9.是故:因此,所以,10.盗窃乱贼而不作,乱贼:作乱害人,作:兴起。
11.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
大道:儒家的理想政治制度。
通假字1.选贤与能与:通“举”,推举,选举。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大道之行也》课文详细解析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大道之行也》课文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89242da8114431b90dd8b8.png)
《大道之行也》课文详细解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出那些有贤德、有才能的人(给大家办事),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因此人们不只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只抚养自己的父母,不只抚养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老有所养,中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所以(家家户户)大门不用上锁,这就是“大同”社会。
【注释】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为:是。
与(jǔ):通“举”。
故:因此。
归:指女子出嫁。
是故:因此。
谋:奸邪之心。
作:兴起。
【段析】①“道之行也”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②从第二层来看,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③第三层从全文看有何作用? ④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⑤文中“大道”“大同”各指什么? ⑥“大同”社会的理想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那么这种“大同”理想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⑦“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哪些相似之处?) “讲信修睦”是说社会成员间应该建立良好的关系,要讲求诚信,消除欺诈。
全文共分三层,以上为第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男有分,女有归”是说男人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担子,女人相夫教子,以达到家庭和睦,人人安居乐业。
“货恶其……不必为己”是说社会的财物,都能用到公众事业上,而不被私人无偿占有,没有不劳而获现象;人人都愿意为公众事业竭尽全力,不为个人谋私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道之行也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2,讲信修睦3。
故人不独亲4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5皆有所养,男有分6,女有归7。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8;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9。
是故谋闭而不兴10,盗窃乱贼而不作11,故外户12而不闭,是谓大同13。
1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由西汉戴圣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2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
3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4亲:用如动词,以……为亲。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5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6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7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
归,指女子出嫁。
8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恶,憎恶。
9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10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11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乱,指造反。
贼,指害人。
作,兴起。
12外户:泛指大门。
13大同:指理想社会。
同,有和、平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