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华夏先祖的传说学案3冀教版

合集下载

冀教第3课 华夏之祖的传说学案

冀教第3课    华夏之祖的传说学案

班级: 学号: 姓名:1第3课 华夏之祖的传说【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了解黄帝、炎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作的贡献。

知道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2.了解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学习大禹的高尚品德。

【学习重难点】重点:1、 关于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其中包括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炎帝与黄帝之间的征战和融合,作为华夏民族始祖的炎帝和黄帝。

2、关于尧舜禅让的传说:尧舜所具有的优秀品质,禅让制的具体内容。

3、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包括大禹治水的方法,大禹治水的艰辛,以及大禹治水的效果。

难点:1、如何区别史实和神话传说。

2、既然炎帝、黄帝和尧舜禹及他们的活动,都是神话传说而不是史实,但为什么他们能赢得后人的尊敬,乃至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学法指导】阅读法:仔细、认真阅读全文。

比较法:对古史传说和史实进行区别。

资料收集法: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可以通过上网、查字典、看参考书、看音像资料等等。

【自学过程】 一、炎帝和黄帝1、著名部落:距今约 年, 流域和 流域活动着许多部落。

相传黄河流域有两个著名的部落:一个部落是姜姓,首领是 ;一个部落是姬姓,首领是 。

2、进行战争:黄帝联合 ,在 打败了勇悍善斗的 。

随后,黄帝又在 打败了炎帝。

3、走向联合: 两大部落走向联合,形成了后来 族的祖先,海内外华人都称自己是“ ”。

二、尧舜禅让1、背景:传说中的尧、舜、禹,是 的后裔,先后担任 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

2、禅让制:通过 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尧死后,舜和禹都是通过禅让的方式相继接替首领位置的。

三、大禹治水1、背景:相传 、 当政的时候,洪水泛滥,人民身受其害。

2、治水过程:禹采用 为主、 为辅的方法来治理水患。

根据地势的高低,领导人民挖渠排水,把洪水引入河道,最后东流入海。

从此人民获得了安定的生活。

3、称号:由于治水有功,后代称禹为“大禹”或“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华夏先祖的传说复习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华夏先祖的传说复习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

华夏先祖的传说
自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是学生了解人类是怎样产生的
2、我国最早的人类他们是怎样生活、生产的。

重点:炎黄大战蚩尤
难点:尧舜禹的“禅让”
复习提问:1、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年代和地区?
3、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年代和地区?
阅读课文,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古代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是谁?
2、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哪场战役打败蚩尤?
3、“人文初祖”指的是谁?
4、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哪些?
5、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是什么?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
课堂自测
1、龙的传人——汉族的前身是
A.犬戎族 B.鲜卑族 C. 蚩尤部落 D.华夏族
2在古代传说中,黄帝和炎帝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居住在
A.珠江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黑龙江流域
3. “三过家门而不入”故事的主人公是
A.炎帝
B.尧
C. 禹
D. 舜
4、我国原始社会结束是在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
5、被毛泽东称为“赫赫始祖”的人文初祖是
A.黄帝
B.炎帝
C.禹
D.尧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华夏族是由炎帝和黄帝部落发展而来的
B.文字和乐谱都是由黄帝发明的
C.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D.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约公元前2070年
自学检测:你觉得尧、舜、禹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课堂同学讨论交流知识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黄帝、炎帝和尧、舜、禹的传说?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冀教版七上第3课《华夏之祖的传说》word教案

冀教版七上第3课《华夏之祖的传说》word教案

第3课华夏之祖的传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是讲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让学生分两组提前收集①炎帝、蚩尤、黄帝,②尧、舜、禹的相关传说和神话,每人加工整理成一个小故事,选材符合要求,内容故事性强。

材料来源于课外渠道或课本的延伸(2周时间)。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黄帝及其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禅让。

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归纳概括的能力等。

(二)过程与方法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炎帝和黄帝、以及尧舜禹的传说和神话,搜集相关的图片和文本资料。

2.让学生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介绍黄帝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揭示“黄帝是人文初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我们引以为荣。

2.黄帝、尧、舜、禹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炎帝和黄帝(二)教学难点1.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含义。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教学媒体(一)教具准备投影仪、视频、多媒体(二)素材准备文本资料、图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堂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和农耕社会的居民。

现代人获得早期人类的社会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考古发掘的文物印证的。

那么,在早期人类社会,还没有文字记录,人类童年的历史,是怎样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呢?(请同学阅读提要,一起回答问题)回答:通过口耳相传的神话和传说保存和流传下来的。

好,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下传说时代的人类早期社会,第3课华夏之祖的传说(讲授新课)(板书)一、炎帝和黄帝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向来有炎黄子孙的称谓,那么同学们谁知道,我们为什么被称作炎黄子孙呢?教师组织第一组同学派代表分别讲述炎帝、黄帝和蚩尤的神话传说故事,讲完故事后,谈谈自己对传说中人物的看法(也可以让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华夏之祖配套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华夏之祖配套教案

第3课华夏之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远古传奇时期中华文明起源的大体概况,了解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奇,明白传奇和史实的区别。

(2)培育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归纳归纳的能力等。

2.进程与方式:本课采纳多媒体教学,教学方式是:故事导入法;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讨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熟悉到咱们的先人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庞大的奉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重点和难点]重点:黄帝对人类的奉献;夏代的成立难点:什么缘故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课时]1课时[课型]新讲课导入新课:同窗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咱们向来有炎黄子孙的称呼,那么你们明白咱们的先人是哪些人吗?咱们什么缘故称他为“人文之祖”让学生在回忆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试探教师导入时提出的问题。

教学新课一、炎黄战蚩尤出示问题:一、“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二、华夏祖是如何形成的?教师指导学生阅读12页“正文”和13页“阅读文字”,观看地图《涿鹿之战》和《炎黄战蚩尤》,启发学生从征战两边、征战进程、征战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的黄帝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击败蚩尤等部落联盟。

强调指出,涿鹿之战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黄帝——人文初祖指导学生阅读12—13页,讨论回答:一、组织学生“动脑筋”(13页):你对上述神话有什么观点?以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如何看才更科学?学生交流,教师引导:A.那时能造宫殿、制衣裳、挖水井、造舟车、显现文字、编制乐谱等,有可信的一面。

B.说成是黄帝、嫘祖、仓颉、伶伦几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色彩了。

C.上述发明应是许多人长期探讨实践的结果,不可能只是个他人的功劳。

这些历史记载反映的是那个时期咱们先人的伶俐才干,由于黄帝是公认的华夏始祖,人们就把这些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妻子及其部属了。

最新冀人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华夏先祖的传说》学案

最新冀人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华夏先祖的传说》学案

3/3
(2)“天下为公 ,选贤任能”指的是什么意思?这种办法历史上叫什么?举例说明。
集思广 义,展示
2 谈一谈:人类历史由原始社会 发展到奴隶社会,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
团队的 魅力。
【巩固训练】
4 作 业当 四 课堂 作 堂清 1、对华夏族的形成作出重 要贡献的两位部落联盟首领是 ( A.尧和舜 B.黄帝和炎帝 C.黄帝和禹 2、海外华人自豪地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 A、华人是黄种人 B、中华民族的发展源地是黄河流域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考链接】
1 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 , 又以创建历史 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留名青史。 “他”指的是 ( ) A黄帝 B炎帝 C禹
课后
学练
1
3
5
7
11
2/3
作业

知识点总结:1.传说中部落首领 炎帝联合黄帝在涿鹿之战中大败东方的蚩尤。炎帝和黄帝部落形成 日后的华夏族。 2.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 发明舟车等等。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 初祖”。 3.黄河流域接触的部落首领尧舜禹三人事迹,推举部落首领的办法-----禅让制。约公元 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开始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C、中华民族的 主干部分是由远古时期的炎黄两个部落发展而来 3、传说中黄帝对于中华文明的贡献有哪些 ( ) ①建造宫室 A①②③④⑤ ②制作衣裳 ③发明舟车 ④兴修水利 ⑤养蚕缫丝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独立用 八分钟 时间完 成然后 用两分 钟小组 反馈
4.班上来了位新同学,他在进行自我介绍时说自己的姓和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名称 相 同 , 那 么 这 位 同 学 姓 什 么 ( ) A秦 B夏 C商

初中冀人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华夏先祖的传说》教学设计

初中冀人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华夏先祖的传说》教学设计

第3课华夏先祖的传说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炎帝、黄帝是传说中华夏族的祖先,了解尧舜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

引导学生对古史传说和史实做出初步的比拟,并做出概括、判断和解释。

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组织学生讲故事,谈体会,了解这些传说中的故事,哪些具有历史事实成分,哪些是虚的,反映了传说时代怎样的文明曙光,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

在“尧舜禅让〞的学习中,培养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美德。

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培养其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区别史实和传说。

“传说〞与“史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要让七年级的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进展区别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比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了解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小组推选代表以“讲故事、观图片、放影片〞三组的形式展示课前收集“神话〞的资料。

教师总结:盘古用他的凿和斧劈开了天地,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相信人的力量是伟大的,相信劳动可以创造世界。

通过这些神话故事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人们的困难生活,正是由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程度很低,所以只能借助想象来征服自然,支配自然。

在传说中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创造了养蚕抽丝技术,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一下第3课。

2、讲授新课:师:知道什么是传说时代吗?生:文字出现前,历史主要通过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和传说保存和流传下来,这个时代就叫做传说时代。

教师:农业的创造确实经历了传说中的这样一个过程,原始农业确实是由采集开展而来的。

正是由于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现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在住处附近栽培这些植物,才出现原始农业。

远古时候的任何一件创造或改良,都是积无数人之力,经历漫长岁月摸索的结果,决非一人短时之功绩。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 华夏之祖的传说]冀教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 华夏之祖的传说]冀教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华夏之祖的传说]冀教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七十第1题【单选题】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进行“世纪之握”(如图)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先生致辞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A、两岸人民都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B、炎帝和黄帝联合战胜了蚩尤C、炎、黄二部族的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 )A、伶伦﹣﹣发明纺织B、隶首﹣﹣发明算盘C、嫘祖﹣﹣养蚕缫丝D、仓颉﹣﹣发明文字【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炎黄联合战败蚩尤构成什么族主干( )A、汉族B、蒙古族C、匈奴族D、华夏族【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始租,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祖活动。

你知道这位“人文始祖”是( )A、舜B、禹C、黄帝D、炎帝【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远古居民出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北京人②半坡原始居民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炎黄联盟A、①②⑧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②③D、①③②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孙中山祭文:“惟我皇祖,承天御世,钟奇孕灵……翦蚩尤于涿鹿,战炎帝于阪泉。

挥斥八埏,疆里万国。

用是奠基中夏,绥服九州。

”这里的“皇祖”是指( )A、黄帝B、尧C、舜D、禹【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A、中国人善于想象B、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______的活动和______的政治、经济情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华夏之祖的传说导学案 冀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华夏之祖的传说导学案 冀教版

第三课华夏之祖的传说
学习目标:1、能说出传说中黄帝、炎帝的故事和贡献。

2、记住“禅让”含义。

3、能说出大禹治水的故事。

环节预设:导入:3’读学:15’研学:12’展示:10’巩固:5’读学方法:
第一步:通读课文大字部分;
第二步:按照下述提示进行勾画。

阅读课文15、16页地图、图片和文字部分,完成如下任务:
勾画出黄帝、炎帝出现的时间和地域。

分别勾画出黄帝和炎帝传说中的贡献。

勾画出两场重大战争的交战双方。

阅读17-18页文字和图片,完成如下任务:
勾画出“禅让”的含义
勾画出尧、舜的优秀品质。

阅读18—19页,图片和文字,完成如下任务:
①、勾画大禹治水的方法。

②、勾画“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

研学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以组长为核心讨论下列问题,
1、传说中黄帝、炎帝的贡献确实都是他们本人做的吗?说明理由
2、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的影响
3、通过“禅让”的方法来决定部落首领人选,有什么可取之处?
4、作为部落首领尧、舜有什么优秀品质?
5、鲧的治水方法为什么会失败?对今天水利工程建设有什么借鉴?
6、你还知道其他的神话和传说吗?给大家说说。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华夏先祖的传说教案 冀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华夏先祖的传说教案 冀教版

第 3 课华夏先祖的传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归纳概括的能力等。

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通过对本课内容的阅读和理解,概括提炼所涉及的基本知识点,明确本课所要了解的主要知识,并能依据自己的理解简要的表述。

(2)本课结束后,要指导学生联系,归纳前两课的有关内容,系统了解原始社会的发展全貌,认识华夏文明的起源和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

(3)引导学生搜集、查阅、整理相关信息,进一步拓宽知识,丰富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采用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4.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5.难点: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教学策略]1.教法选择: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2.学法选择: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史料解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料开发利用:教材插图和史料、网上下载的部分资料等。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板书设计:第3课华夏之祖一、华夏族的形成1.炎帝、黄帝和蚩尤2.涿鹿之战二、黄帝——“人文初祖”1.黄帝的贡献(宫室、衣裳、挖井、舟车)2.嫘祖(养蚕缫丝)3.仓颉(文字)4.伶伦(乐谱)三、尧舜禹的传说1.尧舜禹2.“禅让”四、原始社会的终结——夏朝的建立(时间、人物、意义) [教学过程]三、尧、舜、禹的禅让展示尧舜禹的画像。

出示问题:你能说说尧、舜、禹的故事吗?除了课本上的外你还知道哪些?你能根据课本内容说说禅让的含义吗? 教师设问: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教师简要总结说明。

各个小组推选代表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或文学作品中搜集到的材料相互交流,相互讲述,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华夏先祖的传说》教学设计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华夏先祖的传说》教学设计

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华夏先祖的传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华夏先祖的传说》这一课主要介绍了黄帝、炎帝、尧、舜、禹等华夏先祖的传说故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华夏先祖的传说,掌握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人物的事迹,理解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华夏先祖的传说故事较为久远,学生可能对此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华夏先祖的传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华夏先祖的传说,掌握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人物的事迹,理解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华夏先祖的传说,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人物的事迹。

2.教学难点: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学生对传说时代的历史人物的认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生动展示华夏先祖的传说故事。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故事、传说、文献等资料,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呈现和操练。

3.课堂活动准备:准备相关的小组讨论道具、提问卡片等物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华夏先祖的传说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人物的事迹,让学生初步了解华夏先祖的传说。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所学的传说故事,互相提问,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夏先祖的传说
【学习目标】
(1)掌握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

(2)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

【重点难点】
重点:黄帝——人文初祖
难点:尧舜禹“禅让”的含义
【学法指导】
图片分析法、阅读自学法、合作探究法、材料分析法、
【知识链接】
1、中华开国5000年,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的呢?
——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

轩辕氏指的就是黄帝,鲁迅也把黄帝作为伟大的民族象征。

他在一首诗中说:“我以我血荐轩辕”,就是说要用自己的鲜血来保卫中华民族。

悠悠五千年过去了,黄帝的形象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发图强,为人类作出更多的贡献。

那么黄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对我们民族有过什么功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华夏之祖——黄帝
资料:黄帝为什么叫“黄”帝呢?这在古书里是有解释的。

《淮南子》一书说:“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帮助)后土(管土的神),执绳(法)而制四方”。

这是说因为黄帝是管理四方的中央的首领,他专管土地,而土是黄色,故名“黄帝”。

黄帝为什么又名轩辕氏呢?
根据史料记载,黄帝曾发明一种车战法,打仗的时候,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将战车连接起来,围成一圈,指挥员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作为出入的门,起到了保护指挥员的作用。

古人把带有布幕的战车叫“轩”,把两辆战车中间的空当叫做“辕”,因为黄帝是这种车战法的发明者,所以后人便又把黄帝叫做轩辕氏。

2、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3、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算起的。

黄帝发明了衣裳、舟车、宫室、挖井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后人还把其他一系列发明创造都归于黄帝名下,认为他对中华早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称他为华夏的“人文初祖”。

4、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和区别:
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

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者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

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学习过程】
A级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炎黄战蚩尤
1.时间:_________
2.交战双方:____________
3.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______之战
5.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_________——人文初祖
根据图片概括黄帝及其属下的贡献?
知识点三、尧舜禹的“禅让”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说下列三位人物的品德
尧:
舜:
禹:
知识点四:夏朝的建立
时间:建立者:都城:
二、知识探究
探究1.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四五千年前的黄帝部落的一个士兵,亲自参加了涿鹿之战,你能讲述涿鹿之战交战的双方、交战地点和结果吗?这场战争对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探究 2.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
孙中山
A级(1)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什么时候算起?
A级(2)轩辕指谁?“平定蚩尤乱”指的是哪次战役?
B级(3)后人为什么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探究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祀记礼运篇》
B级(1)材料反映的是哪个时期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级(2)结合课文举出“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史实。

这种办法历史上叫做什么?
C级探究4.有人说:“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倒退,”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归纳小结】
“人文初祖”是黄帝,姓姬号称轩辕氏,创历法、作铜器,车船发明大本事;炎帝姓姜神农氏,教民耕种作耒耜,尝百草、制陶器,阪泉大战降黄帝,汉族前身华夏族,来源都是炎黄帝。

原始人、真稀奇,尧终舜即禅让制,治服洪水功劳大,部落首领选大禹。

第一夏朝禹建立,奴隶社会从此起。

【当堂检测】
1、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的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2、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3、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
①黄帝②炎帝③蚩尤④嫘祖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A、尧的部落联盟
B、禹的部落联盟
C、蚩尤的部落联盟
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
5、在涿鹿之战中被打败的东方部落首领是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蚩尤
6、传说中的哪位部落联盟首领在位时,我国的原始社会走向了尽头?
A、尧
B、舜
C、禹
D、启
7、“禅让制”是一种
A、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B、奴隶社会的王位继承制
C、部落间的征战制度
D、氏族生活制度
8、下列图片反映黄帝贡献的是
A 、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在中国古代史上,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A、这是一种进步
B、无所谓进步与退步
C、这是一种退步
D、进步与退步交织在一起
10、涿鹿之战的影响是
A、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B、我国原始社会结束,进入奴隶社会
C、为华夏族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D、文字从此出现
【学习反思】
1、学后收获:
2、总结: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