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音乐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音乐 教案
![中国古代音乐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1d733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9.png)
中国古代音乐教案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 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2. 熟悉一些中国古代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技巧;3. 研究一些经典的中国古代音乐曲目;4.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 古代音乐的起源和背景- 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音乐与文化的关系2. 中国古代乐器- 箫、琴、鼓等古代乐器的特点和分类- 中国古代乐器的演奏技巧与表现特点3. 经典的中国古代音乐曲目- 《广陵散》- 《阳春白雪》- 《渔舟唱晚》- 《流水》4. 音乐欣赏和表演- 听取中国古代音乐曲目的录音- 研究基本的音乐鉴赏方法- 学生自选乐曲并进行表演三、教学方法1. 讲述:通过教师的讲述,介绍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乐器、曲目等内容;2. 听觉教学:播放录音让学生聆听古代音乐曲目,激发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3. 演奏实践:让学生亲自体验古代乐器的演奏,并进行简单的合奏和即兴表演;4. 课堂讨论与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小组合作,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表现;2. 评估学生对古代音乐和乐器的了解程度;3. 评估学生对音乐欣赏和表演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录音设备和音乐播放器;2. 中国古代音乐的录音;3. 箫、琴、鼓等古代乐器。
六、教学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和演变,探索更多的古代乐器和曲目,并参加相关表演和比赛活动,以提高表演技巧和演奏水平。
以上是《中国古代音乐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音乐教案》高中音乐教案
![《中国古代音乐教案》高中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73927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a.png)
《中国古代音乐教案》高中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音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音乐概述:介绍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背景、音乐体系、乐器等。
2. 古代音乐作品欣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音乐作品,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进行欣赏和分析。
3. 古代音乐演唱实践:教授古代歌曲的演唱技巧,组织学生进行演唱实践。
4. 古代音乐创作实践: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古代风格的音乐作品。
5. 古代音乐文化探讨:探讨古代音乐在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意义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背景、音乐体系、乐器等基本知识。
2.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古代音乐作品,分析其音乐特点和艺术魅力。
3. 实践法:教授古代歌曲演唱技巧,组织学生进行演唱实践;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古代风格的音乐作品。
4.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古代音乐在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意义和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相关的中国古代音乐教材或资料。
2. 乐器:准备古代乐器,如古琴、笛子、琵琶等,以便进行演示和教学。
3. 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以便播放古代音乐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演唱、创作等。
2. 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学生对古代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评价其音乐欣赏能力。
3. 音乐实践能力:通过学生演唱实践和创作实践,评价其音乐实践能力。
4. 文化认知水平:通过学生对古代音乐文化的探讨,评价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
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中国古代音乐概述,介绍历史背景、音乐体系、乐器等基本知识。
2. 第3-4课时:欣赏古代音乐作品,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分析其音乐特点和艺术魅力。
3. 第5-6课时:教授古代歌曲演唱技巧,组织学生进行演唱实践。
小学音乐教案:欣赏古典音乐名曲
![小学音乐教案:欣赏古典音乐名曲](https://img.taocdn.com/s3/m/7765ef3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8.png)
小学音乐教案:欣赏古典音乐名曲一、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欣赏古典音乐名曲可以激发孩子们的音乐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欣赏的古典音乐名曲,并提供一份小学音乐教案,帮助教师们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欣赏古典音乐。
二、古典音乐名曲推荐1.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交响曲之一,具有宏大壮丽的曲风和动人心弦的旋律。
教师可以播放这首乐曲,和学生一起聆听,让他们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和力量。
2. 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小星星变奏曲》是莫扎特创作的一首钢琴独奏曲,以著名的儿歌《小星星》为主题,通过变奏的方式展现了莫扎特丰富的创作才华。
通过引导学生聆听这首乐曲,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不同的音乐表达形式。
3. 萨克斯的《鸟之舞》《鸟之舞》是一首以乐器萨克斯风为主导的古典音乐作品,通过模拟鸟儿的鸣叫和舞蹈,展现了鸟类世界的活泼和灵动。
学生可以通过欣赏这首乐曲,感受到音乐中的不同元素和情感。
4. 肖邦的《夜曲》《夜曲》是肖邦创作的一首钢琴独奏曲,以柔和、抒情的旋律表达了夜晚的静谧和内省。
通过欣赏这首乐曲,可以让学生沉浸在音乐的美妙中,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祥和。
三、小学音乐教案:欣赏古典音乐名曲1. 目标: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2. 教学准备:音响设备,古典音乐名曲CD,音乐教材书籍。
3. 教学步骤:a. 创设良好氛围: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古典音乐的魅力和美妙,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b. 聆听欣赏:教师选择以上推荐的古典音乐名曲,播放给学生听。
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乐曲的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仔细聆听。
c. 分享感受:播放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同时,教师也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提高欣赏能力。
d. 创作表达: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欣赏古典音乐的感受和体验的文章,鼓励他们自由表达。
音乐欣赏课程教案10篇
![音乐欣赏课程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79314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b.png)
音乐欣赏课程教案10篇第一篇:西方古典音乐欣赏- 首先介绍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 然后介绍几位古典音乐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如贝多芬、巴赫等。
- 最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古典音乐音乐会,让学生实际感受和欣赏古典音乐。
第二篇:中国古典音乐欣赏- 介绍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和发展,以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 探究不同地区的中国古典音乐的特点和风格,如京剧、黄梅戏等。
- 最后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中国古典音乐的欣赏和表演活动。
第三篇:世界流行音乐欣赏- 介绍世界流行音乐的类型和特点,如摇滚、流行、电子等。
- 通过听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流行音乐,了解当代世界各地不同音乐文化的异同。
- 最后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场有趣的流行音乐派对,感受和欣赏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
第四篇:电影音乐欣赏- 探究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和表现方式。
- 介绍几位电影音乐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如约翰·威廉姆斯、汉斯·季默等。
- 最后可以通过观看电影片段,让学生欣赏电影音乐的巧妙运用。
第五篇:音乐与情感- 探讨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如何通过音乐表达和体验情感。
- 介绍几个著名音乐家的生平和音乐作品,如肖邦、舒伯特等。
- 最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音乐会,让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六篇:奥尔夫音乐教育- 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组织学生进行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互动参与和体验,深入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思想。
第七篇:音乐创作与表演- 探讨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方法和技巧,如何将自己的音乐作品展现给大众。
- 介绍几个音乐创作和表演方面的专业人物,如李宗盛、周杰伦等。
- 最后可以让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个性。
第八篇:音乐和身体健康- 探究音乐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如何通过音乐促进身体健康。
- 介绍几个与身体健康相关的音乐类型,如瑜伽音乐、冥想音乐等。
- 最后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身体健康类音乐的体验和练。
传统音乐赏析课教案初中
![传统音乐赏析课教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c7a5dd8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1.png)
传统音乐赏析课教案初中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知识,包括种类、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音乐的种类:民乐、古典乐、曲艺、戏曲等。
2. 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欣赏和分析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传统音乐赏析。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传统音乐?它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种类,包括民乐、古典乐、曲艺、戏曲等。
2. 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传统音乐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 讲解传统音乐的特点,如旋律、节奏、乐器等。
三、作品欣赏(20分钟)1. 播放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如《二泉映月》、《赛马》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让学生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
3.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和感受。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知识。
2. 强调传统音乐在我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热爱和尊重。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让学生深入了解一种中国传统音乐形式,如京剧、昆曲等,了解其历史背景、表演特点和代表剧目。
2. 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传统音乐作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堂讲解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作品欣赏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学前儿童欣赏古典乐教案
![学前儿童欣赏古典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9e0a3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f.png)
学前儿童欣赏古典乐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前儿童了解古典音乐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其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前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情感,提高其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前儿童的听觉和观察能力,提高其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前儿童了解古典音乐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其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难点,如何让学前儿童理解古典音乐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准备。
1. 选取适合学前儿童欣赏的古典音乐作品,如莫扎特的《小星星》,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等。
2. 准备音乐播放设备,确保音质清晰。
3. 准备图片、故事书等辅助教学材料,帮助学前儿童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古典音乐,并邀请学前儿童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和画面,然后请学前儿童谈谈他们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 欣赏。
教师选取一首适合学前儿童欣赏的古典音乐作品,如《小星星》,并向学前儿童介绍这首音乐的背景和故事,让学前儿童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和内涵。
然后,教师播放这首音乐,让学前儿童用心去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和画面。
3. 讨论。
教师与学前儿童一起讨论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故事情节,引导学前儿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和想象。
4. 表演。
教师邀请学前儿童参与音乐表演,可以让他们用身体语言或声音来表达音乐带给他们的情感和想象,也可以让他们用简单的乐器伴奏音乐。
5. 创作。
教师鼓励学前儿童用自己的方式来创作音乐,可以让他们用简单的乐器演奏自己的音乐作品,也可以让他们用身体语言或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6. 总结。
教师与学前儿童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前儿童说说自己对古典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
1. 教师应该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和兴趣特点,选取适合他们欣赏的古典音乐作品,引导他们用心去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和画面。
2. 教师应该注重音乐欣赏教学与学前儿童的生活、情感和想象结合,让他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滋养和想象的启迪。
初中欣赏课程教案
![初中欣赏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158d2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b.png)
初中欣赏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和发展,欣赏经典的中国古典音乐作品。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教学重点:1. 掌握中国古典音乐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学会欣赏和评价中国古典音乐作品。
教学难点:1. 理解中国古典音乐中的哲学思想和内涵。
2. 运用适当的音乐欣赏方法来欣赏中国古典音乐。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2. 中国古典音乐演奏乐器介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简单介绍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和发展。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音乐?音乐的作用是什么?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中国古典音乐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 介绍中国古典音乐中的哲学思想和内涵,如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对音乐的影响。
3. 讲解如何欣赏和评价中国古典音乐作品,如关注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
三、作品欣赏(20分钟)1. 欣赏经典的中国古典音乐作品,如《梅花三弄》、《平湖秋月》等。
2.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中国古典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学生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自己在本次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音乐家或音乐老师进行课堂演示或讲座,加深学生对中国古典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2. 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古典音乐会或音乐比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介绍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和发展,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音乐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
通过欣赏经典的中国古典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体验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一年级音乐《欣赏古典音乐》教案
![一年级音乐《欣赏古典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7cd62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16.png)
一年级音乐《欣赏古典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古典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识别和欣赏不同的古典音乐作品。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听、唱、动等方式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2. 学生通过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古典音乐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作品。
二、教学内容主题:欣赏古典音乐子主题:1. 古典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著名古典音乐作品的欣赏三、教学资源教具:1. 音响设备2. 音乐乐谱3. 图片或视频资料材料:1. 学生音乐教材2. 相关古典音乐专辑或曲目四、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通过展示古典音乐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古典音乐。
2. 教师简要介绍古典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解: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2. 教师讲解古典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实践:1. 教师播放古典音乐作品,学生通过听、唱、动等方式感受音乐的魅力。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音乐作品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展示:1. 学生展示自己对古典音乐的理解和创作,如演唱、演奏、舞蹈等。
2.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和指导。
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典音乐的重要性和欣赏方法。
2.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热爱古典音乐。
五、教学评价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2. 学生展示3. 学生作业评价标准:1. 学生能够理解古典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识别和欣赏不同的古典音乐作品。
3. 学生能够通过演唱、演奏、舞蹈等方式展示自己对古典音乐的理解和创作。
六、教学拓展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音乐厅,让学生亲身体验古典音乐的魅力。
2. 开展古典音乐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推荐资源:1. 古典音乐专辑或曲目推荐,引导学生进一步欣赏和了解古典音乐。
高中音乐教案:古典音乐的赏析与理解
![高中音乐教案:古典音乐的赏析与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ae88850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7.png)
高中音乐教案:古典音乐的赏析与理解一、引言古典音乐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艺术底蕴和历史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古典音乐的赏析与理解,帮助高中学生欣赏并深入了解这一音乐形式。
二、目标1.了解古典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掌握常见的古典音乐代表作品;3.学会欣赏古典音乐,发现其中的美感和情感表达;4.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
三、教学内容1. 古典音乐概述•古典音乐的定义及其特点;•古典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
2. 古典音乐时期与流派•巴洛克时期:巴赫、贝多芬等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古典主义时期:莫扎特、海顿等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浪漫主义时期:肖邦、柴可夫斯基等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3. 古典音乐的形式与结构•序曲、奏鸣曲、交响曲等常见古典音乐形式;•音乐主题与变奏、对位技法等古典音乐的特殊结构。
4. 古典音乐赏析与分析•如何欣赏古典音乐,辨识其中的旋律、和声和节奏特点;•分析一两首古典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背后的故事。
5. 创作一首简短古典风格的小品•学生分组合作,参考已学知识创作一首简短的古典风格音乐小品;•展示并互相欣赏小组创作成果。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介绍古典音乐概念和历史背景;2.听觉法:通过听取古典音乐录音进行赏析和分析;3.讨论法:引导学生对所听歌曲进行讨论,分享个人理解;4.实践法:组织学生合作创作古典风格的小品。
五、评估方式1.书面测试:对学生对古典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测试;2.录音表演评估:评估学生在创作小品方面的能力和表现。
六、教学资源1.音乐教材和参考书籍;2.古典音乐录音和视频资源;3.乐器(如钢琴)以及其他音乐欣赏工具。
七、教学时间安排本教案可按照每周一课时为基础,持续4-6周进行。
- 第一周:古典音乐概述与起源;- 第二周:巴洛克时期与贝多芬;- 第三周:古典主义时期与莫扎特;- 第四周:浪漫主义时期与柴可夫斯基; - 第五周:古典音乐形式与结构; -第六周:赏析分析与小品创作。
音乐欣赏课《卡门序曲》教案
![音乐欣赏课《卡门序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efa90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f.png)
音乐欣赏课《卡门序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到古典音乐作品《卡门序曲》的美妙。
2. 通过对《卡门序曲》的欣赏,使学生感受到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魅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
4. 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卡门序曲》的创作背景及作曲家简介。
2. 《卡门序曲》的乐曲结构、音乐风格及演奏形式。
3. 分析《卡门序曲》中的主题旋律、和声、节奏等音乐元素。
4. 欣赏《卡门序曲》的经典演奏版本,对比不同演奏家的风格特点。
5. 探讨《卡门序曲》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卡门序曲》的音乐特点、乐曲结构及演奏形式。
2. 教学难点:《卡门序曲》中的音乐分析和欣赏,以及对作品背后文化内涵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卡门序曲》的创作背景、乐曲结构、音乐风格等。
2. 对比法:欣赏不同演奏家的版本,引导学生分析各自的特点。
3.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增强课堂的参与性。
4. 实践法: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哼唱或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卡门序曲》的乐谱、音响设备及相关音响资料。
2. 准备课件,展示《卡门序曲》的图片、文字及视频资料。
3. 准备相关问题,以便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章)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其他著名的古典音乐作品,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卡门序曲》。
2. 讲授:详细讲解《卡门序曲》的创作背景、乐曲结构、音乐风格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情况。
3. 欣赏与分析:播放《卡门序曲》的经典演奏版本,让学生在欣赏的分析乐曲中的主题旋律、和声、节奏等音乐元素。
4.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该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其他学生可就此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音乐《中国古代音乐2——文人情志》 人音版高一精品课十面埋伏赏析课教学设计教案
![音乐《中国古代音乐2——文人情志》 人音版高一精品课十面埋伏赏析课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dde66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e.png)
师:第三段是以低沉的音乐气氛与前面高潮形成鲜明对比,旋律低沉凄切整个情绪是悲壮的。此部分共有2乐段,主要描写了项王败阵,乌江自刎。用马蹄声的节奏音型变现项羽突出重围而逃的情形,之后以一个级进的旋律和长音滚弹构成的复调,在琵琶的低音区奏出凄凉悲切的音调,描写在重重包围之中的项羽中银寡不敌众,自刎身亡的场景。
【设计意图】以猜乐器的形式,吸引学生兴趣,并开门见山地导出学习内容。
二、新课教学
琵琶简介
师:在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之前,老师还有问题需要大家解决,那就是同学们知道琵琶的发展历史以及音色特点吗?知道琵琶的形制变化和演奏特点吗?
师:在这里老师将为你一一解答。
琵琶发展史及音色特点
师:丝绸之路中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内地,到了唐代,琵琶成为非常盛行的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其音色进行了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是不是有悠久的历史,我想同学们根据白居易的诗句也初步感受到了琵琶的音色特点。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聆听的同时学会思考,提升音乐想象力和鉴赏能力。
师:其实这首乐曲分为四个部分。
教师播放乐曲第一部分。
师:第一部分由5个小乐段组成,描绘刘邦汉军战前准备。它通过“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的细节描写表现汉军由远到近,浩浩荡荡行进的军威。其中,“列营”乐曲一开始高音区密集音符来表现擂鼓三通,而后又模拟号角声形象鲜明的揭示了事情发生的典型环境;“吹打”旋律性较强,抒情气息浓郁,表现军纪严明的汉军威风凛凛,龙腾虎跃,阔步向前的形象;“点将、排阵、走队”这三段节奏整齐、紧凑音调富于动力,表现了汉军战前闻风而起的高昂士气,操练中步伐矫健的英姿。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中国古代音乐1》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中国古代音乐1》](https://img.taocdn.com/s3/m/7af5783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b.png)
《悠悠古韵中华情》(中国古代音乐1)教案教学目标:1.在认真听赏本课的古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能了解中国古代乐器——编钟、编磬、埙、箫、笛的韵味。
2.能积极参与本课的“听赏与体验”、“交流与探究”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大胆发表自己的听赏感受,了解古乐特点。
3.结合已有的历史和文学知识,谈谈所了解的古代音乐机构,及其对中国音乐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欣赏和体验古代音乐的韵味。
教学难点:感受中国古代音乐厚重的人文内涵,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的线索与贡献。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布置小组任务一说到音乐,大家都会以西方音乐为中心,西方音乐确实很美,他的配器,他的和声震撼我们的不只是心灵,还有我们全部感官。
可是说到中国古乐,有的人觉得他比不上西方音乐。
其实中国古乐韵味悠长,让人久久回味。
他有他的美,它的韵味,可能是这些人对中国古乐了解太少了,所以在他们眼中,中国古乐光辉都被西洋乐所遮盖。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感受悠悠古韵中华情,走进中国古代音乐。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节课学会向他人介绍如何欣赏中国古代的音乐。
二、中国古老的乐器1.钟磬合奏《竹枝词》最早的音乐是为祭祀服务,祭祀大都是使用打击乐器。
我国古代的打击乐种类繁多,如:木制的柷和敔,柷是在乐曲开始时敲击,而敔则是在乐曲结束时敲击,起着始终的作用。
还有用皮做的鼓,大家非常熟悉,以及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亮相的缶。
老师要着重给大家介绍的是世界上最庞大和最昂贵的两件打击乐器。
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在湖北隋县的战国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就有他们的身影。
编钟编磬,是我国古老的乐器,属于金石类。
你觉得金石乐是如何体现皇室的威严呢?音乐、材料、乐手、音乐四个方面分析2.埙《哀郢》刚才我们感受了一下从容不迫、悠闲矜持的贵族气派,下面带大家进入凄婉的音响世界。
我们一起欣赏一段屈原《九章》中的哀郢。
郢是楚国的首都,歌曲讲述了屈原由于郢都失陷而追想自己当年离郢和向东流放的情形;表现了对于故都的思念。
幼儿园音乐鉴赏教案-古典音乐欣赏
![幼儿园音乐鉴赏教案-古典音乐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f3428fe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4.png)
幼儿园音乐鉴赏教案-古典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了解古典音乐的基本特点及发展历程。
2.引导幼儿通过听音乐、观看画面等形式感受古典音乐,提高幼儿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
3.学习使用简单的乐器(如木琴、铃铛等)演奏古典音乐。
重难点:1.不同音乐风格的鉴赏和理解。
2.乐器演奏技巧的掌握。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体育操、游戏和歌曲激发幼儿的活力和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音乐知识讲解(10分钟)了解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作品类型和特点,介绍一些古典音乐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三、音乐欣赏(30分钟)1.通过播放古典音乐,让幼儿倾听、欣赏、体验古典音乐的音乐语言和美感,了解古典音乐的不同曲种、风格和表现形式。
2.通过绘画、摆动身体等形式,让幼儿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情感。
3.让幼儿模仿乐曲中的动物、风景等元素,进行视觉和声音双重感受,提高幼儿的音乐语感和观察能力。
四、乐器演奏(15分钟)引导幼儿认识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如木琴、铃铛、小手鼓等,通过简单的演奏,让幼儿亲身体验乐曲的音乐效果,提高幼儿的乐器演奏技巧和音乐感悟能力,同时也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小结和反思(5分钟)从幼儿的反馈中,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和问题。
同时,针对幼儿的不同成长特点和需求,适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评估:1.考察幼儿的音乐敏感度和音乐表达能力。
2.观察幼儿的乐器演奏技巧和协作能力。
3.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参考资料:1.《古典音乐欣赏》(由赵云山、郑德文合著)。
2.《儿童音乐学》(由霍洛维茨合著)。
3.《西方音乐发展史》(由杜可风合著)。
中国音乐欣赏教案
![中国音乐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a0cd3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b.png)
中国音乐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将能够:1. 了解中国音乐的历史和传统;2. 理解中国音乐的特点和风格;3. 学会鉴赏中国传统音乐,并欣赏其美妙之处;4. 培养学生对中国音乐的兴趣和热爱;5.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1. 介绍中国音乐的历史和传统;2.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传统音乐;3. 分析中国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录音机和一些典型的中国传统音乐录音;2. 教师准备一些中国传统乐器的图片或简介资料;3. 学生准备纸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中国音乐的悠久历史和丰富传统,激发学生对中国音乐的兴趣。
2. 欣赏乐曲(15分钟)教师播放几首中国传统音乐,如《月光下的凤尾竹》、《茉莉花》等,鼓励学生仔细聆听,并用纸和笔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分析音乐特点(1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所听乐曲的特点和风格,可以从旋律、节奏、乐器等方面展开分析,并对比和其他风格的音乐进行对比。
4. 了解乐器(15分钟)教师介绍一些典型的中国传统乐器,如古筝、二胡、琵琶等,可以展示一些乐器的图片或简介资料,并简要介绍其演奏方法和音色特点。
5.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最喜欢的中国音乐曲目,并理由。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
6. 自主欣赏(10分钟)学生自由选择一首中国传统音乐,闭上眼睛静静倾听,感受其中的意境和美妙之处,并用纸和笔记录他们的感受。
7. 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分享一些学生的感受和体会。
五、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音乐的历史和发展;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民间音乐表演,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3. 引导学生制作中国传统乐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 组织学生进行中国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才艺和学习成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音乐的美妙之处。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十三节古典音乐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十三节古典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29b2c53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4.png)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十三节古典音乐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了解古典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学生能够欣赏并理解古典音乐作品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色。
3. 学生能够分析古典音乐中的乐器运用和音乐结构。
二、教学内容1. 古典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2. 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欣赏。
3. 古典音乐中常见的乐器和其特点。
4. 古典音乐的音乐结构分析。
三、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古典音乐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学生能够分析古典音乐中的乐器运用和音乐结构。
四、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播放古典音乐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 讲解法:讲解古典音乐的定义、特点以及乐器运用和音乐结构。
3. 听觉训练法:通过听古典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4. 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古典音乐作品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色。
5. 展示法:学生展示他们对古典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分析。
五、教学评估1. 学生通过鉴赏古典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分析,展示出对音乐表达方式和艺术特色的理解能力。
2. 学生对古典音乐的乐器运用和音乐结构进行分析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音乐播放器和音乐作品录音。
2. 图片和图表,用于学生对乐器和音乐结构的理解。
七、教学时间规划本节课预计用时:40分钟1. 导入与讲解:10分钟2. 欣赏与讨论:20分钟3. 分析与展示:10分钟八、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和古典音乐家的作品。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活动,展示他们对古典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古典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
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大乐器运用和音乐结构的分析,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面和欣赏能力。
音乐教案之欣赏《黄河颂》
![音乐教案之欣赏《黄河颂》](https://img.taocdn.com/s3/m/8532449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4.png)
音乐教案之欣赏《黄河颂》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颂》的创作背景、作者及歌曲特点。
2. 通过欣赏《黄河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介绍:《黄河颂》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典音乐作品,由聂耳作曲,光未然作词。
歌曲以黄河为背景,歌颂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
2. 歌曲结构:歌曲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序曲、主题和尾声。
序曲以宏大的气势描绘了黄河的宏伟景象;主题部分以激昂的旋律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尾声部分以柔美的旋律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黄河颂》的创作背景、作者及歌曲特点,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象征意义,体会歌曲所表达的英勇斗争精神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黄河颂》的创作背景、作者及歌曲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欣赏歌曲:教师播放《黄河颂》,学生跟随音乐一起欣赏,感受歌曲的气势和情感。
3. 歌曲解析:教师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象征意义。
4. 讨论与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黄河颂》所传达的英勇斗争精神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欣赏《黄河颂》,尝试分析歌曲中的象征意义。
2. 家长协助孩子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热爱。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黄河颂》的创作背景和象征意义。
2. 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黄河颂》与其他音乐作品的差异。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思考深度。
2. 歌曲欣赏评价:评估学生对《黄河颂》的欣赏能力,了解他们是否能感受到歌曲的气势和情感。
音乐课教案二:欣赏古典音乐名曲
![音乐课教案二:欣赏古典音乐名曲](https://img.taocdn.com/s3/m/84d7d07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a.png)
音乐课教案二:欣赏古典音乐名曲第一部分:课程背景和意义音乐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典音乐更是其中的一道瑰丽的风景线。
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但古典音乐许多人却不是特别了解。
而古典音乐却给人留下的却是深思、典雅、哲理的印象。
学习欣赏古典音乐,不仅可以让我们掌握音乐基本知识,还能够促进我们的智力发展、情感成长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本节课程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认知、感受和思考音乐的机会,希望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典音乐,并培养他们对优秀音乐的欣赏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了解古典音乐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和世界名家;2. 学习欣赏古典音乐著名的作曲家及其代表作;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4. 鼓励学生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去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
第三部分:教学步骤1.启蒙教师简要讲解古典音乐的定义、起源和代表作曲家,并分享一些古典音乐的好听的片段给学生。
例如:2. 导入播放《春》的钢琴曲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音乐中有哪些春天的元素。
同时话题导入,启发学生对乐曲的情感感受和内在涵义。
3. 呈现播放《给爱丽丝的回忆》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欣赏图片,显示出曲名,听学生讨论乐曲和图片之间的关联。
4. 教授知识通过讲解、演示和分析等多种形式,逐一讲解古典音乐知识及历史渊源,并指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经接触到的古典音乐经典曲目及作曲家。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即时评估,收集反馈信息以及针对性地讲解并进行小练习,以确保教学效果。
5. 实践教师上台演奏古典钢琴曲,让学生观察演奏技巧和元素。
让学生模仿演奏或唱唱《摇篮曲》,积极体验古典音乐的独特魅力。
6. 总结教师总结所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带领学生共同回顾、总结课程内容。
同时鼓励学生坚持每天听一些古典音乐,更好地感受其中的美。
例如:第四部分:教学资源1. 《世界古典音乐名曲导赏》等音乐类书籍;2. 各种古典音乐CD和网络上的古典音乐知识和名曲。
幼儿园国乐欣赏教案
![幼儿园国乐欣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a0c47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e.png)
幼儿园国乐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律、曲调和节奏;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使其对音乐产生兴趣和爱好;3.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增强幼儿的欣赏和表现能力;4.加深幼儿对祖国文化和传统音乐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准备1.国乐作品:《二泉映月》、《梁祝》、《卡路里》;2.CD、音响设备;3.课件、纸笔等教学辅助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请幼儿听一段背景音乐,询问幼儿这是什么音乐,有什么作用。
引导幼儿谈论音乐的美和欣赏。
2. 学习国乐作品通过播放《二泉映月》、《梁祝》、《卡路里》等著名国乐作品,讲解其曲调、节奏、韵律和演奏特点,比较不同版本的演绎,引导幼儿感受其美妙和独特之处。
同时,教师可通过课件或黑板板书,简单介绍国乐作品的背景、创作时代、创作者等相关情况。
3. 欣赏乐曲播放相关国乐作品,让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摆动、伸展、跳舞等体育运动,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同时,强化幼儿对音乐节奏、韵律和气氛的感知,提高幼儿的音乐情感、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4. 表演活动在欣赏完毕后,引导幼儿分组进行表演活动。
每组选举一个代表,选取一段国乐作品演唱或阅读相应的诗歌,其他幼儿通过鼓掌、欢呼等方式进行评选和评价。
旨在培养幼儿的表演和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自信心和艺术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检查幼儿对国乐作品的了解和欣赏,进行小测验或简单问答;2.针对幼儿在欣赏、表演和表达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设性意见,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国乐作品。
五、教学总结国乐是中国人民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珍品,通过幼儿园的国乐欣赏教学,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和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幼儿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民族文化自豪感。
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音乐欣赏《山王宫殿》教案:品味中华传统音乐
![音乐欣赏《山王宫殿》教案:品味中华传统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c446c0b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f.png)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宫廷音乐中的《山王宫殿》是一首高雅精美的乐曲,它具有独特的音乐艺术魅力,体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深邃内涵。
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音乐,对于深化人民群众音乐文化素质,对于倡导健康、高雅的音乐文化风尚,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教学目标1、了解山东宫廷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感受《山王宫殿》音乐的神韵和魅力。
3、学习音乐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4、提高音乐与文化素养,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山东宫廷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山东宫廷音乐,又称为鲁乐,是中国古典音乐的一种流派,始于周朝,鼎盛于唐、宋时期,经历了明、清时期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艺术风格和特点。
它是中国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流派之一,代表了中国古典音乐的高峰,被誉为“天下第一乐”。
山东宫廷音乐源于山东,具有鲁国文化的强烈烙印,它是山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鲁乐的乐器有锣、鼓、钹、铙、笙、箫、竹筒、弦乐等。
音乐曲目有《鲁班乐》,《大漠谣》,《大风歌》,《细沙鸥》等,并以《山王宫殿》最为著名。
2、《山王宫殿》音乐的神韵和魅力。
《山王宫殿》是山东宫廷音乐中的代表曲目之一,它是一首古朴典雅的乐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音乐艺术魅力。
这首曲子蕴藏着多层次的情感和内涵,如流水般悠情,渗透着浓郁的文艺气息。
《山王宫殿》曲调深沉、朴素、雅致,表现了山东地方文化的典雅和华贵。
曲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空灵、神秘的山水画卷,让人们仿佛置身于山间的宫廷舞台上,领略了山东的古老文化和艺术魅力。
3、音乐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音乐欣赏是一种能够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活动,初步学习应该着重于感受音乐的情感以及声响产生的效果。
(1)、关注音乐的整体结构,注意听曲调、节奏、和声等组成要素。
(2)、聆听乐器的声音,了解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
(3)、关注作曲者对音乐的表达、享受作品的表现力。
(4)、注意音乐所描绘的情感、形象等,审美逐步提高。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金蛇狂舞》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金蛇狂舞》](https://img.taocdn.com/s3/m/21a2cda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b.png)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金蛇狂舞》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典音乐作品《金蛇狂舞》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和艺术价值。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节奏、音色、和声等方面的感知能力。
3.通过课堂音乐欣赏活动,引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培养艺术欣赏的审美能力。
4.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音乐作品《金蛇狂舞》的演奏视频、音乐和背景介绍等内容)。
2.音响设备。
3.学生听音乐的答题卡。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金蛇狂舞》的一段音乐片段,让学生先感受整个音乐的氛围和基本特点。
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对这首音乐有什么印象?给你们的感受是什么?2.介绍音乐作品的背景(10分钟)展示课件中的相关资料,对《金蛇狂舞》进行背景介绍。
包括作曲者、创作时间和场合等信息。
向学生解释金蛇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以及这首音乐作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
3.分析音乐特点(10分钟)向学生详细介绍《金蛇狂舞》的音乐结构、节奏、音色、和声等特点。
通过对音乐中的主题、旋律和和声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这首音乐作品的构思和创作方法。
4.再次欣赏音乐(10分钟)播放完整的《金蛇狂舞》音乐作品,让学生仔细聆听,尝试找出其中的变化和亮点,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5.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刚刚听到的音乐作品进行讨论,回答相应的问题:你们对这首音乐的整体印象如何?你们喜欢这首音乐吗?为什么?这首音乐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情感和联想?6.展示和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代表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音乐的感受,并可使用课件中的图片等辅助展示。
全班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7.评价和总结(5分钟)让学生在听音乐的答题卡上写下自己对这首音乐作品的评价,包括喜欢与不喜欢的理由,以及对音乐创作的建议和期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学生跟随音乐用LU哼唱
思考:农夫为什么会觉得快乐?
引导学生劳动是快乐的,认真学习也能带来快乐。
三、《雪橇》欣赏
认识音乐家安德森,感受音乐中圣诞老人驾车送礼物时的快乐情绪,能听辨出ABA的音乐结构。
1.打击乐器创编
1)情境创设:骑着小马去散步,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表现形象。
马蹄声:da da da da
xx: ding ding
教师哼主旋律,学生表演
2.完整欣赏
1)思考:乐曲中你听到了哪些声音?你能感受到它的曲式结构吗?
2)交流:听到马蹄声、xx??
3.音乐情感
思考:《乘雪橇》表现了作品怎样的主题情感?
帮助别人的快乐,劳动的快乐。
四、《打字机》欣赏
能感受打字机发出的节奏和声效特点,运用模仿打字的方式了解乐曲ABA的曲式结构和每段特点,能想象乐曲表现的情境。
2)分别交流自己对四首乐曲掌握的相关知识。
《xx圆舞曲》
《小猫圆舞曲》
《电闪雷鸣xx》
《野蜂飞舞》
二、《快乐的农夫》欣赏
认识音乐家舒曼,能随音乐用LU哼唱旋律,从音乐作品中了解劳动快乐的意义,激励学生好好学习。
1.介绍音乐家xx
罗伯特·舒曼(1810-1856),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出生于德国茨维考城书商的家庭,从小喜爱音乐和文学。因家庭偏见,他年青时在大学学习法律,只能业余学习音乐。由于孜孜不倦的追求,以至于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钢琴家。
教学课时:一课时
儿童古典音乐欣赏学习卡(第2课时)
1.作曲家:xx是国钢琴家。
安德森是美国人,他的作品特点是,使许多儿童热爱上古典音乐。
哈恰图良是前苏联人国人,《舞曲》选自芭蕾舞曲《加雅涅》。
2.音乐作品:
《快乐的农夫》请随音乐哼唱这首舞曲,你觉得农夫为什么会快乐?
《雪橇》是的作品,音乐作品的结赏、聆听、分析音乐作品,
2教学难点:音乐语言的分析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介绍)
3、欣赏音乐片段并回答问题。
(1)你以前听过吗,在哪里或在什么情况下听的。
(2)、听了作品你有何感受。(3)、听了这个作品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或段,它们出现在什么地方?
《雪橇》乐曲分为ABA三个部分,乐曲一开始是个小引子,第一段结构是a-b-a,b和a相似,但更为优美抒情些。中段B以重复音渐强的手法发展乐句,通过一个小过渡,回到稍加变化的A。b
《打字小姐》用打字机的节奏描绘了都市中打字机声和繁忙的办公场面。乐曲A-B-A结构。A是用十六分音符组成。不时有休止符,是节奏不稳定,像是在打字时间歇,并有模仿打字机的声音。这种模仿在B短小时了,乐队由持续的十六分音符演奏,并用强弱对比来增强乐曲的诙谐感。
《打字小姐》你能随音乐的第一段和第三段表现出16分音符的飞快打字情景吗?第二段的节奏是分符。
《马刀舞曲》你知道乐曲背后的故事吗?乐曲由演奏乐器演奏的。
3.我的感受: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最喜欢《》是国音乐家的作品,表现了音乐人物,
今天的学习使我xx了的道理。四()班
教师评价:
一、复习第一课时学习
1)教师播放音乐作品片段,请学生听辨乐曲名
xx: ding ding
教师哼主旋律,学生表演
2.完整欣赏
1)思考:乐曲中你听到了哪些声音?你能感受到它的曲式结构吗?
2)交流:听到马蹄声、xx??
3.音乐情感
思考:《乘雪橇》表现了作品怎样的主题情感?
帮助别人的快乐,劳动的快乐。
四、《打字机》欣赏
能感受打字机发出的节奏和声效特点,运用模仿打字的方式了解乐曲ABA的曲式结构和每段特点,能想象乐曲表现的情境。
代表作有:钢琴名曲《蝴蝶》、《狂欢节》这些乐曲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发展。最著名的歌曲集有《桃金娘》、《诗人之恋》还写下了四部交响曲等杰出的作品。2.欣赏乐曲
1)思考:乐曲旋律主要是低声部还是高声部?表现的是农夫还是农妇的形象?音乐用怎样的节奏特点表现了音乐形象怎样的心情?
1)低声部,表现的音乐形象是农夫
2)附点节奏
请学生跟随音乐用LU哼唱
思考:农夫为什么会觉得快乐?
引导学生劳动是快乐的,认真学习也能带来快乐。
三、《雪橇》欣赏
认识音乐家安德森,感受音乐中圣诞老人驾车送礼物时的快乐情绪,能听辨出ABA的音乐结构。
1.打击乐器创编
1)情境创设:骑着小马去散步,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表现形象。
马蹄声:da da da da
代表作有:钢琴名曲《蝴蝶》、《狂欢节》这些乐曲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发展。最著名的歌曲集有《桃金娘》、《诗人之恋》还写下了四部交响曲等杰出的作品。
2.欣赏乐曲
1)思考:乐曲旋律主要是低声部还是高声部?表现的是农夫还是农妇的形象?音乐用怎样的节奏特点表现了音乐形象怎样的心情?
1)低声部,表现的音乐形象是农夫
xx古典音乐欣赏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聆听音乐,了解我国古代音乐及创作手法。
2通过聆听、视唱,感受音乐语言对大自然景物的描写。
3通过学习,熟记并掌握的主题音乐。
教学重点:
1欣赏、聆听、分析音乐作品,
2教学难点:音乐语言的分析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介绍)
3、欣赏音乐片段并回答问题。
教学课时:一课时
儿童古典音乐欣赏学习卡(第2课时)
1.作曲家:xx是国钢琴家。
安德森是美国人,他的作品特点是,使许多儿童热爱上古典音乐。
哈恰图良是前苏联人国人,《舞曲》选自芭蕾舞曲《加雅涅》。
2.音乐作品:
《快乐的农夫》请随音乐哼唱这首舞曲,你觉得农夫为什么会快乐?
《雪橇》是的作品,音乐作品的结构是。
1.模仿打字机动作
1)介绍旧款打字机,特别是“嗒嗒”的打字声音和换页时发出“叮”的声音。
2)速度练习
XXXX XXXX XXXX X |十六分音符
XX XX XX X|八分音符
节奏变紧密了。
2.欣赏乐曲
1)跟随音乐表演
xx古典音乐欣赏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聆听音乐,了解我国古代音乐及创作手法。
2通过聆听、视唱,感受音乐语言对大自然景物的描写。
《马刀舞曲》芭蕾舞曲《加雅涅》选曲,三部曲式。第一部分是定音鼓、军鼓、长号和弦乐的伴奏下,表现出热情、活泼的主题部分。中级部分是萨克斯管和大提琴演奏的旋律,第三部分重复了第一部分并出现了一呼一应的乐句。
教学难点:
1.感受乐曲表现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在欣赏中获取作品的相关知识,如作曲家、作品背景、主题情感、曲式结构等。教学准备:学习过程卡、音乐CD、课件
(1)你以前听过吗,在哪里或在什么情况下听的。
(2)、听了作品你有何感受。
(3)、听了这个作品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或段,它们出现在什么地方?
(4)、这一段音乐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学生:欣赏聆听音乐并思考问题
讨论回答问题
教学内容:
1.认识音乐家xx、xx、xx良
2.欣赏《快乐的农夫》《雪橇》《打字小姐》《马刀舞曲》
(4)、这一段音乐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学生:欣赏聆听音乐并思考问题
讨论回答问题
教学内容:
1.认识音乐家xx、xx、xx良
2.欣赏《快乐的农夫》《雪橇》《打字小姐》《马刀舞曲》
教学目标:
1.认识音乐家舒曼、安德森、哈恰图良,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背景故事,感受音乐作品传达的不同情感。
2.用律动、想象、打节奏、表演等不同学习方法体验每首乐曲表现的情感和主题,能从音乐中感受其在节奏、演奏乐曲上的特别之处,能在音乐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教材分析:《快乐的农夫》乐曲非常短小。作者将旋律放在低声部,运用了大量附点音型,使乐曲充满活力。全曲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作了反复。
《马刀舞曲》芭蕾舞曲《加雅涅》选曲,三部曲式。第一部分是定音鼓、军鼓、长号和弦乐的伴奏下,表现出热情、活泼的主题部分。中级部分是萨克斯管和大提琴演奏的旋律,第三部分重复了第一部分并出现了一呼一应的乐句。
教学难点:
1.感受乐曲表现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在欣赏中获取作品的相关知识,如作曲家、作品背景、主题情感、曲式结构等。教学准备:学习过程卡、音乐CD、课件
《雪橇》乐曲分为ABA三个部分,乐曲一开始是个小引子,第一段结构是a-b-a,b和a相似,但更为优美抒情些。中段B以重复音渐强的手法发展乐句,通过一个小过渡,回到稍加变化的A。b
《打字小姐》用打字机的节奏描绘了都市中打字机声和繁忙的办公场面。乐曲A-B-A结构。A是用十六分音符组成。不时有休止符,是节奏不稳定,像是在打字时间歇,并有模仿打字机的声音。这种模仿在B短小时了,乐队由持续的十六分音符演奏,并用强弱对比来增强乐曲的诙谐感。
1.模仿打字机动作
1)介绍旧款打字机,特别是“嗒嗒”的打字声音和换页时发出“叮”的声音。
2)速度练习
XXXX XXXX XXXX X |十六分音符
XX XX XX X|八分音符
节奏变紧密了。
2.欣赏乐曲
1)跟随音乐表演
《打字小姐》你能随音乐的第一段和第三段表现出16分音符的飞快打字情景吗?第二段的节奏是分符。
《马刀舞曲》你知道乐曲背后的故事吗?乐曲由演奏乐器演奏的。
3.我的感受: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最喜欢《》是国音乐家的作品,表现了音乐人物,
今天的学习使我xx了的道理。四()班
教师评价:
一、复习第一课时学习
1)教师播放音乐作品片段,请学生听辨乐曲名
教学目标:
1.认识音乐家舒曼、安德森、哈恰图良,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背景故事,感受音乐作品传达的不同情感。
2.用律动、想象、打节奏、表演等不同学习方法体验每首乐曲表现的情感和主题,能从音乐中感受其在节奏、演奏乐曲上的特别之处,能在音乐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教材分析:《快乐的农夫》乐曲非常短小。作者将旋律放在低声部,运用了大量附点音型,使乐曲充满活力。全曲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作了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