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档案人才“151工程”实施方案
档案人才“151工程”实施方案为贯彻人才强档战略,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AA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结合档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档案人才“151工程”,即选拔10名首席专家培养对象,50名高级专家培养对象,100名优秀中青年业务骨干培养对象,组成不同层次的三支人才队伍。
经过5年培养和历练,到2020年,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成长为在国内档案管理、学术和科研领域有一定影响的首席专家;第二层次成长为在省内具有较高水平和影响的高级专家,并成为上一层次人选的后备力量;第三层次成长为本地区优秀业务骨干,并成为上一层次人选的后备力量。
二、范围条件(一)选拔范围档案人才“151工程”,主要选拔在全省档案行政、业务和专业技术领域中,思想政治过硬、工作业绩突出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
(二)选拔条件基本条件: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纪守法,思想品德好;热爱档案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服从领导、合作与协调能力强;富于进取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治学严谨,业绩突出,身体健康。
具体条件:符合下列相应层次条件者,可以推荐(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年轻同志)。
1.第一层次“首席专家培养对象”: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年龄在53周岁以下,档案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学术视野宽广,注意跟踪学术前沿,目前在省内档案系统有一定影响,在某领域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能够发挥团队核心带动作用,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获得档案工作或档案管理省(部)级先进个人称号或先进集体主要成员。
(2)获省(部)级档案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及相应奖项)或市(厅)级档案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1项;省(部)级档案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及相应奖项)或市(厅)级档案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2项,为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3)出版学术或编研著作,或近三年在国家级刊物或核心期刊发表过较高水平论文。
新文科背景下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新文科背景下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作者:聂云霞黄星来源:《北京档案》2021年第12期摘要:新文科建设是高等文科教育对时代变局的有力回应,为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机遇和新进路。
通过阐释新文科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分析新文科战略对于档案学专业人才的“新要求”,总结当前我国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进而探讨新文科背景下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了基于新文科建设背景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路径,包括明确培养目标、创新教育模式、建构课程体系、打造育人平台和夯实师资力量。
关键词:新文科档案学人才培养模式2020年11月3日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
新文科建设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由外延转向内涵发展的全新构想和重大战略抉择,旨在推动人文社会科学与理学、工学等的跨界交叉与融合[1],培育新型文科专业人才。
于档案学专业而言,其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彰显了鲜明的交叉学科属性,与“新文科”的建设理念高度契合,而“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也历来是档案学理论和实践均高度重视的话题。
因此,如何促进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新文科建设相结合成为新的时代课题。
(一)新文科的内涵目前学界对新文科的内涵尚未形成统一的认知。
有学者围绕“三新”:新办学制度、新评价体系、新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来理解新文科[2];有学者则认为新文科强调运用新技术和跨专业知识研究人文社科话题[3];还有学者认为新文科聚焦新人才的培养,提倡培养专业素养高、学术能力精、综合实力强的新型文科人才[4]。
不同学者对新文科内涵的理解迥然相异,但共同点是新文科并不是对传统文科及其知识体系、研究成果的全盘否定,而是在继承已有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对传统文科进行改造和重组,实现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
(二)新文科的主要特征1.新理念。
新文科推崇全新的教育理念,认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具体来说,新文科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立足于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等基本条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需求,帮助学生精准定位自身优势,正视不足,致力培养学生成为具备独立人格、复杂思维、广博视野、复合知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真正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教育”。
基于“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与要求
基于“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与要求一、培养目标需以学科本质为本档案学是以记录和管理社会活动及其结果的学科,其培养目标应以学科的本质为本。
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该明确档案学的核心理念和主要学科内容,突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技术能力和专业精神,使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档案工作能力和全面的人文素养。
培养目标还应结合国家和行业对档案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不同档案工作岗位,并适应信息时代对档案管理的新要求。
二、教学内容需以实践应用为本“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侧重于实践应用。
档案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培养方案应该围绕实际工作需求和市场需求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
在专业理论课程上,应该注重档案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注重对档案学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在实践课程上,应该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档案工作中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师资队伍需以专业水平为本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还需要以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为本。
档案学的教学工作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团队来支撑,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能够带领学生深入理解学科本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应该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使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保持同步。
四、学习环境需以学生需求为本“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以学生需求为本,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需要提供完善的设施和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方面的需求。
学校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及就业服务体系,指导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合理规划职业发展方向,并在就业指导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和帮助。
五、评估体系需以质量管理为本“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最后一个重要要求是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以质量管理为本。
评估体系应该围绕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为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有力依据。
档案与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档案与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档案与图书馆专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高等教育机构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培养模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档案与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档案与图书馆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以理论为主,实践环节相对较少。
然而,由于档案与图书馆工作的特殊性,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如实习、实训等,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高校应与相关机构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并设立实践导师以指导学生。
这样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科综合素质。
其次,档案与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信息时代,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档案与图书馆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创新精神,能够应对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和创新。
高校应引导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积极探索学科的前沿问题,并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此外,高校也应该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提供创新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实现创新成果的机会。
再次,档案与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与行业需求相结合。
随着社会对档案与图书馆工作的需求不断增长,高校应该及时调整和优化培养模式,使之与行业需求相匹配。
高校可以与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合作,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需求,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确保培养出的人才符合市场需求。
同时,高校也可以通过举办行业论坛、讲座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与行业专家交流的平台,加深对行业需求的了解。
最后,档案与图书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强化专业道德教育。
档案与图书馆工作需要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道德素养,加强对道德规范的教育和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讲座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档案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档案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的重要一环,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我国档案人才的短缺和结构性不合理已成为制约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制定档案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定位。
1.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信息化时代需求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各类档案工作。
2. 培养要求,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档案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实施方案。
1. 课程设置,根据档案管理专业的特点,设置相关的课程,包括档案学原理、档案管理技术、信息资源管理、数字档案管理、档案法规等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参与档案管理实践活动,如档案数字化处理、档案检索与利用、档案编研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导师制度,建立健全的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实习实训,加强与档案馆、图书馆等单位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5. 课外拓展,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档案管理相关的学术活动、比赛等,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保障措施。
1. 师资力量,加强对档案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
2. 教学设施,完善档案管理专业的教学设施和实验室,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保障。
3. 资金支持,增加对档案管理专业的资金投入,保障教学和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4. 质量监控,建立档案管理专业的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调查,不断改进和完善培养方案。
五、总结。
档案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档案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1档案培养方案(区内)
档案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计划(区内班)(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适应西藏稳定和谐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适合在西藏各类档案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机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信息管理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
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不断学习、进步的热情。
2、掌握档案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熟练的藏文文献阅读、检索和藏文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能熟练地运用有关档案学基础处理相关事务,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在西藏从事档案工作以及办公室工作。
英语、计算机应用达到学院规定的要求。
3、具有一定的体育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三)学制、学位、总学时学制:四年学位:管理学学士总学时:2526(四)相近专业信息管理行政管理(五)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一)主干学科:档案管理(二)主要课程: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文书学、中国档案史、电子文件管理、档案保护技术学、电子政务、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
(六)实践教学环节1、学生参加教学实践和军事训练由学校统一安排;2、结合课程教学安排学生在假期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要求写出书面报告。
3、学生毕业前应撰写毕业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七)教学时间分配表(附表一)(八)各类课程设置比例(附表二)(九)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三)(十)主要课程简介档案学专业主干课程简介如下:1、《档案学概论》是档案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性、理论性课程,是本专业各门课程中的高层次的基础课、入门课、理论课。
通过该门课的学习,一方面是为了加强档案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提高其理论水平。
创新型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路径
创新型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路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档案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创新,需要具备更高水平的人才。
创新型档案管理人才不仅要具备传统档案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信息技术、数据分析、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培养创新型档案管理人才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和路径。
要加强对档案管理的理论学习。
学生在大学期间可以选择档案学相关的专业进行学习,掌握档案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还要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了解和认识。
大学期间还可以参加一些档案学的学术交流活动,了解当前档案管理的研究动态和前沿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也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
学生在学习档案管理的也要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比如数据库管理、网络安全、数据分析等。
可以参加一些相关的培训课程或者参与相关的实践项目,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
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是培养创新型档案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
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比如实习、社会调研等,亲身参与档案管理工作,熟悉实际操作流程,了解实际问题和需求。
可以参与一些档案管理案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要加强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档案管理工作常常需要与各个部门和单位进行沟通和合作。
学生在培养期间,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可以通过参与一些团队项目或者组织活动,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培养创新型档案管理人才需要多方面的学习和培养。
学生在大学期间可以通过加强档案理论学习、信息技术学习、实践能力培养以及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还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培训课程、学术研讨会等,拓宽自己的眼界,了解档案管理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前沿问题,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基于“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与要求
基于“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与要求1. 引言1.1 背景介绍档案学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学科领域,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档案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档案资源的日益增多,如何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档案学人才成为当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本文将探讨基于“以本为本”的原则制定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为档案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档案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应当以本土特色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对当地档案资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档案管理技术和工具进行实际工作。
提升信息化技能也是培养档案学人才的重要方面,现代档案管理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以上要求,可以确保档案学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
在未来的发展中,档案学专业人才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档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2 研究意义"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和要求,旨在强调培养出具备本土特色、具备实践能力、信息化技能、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档案学人才,以适应当前国内外档案学领域发展的需要。
这一方案不仅有利于提高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也有利于推动档案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研究"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与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和规范档案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促进档案学领域的持续发展和繁荣。
【研究意义】2. 正文2.1 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原则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原则是指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以当地文化、社会需求以及学科特点为依托,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适应当地档案工作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以本为本的原则要求专业教育要紧密结合当地档案学的发展现状和需求。
基于“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与要求
基于“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与要求档案学是一门旨在培养具备较高档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的学科。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档案管理工作的日益重要,档案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而“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则是针对不同院校、地区和专业特点量身定制的档案学人才培养方案。
那么,这一方案制定的原则和要求是什么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
一、坚持以实践为导向“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坚持以实践为导向。
档案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知识和技能都需要通过实践来得以巩固和提升。
在制定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注重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环节的设计和开展,确保学生在课堂之外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注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档案学是一门涉及到多方面知识的学科,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牢固掌握档案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包括档案学的起源、发展、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内容,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档案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档案学是一门学科发展较快的学科,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
在方案制定之初,就要明确培养学生的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他们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利用能力。
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毕业后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档案学专业人才,也是一个有道德修养、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完整人。
五、贯彻“实践出真知”的原则“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贯彻“实践出真知”的原则。
档案人才培养计划
档案人才培养计划背景和目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单位档案管理水平、加强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我们制定了以下档案人才培养计划。
目标:1. 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档案管理人才。
2.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3. 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档案管理团队的整体效能。
培养内容和方式:1. 理论学习:组织档案管理岗位相关的理论学习,涵盖档案法律法规、档案管理原理、数字化档案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工作任务,培养档案管理人员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包括文件整理、分类编目、检索查询等。
3. 案例分析:引导档案管理人员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其档案管理思维和应变能力。
4. 学习交流: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参加相关会议、研讨会和培训班,与同行进行学习交流,拓宽视野。
5. 项目实施:组织档案管理项目实施,让档案管理人员在实践中熟悉各项工作流程,并提供指导和反馈。
培养计划的具体安排:1. 培养对象:全体档案管理人员,包括新入职人员和现有人员。
2. 学习周期:根据岗位需求和个人情况,制定不同级别的培养计划,长期培养和持续进修。
3. 学习方式:结合在线学习平台、面授课程和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 考核评估:设立阶段性考核和综合评估机制,对培养对象的学习成果和能力进行评估和认定。
资源保障:1. 提供专业教材和学习资料,建立学习共享平台。
2. 指派专业的导师或培训师,为学员提供指导和辅导。
3. 安排参观、实地考察等活动,拓宽学员的视野和实践经验。
4. 定期组织知识分享会,促进学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以上是我们的档案人才培养计划,通过针对性的学习和实践,期望能够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档案管理团队,为单位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做出积极贡献。
如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提出。
谢谢!单位名称。
基于“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与要求
基于“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与要求一、原则1. 立足专业特点档案学专业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涉及文化遗产管理、信息管理、知识服务等多个领域。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档案学专业的特点,突出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 强化学科实践档案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
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加强学科实践,包括实习、实训等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档案学专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学术竞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全面发展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实现全面发展,即要求学生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较高的科研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较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既是对学生个体的要求,也是对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管理的要求。
5. 与国际接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档案学专业在国际上也有相当的影响力。
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紧跟国际标准,与国际接轨,使学生能够适应国际化的就业环境,并具备开展国际合作的能力。
二、要求1. 联合实际需求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与实际需求相结合,紧密联系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调研各类档案单位的需求,使教学和实践更贴近实际,更符合社会的实际用人需求。
2. 突出实践环节3. 强化科研能力4. 提高创新能力5. 强化国际化视野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完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提供相关的课程、项目和活动,培养学生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竞争力。
7. 提高综合素质基于“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与要求,要求紧密联系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突出实践环节,强化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只有如此,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档案学专业人才,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普通高校档案学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业 务 研 究档案管理1/2018总第230期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
”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各高校要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摆在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一时间,高校如何向“应用型”转变,成为高教领域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
档案学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的学生要具备档案信息管理与文档掌控的知识或能力,能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机构知识库等部门从事档案信息整理、管理和服务,而目前普通高校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弱,就业的专业对口率相对偏低,如,对广西民族大学档案学专业2012-2016年就业从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表明,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专业对口率平均为59.04%[1]。
因此,加强对档案学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研究,有助于档案学专业适应经济社会转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高自身办学质量。
1 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出发点,加强档案学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1.1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培养目标上,要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就档案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来看,档案学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在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掌握先进信息技术和档案管理的专业技能,能在国家党政机关、各类档案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档案管理、文件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基础上,重点培养档案学专业学生的三大能力,即较强的实践能力、专业的适用能力和管理的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在档案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根据档案学专业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优化档案学专业课程模块,适当减少理论课程比例,加大实践课程和应用型公选课程比例[2],如盐城师范学院制定的《2016年档案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33分,占总学分的20.37%。
基于“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与要求
基于“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与要求档案学是一门关于档案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的学科,对于培养专业人才来说,必须以本为本,紧密贴合行业需求和学生实际,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胜任工作,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下面我们将对基于“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与要求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1.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
档案学是一个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学科,培养方案制定应该紧密结合档案管理行业的需求,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确保他们毕业后能够适应行业的需求,顺利开展工作。
2. 以学生实际为依据。
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培养方案制定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培养方案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3. 以学科特点为基础。
档案学是一个与信息管理、文献管理等学科密切相关的学科,培养方案制定应该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和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4. 以社会需求为目标。
档案管理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行业,培养方案制定应该紧密结合社会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让他们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培养方案制定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强化实践环节。
档案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方案制定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合理的实习和实训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参观,深入了解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 加强专业素质培养。
档案管理行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应该加强专业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适应工作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
基于“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与要求
您的好帮手——《档案界论坛》公众号 业 务 研 究37档案管理3/2019总第238期“以本为本”重在强调本科教育的最基础地位、本科教学的最基本职能、本科教育的最基本特质。
因为高校的发展,是靠学科发展推动的,而高校人才培养,又是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倾尽心力。
坚持“以本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制定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适应新时代、新形势要求,明晰档案学专业办学理念、提高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档案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和基本依据。
1 “以本为本”对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影响2018年6月21日,在四川成都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要求大学人才培养要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1]同年9月17日,《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要求“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以本为本”不是一个口号,需要从教育的实际中落实。
1.1 “以本为本”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以本为本”对档案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加明晰,档案学专业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备现代管理知识、文史知识、信息技术,掌握档案业务管理全过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具有健全人格、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能够适应未来职业和社会发展,能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各级各类档案馆,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档案部门、信息部门等从事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和数据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1.2 “以本为本”有利于进一步构建档案学完整系统的理论课程体系。
坚持“以本为本”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就是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的根本标准。
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20502)一、专业介绍档案学专业设立于1983年,至今为止,是河北省唯一一所培养文件与档案管理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的高等院校。
初建时,该专业最初设在历史系,1995年合并到信息管理系,2000年,河北大学进行院系调整,管理学门类专业合并为管理学院,下设档案学系,是教育部档案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会员单位。
档案学专业教育不仅重视传授档案学基础理论,而且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了解社会各类活动及其相伴而生的文件档案形成过程,重视文档管理实习与实践。
本专业建有档案管理实验室、档案保护技术实验室、电子文件管理实验室等。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大管理学科的综合教学资源和“经济与管理实验室”,能使学生充分了解相应业务活动与文件档案形成、流转管理之间的关系。
保定市档案馆、保定市城建档案馆、河北省档案馆、新奥集团档案馆与河北大学档案馆等为本专业的实习基地或合作单位。
二、培养目标档案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档案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知识、信息技术和档案管理专业技能,适合在各级各类档案局(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部门、信息部门、文秘部门从事文件管理、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秘书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要系统学习档案学、信息学、管理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了解各类文件档案的生成环境和产生过程,能够根据客观需要,有针对性地为各级各类组织的科学决策与自主创新活动提供文档信息支持。
具体来讲,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与能力包括:1、在“真实自然界-数据自然界”新的技术环境下,掌握各类组织业务活动中文件档案的形成、管理与利用服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2、掌握电子文档管理和档案知识化服务的基本知识、技能与方法;3、熟悉国家有关档案事业、政府信息公开和企业信息资产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与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国际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档案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年修订)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档案学()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知识和政务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掌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信息机构从事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的复合型、实用型高级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数字时代档案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进行调整和补充,档案学与其他信息科学的交叉和融合更加明显。
此外,档案管理与电子政务资源建设关系密切。
本专业利用信息管理学院各专业齐全的资源优势,要求学生通过档案管理、政务信息管理及现代信息技术的系统教育和训练,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档案管理和政务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及与信息管理相关的学科知识;
、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技能,并能熟练应用于档案管理、政务信息管理、政务网站开发及数字档案馆建设;
、具有管理现代新型档案的能力;
、熟悉我国的信息政策与法规、档案法规,以及国家档案事业方针政策。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年。
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求修满学分。
由如下三个部分组成:①通识课程学分。
其中:全校通识教育必修课学分,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学分,分为七大类,每类都有最低学分要求。
②专业课程学分。
其中:专业必修学分学分,专业选修课学分学分,毕业实习学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学分,社会实践学分。
③任意选修课学分。
五、学位授予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档案学基础、文书与秘书学、档案管理学、电子文件管理、中外档案事业、档案文献编研、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电子政务概论、政务信息管理、档案法规学等。
全英文课程:知识管理()
特色课程:档案学基础、政务信息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电子文件管理、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等。
七、主要实验课程及实践性教案环节安排
本专业实行实验课、课程教案实践、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案环节。
实验课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教案实践是安排与课程教案内容相关的实践;社会实践是学生利用暑假在档案机构或其他信息机构调研或实习,时间为周左右;毕业实习是毕业班的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实习,
时间为周左右。
毕业论文或设计周左右。
八、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毕业生需在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修满本专业教案计划规定的总学分,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并通过论文答辩,准予毕业,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档案学专业教案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