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观测
小学4年级云的观测
![小学4年级云的观测](https://img.taocdn.com/s3/m/55d0fe8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c.png)
学校观测活动
组织云观测课程
学校可以组织专门的云观测课程,教孩子有关云 的知识,让他们了解云的分类和特征。
实地观测
学校可以组织孩子到户外进行实地观测,让他们 亲身体验和感受云彩的美丽和神秘。
分享和讨论
鼓励孩子将观测结果带到学校,与老师和同学分 享和讨论,提高他们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社区观测活动
社区宣传
01
通过社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云观测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公
众的科学素养。
社区观测团队
02
组建社区云观测团队,定期开展观测活动,分享观测结果和经
验,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社区科普活动
03
举办科普讲座、展览等活动,向公众普及云的分类、特征、形
成原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观测技能。
CHAPTER
家庭观测活动
家庭观测指导
家长应引导孩子观察天空中的云 彩,教他们识别不同的云状和云
量。
每日记录
鼓励孩子每天记录观察到的云彩 情况,包括云状、云量、风向等, 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持久
性。
制作云彩日记
鼓励孩子将观察到的云彩画下来, 并记录当天的天气情况,整理成 云彩日记,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绘
高云的高度在5000米以上, 包括云、卷层云、卷积 云等。云的形成原理
蒸发和凝结
空气中的水分子在一定条 件下会凝结成水滴或冰晶, 形成云。
大气循环
空气流动和上升冷却,导 致水蒸气凝结形成云。
气象条件
如温度、湿度、风速等气 象条件影响云的形成和演 变。
云的观测工具
望远镜
云量筒
湿度计
风速计
用于观测远距离的云彩, 帮助识别云的种类和特
云的观测内容和要求.doc
![云的观测内容和要求.doc](https://img.taocdn.com/s3/m/6c720f926bec0975f465e23d.png)
1、概述1.4、云的观测内容和要求•云的观测主要是:–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选定云码•要求:–云的观测应注意它的连续演变。
–云的观测应尽量选择在能看到全部天空及地平线的开阔地点或平台上进行。
–观测云时,如阳光较强,须戴黑色(或暗色)眼睛。
2、云状的判定2.1 云状分类:–云状的分类方法:发生学分类、形态学分类–形态学分类: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将云分成四族十属,每属又分成若干亚属、种、类等(1957年以前国际通用)。
我国现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参照此种分类,将云分为三族,十属,二十九类。
–发生学分类:按云形成的物理过程以及相应具有的形态特征分为积状云、层状云、波状云三类。
✓积状云:积云、积雨云、卷云✓层状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层云✓波状云:卷积云、高积云、层积云2、云状的判定2.2 积状云•低空积状云:积云Cu、积雨云Cb•高空积状云:卷云Ci•生成条件:生于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中,在热力或动力的作用下,抬升到凝结高度成云。
•低空积状云的特征:有垂直的发展,分离散处、个体明显,云底高度<1500m ,由水滴构成,发展旺盛时顶部有冰晶。
•高空积状云的特征:生于5000米以上,由冰晶组成,由于高空风大,水汽少,冰晶在高空风的作用下,被吹分散开,呈丝缕状或云片、团簇。
2.2 积状云2.2.1低空积状云---积云(Cu)•典型特征:水平的底边、圆弧形的顶端垂直的发展个体分明,分离散处•聚集态:由水滴组成,但有时可伴有冰晶•形成及外形特征原因:它主要是由空气对流上升冷却使水汽发生凝结而形成的。
积云的外形特征与空气对流运动的特点紧密相联。
一团空气上升,在开始时它的内部水汽含量和温度的水平分布基本上是均匀的,从而水汽产生凝结的高度是一致的,因此,一块积云具有水平的底部。
由于在形成阶段,云内为上升气流且云顶中央上升气流最强,四周较弱,云外为下沉气流,造成积云具有圆拱形向上凸起的顶部以及明显的轮廓。
云的观测001.
![云的观测001.](https://img.taocdn.com/s3/m/67712b5d168884868762d689.png)
平均高度 2500米以下
中云族 高云族
2500~5000米之间 5000米以上
①卷云 ②卷层云
③卷积云
(一)积云
(二)积雨云
(三)层积云
(四)层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雨层云
(六)高层云
(七)高积云
(八)卷云
(九)卷层云
(十)卷积云
云的观测主要观测什么?
• 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须明确,云的类 型不仅控制着云是否产生降水,还控制着 降水的方式(阵型或连续性)、性质(雨、 雪、霰、雹),也影响着降水的效率。
卷云
卷层云 卷积云
4500-10000
4500-8000 4500-8000
气象运用
云的生成,外形特征,量的多少,分布及其演变,不仅 反映了当时大气的运动、稳定程度和水汽状况,而且也是预 示未来天气变化的重要征兆之一。正确观测分析云的变化, 是了解认识大气物理状况,掌握天气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因 素。此外,云的观测对于保证航空飞行的安全也起着重要的 作用。
1、什么是云?
云: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水滴或冰 晶微粒或二者混合的可见聚合 体。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 滴及冰、雪粒。 底部不接触地面。
2、观察云有什么意义?
云的生成,外形特征,量的多少,分 布及其演变,不仅反映了当时大气的 运动、稳定程度和水汽状况,而且也 是预示未来天气变化的重要征兆之一。 云是天气的招牌
1、判定云状 2、估计云量 3、测定云高
云属
常见云的高度范围(m)
说明
积云
600-2000 600-2000
沿海及潮湿地区,或雨后初晴的潮湿地带,云底较低,有时在600m以下; 沙漠和干燥地区,有时高达3000m左右
《云的观测》教案
![《云的观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5a31e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e.png)
《云的观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云的形成和分类,掌握观测云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云的形成:介绍水蒸气凝结成云的过程。
2. 云的分类:讲解常见的云类型及其特点。
3. 观测云的方法:学习如何观察云的形状、高度、厚度等特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云的形成过程、分类及观测方法。
2. 难点:云的分类及其特点。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各种云的图片。
2. 教学工具:投影仪、教学PPT。
3. 实践材料:观测云的场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云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云的形成过程、分类及特点。
3. 实践:带领学生到观测场地,学习观测云的方法,观察并记录云的特征。
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云的观测方法和注意事项。
5.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一幅云的观测图,并简要描述云的特征。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云知识掌握程度,包括云的形成、分类和观测方法。
2. 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
3. 考察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气象科学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气象观测站,实地学习云的观测和气象数据收集。
3. 开展云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绘制出独特的云作品。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的观测报告和云绘画作品,分析其在观测和记录过程中的表现。
2. 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
3. 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九、教学改进1. 根据教学反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和实践操作。
2. 丰富教学手段,如引入互动游戏、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确保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内容:介绍风的形成和观测方法。
1.6《云的观测》课件
![1.6《云的观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bb724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9.png)
4
求
云的观测主要是:
估计云量 判定云状 测定云高
要求:
云的观测应尽量选择在能看到全部天空及地平线的开阔 地点或平台上进行。
观测云时,如阳光较强,须戴黑色(或暗色)眼镜。
5
第5页,共15页。
5.云量的观测划分晴天、多云、阴天
云的观测
第1页,共15页。
1.为什么要观测云?
云的变化预示未来天气变化的重要征兆之一。 如飞机确定飞行高度时要考虑云量、云高和云状。
如人工降雨或人工消雹。
2
第2页,共15页。
2.云是由什么组成的?
云是由大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3 第3页,共15页。
3.回忆自己看到过的云,你联想到了什么?
10
第10页,共15页。
层云
11
第11页,共15页。
雨层云
12
第12页,共15页。
卷云
13
第13页,共15页。
卷云
14 第14页,共15页。
7.课堂练习
1. 云 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是由千千万万的
小水滴 或 冰晶 组成的。 2.通常把云分成 积云、
层云、
卷三云
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 层云,看上去像棉
花堆一样的云叫 卷云 。
,纤积细云的雨状云是
3.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 晴天、 多云、
阴天 。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
四分之一是晴天,云
量不超过
四是分多之云三,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
天空的
。四分之三
第15页,共15页。
6 第6页,共15页。
6.云的分类
类型 形状
高度
特点
层云 扁平层状
第6课云的观测
![第6课云的观测](https://img.taocdn.com/s3/m/9192c30159eef8c75ebfb30a.png)
看图片 识云名
层 云
看图片 识云名
积雨云
现在你能说说气象学家是根据什么对 云进行分类的吗?
天气谚语举例 v 云交云,雨淋淋。 v 解释:云交云指上下云层移动方向不一 致,也就是说云所处高度的风向不一致 ,常发生在锋面或低压附近,所以预示 有雨,有时云与地面风向相反,则有“ 逆风行云,天要变”的说法。
天空中的云视频
什么是云
云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千千万万的小水 滴或冰晶组成的。
云的观测有什么意义
云的生成,外形特征,量的多少,分 布及其演变,是预示未来天气量少(太阳总能看见) 多云:云量较多(太阳时常可见)
阴天:云量很多(很难见到太阳)
天气
天气谚语举例2
v 棉花云,雨快临。 v 解释:棉花云指絮状高积云,出现 这种云表明中层大气层很不稳定, 如果空气中水汽充足并有上升运动 ,就会形成积雨云,将有雷雨降临 。
天气谚语举例3
v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v 解释:灰布云指雨层云,大多由高 层云降低加厚蜕变而成,范围很大 、很厚,云中水汽充足,常产生连 续性降水。
云的 类别
形状及特点
云的平均高度
层云
靠近地表面,扁平状云。通常 灰色。有时会覆盖大部分甚至 整个天空,如果变厚,将会出 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 称雨层云。 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 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 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 阵雨。 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只 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 成,所以卷云是有微小的冰晶 组成的。
观察云
观察云
观察云
观察云
观察云
观察云
观察云
观察云
不同的天气,云有什么不同呢?
根据云量分类:
不超过1/4
云的观测_精品文档
![云的观测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1a6b60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3.png)
卷云
像羽毛
较高
阳光可以透过它 照到地面,天气
晴朗
天气谚语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空中鱼鳞天,不雨 也风颠。”明显的布 满卷云(鱼鳞状)的天 空延绵很长,而这种 位于高海拔的卷云指 示出有低气压的云雾 由西向东移至。这通 常会增加风速,在东 方形成狂风暴雨,增 厚云朵与在未来二十 四小时内生成降水作 用。
探究新知
小 于 1/4
晴天
不 超 过 3/4
多云
大 于 1/4
阴天
晴天
多云
阴天
请您欣赏
晴 天
请您欣赏
多 云
请您欣赏
阴天
探究新知
观察天空的云
•
云的观察应尽量选择在能看到全部天
空及地平线的开阔地点或平台进行,云的
观测应注意它的连续演变。观测时,如阳
光较强,须戴黑色或暗色眼镜。
探究新知
观察内容 • (1)观察并记录天空中云量的多少。 • (2)观察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 • (3) 观察云时产生了哪些联想?
天空布云丝 地上雨滋滋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钩钩云即气象上的卷云。卷云出现后 往往有低气压或明显的低压槽移来, 要下雨了
馒头云,晒死人。
天上出现象馒头一样的云(积云), 预示短期内天晴。
课后探究 1、搜集更多的与云相关的谚语。(至少十条) 2、观察一段时间天气的云状,并对照谚语进行验证。
晴 天
阴 天
雨 天
探究新知
(一)观察云
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 晴天、多云、阴天
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 那么,
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如何划分的呢?
探究新知
(一)观察云
云的观测
![云的观测](https://img.taocdn.com/s3/m/5e61cbfc04a1b0717fd5dd95.png)
一、云的观测云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它们的混合物组成的可见聚合体;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冰粒和雪晶。
其底部不接触地面,并有一定的厚度。
云的观测主要包括: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和选定云码。
云的观测应尽量选择在能看到全部天空及地平线的开阔地点或平台进行,云的观测应注意它的连续演变。
观测时,如阳光较强,须戴黑色(或暗色)眼镜。
(一)云的分类和云状的定义云的形状多种多样,瞬息万变,绚丽多姿。
尽管它的外形千变万化,形成原因各不相同,却又有其共同的特点,可以归纳分类。
常用的分类有两种。
形态学分类:按云的外形及中纬度地区平均以前云底高度将云分成四族十属,每属分为若干亚属、种,类等。
这种分类法在1957年国际上通用的,故也称国际分类。
我国现行观测规范中,参照这种分类法,将云分为三族十属二十九类。
表1 云状分类表发生学分类:按云形成的物理过程以及相应具有的形态特征分为积状云、层状云、波状云三类。
积状云:包括积云、积雨云、卷云;层状云:包括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层云;波状云:包括卷积云、高积云、层积云。
云状的识别是难度较大的目测项目。
要比较准确的判别辨认各种云状,除了掌握云的外形特征,更重要的是应了解形成云的主要物理过程。
本节着重从云的外形成因入手,按发生学分类来阐述云的外形特征。
一、积状云是在不稳定层结的空气中,由于热力和动力原因而产生对流作用所形成的云。
低空的积状云有积云、积雨云。
其基本特征是生成时云体垂直向上发展,消散时向水平方向扩展,常为分散孤立大云块。
云底通常在1500米以下,由水滴构成,对流发展旺盛时,上部有冰晶结构。
卷云则为高空的积状云、由冰晶组成。
云底高度一般在5000米以上,由于高空温度低、水汽少、风速达、故形成的云呈丝缕结构的团簇云块、云片或云丝。
(一)积云(Cu)垂直向上发展,顶部呈圆弧形或圆弧形重凸起,而底部几乎是水平的云块,云体边界分明。
积云如果处在和太阳相反的位置上,云的中部比隆起的边缘要明亮;反之如果处在同一侧,云的中部显得黝黑,但边缘带着鲜明得金黄色;如果阳光从旁边映照着积云,则云体明暗特别明显,当积云移至天顶时,看不见圆弧形的顶,而只看到暗黑的底部。
7云的观测
![7云的观测](https://img.taocdn.com/s3/m/2be3859aa0116c175f0e4855.png)
云的观测包括:
对:云状 云量 云高 的பைடு நூலகம்定
一、云状的判定
1.地面观测 依据云的 外貌特征、出现高度、
色彩、亮度、天气现象 来判定
2.空中观测
云下观测大致与地面相同,因观测者距 云较近,云块看起来比地面观测的大, 结构显得松散模糊
空中观测
云中飞行主要根据能见度,飞
机颠簸,飞机积冰等情况进行 间接判断。
2.总云量和分云量
总云量是指天空被云遮盖
的总份数, 分云量是指某一种云覆盖 天空的份数。
分云量的计算
可见分云量: 观测者能看见的某一层云的云量
累积分云量: 可见分云量 + 其下各层云的云量
云量的估计
三、云高的判定
气 球 测 高
雷达测云
激 光 测 云 仪
云高的估计
1. 云体结构松散,可见细微部分,边缘不整 齐,则云高较低。反之,云体结实,轮廓 清晰,边缘整齐,则云较高。 2. 同一种云(云厚等条件相同),云的颜色 越深,地面光线越暗,则云越低。 3. 看起来云块较大移动较快的云,一般较低。 4.发展中的云比消散中的云低。 5.近地面湿度大或有降水时,低碎云云底高 度较低。
计算云高的经验公式
低空对流云云高:
H 1 124(t t d ) 米 低空层状云云高: H 2 208(t t d )米
云上观测: 层积云顶
根据《航空气象云图》上各种云的云顶特 征来判断。此外,薄云反射阳光少,云顶 常呈灰白色,厚云反射阳光强。
二、云量的估计
云量是指云遮盖天空视野的份数。
1.十分制云量和八分制云量
根据国际气象组织规定,把天空
云量的观测
![云量的观测](https://img.taocdn.com/s3/m/8c3d9283ec3a87c24028c432.png)
一、云量: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
估计云量的地点应尽可能见到全部天空,当天空部分为障碍物(如山、房屋等)所遮蔽时,云量应从未被遮蔽的天空部分中估计;如果一部分天空为降水所遮蔽,这部分天空应作为被产生降水的云所遮蔽来看待。
云量观测包括总云量、低云量。
总云量是指观测时天空被所有的云遮蔽的总成数,低云量是指天空被低云族的云所遮蔽的成数,均记整数。
1 总云量的记录全天无云,总云量记0;天空完全为云所遮蔽,记10;天空完全为云所遮蔽,但只要从云隙中可见青天,则记10-;云占全天十分之一,总云量记1;云占全天十分之二,总云量记2,其余依次类推。
天空有少许云,其量不到天空的十分之零点五时,总云量记0。
2 低云量的记录低云量的记录方法,与总云量同。
二、夜间及特殊情况下云的观测和记录1、夜间云的观测和记录傍晚时,应注意云的状况和演变趋势,为夜间观测打下基础。
观测前应先到黑暗处停留一段时间,待眼睛适应环境后再进行观测。
观测时,可根据视觉,结合星光的疏密、清晰程度,云体的颜色、移动速度以及伴见的天气现象和实测云高,参照傍晚时云的状况判别云状,估计云量。
2、天空状况不明时云状、云量的记录⑴因雪暴、雾使天空的云量、云状无法辨明时,总、低云量记10,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
因吹雪、雾、轻雾使天空的云量、云状不能完全辨明时,总、低云量记10,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和可见的云状。
虽有吹雪、雾、轻雾的现象,但天空的云量、云状可完全辨明时,则按正常情况记录。
⑵因烟幕、霾、浮尘、沙尘暴、扬沙等视程障碍现象使天空云量、云状全部或部分不明时,总、低云量记"-",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或同时记录可辨明部分的云状;若透过这些天气现象能完全辨明云量、云状时,则按正常情况记录。
3、高山站云的观测和记录(1) 当云底高度高于测站时,按正常情况观测记录。
(2) 观测时遇有云顶低于测站的云,应在观测簿纪要栏尽可能记录其云状、云量及利用已知高度的物体确定其云顶距离测站水平线下高度。
《云的观测》课件
![《云的观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3c7d5a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0.png)
云的观测方法
1 卫星观测
利用卫星传感器记录云的 形态、组成和位置。
2 地面观测
使用仪器、设备和气象站 记录云的高度、颜色和运 动。
3 遥感技术
使用遥感技术来获取云的 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
云对天气的影响
云对天气有着重要影响,它们能够调节温度、降水、风力和能见度,并对气 候系统产生复杂的反馈。
云的气候意义
云的电学性质
云中的冰晶和水滴带有电荷,在特定的条件下会中含有微粒、溶解气体、组分的可变性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对大气中的气体 和颗粒起到了过滤和清洗作用。
云与天气预报
观测和分析云的形态、高度和厚度对天气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供更准确的预报信息。
云与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对云的形态和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云又反过来对全球气候变化起到关键作用。
云的形态演变
云的形态变化
云的形态可以发生快速的变化,从一种形态转变为 另一种形态。
云的演变过程
云可以经历不同的演变过程,包括形成、持续、消 散和重新结合等。
《云的观测》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云的观测》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云的奥秘和 它对天气和气候的重要性,让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云
云是大气中以水汽凝结形成的白色或灰色浮游物体,由无数小水滴或冰晶组成。它们是地球上丰富多彩的天然 画笔。
云的形成
1
蒸发和升华
水分从地面和水体中蒸发或冰体升华成为水蒸气。
2
冷却和凝结
水蒸气在大气中遇到冷空气,冷却并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
3
浮游物体形成
小水滴或冰晶聚集在一起形成可见的云朵。
云的分类
高云
高空的云层,由冰晶组成,形状细长,通常表示晴朗的天气。
《云的观测》教案
![《云的观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2e2d6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b.png)
《云的观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云的分类和特征,掌握观测云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3. 提高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总结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云的分类:高层云、中层云、低层云、垂直云。
2. 云的特征:形状、颜色、厚度、移动速度。
3. 观测云的方法:肉眼观测、望远镜观测、相机观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云的分类、特征及观测方法。
2. 难点:云的分类和特征的区分。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不同类型的云、云的特征图片。
2. 观测工具:望远镜、相机。
3.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张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云的美。
提问:“你们见过哪些类型的云?它们有什么特点?”2. 新课导入:介绍云的分类、特征及观测方法。
3. 课堂讲解:a. 云的分类:讲解高层云、中层云、低层云、垂直云的特点及区别。
b. 云的特征:讲解形状、颜色、厚度、移动速度等特征。
c. 观测云的方法:讲解肉眼观测、望远镜观测、相机观测的注意事项。
4. 实践操作:a.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测,运用所学方法观察不同类型的云。
b. 学生分享观测心得,讨论云的特征及分类。
5.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云的分类、特征及观测方法。
6. 作业布置: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并描述下周的天气情况。
7. 板书设计:云的分类:高层云中层云低层云垂直云云的特征:形状颜色厚度移动速度观测方法:肉眼观测望远镜观测相机观测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学生能正确识别不同类型的云,理解云的特征及观测方法。
2. 能力培养: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云的观测,并能够描述和分析观测到的云。
3. 情感态度:学生对观测云感兴趣,愿意主动参与户外观测活动。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云和天气的关系。
2. 组织学生进行云的绘画比赛,鼓励他们发挥创意,描绘出独特的云。
(小学课件)云的观测
![(小学课件)云的观测](https://img.taocdn.com/s3/m/5dd2ff1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1.png)
1、什么是云
云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 冰晶组成的的。
2、云的观测有什么意义
云的生成,外形特征,量的多少,分布及 其演变,不仅反映了当时大气的运动、稳 定程度和水汽状况,而且也是预示未来天 气变化的重要征兆之一。
观察云
云量的多少
晴天:无云或云量少(太阳总能看见)
天气
多云:云量较多(太阳时常可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阴天:云量很多(很难见到太阳)
把天空当做一个圆, 看看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
晴天
多云
阴天
观察云
晴天
观察云
多云
观察云
阴天
云的分类及特点
种类
特点
层云
靠近地表,扁平层状,布满全天或大部
分天空,水平范围大,灰色
雨层云
高于层云,云块孤立分散,个体分明,
积云 云底平坦,云顶中间向上凸起,像一团
团的棉花。
积雨云
卷云 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出现
• 层状云
积云:像棉花团
卷云:在高空像羽毛像绫纱
室外活动:云的观察
时间:10分钟
1、观察天空中的云量(晴天、多云、阴天) 2、估计云的高度(低、较高、高) 3、记录下云的形状(可以画图,也可用比喻)
云的观测
![云的观测](https://img.taocdn.com/s3/m/5a6e7486a0116c175f0e48c5.png)
像粼波 像棉花团
像羊群 仿佛白色调幅 像毛玻璃 布满全天 形成高大的云 上
很高 不会带来雨雪 2000米左右 在天空映照着温和的阳光
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空, 2000米左右 天晴 高 它向前推进,天气将转阴 低 它预示将要下雨或下雪 更低 更低 雨雪就开始下降 马上就会下暴雨
观云测天小组
云的观测:
(1)判定云状(2)估计云量 (3)测定云高(4)选定云码。
注意事项:
(1)云的观测应尽量选择在能看到全部天
空及地平线的开阔地点或平台进行。 (2)云的观测应注意它的连续演变。 (3)观测时,如阳光较强,须戴黑色(或 暗色)眼镜。
云状的判定:
主要根据天空中云的外形特征、结构、色泽、排列、高 度以及伴见的天气现象,参照“云图”,对比判定是哪种云。 特别注意云的连续演变过程。
判定云码
观测簿上的CLCMCH 填写 CL---低云云码;CM---中云云码;CH---高云云码
天空状况不明时,云状与云量的记录
⑴ 因雪暴、雾使天空的云量、云状无法辨明时,总、低云量记10,云状 栏记该现象符号。因吹雪、雾、轻雾使天空的云量、云状不能完全辨明时, 总、低云量记10,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和可见的云状。虽有吹雪、雾的现 象,但天空的云量、云状可完全辨明时,则按正常情况记录。 ⑵ 因烟幕、霾、浮尘、沙尘暴、扬沙等视程障碍现象使天空云量、云状 全部或部分不明时,总、低云量记"-",云状栏记该现象符号或同时记录 可辨明部分的云状;若透过这些天气现象能完全辨明云量、云状时,则按 正常情况记录。
云族 高云族
云属 ①卷云 ②卷层云 ③卷积云 ①高积云 ②高层云 ①积云 ②积雨云 ③层积云 ④雨层云 ⑤层云
云的观测
![云的观测](https://img.taocdn.com/s3/m/67f2c03e67ec102de2bd89bf.png)
浓积云Cucong:浓厚,顶部呈重叠的圆弧形隆起,像花
椰菜。个体臃肿高耸。
顶部:云泡,卷挟、蒸发或下沉气流 云泡下塌使下面的云泡受到阻挡,在高空有小的偏向
积雨云(Cb)
云体浓厚庞大,垂直发展极盛。云顶由 冰晶组成,有白色毛丝般光泽的丝缕结 构,呈铁砧状或马鬃状。云底阴沉混乱 起伏明显,有时呈悬球结构。 是典型的降水云,产生阵性降水,有时 有冰雹和龙卷风
高积云的成因与层积云相似。薄的高积云 稳定少变,一般预示晴天,谚语“瓦块 云,晒煞人”,“天上鲤鱼斑,晒谷不 用翻”。 高积云发展增厚,并融合成层,则 说明天气将有变化,甚至会产生降水。
Actra:个体明显,排列规则,但各部分透 明度不同。云缝中可见青天,即使没有云缝, 云层薄的部分也比较明亮。 Acop:连续,云块深暗而不规则。几乎完 全不透光,但云底云块个体依然可辨。 Aclent:分散于天空,呈椭圆形或豆荚形, 轮廓分明,云块不断变化。多预示晴天。
通过对云块回波强度的分析对无雷暴下的积 雨云观测具有参考价值。
安徽2004年7月7日强对流 TITAN 3 0分钟预报与实况
安徽2004年7月7日强对流 TITAN 3 0分钟预报与实况
安徽2004年7月7日强对流 TITAN 3 0分钟预报与实况
一般来说,对流单体从最初的有雷达回波到地面产生降水大约需 要10~15分钟,且其回波往往是从中空开始观测到,而后降水发 展,回波厚度加厚,并出现强中心
积雨云的观测
雷暴和闪电是积雨云独有的特征,若有雷暴或闪电,则必为积雨 云。但并非所有的积雨云都一定能产生雷暴或闪电,即不能把是否有雷暴 或闪电作为判断积雨云的唯一依据。积雨云可据下列特征或观测经验加以 分析判定。 当积雨云逼近测站时 积雨云一般移速较快,常从天边某一方向在很短的时间内侵盖全天。 特别是当云量多、来势猛的积雨云逼近测站时,常常是风沙突起,甚至可 听到云内“唰唰”的雨磨声。 各气象要素均有明显的变化,如:风向突变,风速突增; 气压、气温下降, 相对湿度增大。若打开收音机,则可听到云内电波的干扰杂音。 当积雨云移至天顶时 天空更加黑暗,常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人感发闷、冷湿。白天 或夜间借地面灯光照映,可见其云底特征:阴暗混乱,起伏明显,甚至呈 悬球结构或伴有弧状云。 大范围积雨云的云底状况很容易与层积云或雨层云相混淆。这种情况下如 果出现明显的阵性降水及气象要素是否突变进行判断 积雨云常产生猛烈的阵性降水,雨点急而大;甚至伴见冰雹、飑、龙卷风 等灾害性的天气现象。
教科版科学四上《云的观测》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云的观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8952f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c.png)
教科版科学四上《云的观测》教案一. 教材分析《云的观测》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教材通过介绍云的分类、形成以及观测方法,使学生了解云的多种形态和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究科学的能力。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部分关于天气、大气的基本知识。
他们对云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但对其分类、形成和观测方法认识不足。
学生在生活中常常观察到各种云,但对云的观测方法和技巧尚不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科学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云的分类、形成及观测方法,学会使用望远镜等工具观测云。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探究云的兴趣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热爱自然,关注天气变化,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云的分类、形成及观测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探究云的特性。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创设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实验教学:教师学生进行云的观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讨论,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望远镜、云的图片、视频资料等。
2.学具:笔记本、画笔、彩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云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云?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云的分类、形成及观测方法。
云的分类:根据形状和高度,云分为四大类:高层云、中层云、低层云和垂直云。
云的形成:水蒸气经过冷却、凝结形成云。
观测方法:使用望远镜等工具观察云的颜色、形状、高度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云的观测实验。
学生分组使用望远镜观察天空中的云,记录云的颜色、形状、高度等特征。
云的观测课件
![云的观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fde83bf111f18583d05a54.png)
什么是云?
–云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水滴 或 冰晶微粒 或 二者混合的可 见聚合物。 –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 及冰、雪粒。
3
晴天:无云或云量少(太阳总能看见)
天气
多云: 云量较多(太阳时常可见)
阴天: 云量很多(很难见到太阳)
把天空当做一个圆,看看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
晴天
多云
阴天
有关“云”的谚语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晴天
晴天
多 云
阴 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天
层云
层云
雨层云
雨层云:布满天空,雨雪就开始下降。
积云:像棉花团……
积云
积雨云: 仿佛大山一样。
积雨云
卷云:在高空像羽毛像绫纱……
卷云
卷云
2、云的观测有什么意义
云的生成,外形特征,量的多少,分布及 其演变,不仅反映了当时大气的运动、稳 定程度和水汽状况,而且也是预示未来天 气变化的重要征兆之一。
云的观测
![云的观测](https://img.taocdn.com/s3/m/e33505c0804d2b160b4ec0b8.png)
2.1 云的分类
• 1891年WMO慕尼黑会议统一了云的分类,并于1896 年出版第一本云图
• 1929年WMO根本哈根会议规定了云的国际分类 • 1934年挪威贝吉龙(T.H.P. Bergeron)根据云的形态
学及其物理过程将云分为:垂直发展的积云、具有 均匀云幕的层云、呈波浪起伏的波状云 • 1975年WMO最终规定今天的云的分类
鬃积雨云(Cb cap)
• 鬃积雨云(Cb cap) 在对流发展极盛阶段,此时云顶发展 到极高,由于该高度远高于冻结高度,出现大量的冰晶, 而且又受到上空强稳定层的阻抑,所以云顶花椰菜状迅 速消失,趋向平展,形成铁砧状,称为云砧。
积状云的形成
积状云的形成
层积云(Sc)
• 特征:云块一般较大,在厚薄、形状上有很大差 异,有的成条、成片、成团。常呈灰白色或灰色, 松散,薄的云块可辨太阳的位置,厚的云块比较 阴暗。云块常成群、成行或成波状排列
– 3族、10属、29种
云的分类和分布
2.2 云的特征—低云
• 低云: 5属14类,包括:积云Cu、积雨云Cb、层积云 Sc、层云St、雨层云Ns。
• 低云多由水滴组成,垂直发展旺盛的低云由水滴、过 冷水滴和冰晶组成。云底在2500m以下,随季节、地 理纬度变化。
• 大部分低云都可能产生降水,雨层云常有连续性降水, 积雨云多阵性降水,有时降水量很大。
• 积雨云臃肿庞大,云底一般在400-l000米,在潮湿地区 出现的高度通常比在干燥地区低近一半;积雨云云顶很 高,可达对流层顶
秃积雨云(Cb calv)
• 秃积雨云(Cb calv) 为积雨云的初始阶段,云状特征 除了在云顶边缘的某些部位由于冰晶化而开始模糊, 呈现丝缕结构之外,其它特征与浓积云相似,无明 显差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份 ( 十 分 之 几 ) , 就 是 几 个 云
估 计 下 天 空 中 所 有 的 云 能 占 几
把 整 个 天 空 划 分 为 十 等 份 ,
二、观察并画出今天的云的形状,根据所学的 知识辨别今天的天气情况。
我看到的云的形状
•今天的天气情况今天是晴天(阴天、雨 天、下雪天)。
云量 (1~10)
3 5 2 3 7 3 2
五、读谚语:看云识天气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三、找一片空旷的地方观察天空,将看到的云画下来, 想想那么像什么。再分别为它们取个名字。
名字:太空棉
•我觉得今天看到的云像棉花,如图所示。
四、观察并记录一周的云状及云量。
时间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云状 (层状云、积状云、波状云)
层状云 波状云 积状云 积状云 层状云 积状云 积状云
14、云的观测
广水市八一学校 李旭东
一、下图中如果圆代表整个天空,阴影部分代表天空中 的云量,那么下面三幅图中分别代表什么天气?
•
1~3 4~7 8~10
云量 2.5
894分之1 来自0分之8 10分之9天气 少云 阴天 阴天
为
时 , 是 阴 天 。
云 量 为 时 , 是 多 云 ; 云 量
量 。 云 量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