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前外侧壁血管神经.

合集下载

3.1.2腹前外侧壁层次、结构(2)

3.1.2腹前外侧壁层次、结构(2)

腹前外侧壁的肌层腹直肌起:耻骨联合与耻骨结节之间止:第5-7肋软骨的外面腱划:3-5个腹前外侧壁的肌层深面结构腹直肌鞘腹外侧壁3层扁肌腱膜构成。

弓状线以上:分为前后2层。

弓状线以下:3层腱膜全部位于腹直肌前面。

腹前外侧壁层次:1.皮肤2.浅筋膜3.腹外斜肌4.腹内斜肌5.腹横肌6.腹横筋膜7.腹膜外组织8.壁腹膜②①④③腹壁上动脉:胸廓内动脉腹壁下动脉:髂外动脉旋髂深动脉:髂外动脉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髂腹下神经:腹横肌和腹内斜肌浅环上方3-4cm穿出皮下:耻骨联合以上的皮肤。

髂腹股沟神经:腹外斜肌、内、横肌入腹股沟管,精索上方。

穿浅环:股部上内侧面、阴囊或大阴唇皮肤。

生殖股神经:股支:腹股沟韧带深面入股部髂腹下神经:腹横肌和腹内斜肌浅环上方3-4cm穿出皮下:耻骨联合以上的皮肤。

髂腹股沟神经:腹外斜肌、内、横肌入腹股沟管,精索上方。

穿浅环:股部上内侧面、阴囊或大阴唇皮肤。

生殖股神经:股支:腹股沟韧带深面入股部髂腹下神经:腹横肌和腹内斜肌浅环上方3-4cm穿出皮下:耻骨联合以上的皮肤。

髂腹股沟神经:腹外斜肌、内、横肌入腹股沟管,精索上方。

穿浅环:股部上内侧面、阴囊或大阴唇皮肤。

生殖股神经:股支:腹股沟韧带深面进入股部思考复习1.“海蛇头”征出现的原因?2.腹前外侧壁的肌层特点?3.阑尾炎、胃大切、剖宫产等手术经过的腹壁层次有什么区别?4.腹直肌鞘的特点。

医用局部解剖学-腹前外侧壁33页PPT文档

医用局部解剖学-腹前外侧壁33页PPT文档

⑵ 旋髂浅动脉:腹股沟韧 带中点下方约1.5 cm起自股 动脉的侧壁(可与腹壁浅动脉 共干),在浅筋膜的浅、深两 层之间,走向髂前上棘,分布 于腹前外侧壁下外侧份。
3.浅静脉 行于浅 筋膜浅层内,行程方向 与动脉相似,丰富,吻 合成网,在脐区更多形 成脐周静脉网。
回流:
脐以上静脉→胸腹壁静 脉→胸外侧静脉→腋静 脉;
腱划处有血管,手术时 切开腱划应注意止血。
⑵ 腹直肌鞘:由3块扁肌的腱膜构成。前、后两层, 在腹直肌外侧缘外侧相结合后呈半月形,称半月线。
前层: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 后层: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和腹横肌腱膜。
在脐下4~5 cm附近呈凸向上的弓 形游离下缘,称弓状线(半环线)。此线 以下,三块扁肌的腱膜均移行为腹直肌 鞘的前层,腹直肌鞘的后层缺如,腹直 肌后面直接与腹横筋膜接触。
临床上通过腹膜外间隙可行膀胱、子宫、输尿管、腰交感干神经节 等腹膜外手术。
㈥ 壁腹膜
腹前外侧壁的最内层,上腹部腹横筋膜和腹膜外组织均 较薄弱,膈下腹膜与膈紧密愈着,由于受膈运动的影响, 张力较大,上腹部切口缝合腹膜时极易撕裂,宜将其与腹 直肌鞘的后层一起缝合。
四、临床要点
1.下腹部皮瓣 髂腹股沟皮瓣:营养动脉为旋髂浅动脉; 下腹部皮瓣:营养动脉为腹壁浅动脉。
2.常用的腹壁切口
切口选择,遵循的原则: ① 位置适当; ② 长度适宜; ③ 便于延长; ④ 减小损伤; ⑤ 切口方向与皮纹一致。
⑴ 纵切口
1) 正中切口:
上腹部正中切口:皮肤、浅筋膜、 (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 壁腹膜。
下腹部正中切口:
2) 旁正中切口:为在前正中线旁 开2 cm处与正中线平行的切口。 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牵 拉腹直肌至外侧、腹直肌鞘后层、 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壁腹膜。

局部解剖学-腹部

局部解剖学-腹部

前壁:
小网膜、胃后壁 的腹膜和胃结肠韧带。 后壁:
横结肠及其系膜 以及覆盖胰、左肾、 左肾上腺等处的腹膜。
左侧界: 脾、胃脾韧带、脾肾韧带。
右侧界:借网膜孔通腹膜腔的其余部分。
临床意义:
网膜囊位置较 深,胃后壁穿孔或 某些炎症导至网膜 囊内积液,早期常 局限在囊内,给诊 断带来一定困难。
(二)系膜mesentery
的凸向外侧的弧
形称半月线。
腹白线:
由两侧腹直 肌鞘纤维腹前
腹白线
正中线上彼此
交织而成。厚
而坚韧,血管
少。
2.腹外斜肌
肌纤维方向:
腹外斜肌腱膜:
腹外斜肌腱膜
形成的主要结构:
①腹直肌鞘前层
②皮下环(浅环)
皮下环 (浅环) 内侧脚
脚间纤维 外侧脚
③腹股沟韧带
④腔隙韧带 ⑤耻骨梳韧带 耻骨梳韧带 (Cooper韧带)
降部的毗邻:
前方: 横结肠及其系膜 后方: 右肾门及右输尿
管起始部
内侧: 胰头 胆总管 外侧: 结肠右曲
(3)十二指肠水平部
横跨第3腰椎,长约10cm 。
水平部的毗邻:
上方: 胰头 后方:右输尿管
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 前方: 肠系膜根 肠系膜上A、V
(4)升部
从第3腰椎左
侧上升至第2腰椎
左侧急转向前下
1.结肠上区的腹膜间隙
位于膈与横结
肠及其系膜之间。
又称为膈下间隙或
肝周间隙。共有6个 腹膜间隙
膈下间隙的分区:
肝上间隙:
左肝上间隙:前间隙 后间隙
右肝上间隙
肝下间隙:
右肝下间隙
(肝肾隐窝)
左肝下间隙: 前间隙

腹壁的解剖

腹壁的解剖
(3)腹股沟管浅环:
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 结节外上方的 三角形的裂隙。
(4)内侧脚:
腹股沟管浅环的上缘部分, 附着于耻骨联合。
完整编辑ppt
11
(5)外侧脚:腹股沟管浅环的下缘部分,附着于耻骨结节。
外侧脚的部分纤维经过精索的深面与内侧脚的后方 向内上返转,附着于白线,称返转韧带。 两脚之间的纤维为脚间纤维,个体差异较大。
过浅环的上方,保留浅环的完整。观察腹股沟管的前壁、
上壁和下壁。在精索表面找出骼腹股沟神经及其上方平行
的骼腹下神经,观察睾提肌并摸认精索内的输精管。在女
性尸体上找出子宫圆韧带。观察腹股沟管上壁和下壁之间
裂隙的大小。
完整编辑ppt
26
7、解剖腹内斜肌,观察腹前外侧壁的血管和神经: 沿肋弓下缘至腋中线切断腹内斜肌,再沿腋中线向下至 骼嵴,沿骼嵴向前内下方切断腹内斜肌在其腹股沟韧带 的起始部,注意腹内斜肌与腹横肌连结紧密,其间在助 问后血管和肋问神经贴附在腹横肌表面。观察肋间血管、 肋间神经和旋骼深血管走行,注意腹内斜肌下缘和腹横 肌下缘的关系,不必强行分离。提起精索,观察腹股沟 管后壁的腹股沟镰和腹横筋膜,找出腹壁下动、静脉及 其外侧的深环(腹环)。
完整编辑ppt
14
(二)血管、淋巴及神经 1.血管: (1)下5对肋间后动脉、 (2)肋下动脉、 (3)4对腰动脉、 (4)腹壁上动脉、 (5)腹壁下动脉、 (6)旋骼深动脉
完整编辑ppt
15
腹股沟三角:是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侧缘和腹股沟韧带内侧半 所围成的区域内。
完整编辑ppt
16
2.淋巴:
与会阴浅筋膜(Colles筋膜)完相整编延辑续pp。t
6
1.浅动脉:
肋间后动脉、 肋下动脉、 腰动脉、 腹壁上动脉、 腹壁下动脉、 腹壁浅动脉、 旋骼浅动脉

第八章 腹部--第一节 腹前外侧壁(2)

第八章 腹部--第一节 腹前外侧壁(2)

第八章腹部--第一节腹前外侧壁(2)状的腹环。

6.腹膜外组织为充填于腹膜壁层和腹横筋膜之间的脂肪层,向后与腹膜后腔的疏松结缔组织相续。

7.腹膜壁层详见本章第二节。

二、腹股沟区腹股沟区为腹下部外侧的三角区,左右各一。

上界为两侧髂前上棘的连线,下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腹直肌外侧缘。

此区由于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致使腹壁肌肉留有裂隙。

即腹内斜肌、腹横肌的下缘内侧部游离,不与腹股沟韧带相连,而且腹外斜肌肌质部移行于腱膜,并生有裂隙,当人体站立时,此区比腹壁其它部分承受较大的压力,所以是疝的好发部位。

1.层次(一)皮肤(二)浅筋膜分为浅层的Comper氏筋膜和深层Scarpa氏筋膜两层。

(三)腹外斜肌筋膜和腱膜(图8-6)图8-6 腹外斜肌腱膜腹外斜肌在此区移行为腱膜,下缘形成一条外侧附着于髂前上棘,内侧附着于耻骨结节的向后上方卷曲增厚的边缘,叫做腹股沟韧带inguinalligament。

在耻骨结节的外上方,腱膜形成一个三角形裂隙叫腹股沟管浅环superficialinguinal ri ng或皮下环。

其内侧脚附着于耻骨联合,外侧脚附着于耻骨结节。

外侧脚的部分纤维向内侧翻转,经内侧脚的后方参与腹白线的构成,叫做反转韧带reflectedligam ent.。

此外,腹股沟韧带内侧端一部分纤维向下后方反转附着于耻骨梳,叫做腔隙韧带lacunarligament。

覆于耻骨梳的筋膜叫耻骨梳韧带(Cooper氏韧带)。

这些韧带在疝修补术时具有重要意义。

腹外斜肌筋膜覆于腹外斜肌腱膜表面,二者愈合甚紧密不易分离,但在皮下环处,可见其从两脚之间跨过,并包被于精索的表面形成精索外筋膜。

(四)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下部纤维(图8-7)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下部纤维多互相愈着,尤其在下缘处难于分离,从髂前上棘和腹股沟韧带外侧部起始后呈拱形向下内侧行,历经精索的前方、上方跨过,移行为腱膜,叫做腹股沟镰inguinalfalx,经精索后方抵止于耻骨梳。

局部解剖讲稿腹部

局部解剖讲稿腹部

(二)网膜和韧带:
1. • • 小网膜: 位置— 起于膈、肝静脉韧 带裂和肝门;连于胃 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 之间 。 区分— 肝胃韧带,肝十二 指肠韧带。 内容— 肝胃韧带内包裹胃 左动脉和静脉; 肝十二指肠韧带内 包裹肝固有动脉(左 前)、胆总管(右前) 和门静脉(后)
2. 大网膜:
• •

• • •
(一)腹前壁正中切口:
1. 2. 3. 4. 5. 6. 皮肤 浅筋膜 腹白线 腹横筋膜 腹膜下筋膜 壁腹膜 切口简单,易缝合, 血液供应差, 伤口不易愈合
六、腹壁各部位手术切口经过的层次: (一)腹前壁正中切口:
( 二)腹直肌区切口(脐以上):
1. 2. 3. 4. 5.
皮肤 浅筋膜 腹直肌鞘前层 腹直肌 腹直肌鞘后层
1. 2. 3. 4. 5. 6. 7. 8.
皮肤 浅筋膜 腹外斜肌和腹直肌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膜下筋膜 壁腹膜
第三节
结肠上区
一、胃: (一)位置和毗邻: 1. 位置:中等充盈时,大部位于左季肋区,小部位于腹上区。 贲门位于第 11 胸椎左侧,幽门位于第 1 腰椎右侧。 2. 毗邻:前壁— 右侧份邻接左半肝,左侧份上部邻膈,下部接腹 前壁 后壁— 隔网膜囊邻接胰、左肾上腺、左肾、脾、横结肠 及其系膜(胃床)。
(一)腹股沟管: 1. 2. 3. 4. 定义: 位置: 形态结构: 穿过的结构:


男性:精索及其被膜、
髂腹股沟神经 女性:子宫园韧带等

临床意义:
• 腹股沟疝
— 腹股沟斜疝(腹壁下动脉外侧)
— 腹股沟直疝(腹壁下动脉内侧,海氏三角)
睾丸和精索被膜与腹壁层次的关系(由外向内):
— 精索外筋膜(腹外斜肌腱膜) — 提睾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 精索内筋膜(腹横筋膜) — 鞘韧带及睾丸鞘膜(壁腹膜)

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腹前外侧壁解剖

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腹前外侧壁解剖

腹前外侧壁的骨骼与肌肉
骨骼
腹前外侧壁的骨骼包括10-12块腰椎和肋骨。
肌肉
腹前外侧壁的肌肉包括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直肌等。
腹前外侧壁的神经分布
神经
腹前外侧壁的神经主要来自脊神经,包括胸神经和腰神经。
分布
神经主要分布在肌肉和皮肤中,负责感知和支配相应区域的感觉和运动。
腹前外侧壁的血管系统
颈前区、胸锁乳突肌 区、腹前外侧壁解剖
目录
CONTENTS
• 颈前区解剖 • 胸锁乳突肌区解剖 • 腹前外侧壁解剖 • 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腹前外侧壁的
相互关系 • 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腹前外侧壁的
应用解剖
01 颈前区解剖
颈前区的位置与分区
颈前区位于颈部的前面,上至下颌骨 下缘,下至胸骨上缘,两侧为颈部侧 面向前正中线。
肋骨是胸腔的侧壁,呈 弓形,起到保护胸腔器 官的作用。
颈前区的肌肉与神经
颈前区的肌肉主要包括舌骨上肌群和舌骨下肌群。舌骨上肌 群包括二腹肌、下颌舌骨肌和颏舌骨肌等,舌骨下肌群包括 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和肩胛舌骨肌等。
颈前区的神经主要包括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和迷走神经等。 喉返神经支配声带的运动,喉上神经支配声门的开闭,迷走 神经支配咽喉、气管和食管等器官的运动。
颈神经
支配胸锁乳突肌的感觉。
胸锁乳突肌的血管供应
血管
胸锁乳突肌主要由颈外动脉分支供血。
颈外动脉分支
包括甲状腺上动脉、面动脉等分支,为胸锁乳突肌提供营养。
03 腹前外侧壁解剖
腹前外侧壁的分区与结构
分区
腹前外侧壁由左、右下腹直肌和中间 的腹白线分为左、右腹前外侧壁。
结构
腹前外侧壁由浅至深包括皮肤、浅筋 膜、肌肉和腹膜,其中浅筋膜又分为 脂肪层和膜性层。

腹前外侧壁的解剖

腹前外侧壁的解剖
针对不同的疾病,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如肌肉拉伤可采 用休息、冷敷、压迫包扎等措施,疝气可能需要手术修补, 腹膜炎可能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和手术治疗。 预防腹前外侧壁疾病的关键是保持正确的姿势、加强腹部 肌肉锻炼以及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
谢谢观看
Hale Waihona Puke 腹前外侧壁的呼吸功能腹前外侧壁参与呼吸运动,腹 横肌和腹内斜肌在吸气时收缩, 使膈肌下降,胸腔扩大,有助
于吸气。
在呼气时,腹横肌和腹内斜 肌舒张,使膈肌上升,胸腔
缩小,有助于呼气。
腹前外侧壁的呼吸功能对于维 持正常的呼吸节奏和气体交换
具有重要作用。
腹前外侧壁的疾病与治疗
腹前外侧壁常见的疾病包括肌肉拉伤、疝气、腹膜炎等。
04
腹前外侧壁的血管
腹壁浅血管
腹壁浅动脉
腹壁浅动脉是腹前外侧壁的主要血管之一,它从胸廓内动脉发出,沿着腹前外 侧壁下行,为腹前外侧壁提供血液供应。
腹壁浅静脉
腹壁浅静脉与腹壁浅动脉伴行,主要收集腹前外侧壁的静脉血,最终汇入胸廓 内静脉。
胸廓内血管
胸廓内动脉
胸廓内动脉是胸前壁的主要血管之一,它从锁骨下动脉发出,沿着胸前壁下行, 为胸前壁提供血液供应。
腹前外侧壁的解剖
目录
• 腹前外侧壁的概述 • 腹前外侧壁的肌肉 • 腹前外侧壁的神经 • 腹前外侧壁的血管 • 腹前外侧壁的骨骼与关节 • 腹前外侧壁的生理功能与疾病
01
腹前外侧壁的概述
位置与分区
位置
腹前外侧壁位于腹部前方和侧方 ,上至第7-8肋软骨处,下至耻骨 联合平面。
分区
腹前外侧壁可分为上腹部、中腹 部和下腹部三个区域,每个区域 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
腹前外侧壁的神经
胸神经前支

腹部腹前外侧壁的层次

腹部腹前外侧壁的层次
横结肠后方以横结肠系膜附着于右肾、十二指肠和胰腺的前而,上方有胃,下方续大网膜。
降结肠自结肠左曲至左翳悄续乙状结肠,其后方邻腰大肌和左肾。
乙状结肠自左酩嵋至第3紙椎续直肠,横过骼腰肌、酩外血管、睾丸(卵巢)I血管及输尿管前方降入盆腔。 结肠的血液来自肠系膜上、下动脉分支的各结肠支,它们在结肠内缘均相互吻合,在近结肠边缘形成一个动 脉弓,称边缘动脉。再由边缘动脉发出长支和短支与肠管垂直方向进入肠管。静脉与动脉伴行,经肠系膜上、 下静脉,最后汇入肝门静脉。
2.熟悉腹膜形成的主要结构(网膜、系膜、韧带、陷凹)。
1网膜:大网膜、小网膜、网膜囊
2系膜:小肠系膜、横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
3韧带:肝的韧带、脾的韧带、胃脾韧带、脾肾韧带、Treitz韧带
4 腹膜嬖、隐窝和陷凹:直肠膀胱陷凹、膀胱子宫陷凹、直肠子宫陷凹
临床意义:外科手术欲达网膜囊后脏器途径:
1 切开横结肠系膜〕
腰交感干:由3〜4神经节及节间支构成.位于脊柱与腰大肌之间,表而被椎前筋膜覆盖,上连胸 交感干,下连低交感干。左、右交感干之间有横向的交通支。
乳糜池:第1-2腰椎水平,腹主动脉右后方,有时在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之间。左右腰干和肠干注入乳糜池, 其上端延续为胸导管
7.了解腰淋巴结的分布及收纳范围。
结肠下区器官
3脐周用:附脐静脉一►脐周静脉网f胸腹壁静脉和腹壁上静脉/腹壁浅静脉和腹壁下静脉一吐下腔静脉
4腹膜后:Retzins静脉一>椎内外静脉丛一>肋间后静脉、膈下静脉、腰静脉、肾静脉等一►上下腔静脉 临床意义:肝内/外静脉阻塞均可导致肝门静脉高压症,引起血液逆流,部分血液可通过肝门静脉系统与腔静 脉系统之间吻合,经腔静脉回流入心脏。
皮肤'阴曩
沟管浅环后延至睾丸上端的柔软圆索

腹壁结构

腹壁结构

腹前外侧壁层次由浅入深分为8层。

即皮肤、浅筋膜、三层扁肌或直肌及肌鞘、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和腹膜。

1、皮肤薄富于弹性,纹理横向,移动性大。

2、浅筋膜在脐下易分为两层,表浅为脂性层,深部为膜性层,并与其深面的腹外斜肌腱膜之间易分离,并于耻骨结节内侧与会阴浅袋及阴囊肉膜相互沟通。

浅深两层之间有两束血管,即腹壁浅动脉superficial epigasltric artery 和旋髂浅动脉 superficial iliac circumflex artery。

二者定位于下肢的隐静脉裂孔至脐和髂前上棘延线。

3、肌层肌层是腹前外侧壁的主要成分,由三层肌组织及其间的血管神经构成。

其前部为直行的腹直肌及其鞘的前叶和后叶,外侧部为斜行和横行的扁肌即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三层扁肌的肌纤维方向在髂前上棘水平线上发生显著变化,在其平面以上,三块肌纤维方向相互交叉近垂直。

在其平面以下,三层肌纤维方向趋于一致,即朝向下、前及内侧,也是该区薄弱原因之一。

肌间血管神经分直行和斜行两部分,无论直行还是斜行,均走行于后两层肌间。

直行血管有腹壁上、下血管,伴腹直肌深面走行于该肌与其肌鞘后叶间,血管与肌结合紧密,与鞘后叶结合疏松,同肌易与鞘后叶分离。

斜行血管神经为T7-12及L1神经前支和肋间血管及腰动脉,行于腹内斜肌与腹横肌间,大部穿经前部的直肌及其鞘的前、后叶。

血管神经的出现皆可提示已达到的深度或层次。

4、腹横筋膜transverse fascia 腹横筋膜覆于肌层深面,在腹股沟区为加强后壁,增厚成凹间韧带 interfoveolar ligment。

在腹直肌鞘后叶深面,与其紧密愈着,似为一层。

在髂前上棘水平线以下,腹横筋膜与深面的两层即腹膜外筋膜、壁腹膜在缺乏脂肪情况下,三层常融合为一单层膜性结构。

5、腹膜外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亦称为腹膜外间隙,在腹股沟区有腹壁下动脉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及旋髂深动脉 deep iliac cirumflex artery 。

腹部1(局部解剖)

腹部1(局部解剖)

3.肌层
腹直肌 腹外斜肌
腹股沟浅环 腹股沟韧带 腔隙韧带 耻骨梳韧带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股沟镰(联合腱)
腹直肌鞘
4.腹横筋膜
位于腹横肌和腹 直肌鞘的深面
为腹内筋膜的一部分
5.腹膜外 筋膜(腹膜 外脂肪)
为腹横 筋膜与壁腹 膜之间的疏 松结缔组织
下腹部较 厚,形成腹膜 外间隙
6.壁腹膜
在脐以下形成5条皱襞: 脐正中襞(内有脐尿管遗迹) 脐内侧襞(内有脐动脉索) 脐外侧襞(内有腹壁下动脉)
内容:
腹股沟管 腹股沟三角
腹股沟管(inguinal canal)
位置: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分,为一筋膜肌肉裂隙。 组成: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起始部
后壁-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 上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 内口-腹股沟管深环 外口-腹股沟管浅环
内容:男:精索
女:子宫圆韧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神经:
第17~11对肋间神经 肋下神经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静脉:
胸腹壁静脉 腹壁浅静脉 腹壁上静脉 腹壁下静脉
胸腹壁静 脉
腹壁浅静脉
三、腹膜与腹膜腔
1.腹膜与 腹膜腔的概念
2.腹膜与 脏器的关系
3.腹膜腔的分部
①大腹膜腔 ②小腹膜腔(网膜囊)
境界:
前壁:小网膜、胃后壁、 胃结肠韧带
后壁:覆盖胰、左肾、 左肾上腺等的腹膜
腹股沟三角(Hesselbach三角)
为腹壁薄弱区,缺乏肌纤维
境界:
外-腹壁下动脉 内-腹直肌外缘 下-腹股沟韧带 前面:正对腹股沟管浅环 后面:正对腹股沟内侧窝
腹股沟直疝 腹腔内容物-海氏三角-浅环-皮下

腹膜与腹膜腔的解剖

腹膜与腹膜腔的解剖

腹前外侧壁、腹膜与腹膜腔的解剖第一节腹前外侧壁一、目的要求(一)掌握内容1.腹前壁浅筋膜的特点。

2.腹前外侧壁的血管和神经分布。

3.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和通过内容。

4.腹股沟三角的层次及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区别。

(二)了解内容1.腹壁肌的起止、作用及形成的结构。

2.腹部外科切口与腹壁层次的关系。

3.腹股沟区的境界与层次。

二、解剖操作(一)皮肤切口1.从剑突沿正中线向下环绕脐至耻骨联合上缘沿正中线作纵切口。

2.从剑突沿肋弓下缘至腋中线作一斜切口。

3.从耻骨联合中点向外至髂前上棘作一斜切口,再沿髂嵴到腋中线作一横切口。

(二)解剖浅筋膜、皮神经和浅血管1.辨认浅筋膜的浅、深两层将皮肤翻向外侧,自髂前上棘向正中线作横切口,切开浅筋膜,观察浅筋膜分为浅、深两层。

浅层较厚,富含脂肪,为Camper筋膜,深层致密较薄,为Scarpa筋膜。

将手指伸入Scarpa筋膜深面,向内侧轻轻推进至白线附近,探明其内侧的附着处。

向下探查,证实Scarpa筋膜越过腹股沟韧带表面,在韧带下方约一横指处附于大腿阔筋膜。

用手指从耻骨嵴前方向下伸入阴囊肉膜深面,体会浅筋膜与阴囊肉膜相延续的情况。

2.解剖浅血管在浅筋膜的浅、深两层之间,腹股沟韧带中上部上方,辨认在解剖下肢时已经解剖出来的腹壁浅动、静脉以及向髂前上棘方向走行的旋髂浅动、静脉。

沿腹壁浅动脉和旋髂浅动脉追踪至其发自股动脉处。

沿腹壁浅静脉追踪至其汇入大隐静脉处,并沿该静脉追至脐周静脉网,向外上方汇合成胸腹壁静脉。

3.解剖皮神经在离前正中线2~3厘米处, 解剖出2~3支胸神经前皮支及伴行的动脉和静脉。

在腋前线附近解剖出2~3支胸神经外侧皮支以及伴行的血管。

在腹股沟管皮下环上方2~3cm处,找出髂腹下神经和穿出皮下环的髂腹股沟神经终支。

4.除去腹壁浅筋膜,显露腹前外侧壁肌层。

(三)解剖深层结构1.解剖腹直肌鞘及其内容(1)打开腹直肌鞘前层:沿腹直肌鞘中央作’I”形切口切开腹直肌鞘前层,将其翻向两侧,暴露腹直肌。

腹部

腹部

1
二、腹部的体表标志
其上界可触及的体表标志有剑突、肋弓;下界有 耻骨联合上缘、耻骨结节、髂前上棘和髂嵴,还 有位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间的腹沟韧带。
1
三、腹部的分区
为了便于描述腹腔脏器的位置和进行体表触摸,常 将腹部以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划分为九个区。 上水平线为通过两侧肋弓最低点的连线,下水平线 是通过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两条垂直线分别通 过两侧腹股沟韧带的中点。九个区的名称是:腹上 区和左、右季肋区;脐区(腹中区)和左、右腰区; 腹下区和左、右腹股沟区。
1
M2
(1)浅动脉 腹前壁下半部有两条较大的浅动脉 1)腹壁浅动脉:起自股动脉上行越过腹股沟韧带走向脐部; 2)旋髂浅动脉:起自股动脉,分布髂前上棘附近。 由于这些浅动脉走行于浅筋膜的浅、深层之间,故在此部切取带血管蒂 的皮瓣时,宜保留足够的浅筋膜组织。 (2)浅静脉 腹前壁的浅静脉甚丰,互相吻合成网,尤以脐区最发达。脐以上的浅静 脉经腹外侧部的胸腹壁静脉汇入胸外侧静脉,再汇入腋静脉。脐以下的 浅静脉经腹壁浅静脉和旋髂浅静脉汇入于大隐静脉,回流于股静脉,从 而沟通了上、下腔静脉系的血液。脐区的浅静脉与深部的腹壁上、下静 脉之间有吻合,此外还与门静脉的属支附脐静脉相吻合。所以当门脉高 压症时,门静脉的血液可经脐周的静脉网回流,致使脐周静脉怒张、弯 曲,貌似希腊海蛇女神的卷发,故称海蛇头。
1
3.腹前外侧壁的静脉 腹前外侧壁的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其中腹壁上、下静脉 和旋髂深静脉分别上、下行汇流入胸廓内静脉和髂外静脉; 肋间静脉和肋下静回流于奇或半奇静脉;腰静脉回流至下腔 静脉和腰升静脉。 4.腹前外侧壁的淋巴管 深淋巴管伴随静脉回流,上部的淋巴管回流至肋间淋巴结或 胸骨旁淋巴结;中部者汇入腰淋巴结;下部的回流入髂外淋 巴结。

腹部解剖_精品文档

腹部解剖_精品文档

Formation of the inguinal canal in females
(四)睾丸下降与腹股沟疝的关系
腹膜鞘突 睾丸引带
腹膜 鞘突 闭锁
先天性腹股沟斜疝
睾丸鞘膜积液
Inguinal hernias
An inguinal hernia is a protrusion of parietal peritoneum and viscera such as part of the intestine through a normal or abnormal opening from the abdominal cavity.
(五)疝的修补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direct inguinal hernia
Femoral hernia
The fascial coverings of the spermatic cord
六、睾丸和精索被膜的层次与腹壁层次的关系
腹膜
腹横筋膜 腹横肌腹前外侧壁 腹内斜皮肌肤 精索外筋膜 腹外斜浅肌筋膜 提睾肌筋膜
第三节 腹腔脏器的血管和淋巴结
1. 掌握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行程和分布。 2. 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行程、及其属支。肝门静脉与上、下腔
静脉的吻合及临床意义。
3. 熟悉腹腔淋巴结、肠系膜上、下浴巴结的分布及收纳范围。 第四节 腹腔的重要脏器
1. 掌握胃的位置毗邻、血管供应和了解其淋巴回流。 2. 掌握十二指肠的位置及各部的毗邻。 3. 掌握胰腺的位置和毗邻。 4. 掌握肝的位置和毗邻,肝蒂的构成及其内各结构的位置关系。
腹精横索筋膜
联合腱
腹横肌
腹壁下 动脉
腹环 腹股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深层血管神经 ( 1 )下 5 对肋间后 动脉、肋下动脉、 4对腰动脉 (2)腹壁上动脉 (3)腹壁下动脉 腹壁下动脉体 表投影:腹股沟韧 带 中 、 内 1/3 交 点 与脐连线 (4)旋髂深动脉
(5)髂腹下神经 (6)髂腹股沟神经 (7)生殖股神经
三、腹前外侧壁手术切口
1.纵切口 (1)正中切口 (2)旁正中切口 (3)经腹直肌切口 (4)旁腹直肌切口 2.斜切口 (1)肋缘下切口 (2)麦氏切口 3.横切口 4.联合切口 5.腹腔镜切口
局部解剖学
第五章 腹部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教研室 李洪文
第二节
腹前外侧壁
一、腹前外侧壁层次
二、腹前外侧壁的血管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经 三、腹前外侧壁手术切口
二、腹前外侧壁血管和神经
1.浅层血管神经 (1)腹前外侧壁浅动脉 可分为3组:腹外侧壁的 浅动脉来自肋间后动脉、 肋下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 腹前壁正中线附近的浅动 脉来自腹壁上动脉和腹壁 下动脉的分支;腹前外侧 壁的下半部有两条比较重 要的浅动脉:腹壁浅动脉 和旋髂浅动脉,均起自股 动脉。
(2)腹前外侧壁浅静脉 脐以上经胸腹壁静脉 →胸外侧静脉→腋静脉; 脐以下经腹壁浅静脉→ 大隐静脉→股静脉。 腹前外侧壁浅静脉是 上、下腔静脉与肝门静 脉间重要的吻合支,在 脐区,浅静脉通过附脐 静脉与肝门静脉相交通。 当上、下腔静脉之一有 阻塞时,血液可取道另 一腔静脉途径回流。
(3)腹前外侧壁皮神经 分布具节段性:第7肋 间神经分布于剑突平面; 第8肋间神经分布于肋弓 平面;第10肋间神经分布 于脐平面;肋下神经分布 于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 平面(髂前上棘平面); 第1腰神经分布于腹股沟 韧带的上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