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人物传记113曹雪芹

合集下载

曹雪芹小传[最终版]

曹雪芹小传[最终版]

曹雪芹小传[最终版]第一篇:曹雪芹小传[最终版]曹雪芹小传曹雪芹(1715~1763年),清代小说家,《红楼梦》的作者。

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祖籍辽阳。

祖先原为汉人,后入旗籍,为正白旗。

清朝建立后,曹家成为管理宫廷杂务的“内务府”成员。

曹振彦因建立军功,官至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盐法道。

从曹振彦之子曹玺(即曹雪芹曾祖父)开始,曹家三代四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60多年。

康熙南巡六次,有四次住在曹氏任职期间的织造府内。

曹玺之妻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

曹家与皇帝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属于最高统治层中的成员。

曹寅有很好的文学修养,是有名的藏书家和刻书家,工诗词,又兼作戏曲。

曹雪芹出生在南京,少年时代过了一段富贵荣华的生活。

雍正五年(1727年),大约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雪琴之父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等罪名,被人参奏,革职抄家。

次年曹家从南京迁回北京。

大约在乾隆元年(1736年),曹家家道稍有复苏,但不久便彻底败落。

曹雪芹晚年流落到北京西郊,生活十分穷困,靠朋友接济和卖画维持生计。

他性格豪放,喜欢饮酒,多才多艺,工诗善画。

“诗笔有奇气”,诗风接近唐代诗人李贺。

他有骨气,孤傲不屈,嫉恶如仇。

在穷困艰难的环境里,他“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坚持写作长篇小说《红楼梦》,死后遗留下的《红楼梦》前80回的稿子(生前已传抄行世),80回以后也可能有部分残稿,但佚失不传。

今传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

第二篇:小传“小传”例文一:小传本人属鼠,但并非胆小如鼠。

对于不喜欢女孩子的奶奶来说,还应该说是胆大妄为呢。

1972年4月15日早晨,当朝阳撒满大地的时候,我降临在这个世界上。

奶奶连正眼都不看我,爸爸却寄予无限的期望。

根据“旭日东升放光辉”给我取名为“旭辉”,希望我象晨辉一样蒸蒸日上,越来越充满活力。

因为奶奶不喜欢我,妈妈去地里干活前只好将我托给邻居们。

他们那慈母般的胸怀,包容了我那幼小的心灵,使我享受到了更多更博大的母爱。

曹雪芹

曹雪芹

曹雪芹毛晓露学号:120020420摘要: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小说家,祖籍辽阳。

曹雪芹是内务府汉军旗人,出身“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曹雪芹的出生在南京,曹雪芹在全家被抄后,迁回北京时候年纪尚幼,按生于已未说是13岁。

曹家到北京后的具体情况,文书鲜少记载,不过曹家自抄家后,家道急剧败落确是千真万确的。

到了乾隆初年,曹家据说是又遭另一次更大的祸变,从此就真的一败涂地了。

据说,曹雪芹出生后三天,正是久旱逢喜雨,他的父亲曹頫很高兴,就给他起名为“沾”,这个字取自诗经上的“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意思细雨溟溟濛濛,那水分如此丰沛足量,滋润大地并沾溉四方,让我们庄稼蓬勃生长。

与“久旱逢甘霖”有关。

“沾”字也可以与“世沾皇恩”挂上钩,是感谢皇上的意思。

俗话说“十年辛酸泪,满纸荒唐言。

”应该说曹雪芹用了十余年的时间著成《红楼梦》。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时,《红楼梦》初稿已经完成。

曹雪芹的一生充满了变故,初生时的荣华富贵虽不及家室最繁盛时,但也比得上一般,而此后的变幻莫测更是沉重一击,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

正是这种传奇的一生才使得他写出了传世佳作《红楼梦》。

《红楼梦》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从繁荣走向衰败的故事。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悲剧,是这个故事的中心。

作者的高明在于,他没有表面地、简单地表现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从人物思想性格的深处,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去挖掘这一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充分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残酷虚伪和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罪恶。

作品的主题也没有局限在个人爱情悲剧本身,而是围绕着中心事件,展开了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描绘了一幅极其广阔的社会生活图画,说明了整个封建社会已是千疮百孔,摇摇俗坠。

曹雪芹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成就

曹雪芹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成就

曹雪芹生平简介与历史典故及成就曹雪芹,字梦阮,自号雪芹,名沾(公元1715~公元1763),我国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辽宁辽阳人士。

历史成就贡献曹雪芹最伟大的贡献在于文学创作。

他创作的《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雪芹为中华民族、为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不仅对后世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而且在绘画、影视、动漫、网游等领域产生了大量优秀衍生作品,学术界、社会上围绕《红楼梦》作者、版本、文本、本事等方面的研究与谈论甚至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

>出身豪门>康熙五十四年(1715)正月,时任江宁织造的曹顒在北京述职期间病逝。

康熙大帝恩旨,以曹顒堂弟曹頫过继给曹寅,接任江宁织造。

是年三月初七,曹頫奏折:“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

”此遗腹子即曹雪芹 [3] ,于四月二十六日(公历1715年5月28日) 生于南京江宁织造府。

>曹雪芹满月后数日,六月初三,曹頫奏折:“连日时雨叠沛,四野沾足。

”此即曹雪芹名“沾”的机缘,天时地利人和均占[5] 。

“沾”字取《诗经·小雅·信南山》“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有“世沾皇恩”之意。

“雪芹”二字出自苏轼《东坡八首》之三:“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芹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主政江宁织造达五十八年,家世显赫,有权有势,极富极贵,成为当时南京第一豪门,天下推为望族。

康熙六下江南,曹寅接驾四次。

不过,曹雪芹晚生了几年,本人并没有亲历康熙南巡盛事。

《红楼梦》第16回可以为证,原著写到比贾宝玉年长的凤姐都要听赵嬷嬷等长辈的口述去了解那段历史。

>秦淮残梦>曹雪芹早年托赖天恩祖德(康熙帝之恩,曹玺、曹寅之徳),在昌明隆盛之邦(康雍盛世)、花柳繁华地(南京)、诗礼簪缨之族(江宁织造府)、温柔富贵乡(西园)享受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公子哥生活,日子过得心满意足,“每日只和姊妹丫鬟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只在园中游卧,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闲消日月”。

有关曹雪芹生平及事迹介绍

有关曹雪芹生平及事迹介绍

有关曹雪芹生平及事迹介绍曹雪芹名霑,约1715年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是清代著名小说家,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有关曹雪芹生平及事迹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有关曹雪芹生平及事迹介绍曹雪芹,清代小说家,祖籍辽阳,字梦阮,号雪琴。

先祖原是汉族,后入满族,为正白旗包衣。

曹雪芹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亲曹颙,叔父曹頫,三代四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一职,有60年之久,世受皇恩,为康熙皇帝康熙死后,雍正继位,因宫廷政治斗争,曹家屡遭牵扯,被革职抄家,曹家全家前往北京,家道逐渐式微。

曹雪芹童年时期在江南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正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生活在脂粉堆里。

曹家被抄家的时候,曹雪芹尚年幼,经历了从繁荣到贫困的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为其后来创作《红楼梦》打下了基础。

自曹家被抄后,宫廷的政治斗争可以说堵住了曹雪芹走仕途的路,曹雪芹经历了家族的兴衰成败,看透了官场,所以,他也没打算走仕途,这一点从贾宝玉对官场的厌恶也可以看到。

据说曹雪芹能诗善画,早年与友人经常书信往来,研讨诗画。

晚年的曹雪芹居住在北京西郊,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只能以卖画为生,乾隆二十七年,40多岁的曹雪芹幼子夭亡,曹雪芹忧伤至极,病情加重,同年冬天,曹雪芹在贫困交加中辞世,其好友出资将其入葬。

曹雪芹一生正史无考,其因《红楼梦》而为我们所知,更因《红楼梦》而使整个曹氏家族被我们再三研究,但除了《红楼梦》我们却对其知之甚少,这也可能是命运留给我们意外的惊喜,因为残缺,才算圆满,因为残缺,才留给我们更多研究的可能。

曹雪芹是男是女毫无疑问,曹雪芹当然是男的!这个问题是回答给“文学白痴”的,容我用最简单的语言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文学史上有四大名著一说,其中有一部叫《红楼梦》,描写的是贾王史薛四个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内容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大观园一众男男女女的各种琐事,整部小说人物多达几百人,且每个人物性格都很突出,读完使人印象深刻。

这部小说公认的作者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

2023年版中国文学家曹雪芹传记

2023年版中国文学家曹雪芹传记

2023年版中国文学家曹雪芹传记曹雪芹(约1715年—约1763年),字梦华,号雪芹,清代文学家,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者。

他的创作才华和对情感描写的独到见解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

以下是2023年版中国文学家曹雪芹传记:前言: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作家,他们的作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曹雪芹是其中一位,他的作品《红楼梦》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本传记将着重介绍曹雪芹的生平和创作经历,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位伟大的文学家。

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

一、家庭背景与早年生活曹雪芹生于一个文化世家,他的祖父曹寅是康熙年间的进士。

曹雪芹的父亲曹贵人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对于文学和艺术有着极高的热情。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曹雪芹从小就接触到了各种传统文化和经典著作,这对他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曹雪芹的创作生涯曹雪芹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不仅写作小说,还涉足诗、词等领域。

然而,正是他的小说创作使他成为了后世传世的文学巨匠。

《红楼梦》是曹雪芹最著名的作品,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和情感描写,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红楼梦》的创作与影响《红楼梦》是曹雪芹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他的终身追求。

这部小说以清代社会为背景,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荣辱悲欢。

在小说中,曹雪芹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对人物内心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红楼梦》不仅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四、曹雪芹的文学成就与评价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一,他的作品《红楼梦》以其世俗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展现了人性的复杂。

他不仅对社会风俗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也对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有着独到的理解。

曹雪芹的文学成就让后世的读者深受启发,他的作品一直被广大读者所推崇。

结语: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作品《红楼梦》被誉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作文人物素材整理11:曹雪芹

作文人物素材整理11:曹雪芹

作文人物素材整理11:曹雪芹曹雪芹(1715年-1763年)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著名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他是一个博学多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曹雪芹的祖籍是安徽省泾县,但他的父亲曹吉祥是清政府的高级官员,在潮州、南宁等地任职多年,直到曹雪芹15岁时才回到故乡泾县。

曹雪芹是一个聪明、机智、才华横溢的人,在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家庭教育的培养下,成长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学天才。

曹雪芹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他十分善于学习,有很强的自学能力。

他的学习深受周敦颐、朱熹等古代文学理论家的影响,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有深刻的认识。

曹雪芹以他的文学才华,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发展,他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小说,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这部小说描写了西安府荣府的兴衰和荣宁二氏的爱恨情仇,以其深沉的思想内涵、细腻的艺术描写和卓越的创作技巧,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曹雪芹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不仅仅因为他的才华和技巧,还与他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境遇的深刻体察有关。

他描绘了丰富的人物形象,高超的描写技巧,强烈的思想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

曹雪芹的一生,命运多舛,饱经沧桑。

他的父亲曾因“吏治不严”被林则徐免去官职,曹雪芹的家庭生活因此变得艰难。

曹雪芹在30岁时被父亲杀害,孤苦伶仃地生活在泾县,过着令人痛苦的生活。

最后,他在贫病交加中与世长辞,终年四十八岁。

曹雪芹以其出色的文学才华,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开创的文学风格,影响了几代作家的文学创作。

他的作品《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小说史上的一部经典巨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曹雪芹的人的生平简介

曹雪芹的人的生平简介

曹雪芹的人的生平简介曹雪芹的人的生平简介曹雪芹的人的生平简介曹雪芹比托尔斯泰、巴尔扎克这些文学大师还要早约一个世纪就已经登上世界现实主义的文学高峰,简直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伟大的作家,一位旷世天才!当我们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的时候,不仅为中华民族这位优秀的杰出的人物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而且为我们对如此伟大的人物的生平事迹知之甚少而感到遗憾和叹惋!近八十年以来,红学家精心搜求和考证,大略勾勒了他的行迹,曹雪芹十三四岁时,曹家被抄。

全家从江南来到北京,从此结束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贵族之家的生活。

这场变故对曹雪芹的一生影响至大,特别是处在兴衰、荣落、贵贱、悲欢、爱憎、雅俗众多“交叉点”上。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使他在盛衰转化、成败相依、祸福相倚的人生体验中,阅历非凡,感悟深刻,其思、其才都得到了升华。

苦难对于一个有思想的人来说,是一种财富,是一种精神财富。

它涵养了人的气质,提升了精神境界,从而,塑造了人的风骨。

否则,无论其身世遭际如何,都不可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我们现在很少知道曹雪芹人生命运的细节,而当时与雪芹交厚的清宗室子弟敦诚、敦敏和张宜泉,彼此唱和,留诗数首,这极其珍贵的文字,它使我们了解到雪芹豪放不羁、才华横溢、高谈雄辩的风貌;了解到他叠遭大故,感愤时事,倾注笔端的创作情况;了解到他晚年生活困顿,流落北京西郊的生活概貌。

除却曹雪芹家世档案材料和《红楼梦》脂评批注提供的若干信息而外,敦敏、敦诚等人的诗中关于曹雪芹的行状就是最有价值的了。

尽管诗歌使我们感悟到的是凝缩在诗句中行为后面的精神,一种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一种人生的无奈,在无奈中寻找个性至上的精神,神胜于形,但毕竟更真实,更可靠。

正是这种诗的灵感,复活了沉睡而冷漠的档案史料一种灵性;注入了锈渍斑驳的文物一股生气;焕发出虫蠹风蚀的字画一点光采。

从中使我们体味、追思一代文豪的性格神韵、文采诗胆和气节风骨。

曹雪芹研究报告

曹雪芹研究报告

曹雪芹研究报告曹雪芹(1724年-1763年),字悟云,号雪芹,原名维楷,中国清代小说家,红楼梦的作者。

他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巨匠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一、生平:曹雪芹生于江宁(今南京市),是清代著名文人曹允文的后裔。

曹家本是明朝时的学者世家,但曹雪芹的父亲曹禺因遭到冤屈而丧失官职。

由于家庭变故,曹雪芹的早年生活相对贫困。

他自小聪明好学,对文学有浓厚兴趣,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广泛阅读各种著作,受到了许多文学家的影响。

曹雪芹的父亲曾任江宁府推官,但被冤枉入狱,后来出狱后退隐江宁钟山,以悲剧而告终。

这对曹雪芹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也让他对社会现实产生了深深的思考和怀疑。

他也曾短暂地从事官职,但由于个性内向、胆小,没有成功。

二、文学成就:曹雪芹在文学方面最著名的作品是《红楼梦》。

虽然他并未完成整个作品,只留下了前80回,但这本小说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红楼梦》以细腻的描写、深刻的人物刻画和辽阔的背景描绘,表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红楼梦》是一部庞大的长篇小说,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家族兴衰和爱情纠葛。

小说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展示出复杂的人性和社会关系。

曹雪芹运用了大量的诗词、典故等文学元素,使得小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三、影响:曹雪芹的文学成就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曹雪芹的作品不仅在中国流传广泛,也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赞誉。

曹雪芹的作品也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他在小说创作中的人物塑造、结构布局等方面的独特手法,为后来的文学家提供了很多启示和借鉴。

他开创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新风格,对中国小说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的作品《红楼梦》至今仍然被视为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

他的文学成就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文学家曹雪芹的历史故事

中国文学家曹雪芹的历史故事

中国文学家曹雪芹的历史故事曹雪芹(1715年-1763年),字仙鹤,号雪芹,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是清代小说《红楼梦》的作者,这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曹雪芹的生平和创作经历都颇具传奇色彩,他的故事引人入胜,让我们一同探索。

曹雪芹生于一个文化世家,他的祖父曹汝霖是康熙时期的重臣,父亲曹寅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

从小,曹雪芹就接触到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对文学艺术有着极大的兴趣。

然而,他的家族在康熙晚年遭到清廷的打压,家道中落,这对曹雪芹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曹雪芹曾在北京读书,但由于家族的经济情况不佳,他不得不离开学校,结束了他的正规教育。

此后,他开始广泛涉猎各种文化经典,培养了自己的卓越的文学素养。

曹雪芹擅长诗词歌赋,并参与了一些文人社群的活动,与知名文人建立起良好的交往关系。

然而,曹雪芹的一生并不顺遂。

由于家族的衰落和个人的无奈,他经历了多次失业、财产的流失和亲人的离世,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这种逆境中,他通过写作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抒发了内心的苦闷。

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复杂性,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这部小说深入描绘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和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现了人事无常的普遍规律。

《红楼梦》以其丰富的人物塑造、详细的情节安排、精妙的言语描写而闻名于世。

曹雪芹对明清社会的深入观察和对人性的独特洞察力使得《红楼梦》成为了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其卓越的艺术价值,引发了读者对权力、贫富、家族、人性等议题的深入思考。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曹雪芹并未能亲眼见到《红楼梦》的问世。

他在创作的过程中遭受了许多挫折,最后因为经济拮据而去世,享年仅49岁。

直到他去世后,《红楼梦》才经过整理、编辑和补足,于1791年首次出版,后来多次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等形式,世人得以领略到曹雪芹卓越的创作才华。

曹雪芹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

曹雪芹介绍

曹雪芹介绍

曹雪芹介绍曹雪芹(1715年12月25日1763年11月22日),字曹元春,号可儿居士,清代文学家,一生创笔十余部,尤以《红楼梦》最为著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其代表作还有《梦溪笔谈》、《石头记》等。

曹雪芹擅长文学创作,诗文才华横溢,析理清晰,结构严谨,写史有深度,善于描绘人物。

《红楼梦》在文学史上,非常有价值,创作了许多经典句式,比如“面壁十年”、“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等,已深深地印入中国读者的心中。

曹雪芹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家中富有文化气息,他的父亲曹锛是一位把世俗之法和道家思想完美结合的有名绅士,母亲林氏也是一位得宠的绅士。

小时候,曹雪芹便在家里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他读书甚精,尤擅古文,很快就受到了母亲的赏识,她让他把家里所有的古籍和新书都细读一遍,父亲也对他的才学器量有很高的评价。

曹雪芹18岁那年,曹锛不但让他写出来“调侃文”,而且他还写了一篇小说《石头记》,这是他的第一部作品。

从此,曹雪芹便开始着手写作,不久便创作出了《翠华阁续编》、《相思病歌》、《唐多令》等等作品。

他的多种文学作品,都显示出他出色的文学才情。

曹雪芹的代表作《红楼梦》于1760年开始写作,它是一部以贾宝玉为主角的家族传奇,成书于1791年。

曹雪芹精心构思拟写,参照实事编撰,真实写尽世道沧桑,把“性情楷模”贾宝玉和许多现实中的社会生活尽收其中,刻画一代年轻人的悲喜。

它所写的家庭之纷乱,宫廷之曲折,尽显清宫生活的喧嚣纷乱,也体现出曹雪芹的社会观察及其文学技巧。

曹雪芹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他的出色的文学才情吸引了许多诗人和文人的称赞,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曹雪芹的著作,不仅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越来越受到国外读者的喜爱,它们被译成繁体中文,尤其是《红楼梦》,文字精美,风格独特,令许多国外读者感到倾倒。

曹雪芹在文学上位列历史的伟人,他的诗文才华横溢,文章精彩,他的作品虽然都以家族人物为主角,但是,描写出的并不仅仅是家庭爱恨纠葛,而是更多深刻的人性理论。

曹雪芹简介及文学特点

曹雪芹简介及文学特点

曹雪芹简介及文学特点曹雪芹简介及文学特点曹雪芹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代表作品是《红楼梦》。

下面店铺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曹雪芹吧!曹雪芹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

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

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

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

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小说创作《红楼梦》一书所反映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的社会生活画面,正是历史上的所谓乾隆盛世,其实在王朝鼎盛的背后存在着种种的矛盾,也隐藏着重重的危机。

康熙末年,皇子们分朋树党,争权谋位。

最后是四皇子胤稹夺得了帝位,这就是雍正皇帝。

雍正即位后,立即开展了一场穷治政敌的凶残斗争,残酷地迫害与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的政治势力。

曹雪芹的嗣父曹頫\就是因跟皇室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以自己和亲戚家庭的败落为创作素材的,因此带有一定的回忆性质;但他创作的《红楼梦》是小说而不是自传,不能把《红楼梦》作为曹雪芹的自传看待。

1727年(雍正五年)末、1728年(雍正六年)初,曹頫\因织造差员勒索驿站及亏空公款等罪,被下旨抄家,曹頫\被“枷号”,曹寅遗孀与小辈等家口迁回北京,靠发还的崇文门外少量房屋度日。

曹家从此败落。

经历这样家族变迁的曹雪芹,因此而获得对贵族之家种种黑暗与罪恶的深切体验,这便成为他创作《红楼梦》重要的生活基础。

《红楼梦》创作开始时,雪芹年未二十。

他前后花了十年时间,经五次增删修改,在他30岁之前,全书除有少数章回未分定,因而个别回目也须重拟确定,以及有几处尚缺诗待补外,正文部份已基本草成(末回叫“警幻情榜”),书稿匆匆交付其亲友脂砚斋等人加批誊清。

最后有十年左右时间,雪芹是在北京西郊某山村度过的'。

曹雪芹(约17151763或1764)

曹雪芹(约17151763或1764)

• 顺序 顺序:贾母(外婆)——贾赦(大舅 舅)——贾政(二舅舅)——贾母(外 婆处吃饭) • 特点: 特点: • 按辈分的高低次序拜访。 必须到外婆处 吃饭。——等级森严。
• 荣国府正门:大门,大石狮 荣国府正门:大门, 正门 大书,敕造,大字。 子,大书,敕造,大字。 (写了宁国府就可以简写荣 国府) 国府)
• 贾母的住处: 贾母的住处:
• 人员的分工 人员的分工——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 李氏捧饭;熙凤安箸; 李氏捧饭 羹。 用餐的坐次—— 用餐的坐次 • 贾母(1、2位):正面榻上独坐。林黛玉(3 贾母( 、 位):正面榻上独坐 林黛玉( 正面榻上独坐。 )。迎春 迎春( 位)。探春 探春( 位)。惜春 惜春( 位 位)。迎春(4位)。探春(5位)。惜春(6位) • 次序:辈分的高低,年纪的大小。林黛玉是客人, 次序:辈分的高低,年纪的大小。林黛玉是客人, 加上舅母舅嫂不在这里吃,所以坐了这个位置。 加上舅母舅嫂不在这里吃,所以坐了这个位置。 • 王夫人坐旁侧,余两人站立。 王夫人坐旁侧,余两人站立。 • 吃饭的气氛:寂然饭毕,一声咳嗽不闻。 吃饭的气氛:寂然饭毕,一声咳嗽不闻。 • 结论:等级森严,尊卑有序。 结论:等级森严,尊卑有序。
• 特点: 特点: • 小巧别致。 小巧别致。
• 结论: 结论: • 等级森严,尊 等级森严, 卑有序, 卑有序,虚假 世故。 世故。
• 建筑特点 五间大正房(两边鹿顶耳房钻山),荣禧堂, ),荣禧堂 五间大正房(两边鹿顶耳房钻山),荣禧堂, 轩昂壮丽 正室东边三间耳房,东廊三间小正房。 正室东边三间耳房,东廊三间小正房。 兴盛) 吉祥) 荣(兴盛)禧(吉祥)堂:荣禧堂匾额是皇帝 • 陈设特点 御赐。大紫檀雕螭案,古铜鼎,墨龙大画, 御赐。大紫檀雕螭案,古铜鼎,墨龙大画,金 华贵 帷彝,玻璃醢,十六张楠木交椅, 帷彝,玻璃醢,十六张楠木交椅,乌木对联錾 • 人物地位 银字迹,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银字迹,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显赫高贵

历史人物类写作素材之曹雪芹

历史人物类写作素材之曹雪芹

曹雪芹一曲红楼,万声叹息。

曹雪芹用尽沧桑的老眼,墨香四溢却又锐利的笔尖在这红楼集积所有情思,感叹了黑暗与觉醒,道尽了那个世界的种种流连……红楼一梦,写尽了大观园的繁盛,写尽了豆蔻年华的热烈,亦写尽了这所有盛大繁华掩盖之下因男尊女卑而引起的重重悲剧。

一曲红楼,万声叹息。

这叹息不仅是对大观园里所有女性的怜惜和同情,更是为女性觉醒而高歌的铿锵之词。

小小大观园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

学贵博而能专,因为各种知识是互相联系、互为作用的,掌握的知识越广,就越能左右逢源,豁然开朗。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如果没有极其丰富的园林、服装、医药、诗词等知识,他能绘制出那么瑰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吗?奠定经典力学理论基础的牛顿,倘若只懂得伽利略的物理学,而不精通开普勒的天文学,他能提出牛顿力学三定律吗?所以,要在科学事业上有所突破,除了遵循一定的专业目标外,还要触类旁通,兼收并蓄。

(黄静君)青年时代的曹雪芹才华出众,能诗能文,绘画也很有名气。

有人请他到皇宫书院里当画师,收入丰厚。

但曹雪芹穷而有志,宁肯过苦日子,也不愿去侍候达官贵人。

晚年他贫病交加,无钱医治,竟在除夕这一天,当别人欢欢喜喜过新年的时候,他却悄然离开了人世。

然而,他以“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精神,创作的鸿篇巨著《红楼梦》,为他矗立了历史的丰碑。

(何清雯)一曲红楼,万声叹息。

是那样世态炎凉,贫富悬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黑暗的形成根源即是阶级的不平等,人性的不纯真,更是性别地位的不公正。

被折磨至死的迎春;青春守寡的是李纨;远嫁的探春;孤守青灯泥佛的是惜春;含冤而死的是可卿;跳井而死的是金钏……这样的红楼,这万般叹息,是为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而潸然泪下的感慨,对这个人情冷暖世间的无情的鞭笞。

一曲红楼,万声叹息。

曹雪芹用尽沧桑的老眼,墨香四溢却又锐利的笔尖在这红楼集积所有情思,感叹了黑暗与觉醒,道尽了那个世界的种种流连……(郑浩昌)。

曹雪芹的简介

曹雪芹的简介

曹雪芹的简介曹雪芹是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著作《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小说之一。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曹雪芹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曹雪芹的简介曹雪芹(1715~1763)?清代著名小说家。

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

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

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

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

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红楼梦》前80回稿子。

曹雪芹名字的由来据说,曹雪芹出生后三天,正是久旱逢喜雨,他的父亲曹頫(读“俯”)很高兴,就给他起名为“沾”,这个字取自诗经上的“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意思细雨溟溟濛濛,那水分如此丰沛足量,滋润大地并沾溉四方,让我们庄稼蓬勃生长。

与“久旱逢甘霖”有关。

“沾”字也可以与“世沾皇恩”挂上钩,是感谢皇上的意思。

“雪芹”这两个字出自苏轼的诗句:“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芹何时动,春鸠行可脍”,意思是说:泥土里留有芹菜的根,只有一寸多长。

在这雪地里,它什么时候才能发芽生长呢?要等到春天到来,才可与斑鸠肉一起炒着吃呀!而且他的自注:“蜀八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泥芹之泥虽是污浊,但它“雪芹”却出污泥而不染。

苏东坡常以“芹”自比。

东坡兄弟诗里的“雪”,他也多是洁白而有保护之意。

因此,曹雪芹就给自己改名为“雪芹”。

这就是后来世界文学巨匠曹雪芹名字的来由。

曹雪芹的传说故事“红楼”又热,曹公在天有灵,不知是喜是忧。

然,百人读“红楼”既有百解,没什么高下之分,无非兴趣而已。

现撷取一些曹公在北京留下的痕迹,是耶非耶,欢迎商榷。

曹雪芹迁徙西山后,广泛地接触了下层百姓,特别是生活无靠的残疾者,雪芹非常同情他们的困苦,尤其是在他们得病之后,无钱医治,更增加了他们的苦恼。

历史趣谈:曹雪芹简介 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曹雪芹生平

历史趣谈:曹雪芹简介 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曹雪芹生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曹雪芹简介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曹雪芹生平导语: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

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

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

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

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

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

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曹雪芹(1715年6月4日—1763年2月12日),男,清代伟大的小说家。

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居士。

中国长篇名著《红楼梦》作者。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

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

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曹寅病故,其子曹顒、嗣子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

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

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锦绣”之乡生活中长大的,少年时代过着富贵奢华生活,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

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

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

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

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生活常识分享。

解谜红楼:曹雪芹小传

解谜红楼:曹雪芹小传

解谜红楼:曹雪芹小传曹雪芹(1715----1763)我国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诗人,画家。

满族,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又号芹圃,芹溪。

祖籍东北辽阳,原先也是汉族人。

后为满族正白旗“包衣”。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曾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皇帝玄烨的保母。

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继任江宁织造,兼两淮巡盐御史。

极受康熙宠信,康熙帝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

曹寅病故后,其子曹颙,曹頫先后接任江宁织造,曹家祖孙三代四人世袭担任此要职达60年之久。

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盛景”中生活长大的。

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以“行为不端”,“亏空织造银”等罪名被革职抄家。

曹雪芹也随全家迁回北京居住。

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放浪人生,过着贫困交加的日子。

晚年的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贫困,但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开始《红楼梦》的创作和修订,乾隆二十七年,其幼子不幸夭亡,曹雪芹因过度悲伤和贫病交加,卧床不起,次年病逝。

而《红楼梦》一书也未能完成全本。

红学界现公认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为高鹗续写,一说为无名氏。

至于《红楼梦》到底有无完稿也有争论,一说已完稿后丢失了后面几十回。

《红楼梦》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早期仅有前八十回手抄本流传,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乾隆五十六年,高鹗应友人程伟元邀请协助编写,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定名《红楼梦》。

为一口不忍却要千忍万忍,千好万好却不及一口饭好。

这话真是说尽了百无一用的真照。

来来去去皆为利去,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世人皆懂为利而忍,却不懂得取义成仁。

这便是古往今来的世道人心了。

可人生到底总关一个情字,到头来若尚不能悟,那真是曹雪芹所谓:真真蠢物,蠢物!死了的,活了的;好了的,歹了的实不过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红楼遗梦已是近三百年过去,连周老都已逝去三年,可叹余却尚在梦中!也罢!红楼一梦已成空,而今足下须自开。

红楼钩沉检索史料,曹雪芹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物?

红楼钩沉检索史料,曹雪芹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物?

红楼钩沉检索史料,曹雪芹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物?曹雪芹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文 | 如是蝉闻一民国之前,小说一直属于经史诗赋之外的末流,被夫子先生们视为小道,颇有轻视。

平日茶饭之余的闲谈,大约也是上不了台面的。

唯独在平民之中,大有生长的土壤,随着明清之际市井的繁荣,也渐渐地得到了一些重视,如金圣叹、李卓吾等,都有评论之作。

但这毕竟是少数,小说的发展有更长的路走。

这就直接导致小说的作者们多名不见经传,即如四大奇书的作者都不能定论,何况其他呢。

曹雪芹自然也不能例外。

红楼梦正文中虽有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等叙述,也只留下一个名字而已,至于是否真有其人,百年来难得有人去探究一番。

倒有更多附会之辈,根本就不理这三个大字,偏把红楼梦的著述权强行按在纳兰容若,甚或冒辟疆的身上。

这让“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曹雪芹情何以堪呢!于是便有胡适先生的如椽大笔,用切实可信的资料,小心求证的态度,把曹雪芹从历史的尘埃里生生地拉了出来,才逐渐被大众接受。

在红学的考证上,胡适居功至伟。

曹雪芹九泉之下,也当以知己相看吧。

二那么曹雪芹生平有怎样的经历?要探究这一点,我们现在唯有两种资料可以作为证据。

其一是红楼梦文本。

其二是曹雪芹的朋友们留下的片言只语。

自胡适的考证之后,大多红学家们把红楼梦作为曹雪芹的自传看待,这一看法本身有合理之处,但未免失之武断了。

红楼梦的本质是一部小说,其中的情节有许多曹雪芹自己的经历,这一点无可置疑,但毕竟属于创作而非一部家史。

但这不妨碍我们从宝玉的经历去体会曹雪芹的少年时代。

我们现在都知道,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当时江南一带的风流人物,身居江宁织造二十余年,家资丰厚,族人甚多,又工诗善文,藏书至数千册之多,这便为曹雪芹的成长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基础。

可以想见,曹雪芹十三岁之前,生活至为优越。

这一点在宝玉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一个公子哥,受到祖母的百般疼爱,是族中明珠似的人物,姐妹爱惜,仆人成群。

人物传记小故事 含陶渊明 蒲松龄 曹雪芹

人物传记小故事 含陶渊明 蒲松龄 曹雪芹

人物传记小故事含陶渊明蒲松龄曹雪芹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曾做过大司马,祖父、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但陶渊明的父亲死得早,渊明少年时,家运已衰落,“少而贫苦。

”他自述:“自余为人,逢运之贪。

箪瓢屡罄,絺綌冬陈。

”(《自祭文》)但物质生活虽然贫乏,陶渊明的精神生活却很丰富。

他学习儒家《六经》,学习《老子》、《庄子》,“猛志逸四海,鶱翮思远翥”,颇有“佐君立业”的政治抱负。

而另一方面,匡庐山水和田园风景,也使他爱好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古人说“雪芹泪尽而逝”有很多种可能,但绝对不可能是因为穷哭了。

同样,蒲松龄虽是一介书生,可他生前,其实并不穷。

至少,比当时的大多数人都有钱、有地位。

据考证蒲松龄在25岁左右就开始写聊斋志异,进入毕家时已经写了不少,但是写了多少并不知晓,只知道并没有写完。

特别说一下毕家,蒲松龄在毕际有家当私塾老师,一当就是三十年。

这个家族的实力不亚于红楼梦里的贾府,可谓是满朝公卿,祖上曾在明朝当户部尚书、辽东巡抚,到了毕际有这一代,大明突然消失。

当然,毕家并没有就此败落,毕际有参加科举官至知州,退休后便邀请蒲松龄来当家教。

自此之后,聊斋志异广为流传,蒲松龄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曹雪芹不仅是作为个人的曹雪芹,也是社会和历史的曹雪芹

曹雪芹不仅是作为个人的曹雪芹,也是社会和历史的曹雪芹

曹雪芹不仅是作为个人的曹雪芹,也是社会和历史的曹雪芹(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曹雪芹不仅是作为个人的曹雪芹,也是社会和历史的曹雪芹【导语】:红楼梦的文化末世红学研究红楼梦作为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问世之初就以抄本形式大行于世,由于红楼梦蕴涵着非常丰富复杂的文化内涵,后世读红评红之风一浪高过一浪,不同时代的红楼梦的文化末世红学研究红楼梦作为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问世之初就以抄本形式大行于世,由于红楼梦蕴涵着非常丰富复杂的文化内涵,后世读红评红之风一浪高过一浪,不同时代的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解读红楼梦,研究红楼梦成为一门显学——红学,不仅流派众多,观点也大相径庭,迄今也远未得到统一,并将继续争论下去,红楼梦成了中国文学和文化史上的一个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历史纲要上人物传记113曹雪芹编辑张书林生平和家世曹雪芹的祖先是汉人,明朝末年定居于辽阳。

高祖曹振彦隶籍于满洲正白旗包衣佐领,为皇室家奴,可以视为满人。

曾祖曹玺是曹家成为望族的创业人,其妻子孙氏是康熙帝奶母。

康熙二年(1663),曹玺被派到江南,任江宁织造郎中。

这是正五品官,专为皇家办理织造用品和其他生活用品,官位不高,却是皇帝派出的亲信,地方官不得不另眼相看,故而实际地位较高。

康熙帝赏赐曹玺正一品衔,荣誉非凡。

他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病死于住所。

其子曹寅,是康熙帝奶兄弟,少年时代伴君读书,康熙三十一年(1692)被任命为江宁织造,继承父业,一直做到五十一年(1712)病故,这中间兼任两淮巡盐御史,加通政使衔(正三品)。

他奉康熙帝之命,组织校书班子,刊刻《全唐诗》、《佩文韵府》等书。

他自身文才很高,善作诗词古文,喜作戏曲,著有《楝亭集》、《续琵琶记》,刻书很多,有《楝亭藏书十二种》、《楝亭五种》。

他同江南的文士广交朋友,并为朱彝尊、施闰章等名家梓刻文集。

康熙帝六次南巡,曹寅赶上了四次接驾,把康熙帝供奉在他的织造署里。

曹寅的女儿出嫁给平郡王纳尔苏,成为王妃。

他的妻子李氏,是苏州织造李煦的堂妹。

曹寅时期是曹家的鼎盛阶段,但他开销大,拉下亏空,也是曹家衰落的开始。

曹寅死后,康熙帝命曹颙继承乃父差使,对他颇为赏识,说是看着他长大的,“拿起笔来也能写作,是个文武全才的人”,办事又“谨慎”,是“朕所使用之包衣子嗣中,尚无一人如他者”。

可惜他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死了,康熙帝怜悯曹寅两世孤孀无人奉养,下令把曹宣的儿子曹頫过继曹寅为子,并担任他的职务。

曹頫原受曹寅抚养和器重,他的为人,据唐开陶编纂的《上元县志·曹玺传》讲:“好古嗜学,绍闻衣德,识者以为曹氏世有其人云。

”看来他是忠厚老实的有点学问的人,但机变办事能力不足。

自曹寅以来欠下的官帑亏空,多年没有弥补,他在办理织造事务上又屡出差错,雍正帝清厘钱粮,就以他“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为名,于雍正五年底下令抄他的家,罢他的官。

曹家于是离开任所,回到北京。

曹玺祖孙三代四人出任江宁织造,前后六十余年,成为织造世家,离开江南后,家业凋零,一蹶不振。

曹雪芹是曹頫之子,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夏天出生在江宁织造署,乾隆二十七年(1762)除夕死于北京,享年四十八岁。

曹雪芹,名霑,此为父辈所取谱名,赋予感戴皇恩或天恩祖德之意,字芹圃,表示游沣水,得功名的愿望。

另一号梦阮,阮即指阮籍,表示自己思想性格上与之有相通处。

雪芹是又一个号,又自署芹溪居士,这同佛教有一定关联。

雪芹与敦诚、敦敏兄弟交谊笃厚,敦氏弟兄是努尔哈赤之子英亲王阿济格的后裔。

雪芹经常与他们交游,互相唱和。

雪芹先卒,他们屡以诗文悼念。

雪芹另一友人张宜泉,也是旗人,孤苦贫寒,在北京西郊教村学,雪芹晚年与之过从甚密。

雪芹相与的多为不得意的人。

曹雪芹的最后十年,在北京西郊的山村度过。

张宜泉的《题曹芹溪居士》七言律云:“爱将笔墨逞风流,庐结西郊别样幽。

门外山川供绘画,堂前花鸟入吟讴”。

说明雪芹的住处有山有水,有花木,有飞禽,自然环境很好。

但是这个地方偏僻,房舍简陋,张宜泉赋予它诗情画意,不过是友人劝慰感情的流露。

雪芹的居处坐落在什么地方,有人说是今日香山南边正白旗村三十九号住宅,有人说在香山北边白家疃村。

清人裕瑞在《枣窗闲笔》中说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

这是我们所知唯一的说明雪芹相貌体型的资料。

张宜泉在《伤芹溪居士》诗的小序中说曹雪芹“善诗画”,这是知交之论。

曹雪芹的诗意境高超,气势磅礴,韵律严整。

敦诚在《佩刀质酒歌》里给予热情的称赞:“知君诗胆昔如铁,堪与刀影交寒光”。

他还把雪芹与唐代大诗人李贺相提并论。

雪芹善于作诗,但不轻易吟哦,至今留下来的,除《红楼梦》里的,就只有为敦诚著的《白香山琵琶行》传奇所作题跋诗的最后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

”雪芹具有卓越的绘画艺能,从《红楼梦》中薛宝钗论作画的有关叙述就可知了。

他可能拿绘画为职业。

张宜泉《题曹芹溪居士》中云:“羹调未羡青莲宠,苑召难忘立本羞”。

用李白被唐玄宗召为翰林而得意一时,阎立本为唐太宗大宴功臣的场面作画而身不能与宴感到耻辱两个典故。

由此可以推想,雪芹可能应召到内廷画苑作画工,因受侮辱而离去。

曹雪芹缺乏经济来源,生活过得相当清苦,常常靠赊欠度日,所谓“举家食粥酒常赊”。

为了生存,有时就得卖画了,敦敏的“卖画钱来付酒家”的诗句应是写实的。

贫困不已,雪芹可能向阔亲戚请求过帮助,所以敦诚才对他讲:“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

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看来雪芹投亲遇辱,益知人世冷暖,增强对丑恶社会的厌恶。

曹雪芹或许在右翼宗学当过差。

敦诚赠他的诗有“当年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的句子,他们交往是在“虎门”,这里指学校,敦诚弟兄上过右翼宗学,因之推测雪芹到那里做过事。

曹雪芹的家庭人口很简单,前妻去世后,又续弦娶妇,还在人家处于“新妇”时期,他就辞世了。

雪芹晚年有一娇儿,不幸殇逝,使他身心遭到沉重打击,酿成疾病,又无力医治,就在儿子死后几个月离开了人世。

《红楼梦》的创作和高鹗的续修《红楼梦》是我国封建晚期出现的伟大的文学作品,曹雪芹用小说的体裁,以贾宝玉、林黛玉这两位青年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以及有关各阶层人的生活。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全书一百二十回,其中后四十回由高鹗续补。

《红楼梦》的创作,甲戌本《红楼梦》的凡例有诗评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又《红楼梦》各种本子的第一回都有关于成书情况的下引文字:“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

”这说明曹雪芹用了至少十年的功夫,反复修改,成就他的著述。

乾隆甲戌年(即十九年,1754),曹雪芹基本上把《红楼梦》写成了。

但曹雪芹没有把红楼梦写完。

今天所见的一百二十回本,只有前八十回是他撰著的,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

雪芹原计划写作多少回,八十回后写没有写,写了多少?对这些问题,脂批作了局部的说明。

庚辰本第四十二回前批说《红楼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人们以此推算,曹雪芹计划中的《红楼梦》应是一百一十回。

曹雪芹在世时,只有《红楼梦》的稿本和脂砚斋等批语的抄本,也可能有他人的抄本,但一定极少,而且都没有刻印。

后来据脂批本抄写的本子很多,这可以说是脂本系统的《红楼梦》。

雪芹去世二十多年后,出现了程伟元的枣梨本,后来它也有多种本子,可称为程本系统。

此外,有近年出版的综合脂本、程本的校注本。

高鹗,字兰墅,汉军旗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六十年(1795)进士,入翰林院,官侍读。

在中举后,与程伟元合作,续成后四十回。

现在学术界争论的是续书的价值问题:第一,续书基本上完成了《红楼梦》故事的悲剧结局,在写悲剧这基本点上符合原作精神。

第二,续书反映的社会生活面相当广阔,给读者以有益的成分。

第三,续书在艺术性上虽然在主要方面不及原著,这是同曹雪芹这样艺术大师的手笔比较而言,但其本身还是不错的。

后四十回写贾府败落,大故迭起,扣人心弦。

宝钗婚黛玉死的艺术表现不可多得,虽则对贾母刻薄行事的描写过于显露,不似雪芹的含蓄,其实雪芹写贾母纵容凤姐等作恶,亦是批评贾母的,评论者若说高鹗这样写,如何要不得,则是过刻之论了。

第四,续书思想性与原作差别很大。

高鹗把前八十回中猛烈抨击社会黑暗和儒家伦理的内容修改得缓和了,或删去了。

续书又来个“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光明尾巴,改变主人公宝黛某些形象,有损于原著的光辉。

曹著不可没有续书,全面权衡高书,尚堪作配,虽远不尽如人意。

它使《红楼梦》成为完整著作,读者能得到可以接受的全书,除非有比它成功的续作来取代它,否则它是不可能消失于《红楼梦》之中的。

《红楼梦》的反封建意识曹雪芹在开篇楔子说他的书“将真事隐去”,又说“不干涉时世”。

我们看《红楼梦》的故事,感到与作者的家世有一些吻合。

当然,这不是曹氏家史,也不是作者自传。

作者与这一部分家事,是要说明以下问题。

第一,作者要暴露雍正朝的抄家风。

雪芹写甄士隐的败落,据脂批,是要反映曹家被祸的。

第一回写葫芦庙失火,殃及邻里甄士隐家,“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这里有一条脂批:“写出南直召祸之实病。

”第二,作者认为曹家遭殃是失去靠山,是雍正帝代替康熙帝的缘故。

《红楼梦》有这样的社会意义:反映了康熙末年雍正初年的一部分政治史,即不同皇帝对政事处理不同,雍正帝上台,改变乃父宽仁政治,实行严厉政策,掀起抄家风,实现统治阶级内部改组,政局变化较大。

至于曹雪芹采用“将真事隐去”的写法,应是当时文字狱猖獗的曲折反映,作者被迫不敢直写。

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真事隐去并不表现《红楼梦》的主要意义,打破传统的思想的内容更丰富,更有意义,它对封建制度、社会现实作了大量的暴露和抨击。

如果说《儒林外史》主要是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红楼梦》则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反映了反封建主义的进步意识,这就是:一、揭露君权的罪恶。

皇帝的一言一行,主宰着臣民的祸福。

元妃归省是皇帝格外开恩的天大喜事,然而曹雪芹写骨肉相见的情景: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挽贾母,一手挽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

一回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

几个小时过后,到了元妃回宫时刻:元妃总不忍别,怎奈皇家规矩,违错不得,只得忍心上舆去了。

(第17—18回)难得的一见,竟是如此悲戚,因为有“皇家规矩”管着他。

把皇宫比作监牢,不能不认为曹雪芹具有非凡的勇气。

二、暴露封建官僚政治的黑暗。

曹雪芹写薛蟠打死冯渊扬长而去,凤姐水月庵谋财害命,贾赦害得石呆子家破人亡。

他们之所以能肆无忌惮地作恶,是因有官僚的帮助和庇护,这种关系,曹雪芹把它用“护官符”表述得最准确,他借用门子的嘴说道:如今凡作地方官者,皆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姓名,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所以绰号叫作“护官符”。

做官的不过是“国贼禄鬼”,是为富贵人家效劳的,哪管平民百姓的死活。

曹雪芹用几条人命的血淋淋的情节,揭露了以皇帝为头子的封建国家的残暴和政治的黑暗,表明封建国家机器和官僚制度是万恶之源,是社会机体的毒瘤。

三、披露封建伦理道德的腐朽、虚伪。

曹雪芹一面写贾府是“诗礼簪缨之族”,一面写家庭内部的肮脏丑事,看除夕祭宗祠是何等庄严,可是内里如同尤氏所说:“我们家下大小的人只会讲外面假礼假体面,究竟作出来的事都够使的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