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2,5倍数特征教学反思5篇

2,5倍数特征教学反思5篇

2,5倍数特征教学反思5篇通过写教学反思,老师们都能从中发觉自身的缺点来加以改正,通过写教学反思把自己教学的阅历连续发扬,下面是范文社我为您共享的2,5倍数特征教学反思5篇,感谢您的参阅。

2,5倍数特征教学反思篇13的倍数的特征比较隐藏,同学一般想不到从“各位上数的和”去讨论。

上课开头先让同学回顾旧知:2的倍数和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同学们发觉都只要看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就行了,于是很顺当地设下了陷阱:“同学们,那猜猜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猜想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索方法,让同学猜想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能较好地调动同学的学习乐观性。

由于受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影响,有同学很自然猜想到“个位上是0,3,6,9的数肯定是3的倍数”,还有同学猜想“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是3,6,9肯定是3的倍数”,能想到这点应当说是了不起的。

本课到这里都很顺当,由于完全在我的预设之中。

下面进入验证环节,先让同学推断自己的学号是不是3的倍数,再在这些学号中挑出个位上是0,3,6,9的数,通过沟通,同学发觉这些数不肯定是3的倍数。

同学初步发觉了3的倍数的特征与2和5的倍数不同,不表现在数的个位上,那3的倍数毕竟与什么有关系呢?于是进入到动手操作环节。

在此基础上,抽象成各位上数的和,是理解3的倍数特征的关键。

“试一试”是数学的第三步,假如一个数不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各位数的和不是3的倍数,利用反例进一步证明3的倍数的特征,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随后设计了一系列习题,使同学得到巩固提高。

2,5倍数特征教学反思篇2?3的倍数的特征》是同学在学习过2.5倍数特征之后的又一内容,由于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简单理解。

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推断,必需把其他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推断,同学理解起来有肯定的困难。

我打算在这节课中突出同学的自主探究,使同学猜想——观看——再观看——动手试验的过程中,概括归纳出了3的倍数特征。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5、3的倍数的特征:练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5、3的倍数的特征:练习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P11~13“练习三”中第6~12题、“生活中的数学”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会准确判断2、5、3的倍数。

促进数感的发展。

2.知道2、5、3倍数的特征及奇数与偶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运用概念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数学的抽象能力与推理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感悟同时是2、5、3中任意两个数的倍数的特征,灵活运用这些特征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并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说说生活中的数学师:前面我们学习了2、5、3的倍数的特征,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些知识。

师: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如我们数学书的页码,摊开书,左边的页码都是偶数,右边的页码都是奇数。

(让学生翻开书看看)如果老师说看奇数页的内容时,你们会看书的哪一边啊?(书的右边)师:你们到电影院看电影时,观察过座位号吗?有什么规律?教师引导学生看教科书P13“生活中的数学”情境图。

师:大型电影院、文化宫、报告厅等地方,每次参与的人比较多时,为了控制人流,就会设单双号。

看看,座位号是多少的该从双号入口进?老师是6排39号,该从哪个入口进?师:从图中,你还知道了哪些地方用到了奇数、偶数知识?生:街道两边的门牌号;体育课时报数,单数出列……师:这些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基础训练,加深理解(一)课件出示习题。

师:哪些数涂的是绿色?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口答,教师点击课件呈现答案。

(二)课件出示习题。

师:哪些数是3的倍数?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口答,课件呈现答案。

(三)课件依次出示教科书P12“练习三”第8题里的3道小题。

师: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2.5.3的倍数的特征》数学教案设计

《2.5.3的倍数的特征》数学教案设计

《2.5.3的倍数的特征》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2.5.3的倍数的特征》數學教案設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理解和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推理,发现并总结出2、5、3的倍数的规律。

3.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难点:通过观察和推理,发现并总结出2、5、3的倍数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什么是倍数”,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2、5、3的倍数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引出课题。

(二)新课讲授:
1. 教师先给出几个数字,让学生判断是否为2、5、3的倍数,并尝试找出它们的特点。

例如:10、20、30等。

2. 教师逐步揭示2、5、3的倍数的特征,让学生理解并记忆。

3.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算术题来验证2、5、3的倍数的特征。

(三)课堂练习:
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写出1-20中所有的2、5、3的倍数,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四)课堂小结:
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再次强调2、5、3的倍数的特征。

(五)家庭作业:
设计一些关于2、5、3的倍数的习题,让学生在家中进行练习,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XX五年级数学下册2、5、3的倍数特征练习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XX五年级数学下册2、5、3的倍数特征练习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XX五年级数学下册2、5、3的倍数特征练习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2、5、3的倍数特征的练习【教学目标】.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熟练应用2、3、5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正确判断2、3、5的倍数。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整理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花吗?你都喜欢些什么花?学生回答。

师:小明的妈妈也非常喜欢花,有一天她去逛花店:玫瑰3元/枝,郁金香5元/枝,马蹄莲10元/枝,她买了一些马蹄莲和郁金香,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了13元,小明的妈妈马上就知道找回的钱不对。

你知道她是怎么判断的吗?引导学生分析:由于妈妈买的是马蹄莲和郁金香,马蹄莲10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10的倍数,也就是整十数,而郁金香5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两者合起来的总价一定是几十元或几十五元,因此,服务员找的钱数不对。

小结:5的倍数的和还是5的倍数。

那么:2的倍数的和,3的倍数的和。

师:同学们灵活地利用了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非常了不起,这节课我们就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

板书课题:2、5、3的倍数特征的练习【归纳提高】.2、5的倍数,都只要判断哪个数位上的数就可以了?3的倍数怎样判断呢?引领学生回顾,梳理2、3、5的倍数特征。

2.你能否一眼看出下列各数一定有一个什么因数,为什么?2940、305、850、723、9981、332、351、1570.3.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4.在8,35,96,102,3.2,111,840,1060,14中,奇数有,偶数有,是3的倍数有,是5的倍数有,同时是2、5、3的倍数有。

最大的三位偶数是,最小的二位奇数是。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3、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2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3、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2

2、3、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今天,我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原订教学内容,整整多花了一节课。

为什么时间不够?是教学太低效,还是人为拔高了练习难度……?反思教学,我发现教材中打“*”号的题,学生通过举例子的方法很快得出正确结论。

没打“*”号的第10题,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全部填写完整,反而使大家犯难了,仅此题我就用了一节课来完成。

教参对于第10题是这样建议的:“可以先把从4张卡片里取3张所能组成的所有三位数列出来:430、403、340、304,450、405、540、504,350、305、530、503,435、453、345、354、534、543。

罗列的时候,要引导学生采用有序的思考方式,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然后再分别看这些数属于下面的哪一类。

也可以先根据下面各类数的特点确定范围,如这些数字能组成的偶数,个位数只能是0和4,那么相应的数就有430、340、350、530、450、540,304、504、354、534。

再如,由于这4张卡片中的3个数相加之和是3的倍数的情况有4+5+0=9,4+3+5=12,因此能组成的3的倍数有450、405、540、504;345、354、435、453、534、543。

教学时,还可以把本题进一步拓展,如让学生思考用这4张卡片能组成的3的倍数中,一位数有哪些,两位数、四位数呢?”由此可见,此题如果每空只填一个答案明显是降低了练习难度。

可如果要求每空都填完整,则学生必须全面思考各种情况。

寻找符合本班学情的解决策略?教参所提供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先罗列出所有三位数,然后再看这些数属于哪一类;另一种是先根据数的特点确定范围,再来找出所有情况)虽然都能快捷、准确且不遗漏地找出所有结果,但第二种方法每思考一个问题就需要应用一次排列组合的相关知识,这给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困难,且答案容易遗漏。

因此,相对而言第一种方法更具优势。

教学中,老师只需引导学生有序思考罗列出所有三位数后即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判断并完全相应练习。

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第三实验小学郗瑞华这是一节2、5、3的倍数特征复习课,上完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学生对2、5的倍数的特征不难理解,对偶数和奇数的概念也容易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这节课,概念比较多,学生很容易混淆。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 2、 5倍数特征只看个位,而 3的倍数要看各个数位的数字之和怎样才能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知识让学生们接受呢一、精彩之处二、??1.数学学习过程中充满了观察、实验、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

由于 5的倍数的特征比较容易发现, 我便把它调到 2的倍数的特征前面来进行教学。

首先让学生独立写出 100以内 5的倍数, 独立观察, 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很容易发现“个位上是 0或 5的数是 5 的倍数。

”而这只是猜测,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能够得到结论就够了, 而应该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 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结论仅仅适用于 1— 100这个小范围。

是不是在所有不等于 0的自然数中都适用呢还需要研究。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认识到还要继续拓展范围, 研究大于 100的自然数中所有 5的倍数,是不是也是个位上的数字是 5或 0。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 知道了在进行一项数目巨大的研究过程中, 可以从小范围入手,得到一定的猜想,然后逐渐扩范围大,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这样, 研究 3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就会大胆猜想,并有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了。

2.我采用小组合作,发挥团体的作用。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与 5的倍数特征相比较, 2的倍数特征稍显困难,所以我组织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根据探究 5的倍数的特征的思路, 小组合作探究 2的倍数的特征。

经过这样的合作讨论, 大多数小组能够得到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

再和3的倍数特征做比转,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他们在充分的探索活动中充分发现规律、举例验证、总结归纳。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1《3的倍数的特征》是五班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中的一个知识点,是在同学已经认识倍数和因数、2和5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2、5的倍数的特征从数的表面的特点就可以很简单看出——依据个位数的特点就可以判断出来。

但是3的倍数的特征却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断,需要把其他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断,同学理解起来有肯定的.困难。

因而在《3的倍数的特征》的开始,我先复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然后同学猜一猜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同学自然而然地会将“2.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到“3的倍数特征的问题中,得出: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后被同学补充到“个位上是0—9的任何一个数字都有可能是3的倍数,”其特征不明显,也就是说3的倍数和一个数的个位数没有关系,因此要从另外的角度来观测和思索。

在问题情境中让同学产生认知冲突产生疑问,激发剧烈的探究欲望。

接着提供应每位同学一张百数表,让他们圈出全部3的倍数,抛出问题: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看看你有什么发觉,引导同学换角度思索3的倍数特征。

接下来,经过进一步提示,引导同学观测各位上数的和,发觉各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

于是,形成新的猜想:一个数假如是3的倍数,那么它各位上数的和也是3的倍数。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我补充了一些其他的数,如49×3=147,166×3=498等,使同学进一步确认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还可以任意写一个数,利用这一结论来验证,如3697,3+6+9+7=25,25不是3的倍数,而3697÷3也不能得到整数商,因此,它不是3的倍数。

通过这样的方式也使同学认识到:找出某个规律后,还要找出一些正面的、反面的例子进行检验,看是不是普遍适用。

为了使同学更好地掌控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课堂练习时,我还把一些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经过不同的排列,再让同学判断,以加深对“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理解。

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1《3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在学习过2和5倍数特征之后的又一内容,因为2和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

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断,必须把其他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我决定在这节课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猜想——观察——再观察——动手试验的过程中,概括归纳出3的倍数特征。

但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并没有按照我想的思路去进行,一个学生在我没有预想的前提下说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所以我准备让四人小组去合作交流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也没有进行。

只是让学生两人去再说一说刚才那个学生的发现,加以理解,巩固。

这节课结束后,我感觉以下方面做得不好。

1、备课不充分。

自己在备课时没有好好的去备学生,没有做好多方面的预设;2、在观察百数表到后面总结3的倍数特征时,都应放手让孩子们多说,说透,这样更有助于锻炼孩子的概括归纳能力。

老师不要着急,学生能说出的尽量让学生说,多放手,相信学生。

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22、5的倍数特征有共同之处,既都要关注个位上的数字。

我在教学2的倍数特征时下功夫较多,由找倍数——观察特征——验证发现——得出结论,每一环节都使学生明确活动目的,找到学习方法。

再到5的倍数特征时,何不由扶到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性呢?因此,我完全放手,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观察、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时,我没有让学生通过做课本上的习题总结结论,而是通过让学生说自己的学号,谁是2的倍数,谁是5的倍数,然后自然的追问一句:“为什么有的同学举了两次手?”全体学生幡然醒悟,原来这几个同学的学号既是2,又是5的倍数,很自然的找到了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我感觉这一个环节的设计非常自然,贴近学生实际。

这是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

不足之处:1、.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不够。

《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

《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

《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本节课开始让学生回忆一下2和5的倍数特征,并举例让学生判断。

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在百数表中找出3的倍数。

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举例验证等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等合作探究活动,获得教学知识、感悟方法。

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问一问有没有哪个小组得出结论。

通过这个结论,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来算一算,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多少?教师随机板书,最后找学生小结。

再指名举例,大家计算并验证。

如在课的第二阶段,设计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探索、讨论、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一层通过学生猜测、举例、选数字组数,使学生产生两次认知冲突;第二层通过交换三位数数字的位置,仍然没能发现特征,产生第三次认知冲突;第三层次通过计算各位上的数的“和、差、积、商”使结论逐渐显露。

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探究精神,磨练了意志,同时也使学生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小学数学《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认识倍数和因数、2和5的倍数特征)进行学习新知的。

由于2和5的特征很容易找出:看个位数字上的特点而进而判断。

但本节课要学生3的倍数特征,对于之前的判断方法更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突出了对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三步曲来进行。

首先回顾2和5倍数的特征,紧接着直接提出数字3倍数的特征又是什么呢?将问题直接抛出来,结合例题中的百位数字图,先让学生找出3的倍数,然后思考这些数中有些什么共性特点,在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萌发疑问,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

接着提供给每位学生一张百数表,让他们圈出所有3的倍数,抛出问题:把 3 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3的倍数特征。

学生在经历了猜测、分析、判断、验证、概括、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后感悟和理解了3的倍数的特征,引导学生真正发现:3的倍数各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不是3的倍数各位上数的和一定不是3的倍数。

从而,使学生明确3的倍数的特征,然后进行练习与拓展。

这样的探究学习比我们老师直接教给他们答案要扎实许多,之后的知识应用学生就相应比较灵活和自如,效果较好。

课上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1、当百位表出示在学生面前,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找出3的倍数特点呢?大部分学生首先感到的是无从下手,这时我将环节分为以下几步:首先让学生找出3的倍数有哪些数,请圈出来.然后将这些数进行分析、发现、总结,最后进行运用.这样学生的学习更容易的多,掌握知识的效率更高一些!2、在练习题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们一针见血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时,学生一开始速度较慢,而是由逻辑思维学生先点拨题目中的关键点之后,大部分同学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就就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完成,效果完成的还不错!。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1、《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经历观察、归纳、类比、猜想、交流、验证、反思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正确的教学观念,恰当的教学设计,使课堂生动活泼,成效显著。

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优点: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真正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中“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

”学生始终保持着昂扬的学习兴趣和斗志。

教师也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这就是本节课最大的成功。

二、细节讲究珠圆玉润、相得益彰每个细节都能从整体上加以考虑,能做到衔接得体自然。

例如:奇偶数组成整个自然数,在百数表中以及在辨别奇偶数以后都有提问并进行强化。

又如:在学习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环节,采用先找出2的倍数,再找5的倍数的方法,然后动态展示集合圈的交集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在不揭示“公倍数”这一概念的学习要求下,让学感知“公倍数”这一特点,为下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各个环节的处理详略得当、环环相扣注重细节,但并不处处皆是面面俱到。

各个环节处理既有详,又有略,环节之间还能够水到渠成,环环相扣,体现出知识之间的生成。

每个环节不会显得突兀,给人一种浑然一起的感觉;每个环节之间又有相应的重点内容,显得比较紧凑,缺一不可。

本节课有以下不足之处:一、课件用绿色代表偶数,偶数变绿色时,颜色太淡,后排看不清楚。

二、时间分配还有点欠妥,开始进入课题时间稍微长点,消耗学习时间。

三、教师语言还应该进一步简洁。

2、《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经历观察、归纳、类比、猜想、交流、验证、反思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5、3》倍数特征的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5、3》倍数特征的教学反思

《2、5、3》倍数特征的教学反思2、5、3的倍数特征按照教材的安排是分为两节课完成的,但在教学这堂课时,我尝试用一个课时的时间教学了这个内容。

内容增多了,但一堂课40分没有增加,怎样把课堂的学习效率提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值得考虑的问题。

再加上本堂课的数学概念挺多的,怎样才能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知识让学生们接受呢?一、互动、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好的开始等于胜利了一半。

课伊始,我便说:“老师不用计算,就能很快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你们相信吗?”学生自然不相信,争先恐后地来考老师,结果不得而知。

几轮过后,看到他们还是不服气的样子,我故作神秘说:“其实,是老师知道一个秘诀。

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由此引出课题。

这样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其探究的欲望。

二、同点教学,由扶到放。

2、5的倍数特征有共同之处,都要关注个位上的数字。

我在教学2的倍数特征时下功夫较多,由找倍数——观察特征——验证发现——得出结论,每一环节都使学生明确活动目的,找到学习方法。

再到5的倍数特征时,何不由扶到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性呢?因此,我完全放手,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观察、探索中体验胜利的怡悦。

在教学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时,我没有让学生通过做课本上的习题总结结论,而是通过让学生玩一个游戏,要求学生的学号是2的倍数就出来站在讲台的左边,是5的倍数就站在讲台的右边。

是2也是5的倍数的同学就犯难,不知该站那边全体学生幡然醒悟,原来这几个同学的学号既是2,又是5的倍数,很自然的找到了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我感觉这一个环节的设计非常自然,贴近学生实际。

这是我认为比较胜利的地方。

三、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

整节课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验证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等多层次的互动。

整个教学力求把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机融为一体。

2、3、5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

2、3、5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

235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李星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在教学方法不断更新的今天,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向课堂要质量,最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努力改变课堂环境,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改变单向传递知识的行为,改善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教学情景的创设是一条改变课堂环境的有效捷径。

情境创设的目的在于:“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利于学生施展才华,发展个性的学习场所”。

在教学中巧妙的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应该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下面就肤浅的谈谈数学教学中情境的设计。

一、制造悬念,创设情境。

制造悬念、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初根据教学内容,为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一种手段。

它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以积极的学习态度,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认知过程中。

我在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我便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随便说一个数,老师不需要计算就知道这个数能否被2或5或3整除,不信我们就试一试,同学们感到很惊奇,都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试着要难住老师,结果我回答的又准又快,同学们惊奇之余,都急于想知道这种神通广大的本领,于是带着炽热的求知欲,轻松愉快地进入了学习中,成为主动学习的探索者,当然,创设情境时,问题一定要紧密贴近本课教学内容,问题要创新而有趣,要有适当难度,要富有启发性,把问题作为“药引子”,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一种急于想知道答案的期待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创设游戏,导入情境。

激发兴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因为小学生天性好动、好玩,我们就可以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玩和学。

例如:小学数学课本中数学广角里有很多内容,投掷硬币,植树问题等都可以设计游戏,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兴趣又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回顾我今天讲的《2、5的倍数的特征》这节课我有一些反思:
1.巧妙地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因数和倍数》属于数论的范畴,2、5倍数的特征是数论知识的起始课,在学生熟练掌握了2、5倍数的特征之后,帮售货员找问题,再一次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利用所学新知,很容易地解决了问题。

让学生切实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重视了模型建构及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数学教学的根本所在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与经验。

在引导学生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构建数学方法模型:例举-观察-猜测-验证-结论。

从而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然后用这样的方法与策略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

在课的结束环节提出了“利用今天总结的方法与策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使数学思想方法得以推广与延伸。

3.既关注结论,又关注过程。

学生发现、探究2、5倍数的特征是比较容易的,“是什么”有时候很简单,“为什么”容易被忽视,杨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先引导学生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借助这一过程,总结与提升研究的方法与策略,然后借助这一经验让学生独立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在学生能够熟练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的倍数之时,提出“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只看个位?其他数位要
不要看?”引发学生对算理的思考。

在学生理解了2的倍数的特征的算理之后,通过类比与联想理解5的倍数的特征的算理。

……环环相扣,有条不紊。

作者简介:
杨梅珍安阳县洪河屯乡大正学校数学教师
小学高级教师电话:。

(教学设计)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是0、2、4、6、8的数,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是0或5的整数。

倍数是指一个整数能够被另一个整数整除,这个整数就是另一整数的倍数。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1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理解并把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精确推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以及理解并把握奇数、偶数的含义,能精确推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过程与方法:让同学在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使同学的探究、推理、概括等力量得到培育和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同学得到成功的体验和欢快,并挂念同学建立独立猎取数学学问和解决问题的信念。

教学重点:把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把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推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把握奇数和偶数的含义,推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会归纳总结其中的规律和方法。

教学工具:课件、百数表、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铺垫迁移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呢,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我们学的学问。

谁来说一说,我们上节课学了什么学问生:上节课我们学了因数和倍数。

师:是的,那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又有什么特点呢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让老师看一看谁上节课学的最棒。

(鼓舞同学举手发言,带动同学参与课堂的乐观性)①在整数除法中,假如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②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③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它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倍数。

④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对。

那我们来做一做下面这道练习题。

看一看同学们对这些学问的应用状况怎么样做一做写出下面每个数的因数,然后再写出每个数的倍数(至少写4个)。

《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与反思

《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与反思

《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设计:《2、5、3的倍数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理解2、5、3的倍数的特征;b.掌握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3的倍数的方法;c.能够找出一个范围内所有2、5、3的倍数。

2.过程与方法:a.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b.运用教师提供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c.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a.教师先提问:“你们知道2、5、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引导学生思考;b.随机选择一位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2.概念介绍(15分钟):a.教师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的倍数、5的倍数和3的倍数;b.教师出示黑板上写好的习题:“判断下列数是否是2、5、3的倍数:12、15、20、30、25、36、”学生自主判断并回答。

3.集体合作探究(30分钟):a.学生分小组合作,每组一块卡片,上面写着一个两位数;b.每个小组轮流出示自己的卡片,并让其他小组判断这个数是否是2、5、3的倍数。

其他小组通过举例或演算解释是否是倍数,并给出回答;c.教师在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2、5、3的倍数的特征,整理归纳在黑板上。

4.归纳总结(10分钟):a.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2、5、3的倍数的特征;b.学生根据所学的特征,判断下列数是否是2、5、3的倍数:“18、35、40、21、30、27、”,并给出回答。

5.提高拓展(15分钟):a.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拓展题目:“判断下列数是否是2、3、5的公倍数:60、72、100、96、80、109、”;b.学生按照教师要求,整理解题方法和答案。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学生的解题方法和答案。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寻找2、5、3的倍数的特征,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和个别差异化教学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2,3,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3,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3,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总结与反思这节课逐渐有了导学案的基本框架,我也逐渐梳理清楚了导学案的基本模式,尤其是今天早上车老师给我非常积极的反馈,更是给了我很强的信心。

我今天早上仅仅是上了正面的内容,而没有时间做后面的习题,这就说明总的进程有些慢,明天再上《3的倍数的特征时》,就需要有意识地加快上课的模式,要充分发挥导学案在上课过程的作用,就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充分地动起来,要让学困生跟得上,要让尖子生学得好。

从今天下午批导学案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比如用“0、2、5”三个数字写出符合要求的数时,十几个人就偷懒,只写了一个数,这就反映出了学习上的被动与懒散。

对于最后一题拓展题,则超过80%的学生总是能够写出自己的想法的,这也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学生也只有在不断动脑的过程中学会思考。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其主要作用就是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是这并不妨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要引领着学生学习,而不是完全按照导学案照本宣科,该补充的地方,教师一定要补充清楚,该有的板书一定要有。

课本上是用“倍数”这一概念定义“偶数”和“奇数”的,这是由概念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尽管在随后的学习中我们就发现“偶数的个位上0、2、4、6、8”,“奇数的个位上是1、3、5、7、9”,这样两个明显的特征,进而我们可以用偶数和奇数的特征来快速判定一个数是偶数还是奇数,但是我们总归不能用特征代替定义。

从昨天的习题中可以发现,“因数”“倍数”“偶数”“奇数”这些概念在同一道题目中交叉,一下子就提高了题目的难度。

从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发现,当这些概念单个出现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很好地理解的,但是当他们交织在一起的时候,题目就会变得很复杂。

尤其是在学习完“质数”“合数”以后,这六个概念就会搅到一起。

这就要求我们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然后在短期内做适度地的强化,要避免后面的概念进入大脑以后搅到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第三实验小学郗瑞华 5.23 这是一节2、5、3的倍数特征复习课,上完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学生对2、5的倍数的特征不难理解,对偶数和奇数的概念也容易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这节课,概念比较多,学生很容易混淆。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 2、 5倍数特征只看个位,而 3的倍数要看各个数位的数字之和?怎样才能把抽象的
概念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知识让学生们接受呢?
一、精彩之处
1.数学学习过程中充满了观察、实验、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

由于 5的倍数的特征比较容易发现, 我便把它调到 2的倍数的特征前面来进行教学。

首先让学生独立写出 100以内 5的倍数, 独立观察, 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很容易发现“个位上是 0或 5的数是 5 的倍数。

”而这只是猜测,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能够得到结论就够了, 而应该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 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结论仅仅适用于 1— 100这个小范围。

是不是在所有不等于 0的自然数中都适用呢?还需要研究。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认识到还要继续拓展范围, 研究大于 100的自然数中所有 5的倍数,是不是也是个位上的数字是 5或 0。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 知道了在进行一项数目巨大的研究过程中, 可以从小范围入手,得到一定的猜想,然后逐渐扩范围大,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这样, 研究 3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就会大胆猜想,并有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了。

2.我采用小组合作,发挥团体的作用。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与 5的倍数特征相比较, 2的倍数特征稍显困难,所以我组织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根据探究 5的倍数的特征的思路, 小组合作探究 2的倍数的特征。

经过这样的合作讨论, 大多数小组能够得到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

再和3的倍数特征做比转,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他们在充分的探索活动中充分发现规律、举例验证、总结归纳。

二、不足之处
1.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不够。

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过程中创造性的发挥一开始教师营造气氛不很到位,后来才有所缓和。

2.总怕学生在这节课里不能很好地接受知识,所以在个别应放手的地方却还在牵着学生走。

总结性的语言也显得有些啰嗦。

3.本节课在教学评价上方式略显单一。

对学生的评价少,激励性的语言不够。

三、再教设计
如果再次进行这节课的复习,我应注意这些方面:1.我们要静下心来听学生的回答,他们有些思考虽然不完善,但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总有它的可取之处。

2.我们要适当的引导、归纳概括,从而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